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升级记-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安胎药,好一通折腾。

    这事的罪魁祸首是十阿哥,但温僖贵妃舍不得处罚他,只把打扫的几个宫女一人打了几板子,她们这打挨得倒也不冤,若温僖贵妃真出什么事儿,只怕她们赔上小命都不够的。

    在温僖贵妃眼里,这件事就被当成意外混过去了,因为她不会认为是两岁的十阿哥要害她,只能是意外。不过苏兰芷不这么想,意外也是可以制造的,只看手法够不够高明,够高明的话,就算能查出有人搞鬼,却也抓不住一点把柄,在她看来,这次的事十有**是人为制造的意外,只是是谁背后下的手,又用的什么手法,她一时参不透,只能加倍小心。

    八月,皇帝巡幸塞外,皇子只带了胤眩吞樱箦校绽架坪臀沦夜箦荒芡校粼诠锇蔡ィ使箦蛭缝裼植×耍菜挡蝗ィ詈蠡实鄞嘶蒎偷骆梢约罢录咽�

    如今苏兰芷的日子过的更舒心了,每五天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一次安,平日就在景仁宫蜗居不出,茉雅奇天天过来陪她会儿,胤禛也常来请安兼吃饭,太皇太后七十多了,整日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病的,早不耐烦管事,皇太后本就是个透明人,不搀和这些事,皇贵妃天天衣不解带照顾胤祚,又要照管宫务,自己身子骨又不怎么解释,隔三差五有个头疼脑热的,已经让她没有精力多管,只要不出格的事,她都睁只眼闭只眼当看不见。

    所以苏兰芷就在规则内打擦边球,规定皇子六岁进学,住阿哥所,不准和生母太亲近,但皇帝以孝治国,他本人还晨昏定省不辍,胤禛每天给苏兰芷请个安,也不是什么罪过,只要上面几个人不说什么,底下人有意见也只能忍着。

    惠妃要随驾,养子胤禩却是不能带的,只能留在她的长春宫里。宫里这些人们,惯会跟红顶白攀高踩低,平时有惠妃镇着,他们只能精心服侍胤禩,如今惠妃不在,难免有些懈怠,当然,也只是懈怠些而已,什么克扣份例作践皇子这种事,不想死的没人敢做。

    某些脑残粉写的小说里总说胤禩小时候多么多么可怜,谁都能欺负他,兄弟都不待见他,宫女太监都敢当面辱骂他……如此种种只在小说中存在。惠妃脑子又没进水,再嫌弃胤禩,也不会把对他的厌恶流露于外,因为那无异于自觉与皇帝,宫女太监们没有不爱惜脑袋的,胤禩再不被皇帝所喜,也不是奴才们可以作践的,就算真有极个别这种脑袋被驴踢了的奴才,别忘了宫里还有掌管宫务的宫妃呢,由着奴才侮辱皇子,除了证明她们无能失职之外,弄不好一顶蓄意谋害皇子的罪名就会扣到头上,谁也担不起这个罪名。

    所以,胤禩的生活虽然没有在亲生额娘身边那么自在,其实也没差多少,惠妃对他还是很不错的,该有的都有,改教的也没故意耽误他,非常符合一个标准养母的作为。

    当然,惠妃对胤禩确实没有皇贵妃对胤祚那么好,惠妃毕竟有亲子,亲子与养子孰轻孰重,是个人都明白,而皇贵妃不同,她很清楚,自己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她只能把胤祚当亲生的看,甚至比亲生的还好,才能让胤祚在她和德嫔中偏向与她,佟家没有皇子,就只能紧紧抓住这个养子。

