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加班晚了,请大家谅解……

    (本章完)

第336章 默默发展的大宋() 
    汴梁大宋皇宫,宋神宗召见了王韶、种师道和张敦礼三人,这三人都是坚定的主战派,尤其是张敦礼更是跟李谅祚有夺妻之恨,所以张敦礼恨不得即可出兵杀向大夏国,将李谅祚给灭了;自从上一次辽军杀入宋境如入无人之境以后,宋军就开始重新组织和编练军队,并不惜一切代价向大夏国购买战马,如今宋军的规模已经十分可观。

    在汴梁皇宫的御花园内,宋神宗在这里接见了三人,宋神宗对三人说道:“三位爱卿,如今大夏国在辽东设立安东都护府,对此你们怎么看?”

    “陛下,很显然,大夏国此举是为了对付辽国。”王韶首先对宋神宗说道;“虽然在十多年前,辽东就已经归属于大夏国,可是大夏国并没有对此地建立直接的管辖机构,而是将其分封了三十七个诸侯国;现如今大夏国重返辽东,并征服高丽,建立安东都护府,是要正是执行对辽东的统治权,并且是为了将来灭了做准备。”

    “爱卿,请继续说下去。”宋神宗脸色凝重的说道。

    王韶继续对宋神宗说道:“陛下一旦夏辽之间发生冲突,夏军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从东西两面夹击辽国,面对强大的夏军,辽国在全盛时期尚不是对手,更何况现在只是在苟延残喘,所以一旦夏军对辽国下手,辽国灭亡是不可避免;

    而且辽国一旦灭亡,这天下的局势就对对我大宋极为不利,没有了辽军的牵制,夏军就可以将全部的主力调来对付我大宋,我大宋虽然疆域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宋军虽然各个不惧生死,但是独立对抗身经百战的夏军,也毕竟处于不利的地位。”

    宋神宗皱着眉头说道:“那爱卿有何建议?”

    王韶继续对宋神宗说道:“禀陛下,微臣有上中下三策供陛下选择,上策继续保持与夏国之间的关系,秘密联络辽国,我们可以与辽国互补,我们对辽国进行钱、铁、茶、盐等战略物资的支持,以此来换取辽国优良的战马,并秘密与辽国结成军事同盟,一旦两国中任何一国与夏国发生战事,另一国必须全力支援;

    中策:继续与夏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与夏国共同瓜分辽国,在灭辽之后我朝夺得辽国的南京道,其余辽国疆土划归夏国,再灭辽之后天下将只有宋夏两国,两国虽然在短时间内会保持和平但这终究不会长久,因此在灭辽之后我朝东北方就不会在无险可守,我朝可仿照历朝历代在北境修筑长城,并派遣大批军队戍边,在西北和西部疆域也是如此;

    下策:坐看辽国被夏国灭亡,在我朝与夏国开战之后,臣等只能率领大军与夏军死战,但是在夏国吞并辽国之后其实力势必大增,臣也没有把握能够阻挡夏军铁骑南下,一旦战事不利,我朝只能先退出中原、收缩战线,让出黄河以北疆域,依靠秦岭——黄河防线防守,保住我大宋的半壁江山……”(由于当初耶律涅鲁古掘开黄河,造成黄河改道从淮河入海)

    “够了……”王韶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宋神宗打断道;“朕绝不允许大宋的江山在朕的手中丢失一寸土地,否则朕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你们两个也都说说该如何应对?”

    “陛下,夏皇李谅祚野心勃勃,夏辽、宋夏之间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仗,此战将会决定这天下的最后归属,我朝幅员辽阔、国强民富、人口众多,其综合国力不是夏国能够比拟的,我朝可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与夏国对抗;

    夏国虽然疆域比我大宋要大上一些,可是多为贫瘠土地,其综合国力不如我朝;微臣的建议是一旦两国开战,我朝需要扬长避短,不要急于与夏军决战,而是以空间换时间,夏军的国力不可能支撑长时间的战事,我们可以一步步的将夏军拖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慢慢的将夏国的国力消耗掉;

    在战争的前期,我军会以防御为主,中期会是两军僵持的阶段,后期将会是我军反攻的时刻;可是陛下要执行此计划,我朝必须从现在就坐准备,在一些关键性的战略位置修建粮仓、武器库,另外还需要日夜不停的打造盔甲、兵器、弓弩;再有就是继续扩军,我军毕竟是步卒与强悍的夏军作战不但没有任何优势,反而还处于劣势。”

    “敦礼,你的看法呢?”宋神宗继续向张敦礼问道。

    张敦礼对宋神宗说道:“微臣基本上同意二位大人的看法,另外微臣建议我军要重点发展重装步卒和弓弩部队,仿照大唐时期打造陌刀队,陌刀队是骑兵的克星,在加上弓弩部队势必会给予夏军以重创……”

    宋神宗听完这些建议点了点头说道:“回头你们将这些建议写成奏章交于朕,朕还需要和宰相商议一下。”

    “是,微臣领命。”三人领命道。

    在三人离开之后,宋神宗又派人将宰相王安石找了过来,宋神宗向王安石问道:“爱卿,现如今变法已经初见成效了,朕向知道朕的新军编练的如何了?”

