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

    说干就干,在李谅祚决定使用纸币设立钱庄之后,立刻行动了起来,使用纸币最先要做的就是防伪标示,这时代也没有什么水印等高级防伪标示,所以李谅祚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纸币的图案上下功夫,李谅祚在纸币上使用了大量的文字,其中包括党项文、契丹文、回纥文、吐蕃文、汉字等等,除了图案纸币上还要用特殊的印泥盖上隆泰钱庄的印信,除此之外印钱的纸张也是特殊的纸张,为了保密参与印钱的这个工人全都是死囚。

    在李谅祚的主持下,在贺兰山东侧一个山谷之中,一座小城秘密建造了起来,这里就会大夏国的印钞厂所在地,这里位于皇家猎场的核心地带,有御林军团负责安全,小城不大但五脏俱全,城内造纸和印刷设备一应俱全,造纸容易印刷却不简单,为了保证印出来的纸币全都基本上一样,李谅祚采取雕版印刷,而不是先进的活字印刷。

    “陛下,这就是我们的印纸币的地方,现在还没有名字请陛下赐名。”周生财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丝毫不假思索的说道:“就叫印钞厂吧!”

    “陛下圣明,这个名字好。”周生财拍马屁道;“陛下,微臣有个建议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爱卿有何话,尽管说就是了。”李谅祚对周生财说道。

    周生财对李谅祚说道:“陛下,微臣的意思是您看我们是不是应该针对不同的国家发行不同的纸币,否则一旦出现纸币贬值的情况势必会影响我们大夏国的百姓,很有可能造成动荡……”

    “你的意思朕明白。”李谅祚对周生财说道;“但是如此一来纸币贬值别人会立刻想到是我大夏国搞得鬼;至于纸币贬值的情况朕已经想过了,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有朝廷出面给予百姓一定的补贴不就完了。”

    “小福子,这个印钞厂以后由你派人监管。”李谅祚对站在一旁的小福子说道。

    “是,奴才遵命。”小福子应声答道。

    在李谅祚的坚持下,依旧是使用一种纸币发行,纸币被李谅祚命名为‘华圆’,开始在这里大批量的印刷,一个月后‘华圆’首先在关中地区开始使用,与此同时隆泰商行开始在各地设立钱庄并支持用‘华圆’交易,一时之间在天下各处都有隆泰钱庄的身影,这得益于这些年隆泰商行的扩张。

    隆泰商行在成立之后,还推行了存钱的业务,而且只要在钱庄存钱根据存款的时间长短还有不同的利息,一开始大家还都不信,可是当有人尝试之后,就开始有大量的百姓前往隆泰钱庄存钱,商人开始兑换华圆,毕竟纸币运用起来方便,比金银好的多;在大宋境内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华圆就击败了交子成为大宋唯一还能使用的纸币;毕竟华圆是银本位可以随时换成白银,而交子只是一种官方的法定货币。

    在大家开始信任华圆之后,所有的商户、百姓、地主,甚至一些大臣都开始纷纷向隆泰钱庄换取华圆,华圆开始逐渐取代铜钱和白银在市面上流通;华圆分别有五十华圆、十华圆、五华圆、一华圆、十文、五文和一文等七种面值,同时隆泰钱庄规定一华圆等于一两白银,也就是两贯钱。

    由于华圆可以在各地兑换,所以很快就成为商人交易的主要货币,这个时期大量的财富还是聚集在商人和大地主的手中;华圆通过商业流通的模式开始输出到辽国、东北的三十七诸侯国、大夏国、黑汗王朝和吐蕃等地;很多年以后整个丝绸之路都开始使用华圆进行交易,华圆甚至一度流通到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

    在华圆取代白银和铜钱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数年以后,宋辽两国朝廷看到华圆如此坚挺,甚至开始在国库当中存储华圆,当然大夏国在明面上也是这样做的,各国连官员的俸禄也开始使用华圆发放;用今天的话说此时隆泰钱庄开始在夏、宋、辽、东北三十七诸侯国、大理等国中扮演中央银行的角色。

    华圆在市面上流通,使得大量的白银和铜钱都存入到隆泰钱庄,而这些白银和铜钱通过特殊的渠道开始流入大夏国,同时在各地隆泰商行也准备了一些储备金,作为兑换流通使用;除了兑换白银和铜钱外,隆泰商行和运用华圆进行大宗交易,从各地购买各种货物,粮食、布匹、药材、茶叶等等,这些物资也远远不断的流向大夏国,此时的大夏国就像是一只寄生虫一样疯狂的吸收着天下诸国的财富,这些财富开始源源不断的流进李谅祚及其麾下大臣的口袋之中。

