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个名字我在相关资料上却从未见过!”周阳又道。
“这些都不重要,这个姞隗为什么要把自己葬在这里?”顾新皱了皱眉,问周阳道:“按照你的说法,此人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任何记录?”
“据我所知是这样。”周阳道。
“都好几千年前的事了,咱们这么纠结也纠结不出个什么的,还不如下去看看,这条暗道到底是通向哪里的!”洪开元开始有些不耐烦了。
“也是呀,与其在这里瞎猜,还不如眼见为实,说不定下面就有些什么发现呢。”温菁也附和了一句。
但此刻,我却并不急于下去,因为既然董、熊两家在金字塔中都藏有东西,那么这个‘姞’家会不会也有东西藏在这里?
第416章 又一个早有预谋的计划()
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我决定先在这些陪葬品中再仔细搜索一遍,看能否发现一些东西。于是就笑道:“暗道之中情形不明,我们对其中的东西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轻易冒险。”
“老祁,提出下去的是你,现在说下去了,而你他妈又改主意了。”刘十八瞪了我一眼。
我丝毫也不以为意,淡然一笑,道:“没说不下去啊!如果能在进去之前对其中的情形有所了解,安全系数就会高很多。”
“你的意思咱们还得在这堆东西里面找一些线索出来?”周阳道。
我点点头鬼扯道:“既然这位鄂侯的棺椁和马匹是从这暗道里运进来的,或许在这些东西中,我们能找到一些与之相关的信息,比如暗道地图什么的。”
“我虽然是个古董商,也很想得到这些东西,但却最见不到有人破坏文物,更何况,这里的东西应该属于国家,我们若是破坏或是带走的话,那就是违法了!”周阳的神色忽然严肃了起来。
“那咱们小心点就是了,尽量别损毁这里的东西!”温菁道。
之前,在挪动那具棺椁之时,周阳就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小心,他自己看那个鼎里的文字还都是戴了手套的,看来此人确实很在意对文物的保护。
不过,像他这种如此高逼格的古董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要换做别人,估计恨不得一把收为己有了,而这小子却想着国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人很可能是两个极端。一是装出一本正经来,尽量不破坏文物,日后再来一锅端,因为这个世界上不贪的人毕竟不多。
二是此人真正的身份很可能不是什么古董商,说不定就是条子的卧底。
不管他是何种身份,除了可能出现的类似于‘伏羲之爻’一类的东西,我从来就没打算带走或损毁什么东西,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国宝,弄坏了就是一种罪过。
既然他不让动,但葛孝成却是可以借用的,只要到了他的手里,我就有办法弄到我的手里来。
想到这里,我就笑了:“我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而且我也缺钱!再说了,冲着十八的信任,我也会小心谨慎的。”
“这样吧,无论什么东西,都由我一个人操作,大家一起检查就好了。”周阳明显还是不放心。
我苦笑了一下,只好道:“没问题。”
心里却在想,这小子也太郑重其事了点吧!
因为之前我们早就检查过,这里并没有刻着墓志铭的石碑,所以大家就把注意全部集中在了那些可能存在铭文的器物之上。
西周时期主要还是以金文为主,当然也有些‘进化不完全’的象形文字,它已经很接近金文了。金文,又叫钟鼎文,由于经常被铭刻在青铜器物之上,而这类器物通常以钟、鼎居多,故得此名。
而之前我们在那口最大的鼎内所看到的,并不是完全的金文,它介于象形文字和金文之间,所以我才不认识。
众人费了很长的时间,收获甚微,因为除了最大的鼎内有那些我们看过的文字之外,其余的青铜器内虽然也有几个字,但除了说明那玩意是谁的东西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直到温菁不小心踢翻了一只簋,其实她也是在转身的时候,脚轻轻碰了一下,然后那东西就翻倒了。
簋,是古人用来盛装食物的器具,所以在它称为殉葬物之后,其内也会装满一些东西,除了黍稷,大都以猪羊牛肉为主。
之前其实我们也都仔细检查过,因为那些东西里面装着的食物早已霉变成灰了,而且,通常情况下,铭文的位置都在盖子的顶部,也有些在内壁,所以我们当时在看的时候,也没去注意簋底部的那一层灰。
被温菁碰翻的这只簋个头并不小,其直径至少有三十公分,也许在下葬前它就缺了一条腿,所以当时它是靠在另一只簋上的。
随着‘当’的一声脆响,周阳差点跳了起来,来不及说温菁,他就立刻冲了过去。
他一边嘟哝,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它扶正了。
忽然,周阳就‘咦?’了一声,接着,就见他连忙把那只簋翻了个个儿,又轻轻在底部拍了几下,随即就叫道:“好奇怪,这簋的底部居然也有铭文!”
