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新见我们扛了不少武器,连忙过来将我肩上的冲锋枪给接了过去,同时也很奇怪,问我:“哥,你们从哪儿搞来这么多枪械?”我就把刚才的事和他讲了一遍,听得他也是目瞪口呆。
第325章 有了武器,老子心里才踏实()
温菁担心我可能吸入了过量的毒气,让我再休息一下然后再决定下一步。
趁着休息的空档,几个人对于我们刚才进去的那个洞厅又开始议论,纷纷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按照熊老哥提供的资料,当年科考队出现的意外和后来那些搜索大军受袭击应该就是这整个事件的真正的元凶,也正是‘它们’将现场清理得干干净净,并将所有的尸体和物资全部都扔进了我们刚才进去过的那个洞里!”洪开元最先发话。
“有一点我很疑惑。”洪开元继续道,“既然‘它们’有那么恐怖的能力,干嘛还要躲躲藏藏?”
“这个应该不用想。”温菁接口道,“‘它们’或许还有着别的阴谋,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应该很简单,就是不想让人发现‘它们’的存在!或者,他们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短板,而这个短板却是能被咱们击破的!”
“妹子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以‘它们’的能力,之所以还这样小心谨慎,除了你俩刚才说的,这里面很可能还暗藏着一个阴谋,而很可能的答案是它们还没准备好!”李熙道。
听完他们三个的话,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从以往所有的事情,包括几百年前姬家被血洗的事件来看,这里面可能还真如李熙所言,暗藏着一个阴谋。
我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这个阴谋和风曦的计划到底有多少的关联,又或者说,当年风曦所拟定的计划是不是就是针对这个阴谋而预设的。
“我看没你们想的这么复杂,从‘它们’将这整座山给屏蔽起来和将那些尸体装备给藏起来的情况来看,不像是你们说的‘它们’对咱们还有点顾忌。”董少强微微一笑,继续道:“我倒是觉得‘它们’还有点肆无忌惮了!”
“要真的是因为顾忌而掩饰,‘它们’大可不必来清理现场,还袭击前来搜索的大军,直接开溜就行!”
“都要像你这么想,这些事就没这么复杂了!”洪开元嘿嘿一笑,接过了董少强的话,调侃道:“小盆友,这叫‘灯下黑’,懂吗?”
董少强的脸一下字就红了,显得有些尴尬。
“死胖子,说话别这么损成吗?”李熙立刻就瞪了洪开元一眼。
洪开元那么就垂下了头,不敢再出声。
一直没怎么出声的熊鹰笑了笑,没怎么在意这些,转头看向我:“祁老弟,大家刚才说的也都在理,但我也有个疑问,始终想不通!”
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我想的是,既然‘它们’已经将那个藏尸洞给封了起来,其目的就是不想让人发现,那为何又不彻底?”熊鹰道。
我没领会他的意思:“什么不彻底?”
“我们进来时看到的那两扇铁门啊!”熊鹰掏出了烟,点了一支。
我一听,恍然大悟,是啊,既然‘它们’不想让人发现这些东西,就应该连那两扇门也一起处理掉呀,‘它们’又为何没那么做?这前后好像有点矛盾。
是无心为之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这整座山差不多都被‘它们’给藏起来了,尸体和物资在山洞里还加了屏蔽,而独独落下了那两扇门,这到底又是怎样的原因?
“是不是因为那铁门太大了?”一旁的熊茜茜忽然插了一句。
“绝对不是。”萧岚笑道,“以‘它们’的能力,将铁门分解并不是什么难事的!”
熊茜茜‘哦’了一声,不好意思地伸了伸小舌头。
一时间,众人又都陷入了沉默。
看来,到现在为止,我们连‘它们’意图的边儿都没摸到。
“哥,既然对手如此强大,我觉得咱们的准备做得还不够!”一直沉默的顾新一开口,思路与我们完全不同:“当年的考古队和后来搜山的大军,那可都是荷枪实弹的。”
他此言一出,我立刻就冒出来一身的冷汗:我去,光想着解答这些疑问,却忘了头等大事安全!