    在后世历史当中,后人将李谅祚建立的这个利益集团称之为‘宁夏贵族集团’。

    求支持,求推荐,求评论,给天宇些意见,这两章天宇主要些李谅祚怎么捞钱,毕竟有了钱才能够打仗,下面激情的战争情节再次开启,被李谅祚多年培养的大夏皇子们也该登场了……

    (本章完)

第280章 前线的消息() 
    不知不觉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每天李谅祚都会在御书房内来回的踱步,一个月内没有丝毫关于前线的消息,这让李谅祚的内心焦急不已,自从大军进入到西部草原以后就好从世间蒸发了一样,由于草原地广人稀,因此成为了大夏国一品堂情报的薄弱点,要在这里获取情报要比中原地区获取情报困难的多。

    “福子,还没有西征大军的消息吗?”李谅祚向小福子问道。

    小福子向李谅祚汇报道:“并陛下,还没有人任何的消息。”

    “把小卓子,怎么搞得到现在没有一点消息。”李谅祚有些怒气的说道。

    小卓子被叫来以后,向李谅祚汇报道:“陛下,我们在西部的情报系统一直这样,由于很多地区都荒无人烟,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像在中原地区一样建立有效的传递系统……”

    “行了,朕知道,想办法尽快将前线的情报传递过来,朕要第一时间知道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李谅祚对小卓子说道。

    “是,请陛下放心,奴才定竭尽全力。”小卓子向李谅祚回答道。

    在小卓子刚刚离开的时候,周生财正好来到御书房外,小卓子看到周生财尖着个嗓子说道:“原来是周大人啊!咱家这厢有礼了。”

    “卓公公客气了。”周生财拱手说道;“敢问卓公公陛下在里面吗?今日陛下心情如何?”

    小卓子向周生财说道:“看您说的,陛下要是不在里面的话,咱家至于在御书房吗?今日陛下的心情不是很好,周大人要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最好明天再来。”

    “有劳卓公公了,一点小意思还请卓公公笑纳。”周生财从身上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塞到小卓子手中说道。

    “那咱家就笑纳了。”小卓子满脸微笑的说道。

    其实在皇宫之中,太监收取贿赂也是常有的事,对此事李谅祚也知道,但是李谅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随着大夏国的快速发展,下面的官员收取贿赂也是常事,只是有的多有的少,对此事李谅祚也十分的清楚,只要情节不是太严重的,李谅祚也就得过且过了,至于那些情节严重的一律按照律法惩戒;李谅祚清楚官场不可能永远的廉洁,贪婪是人的本性,李谅祚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不收取人的贿赂;李谅祚在此事上改变了以往强硬的态度,只要不太过分就成。

    通过李谅祚的一些行为就可以发现,李谅祚在慢慢的改变,原本刚正不阿的李谅祚开始想一些势力作出妥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大夏国发展越来越快,大环境在这里摆着呢!但是有一条李谅祚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军队,军队是李谅祚的禁区,任何企图染指军队的人最终会落个家破人亡的地步。

    周生财进来后向李谅祚行礼说道:“陛下,微臣有事向陛下禀报。”

    李谅祚站在挂着御书房墙上的地图前,灭有回头直接向周生财说道:“爱卿有何事?尽管说便是;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晚些再来汇报吧!”

    周生财没有走,而是继续想李谅祚说道:“陛下,我们第一个月发行的纸币利润已经出来了。”

    李谅祚听到这里眼睛内闪过一道金光,李谅祚向周生财问道:“情况怎么样?套取了多少东西?”

    周生财向李谅祚禀报道:“禀陛下,第一个月的利润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由于拥有隆泰商行的鼎力支持,从开始发行纸币到现在,在这个月份内我们已经获取了折合一百余万两白银的利益;除了少部分是金银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大宗货物,随着华圆的流通,我们获得的利益将更大。”

    “好,太好了;真没有想到这小小的纸币竟然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利润;周爱卿这件事交给你全力运作,朕会通知印钞厂加紧印刷,会让隆泰商行全力配合你。”李谅祚十分兴奋的说道。

    “是,陛下。”周生财担忧的对李谅祚说道;“陛下虽然纸币能够给我们带来大量的利益,可是一旦发行超额的纸币,势必会造成纸币的贬值,恐怕到时候就会造成天下动荡不安啊!”

