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而冬雪家和翡翠家,都是一大家子人,经过调查,这两家就是普通人家,没有作奸犯科的,排除了冬雪和翡翠被人拿住把柄的可能,也没有忽然发财,也就是说冬雪和翡翠不是被人收买的,他们两家死了女儿,本来伤心欲绝的。只是因为一家子都是死契。不敢找主人讨公道,后来听说女儿好像牵扯到了不得的事情里面,两家人都吓坏了,未嫁女不得入祖坟。两家在乱葬岗找了个地方。匆匆将冬雪和翡翠下葬了。天天在家里担惊受怕,两家子都快崩溃了。
魏珠本来安排的有人监视这两家,结果没有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而事情到现在为止,仍是毫无头绪,好像走进死胡同,魏珠深感挫败,却也只能按捺住脾气,提高警惕慢慢查访。
虽然没查出结果来,但是安答应举报的功劳却是实打实的,苏兰芷平白欠了人情,心里不大自在,不过该做的事还是要做,让文娟给安答应送过去几件珍玩做谢礼,安答应谦让几句,见推辞不过就收了,倒有些宠辱不惊的风范。
闹了这么一通,最后也没个结果,皇帝回来之后,苏兰芷原原本本把事情经过跟他汇报一遍,皇帝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苏兰芷是他重视的人,有人想害苏兰芷,也要看他答不答应,给魏珠分了几个暗卫,要求他一定要把暗地里的人找出来,魏珠苦着脸应了。
皇帝对安答应的行为挺赞赏的,召她侍了两次寝,又给她提了一级,安答应晋级为安常在,苏兰芷、小佟贵妃、和贵人都送了几样贺礼,安常在分别到几人处谢恩,脸上并无高兴之色。
按理说苏兰芷承了她的人情,应该对她亲热些才对,可不知为什么,苏兰芷总有种违和感,只是说不出问题在哪儿,只好归结于自己不喜欢欠人情上,所以对安常在做足礼数,却并不肯太过亲近,哪怕安常在后来又求见她两次,也被她以身体不适给推了。
十四日,圣驾至苏州,驻跸江南行宫,原本皇帝是想驻跸苏州织造衙门的,苏州织造是他的亲信李煦,他本想给李煦个体面,只是在扬州被膈应了,干脆住进李煦专门给他建造的行宫里,好歹行宫的服务人员更可靠些,而且行宫修建的宏伟雄壮,也挺合皇帝心意。
苏兰芷等人对这行宫其实没多大兴趣,再宏伟的建筑,也不能和紫禁城相比,皇宫才是规格最高的,行宫总是差一层,她们出一趟远门,本想见识的是江南风光,住到行宫里,虽然也有几处景致,到底失了些意思,不过为安全故,也没人会说什么。
要知道,虽然爆出来的消息是有人要害苏兰芷,可别人也不见得就是安全的,连最受宠的贵妃都敢下手,何况是她们?所以,不管是小佟贵妃这几个皇妃,还是三福晋那几位皇子福晋,都很有危机意识,觉得行宫安全系数比较高,嘴上不说,心里对皇帝这一决定都是连呼英明。
苏兰芷带着人住进自己的院子,这是个二进院落,院子各处空地上种的都是蔷薇,苏兰芷微微一笑,看来自己喜欢蔷薇花的名声已经传到江南来了,也不知这院子是专门为她布置成这样的,还是凑巧有这个么院子分给了她?不管是哪一种,安排院子的人都有一颗玲珑心。
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院子里的蔷薇花开的正艳,红的粉的黄的白的,开的热热闹闹,满院子都是花香芬芳,墙根种了一排花,搭着架子爬了半个墙头,密密的开满了花,倒像是花墙,院子里种的很像是玫瑰,还有很漂亮的紫色花朵,苏兰芷其实分不清月季和玫瑰,反正都是蔷薇科,她只管统一叫蔷薇,也不会有人跟她争辩这个。
看着一院子的花儿,苏兰芷是挺高兴,但她有个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她很讨厌花香引来的蜜蜂等小飞虫,在宫里时,她也只是在院子里摆几十盆花,住所的门窗都封的严严实实,可是这里的房门和窗户都是纸糊的,若是关着吧,屋子里闷得慌,空气还不好,可若是开着,多少会有些小飞虫飞进屋子捣乱,这让苏兰芷很不喜欢。
文英等人对苏兰芷知之甚深,哪能不知道她的烦恼,自动自发的为她排忧解难,找到行宫的负责人,让他找来许多轻薄的绢纱来,将窗纸都给换成窗纱,门上面也挂了帘子,隔着薄纱,看外面朦朦胧胧的别有一番美感,又不用再受飞虫困扰,苏兰芷总算是满意了。
当然,苏兰芷的这一行为,被有心人看在眼里,难免要嘀咕几句,她们在行宫能住几天啊,就是不方便,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何必闹得人仰马翻的?而且,那门窗上都换上窗纱,还是上上等的好料子,这不是糟蹋东西是什么?皇帝还一个劲儿说要节俭呢,一个贵妃却这般奢华,这不是给皇帝脸上抹黑吗?!而皇帝看到了竟也不说什么,偏心也不带这样的!
