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我军此役大获全胜,将军从此要威震阴山了。”副将拍马屁道。

    集辣思义严肃的说道:“要没有陛下运筹帷幄,岂有我等今日之胜,诸位将军且末好大喜功,耽误了陛下大事本将军决不轻饶。”

    “是,末将明白。”

    “本将军已经接到消息,陛下已经攻占了天德、金肃两城,耶律重元被围困在河清城内,陛下命令我们攻占云内、东胜等地,从侧翼威胁来自大同和朔州的辽国援军。”集辣思义走到地图前指着说道。

    “陛下高明啊!将军现在云内、东胜以及丰州三地的兵马,先前都被耶律重元给抽调一空了,这三地并不过数千,正式将军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啊!”副将感慨说道。

    (本章完)

第26章 巧遇向佐之才() 
不知不觉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集辣思义按照李谅祚的军令越过阴山,接连攻下了丰州、云内、东胜三地,辽军两路援军此时也已经抵达前线,耶律仁先率军五万抵达黄河西岸的河滨城,萧远山率军三万已至宁边州。

    金肃城行辕,李谅祚召集所有的将领商议御敌之策,放眼望去整个大堂之内,勇武善战者不少,但是才智超群者却无,很多事情都要李谅祚自己亲力亲为,现在李谅祚就缺少一个能够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军师啊!

    “李毅,我军的粮草运到了吗?”李谅祚向李毅问道。

    李毅站出来笑着说道:“陛下请放心,从斡罗孩城和云内州运来的粮草足够我军三个月用的,这几天兄弟们可是解馋了,酒肉米饭管够,弟兄们都盼着早日和辽军开战呢!”

    云内州原本是辽国在边境后方囤积粮草辎重的地方,此处位于辽国东南腹地,又有黄河天堑,所以辽军将西南地区的大半粮饷、兵器等物资全都囤放在此处,如今云内州落入到了李谅祚的手中,这些粮草物资自然也就全都进了李谅祚的口袋。

    李谅祚笑了笑说道:“不急,我军从辽军手中抢夺来的物资不少;现在我军是粮草充沛、城高池深;反观辽军却要从西京大同府翻越崇山峻岭,才能将粮草物资等物运到,所以现在该着急的不应该是我们,反而应该是辽军才对;

    传令集辣思义坚守东胜州,没有朕的军令不得开城迎战,让弟兄们好吃好喝的养足精神。”

    “是,末将这就派人传令……”

    河滨,辽军大营。

    “将军,萧将军派人前来询问,将军打算何时行动歼灭夏军?”副将先耶律仁先问道。

    “如今夏军接连攻城拔寨、兵锋正盛,反观我军连战连败、丢城失地、士气低落;此时大战对我军不利,告诉萧将军坚守待援,我已将此事禀报陛下,不日陛下就会发兵来援。”耶律仁先对副将说道。

    “是,末将明白。”副将答道。

    如今的战场形势,夏辽两军已经成为了胶着状态,再加上近日来天上又降大雪,道路湿滑不堪不利于行军,所以夏辽两军都选择了坚守不战,虽然大战没有,但是小战依旧不断,夏辽两国的探马哨骑经常在冰天雪地了厮杀。

    上京临潢府,辽国的皇宫大殿内。

    辽道宗耶律洪基龙颜大怒,将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痛骂了一个遍,近日以来前方败报接连到来,如今夏军更是与辽军对峙在黄河岸边,距离西京大同府只有数百里之遥,这如何不让耶律洪基大怒。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全是败报,照这样下去过不了几日夏军就打到大同府了,用不了几个月朕就成了亡国之君了。”耶律洪基大怒道。

    “陛下息怒,如今夏军虽然攻入我大辽境内,可是兵马并不是很多,而且必定分兵驻守,如此以来局势对我大辽乃是大大的有利啊!

    陛下可命楚王为帅,领精兵十万攻夏;另外遣使入宋,相约两国共击西夏,如此行事夏军必败。”耶律乙辛向耶律洪基禀报道。

    耶律洪基听到此言之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爱卿所言吧!立刻传旨楚王,令其领十万铁骑前往西京,伺机进攻夏军;

    朕任命耶律乙辛为使臣即可出使南朝,与南朝相约共同攻取西夏,在灭亡西夏之后,两国平分其地。”

    “是,微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耶律乙辛接下圣旨道。

    就在辽国准备联宋攻夏之计,李谅祚正率领亲卫骑兵出城勘查地形,大雪过后整个北国一片洁白,李谅祚率兵过去之后,地上只留深深的马蹄印。

    “陛下,在往前就是宋国的边境了,我军贸然闯入宋国境内恐怕会引起误会,闹不好还容易发生冲突。”副将向李谅祚提醒道。

    李谅祚制住战马说道:“言之有理,如今我军已经和辽国开战,再招惹到宋国实属不明智,传令回城。”

