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悠田园乐-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糖就被她顺手塞在了自己的袖子里,想不到这时候派上了用场。

    那孩子眼睛一亮,大眼睛像是黏在糖上不能动弹了,只是无论程兆儿怎么叫,他都不往前走一步,程兆儿向前一步,他甚至就往后退一步,恨不得嵌到门缝里了。

    罗老爷子有些不好意思道:“这孩子从小胆儿小,耿家媳妇儿,你别介意。”说着,他对着孩子招招手,笑着道:“柱子,到太爷爷身边儿来!太爷爷今天没来,你有没有想太爷爷啊?太爷爷可想小柱子了。”

    小柱子咬着手指,对着罗老爷子眨巴眨巴眼,见罗老太爷对着他一脸的笑,他又悄悄的看了程兆儿一眼,压根就没敢看耿以元,然后头一低,溜着墙根缝儿,人就跑到罗老爷子那儿去了,冲进罗老爷子怀里后,他半晌才怯怯的迸出一个字来:“爷…”

    程兆儿把糖递给罗老爷子,让他剥给孩子吃。

    看着一老一小的互动,她心里却不是滋味的很:按照年龄来算,这孩子跟四胞胎差不多大了,可是自家四胞胎会跑会跳,说话利索的很了,这孩子却差远了!

    看起来最多三岁,路还不怎么会走的样子。小脸儿蜡黄蜡黄的,身子小小的,裹着一件已经看不出白色的孝服,脑袋看起来很大,耷拉在那儿,他刚才溜着墙根缝跑过去的时候,程兆儿真怕这孩子的脑袋掉下来了!整个屋子里一股难闻的尿骚味,两块尿布就胡乱的扔在灶台上,一副脏乱的样子!

    看孩子跑了这点儿距离就喘的快要背过气儿的样子,她就知道这孩子体虚的很。

    程兆儿也不是没见过其他四岁左右的小娃娃。按说她自家的四胞胎已经算是先天条件比较差的了。毕竟四个人抢养分,别的孩子能得到全部来自母亲的养分,他们从程兆儿这儿得到的全部都要分成四份,每个人得到四分之一。可见已经很可怜了。所以因而。她的四个孩子比其他孩子还要娇小一些。

    可是这孩子又瘦又矮又小,程兆儿心里看着就担忧不已,同时又觉得有些庆幸。幸亏他们今天来了,如果照着罗家的情况继续养下去,很快,这孩子就要养死了吧?!

    过了一会儿,草帘子被掀起,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从里面一边咳嗽一边走了出来,后面跟着罗大成一手扶着一个花白了头发的老人,一手拄着拐。

    程兆儿只看了一眼,就红了眼眶,她借着低头,修饰了一下自己的仪态。

    她之所以这么失态,不仅是因为同情,还是因为她感同身受!太像了,这两个夫妻的状态太像当年她刚来到这个世界,她爹娘的状态了,只是比之那样,甚至更加严重!

    耿以元站起来,赶紧把脚边的凳子都让了出来,招呼着罗家爹娘坐下。

    那罗老汉没坐,看了看耿以元,就激动的拉着耿以元问道:“大勇……大勇有话留给你?”

    后面罗大勇的娘牛氏也泪眼婆娑的,一边止不住的轻声念叨:“我苦命的儿!”

    来之前,程兆儿跟耿以元商量过了,不告诉罗大勇的家人他的死法,知道这些对活着的人太残忍了。

    耿以元拉着罗老汉的手,把他按坐在凳子上道:“老人家,你先坐下来,大勇不在了,走的时候拜托我照顾你们,以后你们就是我耿以元的爹娘!”

    顿了顿,他有些艰涩道:“实不相瞒,大勇在战场上……”是为了救我,才被杀的。

    话还没说完,就被程兆儿接了话头:“大勇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他是个大英雄,阿元和大勇是生死兄弟,你们放心,大勇的爹娘就是我们的爹娘、大勇的兄弟就是我们的兄弟、大勇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程兆儿知道耿以元要说什么,只是却没准备让他说出来。

    说出来干什么?首先罗大勇在战场上推了耿以元一把,对耿以元确实有恩,他们夫妻会记这个恩情,但是,冷血一点,冷静点儿分析,罗大勇不一定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抓了。

    当时全部挤在一起作战,看到自己的兄弟差点被人砍了,推一把也是可能的。

    耿以元视罗大勇为恩人,程兆儿一点儿也不反对,她心里对罗大勇也万分感激。

    但是,耿以元所说的罗大勇是因为救他,才被抓的,这话的因果关系在程兆儿看来却是不成立的!

