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5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罗门群岛,根本用不着进入西太平洋。

相反,不及时收复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就随时有可能遭到进攻。

要知道,在西方同盟集团中,除了俄罗斯,就是澳大利亚受到的威胁最大了,当时甚至超过了以色列。

在西方同盟集团中,澳大利亚的战略重要性也仅次于俄罗斯。

可以说,只要美国还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保住俄罗斯与澳大利亚,其中任何一个战败都将导致美国战败。

因为太平洋才是主战场,所以澳大利亚反而更加重要。

说得直接一点,丢掉澳大利亚这块前沿阵地之后,美国就再也没有办法阻止中国军队横渡太平洋了。

如此一来,美军的战略进攻肯定得围绕着所罗门群岛进行。

显然,这不是战略进攻,而是战略反击。

事实上,这正好说明了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重要性。只有这座岛屿还在美军手中,美军的反击才有决定性意义。如果这座岛屿在美军反击之前沦陷,就算美军舰队能够在海战中击败中国舰队,也无法攻占所罗门群岛,得花上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夺回这座群岛,而几个月之后,中国海军就将卷土重来。

打这种拉锯战,美国必败无疑。

做出这个判断之后,就不难摸准弗伦奇的脉了。

当然,战场上总有意外发生。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弗伦奇将在五月中旬,最迟五月二十五日之前在西南太平洋上发动战略反击。

只是,五月六日的一件事情,打乱了弗伦奇的安排。

当天,一名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准确的说是一名海豹突击队的上尉军官,在用潜航器离开瓜达尔卡纳尔岛之后,又奋力游了十多公里,然后在伦内尔岛附近遇到了一艘美军快艇。这名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的上尉带回来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守军还能坚守数个月。

也就是说,瓜达尔卡纳尔岛不会迅速沦陷。

有证据表明,在这个时候,弗伦奇确实动过别的念头,比如假戏真做,在所罗门群岛虚晃一枪,然后攻打马里亚纳群岛。只是这仅仅是个念头,因为两天后,中国陆战队的四个师就到达了马里亚纳群岛。

更重要的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能否坚守几个月还是个未知数。

虽然海豹突击队上尉带回来了极为准确的信息,即美军储备了足够多的物资,地下工事的受损情况不是很严重,士气还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官兵也比较健康等等,但是这些信息不足以让弗伦奇相信,困守地下工事的美军能够忍耐几个月。事实上,最后几万名美军没能坚持下去,而是在还有一些弹药物资的情况下向中国陆战队投降,与舰队决战无关,而是这些美军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后来,这几万名美军都患了精神疾病,部分在战俘营里死亡,活下来的在战后也很难做到生活自理。

要知道,在完全密闭的环境里、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见不到阳光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很难坚持几个月。其实,有一个与此很相似的环境,即执行破交任务的潜艇,而潜艇的正常巡逻周期一般在三个月以内,很少超过三个月。更重要的是,潜艇兵至少知道在安全返航之后能够获得半个月以上的休假,而且在回到岸上之后,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而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显然没有这样的盼头。

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恐惧,最终压垮了美军。

正是有这样的担心,弗伦奇才没有修改反击计划,仍然决定在所罗门群岛大干一场。

当然,瓜达尔卡纳尔岛肯定不会立即沦陷,就算坚持不了几个月,再坚持几个星期应该不是问题。

结果就是,美军舰队进入太平洋后,没有开赴澳大利亚,也没有去珍珠港,而是去了美国西海岸的军港。按照弗伦奇的安排,太平洋舰队也将前往圣迭戈,两支舰队会合后,至少要集中训练一个星期。

如此一来,战场局势回到了最初预测的状态。

五月十日,牧浩洋收到美军舰队在美国西海岸集结的消息,这才松了口气。

当时,他关注的不仅仅是美军舰队,还有美军陆战队与登陆舰队,而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让他相信,美军没有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可能,因为直到这个时候,美国都没有动员陆战队,也没有集中登陆舰队。就算弗伦奇打算在夺取制海权之后再攻打岛屿,也应该在这个时候进行动员。原因很简单,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有一个极限,在夺取制海权之后,就应该及时投入登陆舰队与陆战队,让舰队能够尽快离开战区,返回后方港口,以便在敌人进行反扑之前返回战场。

