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整件事好像都和几千年前风曦的那个秘密计划有关,这其中到底隐藏了一个什么样的秘密?难道,这整件事已经延续了几千年?风曦真的诸葛转世,能够预测未来?
这种想法虽然有点扯,但除此之外,好像并没有别的解释。
而现在,与姬家相关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在我的手上,而且,这应也是姬家全部的秘密了!但以我目前的能力,根本就保不住这些东西,就算加上温菁和洪开元,我们同样也没有这个能力。
直到此刻,我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局,一个无解的死局!!
但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性格,而且,我最喜欢用脑!
又想了一会,再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于是就开始给温菁打电话。
和以前不同,这次和温菁在电话中足足聊了近二十分钟后才挂了。
想着那些神通广大的牛叉们,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使他们找到我的位置了。我现在没有任何外援,如果装逼成功,这些人中就会有人成为我的外援!
又连着抽了四根烟后,我首先将那个通天冠给敲碎了,还特意将带有小孔的那部分碎片给碾成了粉末,然后用一个小塑料袋给装着,贴身藏好。
接着,我又将那个‘白玉萝卜’很小心地敲下一小块,也用小袋装了,藏了起来。
通过风曦的说明,我知道,这块所谓的伏羲之爻不过就是截取阳光的采集器而已,这其中最关键的应该就是那个所谓的通天冠,正是它,在获得阳光后激发了石中的那个‘白玉萝卜’,从而使人获得其中的信息。
一旦毁掉了它,估计就不会有人能再次从‘白玉萝卜’上获得任何信息了!
因为,通天冠才是读取其中信息的真正钥匙!
之所以要将‘白玉萝卜’也敲下一小块来,也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我并不了解这东西的构成成分,即便这东西将来被抢走,至少还能留下一些样本供我研究;何况,我还觉得它应该还有着别的用途,最天真的想法当然是希望破坏一点之后它就失效了,所以就算失去了这东西也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事。
虽然我无法断定这么做会不会真的有效果,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东西不但可以用来保命,更可以用来作为诱饵!
如果狮子、老虎、鬣狗、豹子及狼群同时在盯着同一个猎物时,想必那争食的场面会相当的壮观!
至于这伏羲之爻,它已经失去了作用,在适当的时候,将它作为交换的筹码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事情仍然得两步同时走:首先应该搞清楚姬家对于风曦的整个计划到底还知道多少?也就是说,姬家是否知道这其中的一切?另外,姬姓家族为何会忽然地迅速衰落,而且和董家当年的异常行为处在同一时期?!因为,我隐隐觉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间节点!!
另外一步,当然是通过一直都在‘追随’我的那些人才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我又花了六支烟的工夫将所有东西又细细过了一遍,在没有发现问题后,终于舒了一口气。
这时,肚子也饿了!
随便应付了一下,就收拾好东西,我准备先到山下的老乡家里去将就一晚。
下山的时候,已经十点了。
想必,该来的人也快要到了
第168章 这特麽谁干的()
第二天出发的时候,我精神很好,一晚上下来,理顺了很多东西,心情也相当的不错。
想着这两天来所发生的一切,我心里有些得意,毕竟,我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不出意外的话,有人很可能整晚都在找我。
现在,只要一出门,我的一举一动别人都会了如指掌。但此刻我一点也不在意这些东西,因为,胸有成竹的感觉确实很妙。
谢过老乡后,我就悠哉悠哉地走向了通往市内的那条路。
没走多久,就搭上了一个早上去市内卖菜的大叔的顺风车。
九点钟,就到了赤峰市内。
按照自己设定的计划,我马不停蹄,半小时后,就坐上了去往通辽的高铁。
到达通辽时,已经十一点了。
看看快到午饭时间,于是就先找了一家酒店,进去搞一下个人卫生,之后就下楼吃饭。接着,又去附近的超市转了一圈,下午一点,我包了一辆黑车,直奔回雁峰!