    根据耿以元的描述,当时战场混乱,罗大勇当时并没有立刻被抓,甚至那会儿他也没有受伤,而是后来随着战争时间的拉近,我方失利,最终因为寡不敌众,体力不济了才失手被俘的。

    耿以元心里这么认定了,程兆儿也不会跟他扳扯这个道理,但是,却是不适合说给罗家爹娘听的。

    人家儿子死了,本来这心里的悲愤就无法排解!耿以元再说出这样的话来,人家可不会去追究这事儿里面的细节是怎样的。

    十有**就会把耿以元看成仇人,到时候这因果可就是白白的背在耿以元身上了。耿以元一辈子都要背着这项亏负,一辈子歉疚难安!

    如果想的更阴谋论一点,人心难测,虽说程兆儿了解耿以元,也深知他做事儿有自己的尺度和原则,但是,万一罗家人携恩以报,利用耿以元的愧疚做出什么事情来,那可就糟糕了。

    即便不会发生这些,告诉罗家人又能怎么样,他们只会更痛苦,而且,没准也不能接受耿以元和程兆儿的好意,到时候,恩情无法报偿。

    耿以元会更加愧疚,进而内疚一生!

    而这绝不是程兆儿想要看到的。

    说到底,程兆儿并不自私,但是,首先考量的还是自己。更何况,这事儿的责任不能全部背负在他们身上,程兆儿觉得更多的是天意!(未完待续。)

325 认同?(一更)

    程兆儿可以心有余力的去做善事,为了报偿社会,或者是心有不忍,什么理由都好,但是,她不能忍受自己在意的一切受到一丝一毫的冤枉和伤害,背负太多不该背负的东西。

    善良不等于傻,也不等于软弱!

    耿以元顿了顿,似有意似无意的看了程兆儿一眼,没继续说什么,这话头也就岔过去了。

    罗家二老看起来很苍老,罗老汉看起来比罗老爷子还要老,两人一声接着一声,哭的不能自已,罗大成陪着抹眼泪,小柱子定定的看着爷奶和叔叔,他才开始有些愣愣的,看到罗大成哭的时候,也张开大嘴,哇哇的大哭了起来。

    罗老爷子跟着抹了两把泪,摆摆手阻止道:“行了行了,大勇是个好孩子,走的时候还想着你们呢,这不是让耿小子来了,你们以后日子会过得有盼头的!”

    在罗老爷子的把控之下,场面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罗大勇的爹娘和弟弟总算是能够稍稍心平气和的和人说话了。

    程兆儿观罗大勇的爹罗红岭虽说听罗老爷子的意思已经治了病了,但是,似乎成效并不如何。他依旧气虚的极其厉害,刚刚哭的时候就差点背过气去,耿以元赶紧把他搀扶着坐了下来,算算时辰,坐在那儿也就一会儿功夫,还是靠着墙坐的,只不过多说了几句话,喉咙就发出“咯咯”的声音,喘气喘的如同快要断气了一般。

    而罗大勇的娘孙氏除了眼瞎外。看不出有其他的大碍。

    还有一个残疾的罗大成,和一个营养不良,贫血的小柱子。

    罗家一家人都是老实人家,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失控大哭不能自已,之后都表现的很讲道理。

    程兆儿提出把罗家人接到长顺城就近照顾,她之前在路上就想好了,她并不打算让罗家二老和自家住在一起,但是,在附近赁个屋子或者买间屋子养他们终老,照顾他们还是可以的。

    只不过这事儿被二老拒绝了。

    罗红岭一边喘气一边道:“耿家……小子。老汉知道你们一家都是……好人。你和我家那苦命的大勇……也是生死兄弟,大勇让你照顾我们,我们心里……感激,但是。让我们挪了地方是不行的。这是我爹……留给我的房子。我要守着,而且……大勇和罗家祖宗都在村子里,我要留在这儿照看他们。”

    旁边孙氏一边抹眼泪一边连连点头。

    耿以元还要再劝。只是无论怎么着,二老都不同意,最后索性都抿了嘴不说话,耿以元说什么,他们只是摇头而已。

    耿以元和程兆儿叹了口气,对视了一眼。

    程兆儿皱皱眉头,换了一种说话方式继续劝道:“要不,这样好不好,我瞧着大成的腿脚只是有点不灵便,虽说要拄着木拐,但是走路还是能走的。我给他找个活计,也能让他挣点儿银子,等到以后年纪大了,总不会缺了银子花!小柱子也让大成带着,一起去长顺城里,大勇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大勇只这一个孩子,以后总要成才才是,才能不坠了他爹英雄的名头。”

    “而腔北村里连个夫子都没有,难道就任由小柱子这么荒废了时间下去?再者说,这好日子还是苦日子都是上天给的,如今是打了胜仗,但是,突厥人狡诈奸佞,未来万一再侵扰我国边境,很难说朝廷不会再征兵迎战!小柱子有了功名就不一样了,到时候也许就不用上战场了。”

    程兆儿心知怎么打动罗家二老的心,一个儿子已经死在了沙场上,他们决不想自己的孙子重复儿子的老路!

