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里偷闲,今天奉上一章,另外感谢无名书友的五张推荐票……

    (本章完)

第218章 出击(上)() 
    自从李谅祚占领大定府,在东辽军援军到来之前曾经出兵外出劫掠一番外,在东辽军到达之后李谅祚的夏军就直接龟缩在城内不出,其实这是李谅祚在养精蓄锐,经过长途奔袭,又大战一场夏军的战力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在未占领大定府之前,李谅祚的夏军在这里根本没有任何的栖身,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整。

    有过了十几天,此时冬季已经降临了,虽然还没有降雪,但是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冬季行军打仗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大忌,而如今由于李谅祚的一再拖延,在冬季进行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随着冬季的来临,东辽军再一次变得被动起来。

    由于李谅祚已经占领的大定府,夏军是驻扎在城内的,这就变成了反客为主;由于夏军在城内,那么相比于东辽军住着四面透风的帐篷,夏军居住的可是温暖而舒适的营房,而且由于补给线过长,东辽军的粮草开始受到冬季的影响,士卒的食物质量开始下降,反观夏军城内就有缴获的粮草物资,不但能够吃的饱,而且吃的还相当不错。

    大定府南城门楼上,李谅祚站在城门楼上向远处遥望,李毅站在李谅祚的身旁说道:“陛下,看样子这几日恐怕就要下雪了,估计东辽军也该撤了吧!”

    李谅祚没有回答李毅的话,反而向李毅问道:“这几日有耶律洪基的消息吗?”

    李毅向李谅祚汇报道:“据密探回报,耶律洪基率领北辽军已经于昨日已经是收复了兴中府。”

    “拿地图来。”李谅祚淡淡的说道。

    李毅立刻将地图拿出来,两个士卒将地图展开,李谅祚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对李毅说道:“没想到耶律洪基的动作挺快嘛!这么快就收复了兴中府。”

    李毅向李谅祚说道:“陛下,兴中府虽然不及大定府,但是也是中京道的第二大城,如今耶律洪基占领了兴中府实力必将迅速膨胀,这对于我们来说可有些不利啊!”

    李谅祚笑着对李毅说道:“好小子不错嘛!分析的头头是道的,没枉费朕这些年对你的教导。”

    “末将见识浅薄,只能够看出这些,还请陛下赐教。”李毅向李谅祚拱手施礼道。

    李谅祚指着地图对李毅说道:“李毅你看兴中府距离我们所在的大定府两百余里,位于大定府的东面,是大定府进入东京辽阳府的必经之路,如今耶律洪基收复这里,就意味着我们几乎不可能在染指兴中府以东的地域,而如今也涅鲁古的主力兵马全都被我们吸引在大定府城下,耶律洪基完全可以腾出手来,迅速的收复整个东京道……”

    “原来如此,末将多谢陛下教诲。”李毅向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说道:“看来朕还是真小看耶律洪基,没想到此人竟然有如此手段,看来以后要对其多加警惕了。”

    “耶律洪基材质平庸,末将以为陛下不必将其放在心上,就算耶律洪基不愿意让我们染指东京道也没什么,辽国的精华之地可是都在南京道,只要拿下南京道析津府这一次我们就发大财了。”李毅兴奋的向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郑重的对李毅说道:“李毅你说,你跟在朕的身边这么久了怎么就没有长进呢!身为大将不能光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想到以后,虽说东京道不是辽国的精华之地,可是那里是契丹人的发源壮大之地,也就是说东京道是契丹人的根基之地,如果能够摧毁整个东京道,契丹人就等于失去了根基,一个没有根基的浮萍还能够存在多久。”

    “陛下教训的是,是末将鼠目寸光。”李毅对李谅祚说道;“可是如今东进的道路已经被耶律洪基给堵死了,我军该如何行动。”

    李谅祚想了好久之后,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放心吧!朕自有办法,就算这次不能彻底摧毁东京道,也能使其重创……”

    看到李谅祚面色狰狞的样子,李毅不由的心里再次打起了寒颤,李毅知道每当李谅祚做出这样的一个表情时,就代表着自己的对面的敌人要不好过了,而且是十分的不好过;在李毅想着如何染指东京道的时候,李谅祚站在城楼上突然发现城外的东辽军和往常有些不太一样,以往东辽军害怕城内夏军的袭击,所以平时戒备都十分森严,而且营内的士卒都是身着盔甲随时准备迎战。

    可是现在城外的东辽军却放松了很多,而且很多士卒大白天的都呼呼大睡,这让李谅祚有了不祥的预感,李谅祚向李毅问道:“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有几天了。”

    李毅想了想说道:“应该有两三天了吧!陛下怎么了?”