    “朕当然知道。”李谅祚对周生财说道;“可是如今占据天下的不是我大夏国,而是大宋,一旦华圆在大宋大规模流通,就等于我们控制了大宋所有的额赋税来源,朕要用经济手段一点点的剥削大宋,要让大宋在经济上沦为我大夏国的附庸,用大宋的财富来供养我大夏国的军队。”

    “陛下圣明。”周生财对李谅祚说道;“如此以来微臣就不用再为军费的事情伤神了。”

    李谅祚笑着指了指周生财说道;“你呀!朕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

    周生财笑着对李谅祚说道:“陛下,那我们套取的那批货物怎么办?要不要全都运回来。”

    “不可。”李谅祚立刻拒绝道:“货物不可全都运回来,这样会暴露我们,同样也会造成大宋经济动荡,这样先运回来三分之一,换成我们紧缺的物资,尤其是布匹、粮食和药材;这战事一开这三种东西消耗的最大;朕必须要保证前线的每一名将士要有鞋穿、有饭吃、有病治。”

    其实在这个时代打仗最消耗的就是四种东西:第一种粮草,除了人吃马嚼之外,大部分的粮食都是在运输中损失掉的;第二种就是布匹:布匹除了做衣服,还能够做鞋、包扎伤口,就拿步兵而言,每天要跑数十里路,每两道三天就会磨坏一双鞋,同时军服损坏也十分严重,因此布匹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第三就是药材:药材就不用说是了,在战场上受伤是常有的事;第四就是兵器:每打一丈兵器的就会有很大的损失,断裂、卷刃、丢失等等。

    因此每打一丈都会消耗大量的财富,而李谅祚现在要把此次西征的所有军费全都间接的转移到大宋的头上,就相当于用大宋的钱去打仗一样,当然战争的红利也是很大的;再李谅祚听取完周生财的汇报之后,一个让李谅祚久违的消息飞入了皇宫之中。

    小卓子拿着一份军情急匆匆的跑到李谅祚的御书房说道:“禀陛下;北线八百里加急军报。”

    李谅祚一把抢过军报,当看到军报中的内容时,李谅祚的眼神越来越凝重;没有人知道李谅祚在军报中看到的了什么,不过通过李谅祚的表情可以看出来,此战可能没有原先预计的那么顺利。

    求大家多多多多投票,天宇拜托大家了……

    (本章完)

第281章 吉尔吉斯之战(上)() 
    吉尔吉斯湖扎布汗河入口处,李察罕统帅的七万安北军和拜不花统领的乃蛮军隔河相望,夏军位于扎布汗河东岸,而南蛮军则位于扎布汗河西案,两军在此已经僵持了数日之久;吉尔吉斯湖扎布汗河两岸是大片的草原,这里水草丰美是绝佳的游牧场所,从古至今这个地区就一直是中部草原游牧民族和西部草原游牧民族争夺的重要草场。

    而现在这里成了夏军和乃蛮军的主战场,其实夏军和乃蛮军在这里相遇完全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原本按照李察罕的作战计划,大军应该渡过扎布汗河之后再大摇大摆的行军,将自己的行军路线暴露给乃蛮军已达到吸引敌军的目的;可是当李察罕率领安北军到达扎布汗河的时候才发现,在河对岸乃蛮军早已经大军云集。

    发生这样的情况无非有两种答案,第一种军事行动泄密,拜不花早就得到了军情所以在这里堵截自己;第二种情况,完全是一种遭遇,双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这里碰到了;此时的李察罕更倾向于第二种判断,这完全是遭遇,而拜不花之所以会在这里很简单,那就是乃蛮军想要主动进攻中部草原地区。

    原本的突袭战现在变成了遭遇战,这让李察罕有些措手不及,毕竟这是察罕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在察罕冥思苦想想要怎么办的时候,孙振走了进来向李察罕说道:“将军,探子回报,已经确认河对岸就是乃蛮部的主力;兵力最少也有三十余万大军。”

    李察罕对孙振说道:“拜不花在这里集结如此多的军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对我们下手了,幸亏现在在这里遭遇上了,否者后果不堪设想啊!”

    孙振向李察罕说道:“不错,可是现在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原本按照计划我们应该与南路军在阿尔泰山下回合共同夹击乃蛮军,可是现在敌军是我们的五倍,我军孤军抗敌恐怕不妙啊!”