    复又顿了顿,故作苦恼状:“只是,大成要做工,不怎么在家,小柱子总要有人照顾,你们这做爷奶的,不想细心的照顾孙子吗?大勇可就剩下这条根儿了,你们放心让别人照顾?”

    又轻轻道:“别人再怎么细心,总不如你们上心才是。”

    这话一说,罗红岭和孙氏虽然依旧不吭声儿,但是,也不再连连摇头了。

    耿以元一见此景,顿时觉得有戏,心里高兴,暗道他家兆儿聪明的很,嘴上放缓了口气又加以劝说,又有罗老爷子知机相劝,终于劝得他们同意了。

    耿以元夫妇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罗红岭一脸的局促,想着让罗大成做了饭食招待两位,只可惜无米下炊。唯一能拿出来的食物还是人家带来的,这让他们如何拿得出手呢?

    罗老爷子眼见事情得以解决,心里也替罗红岭一家高兴,看出了罗大成一家的窘迫,他便提出让耿以元和程兆儿去他家吃个便饭。

    耿以元和程兆儿当然不肯的,拒绝再三,声称自己下午有事要做,罗家人才不再相邀,两人在腔北村寻了户人家,请人家用牛车把他们送进城里。

    和罗家人相约等到罗家人收拾好了,给罗大勇守完了七七四十九日的孝期,耿以元便来接了他们去长顺城中。

    路上,耿以元和程兆儿两人背着人,靠在一起隅隅私语,耿以元看了看程兆儿,先是顿了顿,到底没忍住,就问起了她当时为什么阻碍他说出罗大勇是因为他而死的事情。

    程兆儿先是默了默,她知道耿以元会问这事儿,原本也想好了理由,把耿以元搪塞过去也就罢了。

    耿以元很相信她,程兆儿知道自己无论说什么,耿以元都会信的。

    但是,事到临头,看耿以元严肃认真的样儿,她最后还是决定把自己所想的都告诉了他。

    夫妻一体,夫妻同心,她不想为了这些儿事情,欺瞒耿以元。

    说完后,只见耿以元皱着眉头,一副不认同的样子,程兆儿心里又有些后悔了。

    她怎么就嘴巴这么快,把这些都告诉耿以元了,现在好了,看耿以元这样儿,没准儿在心里如何的恼火自己呢,以为自己多自私呢。

    一路上,程兆儿就在后悔和郁闷中度过,耿以元也没作声,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未完待续。)

326 出谋(二更)

    两人各怀心思的回了家。

    到了家,就见着程荣瑞在花厅里等着耿以元呢!他今天暗自盘算着时间,觉得耿以元差不多休息够了,就拎了酒壶子来了。

    耿以元一回去就被他拉着往花厅里拽,一家人忙里忙完的,程兆儿和耿以元又是很少情绪外放的人,因此,倒是没人察觉到他们的异样。

    圆圆去霍家上族学去了,要到申时才能回来。四个小家伙儿如今玩的都不着边际了,哪里知道他们的娘如今心里就跟火烧火燎似的难受。

    程兆儿在铺子里看了一圈,恰好有一位女客过来配养生食疗方子,程兆儿去接待了一番。

    去之前,耿以元正被往花厅拉去,倒是不忘提醒她吃了饭再去,别饿着肚子。

    只不过,程兆儿哪里吃的下,倒不仅是因为和耿以元在这事儿上的分歧让她心里不快,还有其他的原因。首先是早上被耿以元说的罗大勇的事情影响了心情,接着一路上看到那些萧索伤痛的景象,结合这几日日日看到这些生死相隔的情况所产生的心理压抑,后来在罗家又是那么一通折腾和纠缠,她也实在是过于劳心劳力了。

    等到耿以元去了花厅,她也没去吃饭,就先去处理客人的问题了,等处理完了客人的事情,她眼见程长庆翁婿三人还没吃完,气氛还挺火热,她便跟李氏说了声累了,人便回了屋里。

    到了屋里。她脑子里还是放不下这事儿。

    要说后悔,其实实际上如今想来,她并不,她是什么样的人,她自己心里清楚,她并不想在耿以元面前伪装,最后,她有些赌气,罢了,耿以元这个呆子。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她觉得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说是这么说,想想还是觉得不爽,心情无法排解,外面几个人喝酒喧哗的声音大的受不了。她干脆揣了些银票。出门去了。

