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陛下……”

    此时赵顼看赵覠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原因就是因为赵颢的那句话,赵顼突然发现赵覠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在家上在北疆打了一个大胜仗,赵覠在民间和朝堂上的地位已经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赵颢被干掉了,赵顼突然发现好像再也没有人能够制衡赵覠了,如今大宋军队所有的精锐可是都掌握在赵覠的手中。

    宣德门之变对大宋帝国的影响深远,同时也损失巨大,主要的是皇宫内的损失,很多名贵的物件丢失、宫女被强暴;甚至有些宫女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怀孕了,有的大胆的宫女声称自己坏的是‘龙种’在一定成度上造成了宋室皇家血脉的混乱,虽然宣德门之变只有几个时辰,但是却影响了今后大宋帝国的走向。

    兴庆府,夏宫。

    小福子拿着一封密报走到李谅祚面前说道:“陛下,探子来报,汴梁发生了宣德门之变,昌王赵颢实施政变没有成功,已经被赵王赵覠领兵镇压。”

    “赵覠?”李谅祚笑了笑说道:“恐怕今后大宋朝廷不会在平静了。”

    “陛下的意思是?”

    “赵覠掌控着大宋王朝最为精锐的新军,又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东路行营大总管,同时掌握着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和京畿路的军政大权;其部下种师道为西路行营总管,掌握这京西北路和京西南路的军政大权;也就是说他们二人掌握着整个大宋王朝淮河以北的半壁江山;如此大权你说赵顼能够放心吗?”

    “陛下的意思是,宋廷可能还会出现动荡?”

    “臣强主弱,这是大宋王朝的如今的局面,只要赵覠愿意,甚至可以随时架空赵顼……”后面的话李谅祚没有多说,小福子也不敢多问了。

    当一个人在高高在上的皇位上做久了,最害怕的就是失去权利,那种唯我独尊的权利,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天下人命运的皇权。

第482章 边疆(上)() 
不知不觉又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整个天下还算是比较太平,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只是在桥头堡的辽军偶尔会跟宋军发生一些冲突仅此而已;但是大夏帝国的边疆却从来没有平静过,小规模的战争从来没有断过,尤其是在帝国的北部和西北部,也就是安北大都护府和北廷大都护府所管辖的地区。

    在这个时期其实国与国之间,国与部落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从来都没有固定的边界,所谓的疆域其实就是实际能够控制的领土;去年的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再次席卷了整个北半球,整个大夏帝国绝大部分疆域都遭受了白灾,幸好对于这些自然灾害,大夏帝国早有防备预案,帝国在很多地区都存放了足够的粮草和取暖物品,一些受灾的部落也都即使得到了救援。

    对于这些部落的牧民来说,成为大夏帝国的子民是幸运的,要是在以往这种灾难一旦发生,很有可能让整个部落都遭受灭顶之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部落都是幸运的,位于安北大都护府的北部,也就是北海(贝加尔湖)一带游牧部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对于大夏帝国时而归顺、时而叛离,早就惹恼了身为安北大都护的李察罕。

    因此在面对北方游牧部落求救的时候,李察罕并没有理会,在李察罕看来他们根本就不是帝国的子民,帝国没有义务救助他们;李察罕的举动也同样惹恼了这些部落的首领,在经过部落首领的商议以后,这些部落准备联合出兵前往大夏帝国抢劫,以获取必要的生活物资,大夏帝国的北疆开始出现动荡。

    镇州,安北大都护府驻地。

    李察罕已经接到了来自北方的探报,巡视的将士声称在帝国最北端的两个游牧部落遭到了屠杀,数千人死于非命,所有的牛羊财物被掠夺一空,接到这个消息的李察罕勃然大怒,李察罕一面集结分散在各地的兵力,一面向李谅祚请示是否要出兵消灭盘踞在北海一带的游牧部落。

    “禀大都护,陛下派来的使臣到了。”一名将领跑进来向李察罕禀报道。

    “快备香案准备接旨。”李察罕说完,就亲自出城迎接使臣。

    在将使臣迎接入府以后,接旨的一套程序已经做完了,使臣请出圣旨大声的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令安平侯、安北大都护李察罕率领安北军讨伐北海部,钦此。”

    “微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侯爷这是虎符……”使臣将一枚虎符交到李察罕的手中说道。

    “有劳天使一路前来,来人,安排天使下去休息吧!”