不过,她们也只敢在心里嘀咕几句,没人会说出来,皇帝明摆着偏心了,她们能有什么办法?
苏兰芷对糊窗子的绢纱挺感兴趣,怎么看怎么觉得像红楼书中描述的什么软烟罗,看着忒梦幻,又一想,李煦跟曹寅是亲家,曹寅是他妹夫,他的妹妹就是书中贾母原型,这么说来,李煦地盘上有软烟罗似乎也不是什么奇事,不过现在这纱的名字不叫软烟罗而已。
苏兰芷虽然对这纱有些好奇,不过她这些年见过的好东西多了去,宫里比这个好的也不是没有,所以只是好奇,并不觉得有什么,身处金字塔最顶端,她真不觉得自己用几块布叫奢侈和浪费,而且,她也不觉得除了皇帝和太后,还有谁有资格要她“忍”的。
眼下虽然风平浪静的,苏兰芷却没忘了暗处还隐着一个要对她不利的人或势力,她带来的人仍警戒着,每天送到院子里的物件全部经过重重检查,可以说,在把那人找出来之前,她都不会放心,别说这里只是行宫,就是回到宫里,她也不能安心。
皇帝其实挺善解人意的,他虽然有忙不完的政事,不过出门在外,不比在宫里那么拘谨,他骨子里也有几分贪玩的天性,到了风景优美的江南,什么名胜古迹都不能看,皇帝自己都不答应,所以,他硬是在百忙之中挤出两天时间来,专门带着老娘和老婆们出去游玩,而他选的第一站就是苏州寒山寺。
因着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算是闻名遐迩,到了苏州,不到寒山寺一观,似乎苏州就白来了,皇帝自然不想白来,所以带着一群人到寒山寺,想拜佛的拜佛,想观景的观景,皇帝本人还带着点政治意义,一行人的寺庙之旅整体上圆满结束。
苏兰芷对神佛不像别人那么敬畏,所以一向对寺呀庙呀的敬而远之,不过既然来了,她的态度也是很端正的,她曾听人说过一句话,叫做“敬神如神在,不敬神不怪”,既然到了神佛面前,该有的虔诚她是一点不缺,当然,平时她可没有求神拜佛的心思。
与苏兰芷相反,小佟贵妃等人这一路上几乎是见庙就拜、遇佛就求,她们所求是什么苏兰芷不知道,但大致也能猜出来,不过因为她不信这个,所以只觉得她们的行为好笑。(未完待续。。)
183、苏州之变二
苏兰芷有时候也会想,她所受的教育对自己的洗脑是有多彻底,明明自己连匪夷所思的穿越都遇上了,还是一穿再穿、穿了又穿,可是自己竟然能坚定的坚持无神论,始终坚定不移的认为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神佛,这也算是到一定境界了。
不过苏兰芷虽然不信,也觉得别人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佛很可笑,但她绝对不会把这些心理活动表现出来,在全民皆有信仰的年代,没信仰的人是异类,很容易被打成牛鬼蛇神的,苏兰芷深谙生存之道,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事实上,她对那些有信仰且真正做到有敬畏的人,心里颇有几分尊重,因为有信仰有敬畏,才不会做出格的事,比如说相信因果报应的人,自然不会做有伤阴骛的事,这样的人即便有手段,也会守着底线,算是比较可爱的人。
但同时,也有另一种人,他们嘴里说着仁义道德的话,却做着丧阴败德的事,一方面相信世间有神鬼有地狱,另一方面有认为自己做的事神鬼都看不见,手脏心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人,不知该说他们胆大妄为的好,还是说他们自欺欺人比较好?
如果是敌人的话,苏兰芷当然希望遇到的都是有敬畏之心的敌人,跟丧失底线的人敌对,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能做出什么事来,他们是无节操无下限的。
苏兰芷从来做不到那么狠心,哪怕身在后/宫这么多年。除了最初那位穿越女,是没有做任何对她和她的孩子不利的事,被她给先下手为强了,其余或直接或间接因她而死的人,她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一声自找的,因为想要算计别人,就要有别人算计的自觉,只有喜塔腊氏不一样,她没有做过对苏兰芷不利的事,所以。苏兰芷总是对她有一份歉意。苏兰芷诚心诚意给喜塔腊氏上了一炷香。希望她能安息。
一个人因自己而枉死,不是罪有应得,也不是自己找死,苏兰芷为此背负的罪恶感不可与人言表。谁都没想到喜塔腊氏去世与她有关。因为两人表面上一点利害关系都没有。可是她为了那个不确定性,她不敢赌和胤祉两情相悦的喜塔腊氏会做什么,如果喜塔腊氏没有和皇子阿哥搅合在一起。就像钮祜禄氏,安分低调的过自己的生活,今年已经成亲,和她的夫婿过的和和美美,苏兰芷也会在心里祝福她,可是喜塔腊氏不一样,她想成为皇子福晋,她想嫁给三阿哥,而胤祉是胤禛的潜在敌人,所以,知道“未来”的喜塔腊氏不能留!