    “报……禀陛下,在前方得到雪堆了发现了一个人。”哨骑跑到李谅祚的跟前说道。

    李谅祚驱马来到哨骑所说的地方,一个身穿单衣宋人打扮的儒生脸色苍白,已经奄奄一息了,李谅祚向前探查了一番说道:“还有气,带上此人立刻回城。”

    “是……”

    金肃城,皇帝行辕后院。

    李谅祚将那个儒生安置在了后院,然后派专门的人照顾,到了傍晚时分,李谅祚接到属下汇报,说那个人已经醒了。

    李谅祚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亲自来到了儒生所居住的房间,李谅祚刚进来,儒生就立刻施礼道:“晚生周文泰,拜谢恩公救命之恩。”

    李谅祚扶起周文泰说道:“先生多礼了,佛曰‘救人一命胜做七级浮屠’,朕能够碰巧救你也是我们二人之间的缘分。”

    周文泰听到李谅祚自称为‘朕’大惊,然后问道:“难道你就是西夏国主李谅祚?”

    “大胆,竟敢称陛下名讳;来人拖出去斩了。”李毅大怒道。

    “住手。”李谅祚深表歉意的说道;“先生说道不错,朕确实是西夏皇帝李谅祚,手下人不懂事,让先生受惊了。”

    “无妨、无妨,这种阵势还下不坏在下区区一介儒生。”周文泰笑着说道。

    李谅祚对于周文泰的镇定自若十分的欣赏,想多了解一番于是开口问道:“先生何故晕倒在这冰天雪地之中?”

    “在下本是太原府人氏,家父曾经官拜御史大夫,因家父得罪朝中权贵被罢免官职,全家流放丰州;家父一气之下病亡,家母也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在下又身无分文只能出来看看能不能找些草药为家母治病。”周文泰满脸愁容的对李谅祚说道。

    “朕观先生是一个至孝之人,要是先生信得过朕,朕即可派人将先生的家人接来,从此先生可在我夏国定居。”李谅祚对周文泰说道。

    周文泰立刻跪在李谅祚面前说道:“如果陛下肯就家母,文泰愿终身侍奉陛下。”

    “好,朕能得先生相助,定能如鱼得水啊!”李谅祚笑着扶起周文泰说道;随后李谅祚下令道:“李毅,你带人前往丰州,带上金银财宝拜见丰州刺史,告诉他放了先生的家人,如若不然朕定亲率大军拜访。”

    “是,末将领命……”

    在李毅离开之后,李谅祚对周文泰说道:“先生好生休息,朕还有军务要处理就不打扰了。”

    李谅祚虽然接受了周文泰,但是并没有将周文泰放在心上,毕竟在宋朝这个时期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周文泰这个人,李谅祚不会想到从这一刻起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周文泰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章完)

第27章 出谋划策() 
金肃城,皇帝行辕。

    李谅祚正在为如何打败辽军而苦恼,现在夏、辽两军以成对峙之势,两军都凭坚城防守;然而不同的是辽军有援兵,而夏军没有援兵,李谅祚得到消息辽国楚王耶律涅鲁古,已经率领十万大军从东京辽阳府出发了。

    后院,周文泰居住的小院内,李毅已经按照李谅祚的意思将周文泰的家人给接来,其实周文泰的家中也没有什么人了,除了周老夫人外,还有就是周文泰的妻子刘氏和妹妹周文静。

    “泰儿,这里是哪里啊?”周老夫人向周文泰问道;“我怎么进来的时候看到外面都是兵啊?”

    “娘,这是我一个好友的家中,这些兵都听他的,您就在这里安心养病吧!”周文泰一边伺候老母一边说道。

    过了没有多久周文泰的妻子刘氏,将周文泰叫到外间问道:“夫君,妾身看外面戒备森严,而且穿的都是胡服,这里不会已经是在大宋境外了吧!”

    “嘘嘘!”周文泰对妻子说道;“小声一些,不要让母亲听到了,我们现在确实在大宋境外,这里是夏国皇帝李谅祚的行辕。”

    “什么……”刘氏失声大喊道;周文泰连忙捂住妻子的嘴巴说道:“小声点,母亲还在里面呢!我已经决定了,从今往后效忠夏国皇帝,这件事情暂时不要让母亲知道,等母亲病好了再说。”

    刘氏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周老夫人虽然没有听到外面两人说什么,但是周老夫人心里跟明镜一样,虽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但是也知道自己一定不再大宋的境内了。

    跟刘氏交代完所有的事情之后,周文泰就向外走正好碰到从闺房出来的妹妹周文静,周文静拦住周文泰问道:“哥,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啊?”