    “多谢侯爷……”

    在接完圣旨之后,李察罕率领亲卫来的了城外的夏军大营,此时大营内集结了五万大军,除了三万安北军以外,还有两万部落府兵,在这已经是李察罕在草原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了,之前夏军西征大部分的兵力都是从安北地区征调的,这里已经成为了夏军骑兵的主要来源地,而且现在安北都护府管辖的所有部落的语言已经不是突厥语系了,而是汉语;这也是李谅祚同化改革最为成功的一部分,这些部落已经成为被汉化的游牧部落了。

    镇州城外夏军大营内,安北军的将领和一些都督府的都督都已经到齐了,在大校场上五万夏军骑兵将士蓄势待发,他们正在等候李察罕的军令,这五万骑兵除了三万安北军是老兵以外,其余的两万部落府兵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这些部落府兵的平均年龄不还不到十八岁,对于草原人来说十八岁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战士了。

    “将士们,陛下的已经发来了诏令,命令我安北军出兵北伐讨逆,将那些敢进犯我大夏帝国的敌人全部消灭,我们要用他们的鲜血来为我们子民报仇……”李察罕慷慨激昂的说道。

    “报仇、报仇、报仇……”

    “浩瀚都督耶律瑾何在?”

    “末将在。”一名老将站出来说道。

    “命你为副帅,协助本侯掌管大军。”李察罕下令道。

    “末将领命……”

    耶律瑾是最早投降夏军的辽人,在投降后一直担任浩瀚都督之职,在安北军出征期间,耶律瑾一度被任命为安北留守使,负责管理安北都护府的防护事宜,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但是耶律瑾却十分受重视,在安北大都护府完全相当于二号人物,这次出征李察罕派这位老将出马,也是为了让耶律瑾赚些功劳,以便加官进爵。

    “黑底特何在?”

    “末将在……”

    “命你为先锋大将,率领五千兵马先行,为大军在前方探路。”

    “末将领命……”

    “乌蒙哥何在?”

    “末将在……”

    “命你为左路军统帅……”

    “末将领命……”

    “兀都儿何在?”

    “末将在……”

    “命你你为右路军统帅……”

    “末将领命……”

    李察罕任命的这些人都是当年向夏军投诚的将领,这些年这些降将们一直都在坐着冷板凳,他们也曾经数次向李谅祚上书请求率军出征,但是都被李谅祚给言辞拒绝了;一来因为当时李谅祚手下有充足的将领,这些将领可都是李谅祚的嫡系,当时还没有成长起来,李谅祚需要让他们多上战场多进行锻炼,而这些降将自然只能在后方坐冷板凳了;二来这些将领新降李谅祚对他们还并不放心,需要对其考察一番。

    这一次李谅祚之所以让李察罕启用这些降将,第一是因为夏军将领已经有些不足了,所有的将领都有自己的任务,李谅祚根本没有多余的将领派给李察罕,第二这些降将已经被打压的太久了,要是在打压下去估计可能会出乱子,也不利于大夏帝国以后的招降工作;另外由于这些老将们憋的太久了,这一放出去就如同被饿了很久才出笼的老虎见人就咬。

    在任命完各级将领以后,李察罕率军出发了,从镇州出发前往北海还有千里之遥,如今才刚刚开春,青草刚刚露出萌芽,正是游牧部落最为脆弱的时候,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击正是最佳的战机,夏军这一路行军并不快,因为除了军队他们还携带者一部分牛羊,这些牛羊一部分是给位于北部的夏人部落的,另一部分则是要作为夏军的军粮的,这也是草原骑兵作战和中原作战的不同,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粮道和后勤补给。

第483章 边疆(下)() 
李察罕率领五万骑兵走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到达北海附近,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内大夏帝国并没有再遭受什么重大的损失,位于北部地区的所有部落已经离开了家园南下了,这是李谅祚亲自下达的旨意,在没有剿灭盘踞在北海地区的北海游牧部落之前,为了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这些部落将不再返回;对于现在的李谅祚来说人口永远比地盘重要。

    “侯爷,这都春天了没想到这里还是这么冷啊!”耶律瑾向李察罕说道。

    “能够在这里环境下生存下去的人,其意志力一定很强,这次的敌人恐怕不好对付啊!”李察罕有些担忧的说道;“尤其是对方和我们一样同样是骑兵,所以各部在作战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是,末将明白……”

    很快李察罕的猜想就应验了,夏军外出的士卒开始三三两两的遭到北海部骑兵的袭击,他们完全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夏军想要反击都没处下嘴;夏军与北海部的交战就好像是一直老虎和一直老鼠在打架,虽然打架都是老字辈的,但是老虎毕竟不是专业抓耗子,而且还时不时的被老鼠咬上一口,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很难受啊!

