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无双-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来宣布,还是……呵呵……”

苏水学也是满怀深意地朝着几人拱手:“告辞!”

苏水华几人有气无力地回礼,夏达更是神色难堪得很。

“人心已乱,人心已乱啊!七弟,九弟,夏达姑娘。这一次,容不得我们再拖延了,必须要一次振奋人心的活动!我打算在这次重阳节【历法一律使用公历,不然换算起来忒麻烦了,至于农历和公历的问题,求别问!】办一次营销,重振人心,不然楚练绸庄倒了……苏家之乱……”苏水西说到后头,神情痛苦。

无论苏水西这个人有怎样强烈的权力欲和表现欲,但说到底,他是在未苏家的利益奋斗!而苏水华,平心而论,除了在稳固局面上有成效外,对这苏氏颓唐,并无回天之力!

听到苏水西的话,无论苏水华、苏水禾甚至夏达,都是心动了。

还未等几人做出决策,突然,松伯气喘吁吁地跑入房内,神情悲愤:“苏克、苏羽还有苏实恬那三个孩子硬是要跑出来,结果在门口就被埋伏的官差抓走了!”

“什么人干的?”所有人都是震惊无比,这是长沙府,而长沙府知府苏浚毕竟还是苏家人啊!

苏松悲愤无比:“长沙府地界,没有苏浚的默许,谁看如此放肆?”

“啪……”苏水华手中最喜欢的茶杯应声落地,脸上一片铁青。

这时候,带着苏家的三位老人也走进了至诚楼。

刚才罢工骚乱,谁也不准三位老人接近工坊庄园。但到了现在,工人离开了,三位族老便在下人的搀扶下,走进了楼上。

“二叔公、四叔公、九叔公……”众人纷纷行礼:“你们怎么来了?”

苏里神色严肃:“都这个时候了,难道我们这几个老头子还能坐得住?”

“是我们办事不利!”苏水华神色一黯:“这次事情过后,我会向宗族会议交代,对我做出惩罚!”

苏涣摆摆手在苏水西的搀扶下坐了下来:“这个时候,不是讲究惩罚的时候。事实上,你们做得并不算差。只是没有好到能够让我们苏家拜托这次大难罢了!”

苏水华、苏水西、苏水禾都是绷着脸。

倒是苏岚,看着夏达赞叹不已:“这次罢工的事情,还是多亏了夏达处理得好。这个时候,对内的争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办法就拿出来,怎么着,一个个都拖拖拉拉了,往日那些果决的性子都哪里去了?还不如人家一个女孩子!”

两老颔首,苏涣也是看着苏水西,沉声道:“回头,你就将你那个偏房休了吧。纳妾纳色是不错,但也别被美色冲昏了头脑!这种德行不佳的人,就算有点小本事,也是能放在财务这种关键事情上的?”

苏水西低头,心下叹了口气:“父亲说的是!宗族会议后,我会自请处罚。只是这一次营销会,决不能有失!”

“犟!”苏里看了一眼苏水西:“你这次营销会,我们都不会反对。这是挽回人心,振奋精神的好办法。但你想过没有,若是苏克、苏羽、苏实恬没救回来。这营销会还有用?”

“官面上的事情……”苏水华接过话头:“大家都发动一下吧,这次,拼着老脸不要,也要找几个好友将三个孩子捞出来!”

苏水西、苏水禾都是点头。他们三个都是举子出身,虽说没有考上进士。但这个份上,也是可以当官的了。自然也算是士大夫,总有几个在官场上有力的人物。

这个时候,夏达有些欲言又止。

苏水禾眼尖,问道:“夏姑娘可是有什么建议?”

刷刷刷,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夏达身上,松伯这会也是鼓励道:“夏姑娘性子最灵,你就说说你的看法吧!”

“我是在想,公子在衡阳有那么多朋友,这一次总不会都袖手旁观吧?”夏达道:“我也常听公子说他们有个衡山六子的说法,而且,公子也是书院的学生。总不该……没点说法罢!”

众人眼前一亮。

当衣颜徽从长沙县大牢里将三人捞出来后,无论是仇天、卢象升、谢世晋还是王轩都是神色沉重。而文思卿更是陪着顾诗晓,两人看着苏家几人,神情悲戚。

也不管长沙府同知怎么温言谄媚,衣颜徽都只是看着苏水华:“苏默和我们都是以兄弟相称,既然这样,那苏先生也算是我衣颜徽的叔叔。以后,若是还有官面上的事情,你尽管来找我。我倒要看看,我兄弟苏默在前方为国事奔走,身陷死地,至今音讯全无的时候。到底是谁在后面拖后腿,如此寒心逼迫!”

