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骨灰,另外还有都统以上各级军官佩戴的刻有名字的刀剑,这些东西都是要被送到剑堂供奉起来的。

    剑堂是李谅祚下令建造的一处忠烈祠,刚刚竣工没有多久,剑堂建造的气势磅礴仅次于皇宫大殿和太庙,是西夏最为壮观的地方在之一,以后所有战死的烈士骨灰会被埋葬在各地的烈士陵园,但是他们名字会被镌刻在剑堂外的墙壁上。

    都统以上军官的配剑和立有大功的普通士卒战刀都会供奉在剑堂内,原本李谅祚向将所有的战死者的刀剑都供奉起来,可是后来发现这是在是太不现实了,毕竟剑堂尽管很大但是地方也有限,而且这么多的武器全都去当摆设也有些浪费。

    所以李谅祚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将都统以上中高级军官的配剑供奉起来,这样不但可以表彰这些军官,而且还能够激励下面的将士多立战功,成为夏军的军官,以后能够将配剑供奉在剑堂之内。

    在剑堂建立之后,每年重大的节日皇帝都会带领文武百官,后宫的各级妃嫔和皇子、公主前来祭拜,平时西夏的百姓也都会前来这里祭拜烈士的亡魂,在日后的西夏剑堂的香火甚至比什么寺院、道观的香火还要旺盛,这些百姓捐的香火钱,一部分用来修缮和扩建剑堂,另一部分则被送到了这些阵亡者的家属手中。

    剑堂成了西夏的标志,死后能够进入到剑堂之中,成为夏军所有将士的梦想,他们为了这个梦想,为了西夏国的未来在战场上肆意拼杀,在这个时代夏军创造了一个个军事史诗上的传奇。

    再将所有的亡灵送往剑堂,并做了盛大的招魂仪式之后,李谅祚才返回了皇宫,在皇宫的大殿内,李谅祚召见了李延宗和三位藩王,在这一路之上有夏军的严密看管,三人到是没有敢耍什么花招,来到兴庆府之后,他们就更加不敢耍花招了,毕竟这里可是李谅祚的老巢。

    “微臣叩拜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延宗向李谅祚行礼道。

    三位藩王也都跪下行礼道:“小王拜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李谅祚笑道:“四位爱卿免礼,这一路上四位爱卿辛苦了,四位爱卿在战场上立了大功,朕说话算话,对四位爱卿隆重封赏,四位爱卿可是你们这满堂臣子的表率,以后诸位爱卿可要多多学习啊!”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陛下之命,向四位大人好好学习。”众臣齐声说道。

    李谅祚笑眯眯的看着众人说道:“小福子宣旨吧!”

    小福子拿出一道圣旨站出来面对着众大臣宣读道:“抚远大将军李延宗接旨。”

    李延宗站出来跪在地上说道:“臣李延宗接旨。”

    在李延宗跪下之后,小福子大声的继续宣读圣旨道:“大夏国皇帝陛下圣谕:抚远大将军李延宗不负朕望,率领我西夏大军在高昌痛击黑汗侵略军,大涨我夏军威风,护佑我大夏国土功勋卓著,即日起赐李延宗为一等子爵,赏黄金百两、白银万两、锦缎百匹、美酒百坛、美女十名;

    令即日起李延宗调往兰州任河湟将军,担任河湟军统帅扔兼领抚远大将军衔,钦此。”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延宗磕头接旨道。

    对于李延宗的封赏,李谅祚可谓是给的十分丰厚,虽然将李延宗从河西调回,但是依旧委任了河湟将军这一重任,要知道此时河湟地区可是西夏重要的赋税来源,能够在此地担任统帅可见李谅祚对李延宗的信任和看重。

    在李延宗的圣旨宣读完毕之后,李谅祚对回鹘汗王、回纥王和达靼可汗为难的说道:“三位爱卿啊!你们是朕的藩王,是国之重臣啊!为朕镇守一方的肱骨之臣,可是你们这次办得事太让朕为难了。”

    回鹘汗王、回纥王和达靼可汗还有些纳闷呢!心中想道:“我们办什么事让您老为难了。”

    回纥王刚想向李谅祚问,就被李谅祚打断道:“三位爱卿啊!你们给朕谢的密折朕已经收到了,三位爱卿羡慕大夏国的富庶,想要撤销藩国内附大夏这是好事,但是你说朕要是答应你们好像是朕占了多大便宜,可是朕要是不答应你们又怕寒了你们的心啊!”