    “侯爷,我军这段时间的损失不小,我们已经在这里驻扎了半个月之久,可还什么都没有做呢!”耶律瑾进来后向李察罕说道。

    李察罕并没有回营耶律瑾,而是继续在地图上一直在涂画,耶律瑾走到帅案跟前看到李察罕在地图上花了很多得多的圆圈,但是耶律瑾并不知道这些圆圈代表着什么,在将最后一个圆圈画完以后,李察罕向耶律瑾说道:“耶律将军,其实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了,北海部的位置我们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侯爷,这是什么意思?末将没有明白。”耶律瑾说道。

    李察罕指着自己画的那些圆圈说道:“本侯画的这些圆圈全部是按照这些时间我军遭到突袭的地方画的,这些圆圈的半径是一百里;耶律将军你可以看看这些圆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耶律瑾指了指地图说道:“这些被圈起来的地方全都在这个位置汇集。”

    “不错,其实这些圆圈汇集的地方就是北海部的藏身之地。”李察罕笑着说道:“耶律将军,如果我们找不出他们的藏身之地,就算是我们派出所有的军队也无济于事,本侯要的是一击致命永绝后患,我要用他们的头颅和鲜血来向整个北海的所有部落宣告,敢侵扰我大夏帝国者,虽远必诛。”

    “末将明白了,多谢侯爷指点。”耶律瑾诚恳的说道。

    “传令各部,明日傍晚出征,大军分为两部,一部由本侯统帅,另一部由将军率领,从两翼进行包抄,所有人一律不准放过。”李察罕冷漠的下达军令道。

    “是,末将领命……”

    北海东岸的湖边草原上,北海部的营地就在这里,这个位置而且就在李察罕画的圆圈重叠的地方,所谓的北海部其实并不是一个部落,而是由几个大部落和十几个小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准确的应该将其称之为北海诸部,不过北海部虽然是有众多部落的组成的不假,但是人口却并不多,总共加起来也不过有五六万人。

    其实北海部原本的人口并不止这些,但是在去年的白灾当中,很多人都被冻死了,北海部人口骤减牛羊死伤无数,要不是活不下去他们这些人是绝对不想招惹大夏帝国的,如今北海部从大夏帝国抢来了不少东西,虽然面对着夏军的讨伐,但是他们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恐惧,在他们看来初来乍到的夏军根本不敢进攻,因为这里太大了想要在这么广阔的地方找到一个五六万人的部落简直是不可能的。

    但是北海人不会想到,灾难已经降临了,根据李察罕的命令,夏军的斥候已经率先出发并且找到了北海部的驻地,在这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夏军骑兵如同两股洪流,从东西两面突袭了北海部的驻地,面对着夏军的袭击北海部根本没有任何的额准备,五万夏军将士如同虎入羊群,对北海部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大屠杀,整个北海部的所有人全部被屠杀的一干二净,连刚刚出身的孩子都没有放过。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北海部的营地已经被鲜血染红了,这一战夏军损失非常小,只损失不到百人,对于夏军而言这只是一场小小的战斗,北海部的人头全都被砍了下来堆成了京观,李察罕以此来震慑其余的部落,其实被李察罕这一屠杀,整个贝加尔湖一带基本上已经没有人了,北海的胜利让位于安北大都护府北部的部落十分高兴,一些原本南迁的部落开始返回,有的已经深入到北海一带,这里也正是成为大夏帝国疆域的一部分;在向李谅祚请示之后,大夏帝国在这里设立了北海都督府,归安北大都护府管辖。

    为了保护边疆的安宁,李谅祚下令所有的边疆部落的成年男丁全部编入部落府兵,并由朝廷和地方给予配属一些武器用于自保,同时李谅祚给予这些部落府兵很大的自主权,允许他们在经过都督府和都护府的同意后,可以对不是大夏帝国的子民进行攻击,抢夺敌人的人口、战马、牛羊和财宝,在大夏帝国以后的历史当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大量的部落府兵对北方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扩张行动,他们为大夏帝国带来北方更加广阔的疆域,同时也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

