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心。老2与老三就不一样了,特别是老三,作为牧浩洋的第二个儿子,几乎继承了他的所有毛病。用老师的话来说,这家伙两天不惹事就会手痒。搞些恶作剧也就算了,上初二的时候还把一个同学打得住进了医院。虽然挨打的那家伙也是咎由自取,但是打架总归不是好事。

开家长会的时候,牧浩洋也有点心不在焉。

关于老三的事情,他跟陆雯谈过好几次,两人都觉得应该早点把送到军队里去,接受军事化训练。

也许,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只要在军队里呆上一个月就会发生变化。

只是,牧浩洋也有点担心,因为他知道,恐怕没有哪个教官会像管教其他新兵那样去管教他的孩子。

年初的时候,牧浩洋就想找庞跃龙谈谈,让他把老三带到陆战队去。

不管怎么说,庞跃龙是老三的干爹。

想到这些事,牧浩洋又有点心烦意乱。

在他看来,当一名合格的父亲比当一名优秀的将领难得多,教育子女也比管教军人难得多。

想着想着,牧浩洋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他还从来没有动手打过三个孩子,反而是陆雯经常这么做,而在他的记忆中,在成为孤儿之前挨打是家常便饭。

显然,在子女面前,牧浩洋没有多少威信。

有的时候,陆雯的话都比他的话管用。

比如春节的时候,去姥爷家拜年,牧浩洋给老2与老三做了半天思想工作,两个孩子都不想去,因为姥爷对他们太严厉了,结果陆雯只说了一句话,两人就穿好衣服,带着礼品乖乖去了姥爷家。

牧浩洋不喜欢打骂孩子,也主要是受幼年时的影响。

家长会快结束的时候,牧浩洋看到马明涛在门口向他招手。

因为是总参子弟校,所以老师都能理解家长半途离开。牧浩洋暗自叹了口气,朝看着他的校长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会场。

“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我去了你的办公室,小张告诉我的,说你来参加家长会了。”

“有什么事吗?”牧浩洋有点不大愉快,毕竟他好不容易才有半天空闲功夫。为了参加家长会,他昨晚忙到大半夜。

“老李让我带你去元首府。”马明涛没有停下脚步,径直朝停在路边的轿车走去。

“元首府?”

“上车吧,路上说。”

牧浩洋看了马明涛一眼,上了轿车。马明涛上车后,站在旁边的军事情报局特工关上了车门。

“发生什么事了?”

“上午收到的情报,已经证实了,美国即将与印度签署军事援助协议,美国总统最快将在下个月初访问新德里。”

牧浩洋的眉头跳了几下,没有多说什么。

马明涛掏过香烟,递到牧浩洋面前。牧浩洋摇了摇手,没有去接。两年前,他就在试着戒烟,虽然没有完全戒掉,但是除了工作特别忙碌的时候,或者是特别疲惫的时候,他一般不抽烟。

“老李说,你知道大概情况。”马明涛自顾自的点上了香烟。

牧浩洋点了点头,仍然没有多说什么。

马明涛非常了解牧浩洋,知道他在考虑清楚之前,一般不会发表意见,甚至不会提出过多的问题。

早在去年年底,李明阳就在一份提交给总参谋部的情报中提到,美国很有可能为印度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帮助印度提升军事实力,以确保美国在印度的战略利益,扩大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正是这份情报,直接促成了牧浩洋开出了更高的军费预算。

年初的时候,李明阳又提供了一份情报,内容更加详细,即美国联邦政府将以第三方支付的方式,为印度提供军事援助。

严格说来,这已经不是军事援助了。

在这份情报中,李明阳明确提到,美国与印度当局正在商议军购款项的支付方式,即印度如何解决军购费用造成的问题。

可以说,这也是印度进行军事建设最大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就算印度经济在过去两年间大幅度增长,印度也是一个极为贫穷落后的半工业化国家。按照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印度在二零三九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有八点六万亿美元,仅相当于中国的百分之十八,美国的百分之二十二,即便按照实际购买力计算,也仅相当于中国的百分之二十六,美国的百分之三十一,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五,在东南亚与巴西之后。