其实,于友光说的回雁峰根本就不在通辽境内,他之所以说是通辽,那是因为他最先到的大地方就是通辽。
回雁峰具体的位置是在一个叫做扎鲁特旗的小县城的西北面,是大兴安岭地区的一座小山峰,大致位于大兴安岭的西南部。
好在去之前我做了很多功课,不然光去找那个地方估计就可以将人逼疯。
幸运的是,回雁峰离304国道很近,我就让司机把我放在了离那里不远的地方,告诉他,请他在扎鲁特住一晚,明天等我的电话,因为我还要回通辽。
当然,我付给他的车费足够他跑半个月的了。
估计是看在钱的份上,那司机倒也很爽快,说像我这样的客人不多,并主动将电话留给了我。
看着车子掉头而去,我心道,明天有没有机会坐你的车还两说。
此刻,天已经开始慢慢地黑下来了,我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五点了,不由心里咒骂了一句:这边的太阳是不是欺负人啊,这么早就下班了!
抽了一支烟后,我背着包开始往山里走去。
和以前不同,这次我的包里没带什么东西,除了一些食物和水,就是照明用的一些东西了,当然,还有那根大萝卜!其余大部分东西我都留在了通辽的酒店里,还有部分东西我悄悄地寄存在超市的储物柜里了。
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后,我终于进入了回雁峰山脚下的一片树林,好在这里还经常有人活动,所以还没费太大劲。
但当我深入林子以后,就基本看不到人类的踪迹了,周围的植被也越来越密,行进也愈发困难。随着天色的慢慢黑下去,周围的视线范围在不断地缩小,辨识度也越来越低。
我知道,必须得在天完全黑下去之前找到于友光所说的那条小山沟,否则,只靠手电筒的话,就算我折腾一晚上也未必能找到。
而且,这山林之中有无什么猛兽我一概不知,一个不小心就很可能将这条小命提前撂这儿了!
要在以前,我的方向感实在是不怎么地,但开车的时间长了,反而提高了我这方面的能力。按照于友光的描述,我大致分析了一下自己的位置,就加快了行进速度。
果不其然,十多分钟后,我就看到了于友光所说的那条小山沟。而这时,天空已经抹去了最后一丝光亮,我只得打开了手电筒,同时将指南针也拿了出来。
打开指南针时,它已经分不清东西南北了,看来,我已经处在那个山洞的附近了。心里一喜,马上开始确认方向。
我没有丝毫在山林里活动的经验,所以准备极不充分。
首先给我带来麻烦的是身上的衣服,因为这个季节里,这地方的昼夜温差很大,因此,我身上穿得比较厚实。保暖的效果是达到了,但臃肿的身体在这种环境里移动时,不是挂着这里就是勾着那里,行走也相当困难,速度当然就更慢了。
半个小时后,我终于看到了那五棵被做了标识的树,心里也随即松弛了下来。
趁着喘气的空档,我检查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并未发现什么异样,于是干脆一屁股坐到了树下,开始进食。
好在我老爹老妈当年是贫下中农,所以吃这种干粮并未影响到我的情绪,尽管我已经有十几年没享受过这种‘待遇’了。
吃饱喝足之后,又稍微整理了一下行装,便开始朝洞口走去。
洞口前面的那部分曾经被于友光清理过,所以就省掉了不少工夫,就在我猫着腰快要钻到洞口的时候,忽然就发现了一些异样。
这一发现立马使我警觉了起来。
在于友光清理过的地方,居然有很多新近被折断的小树枝,从折断的痕迹来看,明显比于友光之前清理时折断树枝的痕迹要新得多,有些断口上渗出来的植物汁液还非常的新鲜!
应该是最近留下来的。
对于这种痕迹的判断,我远不如洪开元,所以也看不出这新留的痕迹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只能对新旧的差异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这里最近应该还有别的人来过!!
心里一动,我就用手电照向了洞口,果然,洞口周围的痕迹就更加明显了:地面上有很多杂乱的踩踏痕迹,更多野生小植物被弄得东倒西歪,而且因为洞口过于狭小,入口的边缘有很多因为摩擦形成的擦痕。
我仔细地看了看那些踩踏痕迹,发现至少有两种不同的鞋子在这里踩过!
