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贺是耶律仁先的侄子,原本只是一个校尉在耶律仁先发达之后,立刻将这个侄子提拔了起来,耶律贺也不负耶律仁先的期望,在军中屡建功勋,虽然还不能独挡一面,但是也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领了。

    在大发雷霆之后,耶律仁先向耶律贺问道:“贺儿,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办?”

    “撤军,立刻撤军,如今叛军势大我们应该避其锋芒,撤到有利的地形在进行防守。”耶律贺对耶律仁先汇报道。

    “贸然撤军恐怕会造成大溃败,必须要想一个万全之策,使得大军安然撤退。”耶律仁先思虑的说道;“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末将愚钝,还请王爷教诲。”耶律贺恭敬的说道。

    耶律仁先再次向耶律贺问道:“这几日你与叛军交战,觉得其战力如何?与我军相比怎样?”

    “南辽军的战力很强,主要是他们骑兵比我们多,行军的速度比我们要快。”耶律贺立刻向耶律仁先汇报道。

    耶律仁先走到地图前想了很久之后,对耶律贺说道:“附耳过来。”

    耶律仁先在耶律贺的耳边窃窃私语了一番,然后对耶律贺说道:“这件事要秘密办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我军能不能安然撤军就看你小子了。”

    耶律贺单膝跪地接下军令道:“末将谨遵王爷军令。”

    当天夜晚耶律贺率领一万大军秘密开拔向后方撤去,在此期间虽然耶律仁先主力和耶律重元的主力打过两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耶律仁先已经意识到,以自己现在的兵力根本不能和耶律重元决战,只能依靠地利进行防守。

    另一边耶律重元也接到了郑浑的奏章,奏章中郑浑将飞狐关一战的事情全部据实禀报,并且将自己的计划汇报给了耶律重元,耶律重元接到这份奏章可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飞狐关拿下来,歼灭耶律仁先的军队已经是手到擒来了,忧的是自己的儿子昏迷不醒。

    “报、报、报……禀陛下,飞狐关八百里加急。”一名传令兵飞快的跑进来说道;“我军在飞狐关以北的羊角坳击溃萧远山大军,目前全军正在向蔚州挺近,另外燕王殿下也醒了,正在飞狐关养伤。”

    “好,太好了。”耶律重元大喜说道;“耶律仁先朕看你这次朝那里跑,传令擂鼓聚将。”

    在众将领到了之后,耶律重元立刻做出了以下安排,派出一支偏师渡过桑干河朝定安和松子口杀去,另外剩余的主力兵马由耶律重元亲自统领向驻守的顺圣的耶律仁先的主力大军施压,等郑浑率领大军拿下蔚州之后,南北两路大军共同夹击顺圣城争取一战消灭耶律仁先的主力。

    数日后,郑浑和赵戈率领四万大军到达蔚州,这其中有一万多人是从俘虏中挑选的,这些俘虏被打乱分配到了各营之中,这也是古代战争中获取兵员的一个常用的方法。

    当郑浑率大军到达蔚州之后,蔚州城门洞开城内的人已经全部被萧远山全部撤到了应州了,留个郑浑的是一座空城,虽然蔚州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但是对于郑浑和整个南辽军来说同样意义重大,郑浑立刻下令全军进驻蔚州,并进一步等待耶律重元的命令。

    当天晚上耶律重元的传令使就到了,蔚州城刺史府,郑浑准备好香案,传令使打开圣旨大声的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命大辽丞相郑浑暂任南路军统帅,率领大军袭取弘州,切断耶律仁先后退之路,钦此。”

    “是,微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郑浑跪在地上接下圣旨道。

    就在郑浑刚刚接完圣旨的时候,赵戈急匆匆的跑进来说道:“大人不好了,城中突然燃起大火,如今整个蔚州城都被点燃了。”

    郑浑听到这里心里哇凉、哇凉的,如今郑浑麾下的整个南路军四万大军可都驻扎在城中,这个时候城内燃起大火,不就说这四万大军马上就会变成烤乳猪了嘛!更为严重的是,郑浑刚刚接下耶律重元的圣旨,这军令完成不了可是贻误军机的大罪啊!

    郑浑立刻向赵戈问道:“快说,这城内的火是怎么着起来的?”