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哪怕因此背上十字架,苏兰芷也并不后悔,只是每每想起这个人,会有些罪恶感,不过,从决定了自己要走的路的那天起,苏兰芷就有了准备,这点罪恶感,只会提醒她这条路有多难走,提醒她已经付出这么多,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苏兰芷因为在心里忏悔,脸上的表情显得特别虔诚,太后上完香看到,不知苏兰芷的心思,但是对她的态度极为满意,拍拍她的手说:“刚听小沙弥说,后面有碑林,上面有好些人的题词,你陪我一起去看看,那些典故我也不知道,你给我讲讲,省的我闹笑话。”
苏兰芷笑着应是,扶着太后往后面走去,由于皇帝要来,寺庙是早清理过的,此时除了陪着皇帝的,再没有外人,也不用担心被人冲撞,所以苏兰芷大大方方陪着太后就过去了,后面的碑林有张继的诗,还有唐伯虎、董其昌的诗作,苏兰芷把自己知道的细细讲给太后听,太后对诗词不感兴趣,但对文人轶事还是挺有爱的,听得津津有味。
其实寺里还有岳飞的诗作刻在石碑上,不过岳飞虽然是民族英雄,但是他当初是抗金的,而金国正是满族的祖先,所以实在不好讲给太后听,哪怕苏兰芷极为敬重岳武穆,也不会找抽的在太后面前宣扬这位的事迹,当没看见绕过去算了,别上赶着找事了。
太后多有眼色的人啊,看到苏兰芷故意忽略一块石碑,就知道是有问题的,她一句也不多问,两人聊着唐伯虎的风流韵事,苏兰芷讲着残缺不全的“唐伯虎点秋香”,才子佳人的故事虽然老套,不过听着还是很有趣味的,尤其是才子看中个丫头讨回去做小妾,这事儿都算不得有伤风化,最多说句唐伯虎才子风流罢了,而不风流的,那还叫才子吗?
陪着太后在寺里大致逛了一圈,两人重新回到专门给女眷休息的地方,正好遇到三福晋和八福晋也刚进门,她二人给太后和苏兰芷行了礼,八福晋嘴快,脆声笑道:“皇太太和贵母妃也是去后面看碑林了?”
太后兴致高,笑着说:“是啊,有块石碑上刻得是唐……对,唐伯虎的诗,贵妃正给我讲他点秋香的故事呢,你们两个没事也来听听。”
三福晋和八福晋忙应了,几人一起进了屋,苏兰芷给太后讲故事那叫孝顺,可巴巴的给三福晋和八福晋重复一遍,那就有些掉价了,这种事苏兰芷可不会做,就让太后身边的巧嘴丫头讲了一遍,三福晋和八福晋听了也觉得新鲜,八福晋笑道:“这故事还是头一次听说,那华夫人真真是个妙人,让十来个身高体型差不多的女子穿着同样的衣服,做一样的打扮,头上还盖着盖头,唐伯虎隔着盖头挑,挑中秋香才肯把秋香送他,若是错了,倒拆散一对有缘人……唐伯虎也真是厉害,竟真能把秋香点出来,怪不得叫‘唐伯虎点秋香’呢!”
三福晋却说:“要我说那秋香也算不得佳人,不过是个狐媚子罢了,她若是没有勾引唐伯虎,唐伯虎怎么会看上她一个丫头?”
