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了我也不悔过-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子为自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感到庆幸。他轻轻松松走出教委,海子对重新选择的未来,充满无限期待。

    海子在江城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海子只有去投奔灵儿。

    多i不见,海子也想灵儿了。见到海子,灵儿满心欢喜,亲亲热热拉着海子的手,关切地问:海子,学校开学了,你怎么有时间回来啊?

    海子不敢告诉灵儿实情,假装说:我要在教委培训一段时间。

    灵儿不知道个中实情,说:教委招待所条件太差了,就住我爸他们单位招待所吧。

    海子正愁找不到住的地方,灵儿一句话,解决了海子的后顾之忧。

    海子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灵儿。

    接下来,海子开始在县城找接收单位。海子在江城举目无亲,没有人介绍,没有人帮忙,也没有人指点,海子只能误打误撞。

    海子将自己在报刊杂志上面发表过的作品剪下来,贴在一个文件夹一般大小的本子上。在当时,这种本子被称做作品剪贴本。

    海子拿着作品剪贴本,在县城里商品推销员一般,一家一家单位上门推销自己。

    海子找的第一个单位是文化局。海子认为自己学的中文,文化局有群众文化艺术馆,图书馆,以及其他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单位,应该可以接收自己。

    文化局长还算客气,接过海子的作品剪贴本,翻看了一会,说:小伙子不错,发表过不少作品,是个人才啊。我们研究一下,海子,你过几天再来听信。

    海子不明白官场的潜规则,不知道文化局长“研究”一词里面所隐含的深层次意味,果真傻傻等待了几天,再两手空空去找文化局长。

    局长这次不再那么客气,说:我们文化部门正在机构改革,剧团要撤销,影剧院、电影公司要合并,人员实在无法安排。

    我们虽然很需要你这样人才,但是,目前无法接收你。

    海子并不气馁,又去其他部门。其他部门比文化局态度可就差多了,看都不看海子的作品剪贴本,一句话:不要人。就把海子打发了。

    眼看着海子一直闷闷不乐,灵儿似乎有所察觉,问:海子,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实话告诉我,我们一起想办法啊。

    海子仍然硬撑着,说:这次培训内容很重要,原来没有学过,压力很大。灵儿,你别为我担心。

    海子不肯说真话,灵儿也不好再追问。

    接着,海子去了一家银行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大概也喜欢文学,递给海子一根烟,仔细了海子的作品剪贴本。

    银行办公室主任跟海子说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小兄弟,你出大学门不久,不知道人事变动这一块的规矩。

    像你这样毫无目的,没有熟人关系,盲目乱跑,就是跑断了腿,也不会有结果。

    再说,你是教师身份。要想出教育界,改变教师身份,这种调动是严格禁止的,根本不可能。

    你难道看不出来,这是别人在给你设圈套,让你往黑窟窿里面钻?小兄弟,你是不得罪了什么人啊?

    海子这才明白,之前的努力全是白费,以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这条路行不通。

    海子打死也不愿意再回县教委,向县教委讨一份残羹冷炙,选择去其他农村学校。

    海子感到绝望了。(去 )

102、孤独无助泪花流() 
海子没有了主意,就像一只被主人扔到野外的狗,夹着尾巴来到街边小酒馆,一个人喝起孤酒。孤酒辣肠,喝了不但伤胃,还伤心。

    有道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海子一个人坐在小酒店里,思前想后,万般感慨。

    海子想想自己参加工作三年,主观上不是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客观上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成绩有目共睹。真个是吃了亏,费心费神,挖了个大坑,结果把自己给埋进去了。

    要是第一次高考成绩不那么优秀,要是第二次高考成绩不是全校第一。平平庸庸的海子断然不会招蜂惹蝶,惹来那么多麻烦。

    汪渊泽和张小燕的事情,黑狗子吃屎,黄狗子挨打,海子代人受过。

    高考考出好成绩,却要被贬到条件更差的学校去,海子去县教委讨说法,纯属被逼无奈。

    猫子和冷钢他们与外校学生火拼,海子一直到最后,才知道实情。。。。。。

    海子想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怎么就平白无故,遭人暗算呢?

    先是被周校长毫无道理退回县教委,接着糊里糊涂又被县教委忽悠了。

    有道是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海子满腹委屈,无人控诉,悲愤至极,海子伤心流泪起来。

    一个刚出校门没几年,涉世未深,举目无亲的年轻人,在人生起点,遭受到如此不公正对待,他能够怎样呢?捡块石头,能够把天砸个窟窿吗?