    王安石向宋神宗说道:“请陛下放心,新军编练一切顺利,而且已经初具战斗力,如今我宋军已经恢复到一百二十万人的规模,其中摆在表明的上游七十万,其余的五十万全都是由秘密在大别山深处编练的兵马……”

    “好吗,太好了。”宋神宗高兴的说道;“爱卿啊!新军的规模必须要继续扩大,另外朕想有时间去看看朕的这些将士,另外朕打算将张敦礼派过去管理这些新军。”

    “陛下,您是天子,不可轻易离开京城,至于张大人微臣会安排。”王安石对宋神宗说道。

    宋神宗点了点头,对于大宋的新军是由王安石一手训练的,现如今新军已经颇具规模了,宋神宗决定插手新军事宜,打算以张敦礼来制衡王安石,毕竟王安石这些年宰相不是白做的,如今大宋的朝堂之上很多人都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现在王安石手中又掌握这新军,尽管宋神宗对王安石很信任,但是也不得不防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作为掌权者必须会的就是制衡。

    大宋秘密编练新军的消息,李谅祚的一品堂丝毫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如今的大宋早已不是历史的大宋了,宋神宗加上王安石,两人正在一步步的带着大宋默默的走向强大……

    (本章完)

第337章 山洞惊见() 
    在安东都护府成立之后,李谅祚停止了对外征战,转而开始将精力投向国内的发展,另外还严格的训练军队,虽然暂时没有任何的战事,但是李谅祚必须要保证夏军时刻都要有着顽强的战斗力,对于李谅祚来书和平是短暂的,是大夏国在积蓄力量为了下一步的行动。

    在安东都护府成立以后,李秉常和李武兄弟二人就押送这价值三千万两的黄金白银返回到了兴庆府,对于高丽之战李谅祚十分满意,为了表示隆重李谅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按照惯例李谅祚从这三千万两当中拿出一部分封赏给此次出征的夏军将士,其余全部被收缴国库,三千万两白银相当于六千万贯,这可是相当于大夏国三年的赋税啊!有了这三千万两白银,李谅祚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含元殿内,李谅祚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李谅祚坐在龙椅之上笑着夸奖李秉常和李武说道:“你们两个小兔崽子,这次终于办了一件让朕满意的事,说吧想要什么奖励?”

    “儿臣听父皇吩咐。”李秉常和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十分满意的笑着说道:“传朕旨意,加封高维为蔡侯、秦虎为征东将军;加封李秉常为代王,加封李武为凉王;”

    “儿臣拜谢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秉常和李武二人一起跪下说道。

    “众位爱卿只要你们真心为国,加官晋爵、封妻荫子都可以得到,朕还是那句话,除了朕后宫中的嫔妃不能给你们以外,其余的朕都可以给你。”李谅祚对众臣说道。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向李谅祚表忠心道。

    在庆功宴结束,李谅祚回到后宫,李钺满脸不高兴的跟在李谅祚的身后,李谅祚撇了一眼李钺说道:“怎么了钺儿,哭丧着个脸。”

    “儿臣没事……”李钺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笑了笑说道:“陪朕去御花园坐会儿吧!咱们父子二人说说话。”

    “是,儿臣领命……”

    在御花园的凉亭内,李谅祚示意李钺坐在自己身边,李谅祚对李钺说道:“钺儿,是不是绝的朕派你两个弟弟去征高丽,没派你去心里不舒服啊!”

    “儿臣不敢。”李钺立刻站起来恭敬的行礼说道。

    李谅祚拉着李钺坐下说道:“你虽然不是朕跟皇后的亲生儿子,但是朕对你们兄弟几人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你立的战功不比你两个弟弟小,朕承认在爵位上亏待了你,但是朕也要有自己的考量,你要相信父皇,明白吗?”

