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陆风烈没有明说,但是黄峙博非常清楚。
在此之前,陆风烈就做了准备,甚至调集了所有大型运输机,不然不会那么干脆的答应增派空运力量。只是陆风烈也没想到,第十五空降军将成为排头兵,所以在动员的时候没有考虑小型运输机。
在大型运输机不够的情况下,小型运输机也非常重要。
不到一个小时,戚凯威拿出了初步统计结果,要把第十五空降军的两个空降师与一个加强突击旅送上战场,至少需要一百二十架大型运输机与二百四十架小型运输机,而且空降行动得分三次进行,首先空投伞兵、随后空投重型装备、最后还得空投数千吨弹药物资,空降行动至少得持续八个小时。
八个小时,正是进行全面电磁战的极限时间。
超过八个小时,空降行动就会受到威胁。
黄峙博再次联系了陆风烈,而陆风烈也立即答应了下来,即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为志愿军调集一百四十架大型运输机与三百架小型运输机,多余部分将作为战术补充力量,以确保空降作战取得成功。
到此,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作战的第一步作战计划才基本完成。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司令部风波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司令部风波
战场对面,联军司令部的气氛格外紧张。
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与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两栖突击舰队遭到重创造成的。
经过数个小时的抢修,终于保住了五艘两栖战舰。
只是,情况一点都不乐观。
五艘战舰中,受伤最严重的是“黄蜂”级两栖突击舰的LHD8“马金岛”号。这艘战舰在六年前服役,是美国海军中第二新的两栖突击舰,满载排水量超过四万一千吨,搭载一千多名舰员,还能运载一千八百名陆战队员,却被一条鱼雷击成重伤,丧失了自行返回港口的能力。
如果不是损管措施得力,“马金岛”号很有可能步“华盛顿”号的后尘。
根据舰长提交的损伤评估报告,“马金岛”号至少要在船坞里躺大半年。至于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才能修复,得由船厂决定。
其他四艘战舰的情况也不乐观,没有沉没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外,战舰上没有陆战队员,也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袭击过后,五艘战舰有二百三十七名官兵阵亡、一百六十八人失踪、四百多人负伤。如果陆战队没有上岸,肯定有更多人伤亡。
真正的损失不在海面上,而是在海面下。
数个小时前,反潜直升机听到了几次非常明显的爆炸声,随后驱逐舰上的反潜军官从直升机发回的噪声信息中分离出了潜艇耐压壳体爆裂时发出的声响。虽然已经有人想到,被鱼雷击中的是“汉普顿”号,但是战场上有不少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所以美军官兵抱着一线希望,认为被击沉的是中国潜艇。
可惜的是,这个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两个小时后,一架负责寻找“汉普顿”号的SH…60在潜艇沉没海域附近的海面上捞起了几块标有“U。S。N”字样的潜艇内饰木板,确定被击沉的是一艘美国潜艇,而在这附近活动的正是“汉普顿”号。
又过了一个小时,联军司令部收到了更加确切的报告。
最先赶到的驱逐舰使用海底地形测绘声纳,找到了“汉普顿”号的残骸,确认潜艇已经沉没。
对美军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噩耗。
虽然驱逐舰在潜艇沉没海域附近没有发现明显的放射性污染,声纳图像显示“汉普顿”号的反应堆舱没有受到破坏,但是攻击核潜艇被击沉,绝对不是小事,甚至比“华盛顿”被击沉还要恶劣。
要知道,美国海军能够保持霸权,一是靠航母、二是靠潜艇。
在某种意义上,数十艘性能先进的攻击核潜艇才是美国海军的主力,其战略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十一支航母战斗群。
更让联军懊恼的是,出动了数十架反潜直升机与十多架反潜巡逻机,竟然没有找到那艘击沉了“汉普顿”号的中国潜艇。
作为补偿,在东面的反潜作战中,依靠反潜直升机的配合与支持,“斯普林菲尔德”号逮住了另外一艘中国潜艇,用一条MK48鱼雷为“汉普顿”号报了仇。最后,一架紧急起飞的反潜直升机还在中国潜艇沉没地点上方投下四枚深水炸弹,似乎要把这艘潜艇炸得粉身碎骨才解气。
回到海面上,在两栖突击舰队遭到重创后,联军在日本海上的军事存在跌到谷底。