站在洞口,又想了一会,便不再犹豫,现将包系在腰间,再将手电筒含在嘴里,直接开始往洞里爬去。
由于身上穿得实在太多,而洞口有小,我几乎是慢慢地挤进去的。
和于友光描述的一样,这洞口原本应该是比较大的,只是山洪经年累月地冲积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艰难地往前爬了几米后,可以舒展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直到我能完全站起身来,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先点了一支烟,我站在那里将四周的环境看了一遍,发现这里的情况和于友光的描述基本是一致。但我没心情在意这些,只想快一点找到那个画有岩画的洞穴。
虽然只是一个人,但我此刻的心情却是吊儿郎当的,因为按照于有光的描述,在这种属于生物禁区的洞穴里,是不用担心会遭到野生动物的袭击。
最应该担心的倒是那些非动物群体,我想,无论是他们先到还是后到,我都无所谓。于是,一边抽烟一边寻找那个洞穴。
好在于有光的功课做得很好,相当的准确,我烟还没抽完,就发现了它。
爬上去之后,我开始注意洞道的两边,开始的这一段,和于友光描述的一样,什么也没发现。又走了一段路后,我就到了于有光当初拍照的位置。
但接下来,我却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那洞壁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岩画,或者说根本就看不见了!按照于友光的记述,那原本画着岩画的地方全部被人用什么工具给铲掉了!!!
我…艹…,这特麽谁干的……?
第169章 立入禁止()
我被眼前的一切给惊呆了:怎么会这样?!难道是在洞口留下了痕迹的那帮人?
抱着侥幸的心里,我希望能有部分岩画还留着,于是就赶紧朝其他地方检查了一遍。
但很快,我就绝望了,因为结果完全一样,但凡画有岩画的洞壁,都被人给毁掉了,而且,这铲岩画的孙子毁得还很彻底,从洞壁上的痕迹来看,他应该是用一种类似于铲子的东西直接削掉了洞壁的表层!顷刻间,我心中有一万只羊驼在狂奔!
心道,这可是难得的遗迹啊,且不说它隐藏了多少秘密,光是它的考古价值根本就无法估量!!这到底是哪一群鳖孙干的,劳资回头必定要好好教训这孙子!
我心里在暗暗发狠,同时,一种极为沮丧的情绪袭上了心头!
灰心之余,又不由得暗叹了一声,看来,想从这些岩画中寻找线索已经不可能了!
但我并非那种轻易认输的人,心想即便这岩画没有了,至少它告诉了我一件事:有人不想让别的人知道这些东西!
既然他们来过这里,那么多少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吧。
心到手到,我开始在洞穴里仔细搜索,希望能发现一些相关的线索。
但等我用手电照向地面时才发现,这里居然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我擦,这都他妈一帮什么鸟人啊,做事还这么谨慎?!将洞穴里所有的犄角旮旯都检查过一遍以后,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痕迹。
我就彻底灰心了。
坐在地上抽了一支烟,看来,也只能先退出去了!
从那个洞穴口跳下来后,我就准备退出洞外,先是拿着手电一顿乱照,忽然发现很多的脚印居然是往洞穴深处延伸了过去。
这洞里后面这部分是相当的潮湿,洞顶不时会有地下的渗水往下滴落,滴滴答答的声音在这幽静的空间里传开,再加上洞里的回音,显得有些鬼气森森,气氛忽然就显得有些诡异起来。
不自觉地,我就缩了缩脖子,一个人在这种环境里,多少还是有些害怕,可一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就连忙定了顶神,还是觉得该继续查下去。
这些脚印很多,很杂,一些石头上因滴水造成的积泥都有被踩踏的痕迹,而且,脚尖的方向指向了洞穴深处。
我仔细分辨了一下,发现,至少有四个人的从这里过去了。
在这种环境里要想彻底清除自己所留下来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能飞过去!他们如此地明目张胆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在乎别人发现这些痕迹,或者从这里是通向洞穴的另一个出口!
想了一会,我决定顺着这些足迹一路追下去。
这山洞的内部真的很大,越往里,空间显得越大,最后,用手电往上照基本就看不清洞顶了,洞穴的宽度也达到了三四十米的样子。里面到处都是乱石,看样子是山体挤压时就已经形成的了。所以,越是往里,行走就越发困难。
走了差不多十几分钟,洞顶就没再有渗水下滴的现象了,环境也在慢慢地变得干燥起来。而洞穴却开始慢慢变矮变窄了。最后,那些脚印也在这之后彻底消失了。因为这东西的石头都比较大,人踩在上面留下的痕迹根本就不明显,我只得依靠石头表面那层薄薄的灰尘痕迹继续往下追,这么一来,速度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好在我还是很有耐性,并未有太多的想法,一心就追踪这些人的踪迹。
也不知过了多久,洞穴高度也只剩下了两米多高,宽度不足四米,同时还出现了一股一米见方的泉眼,泉眼的出口是一条地下暗河,而所有的痕迹在这条地下暗河边消失跆尽。因为此刻的洞穴去路根本就是一条河道,只有前端的一小段区域没有被河水所占领。
但我没死心,先试了试水温,发现居然不冷,还有点温热。我绕到对岸又仔细检查了很久,却发现这些人好像在这里就消失了!