苏水华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身份,竟是敢如此放言,而且身边那长沙府同知也是低眉顺眼,不敢忤逆。

但总归一个,苏水华明白,官面上的问题,苏水华总算可以松口气了。有了衣颜徽这番话,这股在官面上被长沙府默认的暗潮总算可以停歇了!

而且,苏浚只要不想着被几百族人骂用心歹毒,他总归不会自己站出来针对苏家!

苏水华和几人道别,衣颜徽几人却是神色难看。

“这次苏家……”王轩摇摇头:“暗流汹涌,怎一个风急浪高了得。”

仇天恨恨地跺了跺脚:“干脆,我调到长沙府来好了。这在衡州,真是憋气,一点忙都帮不上。苏默这小子也是的,跑到了贵州做什么,天高地远连封信都寄不出来!唉,罢了,大家都用心看着点,总要尽力帮衬着!”

卢象升、谢世晋、文思卿以及顾诗晓都是颔首。但大家都没有再说别的,尽管谁都说苏默在西南是音讯全无,但看这情况,苏默还是生还的几率已经很小了。

他们尽了兄弟本分将官府这一块的压力担过来已经够意思了,却不可能再一力将苏家的困难也担下来。

“这会的苏家应该安心点了吧?以为官面上的麻烦没了,就能放手重振旗鼓了!”身材有些干瘦,却目光灼灼的儒衫男子手执纶巾:“夏公子,接下来,可就要看你们的行动了。少不得,这次重创苏氏,一举打垮他们的头功就要记载你手里了!到时候,尹某人总不会吝啬一句和公子的公道话!”

夏元繁神色激动,一种报复的快感让他欣喜不已:“是,多谢尹立先生!”

第八十八章:屯堡人(上)

安氏和奢氏的造反犹如在帝国的西南掀起了一场猛烈无比的暴风雨,而贵阳、成都就如暴风雨中的两座承载着数十百万汉人生命的古船,飘摇着,坚韧地抵抗着。

在贵阳外百里外,还有一艘小船在暴风雨中被不断气侵袭,却沉静无比,默然地抵抗着风雨。

这便是安顺屯堡。

在大山里的数十万汉儿。

屯堡人论起祖籍,几乎全都是江南人。是当年太祖皇帝麾下大将陆秀夫三十万征西大军的后代。整个西南,真正促使其被中枢控制的关键不是中央帝国的威望和名义。而是这些三十万大军以及后续移民的后代!

有这些移民,帝国在西南的影响力才能真正扩散开。同样,有这些驻军移民,也真正让帝国能够切实对西南的反应做出有效应对。而不是一旦有叛乱,就需要征调各路兵马进入平叛。

话说回来,这些江南人移民至此,并未被大山深处的彝兵同化。相反,三百年下来,屯堡人固执地传承着江南的习俗风气。甚至汉家文明也跟着这些人,不断地朝着四周扩散出去。

处在安顺大山盆地里的屯堡人无疑是贵州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

安顺居黔中腹地。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级状大斜坡地带中部;地当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上。这里气候宜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类型;降雨充沛;是贵州高原相对比较平坦的山谷盆地。优美的喀斯特风光、良好的地利、适宜耕作的气候和贵州少见的坝子,都让这里成为孤岛一般的存在。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

苏默在安梓的引路下,带着数百彝兵勇士走进了安顺的大山深处。

作为朝廷的远赴西南的特使,南都礼部主事,书院学子。苏默在官面上的身份让叶家屯上下数千口人都是敬畏之余,也带着一些好奇。

而苏默,对这里生活的人们也是怀着十分特别的感觉。

苏默在西南大山里,满目见到的都是带着英雄结的穿着绣花衣的彝族男女,很少能够见到汉人。而整个贵州地区的,在华朝建立之前,也是汉人少有的地方,除了贵阳等大城市,鲜少见到汉家衣冠。