    周文泰笑了笑说道:“这里是西夏皇帝的行辕,你安心在这里住着,替我照顾好母亲,我有事要离开一下。”

    “哥,这些当兵的不会把我们怎么样吧?”周文静担忧的问道。

    “小妹,你就安心的在这里住着吧!”周文泰说完就大步离开了。

    周文泰离开自己的小院之后,来到了李谅祚的书房外,李毅将周文泰拦住说道:“陛下有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李将军,麻烦你进去通禀一声,就说周文泰有破敌之策。”周文泰对于李毅说道。

    李毅思虑了一下说道:“那先生就在外面等等吧!今日陛下的心情不是很好,陛下见不见你末将也说不准。”

    “有劳将军了。”周文泰行礼说道。

    “陛下,周文泰在门外求见。”李毅来到李谅祚的身边小声的说道。

    李谅祚粗喘了一口气说道:“这个时候他来做什么?”

    李毅小心翼翼的说道:“他说有帮助陛下破敌的良策。”

    “哦!”李谅祚惊奇的说道;“你让他进来吧!”

    “先生,陛下请您进去。”李毅出来说道。

    “有劳将军了……”

    “草民周文泰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先生不必多礼,快请起来吧!”李谅祚将周文泰扶起来说道;“听说先生有破敌良策,不知是和策略啊!”

    周文泰没有想到,李谅祚竟然问的如此直接,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谅祚看到周文泰懵逼的状态,笑了笑说道:“那先生就想好了在告诉朕吧!”

    李谅祚说完坐回自己的龙椅上,周文泰整理了一下思路对李谅祚说道:“陛下,草民手中没有确切的情报,所以只能根据目前的战局分析一下战况,如今陛下的大军主要驻扎在两个地方,一个是金肃城,另一个是东胜州,两地相隔百余里骑兵半日便可到达,可以相互支援;

    而辽军主要驻扎在三个地方,兵力最多的是河滨,其次是宁边州,第三便是河清城,三处辽军成三角阵势,但是河清城已经被陛下大军包围,耶律重元手中的兵力根本不可能突出重围;另外就是驻扎在河滨和宁边州的两路辽军,两军统帅一个是皇族、一个是边将,二人互不统属,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合作,发挥出辽军的全部战斗力。”

    “那依先生之见,我军应该如何?”李谅祚向周文泰问道。

    周文泰答曰:“陛下心中早有破敌之策,何必非要让在下说出来。”

    “朕想的是朕的,先生说的是先生的,还行先生示下。”李谅祚认真的说道。

    周文泰立刻答曰:“陛下若想取胜需兵分三路,第一路大军要继续牵制住河滨、宁边两地的辽军,第二路大军要回师河清城擒住耶律重元,第三路大军要奇袭西京大同,大同是辽国西京也是此次辽军的后方粮草物资的存放处,只要陛下兵围大同,耶律仁先必定撤军,此时陛下就可派兵在半路上伏击他;河滨的辽军完了,宁边州的辽军就孤掌难鸣了……”

    “哈、哈、哈……”李谅祚大笑说道;“先生好计策,几乎跟朕的想法一样,只是需要稍加修改,朕意将二三路大军合为一路,我军兵马有限不宜太过于分散。”

    “陛下圣明,草民钦佩至极……”

    李谅祚没有想到周文泰竟然有如此才华,于是立刻下旨道:“周文泰听封,即日起册封周文泰为军师,协助朕管理军务,钦此。”

    “微臣拜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文泰立刻跪下接旨道。

    “李毅传令所有将领大堂议事……”李谅祚说道。

    当天夜晚,李谅祚便亲率三万大军反扑河清城,夏军的前锋扮作辽国援军诈开了河清城的城门,三万大军蜂拥而入,河清城内一时之间喊杀声一片。

    “报……禀陛下,城内各个险要之处均已经被我军拿下。”哨骑飞马来到李谅祚身边说道。

    “传令大军猛攻将军府,不惜一切代价抓住耶律重元……”李谅祚下旨道。

    再说耶律重元,在外面喊杀声四起后,耶律重元焦急万分,此时副将来到耶律重元的身边说道:“大王,夏军扮作我军援军已经诈开了城门,如今东门和北门已经失守了,西门的情况不明,南门还在我军的掌握之中。”

