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璀璨农女-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提醒了姐姐和两个弟弟,从明天开始只叫大名,新的名字,新的开始。明天我她又是穆晓杰了……
 >;

第九章 地里的见闻
更新时间2014…5…31 16:13:28  字数:2656

 晓杰在半梦半醒之间,听到了敲窗户的声音,蹦蹦的很是刺耳,她一咕噜坐起来,发现大姐已经在摸着黑穿衣服了,揉揉那睁不开的眼睛问道:“几点了姐?怎么这么早?”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哈欠。
  “块寅时一刻了,起吧,嬷嬷都叫了呢?”边说边麻利的把最后一件穿上。
  “哦,来了,”晓杰暗自揣测,这才早上五点多一点吗,这就催开了,要不要人过了,摇醒抱一起睡得真香的两个兄弟。
  “穆晓祺,穆晓禄,起了,嬷嬷打屁股了,”最后那声是吼得,果然呢,嬷嬷打屁股了比她有震慑力。
  大弟不用她帮忙,穿的比她都快,她只是给小的穿,小弟搂着她的脖子,嘻哈哈笑的“姐姐,鸭蛋还热热的呢”说罢从被窝里摸出来给她看。
  晓杰给他一个脑瓜崩“就你机灵,好好藏起来,嬷嬷要去了我们可没有了”。
  无忧无虑的下孩子笑嘻嘻应了,和他哥手拉手出去洗漱不提,晓杰抖了被子,叠起来,刚摆放好往外走。
  “这个做死的懒丫头,天都大亮了还不起来烧水做饭,看一会有不有的吃?……”嬷嬷大声骂着,就和吊嗓子是的,阴阳鬼气的慎得慌。
  这个老嬷嬷,一天不骂人天阳都能从西边出来,吃罢早饭,其实就是两口糊糊,嬷嬷打发他们几个小的去捡草,顺便去地里瞧瞧,看看有没有什么漏网之穗,就是去捡粮食,不拘什么,能吃就行,为冬天存储。
  只是晓杰她们一家出来了,再就是嬷嬷,其他屋里静静地,显然都还在睡,这真是泾渭分明啊。不服不行,这人心长偏了怎么也纠正不了了。
  她爹穆老大和她娘穆张氏在家,穆老大等会去苟老财家上工,一天赚5个大钱,穆张氏要去镇上拿货,要绣花养家了呢,虽然昨晚上说是那样说了,嬷嬷的注意不会改变的,穆张氏吃罢饭就急匆匆去了,嬷嬷只让她自己去,不叫穆老大陪着,那路可老远呢,不早去,回可回不来。
  穆张氏嘱咐他们去地里小心后就急忙去了。晓杰和晓红领那兄弟二人就出去了,背了三只篓子,因为小弟实在太小了,他们就不让他背了,只叫他捡了他们给放好,因为治理只种一季,所以秋收完后地里就空着了,现在也就是九月底十月初,种冬小麦完全可以的呀,怎么都不种呢,只种一季春麦,产量还很低。
  晓杰心里嘀咕着,看来要想想办法了,是不是和她爹商量一下种点冬小麦啥的。还是顺着昨天走的那条路,不过是相反的方向了,他们决定远点的地里看看,那里去的人少,希望能大点,崎岖不平的路尽是上坡路,就和爬山一样,那个小村子就像被埋在了山脚下。
  不宽的路上零零散散有几个行人,晓杰因为是冒牌顶替着,人并不是很熟,只有隐约的印象,穆老大和穆张氏的家教不错,他们几个都很有礼貌。
  不是说“二娘娘,你又去镇上卖鸡蛋了?”晓杰看了一眼,果不其然,她挎着篮子,一脸的美滋滋。
  “祖嬷嬷,你家里还有水吗,不用客气尽管指使我们几个就好,不行晚上就去给你拎几桶用着……”晓杰也冲她扬起了善意的微笑,看到了满眼的菊花灿烂,祖嬷嬷笑得像菊花。
