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拿起银针,手在发抖,心在发颤,浑身热汗淋漓,呼吸也变得急促粗重起来。

    “扎啊,扎人中,不过是出点血,不会有事的。”

    “是吧,人,人中在哪?”

    班成其实是知道人中在哪的,完全是因为紧张所以才口不择言,他擦了把脸上的汗,俯下身将银针对准李轨的人中正要扎下去。

    冷不丁的有人厉声呵斥道:“放肆!班成,你想弑君吗?”

    班成手一哆嗦,哎唷一声,银针失手掉落。

    未及他回过神来,早有一个套圈套住了他的脖子,他喉咙一紧,脖颈剧痛,身体已经失去了平衡。

    李轨是被太医署的太医救醒的,皇后闻莺守在病榻前,淑妃竹玛一身劲装,手提一根短棒守护在他身后,贵妃郭佚正在外厅厉声责骂什么人。

    尚书令凌嵘,枢密使周府,宫务局令夏侯忠、吏部尚书满宠,兵部尚书郭槐,户部尚书毛玠,吏部尚书荀攸都已经被宣召进宫,此刻正候在廊下。

    郭佚拐着闻莺在王俭的支持下控制了长乐殿后便召诸位大臣进宫。

    其实就算她们不召见这些人也是要进宫的,这日恰逢小朝会,皇帝循例是要参加的,纵然想休息一下溜个号,也是要到场请假的,不见大臣的面就闪那是不可以的,这是规矩,皇帝也不能破。

    李轨的目光自众人脸上依此滑过,他还想看到胡图、胡炼或芈林,但他一个也没见着,他看到的唯一武人是锦衣卫副都统王俭。

    王俭浑身披挂,手按刀柄,倒也是威风凛凛。

    太医署的太医,白发苍苍的齐喜元跪在地上摆弄他的药箱子,李轨问道:“齐太医,朕这病:

    齐喜元仰起脸,一脸谄媚地笑道:“无甚大碍,陛下日理万机,有些劳累过度了,服了臣的药,安心休养三日,保管陛下又是龙精虎猛。”

    李轨微微一笑。

    皇后闻莺说:“有劳太医了。赏。”

    齐喜元退下。

    贵妃郭佚从外面走进来,跪拜道:“臣妾声音太高,惊扰了陛下,万死。”

    李轨道:“贵妃能当机立断,实乃大卫之福也。班成怎么样了?”

    郭佚道:“皇后娘娘懿旨将他暂时拘禁,等候陛下发落。”

    李轨望了眼闻莺,目含温柔,但没有说话。

    宣召众大臣入内觐见,对众人说:“班成怎么处置就交给刑部他们去议吧。诸位卿家都辛苦了,今日小朝会朕要告假,就由尚书令代朕主持吧。”

    遍视左右,勉强挤出一丝微笑道:“今日这事,还请诸位卿家代为保守秘密,今日救驾有功者,重赏。那个,皇后与贵妃留下,余者都退下吧。”

    众人再拜,留的留,走的走,一时间都散了。

    沉默了一阵,李轨打破沉闷,说道:“罪在朕,与他人无涉。贵妃有什么要劝谏的话就说罢,我洗耳恭听呢。”

    郭佚冷冷地说道:“臣妾岂敢,只望我皇帝能爱惜自己的身体,陛下康健方是黎庶的福分呐。”

    李轨点头称是,又对闻莺说:“皇后也辛苦了。”

    闻莺闻言,一滴眼泪自脸庞悄然滑落,两年了,他还是第一次跟自己说话呢。

    本章完

    

第340章 我有四个首都() 
李轨又对郭佚道:“这次真亏了你能当机立断,到底是杀敌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过去我错待了你们。”

    郭佚道:“怎敢要你这位皇帝老爷认错,只望你别嗔怪我擅做主张撺掇皇后娘娘调王俭进宫就谢天谢地了。”

    李轨道:“王俭不错,以后可以重用。丕儿在江南表现不错,时间也差不多了,该是让他回来的时候了,你说呢。”

    郭佚惊道:“这个可问不得我,我一个妇道人家晓得什么,我只知道做父亲的应该疼爱孩子,孩子多了,可不能偏心哟。”

    李轨就望了眼闻莺,讪笑道:“你说的是,把李玖也召回来吧,听说这些年他在北海还算老实本分。既然心性已经得到磨炼,是时候给他点正事做了。”