    “儿臣明白,儿臣只是心里有些不太舒服而已。”李钺向李谅祚说道。

    就在此时小福子急匆匆的跑到李谅祚的面前说道:“陛下不好了,贺兰仓出事了。”

    李谅祚听到后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贺兰仓是李谅祚为大夏国修建的一个秘密的战备基地,在贺兰仓内李谅祚存放了大量的粮草、兵器、盔甲等等重要的战略物资,贺兰仓的物资储备占据整个大夏国物资储备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为了修筑贺兰仓李谅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贺兰仓出事对李谅祚来说无异于是个重大的打击。

    “备马,朕要去贺兰仓。”李谅祚脸色阴沉的说道;“钺儿你去带一营的御林军随朕同往。”

    “是,儿臣领命。”李钺立刻领命而去。

    李谅祚率领一个营的夏军骑兵离开了兴庆府直奔贺兰仓而去,贺兰仓修筑在贺兰山脉的深处,为了保证其足够隐蔽,李谅祚并没有直接修筑贺兰仓通往外界的道路,而是将道路修建在一个河道内,河水起到了很好的遮蔽作用,李谅祚率领一个营的夏军骑兵踏着河水一路逆流而上,最终来到了一个位于贺兰山深处的一个小山谷内,夏军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在坚固的城堡后面就是贺兰仓。

    “末将贺兰仓守将,参见陛下……”

    “起来吧!”李谅祚下马后,将马鞭扔给守将问道:“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禀陛下,外围的粮仓没事,主要是位于山洞内的仓库,昨天在深挖扩建天字一号山洞的时候,工匠们突然挖到了一个十分坚硬的东西,看样子像是块石头,但是又不是,有一个大胆的工匠伸手触碰了一下,没想到当场就死了,而且浑身都冒气了黑烟。”贺兰仓守将向李谅祚汇报道。

    李谅祚听到后皱了皱眉头,然后向贺兰仓守将问道:“尸体现在在哪里?”

    “陛下,请随末将前来。”贺兰仓守将说完,就带着李谅祚等人来到了停尸间。

    在停尸间内李谅祚看到了那具尸体,整个人穿的衣服已经被焚烧殆尽了,尸体通体黝黑毛发站立,而且还散发出一股被烤焦了味道,李谅祚当场皱了皱眉头小声的说道:“看样子应该是遭到了强电流的电击,可是这不可能啊!这个时代除了雷电怎么还会有其他的电呢!在山洞内根本不可能被雷击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谅祚在认真的观察了尸体的全部细节以后,已经确认死者却是实被电击导致死亡的,李谅祚紧皱着眉头带着满脸疑问向贺兰仓守将说道:“出事的地点在哪里,你带朕去看看。”

    “陛下这边请……”贺兰仓守将带着李谅祚等人离开了停尸间,前往天字一号仓库。

    天字一号仓库是这里级别最高的仓库,在仓库内存放的都是一些名贵的药材、百炼精钢,以及各种武器的铸造图纸,一个天下各地的地图备份储备处,这里是大夏国所有核心资料的后备基地,大夏国的一切都可以从这里查得到。

    这里的守卫也是最严密的,在贺兰仓守将的带领下李谅祚等人经过数到关卡终于来到了天字一号仓,在天字一号仓内又分很多的部门,每个部门都储藏着一种东西;出事的部门是兵器部,在这里存放着各种各样的武器,其中还有大型弓弩的散件,一旦发生战事这些东西都可以迅速被组装成一个个杀人的武器。

    李谅祚进入到兵器部的最深处,在最里面的洞壁上有一个巨大的缺口,在这个缺口上是一些像是蚯蚓文字一样的凸起,李谅祚刚想伸手触碰,贺兰仓守将立刻阻止李谅祚说道:“陛下不可,这东西碰的不得,否则会出事的。”

    李谅祚满脸凝重的看着没有说话,李谅祚的心中在盘算着到底要不要触碰……

    (本章完)

第338章 谅祚的疑虑() 
    李谅祚盯着凹陷处呆立了好久,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李谅祚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凹陷处的神秘物体已经将一个人给弄挂了,李谅祚不想步其后尘,但是李谅祚除了内心的恐惧感意外,还有很强的好奇心,最终李谅祚的好奇心战胜了恐惧。

    李谅祚对身边的人说道:“去给朕找两块干木头来。”

    “是,陛下。”贺兰仓守将立刻领命而去。

    很快两块很大的干木头就被抬了进来,这是两块接近于四方形的木头,木头很厚,李谅祚看了看将两块木头放在地上一脚踩一个,然后李谅祚对身边的人说道:“一会儿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们都不要触碰朕,否者朕可能就活不了了。”

    “父皇,要不还是让儿臣来吧!”李钺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看了李钺一眼说道:“在边上好好呆着,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许动。”

