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信参谋还没把话说完,牧浩洋就朝章玉廷点了点头。

章玉廷没有迟疑,立即拿起了放在手边的电话话筒,向电话线另外一端的航空作战参谋下达了作战命令。

不管怎么说,章玉廷才是舰队司令。

在章玉廷放下电话话筒的时候,牧浩洋看了眼墙上的挂钟,还不到零点三十分。

从大屏幕上显示的数据来看,印度舰队在一千八百公里以外,接近一千九百公里,具体位置应该在南马洛斯马杜卢环礁与法迪富卢环礁之间,也就是马累岛北面,而且正在向南航行。

很快,屏幕上出现了新的信息,即印度舰队的航速在三十节以上。

两架J…32没有转向返航,而是继续向印度舰队逼近,在零点三十二分,距离印度舰队大约两百公里的时候遭遇了八架F…35M。因为预警机已经转向返航,所以是由J…32批提供的战术情报。

在进行了不到两分钟的缠斗之后,两架J…32转向返航,凭借速度优势摆脱了F…35M。

虽然在换装了发动机之后,F…35M的最大速度达到了两马赫,但是以第五代战斗机的标准衡量,仍然不是合格的制空战斗机。要知道,J…30与J…32能在万米高空轻易把速度提高到三马赫以上。更重要的是,J…32的加速性能比F…35M好得多,从一点八马赫的巡航飞行速度加速到三马赫,只需要五十六秒,而F…35M从一点三马赫的飞行速度加速到两马赫就需要九十七秒。

说得直接一点,就算打不过,J…32也有能力摆脱对手。

相反,如果F…35M打不过,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时候,辛巴肯定陷入了两难境地。

根据幸存的印度舰队司令部参谋回忆,在零点左右,印度海军司令部就发来消息,反潜巡逻机的集结与部署行动受到影响,无法按照辛巴的要求全数出动,最多只能按时派遣四十架反潜巡逻机。

当时,辛巴就有所犹豫,即是否继续向南航行。

虽然四十架反潜巡逻机不算少,但是对于特遣舰队来说,还不是致命威胁,因此发挥的作用不是很突出。如此一来,印度舰队出动的两批攻击机群就不见得能够瘫痪特遣舰队,也就有可能遭到特遣舰队反击。

甚至可以说,如果特遣舰队早就有所防备,还能在印度舰队之前出动攻击机群。

显然,这不会有好结果。

只是,辛巴没有立即做出决断。

准确的说,是在特遣舰队的侦察机到来的时候,辛巴还在考虑是否让舰队转向。

结果,在他还没有想好的情况下,舰队就被发现了。

这个时候,辛巴派出的第一批侦察机已经出动了一个多小时,即在十四日夜间十一点左右,这些侦察机就出发了。

只是,这些侦察机全部向西南方向而去。

也就是说,双方的侦察机没有在同一条航线上,也就没有提前遭遇。

以当时的情况,辛巴首先就得考虑,特遣舰队是否在西南方向上,即是否正在全速向迪戈加西亚前进。

如果是的话,他派出的侦察机就能在半个小时之内发现特遣舰队。

也许,用不了半个小时。

如此一来,他就应该立即组织进攻行动。说得简单一些,他有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来组织进攻,因为特遣舰队在发现了印度舰队之后,至少需要四十分钟才能让攻击机群出发,然后花一个多小时飞行一千多公里。

当时,辛巴根本不用考虑是否还有机会偷袭特遣舰队,因为他已暴露行踪。

对他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全力组织舰队防空,还是在遭到打击之前把攻击机群派出去对付特遣舰队。

对一名曾经在美国海军中服役二十多年的将领来说,这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要知道,美国海军一直注重进攻,一直把进攻当成最好的防御手段。

事实上,这也是海军的特点,或者说是航母战斗群的特点。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辛巴决定再等待一阵。当然,他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即侦察机没能找到特遣舰队。

为此,辛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护航战斗机做好起飞准备。

不管侦察机是否发现了特遣舰队,都要首先让护航战斗机升空,因为特遣舰队肯定能够提前出动攻击机群,因此护航战斗机能够采用前进护航战术,冲击特遣舰队的攻击机群,或者是留下来执行舰队防空任务。

只是,在接下来的安排中,辛巴犯了难。

如果以攻击为主,就得让剩下的战斗机挂上反舰弹药,并且在飞行甲板上待命,以便及时升空。如果被迫进行舰队防空作战,就得让战斗机挂上对空弹药,并且及时让这些战斗机升空。