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两栖突击舰队的军事价值并不大,特别是在高强度战斗中,两栖突击舰队根本无法与航母战斗群相提并论,最多只能向运输船队去不了的地方运送兵力与作战物资,但是在第71特混舰队暂时无法返回战场的情况下,两栖突击舰队是联军保持制海权的基本筹码。
没有两栖突击舰队,联军的海上运输必然受到影响。
CIA已经获得情报,中国海军将再次向日本海增派潜艇,很有可能仍然是六艘,因此联军在日本海上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让第71特混舰队返回日本海。
显然,这不在联军的作战计划之中。
虽然第71特混舰队的护航战舰随时能出海,但是三艘航母的状态很不好,需要一个月进行全面维护。要想调动第71特混舰队,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派来的“杜鲁门”号、“文森”号与“斯坦尼斯”号组成第71特混舰队,让“布什”号、“里根”号与“罗斯福”号在维护后编入第72特混舰队。
即便如此,第71特混舰队最快也只能在五天后进入日本海。
要想恢复到“华盛顿”号遇袭前的水准,至少得等到一个月之后。
在五天之内,联军地面部队别想指望海上支援。
还好,联军已经停止进攻,在防御作战中,部署在韩国的空中力量足以扛起大任。
只是连吃败仗,加深了联军的内部矛盾。
在此之前,韩军一直主张进攻,而不是在眼看就要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裹足不前,而美军则坚决反对进攻,认为在志愿军地面部队即将入朝的情况下,稳住战线比打到鸭绿江更加重要。
打得顺利的话,韩军自然无话可说。
现在打得不顺利,连美军都无法做到自保,韩军的不满情绪更加明显了。
在一些韩军将领看来,美军遭受的惨重损失完全是咎由自取,如果联军继续进攻,保持较高的压力,志愿军肯定得把重点放到地面战场上,甚至有可能让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地面部队入朝作战,阻止联军占领朝鲜全境,自然无力发动海空反击,也就不可能让美军接二连三的遭到重创。
不管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至少有不少韩军官兵不再那么仰慕美军。
在他们眼里,美军也不过如此。
受此影响,韩军开始对美军的权威产生质疑,觉得美军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凭什么指挥韩军作战?
这不仅仅是韩国军队的声音,也是韩国当局的声音。
只不过,韩国当局并不认为现在应该发动进攻。在美军无法全力投入的情况下,仅凭韩军肯定打不过志愿军。
在韩国当局看来,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志愿军地面部队参战后,会有什么影响。
确切的说,联军能否在现在的战线上顶住志愿军的地面进攻,然后迫使志愿军与朝鲜当局进行停战谈判。
做得到,自然皆大欢喜。
做不到,真正受到威胁的不是美国,而是韩国。
韩国当局也有自知之明,或者说必胜的信心开始动摇。
如果挡不住志愿军,联军肯定得后撤。对美军来说,撤到哪都一样,反正中国军队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跨过浩瀚的大洋。对韩国来说却不一样了,如果撤回三八线,回到战争爆发前的态势,韩国不但什么也得不到,还将失去很多,比如战争结束之后,朝鲜绝对提高军备水准,对韩国的安全构成更大的威胁。更重要的是,这支志愿军很有可能不像六十多年前那样,在大规模战争结束之后离开朝鲜,而会效仿美军,以安全保障为名、或者以战后重建为名,长期驻扎在朝鲜。
海战结束后不久,韩国总统就召见了美国驻韩大使,提出了一项要求。
如果停战,停火线必须在三八线以北,至少得向北推进一百公里,确保韩国首都不再受到直接威胁。
显然,这是韩国对停战的最低要求。
对美国来说,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中国当局已经明确表态,停火的前提条件是美韩联军退回到三八线以南,恢复战前态势。
虽然美国不用过于在意韩国的态度,但是没有韩国参与,就无法停战。
这个时候,美国当局不但要想方设法的稳住战局,还得想方设法的安抚韩国,让韩国不出来捣乱。
只是,安抚韩国的手段非常有限。
战争爆发后,美国已经做了很多安抚工作,比如增强对韩军事援助,甚至把一批美军的作战装备送给韩军,提高韩军将领在联军中的地位,让韩军掌握更多的指挥权。为了稳定韩国国内秩序,美国当局甚至征用了数十艘大型运输船,向韩国运送了数百万吨粮食、上千万吨燃油。
继续用这些办法,显然不足以让韩国老实下来。
说简单一点,韩国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权力,特别是在美韩军事同盟中的话语权,而体现话语权的,正是韩国在联军中的地位。
美国当局只能做一件事:任命一名韩军将领担任联军总司令。
这个办法行得通吗?