    于是诏令晋王李丕回京,封李玖为北海王,召回京城另有任用。

    王俭应变有功,重赏。

    至于班成,却是自作孽不可活,被处以极刑,家人籍没为奴,倒是一点机会也没给他。

    这桩案子因为涉及皇族隐私,故而只有京城极个别人知道,便是凌嵘这些人也知之不详,也没人敢随便打听。

    李丕回京后不久就被任命为尚书左丞,过了不到半年,就被册立为太子。

    北海王李玖同时晋封为辽王,司职京兆少尹,却无甚具体执掌,只是一个虚职罢了。

    李丕做了太子后,李轨许其在长乐殿随班学习,以太子的身份参加小朝会,李轨的交代是多听少说,最好不说,但每次小朝会后李轨都会单独留他下来,询问他对一些政务的看法,许他讨教一些政务方面的问题。

    李丕是个很好学也很有悟性的人,进步的很快。

    李轨也就试着让他具体处理一些政务,譬如太原一带遭遇蝗灾,粮食普遍歉收,朝廷准备减免税赋给予赈灾,但有人举报说太原地方官夸大其词,上下勾结,目的是要套取朝廷的赈济款。

    李轨责令相关部门派员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却是截然相反。

    这意味着总有一方是说了谎的。

    李轨就给了李丕一个处理具体问题的机会,叫他具体承办这件事,李丕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搞清楚了事实真相,拟定了处理意见,呈递给李轨过目,李轨觉得意见尚可,便同意了他,让他以太子的名义处理这件事。

    李丕叩头道:“太子也是儿子,只该奉行孝道,随班学习是父皇的恩赐,怎敢干预政务,请父皇收回成命。”

    李轨觉得李丕这么做还算稳妥,哈哈一笑,便同意了。

    有一个得力的儿子做助手,李轨轻松多了,春去夏来,李轨赶在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来临之前离开长安前往洛阳。

    昭告天下,留太子李丕为西京留守,镇守长安城。

    东都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城内街道横平竖直,顺畅开阔,用石头铺设路基,上面铺设细碎的石子,用粘胶压平,这样人走车轧都没有问题,晴天雨天一样方便。街道两边有行道树,炎炎夏日可以遮挡阴凉,可以降低噪声污染,可以吸附尘埃。

    街道两旁有青砖铺设的人行道,街道下面有地下排水沟,街道整洁平整,颇有些现代化的气息。

    但洛阳的主干街道两旁并不热闹,分布在街道两旁的里坊都用围墙围了起来,每座里坊都开辟有至少两座坊门,入坊之后是横平竖直的坊内街,街道两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整个洛阳有东、西、南、北四大市场,全部都建在城外,这是全国性和区域性质的批发市场,而城内并无专门的市场,城内的商业区主要集中在坊内,便利居民生活。

    贫富差距和阶层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李轨倒没有任何回避,长安城里是如此,洛阳城里更加明显,这座城是一座高贵之城,高昂的房地产价格使得这座城市变得一点也不宜居,人口多年没有增长,城市活力陷入可怕的停滞。

    李轨觉得这样很不好,一座没有生气的城市是没有价值的。

    如何为他一手缔造的王朝东都注入活力呢。

    李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在洛水的南岸再起一座新城,定位是平民之城,务求房价低廉充满活力。

    这种动人奶酪的事是很得罪人的,即便你是一个皇帝,也不可以为所欲为,李轨为了让人们没有那么多牢骚,三次修改了南城的规划。

    既然是平民之城那配套什么的就要差点,与北城相比落后个两千年又何妨。

    所有新的设计理念在这座江南之城里都没有使用,这么做直接降低了江南之城的房地产价格,生活什么的也的确不甚方便,但有一样这里地租便宜,这不仅有利于市民的聚集,同时也避免了被北城的那些高官贵人们打搅。

    北城的贵人们是很善于炒房的,他们炒遍了整个国家,却唯独对江南的那座新城兴趣不大,因为在穷人区投资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会动摇自己的阶级属性,这无疑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李轨用这种方式庇护着向往美好生活的平民,收获的却是满满的质疑。堂堂的国家东都居然出现了这么大面积的贫民区,简直是整个王朝的耻辱,让来东都游历的外国友人,番邦使臣怎么看,这完全是砸招牌的事。

    国家的都城就应该富丽堂皇、华丽雍容,一个在首都连房子都买不起的人那他就是低端人口,就应该被清理出去。

    面对这些质疑,李轨不动声色地组建了一个特别税务调查小组进驻东都为京城高端人士服务,挨家挨户的登门拜访,而且不收服务费哟。

    东都高端人士的傲娇其实是有道理的,国家财富大半集中在两京,其中相当部分都附着在固定资产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价格高到离谱,使得他们的财富急剧飙升,对后来者完全可以用俯视的目光予以鄙视。