    因为长春宫的人的懈怠,让胤禩从里面跑了出来,他也没跑远,就去了隔壁的翊坤宫,里面住的正是宜妃和两岁的胤禟,因此胤禩和胤禟两人玩了半个下午,直到长春宫的人找过来,宜妃才发现胤禟和胤禩正玩得开心呢,她是惯孩子的主儿,虽然有些看不上胤禩,但胤禟喜欢,她也不想逆了儿子的意,就请胤禩没事来找胤禟玩儿,胤禩答应的倒听快,随后,没事就让人抱着他过来,他脾气温和,见人就笑,胤禟却是个霸道的,他又比胤禟大两岁,知道让着弟弟,因而胤禟对他的好感蹭蹭往上升,一母同胞的胤祺反而靠后。

    宜妃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胤祺本人反倒不在意,他最亲近的姐妹是茉雅奇,最亲近的兄弟是胤禛,胤禟同样排在后面,所以他也不在意自己的弟弟心中的位置,只是听多了茉雅奇和胤禛说的要怎么照顾弟弟/妹妹的话,意识到胤禟才是自己亲弟,也想玩一把养成,于是见了胤禟就要教他读书认字,胤禟才两岁多,哪里耐烦学习呀,一开始当个乐趣玩两天,再多就烦了,看见胤祺就黑脸,逼急了就哭,然后宜妃再来灭火,几次过后,胤祺不得不挫败的承认,自己大概是没有教人的天分,只能无奈熄了这个念头,转而想着等额娘再生一个时,自己再好好教,他就不信额娘不会生个想自己一样听话的乖宝宝!

    只可惜胤祺等了一年又一年,宜妃也没有给他生个弟弟妹妹出来,害的他只能把满腹教育热情转向别人家的孩子,总算过了把老师瘾。(未完待续。)

79、幼子

    教育专家说,幼年时的不好经历会成为其人生中的阴影,胤禟长大后不爱读书,不知道是不是被胤祺吓的,现在谁也没心思管胤禟是不是对胤祺有阴影,大家的目光都在太皇太后身上。

    天气变凉,中午虽有些热,早晚凉气却重,太皇太后晚间贪看明月,在慈宁花园里多散了会儿步,早上起来就开始不舒服,于是众人除了快临产的温僖贵妃和苏兰芷,又开始轮流排班侍疾,太皇太后有恙的消息也第一时间让人加急送往皇帝手中。

    皇帝接到信,下令回銮,一路疾驰回京,自己亲封汤药,未几,太皇太后痊愈,众人都说是皇帝孝感动天,皇帝果然心喜,正好温僖贵妃在二十七日生下一女,特赐下不少赏赐。

    章佳庶妃随扈一趟,在没有太多人竞争的情况下,也赢得皇帝不少宠爱,反正比她出去前受宠多了,皇帝每个月会翻她两日牌子,她倒是个知道感恩的,心知自己能随扈,是苏兰芷出了力的,因而回来后第一时间就向苏兰芷表达了谢意。

    苏兰芷倒不稀罕她这声谢,只是觉得不能让跟自己的人心寒,自己不能随扈,那么推荐人品性情还算不错的章佳庶妃,总比别的什么人得宠要强,这才是苏兰芷的思维方式。

    不过德嫔也没白跟着出去一趟,她在回来后没几天就请了太医,随后传出有孕一个月的喜讯,这是德嫔第四次有孕。苏兰芷仔细想想,好像除了她动手那次,人家该生的一个没少,果然这些能在历史上混出名头的女人们没一个善茬,个顶个的好手段。

    要知道翻开如今皇帝的彤史,只要是在宫里,基本上每个月有八天在皇贵妃处,苏兰芷处一般是七天,剩下半个月随心情,但哪个人都不会超过三天。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没能拦住德嫔按时生孩子,可见人家的手段。

    其实按照皇帝本意,他很想夜夜宿在景仁宫,只是他自制力极强。不会轻易打破后/宫平衡。而且要给足皇贵妃脸面。这才保持着每个月苏兰芷一个人只比承乾宫一宫少一天的记录。要知道,皇贵妃常身体不适,而宫妃身体有恙是不能侍奉皇帝的。怕过了病气给皇帝,所以皇贵妃要向皇帝推荐承乾宫其他人,前两年承乾宫只她一个,去年却住进去三个江南美女,虽然没名没分,那也是皇帝的女人,所以说,皇贵妃的侍寝天数大半是被这几个人占了。