    李谅祚向李毅问道:“李毅你就没有感觉出来有什么不太对劲吗?”

    “没什么不对劲啊!”李毅不解的说道;“东辽军这样不是听到的吗?”

    李谅祚没有好气的看了李毅说:“朕现在可肯定的告诉你,东辽军现在违反常规的动作,绝对不可告人之处;如果朕猜的不错的话,东辽军这么做是有两种原因,第一种那就是准备攻城,第二种就是准备后撤。”

    “陛下的意思是,耶律涅鲁古可能已经跑了。”李毅向李谅祚问道。

    李谅祚想了想说道:“应该不错,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可能只是他的疑兵之计。”

    李毅向李谅祚说道:“陛下,是不是疑兵之计,我们试试不就知道了;请陛下下令,末将愿率领五千铁骑前去探营。”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好,朕就给你五千铁骑,不过要小心应对,如果发现什么不对劲立刻撤回来。”

    “是,末将遵旨。”李毅接下军令道。

    “吱呀!吱呀……”随着城门缓缓的打开,李毅率领五千骑兵浩浩荡荡的向城外杀去,一路之上李毅率领五千骑兵过关斩将,将东辽军所有的游骑全部干掉了,但是这毕竟是在白天,很快李毅就被营内的东辽军发现了,顿时之间营内一片大乱,由于事过突然东辽军根本没有多少准备,所以整个营内从远处看去混乱不堪。

    李毅一看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立刻率领五千精骑向东辽军的大营内杀去,站在城头上的李谅祚看着李毅的行动如此顺利,李谅祚突然有了一种极为不祥的感觉,李谅祚觉得这一切都太过顺利了,就好像是人事先准备好的一样。

    这两天太忙了,天天加班,还请大家能够谅解……

    (本章完)

第219章 出击(中)() 
    自从李毅率军出击之后,李谅祚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为了以防万一李谅祚立刻下令让所有的军队集结,随时准备出城迎战;李谅祚的不祥预感终于得到验证了,当李毅率军杀入东辽军的大营后,发现原本嘈杂混乱不堪的东辽军大营此时戒备森严。

    李毅率领的军队瞬时之间陷入到了东辽军的层层包围之中,李毅不愧是跟随在李谅祚身边已久的大将,在关键时刻还算是沉着冷静,一看自己的不处境妙,李毅立刻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派人射出‘哨箭’向城内的夏军求援,第二件事就是立刻率军突围,至于突围的方向就要看李毅的决定了。

    “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副将向李毅问道。

    李毅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对所有人说道:“弟兄们,如今我们已经处于东辽军的出处包围之中,进无可进、退无可退,要想活着离开这里唯由拼命尔,弟兄们鱼死网破和他们拼了。”

    “杀、杀、杀……”众将士齐声发出怒吼。

    另一边当李谅祚看到李毅求援的‘哨箭’之后,李谅祚立刻就明白李毅一定是被包围了,可是这对于李谅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现如今李毅的突击部队吸引了大量的东辽军,原本警戒和阻止夏军突围的军队,很多都被调回去了,现如今是东辽军包围大定府最为薄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夏军可以以最小的伤亡代价冲出牢笼。

    孙振站在李谅祚身边说道:“陛下,您看东辽军已经将李毅将军团团包围了,末将请命立刻率军救援。”

    李谅祚立刻下达军令道:“传令全军向四个城门集结,各部将领率领本部兵马冲破东辽军的包围圈,除所有守城兵马外,其余的部队全军出击。”

    “末将领命。”众将齐声领命道。

    在其余将领离开之后,李谅祚对孙振说道:“孙振集结朕所有的重甲骑兵,所有重甲骑兵在南门集结,所有轻骑兵在重甲骑兵后跟随,按照之前制定的战术,在冲破敌军防线后左右开弓。”

    “是,末将这就去安排。”孙振立刻领命道。

    在孙振离开之后,李谅祚在卫士的帮助下穿上一身骑兵重甲,拿着自己的特制的威龙长杆马槊,背着青龙万圣刀缓缓的走下城楼,在城门楼下面黑风此时也被披上了一副马铠,与李谅祚穿的盔甲是一整套的重甲骑兵装备,李谅祚踩着马镫骑在黑风身上,在李谅祚的身后是一水的重甲骑兵。

    在缓缓拉下自己的面罩之后,李谅祚一手抓着马缰绳,斜立着马槊,透过面罩上的两个眼孔两眼直视前方,然后下令道:“全军准备,打开城门后,全军立刻出击……”

    孙振立刻下令道:“传令全军准备出击。”