    回纥王忍不住向李谅祚问道:“陛下,小王什么时候给您上密折了,又什么时候表示要内附了。”

    李谅祚笑着拿出来当初在回纥部王帐内,回纥王和达靼可汗与杨守素签订的一份协定,原本这份协定是怕日后李谅祚反悔不给草原,可是现在却成了两部内附的降表了。

    李谅祚起协定向三人威严的问道:“这三份可是当初你们和朕签订的秘密协定,回纥王和达靼可汗签订的协定说战事完毕之后,让朕在河西走廊赐给一块草场,要将牧民百姓迁到我大夏境内,这难道不是内附吗?难道你们还想让朕割让给你们大夏国的领土不成,难道你们不是真心归附我大夏。”

    听到李谅祚这么个问法,回纥王彻底没有脾气了,想要反驳李谅祚可是你也要掂量掂量自己啊!现在可是小白羊进了老虎嘴,在这个时候顶撞李谅祚这个西夏皇帝,李谅祚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把他们给灭了。

    回纥王不是笨蛋,只能忍气吞声的说道:“陛下息怒,小王是真心归附大夏,只是小王的那些家人……”

    李谅祚笑了笑说道:“原来回纥王是担心家人啊!是朕会错意了,朕向你道歉啊!回纥王你放心,你的家人和部落中的贵族都已经被朕接到兴庆府了,你也就不用担心,过两天他们就到了;

    另外达靼可汗和回鹘汗王的家人也都来了,你们以后都可以生活自爱兴庆府,这里多好啊!不比草原舒服多了,你们放心这王位和王印还是你们的,你们都是国之重臣,这平时的小朝会就不用上了,每月的大朝会来就行了。”

    三人被李谅祚这番话气的满脸通红,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强人家的地盘不说,而且还笑脸相迎,打你的嘴巴子你都不能喊疼,活生生的将愣是从将地盘从人家的手里抢来了。

    原本回纥王是向告诉李谅祚,自己的家人都在草原呢!自己得回家陪自己的家人,所以要回草原;可是现在李谅祚来这么一招,将家人都接来了,自己就是在想跑都没法跑了。

    (本章完)

第106章 无耻皇帝(上)() 
兴庆府皇宫大殿内,李谅祚坐在龙椅上愣是将黑的说成了白的,原本答应划归给黄头回纥和草头达靼两部的草原,愣是说成了两部愿意举族内迁并入西夏,对于西州回鹘那就更不用客气了,大军赖着不走直接就吞并了。

    李谅祚这花招一耍就将西夏的领土向西扩充了,东西南北方圆千里的大底盘,虽然大部分是荒漠戈壁,但是却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得到了这方圆千里的大底盘,使得西夏的战略纵深大大增加,无论是对于西方的黑汗王朝,还是东方大宋,西夏都有足够的地方能够进行战略转移。

    其次占领西州吞并二部为西夏增加了将近五十万的人口,要知道在农业时代,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是取决于钢铁的数量,而是人口的多少,你有多少人口,就代表着你能够生产多少粮食,能够武装多少军队,在农业时代人口是国家的基石。

    在说完这一切之后,李谅祚对小福子说道:“宣旨吧!”

    小福子拿出圣旨,站出来大声的诵读道:“大夏国皇帝陛下圣谕:回鹘汗王、回纥王、达靼可汗,三王深明大义愿奉土纳民,然朕不忍心收回其国土子民,有恐伤三王之忠君之名,为此朕做出如下决定:三国国号仍在,三国其国土子民归于朝廷管辖,其军队编入夏军之中;

    在西州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将军府,两府主管西州之地军政要务,回纥、达靼两部分别迁往宣化、凉州两地,其子民归于两府管辖;

    为表彰三王之功绩,即日起加封三王为亲王爵位,分别赐三王国都豪宅一座、黄金千两、白银万两、锦缎千匹、美女百名、奴仆丫鬟若干;三王可久居国都,无旨不得随意离京,钦此。”

    回鹘汗王、回纥王和达靼可汗三人跪在地上,互相苦逼的看了看然后磕头齐声说道:“小王接旨,谢吾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谅祚哈哈大笑道:“三位亲王免礼,以后三位亲王就可在国都永享富贵、安享晚年了,诸位爱卿随朕一起恭贺吧!”

    “恭喜三位王爷、恭喜三位王爷……”众臣一起向三人恭贺道;此时三人的脸如同苦瓜一样,只能痛苦的言道:“同喜、同喜……”

    “退朝……”

    散朝之后,李谅祚派人将李延宗找了过来,君臣二人在御花园被一边走一边闲谈,其实李谅祚将李延宗叫来只要是为了了解一下西州的情况,毕竟现在熟悉西州的只有李延宗一人。

    李谅祚背着手在前面走着,边走边向李延宗问道:“李卿,此次出征有什么体会吗?”