但到了屯堡,苏默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这里,竟是保存着原汁原味的汉家习俗。

虽能看得仔细的,是屯堡这里的女装。比如而今安梓换上的一身屯堡汉服。

穿着右开襟的宝蓝色长袍,开襟上绣着杂色的滚边,大衣袍很长一直到膝下。镶着流绣花纹的领口、袖口、前襟边缘。

腰间扎着的的织锦丝带。长发挽成圆髻网罩挽于脑后,圆髻上插着一根雕凤的玉簪子,煞是好看。只是因为安梓还未嫁人,故而没有包上头巾。

还有高帮单勾凤头的布鞋,这些在中原地区只有盛大典礼才能出现的汉家衣冠。在屯堡,却是十分寻常的日常服饰。而且,屯堡人是不缠足的。一点都不缠,天足无裹。

“阿梓这身衣服穿上了,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苏默赞叹一句。

安梓大大方方地接下,转而问向苏默:“这次面对叶家人你可有什么准备?他们可都是军户移民的后代,连贵阳三司的招呼都不爱听。这里宗法严密,朝廷对这里的影响并不算大。你的礼部主事的架子可别端起来!”

苏默听着安梓的关心,心下一暖。他们都知道,安彦雄的追兵就在百里外。尽管苏默李代桃僵通过温家的密道逃出来水西城,但作为贵州少数未有攻陷的地区,屯堡迟早会面临兵锋。

十万大军的围攻之下,安梓跟随苏默一步未落,反而对苏默言听计从。这不能不让苏默心下温暖。

“放心,这里我早就准备好了!”苏默笑着:“一会,你可别骂我就好了!”

安梓有些莫名其妙,心想你要能折服了屯堡这群老顽固,我高兴还来不及,骂你作甚?

只是当叶家家主有说有笑地陪着一个老人走出来迎接苏默的时候,安梓顿时怒瞪苏默!

“哈哈,都来了,都来了!”李时珍见到苏默,显然很是开心:“让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便是叶家屯千户,叶如松!”

“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这次礼部主事,奉命处理西南土司之事的苏默,书院温师的高徒!”李时珍将苏默介绍给叶如松:“说起来,还是赢忠的忘年交!”

叶如松年岁三十余,身材魁梧,双手老茧和那股子举动虎虎生威的气势,都显示他是个武艺不俗之人。

见了苏默,叶如松眼中审视着,快步过去,大拜而下:“末将叶如松,见过苏主事!”

苏默连忙扶起叶如松,只不过,刚一接触苏默便感觉好似万重大山在手一般。面上笑容不改,手上力道涌上低哼一声。叶如松神色一正,笑呵呵地起了身。

苏默也未有提这一茬,回礼:“叶千户无须多礼,苏默此来,也不是来摆架子逞威风的。而是为了国事,为了这片土地上我大华子民。所以,这些虚礼就不必了。”

苏默这般务实,叶如松也是心下赞同,迎着苏默进了叶家屯。

苏默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整个屯堡,这次能否打个翻身仗,这里就是苏默的起点!

叶家屯是典型的军事驻地,完全出于军事的堡垒,整体建筑,几乎都是用石头建成,是个名副其实的石头城。

整个屯堡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而屯堡建筑也将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从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个石头世界。

第八十八章:屯堡人(下)

石头建造的屯堡,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御体系。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深遂枪眼。低矮的石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这一切无不显示当时战争所需的建筑构式和屯军备武的思想。

一路见了这些,苏默缓缓点头。心中多了一份信心,尽管三百年来,这里的军事用途的色彩越发淡薄。但石质城堡保存不错,到现在还能发挥较好的军事功能。

对于这一次的计划,让苏默平添了几分信心。

叶如松也悄悄地打量着这位年轻的礼部主事,听了那么多来头,叶如松心中也对其多了几分郑重,不为别的,就为苏默是书院出身的人。

而巧合的是,屯堡里的陈家堡也坟头冒青烟地出了一位人才考进了书院。故而,叶如松对书院两个字的分量,是十分明白。也知道从这里头出来的人,一个个的确是极是聪慧厉害的角儿。

而此次,整个贵州风雨飘摇,安彦雄领兵十万席卷贵州。兵锋直指湖广、广西、云南各处。尽管贵阳、安顺等地还略微残存朝廷的影响力没有陷落。

但没有陷落也意味着而今,无论是贵阳还是安顺,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被团团围困住了!

尽管安顺城依旧在抵抗着罗甸大王麾下大将,水东土司宋万化的两万兵马。但依着安顺城那孱弱的军事力量,叶如松十分明白,安顺城而今能指望的,也就是他奇迹一般多拖延几天;好为他们屯堡挤出几分时间,将力量联合起来。好歹在这片群山之中,将这坝子里面的父母妻儿给保护住!