要知道,当时中国海军的两舰队已经在所罗门群岛战役中休整了两次。

如果让舰队一直在海上活动,直接结果就是舰队的作战能力降低,在下一次决定性海战中战败。

更重要的是,美军不可能一鼓作气的拿下马里亚纳群岛。

也就是说,如果美军攻打马里亚纳群岛,这里的战斗将跟所罗门群岛差不多。

总而言之,当时的情况让牧浩洋相信,美军要么没有打算在岛屿上做文章,要么就没有把马里亚纳群岛当成主要目标。

显然,前者的可能性并不大。

舰队能夺取制海权,却无法成为战略防线,而要巩固夺取制海权的胜利果实,就得夺取分散在大洋上的岛屿。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与美国都把独立出来的陆战队编在海军名下的根本原因。

只有得到陆战队的配合与支持,海军的战略价值才能完全发挥出来,也才能让海战变得有意义。

在历史上,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上,海战与岛屿登陆战就没有分开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几乎每一场海战都与岛屿作战有关,都是为了夺取或者守卫某座岛屿。

既然美军的攻打目标不是马里亚纳群岛,那就只能是所罗门群岛。

这个判断,让牧浩洋终于松了口气。

要知道,他选择的战场就是所罗门群岛。即便这也是弗伦奇选择的战场,至少能够保证美军没有绝对的主动权。

当然,这也促成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战斗打得更加惨烈。

在五月中旬,牧浩洋动用从大陆战场上抽调来的一千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通过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的空军基地,向所罗门群岛增派了六个陆战师,运送了超过五百万吨的作战物资。

紧接着,海军与空军开始向所罗门群岛增派航空兵。

五月二十四日,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离开阿拉普港,在南下途中重新组编,形成了联合舰队。指挥官是龚继飞,只是佟少云获得了更大的权限,即他指挥的第二舰队将在作战行动中单独行动。

当时,为了解决龚继飞与佟少云的指挥权问题,牧浩洋特地做了安排。

在搜寻、以及首先与美军舰队交战的情况下,佟少云有优先指挥权,即龚继飞必须服从佟少云的指挥,只有在第一舰队进入战区、并且首先与美军舰队遭遇的情况下,龚继辉才能指挥第二舰队。

为了避免两人产生矛盾,牧浩洋专门派了两名参谋过去。

随后,他还让马明涛给两支舰队各派了一名副处级的情报军官,专门负责处理与作战有关的情报。

后来,牧浩洋的这一做法既遭到了批评,也得到了肯定。

当时,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牧浩洋更加青睐年少有为的佟少云,有意提高了佟少云的地位。虽然龚继飞在所罗门群岛战役中的表现也不错,在之前的所罗门海战中的表现也得到了认可,但是他的很多战术理念,明显不大符合牧浩洋的胃口,因此被牧浩洋放在一边也就不奇怪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向上帝祈祷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向上帝祈祷

五月二十七日,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从圣迭戈出发,开始远征西南太平洋。

到此,历史上称之为“所罗门群岛大海战”,又被称为“西南太平洋海战”、“太平洋海上决战”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战略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标志着太平洋战争局势由此彻底转变的大规模海战,终于凑齐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主力舰队、也是当时双方唯一的作战舰队先后开赴战场,准备为夺取全球最大海洋的制海权进行全力厮杀。

从交战双方投入的战舰总量来看,这还算不上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

当时,中国海军出动了七艘“泰山”级航母、二十八艘“黑龙江”级大型综合战舰、四十九艘“威海”级反潜战舰、三个级别的十四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七艘潜艇母舰、二十四艘“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与七十二艘“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总计舰艇一百七十四艘,总吨位三百六十七万吨。

美国海军出动了九艘“美国”级航母、十八艘“芝加哥”级巡洋舰(为“克利夫兰”级的改进型,因此又被称为“克利夫兰2”级)、二十七艘“河”级多用途驱逐舰(该级驱逐舰全部以北美大陆上的著名河流命名,首舰为“密西西比河”号,因此又被称为“密西西比河”级)、三十六艘“关塔那摩”级反潜驱逐舰(该级驱逐舰全部以美国现有的、以及历史上曾经拥有的海外军事基地命名,其中有两艘为“金兰湾”号与“苏比克湾”号,与中国海军的两艘“威海”级反潜战舰同名)、两个级别的十八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一艘潜艇母舰与两个级别的三十六艘攻击核潜艇,总计舰艇一百四十五艘(未包括后来从第五舰队获得的舰艇),总吨位四百四十万吨。