    当然,在苏兰芷有孕期间,她也是不能侍寝的,但皇帝常会到景仁宫看她,这种情况下,章佳庶妃接触皇帝的机会增多,皇帝渐渐觉得她是个安静聪慧又守本分的人,对她好了许多。

    苏兰芷养胎期间,偶尔听皇帝提起雅克萨这个地方和萨布素这个人,她对一些东西很是敏感,当即意识到对俄战争快要结束,可能双方要和谈了,而和谈之后,就是签订了所谓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虽然总说这是个平等条约,其实清廷仍是舍了部分土地的,而且,一群自诩天朝上国的腐儒们,只会说什么“宽仁”,人家一说和谈,他们就叫嚷着不要战争,人家上缴些不值钱的土特产,他们就叫着要回送金银粮食,生怕把敌人养的不肥,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哪怕打了胜仗,朝廷也没占什么便宜。

    事实上,再不关心国事的人,只要他/她真从现代回到过去,在遇着能打击某岛国和某棒子国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出谋划策的,苏兰芷也不例外,她是有理想的人,重重深宫也关不住她某些野心,在这件事上,她一定要插一手的。

    当然,说是要插手,她也不会自己出面的,在这个政治让女人走开的年代,她想不开了才会自己出头,这么些年,她也没闲着,孙清和前两年去世了,正好宁公公接他的班,他手上的人脉集合起来,也是股不小的力量,不过平常都是分散的,一点儿也不引人注意,孙正初能力不差,继承了孙清和遗志,誓死效忠苏兰芷,是苏兰芷能够放心用的几个人之一。

    京郊的一所庄子上,孙正初摊开手中纸条,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雅克萨、沙俄、寸土不让。孙正初已然明白主子的意思,揉着眉心思索片刻,发布几个命令下去,这才舒缓的喝口茶。

    十一月十二,苏兰芷下午生了个儿子,这次和生胤禛时差不多,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孩子生了下来,而且孩子出生时就白白嫩嫩的,浑然不像别的小孩又皱又红,接接生嬷嬷说了许多好话,皇帝这次在外面迎到了他儿子出生,刚生下来就被抱到他面前,自己在意的女人生的孩子,自然与别人不同,皇帝忍着当众抱儿子的冲动,按例加厚三成给了赏,才回乾清宫去。

    苏兰芷精神很好的躺在产房里,看着众人忙忙碌碌,她身上已经处理干净,众人扶了她到床上躺着,小阿哥也被抱过来放她身边,帐子放下,把床唔的严严实实的,外间开了窗通风透气,等屋子里血腥气下去之后,才重新关窗。

    苏兰芷在里间完全吹不到风,她正歪着头看小儿子呢,小家伙眼睛紧闭着,嘴巴一张一张的吐泡泡,苏兰芷的笑就没停过,忽然小阿哥张嘴哭起来,沈嬷嬷忙把他抱过去给乳母,又坐到床边问苏兰芷:“主子要不要睡一会儿?等阿哥吃饱,老奴就把他放您身边。不管您什么时候醒,保管一睁眼就能看见阿哥。”

    苏兰芷摇摇头:“我还不困,不如撑着精神,等吃了晚饭再睡,省得走了困夜里睡不着。”

    沈嬷嬷一想也是,不过看着苏兰芷这么精神的样子,不禁笑道:“主子体力真好,阿哥也知道心疼额娘,痛痛快快就出来了,一点儿也不折腾,听说温僖贵妃娘娘生皇女时,足足痛了两天一夜呢,皇女生下来脸色也不大好,哪像咱们阿哥,白白嫩嫩的,让人一见就喜欢!”