    灵儿下班后,来到父亲单位招待所,没有见到海子的人。灵儿顺着大街,挨个酒馆寻找。江城就那么几个酒馆,灵儿很快就找到了海子。

    海子没有发现灵儿,一个人低头喝着闷酒,伤心的眼泪一直滴滴答答流着。

    那种年龄,海子很少流泪,就是想流泪,也是眼泪在眼眶里面打个转转,再转回去。海子像这样泪流满面的时候极少。

    看见海子流泪,灵儿心疼,眼泪也跟着流出来了,问:海子你怎么啦?

    海子一惊,看见了灵儿。暴风雨来了,来得更猛烈了。像受了委屈的海子,见到母亲。海子眼泪流得更猛了。

    海子向灵儿说出了真相。

    灵儿替海子愤愤不平,灵儿说:又不是什么好单位,还这么欺负人。欺负一个毫无家庭背景,毫无社会经验的年轻人,真不应该。

    灵儿替海子抹一把眼泪,说:海子,你别着急。我回去找我爸爸,让他给你想办法。

    灵儿本来准备找个好的时机,趁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向父他挑明自己跟海子的恋爱关系。

    现在情势紧急,灵儿也顾不了许多,急急忙忙回家,给父亲讲了海子的事情。

    灵儿父亲一听灵儿跟海子的事情,一百个反对,说:灵儿,你不要一时冲动,终身遗憾。

    灵儿说:你反对也好,不肯帮忙也好,我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我自己的终身大事我自己做主。

    如果那时候出了周杰伦,灵儿一定会引用周杰伦的歌词:我的地盘我做主。

    灵儿说完,扭头跑回房间,关上门生气。

    灵儿父亲从小疼爱灵儿。灵儿也争气,考上大学,成了县医院大夫。灵儿父亲一直为灵儿感到骄傲。

    灵儿父亲一时难以接受,被寄予厚望的灵儿,会看上一个毫无家庭背景,工作单位在山区,而且吊儿郎当的家伙。

    第二天早上,灵儿红着眼睛准备去上班。

    父亲喊住她,说:灵儿,爸爸先帮你把那小子工作问题给解决了。你们的事情,你还是再慎重考虑一下。

    灵儿只想找父亲帮忙解决海子工作问题,至于自己跟海子关系,灵儿早决定了。嫁给谁,灵儿可以为自己做主。

    现在父亲答应帮海子调动工作,灵儿自是十分高兴,脸上立刻多云转晴。

    灵儿父亲在小小县城,官不大,关系很多,路子很广。

    那时,连猪肉都是稀罕物,与猪有关的其他部件,更是凤毛麟角,千金难求。

    什么猪头、猪蹄、猪膀、猪顺风、猪尾巴,猪心、猪肝、猪肺、猪腰子、猪肚子、猪肠子,没有灵儿父亲的亲笔批条,谁也别想享用。

    这些稀罕物件便成了灵儿父亲打通关系,联络感情的工具。

    县人事局长好酒,喜欢用猪身上那些物件加工而成的卤制品作为下酒菜。灵儿父亲投其所好,隔三差五派人给人事局长送一些过去。有时候,也会亲自带了好酒,陪人事局长小酌几杯。

    时间长了,灵儿父亲跟人事局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当时还没有实行公务员逢进必考制度,录用国家干部,人事局说了算。各种专业技术职称也不通过考试,而是由人事局评定。人事局长权力可见一斑。

    灵儿父亲对灵儿跟海子谈恋爱,仍旧没有认可。他只是想来一个缓兵之计,先帮灵儿把海子调到县城里来,再慢慢做海子和灵儿的工作,让灵儿跟海子断绝来往。

103、无奈告别离讲台() 
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灵儿父亲没有花费过多jing力,轻描淡写跟人事局长说:我家一个远房亲戚,想从灵山中学调到县城来,县教委那边已经同意放人。你看看哪个部门还有空缺的编制,随便给安排一个单位。