弱小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印度的军费开支不会高到哪里去。

结果就是,印度用来采购军备的费用肯定低得可怜。如果拿来购买世界上最昂贵的美制武器,根本不值一提。

也就是说,没有外来援助,印度的军事实力不可能大幅度提升,也就不可能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

能够帮助印度进行武装的,也就只有美国了。

按照李明阳所说,印度很有可能用国有资产、以及社会公共项目的专属经营权,从美国获取军火。

具体怎么操作,李明阳没有说明白,只是提到了可能性。

总而言之,在当时,这份情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别说牧浩洋,连黎平寇都觉得,美国没有可能拿印度的未来做赌注。更重要的是,美国真要援助印度,那就是在投资,而失败的话,所有投资都将损失掉。

显然,在国际军火贸易与军事交流中,没人愿意做如此巨大的投资。

如果考虑到中国可能采取的行动,特别是对中国构成的威胁,迫使中国不得不在必要情况下采取积极行动所产生的风险,那么美国在印度的任何长远投资都得不到保证,损失只是迟早的事情。

从经济角度讲,美国做的是亏本买卖。

如果在十年前,也许没人会怀疑,毕竟当时美国足够强大,有足够的理由跟中国在印度玩一场零和游戏。可是在现在,美国这么做等于损人不利己,因为就算消耗了中国,美国也得不到任何实质性好处。

更何况,十年前美国都没有这么做。

想到这些,牧浩洋心里顿时疑窦丛生。

“怎么,不大相信?”

“相信什么?”

马明涛笑了笑,他已经抽完了第二根香烟。“今非昔比,收到情报的时候,我跟老李都有点不大相信。”

“这么说,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马明涛点了点头,说道:“情报非常可靠,是我们安排在……”

牧浩洋摇了摇手,说到:“说重点吧,我对情报来源不感兴趣,只要你们觉得可信,那就行了。”

“重点就是,印度是我们与美国必须拼死争夺的战场。”

“是吗?”

“用老李的话来说,谁控制了印度,谁就能够在今后二十年内掌握战略主动权,因此就算我们得不到,也不能让美国得到。”

“这是老李的原话?”

马明涛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说不定,这也是元首的观点。”

“果真如此的话,在印度问题上,美国又是稳赚不赔了。”

“为什么?”

“美国援助印度,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保护在印度的经济利益,控制印度市场,利用印度的劳动力。美国的领导人,特别是利益集团不可能想不到,我们不大可能让美国达到这个目的,因此美国的次要目的就是把印度变成我们的坟墓,让我们深陷其中。”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如果因此爆发战争的话,我们就算能够取胜,得到的也只是一片废墟,而美国损失的不过是在印度的投资。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我们很难获得战争红利,反而会背上沉重的报复。显然,美国没打算和平相处二十年,更没有把握在二十年之后战胜我们,所以这成了唯一选择。”

“迫使我们向印度开战?”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马明涛锁紧眉头,说道:“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尽量避免战争。”

“怎么避免?”

“这……”

“如果战争是唯一选择,那我们就没办法避免。目前看来,只要印度接受了美国的军事援助,那么战争技术唯一选择。”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显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李才让你来找我,然后去元首府。”

“没有余地了?”

牧浩洋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第四十八章 针锋相对

第四十八章 针锋相对

牧浩洋赶到的时候,黄瀚林、杜小蕾、腾耀辉、钟盛林与万宏涛等人已经到了。

万宏涛是黄瀚林提拔起来的国防部长,与腾耀辉斗得很厉害,为了军队人事任命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从道理上讲,人事任命权属于国防部,总参谋部只有建议权,但是在黄峙博担任总参谋长的时候,总参谋部的“建议”从未被否决过。在二零三八年之前,也就是万宏涛担任国防部长前,腾耀辉的“建议”也没有被否决过,而这两年里,总参谋部的很多建议都遭到了否决。

当然,万宏涛肯定得到了黄瀚林的支持。

钟盛林则是黎平寇提拔的高层领导,现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主管经济等事务,与分管外交的杜小蕾都是黎平寇的人。