本来已经有些灰心的我,一听这话立刻就凑了过去。
周阳将戴着手套的手伸了进去,很仔细地在里面擦了一会,这才又将那簋摆正了。
我伸头一看,果然,这只簋的底部真的刻满了文字,至少有上百个!
“奇怪,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铭文刻在底部的,而且还刻了这么多字。”周阳嘀咕了一句。
虽然我对西周时期的东西不太了解,但我知道,这种铭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先用刀刻出模型,然后再浇铸上去。因为工艺繁琐,所以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人们都是尽量地将文字数量减到最少。
而眼前的这只簋里,居然有上百个字,就连那只象征身份地位的大鼎也不过五十多字,难怪周阳会叫出声来!
如此之多的文字,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必然不少!
也许,我所需要的东西就在这些文字之中!!
我强压着内心的欣喜,连忙让周阳解读其中的内容。
因为除了周阳,其他在场的人都不认识金文,就连知识面最广的洪开元好像也不认识,所以周阳免不了自我表现一番。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他讲解得非常之详细。
这段文字叙述了墓主人的一次经历。
大意是,墓主人(也就是当时的鄂侯)生前沉迷于金石之术,说白了就是好道,一心想得道成仙,所以他不惜重金学道,四处寻访得道之人。
一日,他在后院的静修之所冥想,忽然见一人飘然而至,并自窗而入。
此人鹤发童颜,道骨仙风,一看之下,鄂侯就觉得他不是神仙就是得道的高人。于是连忙跪拜求教。
那人倒也也不推辞,说他此行正为点化鄂侯而来,并嘱咐让鄂侯多行善事,潜心修道,即便是今生无法得道,但只要在其死后九日内葬于一座由九龙守护的通天塔中,同样可以脱离肉身得道飞升。
之后,还将通天塔的详细位置告诉了鄂侯,并嘱咐他那个地方,他生前只能去一次,而且还须小心谨慎,若为他人得知,不但此生飞升无望还会因此埋下祸根。
鄂侯大喜过望,连忙拜谢,并留之于府内。数日后,那人说善果已种,就要离开了,鄂侯苦苦挽留亦无济于事,送他金银珠宝更加不受,最后连那人姓名都无法得知。
那人劝他,他们之间的机缘未尽,他日还有重逢之时。
那人离去后不久,求道心切的鄂侯就匆忙去寻找那座通天塔,最后还真的让他给找到了,而且,那里的一切和那人描述的一模一样。
从那以后,鄂侯便不再过问世事,终日潜心修道。
鄂侯感恩于那人的传道,便请了当时最厉害的冶炼师帮铸了一口簋,将那人与他的际遇铭于簋内,以便他日重逢之时,作为礼物相赠。
虽然那人从未告知其姓名,但好在鄂侯有心,在一次学剑的过程中,看到了那人剑颚之上镌有一个‘卢’字。因此,他就认定那位高人俗家姓卢,并尊之为‘卢公’。
周阳解说完毕后,最后还补充道:“看来,这口簋当时并未送出去,从它缺了一只腿来看,很可能是因为残缺了,所以就不好相送了吧。”
听他说完,我随即就暗叹了一声:又一个早有预谋的计划!
看来,这位鄂侯也不过是别人的一颗棋子罢了!
想到这里,我就不由笑了,淡然道:“或许,那位‘卢公’在那之后根本就没再回来过!他就是想送,也不知道送给谁去。”
第417章 李代桃僵()
众人又连忙依葫芦画瓢去看其他的簋,但却再也没有发现了。
我怎么也没料到,自己的推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被自己给推翻!