“是啊,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武器丝毫都没占到上峰,就凭你们三个带回来的这点东西,肯定是不够的!”李熙接口道。
“这样吧,我带少强进去,尽量多的找一些武器回来。”顾新道。
“算我一个,武器这东西,多准备些不是什么坏事!”洪开元立时表态。
“我也去!”李熙古怪地看了看洪开元,笑了。
见状,洪开元马上挠了挠头,憨笑道:“我看你还是别去了,那里面全是死人骨头,别到时吓坏了!”
李熙白了他一眼:“切!只要不是活的,有啥好怕的!”
“有四个人就够了,太多的话,大家的负担会加重很多!”顾新看着我,等我表态。
事已至此,我也只能点头了。
于是,我带着温菁几个人继续等在原地。
半小时后,等顾新四个人再次回来时,我被他们夸张的情形给惊呆了。
他们每个人身上居然都穿上了弹匣套,里面不但塞满了弹匣,而且,凡是可以挂东西的地方都挂了个手雷,之外还有军刺、匕首,肩上各背了两把ak47,除了没看到重武器,光是他们身上的这些东西,足可以发动一场小型战争了。
最逗比的是洪开元,不知道他从哪里找了一顶军帽戴在了头上。
“胖子,你他妈这是准备要上前线吗?”我白了他一眼。
洪开元瞪了我一眼:“你懂个毛线,就像三儿说的,有了武器,老子心里才踏实!”
大家将所有的武器全部清点了一次,并进行了分配,等完全弄完,每个人能已经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战士,个个都是荷枪实弹。
不过,这样一来,本来负重就不少的情况就变得有些严重了,因为除了五个男人,还有四个女孩子,她们负重可比不得男人的力量,尤其是那个熊茜茜。
但根据现实的情况分析,无论是武器还是装备,对我们而言都极为重要,因为,它们很可能就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众人又商量了一阵,最后决定分开行动。
所谓分开行动,并不是大家分成几组各自去探索一条洞道,而是一部分人看着大部分的装备等在原地,另一部人前去探洞。
这样一来后勤就有了保障,而且,不容易给人断了后路。
最后,由董少强带着温菁、熊茜茜和萧岚呆在原地,我领着其余四人继续去探索第二条洞道。
第326章 刻在墙上的历史()
令人意外的是,这第二个通道比第一个更没特点,连一点儿人工的痕迹都没有,就是一个天然的洞穴通道,也是斜向下方,好在通道还比较宽大,即便是两人并排也不会显得拥挤。
我们几乎花了三个小时才走完,最后没有路了因为通道的最后就是一个无底的深渊!
那个通道的出口居然是在一处悬崖的崖壁上,无论我们从任何方向用灯光去照,都照不到边,上不见顶下不见底,也不知道这悬崖到底有多高,洞出口的正前方,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灯光再也射不透了!
无奈之下,众人只得作罢,原路返回。
回到岔路口,我们就剩下最后一个通道还没走过了,也就是那当年的科考队曾经进入过的通道。
这一个来回用掉了我们大半天的时间,若不是人多,气氛好,我是早就吃不消了。
吃了点东西后,我们再次整顿行装,开始进入这个令我们充满期待的通道内。
不过这一次,因为是最后一条洞道,就没再必要分头行事了。
通道在开始的几十米还是比较宽敞的,大概五十米以后就变得非常之窄了,最后只能容一人勉强通过。
几个人一个接一个慢慢往里行进。
除了洪开元,大家都没说话:“我靠,这他妈是折磨胖子的节奏啊!”
“老子回去不减肥就是孙子!累死我了!”
当洪开元最后一个挤出这个短缝隙一样的通道后,又开始发牢骚。
众人一笑置之。
经过这段比较狭窄的洞道时,除了很多已经发黑的血迹在告诉我们当年这里确实出过意外之外,我们并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
走完后我才发现,这段窄洞道也就二百多米长的样子,通过这一段以后,后面的通道又宽了许多,与入口差不多宽敞了。
我烟瘾一向很大,一见空间大了许多,就立刻点了一支靠在洞壁上休息,而且,身上的武器装备实在是太重了。
还等我抽上几口,就听顾新在前面叫我:“哥,你赶紧过来看看,这里有好多的画!”
闻言,我立刻就赶了过去。
只见,离我刚才休息的地方不到十米的距离,宽大的通道侧壁上居然布满了岩画!