    苏兰芷失笑:“嬷嬷,自己的孩子肯定看着哪儿都好,您就别王婆卖瓜了。”

    沈嬷嬷摇头道:“这可不是自夸,刚生下来的孩子老奴见过不少,像咱们阿哥这样惹人爱的,还真真少有,不过主子您说过,自家孩子的好处自己知道就好,咱们低调,不跟他们比。”

    苏兰芷笑道:“这话很是,真让人都说他好,不是招人眼么!嬷嬷和我想到一处了。对了,嬷嬷,一会儿茉雅奇和胤禛可能要过来,这么冷的天,让他们看过弟弟后就回去吧。”

    沈嬷嬷答应一声,扶着苏兰芷躺好,正好乳母把小阿哥抱过来,她接过放到苏兰芷旁边,又给他们掖好被子,这才出去张罗去了。

    文秋走进来,先在外间等一会儿,待身上寒气下去,才进里间,先给苏兰芷行礼道喜,然后才说:“主子,刚刚皇上赏下不少东西,是现在收进库里,还是等几天您过目后再说?”

    苏兰芷问:“有什么特殊的物件没有?”

    文秋回:“有一尊白玉观音和一座红珊瑚盆景,还有一盒东珠,是最特别的。”

    苏兰芷想想,说:“先收起来吧,放到顺手的地方,我哪日闲了再看。”

    文秋笑着应了,倒着走两步退出房间,下去把赏赐之物造册入库。

    眼瞅着马上又是腊月,过年的各项事宜要开始准备起来,不过这个年苏兰芷可以偷个懒,她只管安心躺床上坐月子,再不用理会外面的闲事,皇贵妃没了她这个得力帮手,不得不让温僖贵妃和惠宜荣三妃帮着分担些,她对这几个人可没苏兰芷那么放心,每人分的事情不少,都是些琐碎之事,且是没多大权利的事,结果那四个也有些不满,认为你既然不信任我,何必要我帮忙,又不好说什么,只能忍着气帮她做事。

    十二月十二,小阿哥满月,马上就是过年,满月宴顺势办得就比以往热闹些,皇帝当众赐名胤裪,苏兰芷听说是这个名字,心里倒也满意,最起码历史上的胤裪是个长寿的,她在乾隆朝时去世时,这位还活着呢,好像还是他们兄弟中最长寿的,她的胤裪能有那个胤裪的寿数,她就满意了,不过那个胤裪生的孩子夭折的很多,这一点她的胤裪就别学人家了,宁可少生几个,也要保证每个都能健康长大。

    苏兰芷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胤裪现在才一个月大,她就开始想胤裪的后代了,意识实在太过超前,在她的观念里,想干什么当然要先有个大致的计划,虽然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但是有个大致的走向,总比事到临头才想辄强吧?反正苏兰芷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承受丧子之痛的,为此她还有一个“五十条该做的事和五十条不能做的事”的方案在脑子里,只等胤禛再大一些,就开始实施的,作为一个负责人的额娘,要尽可能帮儿女们把各种可能性都想到,并教会他们如何规避风险。(未完待续。)

    ps:  今天的第一章

80、伯乐

    康熙二十五年开年就有喜讯,萨布素将军率兵大败俄军,围困俄军首领托尔布津与雅克萨城下,使其龟缩城中不敢出战,在清军围困下,俄军援断粮绝,孤城指日可破。

    这可是大喜事,对帝王的文治武功来说,开疆辟土和击退外侵都是很重要的功绩,皇帝自然每天心情愉悦,偶尔在来看望苏兰芷时,也会说上几句,苏兰芷听他对萨布素多有赞语,也跟着夸奖几句,多的却不肯说,她自有喉舌替自己发言,没必要招惹皇帝忌讳。

    二月,章佳庶妃有孕,这次她同样被人扣了个祥瑞的名头,不过流传不广,孩子都没生出来,谁知道是男是女,而且这种事有一次是个新鲜,第二次就差了点,等第三次第四次时,早没人信了,章佳庶妃本来还在担心肚子里孩子招人记恨,结果除了几个新抬上来的贵人常在说几句酸话,别的什么都没有,她还惊疑好一阵,后来悄悄打听了,才知道用在自己身上的,不过是对付淑静贵妃用过的招数,淑静贵妃毫发无损,到她这里,就没几个人在意了。