显然,这两种战术安排截然不同。

在零点四十五分左右,辛巴做出了决定,即让十二架执行防空任务的战斗机在飞行甲板的起飞区待命,其他战斗机全部在机库内挂装反舰弹药。如果在凌晨一点的时候,侦察机仍然没有发来消息,就让防空战斗机首先升空,护航战斗机则在一点三十分升空,而在此期间航空勤务人员得为机库里的战斗机更换弹药,保证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内,能够让更多的战斗机执行防空任务。

在辛巴看来,凌晨两点是最后关头。

在此之后,特遣舰队的攻击机群随时有可能到来,因此在凌晨两点之前,必须出动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并且把舰队防空网扩大到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之外。至于能否及时攻击特遣舰队,已经不是关键问题了。

问题是,牧浩洋会给他这么多时间吗?

第八十八章 奢望

第八十八章 奢望

零点三十分,第一架挂着反舰导弹的J…32B从“昆仑山”号上升空。

因为执行攻击任务的J…32B的起飞重量比执行护航任务的J…32多了两吨,巡航飞行速度稍微慢一些,所以舰队航空作战参谋首先安排J…32B起飞。此外,每艘航母额定出动四十八架J…32B执行攻击任务的时候,航空作战参谋还会对侦察机发回来的消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增派的八架J…32B到底执行哪种任务。

严格说来,根本没有什么好分析的。

侦察机发回来的情报非常有限,只确定了印度舰队的规模,锁定了五艘航母,以及舰队上空有数十架防空战斗机。

这些信息,很难让航空作战参谋做出准确判断。

准确的说,很难由此判断出印度舰队的防空力量,也就无法肯定的知道是否需要增派护航战斗机。

面对这种情况,航空作战参谋一般会征求各个航空联队指挥官的意见。

事实上,航空联队指挥官也不可能做出准确判断,只是不是由一个人做出决策,也就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说得直接一些,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当时,四名航空联队指挥官与四名副指挥官中,有五人认为应该加强护航力量。

结果就是,每艘航母上的八架待命的J…32B全部挂上了对空弹药,安排在四架J…32之后升空。

因为是J…32的改进型,而且多用途战斗机对作战半径的要求更高,所以J…32B在执行制空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比J…32还稍微远一点。在携带八枚拦截导弹与四枚格斗导弹的情况下,J…32B的最大截击半径能达到二千二百公里。当然,这在实战中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截击任务不需要与敌机缠斗。在执行护航任务的时候,飞行员往往会留出五到十分钟的空战余油,相当于以巡航速度飞行三百到六百公里。也就是说,在执行护航任务时,J…32B的最大作战半径勉强超过了两千公里。在同等的情况下,J…32的最大作战半径只能达到一千九百公里左右。

当然,对这次攻击行动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零点三十分到零点四十五分之间,四艘“昆仑山”级航母以每分钟四架的速度,各弹射了六十架战斗机。

事实上,这不是“昆仑山”级航母的最大出动能力。

如果适当降低战斗机的起飞重量,“昆仑山”级配备的电磁弹射器能够以每分钟两架的速度弹射战斗机。

在战斗机全重起飞时,弹射效率才降到了每四十五秒一架。

因为在零点起飞的第二批侦察机群放弃了侦察任务,在舰队北面六十度区域内,离舰队大约六百公里处形成了第一道防空拦截线,十六架J…32足以在空中巡逻三个小时,还有四架舰载预警机支持,此外第一批侦察机正在返航,所以牧浩洋没有急着让增派舰队防空战斗机。

当时,他只是让航空作战参谋在不影响战斗机降落的情况下,在飞行甲板的起飞待命区部署防空战斗机。此外,所有的J…25P都只装载了三分之二的燃油,确保在空战中获得最佳推重比。

事实上,在准确掌握了敌情的情况下,防空战斗机往往以半油起飞。

原因很简单,半油比满油能减轻大约四吨的起飞重量,等于把战斗机的空战推重比提高了零点一五以上。在激烈的空中战斗中,这个差距足以决定战斗结果,特别是在双方战斗机的性能旗鼓相当的情况下。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回收返航的侦察机。

因为J…32的空战能力比J…25P强了不是一点半点,所以侦察机在降落之后,将直接在飞行甲板上补充燃油与弹药,然后紧急起飞。如此一来,就能有三十二架J…32执行舰队防空任务。