虽然在战争爆发前,美韩联军已经开始实施轮换制度,即由美军与韩军将领轮番担任联军总司令,但是在战争期间,美军很少把指挥权交给盟国将领,甚至很少让盟国插手作战指挥。
让韩军将领指挥联军作战,恐怕很多美军官兵都不会答应。
对阿伦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美国当局还没有做出决定,林德伯格也非常犹豫,毕竟总司令人选关系到十万美军官兵的士气与斗志,如果走错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已经有传言,在韩国的压力下,林德伯格很有可能做出让步,至少会撤换总司令,让一名更加擅长与强大敌人作战的将领取代阿伦。
在这个时候离开联军司令部,哪怕只是替换,而不是撤职,也是绝对的耻辱。
作为职业军人,肯定无法容忍这种耻辱。
阿伦别无选择,只能向最信任的人求助。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好的结果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好的结果
再次遭受惨败,钱德勒的处境也很尴尬。
在此之前,他在林德伯格面前信誓旦旦的作了保证,联军肯定能稳住战局,用一场决定性胜利迫使中国进行停战谈判。
结果是,联军不但没有取胜,反而再次遭受重创。
虽然在总体战局上,联军仍然掌握着主动权,优势也非常明显,但是志愿军的反击一波强于一波,大有要不了多久就能扭转局面势头。对于已经对胜利不抱希望的林德伯格来说,如何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才是重中之重。
在这个时候撤换联军总司令,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我们正在设法说服总统,让他不要立即做出决定,只是谁也不能保证总统不会向韩国做出妥协。”
“问题是,韩军将领有能力指挥联军作战吗?”
“妥协,不一定要任命一名韩军将领担任联军总司令。”钱德勒勉强笑了笑,说道,“五角大楼已经向白宫提交了人选名单,总统会在几天内做出决定。”
“这么说,我该主动递交辞呈?”阿伦有点郁闷,毕竟打成这样,不完全是他的责任。
“还没到这一步,至少现在还没有必要。”
阿伦皱起眉头,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
“我看过战报,你不觉得机会就在眼前吗?”
“什么意思?”
“皮特上校在战报中提到,志愿军接连发动大规模战术反击,表面上是在与我们争夺制空权,打击我们的海上力量,从而切断海运补给线,但是志愿军的所有反击,都是为了即将开打的地面战争。最新的卫星侦察情报也证明,志愿军的地面部队已经到达鸭绿江北岸,随时可能渡江。”
“我们已经为地面战争做好了准备。”
“什么准备?”
阿伦一愣,一下没有回答上来。
“我相信你的判断,几天之前,你就预测志愿军即将发动地面战争,可是你的作战部署并没有朝着对我们最有利的方向前进。”钱德勒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总体来看,战场局势仍然对我们有利。志愿军的地面部队只有三个集团军,总兵力在八万左右,其中真正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只有第三十九集团军,因此在地面战争初期,志愿军只会在一个方向上发动进攻。”
“你是说,我们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
钱德勒点了点头,说道:“这正是我们等待的机会,如果能够利用志愿军在进攻初期兵力投入不到位的有利条件,我们就能通过防守反击,消灭志愿军的主力部队,把战线向北推进。”
“可是……”
“首先得守住战线,然后才考虑进行防守反击。”
阿伦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即便如此,在海空支援不到位的情况下,我们的反击能力也非常有限。”
“你对反击不抱希望?”
“不是我不抱希望,这是事实。即便我们能够顶住志愿军的地面进攻,也得把大量兵力放在防线上。根据我的判断,志愿军很有可能把重点放在东线战场上,从盖马高原向南快速突击,切断东线军团的后方通道,在咸兴与元山附近打一场大规模会战,而我们能够动用的只有两个陆战师,其中第一陆战师的状态并不理想,而第二陆战师刚上战场,还不大熟悉战场环境。”
“韩军呢?”