    “禀大人,军士们入城之后,由于兵马态度,末将就将他们安排到了城中百姓的家中借宿,可是谁想到正在做饭的时候突然燃起了大火,随后城外又射进来万千火箭,整个蔚州城立刻变成了一片火海;大人您快撤吧!大火已经朝这边烧来了。”赵戈满脸痛苦的向郑浑汇报道。

    郑浑立刻对赵戈下令道:“赵戈,立刻组织兵马杀出蔚州城,能救多少人是多少人。”

    “是,末将领命。”赵戈接下军令道。

    其实这把大火是萧远山放的,当初萧远山临走之时特意给郑浑留下了一个礼物,就是在城内房屋上布满了硝石、木炭,然后将自己仅剩的三千兵马埋伏在城外,当蔚州城内的南辽军埋锅造饭炊烟的时候。

    萧远山率领在黑夜中悄悄的摸了过来,守城的南辽军刚刚打了一场胜仗占领了蔚州城,根本就没有将萧远山的残军放在眼里,正是骄兵之际,萧远山正是抓住这个空档潜伏到蔚州城向城门射入火箭,火箭碰到硝石、木炭等引火之物,瞬间就燃起了冲天大火,整个蔚州城就成了一个大火炉。

    城外远处的山坡上看着燃烧的蔚州城,萧远山笑了,这一仗可以说是‘一雪前耻’,但是烧了蔚州城还不算完,萧远山向身边的校尉问道:“让你准备的骑兵,准备好了吗?”

    “禀将军,五百骑兵全部准备完毕。”校尉向萧远山禀报道。

    羊角坳战败,萧远山失去了所有的战马,这个时候能够在组织起五百骑兵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这些出了原本留在蔚州城内的,其余的都是从广陵临时调来的。

    萧远山下令道:“听命,这五百骑兵有你统领,给本将军分为四队,东、西、北三门各派百骑,你独领两百骑兵居中策应。”

    “是,末将领命。”校尉接下军令道;由于蔚州城属于边州,所以蔚州只有东、西、北三个城门,南门在当年与大宋打仗的时候给封死了,就一直没有开启过。

    跪求各种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拜托了……

    (本章完)

第136章 撤退中的反击(上)() 
蔚州城燃起的大火,在黑暗的夜空中映出一片红光,从远处看去显得格外的漂亮,就好像是初升的红日一样,让人感觉格外的耀眼,在蔚州北方直线距离一百余里就是顺圣城,南方的红光吸引了耶律仁先麾下的将士,所有的人都惊恐不已。

    耶律仁先听到外面的嘈杂向身边的亲卫问道:“出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一会儿亲卫跑进来说道:“禀王爷,南方突然红光一片,好像是蔚州城着火了。”

    “什么?”耶律仁先大惊说道;“蔚州城燃起了大火。”

    随后耶律仁先又大笑道:“好,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

    “王爷,蔚州城大火,恐怕萧将军已经城破兵败了,这怎么还好呢!”亲卫不解的说道。

    当初害怕引发骚乱,耶律仁先将蔚州失守的消息隐瞒了下来,现在蔚州城燃起了大火,所有的将士都以为是萧远山兵败蔚州城才引起的,耶律仁先立刻对亲卫说道:“召集各营将领到本王这里议事。”

    很快各营主将都到了,一起向耶律仁先行礼道:“末将拜见王爷。”

    耶律仁先对众将说道:“诸位将军请入座。”

    在众将坐下之后,耶律仁先笑着对众人说道:“本王知道,蔚州大火让你们感到十分的恐慌,蔚州距离顺圣只有百余里,虽然中间有群山阻挡,敌军绕路最多五日内就能到达顺圣城下,而且如果敌军绕到我们背后占领了弘州,那我们就彻底成为瓮中之鳖了。”

    “王爷,如今军情紧急,还请王爷速速决断,是战是退不能在犹豫了。”一名将领站起来对耶律仁先说道。

    耶律仁先对站起来的将领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然后耶律仁先对众将说道:“诸位将军的担心本王知道,但是本王在这里告诉你们,蔚州城是已经失守了,可是这大火烧的不是萧将军的兵马,而是南辽丞相郑浑麾下的南路大军;

    之前本王一直瞒着你们,萧将军在增援飞狐关的时候在羊角坳受到了伏击,几乎全军覆没;但是本王并没有责怪萧将军,而是给萧将军一条锦囊妙计,让他主动撤出蔚州城,并在城内不满引火之物,等叛军入城之后射入火箭,此时叛军估计已经被烧为灰烬了。”耶律仁先无耻的说道。

    “既然如此,王爷我们何必不趁此偷袭耶律重元的叛军大营,一举将叛军主力歼灭。”另一名将领建议道。

    耶律仁先立刻说道:“不可,如今虽说萧将军烧了蔚州城,可是南路叛军的情况我们并不清楚,如果萧将军没有能够尽歼南路叛军主力,让其攻占来了弘州,就对我们大大不利了;