  贫瘠的山村人们都很淳朴,都是笑笑或是摸摸他们都头顶表示打招呼,那二娘娘甚至还给了小弟一粒不知名的糖果,显然买的不多,晓杰她们几个大的就没有,这也很好了,他们并没有在意。山高风大,望远处除了她们似乎也看不到几个人,每家都有每家的忙碌。
  姐弟几个话都不多,保持着沉默,只有弟弟在炫耀他的糖果,只有小指甲盖把么大的一块,他愣是吃了一路了。
  小孩子还是容易满足的,想在现代,这么大的孩子那个不是金娇玉贵的养着,各种零食饮料等等,游戏乐园无处不在。
  看山跑死马,这话都是很有道理的,刚出来时看着很近,也有几里地了,到了地里,晓杰发现很干净,几乎什么也没有,不用说麦穗了,麦秆都没有,晓杰抬起头,在大姐的眼中看到了失望,那被风吹红的脸,那嘴紧抿了,不知所措,她又看向晓祺,在他眼中看到了了然。
  原来就这样,就是这个结果,并不太意外。一直沉默的晓祺抬头看向大姐晓红说道:“我知道那块地里,可能有黍子和大豆”。
  大姐收了失望之色“那是苟老财家的地,你不怕大狗咬你,有6;7条呢,比我们都高”。
  大姐不赞同他们去冒险,犹豫不决的样子。大弟转向晓杰“既都出来了,就去碰碰运气,也不会就那么倒霉”,大姐也看向她,想看看她这颗福星怎么说。看晓杰点了头,弟弟松一口气,姐什么也没说,她们就转了道,朝她们的新目的地出发……
  大姐虽然同意了,但是好像不抱希望的样子。这并不影响他们几个小的冒险心理,贫困的人们都有极大的冒险性,有一丝希望都会专注,抓住了有可能增加活下去的希望,抓不住就要挨饿甚至饿死。
  大弟难得不沉默了,和她说起了苟老财家的事,苟老财是这里的大户,家里有百十亩平地,百十亩坡地,还有几十亩山地和林地,这人除了抠门小气点没什么大毛病,雇了十几个人开了工造青酱磨黍子面,大钱没有,小钱不少。
  不强抢民女,为富不仁,在这一周围风评还算可以。难道地主老财都要为富不仁,晓杰心里暗暗鄙视着自己,打断了胡思乱想,加快了脚步。
  晓杰抖抖那细瘦的腿,我去,在现在没走这么多的路,真是走到哪里都要乘着11路啊,省钱啊,用眼角扫一下晓红和弟弟,当然小弟在晓祺的篓子里早都睡熟了,这男孩体力就是好啊,虽然没她两个高,就是有一把子力气,早甩他们两个几条街了,哦不,几节地了。真有耐力,脸不红心不跳,走这么老远没问题。胡思乱想的大脑又想到了一句广告词。乱想无罪,走路最累……
  晓杰沉浸在自己的乱象中不能自拔,不知道身在哪里了只是作者机械运动,走啊走啊。
  “大姐,二姐,快来快来,有黍子呢……”。较远的声音传来带引一点颤音,显然有些兴奋。
  她姐两个一听,条件反射一般撒脚丫子快跑,顾不上那破鞋把脚上磨起了泡,也忘记了疼。晓杰她姐两个到来时,那充满活力的小青年晓祺同志早已经开始了,那动作那个麻利劲,就连惺忪着睡眼的小弟也加入了捡拾大军的行列,显然小弟弟被他哥那大嗓门给吼醒的。
  晓杰双手快速忙碌着,马不停蹄的捡着。她早想到了,就在他们来的路上,那有可能包括她爹穆老大在内的雇工刚急匆匆拉走一车又一车的晚黍子,因为活比较急,顾不上捡拾,就便宜了他们几个,因为这地挺大的怕捡不完,或是因为苟老财的庄子离这里很近,他们几个都知道所以有点紧张,怕被人驱赶,也怕那比人高的大狗来叫。来不及开口说话,尽是拾啊拾啊。