    李察罕思虑了一下说道:“现在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面加紧布防防止乃蛮军渡河;另一面将我们这里的消息汇报给大将军,让大将军从背后袭击乃蛮军;两军配合东西夹击将拜不花一举拿下。”

    “可是恐怕时间上来不及啊!等南路军到了最少也要半个月的时间,我们能坚持到他们到来吗?”孙振有些担忧的说道。

    “坚持不到也要坚持。”李察罕坚定地说道;“就算我七万草原男儿战死在这扎布汗河,也不能让乃蛮军一兵一卒进入我大夏国的疆域内。”

    “是,末将明白。”孙振向行礼说道。

    在李察罕郁闷的时候,对面的拜不花同样也十分的郁闷,原本拜不花经过无数的试探后觉得夏军也不过如此,所以决定起兵占据真个草原地区恢复当年突厥帝国的疆域;作为突厥人的后裔,虽然乃蛮部无时无刻不想恢复祖先的荣光,而现在拜不花觉得时机已经到了。

    “尊敬的太阳汗,在我们对面的那支军队就是所谓的战无不胜的夏军,据我们的探马汇报,对面的敌人并不多,只有七万上下。”哥舒翰向拜不花禀报道。

    此时的拜不花四十多岁正直壮年,如果你看到拜不花就一定会感觉到这一定不是中国种;拜不花长着满脸的络腮胡子,身体十分的壮,高挺的鼻梁,褐色的眼睛,身上穿着锦绣丝袍,忙眼一看就好像是一个暴发户一样;放眼向大帐内的看去大帐内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特征,当然他们的穿着没有拜不花如此华丽。

    拜不花大口的喝完盛放在黄金碗当中的马奶酒,将碗重重的拍到面前的桌子上说道:“在乃蛮勇士的面前没有什么军队是不可以战胜的,将士们提起你们的战刀,骑上你们的战马,越过扎布汗河,消灭对面的夏军,整个草原就是我们的,一往无前恢复我们突厥帝国的荣光。”

    “大汗万岁、大汗万岁、大汗万岁……”大帐内的所有乃蛮将领都高呼道。

    对于拜不花而言,他只是知己而不知彼,拜不花根本就不知道大夏国到底有多强大,也不知道大夏国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军队,在他的眼中乃蛮部建立的突厥汗国是十分强大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将对面的夏军放在眼中;在拜不花看来,只要自己麾下的大军跨过扎布汗河,对面的夏军就会立刻溃散了。

    “传令,大军明日渡过扎布汗河歼灭对面的夏军。”太阳汗拜不花下令道。

    “谨遵大汗军令。”众将齐声接下军令道。

    次日清晨,乃蛮军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渡过扎布汗河,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李察罕也没有想到拜不花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既然敌人出招了,那李察罕也只能硬着头皮接招了,作为防守的一方李察罕还是占据一些优势的,毕竟前面有扎布汗河挡着。

    “报……禀将军,乃蛮军突然大举渡河疑似要向我军发动猛攻。”一名哨骑来到李察罕身边说道。

    李察罕不敢有任何的迟疑立刻下达军令道:“传令大军在扎布汗河五里外集结,弓弩引而不发,随时等候出击的军令。”

    “是,谨遵将军军令。”哨骑领命立刻飞奔而去。

    在哨骑离开之后,李察罕立刻披上盔甲亲临前线,作为大夏国的一员大将,李察罕要对大夏国负责,作为这七万安北军的统帅,李察罕也要为这七万将士负责,对于此战自己能不能抵挡住乃蛮军的进攻,李察罕没有信心,毕竟双方军队的人数差距太大;而且作为草原民族的乃蛮军战斗力也同样十分的强悍,夏军唯一的优势就是有精良的武器,而且安北军的军人都是当年参见国对辽战争的老兵,有一定的战场经验。

    在此时的作战中,如果没有很大的优势,那就要靠指挥官的能力来决定了,也就是说此战的成败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李察罕一个人,如果李察罕指挥得当那夏军就还有希望,如果李察罕指挥的一塌糊涂,那夏军基本上也就是兵临绝境了,由此可见李察罕的压力有多大。

    就在北路军碰到乃蛮部的主力是,南路军同样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大军竟然在戈壁滩上迷路了,八万大军在荒凉的戈壁上迷路是十分可怕的,这里天气燥热没有任何的水源,时间久了大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求推荐,求支持,天宇拜托大家了……

    (本章完)

第282章 吉尔吉斯之战(中)() 
    乌伦古河以北,额尔吉斯河以南,这里有一片沙漠戈壁地区,此时一支军队正在艰难的前行着,这就是由李延宗和李孝仁指挥的南路军,在进入这片戈壁之前,夏军可以说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谁能够想的到在这茫茫沙漠戈壁上夏军竟然迷路了,头顶着制热的太阳,汗水在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