    “传令大军从南门出城,出城之后直奔南朝丰州。”耶律重元下令道;虽然城破了,但是耶律重元脑子还算清醒,金肃城已经被夏军攻占,所有返回西京的道路一定被封锁了。

    耶律重元要想回到西京大同,最安全的道路就是从大宋境内借道,从武州过朔州直奔西京大同,西夏已经同辽国开战,不可能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宋朝交兵。

    (本章完)

第28章 奇袭大同() 
河清城南门外,李毅率领千余骑兵埋伏在外正等着耶律重元上钩呢!“吱呀!吱呀!”河清南门缓缓打开,耶律重元率领数百残骑仓皇出门而逃,在出城不足五里的地方,突然伏兵四起喊杀声一片,李毅率领夏军骑兵冲了出来。

    此时的辽军哪里还是夏军的对手,三五下就被夏军打的落花流水,辽军除了战死的其余的全部被活捉,当然耶律重元也在被擒之列,李毅在抓住耶律重元之后,按照李谅祚的意思并没有任何的羞辱的行为。

    “末将拜见陛下。”李毅在擒住耶律重元之后,立刻拜见李谅祚。

    李谅祚看到李毅红光满面,笑着说道:“李毅,看来你的事情办完了,人呢!带过来见朕。”

    “陛下圣明,来人将耶律重元押上来……”

    李谅祚自爱看到耶律重元被五花大绑的押进来之后,立刻连忙起身走到耶律重元身边为其松绑道:“大王请恕罪,朕麾下多是一些草莽村夫,如果得罪了大王,还望大王恕罪。”

    “哼!”耶律重元将头扭到一边理都不理李谅祚。

    李谅祚继续开口说道:“朕知道,大王当初伐夏也是无奈之举,幸好两国交兵损伤不多,朕意夏辽两国重修盟约,行秦晋之好,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耶律重元冷笑道:“阁下说的到轻松,如今夏军攻我大辽疆土,杀我大辽军民,此事阁下说重修盟约就重修盟约的话,岂不是辱我天朝吗?

    谅祚你乃小邦之主,大辽臣属在本王面前,竟然也敢自称为‘朕’,你就不怕我大辽百万大军的怒火吗?”

    “老小子,你说什么?你活的不耐烦了吧!”李毅拔刀相向道。

    李谅祚拦下李毅,继续陪笑脸说道:“大辽的铁骑兵锋朕早已经见识过,不过大王既然想让朕再体会体会,那朕就在体会一番;大王乃是辽国皇太叔,朕是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李毅给皇太叔安排一个好一点的地方,派人好好的看好皇太叔,等过几日朕就请皇太叔回西京大同。”

    李谅祚的大军在清河休整一夜,第二天清晨大军就返回了金肃城,由于昨夜夏军秘密出兵,辽军哨骑根本没有发现,今日有看到自西方来了三万夏军,都以为是夏军的援军到了,一时之间宁边州内的辽军惊恐不已。

    “陛下打算何时奔袭大同?又遣何人为将?”周文泰向李谅祚问道。

    李谅祚直言不讳的说道:“朕就率五千铁骑前往,今夜就出发,朕走之后城内的大军暂时由李毅掌管,军师从旁协助;李毅,朕走之后你一定要多听取军师的意见,还有好看管好耶律重元不要让这老小子给跑了。”

    “是,请陛下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李毅接下军令道。

    周文泰说道:“陛下,此次前往大同实在是太危险了,依微臣之间陛下派李毅将军去足以,何必非要御驾亲征呢!”

    李谅祚坚持道:“此役事关重大,夏辽两军谁胜谁败在此一举,先生只需提朕灭了在后面的这八万辽军即可,只要先生灭了这八万辽军朕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此役我大夏国就胜利在望了。”

    “是,微臣谨遵陛下圣谕……”周文泰说道。

    当天夜晚李谅祚就率领五千铁骑离开了金肃城,向东直奔大同而去,这五千铁骑均是百战精锐,每人都可以一敌十,另外每人三匹战马交换骑乘,一日可行军四百余里,只需两日便可兵临西京大同。

    大同地处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等四大山脉交叉通道;地势西北高东南略低,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草原民族南下的战略要地。

    此时李谅祚率领五千大军,正秘密驻扎在东北群山内的一个山坳当中,准备伺机而动围攻西京大同;李谅祚的中军大帐,副将急匆匆的走进来说道:“陛下,潜入城中的探子送来情报,现在大同城内的守军只有一万多人,大部分都在东城的辽军大营内。”

    “哦!大同是辽国的西京,怎么只有这么少的兵马?”李谅祚突然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