    人事局长一听说县教委同意放人,二话没说就答应帮忙。人事局长过去从教育系统调人,就怕县教委卡住不放,还提意见,说他不重视教育人才建设。

    现在县教委主动同意放人,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大半。

    既然灵儿父亲轻描淡写,人事局长也就顺水推舟。县财政局下面有一个江城塑料厂,生产经营形势很好,销售产值过千万,利税过百万。

    按照当时大力发展工业的政策,江城塑料厂升格为县局级单位。工厂升格了,就有了国家干部的编制。

    江城塑料厂升格为县局级不久,国家干部编制空缺很多,人事局长一个电话过去,海子的接收单位就搞掂了。

    海子被调到江城塑料厂,再也不用吃粉笔灰了。海子拿着调令先在江城塑料厂盖了同意接收的印章。

    江城塑料厂办公室蒋主任告诉海子:海子,你来了正好,在厂办当秘书,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厂里正愁没有人写材料。

    海子顺便问了一下蒋主任工厂的工资待遇。蒋主任说:你的工资,按照行政级别,跟原来在学校一样。厂里奖金不少,比工资还高。

    海子进城了,离开了那个噩梦生长的地方。国家干部身份不变,还可以涨一倍多工资,海子比较满足。

    海子拿着人事局调令到县教委办手续。县教委人事科长大为惊讶。

    他以为县教委给海子设了一个死套,海子走不通,最后一定会回来,求他们。

    心甘情愿掉进他们已经挖好的陷阱之中,乖乖选择到比灵山中学还要差的偏远学校报到。

    他没有料到海子这么快就打通了好几个关卡,特别是教师不能跨系统调动,这是一道红线,他不知道海子后面究竟有多大的后台?

    教委分管人事的副主任亲自给人事局打电话核实,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请示县教委一把手主任。

    一把手主任对海子耿耿于怀,才同意给海子下套。他只是口头上说说,只要海子找到接收单位,教委就同意放人。

    他看了海子人事档案,海子祖宗八辈都没有一个当官。他谅海子没有那个能耐,能够在江城找到接收单位。

    他没想到海子不仅找到了接收单位,而且在人事局办理了相关手续。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也知道海子不是个省油的灯。如果食言,海子说不定会做出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来。

    县教委不得不给海子放行,谁叫他们心怀鬼胎,有言在先?

    教委人事科长以前还没有办过普通教师跨系统调动的手续,给几个部门打电话询问清楚,在海子调动通知单上盖了章。

    办完手续,教委人事科长讨好说:海子,我也想调出教育系统。海子你后台真硬,以后有什么事情,还请你多帮忙啊!

    海子在教委人事科长无比羡慕的目光照耀下,拿着教委盖章同意的调令,昂着头,挺着胸,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从此对教育战线说声:再见,拜拜,鼓捣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灵儿对海子的新单位却不满意,灵儿不喜欢工厂。灵儿妈妈就是县纺织厂工人,年轻时候上班三班倒,夜班、中班、白班轮轴转,车间噪音大,扬尘多,甚为辛苦。

    灵儿小时候,去妈妈厂里玩,待不了一会,就吵着要走。灵儿从小就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进工厂当工人。

    灵儿发奋书,考上大学,摆脱了大多数人进厂当工人的命运,成为了理想中的医生。

    灵儿没有料到,海子这么优秀的一个大学生,偏偏被调动到工厂工作。这不是浪费人才,暴殄天物吗?

    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还是父亲故意让人把海子安排在灵儿不喜欢的工厂,灵儿不得而知。

    好在海子虽然进了工厂,但是并没有当工人,身份还是国家干部,属于工厂里面的行政管理人员。

    灵儿说:事在人为,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灵儿安慰海子,也安慰自己。(去 )

104、改弦更张写材料() 
江城塑料厂是个将近2000人的工厂。经过几次技术改造,提档升级,成为部级重点厂家。产品大部分出口,效益连年增长,职工收入颇丰。

    改革开放的风已经渐渐吹进江城,经济建设成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江城塑料厂正局级的厂长坐一辆丰田小轿车,厂办有一辆丰田面包车,副厂级领导人人配了专车。厂领导专车阵容,远远高出县委、县zhèng fu领导。

    生产经营用车有一个车队,车队有几十辆货车,其中十几辆崭新的东风一主一挂货车,是当时货车之中的顶级配置。

    三层楼的车间,7层楼的办公楼,竣工不久。外墙上清一sè镶嵌着白蓝相间的马赛克,巍峨耸立,成为江城标志xing建筑。

    海子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给灵儿吹嘘自己新单位的好。

    灵儿内骨子里还是对工厂充满恐惧。

    “海子,你自己认为好,那就好。你先在这里好好干,以后再叫我爸爸找人,帮你换个单位。”