可以说,这是势均力敌的两支舰队。

在战舰总数上,中国舰队有优势,但是多出的主要是潜艇。在总吨位上,美国舰队优势明显,只是多出了两支航母战斗群。如果按照平均每支航母战斗群计算的话,中国舰队依然有微弱优势。

当然,在作战能力上,双方也是各有所长。

美军舰队拥有九艘超级航母,搭载了各类作战飞机一千多架,其中仅舰载战斗机就有九百多架,而中国舰队只有七艘超级航母,搭载各类作战飞**百余架,舰载战斗机还不到七百架。

由此可见,美军舰队的优势的航空力量。

以“美国”级航母的实战表现,只要航空勤务人员正常发挥,就能以潮汐作业法,一次出动六百多架舰载战斗机。就算中国舰队官兵的素质更高,而且“泰山”级航母的总体设计更加出色,一次也只能出动大约五百架战斗机。

事实上,这是美军舰队唯一的优势。

在远程炮火打击能力上,中国舰队的优势极为明显,不但二十八艘大型综合战舰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美军的十八艘巡洋舰,而且还有十四艘反潜战舰配备了大口径电磁炮,能够与大型综合战舰协同作战。

这还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优势。

以大口径电磁炮为准的话,中国舰队总共有五十六门,而美军舰队只有十八门,是美军舰队的三倍以上。如果按照弹药的单位投掷能力计算,中国舰队的炮火打击能力更是美军舰队的七倍。在至关重要的射程上,中国舰队有能打到一千六百公里外的增程炮弹,而美军战舰的大口径电磁炮的最大射程只有八百公里。

此外,在潜艇上,美军不但没有数量优势,也没有战斗力上的优势。

要知道,实战已经证明,“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除了续航力之外,其他的性能都超过了美军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

事实上,当时中国舰队完全可以在这方面获得更大的优势。

原因就是,第一批“长城”级攻击核潜艇已经交付给了海军,只是还在训练,所以没有编入作战舰队。当时,还有一个问题,即首批交付的“长城”级都降低了建造标准,很多新式设备没有能够及时研制成功,只能降低配置标准。即便如此,这些攻击核潜艇也要到年底才能正式服役。

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城”级攻击核潜艇是压垮美国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在此之后,中国海军舰艇的建造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变化日新月异,大批希奇古怪的舰艇加入了战斗行列,但是在这些新式舰艇问世之前,中国海军就在大洋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说得简单一些,就算没有新式舰艇,中国海军也能打败美国海军。

可以说,“长城”级攻击核潜艇没能赶上这场决定性大海战,绝对是一大遗憾。

由此可见,美军舰队在攻击能力上,除了航空兵有不太明显的优势,其他方面均比中国舰队差得多。

事实上,最大的差距不在进攻能力上,而是在防御能力上。

当然,这又是一个与攻击能力挂钩的相关问题,主要就体现在,双方都获得了性能强大的第二代末段拦截系统。

当时,弗伦奇坚持把反击时间推迟到五月底,就与此有关。

在此之前的战斗中,中国海军的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成为了瓦解美军攻击的法宝。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了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中国舰队才能在海洋战场上无往不胜。

可以说,那几场让末段防御系统大发神威的战斗,严重刺痛了美军。

要知道,在强大的末段防御系统面前,美军的所有攻击都归于无效,基本上丧失了打击中国舰队的能力。

相反,美军舰队却极易遭到毁灭性打击。

所罗门海战后,尼克松就抱怨,让第三舰队与中国舰队交战,就像让拿着弓箭的蒙古骑兵冲向装甲集群。

虽然晚了一些,但是美军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准确的说,只是解决了防御的问题。

当时,美军战舰上装备的是口径为七十六毫米的电磁速射炮。从理论上讲,美军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的作战效率还要稍微高一些,但是绝对没有美军吹嘘的那么夸张,即能拦截大口径电磁炮炮弹。