    罗大成的活计还要去找了。答应罗家的事情不能不做。她还是先去物色物色吧。

    她先去了流民所,跟鸿济大师打了声招呼,决定让罗大成过来给流民所做个门房。

    流民所养了好几条大狗。专门看家护院的,但是,一直缺个合适的门房。罗大成腿脚不灵便,也没有什么手艺之类的技术,做个门房也合适。有人来流民所了,就知会一声,陌生人进出做个登记什么的,顺便帮忙养养狗,驯驯狗,让它们更好的看家护院。

    养狗驯狗这活计对于农家娃子出生的罗大成来说倒是挺容易的。

    门房每个月有银子拿,到时候,罗大成也能养活自己。

    出了流民所,她本来还想着拐到中人所里面找个中人物色一下房子,后来又觉得这事儿还是让耿以元去弄好了,别到时候她自己做了这些事儿还吃力不讨好。

    心里有气,索性稍微逛下街,散散心!见着路边摊卖云吞的,揉揉肚子觉得有些饿了,便吃了一碗云吞,又去玉帛堂买了些时兴的布料,让玉帛堂的人给她送回家去,她自己慢慢悠悠的逛了一番,也回家去了。

    等到她到家的时候,圆圆还没有回来,程兆儿本来想去看看四胞胎,听李氏说耿以元陪着四胞胎玩着呢,她点点头,步伐未停往四胞胎所在的屋里去了,等到看不到李氏了,她脚步一转,先行回屋了。

    她现在不想跟耿以元面对面。

    岂料,她心里这么想着,只是事与愿违,她这刚进来一会儿,耿以元就推开屋门进来了。

    一进来,就凑到程兆儿身边来。

    程兆儿没搭理他,径自规整她买回来的布料,耿以元“呵呵”笑着凑上来道:“还生气呐?”

    程兆儿看都没看他,往旁边走去。

    耿以元叹了口气,摆正脸色道:“兆儿,我并不是不认同你的话,当时不是还没想通吗?”

    程兆儿转过头,定定的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当时是不是觉得我特别的自私?”

    耿以元心里发虚,他承认有一瞬间他是觉得兆儿太绝情了。但是,他是什么人啊,这种明显会让兆儿更生气的话他怎么可能承认呢。

    再者说,他后来想想兆儿的话,也知道是自己想左了,是自己钻了牛角尖了,这样一来不仅是心情稍微好了点儿,愧疚少了点儿,反倒更觉得自己混蛋对不住兆儿了,兆儿一心为了自己,自己居然还误解她!这会儿兆儿一回来,他就赶紧寻摸了机会进来了。

    这么想着,他连连摆手道:“怎么会,我怎么可能这么想?”

    看了看程兆儿的脸色,虽然没有缓和,也没有越来越黑化的迹象,他继续道:“我当时钻了牛角尖儿,没想通,我怎么着也不可能针对兆儿你的。”

    又嘻嘻笑着凑过来,道:“还请夫人原谅小的。”

    这话把程兆儿逗乐了,甚少见他这么把自己脸皮扒下来娱乐她,见他没脸没皮的样儿,心里就是有再大的气也消散了。

    哪里还会堵着,也就顺势和他笑成一团。

    至于他这话里有多少水分,程兆儿不见得心里没数,只是挣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不过,笑闹归笑闹,程兆儿还是给他出起了主意。

    “……那些人都无依无靠的,我看着也觉得可怜,你既是心里放不下,为什么不想点法子呢?”

    “这些日子,我看着那些个老人,失了儿子,一脸的绝望和木然,我这心里就觉得不顺畅,想想要是换成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爹娘,多让人心疼啊?你是不知道,我是很有感触的,那会儿……”程兆儿絮絮叨叨的就把当年以为程荣瑞战死沙场的事儿给出了。

    看着耿以元一脸的深思,程兆儿继续道:“和流民所一样,可以让朝廷建一个供养老人的场所啊,咱们不为了别的,但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实际上来说,这些老人得不到赡养,长此以往,势必将引起社会动荡,百姓对朝廷的归属感不强,不利于统治。

    这些话程兆儿不会说,但,政客都是老油子,岂能想不到!(未完待续。)

327 赏赐(一更)

    耿以元一听这话,他就完全理解了。如程兆儿所想,耿以元已经能够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了。

    耿以元闭了闭眼,回忆自己一路看到的那些可怜人,最后脑海里定格住的是罗大勇爹娘愁苦的脸,他沉吟了一会儿道:“我这就写折子!”

    两人商量完了这些事儿,又腻乎了一会儿,程兆儿就轰他出去了,这青天白日的,前一天才躲在屋里被人笑话了,今天可不能再被人笑了。

    只不过,耿以元反而无赖起来,程兆儿催了好几次,这人都不怎么乐意动弹!

    耿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