    随着城门“吱呀!吱呀!”的打开,以李谅祚为首的重甲骑兵立刻冲出城门,向东辽军设立在城外的防线冲去,再看东辽军的防线,为了阻挡夏军骑兵的冲锋,耶律涅鲁古做了充足的准备;东辽军的防线是一条以步兵为主的防线,最前面的是巨盾兵,在巨盾兵前面摆放着一些拒马;在巨盾兵的后面是长枪兵,锋利的枪头搭在巨盾上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带有枪头的盾墙。

    在长枪兵后面是一排排的弓弩手,这是负责远程攻击的士卒,在往后就是成批的步卒军队了,在两翼还有骑兵保护,就排兵布阵而言耶律涅鲁古是个行家,整个防线布置的十分巧妙,而且是步卒对抗骑兵的最佳阵型,这种阵型可以将步卒的战斗力发挥至极致。

    可惜的是这一次耶律涅鲁古碰到的对手是李谅祚,李谅祚是运用骑兵的高手,可以说夏军以往的战斗都是以骑兵为主的野战,而李谅祚在野战之中将骑兵的速度和进攻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而这一次也同样阻挡不住夏军的铁骑,李谅祚将重甲骑兵排在最前面的原因就是想要和东辽军硬碰硬。

    这是一次“铁血”的碰撞,李谅祚需要牺牲一部分重甲骑兵来为后面的轻骑兵打开一个缺口;李谅祚一马当先率领重甲骑兵向东辽军的阵线冲了过去,数万骑兵冲刺的速度是非常可怕的,骑兵冲刺对于步卒来说是个极为重要的考验;面对着数万匹战马向自己冲来,就好像现在一个人面对着数十辆汽车向自己以最大的速度冲过来一样。

    真正骑兵与步兵的对决并不像影视剧上演的那样,骑兵到了巨盾兵的跟前就被阻挡了下来,然后砍马腿就将骑兵解决了;真实的战场是这样的,李谅祚身披重甲骑着黑风向东辽军的大阵冲了过去,在李谅祚的身后是以重甲骑兵为首的夏军骑兵冲阵,李谅祚的骑术非常高超,在飞驰的拒马跟前时,李谅祚猛地拽住黑风的缰绳,黑风一跃而起直接越过拒马和盾墙杀入东辽军的大阵之中。

    当黑风从空中跃下的时候,直接就踩死了几名东辽军士卒,而且黑风还猜的非常准,正好踩在人的脸上,直接将人的脑袋瓜子给踩碎了,脑浆直接蹦了一地,就像是豆腐脑洒在地上一样;李谅祚是顺利的越过盾墙了,可是后面其他的重甲骑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夏军所使用的都是优良的战马,可是当这些战马配上沉重的盔甲时,其机动性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很多重甲骑士骑着的战马根本跳不起来,而是死死的撞在了盾墙上,直接将躲在盾墙后面的东辽军将士给撞飞或者撞死了,当然夏军的重甲骑士也不好过,只要是撞到盾墙上的基本上就跟这个世界拜拜了,虽然如此但是这样的牺牲也是值得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身后的战友杀出一条血路来。

    东辽军的巨盾兵被撞,这就是造成了整条防线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后续的夏军骑兵从这个缺口直接杀入东辽军的大阵当中,没有了拒马和巨盾兵的防护,在骑兵面前步卒就是待宰的羔羊,被夏军撞开的缺口越来越大,在重甲骑士淌出一条血路来之后,夏军的轻骑兵开始发威了,按照李谅祚之前制定的战术,以重甲骑兵打头的夏军骑兵在冲破东辽军的防线之后,重甲骑兵依旧向前继续冲锋,而轻骑兵则开始左右开弓,从东辽军的后面向回掩杀。

    与重甲骑兵使用马槊冲锋不同,夏军的轻骑兵使用的是弯刀,弯刀加上骑兵的速度,根本不用骑士来回的挥舞,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有一片片的血花。

    感谢小新没有笔和hymir的推荐,天宇感激不尽啦!

    (本章完)

第220章 出击(下)() 
    在夏军的重甲骑士面前,看似坚不可摧的东辽军防线很快就被突破了;李谅祚率领重甲骑兵继续向前突击,而紧随其后的轻骑兵在穿过东辽军的防线之后一分为二、左右开弓,开始往回打虽然东辽军的防线已经被突破,但是东辽军并没有发生溃败,而是在各部将领的带领下继续与夏军作战,而且被夏军突破的缺口很快就被东辽军给修补上了。

    如今战场上的局势就成了现在这样,李谅祚率的夏军完全处于了东辽军的两面夹击当中,就战场形势而言李谅祚的夏军可以说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虽然夏军面临着东辽军的两面夹击,但是夏军并没有处于劣势,反而是东辽军越打越艰难。