这些岩画不但线条流畅,清晰,居然还配了颜料,不过都是那种朱红色的单一颜料。这里的岩画保存得和第一条通道里的差不多,同样没有丝毫风化侵蚀的现象。
几年前的东北之行,我已经见识过那些岩画了,那些岩画主要实在讲一个故事,而且还比较容易理解。
但眼前这些岩画却又有些不同,这通道两侧岩画的内容描述某一种东西,因为我发现,那上面有很多同样的东西在重复出现。
再看画的内容,貌似也非常连贯,整个洞壁上好像在记录着某一件事。
为了使大家便于理解和浏览,暂且将这些岩画内容按场景来说明。
右侧的洞壁上,第一个场景上面画着一个类似于人类的东西,不过看不出身子,因为其头只画了小圆圈,手、脚及身体都是以线条来表述的,所以看不出性别。
看线条,这画的形成年代和我之间在东北那个山洞里差不多,就连风格也都有些类似。
画面分两部分,下面的画着很多人正跪在地上,好像正在跪拜什么东西,上方画着云朵一样的很多线条,其中还有一个长条形的类似于动物东西,有点像蛇,又有点像龙。
说它像蛇因为这个东西是蜿蜒扭曲的样子,说它像龙,因为在它的前端很像中国神话中的龙头,不过没有角也没有须,但倒是有些像鳄鱼头。
它没有爪,两侧有着一对翅膀,翅膀不大,身子上有很多方形及圆形的图案,说得牵强点就像龙的鳞片,但其间距较我们常见的龙图案的鳞片间距大得多,倒是很像飞机的舷窗。
看其神态正像从天空中的云层里飞出。
熊茜茜一看就叫起来了:“这好像是龙啊!”
“我觉得不像,龙是有角有爪的,而这个东西没有!”一旁的萧岚接道。
洪开元这时发话了,他一向是语出惊人:“这分明是某种飞行器自天空而下,下面图案好像是地球上的人类正在跪拜迎接它的到来!”
“我觉得也像飞行器,不像是龙。”熊鹰说道。
经他们一说,我也觉得那东西不像龙,虽然我也曾在共工岩里见过那所谓的神龙,但这个要说它是某种飞行器确实有点牵强。因为那神龙我是亲眼得见,怎么看它,鳞片还是鳞片,这玩意和窗户差距可就大了去了。
我总觉得这玩意应该是绘画者水平的不同才导致的,又或者是理解上的不同。
这洞壁上画的,也许是远古时代某种能够飞行的动物吧,但想了半天却还说不出是哪种动物。
一时间大家又开始议论纷纷,但毫无结果。
我皱了皱眉,这画上的东西很像我当年共工岩里面看到的那个东西,可又觉得不是很像,难道是描述这件事的画师没有描述清楚?我心里直嘀咕,但却没有任何表示。
我没理会他们,自顾自地开始看第二个场面。
这个场面上画的是一大堆的人围着一个高大的“人”形物,不知道在做什么,这个高大的人形物有着硕大的头,但是它的头却是瘦长的,有着两个大大的椭圆形的类似于眼睛的图案,占了其面部的60%以上,鼻子位置只有两个点,嘴很大,是半开着的,就好像在和周围的人说着什么。
再往下一路看下去,第三个场面画的是三四个人正在使用某种东西在敲击一个东西;第四个场面是七八个人在一棵大树上造房子;第五个画的是三四个人在用一种网格状的东西抛向一堆曲线;第六个画面是一堆人围着一个由许多曲线组成的正三角形的的东西跳跃着,类似于舞蹈,第七个好像是在狩猎,接下来是一堆人在庆祝什么,还有很多,我看得一头雾水。
直到看到第九个场景,也就是最后一个场景,我觉得就非常熟悉了,那上面分明是一个人在耕田,因为在画面的前方画着一头牛,后面一个人,一手执一物搞搞举起,一手放在牛后的一个类似于犁的物件上,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个大概,正要开口说话。
忽听洪开元大声地叫了起来:“我靠,看完了才明白啊,原来是这样的,这分明就是记载着人类的一段历史啊。”
接着他从最后给大家介绍,他的看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但我心里却想到了另一件:画这些岩画的人,他们的目的是不是一致的?
洪开元并未发现我走神,继续着他的表演。
他是从最后一个场景倒着往前讲解,最后一个是耕种,接下来是学习、狩猎、取火、捕鱼、有巢(造房)、工具制造、传授、降临。整体来说就是天外来了一个别的物种,是它教会了人类相关的生存办法和知识技术等等。
这完全就是一部刻在墙上的历史啊!