    李谅祚说完就踏上木板,将手缓缓的伸向那个神秘的物体,当李谅祚的双手碰到那块东西的时候,李钺和众人大声的喊道:“父皇、陛下……”

    “瞎叫唤个蛋啊!朕这不还没死呢吗?”李谅祚呵斥众人说道。

    李谅祚伸手触碰到那块神秘物体的时候,给自身带来了一种深入冰渊的感觉,李谅祚只感觉道一股寒意,从手掌传入到身体各处,冰冷的寒意让李谅祚迅速的将手缩了回来,随后李谅祚又数次触摸,将物体上的凸起全部都抚摸了一个遍,一块一块的凸起像是某种图案或者文字,一种不祥的预感开始笼罩在李谅祚的心头。

    李谅祚对跟着身边的李钺说道:“钺儿,派人将这些东西给拓下来。”

    “是,儿臣命令。”李钺领命道。

    “贺兰仓守将何在?”李谅祚问道。

    “末将在……”

    “在朕离开后,将整个部门的所有东西全部清理出去,然后派人给朕顺着整个神秘的物体向四周开挖,一直找到入口为止,找好后不要善入,立刻派人前来告诉朕……”

    “是,末将明白……”

    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李谅祚离开了贺兰仓,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在这一路之上李谅祚十分的沉闷,李谅祚的心情直接影响了这支军队,在回到皇宫之后李谅祚直接将自己关到御书房内,并且在外面安排了一个团的守卫,将整个御书房被团团包围了起来,不准任何人靠近,靠近者一律按照叛国罪论处。

    时间转眼之间就过去半个月了,李谅祚从来没有从御书房内出来,就连吃饭也是让人送进去,李谅祚的行为让整个皇宫和朝堂都引起了恐慌,由于这些天李谅祚一直将自己的关在御书房内,很多政务都耽搁了下来,严重的影响了大夏国的正常运转。

    在安寿宫内,内阁行政院使周文泰率领着内阁成员前来拜见没藏飞雪,周文泰向没藏飞雪行礼说道:“皇后娘娘,如今陛下将自己关在御书房内,任何人也见,如今在内阁府已经积压了很多奏章都等着陛下批阅呢!很多事情要是再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引起国内动荡。”

    没藏飞雪皱了下眉头说道:“陛下这是在搞什么名堂?去将小福子给本宫叫来。”

    “是……”

    “奴才小福子叩见娘娘。”小福子进来后向没藏飞雪行礼道。

    “起来吧!本宫问你,为何陛下从贺兰山回来以后将将自己关到了书房?在贺兰山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没藏飞雪向小福子问道。

    小福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娘娘饶命,陛下有令贺兰山之事不让奴才告知任何人,如有外传奴才和听取者满门抄斩……”

    没藏飞雪此时脸色阴沉的十分难看,沉寂了一会儿没藏飞雪对小福子说道:“前边带路本宫要去御书房。”

    在小福子的带领下,没藏飞雪率领内阁及文武百官来到御书房的警戒线以外,没藏飞雪刚想硬闯就被侍卫给拦了下来,从四周巡视的李钺立刻来到没藏飞雪的面前行礼道:“儿臣参见母后……”

    “钺儿,让你的兵都让开,本宫要面见陛下。”没藏飞雪向李钺严厉的说道。

    李钺拒绝道:“母后,您就不要为难儿臣了,父皇有令任何人呢不得打扰,否者儿臣和守卫没藏飞雪一看硬闯不行,只能在外围大声的高喊道:“陛下,臣妾前来探望陛下,请陛下出门相见,否者臣妾就一直在外面跪着……”

    把自己关在御书房内的李谅祚隐约听到了没藏飞雪的声音,但是依然不为所动,随后李谅祚又听到文武百官的声音“臣等恭请陛下出关……”

    在门口守卫的千余将士也跪在地上请求李谅祚出来,过了没有多长时间,梁洛瑶、苏巧儿、赵康、诺移玲花、周文静、李茹、耶律月、惜音等等李谅祚的那些后宫妃嫔全都来了,都在御书房外跪着请求李谅祚出来,众人从上午一直跪在午后,阳阳的烈日已经将很多人晒得昏死过去了。

    到了下午李谅祚才从御书房内出来,此时的李谅祚衣衫不整、头发蓬乱、胡子拉碴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皇帝,倒像是街上的叫花子,李谅祚站在御书房的台阶上对众人说道:“都起来吧!朕有一件大事需要处理,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朕也不清楚,在朕闭关期间由皇后监国,朝中大小事务有皇后替朕处理,朝会之时由皇后替朕坐朝……”

    “臣等谨遵陛下圣瑜,吾皇万岁、万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