    新的工作岗位不尽人意,海子好歹脱离了教育战线。海子认为,自古以来,孔子、孟子、墨子以及一连串“子们”,都没有成就一番大事业。

    至于孙子,那套兵法,如果不用到实战之中,也只是纸上谈兵。诸葛亮满腹韬略,没有刘备三顾茅庐,恐怕永远只能躬耕于垅上,做一辈子诸葛村夫。

    海子从教育战线,辗转到工业战线。这个重大转型,既让海子兴奋,又让海子失落。

    兴奋的是有了施展拳脚的天地。失落的是没有能够调到机关事业单位,而是调到工厂。

    工业是个从未接触过的战线,完全陌生的战场。用一个非常老的朝鲜电影名字来说,叫做看不见的战线。

    海子一切从头再来,荷塘月sè,坎坎伐檀兮,都成了过去时,再对人谈起教过语文,要在教书后面加ed。

    1991年国庆节过后,海子正式到江城塑料厂上班。

    产值、销售、市场、税收、利润,生产调度、安全管理、质量体系,同比增长或下降,递增或递减,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措施。。。。。。

    一个个新名词;一个个新概念,一个个新的话语世界,需要海子慢慢适应。

    海子把文学创作的体会搬到官样文章之中,还惦记着要语出惊人,辞藻华丽,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

    江城塑料厂办公室主任姓蒋,高中毕业,40多岁,玩文字材料很有些年头。水平虽然一般般,但也中规中矩,材料拿得出手。

    海子接手的第一个公文是一篇经验总结材料,就是要写江城塑料厂如何在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取得生产、销售、利润三个同步增长。

    海子凭着自己的感觉,把材料文稿写得像抒情散文一般,题目叫做劳动浇铸最美丽的奖章。

    海子自以为文字漂亮,气势恢宏,行云流水,十分满意。哪知道,一出门,就摔了一跤,被办公室蒋主任一棍子打死。

    “海子,你在大学里学过公文写作没有,总结材料怎么能够这样写?你还是好好看看厂里原来类似的材料,重新再写。”

    海子于是在档案室把原来类似材料找出来,认真学习,反复体会。海子这才知道写公文材料,跟文学创作是天壤之别,隔行如隔山。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公文材料和文学创作就是敌对关系。

    公文材料语言要简洁平实,要高度概括总结。用数据和典型例子说话。

    大标题、小标题要工整对称。小标题要服务大标题。小标题下面,还要总结出个1、2、3。除了开头和结尾,最好不用形容词。

    连形容词都不能用,这叫什么文章啊?

    但事实就是这样,海子阅了以往好些年,涉及方方面面的文字材料,都是这么写,形容词简直是稀有动物。

    海子别别扭扭照着以往类似材料,几乎是克隆了一篇出来,再交到蒋主任手上。

    蒋主任一看,说:“这一稿好多了。海子你真聪明,这么快就上路了。”

    “惭愧,拿到文学创作里面来说,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抄袭。”

    蒋主任接着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为我所用才叫好。海子,你材料里面典型事例太少,又都是过去的一些事例。你最好还是去生产科、供销科、统计科了解一下新情况,再充实充实。”

    得了不疼不痒表扬,海子材料第二稿等于没有通过。

    蒋主任教导海子说:“海子,要想写好公文材料,要做到如下几点:脚勤各个部门多跑。手勤多记、多写、多收集。眼勤多观察,眼观六路。耳朵勤多听,耳听八方。”

    海子带着笔记本,按照蒋主任传授的公文写作秘诀,一个一个部门登门了解情况。

    其他部门科长都好找,就是供销科,海子去了几次,科长都不在家。

    海子向蒋主任反映了这个情况。

    蒋主任说:“供销科是厂里最重要,也是最忙的科室。全国各地到处跑,难得找人。我给他们袁科长打个电话问问。”

    还好,供销科袁科长在电话里说他第二天就会回厂里。

    袁科长的座驾是一辆红sè波罗乃兹小轿车。波兰进口货,非常新cháo。

    袁科长本人个子不高,也不强壮。一头卷发,鼻梁上架着一副变sè眼镜。

    手里握着一部砖头一般大小的大哥大,手指上一个硕大的金戒指,说起话来,嘴里像含了一块烧萝卜,好好的běi jing普通话不学,硬要学广东普通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