“数量不少,但是没有多少战斗力,在志愿军面前根本算不了什么。”
“但是我们得相信韩军的进攻决心。”
“将军,这不是开玩笑,如果韩军……”
“阿伦,我说过,我一直相信你的判断,能打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即便我们有决心,也不见得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
阿伦愣了一下,知道钱德勒话外有话。
“对我们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在现在这条战线上与对手停火,即便在停战谈判中,我们要做出更多让步,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主动权,而且控制着朝鲜半壁江山,就能在谈判桌上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坚守防线?”
“首先得守住防线,然后才考虑进行反击。”钱德勒笑了笑,说道,“韩军一直主张积极进攻,而且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们确实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所以你得充分利用韩军的积极性。”
阿伦一惊,明白了钱德勒的意思。
“韩军想进攻,就让他们去进攻。”钱德勒特别强调了他的观点,“如果韩军能在战场上大规模消耗志愿军的战斗力,我们不但能够守住防线,还有机会扩大战果。最重要的是,必须让韩军亲身体会志愿军有多么强大,才能让韩军将领认识到,战争不是他们想怎么打就能怎么打,而是得看实际情况。”
“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这样的话……”
“害怕失败?”
阿伦笑了笑,没有开口。他已经失败了很多次,如果在地面战争中失败,恐怕谁也帮不了他。
“阿伦,你得知道,谁也改变不了什么。”
听到钱德勒的话,阿伦长出了口气。
“打到这个地步,我们的目的不再是取得完全胜利,而是稳住局势,在对我们有利的情况下结束战争。”钱德勒看出了阿伦的心思,说道,“同样的道理,不管结果如何,联军都需要一位新的总司令。你要做的,不是反败为胜,更不是证明什么,而是得让其他人相信,你已经尽了全力,责任不在你身上。”
阿伦的神色立即消沉下来。虽然他知道钱德勒说的是实话,但是突然转变,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阿伦,走到这一步,不是任何人的责任。一定要说什么的话,我们必须感谢你,因为你在关键时刻,扮演了关键角色,如果没有你,恐怕会更加糟糕。”
“现在说这些,有意义吗?”
“也许没有意义,但是作为军人,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服从命令。”
“这也是命令?”
“不,这不是命令,却是你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
阿伦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明白钱德勒的意思。
“与战场对面的敌人相比,联军内部矛盾的危害性更大。虽然我们遭遇了失败,但是任何人都知道,如果让韩军将领指挥这场战争,我们将遭受更大的失败。从政治上讲,总统不会抛弃韩国。即便抛弃了韩国,我们也要承担失败的所有后果。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危害性降到最低。”
“怎么做?”
“就像我开始说的那样,用一场残酷的战斗让韩军知道,敌人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容易被击败,而我们也没有可能轻易获得胜利。”钱德勒笑了笑,说道,“打好了,是联军总司令指挥有方的功劳。打得不好,你也不用承担责任,因为主张反击的不是你,而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韩军棒子。”
阿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钱德勒的意思。
“只有让韩军将领老实下来,让韩国当局认清形势,我们才能主导战争,也才能维护同盟关系,才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在政治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虽然你不是政治家,但是我希望,你能用政治家的目光来看待这场地面战争。”钱德勒的目光停顿了好一阵,才继续说道,“我会尽量争取时间,让总统晚点做出决策。你得盯住鸭绿江对岸的中国军队,及时调整防御部署。有什么需要的话,随时可以找我。情报方面,我已经做了安排,CIA将全力支持联军的作战行动。”
阿伦确实别无选择,他必须抓住最后的机会。
虽然不管结果如何,他都得离开联军司令部,但是结果不同,他的结局也就不同。
作为陆军四星上将,阿伦必须为荣誉而战。
通话结束后,阿伦独自沉思了好一阵,才把皮特上校叫了过来。
“我们已经加强了对志愿军地面部队的监视力度,只是侦察机不能越过鸭绿江,所以只能依靠卫星提供的侦察照片。”
“有异常吗?”
皮特点了点头,说道:“过去几个小时里,到达鸭绿江北岸的志愿军地面部队获得了大批作战物资,主力部队也进行了频繁调动。根据我们的判断,志愿军正在为渡过鸭绿江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也就是说,志愿军即将入朝。”
“最快一天,最晚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