    另外蔚州大火势必会让耶律重元严防营寨,此时去夜袭估计只能碰上一脸钉子,再说我们现在军心不稳、士气低落,占据已经对我们不利,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随后耶律仁先下令道:“众将听命,速速回营整顿兵马,各部交替掩护,连夜撤离顺圣,撤往弘州。”

    众将齐声接令道:“末将领命。”

    另一边顺圣城外的南辽军大营,耶律重元背着手望着南方的火光,心中已经知道南路军恐怕已经完了,但是耶律重元的脸色依旧十分的平静,损失了数万大军虽然让耶律重元很心痛,但是耶律重元知道在这种时候自己需要冷静,要不然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满盘皆输。

    “陛下,诸位将军在里面已经聚齐了。”耶律重元的亲卫将军走到身边说道。

    耶律重元朝着南方深情的望了一眼,然后向大帐内走去,当耶律重元坐上龙椅,众将一起行礼道:“末将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将军都请起吧!都坐吧!”耶律重元平静的对众人说道;“如今的情况朕就不多说了,南路军恐怕已经自身难保了,袭取弘州包围耶律仁先的计划恐怕将要落空了,诸位将军可有什么建议嘛!”

    众将相互看了看没有人起来说话,就在这时一名汉人将领站起来说道:“禀陛下,末将以为蔚州大火,耶律仁先一定会向西撤退,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此时我军派人追击,一定能痛歼敌军。”

    “燕殊。”耶律重元看这站起来的将领说道;“朕没有想到,你一个小小的偏将竟然有如此见识;朕封你为先锋将领,率领一万骑兵掩杀贼军,朕率领大军随后赶到。”

    燕殊兴奋的接下军令道:“末将领命。”

    在黑暗之中,顺圣城的北、西、南三门缓缓打开,城内的北辽守军从在黑暗中队列严阵的快速撤了出来,于此同时耶律仁先率领一万铁骑在西门外列阵,防止耶律重元追杀,耶律重元刚刚摆好阵势,燕殊率领的一万追兵就到了。

    在黑暗之中一万匹战马沉重的马蹄声隆隆响起,此时突然万支箭羽划破星空朝着燕殊的追军射了过来,除了普通的箭支以外,还可以听到‘嘭、嘭、嘭’的大型床弩发射的声音,这种大型床弩的威力极大,为了抵御南辽军的追击,耶律仁先专门将城内仅有的十座床弩搬了出来。

    这种大型床弩叫三弓床弩是攻城的利器,专门射城垛子的,其威力八百步内可以射穿城垛将后面的士卒钉死,那这玩意射人和马,那简直就是穿葫芦串,一支弩箭小胳膊这么粗,根本就是一杆长矛,这一箭过去可以连续射穿十余人。

    当然在黑夜之中不容易瞄准,威力会小一些,但是同样给燕殊前锋军造成很大的损失,在两轮箭雨之后,耶律仁先下令道:“把床弩给本王砸了,全军冲锋。”

    先是箭雨和床弩,后又是骑兵冲刺反击,燕殊一时之间被打懵了,立刻下令道:“全军撤退、撤军。”

    在燕殊撤军之后,耶律仁先立刻收兵向西退去,燕殊率军与耶律重元汇合并将自己的遭遇一同汇报之后,耶律重元笑道:“耶律仁先已经跑了,给朕追一定要活捉他,传令各军小心敌军夜中偷袭。”

    “遵命。”燕殊领命再次追击而去。

    在黑夜之中,两支兵马一支在前边跑,一支在后面追,两军还时不时的打上一仗,但是一整晚下来耶律重元的大军始终没有抓住耶律仁先的主力军队。

    一整晚过去了,在黑夜了不利的耶律重元渐渐扳回了劣势,不知不觉一个晚上两军已经跑出了七八十里了,两主力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在二十里左右,耶律重元不知道一场重大的危机正在等着自己。

    请大家投票支持,天宇跪求……

    (本章完)

第137章 撤退中的反击(下)()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撤退都是行军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也是对统军将领考验最大的一个环节,一旦出现失误就会造成全军大溃败,最终导致全军覆没使得一场战役彻底失败,甚至是一个政权的彻底灭亡。

    而现在这个问题摆在耶律仁先的面前,不过耶律仁先对此早就做了一番部署,当清晨来临的时候,耶律仁先已经率军撤退了将近百里,而耶律重元依然在后面穷追不舍。

    大军追了一夜了已经疲惫不堪了,耶律重元看着疲惫的将士下令道:“传令全军休整一下再追吧!”