    与安北大都护府相比,北廷大都护府的就更加不平静的,集辣勇儿在接管北廷大都护府以后,这片土地就再也没有平静过,首先集辣勇儿在接管了安北大都护府前来的夏人部落以后,开始对北廷大都护府治下的其他部落进行同化改革,但是这个改革引起了这些部落的反弹,对于反抗的部落,集辣勇儿除了镇压还是镇压,这下这些异族部落可就彻底遭殃了。

    集辣勇儿与李察罕不同,集辣勇儿并没有将所有的异族部落全都屠戮殆尽,主要的屠杀对象是那些反对部落的男丁,凡是能够生育的女人全都被保留了下来,他们作为奴隶被赏赐给所有理由战功的将士,并帮助大夏帝国开枝散叶,虽然北廷大都护府只有三万兵马,但是对于集辣勇儿来说已经足够了,在集辣勇儿的高压政策下乃蛮部的所有部落不是被屠杀就是全部归顺,要不就是向西迁移了。

第484章 李谅祚的私库() 
边界上的些许战争和冲突并没有对大夏帝国有多少影响,如今的大夏帝国的国力已经得到了恢复,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大夏帝国已经得到了新占领地区百姓的拥护,这主要来自于大夏帝国政策的成功实施,而且如今大夏帝国新组建的各个军团已经初具规模了,大宋帝国的赔款也已经全部交付完毕,这使得大夏帝国国库十分的充盈。

    而且由于大夏帝国可以向大宋王朝倾销清白盐,以隆泰商行为首的大夏商人以极低的价格将优质的清白盐冲入大宋的市场,对大宋的盐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这其中赚的最大的就是大夏皇室,如今的隆泰商行已经的到了十足的发展,其商行的分号遍布天下,涉及到了各行各业,每日都有大量的财富流入到李谅祚的腰包里;李谅祚到底有多少钱连自己都不清楚。

    兴庆府,夏宫内。

    李谅祚看着一副关内的地图向在身边伺候的小福子问道:“福子,现如今朕的内库当中还有多少钱?”

    “禀陛下,这个奴才要查了具体的名录才知道。”小福子向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十分不悦的说道:“你身为朕的大内总管,连朕的内库当中有多少钱都不知道,朕还要你干什么?”

    “陛下赎罪,实在是因为进项太大,而且每日都有变化,因此奴才才记不清楚。”小福子慌忙跪在地上向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看着颤抖的小福子呵斥道:“别跪着了,还不快去给朕查查朕的内库当中到底有多少钱?”

    “是,奴才领旨。”小福子连滚带爬的离开了。

    “来人去把周生财给朕叫来。”

    “遵旨。”

    很快周生财就来到了御书房内,李谅祚向周生财问道:“周爱卿,如今国库内还有多少钱?”

    “禀陛下,如今国库有金币三百万枚、银币七百万枚、铜钱八千万贯、另外还有绢、丝绸、布匹、以及在各地粮仓存放的粮草一千余万石……”

    为了更加适合商业的发展,大夏帝国已经进行了币制改革,所有的金银一律不准流通,只允许流通金币、银币、铜钱,其实一个金币等于十个银币,一个银币等于一贯钱,一贯钱等于一千文(枚)铜钱;受大夏帝国的影响,此时宋辽两国也在仿造大夏帝国进行币制改革。

    “不对啊!”李谅祚说道;“大宋王朝和辽国的赔偿款可是这些的数倍,为何如今就只剩下这点了。”

    “禀陛下,能剩下这些就不错了,如今各个新组建的兵团、府兵的军费,朝廷在各地的进行的基础建设,在加上官员的薪俸,还有去年的赈灾,这每一项都是大笔大笔的往外掏银子,陛下对陇西、关中、河内、河东、河北、汉中等地有免了三年的农业赋税,如今这些地方可都是朝廷在养着,要不是有盐税和商税撑着,这三年恐怕都撑不下去……”周生财向李谅祚抱怨道。

    李谅祚没想到自己从大宋弄了那么多钱还是不够花,周生财向李谅祚说道:“陛下,如果陛下能够将纸币的发行权从隆泰商行拿出来交给财务司,微臣保证在一个月内让国库内的库银翻最少一倍。”

    其实周生财对隆泰商行早就垂涎三尺了,隆泰商行最早还是周生财按照李谅祚的旨意一手组建的呢!后来就在周生财担任财务司长以后,就不太适合再兼任隆泰商行的大总管了,于是李谅祚就将已经步入正轨的隆泰商行交给了内务总管小福子管理,对于隆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