除非印度舰队拼出全力,不然这三十二架J…32足以构成一道牢固的防空拦截网。

可以说,只要没有绝对必要,牧浩洋不打算让J…25P执行防空任务,因为他还有更多的安排。

只要第一轮攻击重创了印度舰队,他就打算用J…25P发动第二轮攻击。

说得简单一些,只要J…25P及时出动,第二轮攻击就将在第一轮攻击后大约一个半小时开始,而在此期间,印度空军很难为印度舰队提供足够的防空战斗机,也就无法对J…25P机群构成威胁。

如果受到拖延,印度空军肯定会不顾一切的为印度舰队提供掩护,也就得为第二支攻击机群安排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如此一来,要么让防空战斗机返航补充燃油,要么等到第一批攻击机群返航后再组织第二轮攻击。

显然,两者都不是理想选择。

如果让防空战斗机返航,舰队防空肯定会出现严重漏洞,而牧浩洋必须考虑在此期间可能遭受的突然袭击,比如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突然出现。没有防空战斗机,舰队的安全就没有保证。

如果在第一批攻击机群返航后组织第二次攻击,即便不考虑飞行员的状态,也要考虑战斗机的状态,即过高的出动强度,肯定存在很多故障隐患。此外,还得面对已经准备就绪的印度空军。

显然,牧浩洋不打算承担如此大的风险。

即便从零点四十五分算起,也就是最后一架执行护航任务的J…32B升空后,以其一点八马赫的巡航飞行速度,飞行一千八百公里也只需要一个小时,准确的说,应该是五十五分钟左右。

也就是说,在一点四十分左右,攻击机群就将到达印度舰队上空。

因为承担首轮攻击任务的J…32B机群将在离印度舰队五百公里的地方发射反舰导弹,而反舰导弹的巡航飞行速度为六马赫,所以在一点二十分左右,印度舰队就得进行第一轮远程防空作战,并且在一点一点二十五分左右拦截逼近的反舰导弹,然后在一点三十分左右拦截第二批反舰导弹。到一点四十的时候,承担主要攻击任务的J…32B机群就将到达印度舰队上空。

可以说,辛巴根本等不到两点。

由此可见,当时辛巴做了一个极为错误的判断,即认为特遣舰队要在发现印度舰队之后才组织进攻,而没有想到,牧浩洋早就让攻击机做好了起飞准备,能在收到情报后立即让机群升空。

也就在攻击机群离开特遣舰队上空的时候,印度舰队里的防空战斗机也陆续升空了。

虽然辛巴很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不得不相信,特遣舰队很有可能不在西南方向上,而是在南面。要不然的话,在零点四十五分之前,侦察机就应该发现了特遣舰队,不大可能拖到一点左右。

到此,辛巴不得不把重点放在防空作战上。

零点五十分,轮到护航战斗机升空执行防空任务的时候,辛巴打破无线电静默,向印度海军司令部与空军司令部发电,报告印度舰队已经暴露行踪,即将遭到特遣舰队打击,要求空军立即提供空中掩护。

他的这个要求得到了满足,但是没有立即得到满足。

原因很简单,这个时候印度空军的战斗机正在竭力保护南部地区的空军基地,根本没有办法立即向舰队派遣防空战斗机。

当然,辛巴没有忘记更重要的事情:命令几架在十一点升空的侦察机向东南方向搜索。

虽然他知道,这已经晚了,根本来不及阻止特遣舰队出动攻击机群,但是只要能够及时发现特遣舰队,就能为即将升空的反潜巡逻机提供战术信息,在特遣舰队发动第二轮攻击之前进行反击。

这也证明,当时辛巴还抱有一线希望,即顶住特遣舰队的首轮攻击后进行反击。

也正是这点希望,让辛巴有所保留。

根据战后披露的一些资料,特别是印度海军与印度空军的战报,当时对辛巴造成影响的还有印度空军的回电。

在这份在零点五十五分发给印度舰队的回电中,印度空军承诺在凌晨两点之前为舰队提供六十架战斗机,而且其中至少有四十架是刚刚从美国获得的F…44,并且安排两架大型预警机指挥防空作战。

如此一来,辛巴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能够顶住特遣舰队的首轮进攻。

别忘了,按照他之前做出的判断,特遣舰队的攻击机群要在两点后才能到达,因此印度空军派遣的防空战斗机将提前赶到。

结果就是,在五艘航母各出动了十二架防空战斗机与十二架护航战斗机之后,辛巴没再增派防空战斗机。算上在十一点之后升空的二十四架防空战斗机,印度舰队上空总共有一百四十四架防空战斗机。