    “是,陛下。”传令兵领命而去。

    全军此时已经十分配备了,如果在追下去也没有力气战斗了,还不如停下来休整一下,由于耶律仁先是沿桑干河撤退,所以耶律重元的大军也是沿桑干河追击,现在驻军休整自然也是在桑干河边上,可是问题就是出在了这里。

    耶律重元下马,在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了桑干河边上,走了一段时间耶律重元才发现,自己的脚底已经沾满了淤泥,耶律重元望着桑干河向身边的人问道:“现在也没有到枯水期,这桑干河以前的水位都这么低吗?”

    此时燕殊正在耶律重元的身边,燕殊对耶律重元说道:“禀陛下,桑干河的原来水流还挺大的,就是这两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水流减小了。”

    耶律重元笑道:“也水流怎么会突然减小呢!除非是上游有人故意截流了。”

    “截流。”耶律重元想到这里脸色一变急忙下达军令道:“传令全军立刻转移到高出,全军一个向北撤离到高地。”

    燕殊一愣说道:“陛下,兄弟们刚刚停下来。”

    “废什么话?”耶律重元大怒道;“立刻传令,晚了就来不及了。”

    看到耶律重元龙颜大怒,燕殊立刻高声喊道:“陛下圣谕,全军向北撤军,立刻向北撤军。”

    可是还是有些晚了,在燕殊传达命令刚完,南辽大军刚刚向北撤退,突然在西方传来一声巨响,如同数万战马在荒原上狂奔,没有过多长时间,耶律重元就看到一堵水墙向这边拍了过来,看着这堵水墙耶律重元的心中一沉,当场愣在了那里,旁边的护卫立刻架着耶律重元向北方撤去。

    此时在水墙的西北面的一个山坡上,耶律乙辛望着奔腾的河水向下游涌去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这是耶律乙辛早就想好的一步棋,在当初得到飞狐关失守的消息之后,耶律乙辛就命令耶律贺带领一万骑兵前往上游筑坝拦水,准备用河水阻挡耶律重元主力大军的追击。

    洪水成了耶律乙辛的帮手在,在耶律乙辛的操控下将没有来得及撤离的南辽军彻底冲垮了,耶律乙辛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掩杀南辽军,虽然耶律乙辛暂时滞缓了耶律重元的追击,但是耶律乙辛麾下北辽军的士气依旧低落,而且被洪水冲过的路面泥泞不堪,根本不适合反击作战。

    因此耶律乙辛利用这个空档,率领自己的军队全部向西撤离,准备依靠有利的地形再与耶律重元决战;另一边洪水虽然给耶律重元带来了大量的困扰,但是军队并没有损失多少,毕竟桑干河是一条小河,河水流量不大,而且耶律重元又及时下令撤军,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在桑干河北方的一个山坡上,耶律重元扎下大营,收拢被河水冲散的各部残军,然后进行整编准备向大同进攻,到目前为止耶律重元和耶律乙辛的第一较量算是完了,在这次较量中双方各有输赢,但是主力军队并没有受到损失,所有人都在等着下一次决战。

    一天后,兴庆府,御书房内。

    李谅祚已经拿到了这一阶段大同战役的所有情报,包括双方的兵力部署,双方每一场仗是怎么打的,包括指挥官的性格都一一记录在案,在御书房内的大沙盘上,代表着双方颜色的小旗将双方的实力标注的清清楚楚。

    “这是最新的情况。”李谅祚向小卓子问道。

    小卓子立刻回答道:“是,耶律重元在桑干河大败,耶律乙辛的主力兵马已经向大同撤退,萧远山在蔚州集结了万余兵马也已经撤往了应州。”

    “大败。”李谅祚要了摇头说道;“耶律重元最多可以说成是受挫,大败还不至于,耶律重元的主力兵马并没有损失多少,而且南路的郑浑所部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依旧还有两万余人底子还在,双方最多可以说各有胜负,决战还没有开始呢!”

    “奴才会继续派人搜集相关情报,陛下您就放心吧!”小卓子对李谅祚说道。

    “你做事朕放心,不过你不要光做情报的搜集,你将这些情报整理之后,在做一个对双方的未来局势的判断。”李谅祚对小卓子说道。

    “是,奴才遵命。”小卓子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笑着向小卓子问道:“那你说说,下一步双方会将决战的战场放在那里啊!”

    小卓子想都没有想就说道:“当然是在大同决战了,耶律乙辛自然会拒城坚守啊!”

    李谅祚笑了笑说道:“不会,耶律乙辛没有那么笨,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他会沿这条线布防,他的大营应该驻扎在白登山上。”

    “奴才不明白。”小卓子摇了摇头说道。

    李谅祚说道:“以后你就明白了,让你的人将朕画的这条线监视起来,朕要知道最新的战报。”

    “是,陛下。”小卓子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