    这种强干弱枝的做法对统治者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财富的高度集中让核心地区热的烫手,做什么都处于高危之中,让偏远地区凉的寒心,干啥啥不成。

    当初设立两京的目的是分散风险兼带振兴中原,战略上并无任何不妥,但现在大卫的国土如此广大,单单两京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在李轨的规划中,大卫的京城应有四个:

    一个是政治的首都,那就是长安。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代表的是皇家无上的威势,据一城而制霸天下,非长安莫属。

    一个是经济之都,那就是洛阳。地处天下地理的中心,汇集天下之财货,通达四海,惠及五江。得一城而握有天下经济命脉,普天之下唯有洛阳。

    第三个首都是预备首都,皇帝家的后花园,它应该是皇帝的龙兴之地,是皇族势力盘根错节之地。是潜龙伏渊的渊,是龙腾四海的海,是飞龙的栖息地。

    大卫的龙兴之地应该是幽州或者是辽东。但幽州太过靠近边境,又偏居一隅,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幽州并不适合做首都,而辽东现在甚至还处在他人的控制之中。

    所以李轨把自己的龙兴之地定在了太原,这个当然也是有道理的,他的发迹可不就是从做了并州牧开始的吗,太原是一块福地,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肥沃的土地足可以支撑一个预备首都的存在。

    大卫的第四个首都应该是进取之都,这个地方既能上通朝廷,又能下接地气,既是朝廷控制的核心地域,又应该少一些规矩,多一些活力,让普天下所有愿意创新的人们都到那边去,这里应当以创新者的姿态引领整个帝国的发展进步。

    这个地方应该在哪呢,李轨心中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扬州的吴郡,一个是交州的合浦郡,吴郡的优势是经济基础条件好,缺点是经济基础太好,地方势力大,排外不好弄,合浦郡人口少可以完全拿下,缺点是太远,经济基础也差。

    或者南海郡的番禺是更好的选择。

    究竟定哪个呢,暂时还没有结论。

    除了这四大首都,李轨还准备设立十大国家中心城市。

    单纯以经济而论,大卫的大城市有十个:

    长安:关中地区的核心城市;

    洛阳:中原地区的核心城市;

    太原:并州地区的核心城市;

    邺城:河北地区的核心城市;

    南阳:南阳盆地的核心城市;

    江陵:荆州地区的核心城市;

    寿春:淮南地区的核心城市;

    建业:江南地区的核心城市;

    番禺:岭南地区的核心城市;

    成都:蜀地当之无愧的核心。

    他们中有的已经确立了地区核心霸主的地位,有的正在做大做实,李轨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重点地区,也就掌握了大卫的经济命脉。

    李轨在这十个地方都设置了“促进地方农工商发展进步使”,简称农工商使,以地方长官兼任,负责劝课农桑,发展工商业,协同区域内的交通水利等规划建设。

    本章完

    

第341章 黄金雨() 
发展对外贸易,鼓励百姓出海开拓新的殖民地。

    这是大卫定下的基本国策之一。

    为了落实这一“千年大计”,朝廷在广陵、南海设置了两处海外殖民事务管理局,负责统筹区域内的边民入海和海外归来人员上岸事务。

    获知潜逃到夷洲的贺家兄弟已经在当地站稳了脚跟,李轨下诏赦免二人所犯之罪,设夷洲郡,以贺远为太守,贺近为都尉,封二人为关内侯,过往罪行一律赦免,还派使者上岛给二人宣读诏书,发给官袍和金印。

    贺家兄弟虽然不在乎做什么大卫的太守、都尉,但对袍服和印信还是很看重的,有了这两样,他们就是名正言顺的夷洲之主,大卫的地方官再也不能把他们当贼来防了。

    夷洲这地方虽然物产丰饶,但究竟还是荒僻之地,基础条件很差,短板很多,缺乏的物资太多太多,这些都需要源源不断的从大陆输入,过去因为地方官府的阻扰,让兄弟俩一筹莫展,现在好了,他们做了大卫的太守、都尉,都是一家人了,要什么东西只管派人去大陆采购便是,一手钱一手货,公平买卖,你有什么理由不卖给我?