    宫里安生了,朝堂上却快要吵翻天。原来沙皇政府得知托尔布津被困,急忙遣了使者来华,要求停战,并声明已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同中国谈判,皇帝接受了俄国政府的要求,但在是否要萨布素将军撤掉雅克萨之围的问题上,大臣们产生分歧。

    一派认为。既然沙俄已经表达了和谈的请求,就该放了人家的将军,我泱泱大国,做事就该大气仁善,让沙俄见识见识我们的大国风范,不能斤斤计较,显得小家子气云云;另一派则坚决反对,认为那个托尔布津已经出尔反尔过一次,实在不值得信任,这种人该就地正法。要沙俄的人看看。背信弃义是个什么下场,然后再同他们谈判,给他们个震慑。

    两方吵得不可开交。皇帝本人更倾向于前者,他想做仁君。可反对派们也言辞有据。他也真不敢相信这次放了人家。人家就真不再来了,毕竟他们有前科,因而为难起来。一时拿不定主意。皇帝心情有些烦躁,就让诸臣工暂且散了,明日再议。他自己晃晃悠悠到了景仁宫。

    皇帝先陪苏兰芷逗逗胤裪,等胤裪被抱下去喂奶时,才叹口气把事情简单跟苏兰芷讲了一下,他倒不是想苏兰芷给他出主意,只是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没想到苏兰芷给了他一个惊喜。

    苏兰芷说:“兰芷对这些事也不懂,可听着好像都有道理,陛下既然暂时没有决断,不如多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京里这么多官员,集思广益,总能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陛下今日问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员,这些人自然学识丰富,可底下那些小官员们说不定也有真知灼见呢?就像兰芷,虽然身边的事大多是跟嬷嬷们商量,可有时候也会听听小宫女的意见,虽然不一定次次都有收获,却也得到过几回极好的主意,可见人人都有优点。”

    皇帝眼睛一亮,他是政治强人,想到的自然比苏兰芷说的多得多,首先,问的人多了,不管有没有好想法,最起码先知道了哪一种观点支持者多些,也就是占的民心多些,这对他做决策有着很大作用呢,再则,真像兰芷说的,万一发掘出一匹千里马来,也是朝廷之福。这还是最浅显的好处,另外谁是谁的人,谁跟谁一党,也能看出些蛛丝马迹,皇帝大脑高速运转,片刻就想到这样做的七八种好处,一时心情大块。

    皇帝大笑:“兰芷真是朕的福星,但凡朕有烦心事,只要跟你聊聊,总能给朕些启发。”

    苏兰芷抿嘴一笑:“奴才知道什么呀,整天只关心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只是把兰芷的一些笨想头跟陛下说说,陛下却能从中找出灵感来,都是陛下睿智。”

    皇帝心情甚好,脚步轻松的走了,虽然这一件事仍没有结论,却得了个解决事情的方法,皇帝颇有些茅塞顿开之感,回乾清宫就让人传旨,凡京中七品以上官员,均可上折阐述对雅克萨之事的见解,要求有理有据,并让几位上书房大臣和太子共同阅览,统计哪种观点的人数居多,并挑出其中他们觉得见解独特的,再由皇帝亲阅。

    很快皇帝就收到若干奏折,几位上书房大臣轮流阅览,几人选出其中十数份言之有物见解独到的奏章给皇帝,皇帝一一细阅,见到一份条陈时,不禁眼前一亮,字迹浑厚端正不说,内容也是有理有据,观念新奇,却又很有道理,皇帝倒觉得像是说到自己心坎里一样,不禁让人读给众人听,众人中有赞叹的,也有面露不屑的,皇帝一一扫过,面上不动声色。

    次日大早朝,五品以上都在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