从簋中文字所反应出来的信息来看,那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卢公才是我真正的目标。
很明显,卢公使了一招李代桃僵之计。
因为从之前已知的几个家族来看,他们在各个时期都曾遭受过攻击和注意。这个卢公当时应该也是碰到了类似的问题,为了转移视线,避免暴露他们家族的秘密,故意让鄂侯成为替死鬼。
我也看过一些西周历史,关于驭方反周的原因五花八门,但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鄂国最后被彻底灭了。据说当时的周夷王为了泄愤,对鄂国内的男女老少一并铲除消灭,彻底让鄂国在历史上消失了。
史书上的这一段,在我看来根本就经不起推敲。自古以来,诸侯争霸,抢夺底盘之事时有发生时,那时,整个中国的人口都不是很多,地盘固然重要,但若是没有人口去耕种打理,即便疆域再宽也是没有产出的。
抢地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产出!
这个道理几乎所有的王侯都明白,因为这实在是最简单的道理了。
所以,战胜对方之后,屠城屠国这类事是从来都不会发生的。
而当时的周夷王却为了泄愤竟然屠国,这也太说不过去了。虽然自古就有连坐之罪,但也不过是有牵连的人员,至于彻底的灭国还真的是闻所未闻了。
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过的话,也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当时的周夷王伐鄂,肯定还有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和秘密,大概这个原因和秘密不能公开,所以要找个借口来灭鄂。
虽然我不敢肯定这事和卢公授道有关,但我觉得多少还是有点联系的。
理由如下
首先,那时的古人比较迷信,对于风水堪舆一事很是盲目,而卢公告诉鄂侯的这个地方却是九龙戏珠的宝地,在风水师看来,这就是龙脉!
龙脉是啥概念,看古人看来,那可是一个王朝兴衰的命脉之所在,也许是周王听说了鄂侯有这么一块宝地,再加上当时的鄂国确实非常的强大,他担心周王朝会被取而代之,所以伐鄂。
其次,通天塔之说也极为诱人,从古到今,痴迷于问道求佛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帝王,除了想长生不死,更想得道成仙。
而且,通天塔不但真实存在,它的规模建造方式肯定是当时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肯定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神力所致。
这两个理由的任何一个,对当时的帝王来说,让他们出兵伐鄂都够了。
所以,我觉得当年这段历史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并不能全信。
不过,在我看来,如此大张旗鼓地兴师问罪,多少还是有点过了,而且还屠国!
除了上面的,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有人利用了周王,让鄂国彻底消失了。
如此一来,就可以解释卢公为何要用这招李代桃僵了!
驭方反周事件是早西周晚期,鄂国兴盛之时实在西周的中晚期,从刚才那只簋中的文字来看,葬在这里的鄂侯应该还属于早中期,所以很明显,卢公授道之后,鄂侯并未将这个秘密泄露出去,因为这里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时间差。
而将这个秘密泄露出去的人也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鄂侯的后人,二是卢公的后人。
但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如果不将这个秘密泄露出去的话,就达不到他们李代桃僵的目的!!
我正想得出神,一旁的温菁轻轻推了我一下:“想什么呢?”
“没什么,既然这里没什么发现,我看还是下去看看再说吧,咱们不是盗墓贼,就没必要为了找线索再去开人家棺材了!”我干笑着看了刘十八一眼,以掩饰自己在走神。“这么贵重的文物,破坏了也是一种罪过!”
“你他妈看个球啊,老子从不干这个勾当!”刘十八瞪了我一眼,又道:“还等什么,走啊!!”
其实,我本来的计划是,如果再找不到线索就算周阳不干,我也会开棺去找线索,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我知道,那棺椁里无论有什么,它们对我而言都没有意义。
所以,我立刻就同意了刘十八的建议,稍加准备后,一众人等便进入了那条暗道。
暗道的入口是一条斜度约为十五度的石阶,一路向下延伸进了一片黑暗之中。
和我们在共工岩里见过的暗道不同,这条暗道的两个侧壁上装了很多青铜油灯,间隔大约五米的样子。
暗道宽高均约四米左右,是个正方形的截面,众人走在其中并不觉得压抑。
“握草,这里应该和外面的杰作应该是同一批人所为啊,真的开眼界了,太他妈牛逼了。”洪开元赞叹道:“几乎可完全肯定,这绝对不是人类的手笔!”