从数量上看,绝对足够多了。

可问题是,牧浩洋派出的攻击机群中,总共有十六架J…32与三十二架J…32B执行护航任务,此外,携带反舰导弹的九十六架J…32B还各携带了四枚对空导弹,能在反射反舰导弹之后执行制空任务。

显然,攻击机群里面能够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比印度舰队的防空战斗机还要多。

如果把双方战斗机的性能差距、对空弹药的性能差距、飞行员的素质差距、以及舰载预警机提供的支援能力考虑进去的话,一百四十四架F…35M根本不够,甚至没有机会拦截执行主要打击任务的J…32B机群。

第八十九章 轮番轰炸

第八十九章 轮番轰炸

一点二十分,担任首轮攻击的四十八架J…32B到达印度舰队南面五百公里处,即苏瓦迪瓦环礁附近。因为半个小时前,四架前出的舰载预警机截获了印度舰队发出的电报,大致确定了印度舰队的方位,所以攻击机群没有按照通常战术派遣几架战斗机前出,而是利用预警机提供的信息,直接发动攻击。

首轮攻击使用的反舰导弹配备电磁弹头,对攻击准确性的要求并不高。

在几乎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四十八架J…32B在两分钟内陆续投下了反舰导弹。

等到这些战斗机转向返航,爬升到五千米以上的时候,在舰队南面巡逻的印度海军舰载预警机才发现了来袭机群。

此时,能够对返航的J…32B机群构成威胁的,只有在十一点之后升空的那批F…35M。

可惜的是,F…35M即便全速冲刺,也不比以巡航速度飞行的J…32B快多少,而且拦截返航的攻击机根本没有意义。

更重要的是,F…35M机群首先面对的是已经冲到前方的护航战斗机。

一点二十二分刚过,空战打响,十六架F…35M对抗八架J…32,准确的说是八架J…32在预警机的支持下,偷袭了十六架F…35M。结果没有任何悬念,在视距外攻击中,J…32机群就收获了十三个战果,剩余三架F…35M还没来得及锁定目标,空战就进入了格斗阶段,结果没有一架逃脱。整个战斗中,F…35M机群只在最后关头发射了几枚格斗导弹,而且没有一枚击中目标。

J…32机群没有撤退,而是继续向印度舰队逼近,其中四架朝印度的预警机杀了过去。

一点二十四分,反舰导弹到达印度舰队上空。

因为配备的是电磁弹头,所以这批反舰导弹没有具体的攻击目标,而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在某一地点引爆。

受到影响的不是担任防空作战重任的护航战舰,而是五艘航母。

美国援助给印度的战舰都安装了电磁屏蔽系统,只是全封闭的护航战舰做得更彻底,采用开放式机库的航母很难彻底屏蔽外界的电磁场。事实上,这也是中美海军在二零二零年之后建造的航母不再采用开放式机库的主要原因。所幸的是,印度的舰载飞机都具有电磁对抗能力,受损情况并不严重。

当时,五艘航母都停止了航空作业。

不是电磁弹头产生的影响,而是搞不清楚来袭反舰导弹的性质。如果这些导弹配备的不是电磁弹头,而是常规弹头,又有一枚非常幸运的突破了舰队防空网,击中了正在进行航空作业的航母,后果将不堪设想。

电磁弹头的最大作用,就是使印度舰队的防空反导系统作战效率大大降低。

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二批四十八架J…32B到达,同样在苏瓦迪瓦环礁附近,陆续投下了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因为第一批攻击机群是在两分钟内陆续发射的反舰导弹,所以电磁攻击将持续两分钟。

这就意味着,即便印度舰队有较为完善的电磁对抗能力,也要等到一点二十六分之后才能使防空反导系统正常工作。

到这个时候,第二批J…32B投下的反舰导弹已经飞行了两分钟。

这次,四十八架J…32B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投下的反舰导弹,因此第二批九十六枚反舰导弹将同时到达。

从时间上看,印度舰队再次展开防空反导作战时,第二批反舰导弹离印度舰队的距离不会超过二百五十公里。这就意味着,印度舰队最多只有两分钟的反导作战时间,远程防空反导系统最多进行两轮拦截。

看上去,拦截反舰导弹的几率非常大。

问题是,第二批九十六枚反舰导弹全程超低空突防,速度在六马赫以上,飞行高度不足二十米。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主动雷达对反舰导弹的探测距离也不会超过六十公里,而被动雷达的精度又不足以引导反导导弹进行拦截。如此一来,就需要由舰载预警机来锁定反舰导弹,为防空战舰提供目标信息。

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