    再说李谅祚率领的所有的重甲骑兵向耶律涅鲁古的大营杀了过去,为了阻挡李谅祚的袭击,为了争取消灭李毅的时间,耶律涅鲁古派出了自己麾下仅有的精锐‘铁林军’,‘铁林军’也就是辽国皇帝的御林军亲军,全部由契丹武士组成战斗力十分强大,在辽国分裂之前‘铁林军’是天下少有的精锐骑兵部队。

    但是自从辽国分裂之后,‘铁林军’也发生了一些变故,原本辽国精锐的‘铁林军’也一分为二,在内战的战场上大量的消耗,耶律涅鲁古麾下的‘铁林军’是少有的从辽国当年分裂之前留下的精锐力量,是辽国真正的精华所在。

    这是一场骑兵的对决,也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夏辽两国精锐的再一次较量;两支骑兵军队就好像两支对面相撞的汽车一样,都使出吃奶的力气全力加速,在骑兵对决的战场上速度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两军对战尤其是骑兵对决,胜利往往就决定在一瞬间,什么大战三百回合都是扯淡,两军相撞仅仅一招或者一个回合就能够决出胜负;真要是大战三百回合的话,恐怕人早就累死了。

    在两军相对冲锋的时候,夏军的重甲骑兵组成锥形阵,所有的马槊一律平直的指向前方,夏军的重甲骑士都是一手拿着马槊,一手紧握缰绳,两腿踩在马镫上紧紧的夹着马肚子,再加上之前这些重甲骑士已经用铁链将自己锁在了战马上,所以即便是骑士战死了战马也照样向前冲锋。

    战马冲刺的速度非常快,很快两军就相遇,夏军骑士所使用的长杆马槊要比铁林军所使用的契丹骑刀要长的多,当然两种武器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马槊在骑士的手中也就两个动作,一个是‘刺’,一个是‘挑’;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极具杀伤力,往往在夏军骑士做完这两个动作之后,自己的对手已经见阎王了;而铁林军的契丹骑刀也就是长弯刀的侧重点主要是‘挥’和‘砍’两种,这两招运用子啊骑士的手中也是杀伤力极大,尤其是对付步兵的时候,基本上骑刀所过之处只会留下一地的脑袋。

    可是现在不同了,因为双方都是骑兵,在这样骑兵与骑兵的对决中,战马、武器和盔甲这三种是及其重要,优良的战马配上锋利的武器再加上一套举世无双的铠甲,再有一名精壮的武士发挥出它们的威力,如此在一场战斗中胜利往往在七成左右,只要将领不是军事白痴胜利基本上就是唾手可得。

    从战马、武器到盔甲,夏军也铁林军没有太大的差别,真正出现差别的是在武器上,夏军使用的长杆马槊很明显要比铁林军使用的契丹骑刀长出很多,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夏军使用的马槊比铁林军使用的契丹骑刀的攻击距离要远得多,也就是说当两军对战的时候,夏军可以优先向东辽军发动进攻。

    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当铁林军还没有到自己的攻击范围时,就可能被夏军的重甲骑士给直接干掉了,所以双方的精锐对战一开始,铁林军就陷入到了被动局面,不断的有骑士从马上坠落下来,在这个战马奔腾的战场上,从战马上掉下来就意味着死亡,尽管如此铁林军也给夏军的重甲骑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由于夏军的重甲骑兵使用的是马槊这种长兵器,虽然在两军个刚刚开始交战时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一旦当两军绞杀在一起,当铁林军逼近夏军的重甲骑士到达攻击范围之后,夏军的重甲骑士很难挥舞起马槊对自己进行保护;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夏军的重甲骑兵往往是由后面的人保护前面的人,前队和后队之间有交叉。

    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保护自己的队友,但是稍有不慎也会发生误伤;夏军的重甲骑兵和东辽军的铁林军仅仅进行了一个回合的对决冲锋,在这一路上就留下了大量的尸体,两军几乎打成了一个平手,夏军重甲骑士的伤亡比铁林军少不了太多。

    在冲破铁林军的防线之后,浑身是血的李谅祚立刻下令道:“孙振听命,率领一部分重甲骑兵阻挡铁林军回援东辽军大营,其余将士随朕直捣耶律涅鲁古的老巢。”

    “末将领命……”孙振立刻接下军令道。

    孙振按照李谅祚的军令率领一部分重甲骑兵继续与铁林军作战,而李谅祚率领其余兵马直接向耶律涅鲁古的大营杀了过来,此时李毅率领的骑兵部队在东辽军的包围下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对于骑兵来说一旦失去了活动的空间范围,其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