“废话!”走在前面的刘十八回头给了洪开元一个白眼。
“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咱们是不是点一支蜡烛什么的?”顾新看了看暗道的两壁。
“这个不用担心,但凡里面能点灯的,通常都会有通风口的。”刘十八得意地一笑。“很明显,这些灯并不是装饰品!”
几个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走了十多分钟,但暗道还是没有看到尽头,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深。
又往前走了十多米后,最前面的刘十八忽然就咦?了一声,随即道:“这里怎么会有风,难道这么快就到出口了?”
说罢,他就加快了脚步迅速朝前赶了过去。见状,我们连忙跟了上去。
不过,一分钟不到,刘十八就停了下来,转头对我们道:“前面出现岔路了!”
随着众人手里的手电一照,前面不到五米的地方,就在暗道的左侧,出现了一个和暗道形状大小完全一致的洞口。
我走上前去,伸手在洞口探了一下,发现有一股阴冷的气流从里面涌出来,不过,气流相当的微弱,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温度的差异。
“现在,咱们是直走呢,还是左转?”刘十八看了我们一眼
第418章 超级迷宫()
一看到岔路,我心里一喜:机会终于来了,总算可以各行其事了!
“我们这次带的干粮不算多,所以应该尽量节省时间。”我故作严肃地道:“既然来的目的只是想一探究竟,所以也没必要太冒险,我觉得大家兵分两路来探洞是最好的。”
“你想怎么做?”周阳皱起了眉头。
“这里的一切确实很有吸引力,也值得咱们探索,但我觉得还是不能呆得太久,万一出个什么岔子,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我又开始鬼扯。
“分开走虽然有点冒险,但确实也是节省时间的办法,可我们只有六个人,要是接下去还有岔路怎么办?”刘十八挠了挠头。
“不能再分了,就算以后还有岔路,再分开行动的话风险就大了。到时候直接做记号就行。”我又故作沉吟状接了一句。
“要是走散了怎么办?”周阳道。
“到时大家还是在这里会合,保险起见,无论谁先回到这里,若没意外的话就在这里等!”我正色道:“若等待超过两小时,那么就必须得去寻求帮助或者直接去找对方。但离开之前务必要做好记号,免得相互错过。毕竟我们不知道下面还有没有岔道,一旦有,就会有错过彼此的可能!”
几个人又讨论了一下,当下便决定分头行事。
六个人分成两组,我让洪开元跟着刘十八和周阳,自己则带着温菁和顾新。
最后我还凭着自己的如簧巧舌说服了刘十八,让他们走左边的那个暗道,我则直行。刘十八和周阳倒没说什么,洪开元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显得有些郁闷。
这事安排表面看确实也没什么,但我心里早有计划,一来我还有别的计划,二来那左侧的暗道是有气流涌动的,说明它离出口最近。
如果它真的就是出口,走那边的话就彻底失去了我此行的意义!
和刘十八三人分手后,我们继续朝前,但接下来的暗道比之前却更为曲折了,到最后,拐角也不再是直角,而是变成了更为曲折的弧线角,而且,随着暗道的继续延伸,它好像是逐渐向下倾斜的,只是倾斜的角度很小,不注意很难发现。
三个人七拐八拐地又走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后,暗道尽头在手电光的照射下出现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因为前面出现了一个轮廓分界极为清晰的方形黑洞。
走进去一看,那竟然是另一条更为宽大的通道,比我们刚才经过的暗道足足大了一倍有余!
它高达十米,而宽度至少有十五米,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条巨大的暗道不再是整个从岩石中掏出来的,而是由无数块形状大小完全一致的方形石块砌成的!
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石块个头都不小,其截面长度差不多有一米,厚度超过了三十公分,宽度则无法估量了。
我又靠近仔细看了一会,发现这些石头之间并没有用砂浆之类的粘合物,而是直接垒砌起来的。
“这里怎么不一样了?”温菁有些奇怪地问我道。
“看这些方石的形状大小,这一段应该是鄂侯后来砌的吧!”顾新也凑了过来。
“绝对不是!”我叹了口气,继续道:“你们在仔细看看这些石头之间的缝隙和每块石头的大小就明白了!”
听我这么一说,温菁和顾新同时就靠的更近了,好一会儿才听温菁道:“好厉害!这些方石的大小竟然完全一致,缝隙也一样,估计连刀片都插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