    李延宗立刻回答道:“要说体会,微臣还略多略少的有些,主要是中央军和边军的战力差距。”

    李谅祚听到后点了点头说道:“具体说说怎么个差距法?”

    李延宗说道:“就行军而言,中央军的行军速度要比边军快上不少,这里边除了战马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人员体质的问题,中央军的训练好像对行军有很大的要求;虽然边军也都是久征沙场士卒,可是无论从行军、作战还是配合上都比中央军差上许多;

    这也是微臣在战场上多使用中央军,而少使用边军的原因,因为边军上去无非是送死而已。”

    李谅祚笑了笑说道:“中央军可是朕花了大代价训练出来的,要是比边军还次喽!朕还要他们干什么;你既然这么说就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说说吧!”

    “陛下圣明。”李延宗拍马屁道;“微臣以为应该在边军中推行中央军的训练方法,这样以来可以大大增加边军的战斗力。”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问题朕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不可能所有的边军都训练的和中央军一样,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以我们目前的国力根本养不起太多如同中央军这样的额精锐之师,这一个个的可都是吃钱大户啊!

    士卒高强度的训练要有足够的营养,每天光吃米饭、青菜可是不行的,还要吃肉食、水果;另外还有军服鞋子、武器装备、战马培育,这里面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就拿步卒的训练来说,每个人三天就要换一双新鞋,每天数十里的跑步,鞋底都磨烂了。”

    李延宗没有想到中央军的训练竟然如此的苦,于是对李谅祚说道:“陛下,其实边军不用照搬中央军的训练之法,我们完全可以减轻一下,这样照样能够提升边军的战斗力。”

    李谅祚点头同意道:“好,朕让小福子给你准备一份中央军的训练大纲,你回去后认真研究一下,这份大纲可是我军强军的法宝,万万不能泄露,否者你就提着脑袋来见朕吧!”

    “是,请陛下放心。”李延宗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边走边说道:“最近诺移赏都正跟朕闹别扭呢!这老将军看中央军眼红啊!再者他统领边军多年,在边军中的威望很高,这对朕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下一步朕打算取消左右两厢和十二军司,将全国的防御进行重新划分,你在国都这几天没事去劝劝这老家伙,朕不想到时候闹得不好看。”

    李延宗看了一眼李谅祚一眼说道:“是,微臣领命。”

    听到李谅祚说这句话,李延宗知道李谅祚看来要对边军下手了,当年除去了没藏讹庞之后,李谅祚另起炉灶编练新军就是要在手中掌握一支精锐,原本各司的兵马虽然被统一划归为边军,但是却是换汤不换药,各司将领手中的权利依旧非常大。

    虽然进行了一轮裁军,但是根本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诺移赏都,边军中大部分的将领都和诺移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集辣思义和李延宗都不例外,原本李谅祚之所以不动诺移赏都就是因为自己的帝位还不是特别的稳定,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李谅祚的帝位稳如磐石。

    这个时候就要动手清除以前隐藏的障碍了,李谅祚对李延宗说道:“新军进行了两场大战,立功的人员不少,这些人朕打算派往各地边军担任军官,你走的时候带走一批,他们也可以帮助你训练河湟军;另外河湟军练成后,你将边军的训练大纲上交一份,以便各地边军都依法进行整训。”

    李延宗对李谅祚说道:“是,微臣领命。”

    随后李谅祚笑了向李延宗问道:“你跟朕说说察罕这小子吧!听说这小子是千里突袭拿下的焉耆,你给朕好好说说。”

    求推荐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第107章 无耻皇帝(下)() 
皇宫御花园内,李延宗向李谅祚汇报道:“禀陛下,微臣以为察罕率军拿下焉耆其实有很大的侥幸,微臣当初只给了察罕两万轻骑,而且有一半是边军;当时苏莱曼在焉耆驻军上万,就算不是精锐之师,那也是百战之兵;

    凭借着上万大军守城,如果是强攻的话,微臣给察罕的两万兵马根本不可能拿下焉耆城,而且估计连城门都摸不到;察罕之所以能够取胜仅仅是因为奇袭,千里行军翻越沙海,连夜攻城使得焉耆守军在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被拿下,这是在是侥幸啊!”

    二人在凉亭坐下之后,李谅祚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你的意思是察罕现在还不具备统领大军的能力。”

    “正式,察罕的在战场上的磨炼还太少,掌兵两三万或许可以,但是再多恐怕就会连累三军啊!”李延宗毫不避讳的向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此事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李延宗看了李谅祚一眼行礼说道。

    在李延宗走了之后,李谅祚向小福子问道:“派给西州的两万大军出发了吗?”