    夷洲郡和会稽郡之间的那道浅浅的海峡上白帆往来不绝,两岸沿海地区逐渐兴起了一座座以对外贸易和海外掠夺为主的村镇。

    更南一点的弄根则遇到了一点麻烦,他们号称占领了一座大岛,但实际上只是占领了那座大岛沿海的一块三角洲地区,广大的岛屿内部深山密林里并不是他们的地盘。

    因为自持是天朝上国的人,所以弄根从来不把岛上的野人放在眼里,他在海边建了一个据点,御使野人做奴工,残酷压榨,致使数百野人死亡,野人部落来讨公道又挨了他一顿胖揍,结果就出大事了。

    该岛腹地的野人部落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然后决定联合起来,出兵三千,直接把弄根设在沿海的据点给推平了,弄根本人也在战斗中受了伤,逃到海上没几天就毒发身亡了。

    浓沥率残部浮海来到日南郡,向地方官府求助,索要粮食、军械、医药,又在境内招募兵马,地方官府予以驱逐,两下发生争斗,浓沥占据了比景、朱吾两座县城。

    事情捅到了征南将军宋宪那,宋宪打算兴兵征讨,幕僚江约劝他谨慎,建议他将这件事禀报长安,请长安皇帝定夺。

    宋宪嘿道:“如此,你我人头不保。陛下鼓励百姓海外殖民,可并未鼓励他们反噬自身,而今他占据了大卫的两座县城,我若是置之不理,要地方官有何用?”

    当即兴兵一千五百人,水陆并进,只用了十天就讨平了浓沥的叛乱,活捉贼首浓沥。

    这个时候才上奏朝廷,请求定夺。

    李轨下诏,赦免浓沥及以下,让地方补给粮食、军械和医药,并授意宋宪卖给他三艘旧军舰,许其在交州南海城招募人马,但招募处应由官府派员监督。

    两个月后,浓沥招募到六百勇士,补足了给养之后,乘着买到的旧船杀回去报仇,经过苦战夺回了海边据点,又诱杀了森林部落联盟的首领,并设下伏兵重创野人部落,杀的野人部远遁二百里,再不敢觊觎沿海据点。

    浓沥上奏朝廷,报捷,希望皇帝能派大臣前来镇守。

    李轨派了一个使者,巡视了这座位于茫茫大洋中的海岛,随后指点浓沥将据点西迁五十里,在一处港湾里筑城,建设海港,与大陆保持贸易往来。

    使者随行人员里有建筑方面的人才,留下几人充当工程师。

    半年后浓沥新据点建成,绘图奏报征南将军。

    李轨再遣使者上岛,宣读皇帝诏书,改该岛为南苍梧岛,定城名为新苍梧城,建设新苍梧郡,授浓沥太守,封关内侯,赐给袍服、军器、甲胄、旗帜和金印,许其与内地进行贸易,免征关税十年。

    眼见着贺家兄弟、浓沥远涉重洋,开天辟地,封侯拜相,更多的人按捺不住创业的激情也加入了南下开拓殖民地的行列。

    自南海郡、合浦郡、日南郡出发的探险队每日都有十几支,他们或横越惊涛骇浪,或穿越危险重重的密林,在海边、河岸修建据点,步步为营,逐步向南推进。

    他们占据了很多岛屿、半岛、河口、三角洲,把触角伸展到了中南半岛的最前方。

    李轨最希望的是他们能继续向南、向南、再向南,一口吞并袋鼠国。

    但鉴于民间力量有限,尚无力远涉重洋去发现新大陆。

    李轨遂着手筹划一次官方性质的海外殖民计划。

    这件事由东海王李玖牵头,具体由卫尉陆逊负责。

    选择陆逊自有李轨的考量,东吴权贵整体投降大卫,使得江南问题得以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解决,避免了残酷的战争对地方、人心和经济的摧残,但存留的后遗症也是很大的,众多江东旧贵族以国家功勋自居,北迁两京后与关中、河南贵族发生诸多冲突,在遭到两地土着的强力狙击后开始外溢,中原、河北、淮南多地都出现了东吴人扰民事件。

    当初为了迅速消解东吴人的对抗情绪,李轨对北迁的江南大户是给予了相当的优待的,东吴人在中原,在关中以超国民姿态出现,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在处理地方与东吴人的纠纷中都小心翼翼的,心里的天平始终是倾向东吴人的。

    那时节东吴人刚刚离开故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相对还是能安分守己的,所以也没酿成什么大乱子。

    但等到他们渐渐熟悉了北方熟悉了中原后,温顺守礼的南方人开始得瑟起来,而惯性思维犹存的地方官一时看不清形势还在继续给予优待,甚至是袒护。

    这就导致了中原地方势力更强烈的反弹。

    李轨想跟地方官说此一时彼一时,国家已经一统,都是大卫的臣民,法律面前应该一律平等,再偏袒什么族群就过头啦。

    但这话实在不便明说,不得已李轨只得授意内军厅在豫州地区办了几个典型案例,给地方官们上一堂生动的说教课。

    全民宠江南人的时代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