不用多说,在下一任国家元首的问题上,黎平寇与黄瀚林肯定有不同的见解。

只是,黎平寇与黄瀚林的矛盾还没有表面化,主要是黎平寇仍然很年轻,即便卸任之后也将分管军事,因此就算黄瀚林在二零四三年出任国家元首,也无法独揽大权,要到二零四八年才能摆脱黎平寇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很多人眼里,黎平寇与黄瀚林有着相似的政治主张,而且在同一条战线上。当年,黎平寇能够在易援朝的反对下出任国家元首,与黄瀚林的支持密不可分。可以说,在二零三三年,正是黎平寇与黄瀚林的政治同盟,压制住了易援朝。

事实上,在政治观念上,黎平寇与黄瀚林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在对待国内民营资本的时候,两人的态度都很开明,也正是在黎平寇担任总理期间中国民营经济才得到飞速发展,而黄瀚林出任总理之后,出台了很多鼓励性政策,为民营资本壮大打下了基础。

也就是说,两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权力上。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黎平寇肯不肯在二零四三年放权,让黄瀚林主持大局。

当然,牧浩洋对政治问题一向不大热心,也很少参与政治斗争。与腾耀辉不同,在牧浩洋看来,就算黄瀚林主持大局,基本国防政策也不会出现重大变化。因为黄瀚林与民营资本的关系更加密切,所以牧浩洋还有理由相信,他能更加有力的支持军队建设,推进国防现代化。至于军队人事任命权,本来就不属于总参谋部,也不应该由军人掌握,因为这将导致军人掌权。

所幸的是,离二零四三年还有三年。

李明阳到来后,会议立即开始。

这次,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非常详细,在二零四五年之前,美国将帮助印度实现军事现代化。

按照李明阳的说法,美国肯定对中国军事建设规划了如指掌。

虽然李明阳没有把矛头对准总参谋部,即没有说是总参谋部泄露了绝密资料,但是牧浩洋心里非常清楚,李明阳肯定非常恼火,因为军事建设规划是总参谋部的事,如果泄密就肯定与总参谋部有关。

当然,军事情报局也脱不了关系,因为情报安全是其主要职责之一。

本着务实的精神,李明阳没有提到情报安全的事情,而是把重点落到了美国对印军事援助上。

根据情报提供的信息,在未来五年之内,美国以无偿赠送、有偿援助、出售、与合作生产等方式,为印度提供足够多的武器装备,并且以委派军事顾问、建立联合指挥机构等方式帮助印度建立完善的指挥体系。从范畴上讲,前者属于硬件建设,后者则属于更加重要的软件建设。

当然,从影响上讲,硬件建设更加重要。

此外,如果印度军队要想把美式装备的性能全部发挥出来,就得向美国学习,采用美军的指挥体系,甚至采用美军的战术。

也就是说,硬件是基础。

如此一来,美国的对印援助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李明阳明确提到,美国国防部已经根据外交事务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向白宫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援助计划,核心内容是帮助印度在未来五年之内成为环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强国,建立起足以打赢一场全面战争的武装力量,并且通过援助等方式,帮助印度建立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帮助印度在五年之内成为印度洋的头号军事强国。

按照军种来分,援助分成三个部分。

陆军方面,美国将以赠送、或低价出售、或授权生产等方式,向印度提供足以装备十个装甲师、二十个独立装甲旅与四十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直接援助,即赠送与低价出售部分包括三千五百辆主战坦克、五千辆装甲战车、二千五百门自行火炮与火箭炮、一千二百门自行高射炮、一百八十套野战防空导弹系统、八千门大口径迫击炮、十二万具反坦克导弹与火箭筒、一百二十万套单兵作战系统。仅赠送军火的市场价值就高达数千亿美元,而低价出售的军火也能为印度节约数千亿美元。

空军方面,美国将以同样的方式,向印度提供一千二百架战斗机,并且授权在印度制造同等数量的先进战斗机,印度只需要支付极为低廉的生产专利与制造成本,能够用最低的支出完成空军现代化建设。此外,美国还将为印度提供八十套战区反导防空系统,建立全国性的战略防空网,把印度的本土防空实力提高到三零年代初的国际水平,并且在新德里与孟买等具有战略价值的大都市建立国家防空系统,增强对核心城市的保护力度,降低遭到战略打击的风险。