    小福子立刻回答道:“还没有,现在还驻扎在城外呢!”

    “让他们明日启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西州,另外你代朕给察罕写一封密信,让他好好操练兵马,有事多和杨守素商量。”李谅祚深吸一口气对小福子说道。

    小福子立刻领命道:“是陛下,只是奴才不明白,刚刚李大人不是说安西将军不易统兵过多,为什么陛下还要向西州派军呢!”

    李谅祚说道:“西州现在乃是我大夏国西部重镇,是抵御黑汗王朝东侵的屏障,因此西州必须有重兵驻扎;至于察罕虽然现在能力有点不够,但是也要慢慢历练嘛!

    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能够统领千军万马的,再说了这五万大军朕要交的一个信得过的人的手中,朕这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在矮子里面挑个高个子了。”

    “是,奴才这就派人去办。”小福子说道。

    随后李谅祚对小福子说道:“小福子你顺便派人通知各宫,让他们今晚都去皇后的安寿宫用膳,你给朕准备一个大圆桌,今晚朕要好好庆贺庆贺。”

    “是,奴才这就派人去准备。”小福子说完快步离开了。

    在小福子离开之后,李谅祚就回到了御书房,虽然没有什么大事要处理,但是对于朝廷的运作李谅祚还是要非常清楚的,无论在什么时候作为皇帝都必须时刻能够将整个朝廷掌握在手中,如果朝廷脱离了皇帝的掌控这是十分可怕的,这也就意味着臣强主弱。

    日落十分李谅祚来到了安寿宫,此时安寿宫的宴席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大圆桌摆在中央,李谅祚的龙椅摆在对门的位置,皇后没藏飞雪、皇贵妃梁洛瑶、贵妃苏巧儿、贤妃诺移玲花、淑妃周文静、昭仪李茹等人都到了。

    李谅祚来到之后笑着对朕说道:“都来了,一家人都不用行礼了。”

    “谢陛下……”众人称谢道。

    李谅祚走到苏巧儿身边说道:“尤其是你,你现在可是挺着大肚子呢!以后见了朕就不用多礼了,再说了今天是家宴,来朕扶你坐下。”

    苏巧儿笑着对李谅祚说道:“陛下,臣妾没有那么娇贵。”

    李谅祚对苏巧儿玩笑说道:“朕心疼的不是你,是朕的儿子,要是把我儿子累着了,你的罪过可就大了。”

    苏巧儿笑道:“你怎么知道是个儿子啊!臣妾到是希望给陛下生个公主。”

    “能是个公主更好,那就是朕的第一个公主。”李谅祚哈哈笑道。

    可能是李谅祚的笑声太大了惊动了睡在里面的李武,听到李武哇哇的哭声皇后没藏飞雪立刻进去把李武抱了出来,李谅祚从没藏飞雪的手中接过李武说道:“这几天没见臭小子长个了,皇后功不可没,朕算你立了一功。”

    “谢陛下……”

    在奶妈将李武抱下去之后,李谅祚坐在到龙椅上说道:“都坐吧!让御膳房上菜吧!”

    很快一大桌子菜就上来了,李谅祚站起来对诸位妃嫔说道:“你们都是朕的女人,朕这个人你们也都知道,有什么说什么,今天这句话是咱们家的第一次家庭聚会;

    如今大夏国虽然说是事事顺利,但是也是危机四伏,朕没有太多的精力陪伴你们,这是朕的错;另外朕也不希望你们让朕操心,等到那天天下太平了,朕在好好补偿你们代你们游山玩水、走遍天下。”

    说完李谅祚一口将酒樽中的酒给闷了,可能是喝的太急了,把李谅祚给呛到了,呛的李谅祚直咳嗽,皇后没藏飞雪拍着李谅祚的后背说道:“再让你喝那么急,这回呛着了吧!”

    李谅祚喝了两口皇贵妃梁洛瑶递过来水说道:“没事,没事……大家都坐吧!吃菜。”

    李谅祚坐在刚要下筷子看到两道菜,脸色一变将筷子又放下了,皇帝将筷子放下了,下面的这些妃嫔自然也将筷子放下了,李谅祚向小福子问道:“这两道菜是什么菜啊!把他们放到一块。”

    小福子将两道菜放到一块对李谅祚说道:“禀陛下,这是凉盖风雪和火红兆首啊!这两道菜可是皇贵妃娘娘和淑妃娘娘亲自做的。”

    李谅祚看着放到一起的两道菜说道:“这两道菜啊!有一个成语,今天在座的谁说对了,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