难道他们是顺着这条暗河走了?
我干脆也不多想,脱了鞋袜卷起裤腿,又将鞋袜塞进包里,顺着暗河继续往洞穴深处摸去。
这条暗河不宽,顶多三四米,深度也仅到膝盖部位,水流速很慢,还很清澈,可以看清水里的情形,但依然没有发现生物的踪迹。
往前又摸了十分钟左右,我发现右侧的洞壁上有一条狭缝,看大小仅能容一人侧身而过。我停了下来,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狭缝的边缘有明显被什么东西摩擦过的痕迹,缝里面的石壁上就更加明显!看来,那帮人从这里钻进去了。
我又琢磨了一会,决定还是也跟进去看看。
这条狭缝实在是太窄了,而且底部全是碎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更没办法再穿鞋。我只好光着脚开始往狭缝里挤。
在水里的时候,因为水温比较高,没有特别的感觉,一上岸,踩上那些石头,很快就感到了刺骨的冰凉!而且,那些石头并不是很光滑,大部分碎石都是有棱有角的,除了冷,那种硌脚的味道实在不怎么好受。
但现在已经顾不了那许多了,我将包拎在手上,一步一步往狭缝深处挪了过去。
幸运的是,大约五十米之后,出口处又是一片开阔的空间。挤出狭缝后,用手电四处一照,发现这里居然是人工处理过的,而且还很大!本想再仔细多看一会,但脚上刺骨的冰冷让我不得不先解决!
穿好鞋子后,这才开始仔细观察。
这是一个半天然的岩洞,长约三十米左右,与狭缝垂直。宽约十四五米,高度至少超过了四米。对面是一面巨大的水泥墙,墙里嵌着两扇大门,两侧面都是那种绿色的大油桶,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桶上印着‘禁止烟火’的标识,有些桶上还有骷髅头的标识。中间这部分应该是用来进出的通道了,什么也没有。
检查了一遍,发现这应该是军队里用的油桶,但大部分都是空桶!
洞穴的四壁上稀稀拉拉地分布着一些防爆灯,看情形应该是有些年头了,因为很多灯外面的金属防护网已经锈烂了。
正对面那两扇巨大的铁门,宽约有四米,高也有三米。灰色的铁门上,油漆斑驳,绝大部分地方已经被锈蚀了,但门上还能隐隐看到几个白色的大字:立入禁止!!
我常年和外国人打交道,一看这文字,立刻就明白了,这他妈应该是小日本留下来的东西。当年,小日本为了巩固东北的防线,在东三省与苏联交界处修筑了很多地下的防御工事,这里离蒙古和当时的苏联非常的近,莫非,这个地方是小日本当年修筑的地下要塞?!
第170章 鸟居龙藏()
铁门看起来很厚重,我卯足了劲儿去推,谁知一推之下才发现,它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沉重,没费多大的劲,门就开了。
门后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深处一片漆黑,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更不知道它通向何处。通道的地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灰尘,而以前那些消失的踪迹再度出现,因为地上的几排脚印非常的清晰。
脚印全部集中在通道的中间位置。
我稍加观察,就发现他们确实是四个人!
对此,我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也并不感到意外,继续查看着周围的情况。
整个通道全都是采用水泥浇筑,非常的规整,高约四米,宽约五米,两个侧壁上是一溜的防爆灯,间距大约十米左右。
这很像传说中的防空地洞,我从没见过此类建筑物,以前也只是听说过。
但日本人在这里修筑如此宽大的地下建筑到底是为了什么?
因为这个通道完全可以让一辆大卡车轻松通过。
难道,他们要从这里运走什么东西?还是因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