众人都笑,都知道胤祉颇有些才子风范,最爱的就是红袖添香,府里有名分没名分的侍妾一堆,三福晋也只是占个嫡妻的位置,论宠爱真没多少,怨不得她看不惯秋香了。
不过三福晋这点小心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大家都是一笑而过,八福晋还开玩笑道:“三嫂既然不喜欢这个故事,不如讲一个更好的,您对皇太太表表孝心,我们也跟着饱饱耳福。”
三福晋为了讨好胤祉,很是看了不少书在肚子里,小故事还真是随手拈来,略想一想,就讲了个小笑话,逗得太后呵呵直笑,太后很少对三福晋这么和颜悦色过,她不免心中得意。
气氛正好,小佟贵妃带着一串人走了进来,苏兰芷一看,和贵人、安常在、五福晋和七福晋都在,众人又是一阵行礼,忙乱一阵之后,小佟贵妃笑问:“太后和淑静姐姐你们在说什么?在门口就看到太后笑的直不起腰,也说来让我们乐一乐。”
太后笑道:“老三家的刚讲了个笑话,难为她平时看着笨嘴拙舌的,也能讲得活灵活现,老八家的,你素来伶俐,也讲一个听听,若是没有老三家的讲得好,我可是要罚的!”太后从来只说蒙语,不管别人听不听得懂,不过在座的也就安常在听不懂,她也只能含笑听着。
八福晋口舌伶俐,很有些红楼里王熙凤的品格,笑话更是张口就来,等她讲完,不管众人觉不觉得好笑,都很捧场的笑了,安常在忽然说:“奴婢刚才在碑林那里见到太后娘娘和贵妃娘娘,有说有笑跟亲母女一样,感情是真好,奴婢看着直眼红……”
众人少不得奉承太后和苏兰芷两句,这话太后爱听,笑的更开心了,安常在又说:“碑林那里的石碑上刻得都有谁的大作?奴婢不大认识,不是娘娘能不能给奴婢讲解一二?”
苏兰芷念头一闪,笑道:“别说你不认识,就是我也不认识几个,刚看到唐伯虎,想起个故事来,只顾着给太后讲故事了,别的倒没注意,安常在指的是哪一位?”
安常在一笑:“娘娘读的书多,知道的事也多,奴婢从没听过什么唐伯虎的故事,就认出个张继,连旁边石碑上的诗词是谁的都不知道,倒是让娘娘见笑了。”
众人先还听着,现在觉得越听越不是味道,怎么这安常在好像在跟淑静贵妃对着干?话语间好似大有深意,前几天她不是还买了个好给淑静贵妃么?这才几天呀,变得也太快了!
众人虽然疑惑,不过有好戏不看白不看,因而竟没有一个人插嘴,都静静的听着,苏兰芷微笑着,柔声说:“安常在何必妄自菲薄,咱们女子读不读书本就不重要,本宫不过是闲时拿来打发时间,那些诗人词人的,认不认识有什么要紧?你放心,没人会笑话你的。”她记得很清楚,挨着张继的枫桥夜泊的石碑上,刻得就是岳飞的词,安常在此时提起来,究竟有何居心?(未完待续。。)
184、苏州之变三
安常在又是一笑,淡然道:“娘娘言之有理。”竟是再不肯多说一句。
苏兰芷也不理她,转头对太后说:“出来这么久,也该回去了吧?不知皇上忙完没有?”
太后弄不懂她们打什么机锋,不过安常在态度不对,她还是能看出来的,她最偏心苏兰芷,因而刚对安常在升起的那点微薄好感立马消失殆尽,板着脸点点头,派了个人去问皇帝什么时候回去,径自跟苏兰芷说话,对别人却是爱答不理的。
不多时,就有人来请她们,皇帝忙完,要带着她们去逛园子,太后兴致被破坏,有点不大想去,苏兰芷劝道:“您素来疼皇上,就给皇上个机会,让他表表孝心吧,难得出来一趟,您若是不去,皇上又要担心了。”
太后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没必要为不重要的人影响自己的心情,也就同意了,苏兰芷和小佟贵妃一左一右扶着太后,一行人坐着车到了一处园子,皇帝亲自把太后扶下车,带着众人逛园子赏景,几位皇子也都随行在侧,当地官员却是没资格随行的,都在外面等候。
园子是早清理过的,里面只有侍女婆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花枝都新修剪过,园中奇石林立,亭台楼阁俱全,都是江南风格的建筑,与京中大不一样,众人都看的津津有味。
园子面积很大,只逛了一半,太后就觉得累,她毕竟是快六十的人了。平时活动也少,身体素质自然差些,皇帝就带着众人到一处阁楼休息,皇帝笑道:“这园子名叫拙政园,最初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来是大弘寺,前朝御史王献臣归隐后将其买下,请名家设计建造,历时十六年,方建成此园。取名拙政。园中建筑俱是典型的苏州民居,汗额娘不能亲自到民间走动,逛逛园子聊胜于无吧。”
太后说:“这园中景色清幽,房舍独具特色。还都是临水而建。是不是江南的民居都近水?”
皇帝笑着说是。又让皇子们把各自对江南的了解讲给太后听,女人们都没见识过,全都听得津津有味。苏兰芷一边听一边暗想,皇子们质量真是太好了,样貌好,才学好,家世好,见识也好,各种奇闻异事张嘴就来,怪不得到哪儿都招蜂引蝶的。
别看苏兰芷不怎么出门,外头的消息可没少传到她耳朵里,老大是对大福晋情深意重,他府上所有的孩子都是从大福晋肚子里生出来的,这也没耽误他睡小老婆,尤其是这两年大福晋身子不好,胤眩至魉瞧甙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