第327章 又见金字塔()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岩画都能轻易看懂,接下来的一部分岩画内容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我最先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图案:上面画的内容很像幼儿园小朋友的涂鸦一般,从整幅图案来看,它描绘的好像是一个自然的风光一样,最上端几条细线,弯弯扭扭的,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右上角又画了一个小圆,再往下全部都是一些类似三角形的一个顶角,而且图案较大,在这些角的两个斜边上又有许多的小箭头,到了中间部分又出现了很多我们在左边岩画上见到过的类似于人的图案,但都是一堆一堆地,也不知在表达着什么意思。
最下端画了很多个倾倒的半括弧,其中还能看出由两条曲线交错缠绕的东西。
一旁的洪开元早就叫起来了:“次奥,这是哪个幼儿园小朋友的杰作啊!好一派田园风光!”
听他这么一说,我总算有些明白了,看来,那最上面的那些弯弯扭扭的应该画的是云,右边那个圆圈代表的是太阳,下边那些应该分别是山陵树木,最后是人、河流及鱼类。整体来看,这确实描述了一幅自然风光。
但对于那一堆一堆的‘人’都在干什么,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就不得而知了。
我带着询问的目光看了看熊鹰,他只是无奈地摊开双手,表示他也不明白。
其余几个人也都是一头雾水。
无奈之下,我只好又开始转向隔壁的岩画。
谁知,这幅画就更加奇怪了,整个幅面就只有一个图案:在靠近图幅的上部画着一个类似于圆形的东西,在这个圆形图案内外画着很多线,还有很多类似于括弧形状的线条,咋一看很像个仙人球!
众人看了更是云里雾里,更加没有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了。
还是只有洪开元来了一句:“这他娘的好像一只刺猬!”
既然看不懂,大家也只好作罢,因为我们这帮人中没有一人对古代的岩画有所研究,所以,看不出其中的意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接下来的一幅又不一样。
这幅岩画的左上角是个很大的椭圆形图案,椭圆的内部也被毫无规则的线条所填满,整个图案的上半部分画着很多十字架一样的东西,中间的位置画着个类似于胶囊的物体,斜向上方,正对这那个椭圆形图案,最下方就只有一条圆弧一样的线条,从左至右贯穿了整幅岩画当然如果将这部分只看着一幅画的话。
同样,我们还是看不懂其中的内容。
到了第四幅同样也是能让人理解的场景:整幅画的图案集中在中下部,中间画着五个圆圈,正中一个,其余四个分别位于中间那个圆圈的上下及左右,呈一个‘十’字形,旁边着一些类似于‘人’的东西,正好将这个‘十’字围绕在当中。
一连看了好几幅岩画,众人依然不知所云,不由就都有些灰心。
“老祁,这些个劳什子估计我们没人能看懂的,干脆,咱就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洪开元道。
“是啊,这么下去我们就算再在这呆上十天半拉月也不一定能看出个什么东西来!”熊茜茜插嘴道。
说心里话,我很想在这些岩画当中找出一些线索来,但看这么久我们连门都摸不到,再这么下去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了。
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比较清楚的,这上面的内容很可能和几年前我在东北看到的那些有些关系,但考虑到人员复杂,并不打算就立刻说出来。
于是,我就对熊鹰道:“老哥,你看咱们是不是先不管这个了?”
“也好,我也一点头绪都没有。”熊鹰皱着眉点点头,表示同意,但表情明显有些不甘心。
见状,我笑道:“现在不看,咱以后再看。”然后回头对顾新和董少强道:“这样,你俩将这里所有的岩画用相机全部给拍下来,要一幅不落!等咱们回去后再去请教专家!”
接着,除了顾新和董少强,其余几人继续向洞内行进。
十分钟不到,通道的尽头出现了一个长方形的洞口。
看看周围没什么异常,我就吩咐大伙一起进去。刚从那个洞口一钻进去,就觉得里面宽了不少,但由于灯光没有统一,没法看清洞内具体形状。于是我让大家分开站在不同的位置,再照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一下,洞内的情景基本就能看个大概了。
待众人一看清,几乎同时都赞叹了起来:好大的一个洞穴。
洪开元拿出了指南针,这是他一向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