至于能够守到什么时候,叶如松心下是悲观的。他知道,而今贵州是真的没有再多的力量能够去剿灭叛军了,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屯堡人组织起武装力量,等待外省援军到来。

办法想着是不错,但叶如松十分明白,尽管屯堡人是一个军事区,人人都是军人的身份。但这个军区的指挥结构早就混乱松散了。整个屯堡三十余万人,没有谁有那威望、能力亦或者魄力去统和这些力量。

谁都知道眼下大难临头,可谁有那资格去组织这些力量?

叶如松之前无不渴望地想着,现在,他们只需要一个名义,一个能够压制住内耗的名义!

于是叶如松想到了李时珍所言的苏默,也就是而今这个带着一群彝兵进了屯堡的礼部主事!

话归源头,这时候,苏默一行人也到了叶家大宅,一个八字四合院

叶家的八字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点,又有华东四合院的布局,但最突出的特点是全封闭的格局。居民建筑分朝门、正房、厢房,朝门成雄伟大“八”字形,两边巨石勾垒,支撑着精雕的门头,门头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装饰品。正房高大雄伟,在木制的窗棂,门簪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厢房紧依正房两边而建,前面为倒座,形成四合,中间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头拼成,四周有雕刻着“古老钱”的水漏。

苏默就在正厅里头见了叶家的一干重要人物,除了家主叶如松外,叶如松的两名长子叶昶,叶骞。

互相行礼,客套完毕。

苏默开篇见题:“这次苏默所来,也不瞒诸位。为的,就是募兵!”

叶如松目光一沉:“募兵?苏主事难道有这个权限?”

苏默笑道:“本来,若是西南没有这么热闹,我也就是一个挑拨离间的角儿。但眼下,安彦雄不自量力想要割据造反。那身居此处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力讨伐叛贼。我身为负责西南夷情的负责人,又怎么没有平叛的权力?”

叶如松轻笑了一声,苏默的话左右游移,实际上就是在钻空子。苏默的确是没有明确的募兵权限,但眼下安家造反,苏默又是负责西南夷情的官员,自然也就有了针对安家相对宽泛的权力。

只是,苏默既然要募兵,那就是要将整个屯堡地区纳入手中。本来身为一地豪强的叶家也得在苏默手下俯首称臣,权力的丧失叶如松会愿意吗?

叶如松在沉默,倒是叶昶叶骞两人眼中目光灼灼,看着苏默很是对这募兵有趣。

李时珍这时候开口:”老夫来到这里,说起来也有几个年头了。有些事情,也有几分想法。就是不知道几位官人可有兴趣听听?“

苏默拱手:“洗耳恭听!”

叶如松更是对李时珍十分尊敬:“请李先生教诲!”

李时珍回礼:“教诲不敢当,就是说说一些想法吧。这个时候,大家不妨放下一些警惕和私心。说是看在老夫这点薄面上也好,是因为而今这局势也好。大家,大家能否拿出一些诚意,不拘泥那些虚礼。也不要想那些已经没有意义的得失,就是全力以赴地精诚合作,将这群犯我中华的逆贼剿灭了,卫我父母妻儿,诸位觉得可好?”

叶如松和身后几人望了一眼,特别是两个儿子叶昶叶骞眼中都是一脸兴奋的劲头。

一念及此,叶如松对着几人道:“并非叶某有意阻拦,实在是募兵之事……此中因果,难以处理啊……”

这会,安梓出言问道:“若是募兵不可行,那为何不重启卫所军?”

叶如松看着安梓,叹了口气:“安姑娘有所不知,屯堡虽说依旧还算卫所驻军。但实际上,这里的所有人都与百姓无异了。只是高阶军官不会舍得这层高品武官的身份,再加上一些特殊的原因。这才让屯堡依旧以卫所旗的方式保留下来。但想要以此组织兵马,最大的可能就是军官比士卒还要多。根本没有战斗力!”

“这块地方,说是军屯。但实际上,从两百年前开始。这里就已经默认成了一群百姓了,为了不重复中原卫所军的悲剧。从一开始,这里的田地就分割得很清楚。没了军田,这里还算什么军屯?”叶如松继续说着:“至于军队的组织训练,不瞒诸位,那都是播州之乱的时候了。我们唯一能倚仗的,也许就只有这一片石头城。若是公子想要募兵,那我也不妨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公子觉得如何?”

苏默颔首:“我也愿意开诚布公,我来到西南,就没想过要庸碌回去。若不然,阿梓手下五百彝兵也足够我在这个时候悄无声息地逃出贵州,回到安全的地方。但覆巢之下无完卵,这不仅仅是我个人安危名利的问题,也是屯堡三十万人、贵州百万汉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