要知道,中国海军已经做了类似的测试,发现通过增大口径的做法,并不能提高电磁速射炮拦截大口径电磁炮炮弹的概率,因此认定电磁速射炮不具备这个能力,也就没有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当时,中国海军选择了另外两个办法来提高战舰在炮击中的生存能力。一是采用全自动化的航行控制系统,即让战舰在遭到炮击的时候,由火控计算机控制战舰机动规避,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战舰被炮弹击中的概率。二是增强战舰的抗打击能力,通过安装装甲、改进舰体结构等方式,把战舰在遭到炮弹打击之后的损伤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尽可能的提高战舰在炮战中的生存概率。

只是,在二零五四年,这两个手段都没用上。

原因很简单,美军还没有可以威胁到中国舰队的大口径电磁炮。除非战场局势完全失去控制,战斗进入混乱状态,不然美军的大型战舰基本上没有机会在八百公里之内向中国战舰开火。

随后的实战证明,美军的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肯定无法拦截大口径电磁炮炮弹。

由此可见,美军实际上没有解决最为严重的问题,即在遭到远程炮击的时候,既没有防御能力、又没有反击能力。更要命的是,美军没有解决反击的问题,导致中国舰队在炮战中基本上不用考虑防御问题。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交战距离在一千六百公里到八百公里之间,美军舰队必败无疑。

如此一来,美军在不可能把交战距离缩短到八百公里以内、而且就算缩短到八百公里以内也没有必胜把握的情况下,在战术上就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了,即只能尽可能的把交战距离控制在一千六百公里以上。因为双方舰载战斗机的最大攻击半径都在两千公里左右,而且侦察半径也差不多只有两千公里,所以美军要想取胜,就得把交战距离控制在一千六百公里到两千公里之间,而且得做到先敌发现与先敌攻击。此外,如果美军的先敌攻击失败,就只能选择逃命了。

所幸的是,这次不像所罗门海战,美军至少还有逃命的机会。

在双方的最高航速、以及在最高航速时的持续航行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只要美军舰队指挥官能够准确掌握战场信息,并且做出正确的决断,控制好交战距离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

问题是,要想达到这两个前提条件,显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也许,在弗伦奇亲自指挥美军舰队作战的情况下,后者不是大问题。

真正的问题,就在前者,即情报上。

要知道,所罗门群岛已经在中国军队手里,至少没有可供美军使用的军事基地了,而新赫布里底群岛、即瓦鲁阿图的美军基地早就被中国军队摧毁,新喀里多尼亚则属于仍然保持中立的法国,美军舰队能够依靠的只有部署在澳大利亚的远程侦察机,而中国舰队则能依靠部署在所罗门群岛的航空兵。

这些战场态势,直接决定了美军舰队的胜算并不高。

用弗伦奇在提交给卢卡斯的报告中的话来说,只有向上帝祈祷,才有机会把不到百分之五的胜算转变为胜利果实。

第一百八十九章 战术选择

第一百八十九章 战术选择

可以说,如果当时中国海军中谁把击败美军舰队看成是易如反掌的事,肯定会被认为脑袋出了问题。

舰队实力摆在那里,谁也不可否认美军舰队十分强大。

只是,确实有人认为,击败美军舰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而且这个人身居要位,即第二舰队司令佟少云。

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佟少云就与龚继飞唱反调。

鉴于美军舰队拥有更加强大的航空作战能力,而且美国海军获得了F…44战斗机的最新改进型,即空战能力有大幅度提升的F…44KA。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F…44KA的空战性能不亚于J…33B,而用来替换J…33B的J…33D还在排产,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提供给舰队。龚继飞认为,应该尽量利用部署在所罗门群岛与波纳佩岛的岸基航空兵,打一场对中国舰队有利的内线战斗。

说得直接一些,龚继飞打算让舰队呆在防线后方。

显然,佟少云认为如此保守的战术,只是在守成,而不是在求胜。虽然此战的主要目的是保住已经到手的制海权,能否消灭美军舰队并不重要,但是佟少云认为,舰队本身就是进攻力量,即便战略目标是防御性质的,也应该在战术上尽量发挥出舰队的进攻力量,用进攻去取得胜利。

因此,佟少云坚持率领舰队主动出击。

事实上,早在四月份,佟少云就提出了一个连牧浩洋都异常震惊的计划,即率领舰队前往巴拿马湾,偷袭进入太平洋的美军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