海军方面,美国将赠送给印度一百四十艘大型战舰,包括五艘航母、十艘巡洋舰、三十六艘驱逐舰、四十八艘护卫舰、十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十八艘两栖战舰,还将以技术援助的方式,帮助印度在二零四五年之前开工建造第一批攻击核潜艇,向印度出售制造舰载战斗机与舰载武器弹药的生产线。此外,美国还将以低价向印度提供四百六十架舰载飞机,组建五个舰载航空兵联队,并且以委托培训的方式,由美国的私营飞行培训公司为印度培训两千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如果以援助方式来分,无偿援助占了大约一半的比例。

从战略影响来看,最重要的是帮助印度建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使印度在二零四五年之后能够执行生产与建造大部分武器装备,陆军装备完全实现国产化,空军装备的国产化程度超过百分之八十,海军装备则达到百分之七十。如果这些援助全部到位的话,那么到二零五零年,印度将拥有与其经济实力完全不相称的国防工业实力,并且成为印度洋地区名副其实的头号军事大国。

在做报告的时候,李明阳还明确提到,如果这份情报没有错,意味着美国的装备换代工作将在年内开始,在二零四五年左右全面展开,不然到二零四五年的时候,美国军队就没有装备可以用了。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中国的装备换代计划就比美国晚了五年以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这就意味着,在二零四五年的时候,中国得用已经服役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装备去对抗由最新式装备武装起来的美军,也将因此丧失微弱的技术优势。

对牧浩洋来说,他必须考虑调整装备发展计划。

事实上,最大的影响还不是在军事层面上。

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有不同的看法。

从黎平寇等政治家的角度看过去,就能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即美国在印度的战略部署是在为世界大战做准备,而且最早在二零四五年、最迟在二零五零年,美国就能获得较为明显的军事优势。如果情报没有错,那么美国疯狂扩充军备的行动将难以维持下去,因此美国肯定会主动挑起世界大战。

到那时候,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还有优势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即便没有太大的劣势,也很难在战争初期掌握主动权,因此中国就算能够获胜,也要付出惨烈代价。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略判断,使得中国的印度政策进退两难。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二零四五年到二零五零年之间爆发,那么在二零四五年之后,即便印度已经是较为明显的战略威胁,中国也没有理由对付印度,而在二零四五年之前,中国的军事实力又不足以保证能够迅速击败印度,很有可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而丧失战胜美国的机会。

可以说,中国的战略处境非常被动。

虽然李明阳没有点明,但是牧浩洋已经意识到,导致这一情况的,正是中国的军事发展规划泄密,导致美国准确掌握了中国的战略发展布局,从而制订出了针对性的战略规划,没有给中国任何转圜余地。

调整战略规划显然不是小事,因为搞不好就会伤筋动骨。

更重要的是,在已经被动的情况下,即便进行调整,也只能跟着敌人走,除非不顾一切的进行扩军备战。

显然,这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在李明阳介绍完情况后,气氛显得很压抑,大家的情绪都不是很高。

牧浩洋心里跟不是个滋味,因为他知道,问题很有可能出在由他主管的部门,而他要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第四十九章 最佳选择

第四十九章 最佳选择

沉默了十多分钟,黎平寇敲了敲桌子,打破了让人压抑的寂静。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或者说即将发生,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黎平寇一边说着,一边点上了烟。实际上,三年前他就戒掉了烟瘾,点上的时候一点都没犹豫。“不管各位怎么想,目前的局势对我们来说都极为严峻,而且在可以预知的未来,我们还将遭遇更加严酷的挑战。从现在开始,我们最好放弃一切幻想,从最坏的结果出发,为五年、或者十年之后的世界大战做准备。在做出政治决策之前,我想听听各位的意见,特别是军方代表的意见。”

说完,黎平寇朝黄瀚林看了一眼。

总理没有开口,只是点了点头。

局势再明显不过,美国不惜血本武装印度,就是要把印度变成敌后战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二零五零年之前爆发,即便不考虑俄罗斯,中国也将两线作战。作为政治家,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腾耀辉干咳了一声,踢了牧浩洋一脚。

虽然腾耀辉是总参谋长,但是再过三年,军队的事情就与他没什么关系了,因此他觉得应该由牧浩洋代表军方发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