  那金黄的黍子穗散发着迷人的色彩,就连那青青的黍子杆茬都存在了生命般的诗意……晓杰脑子想象一分岔,速度就慢下来了,沦落到和小弟并肩的行列了……有晓杰这颗福星在,捡拾的道路畅通无阻,看那满满的如小山一样的的篓子,他们的脸上都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有篓子空着,他们瞄向了青杆茬,在短也是草不是,嫌弃什么?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不一会两篓子就冒尖了……这时在路上的人会听到响亮的笑声,那是发自内心的收获的喜悦之情……

第十章 花媒婆来了
更新时间2014…6…1 9:17:56  字数:2473

 这一上午的忙碌并没有击垮她们,他们仍然兴致勃勃的。显然苟老财家的这一片地让她们捡了个漏,此时还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回家的路还是漫长的,这并不能阻止他们的的好心情,只差没放声高歌一曲了。
  满血复活的小青年晓祺背着她们的劳动成果走在前面,没有了动力的晓禄拖拖拉拉走不动了,严重影响他们回家的进程。他们看看那萎靡不振的小弟弟,均是无语了。没办法只得把草集中,腾出点地方来让弟弟进去。
  大姐当仁不让的背起了弟弟,晓杰依旧背着自己的篓子。小家伙在篓子的晃荡中洋洋自得,美得不行。
  晓祺力气大,撒开膀子直走,甩开她们挺远的。进程加快了,晓杰的八卦之心又起来了:打听着东家长,西家短,鸡毛蒜比无关紧要的事情。嘿,说到这些,那晓祺等着她们了,显然知道不少八卦秘辛啥的。
  别说通过这些事情让晓杰了解到,村东头的光二婶家有个出落得漂亮的女孩,刚十五岁被送到县里扈员外家做十三姨奶奶了,那家伙绫罗绸缎,金钗玉凤的,回来一次,唤奴侍婢步步招摇的,满村轰动,可体面,村里人可羡慕呢。
  就是扈员外年纪有点大有6;70岁了吧,据说白胡子一大把,走路都颤悠……村西头的老禾子家给他儿子娶了个丑媳妇,那脸黑的,油亮油亮,他儿子不喜欢把她卖了领会来一个漂亮的,那走路都要扭个十八式,那脸香的很,惯会拿腔作调的,老禾子儿子非常喜欢,就是很久了都没生个一儿半女……八卦处处皆在啊,晓杰感叹道!
  晓杰脑筋一转,想到了昨晚的“不经意间的撞破”上去了,他那二叔说起他家时那咬牙切齿的愤恨样,早都不想和他们一起过了,早都看不上他们了,来了主意,不禁问道:“嬷嬷那么不喜欢咱家,怎么不分家单过呀?天天撵鸡捣狗的骂我们,不累啊,分开多好,眼不见心不烦的。”,
  大姐闷不做声,晓杰看一眼,脸都红了,显然想起了那不该看到的,真是纯洁的孩子啊。
  大弟一本正经看她一眼,眼里一副这么简单你都不知道的表情,说道:“嬷嬷不会便宜咱们家的,爹爹是长子,分家要拿大头的,还要赡养老人,嬷嬷不喜欢爹爹,更不会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那二叔二婶要气的一蹦三尺高……”。说罢住了嘴,似是陷在了某中回忆中了,一脸的落寞与愤恨。
  小屁孩子,跟姐装什么深沉?晓杰暗暗想着,着急知道“接着说呀,停下做什么”,不满弟弟的停止。
  这时大姐插言道:“嬷嬷就是要分家,只会把咱家分出去自立门户,什么都不会给的,那次就是,和爹爹闹得很凶,都惊动村长了,族老们都来了,不过咱家是外来户,雷声大雨点小,嬷嬷又消停了……,我还听祖嬷嬷说,从小嬷嬷对咱爹就不好,非打即骂的,说他是养不熟白眼狼,等爹年纪大了,也不给爹爹张罗娶媳妇,只管二叔,三叔,偏心的很,后来有了四叔,就更差劲了……”。
  “那爹和娘是怎么成的亲?爹自己找的?”晓杰还不死心,追着问道。
  “娘是逃荒来的,娘的家乡发大水,往咱这处来投亲的,亲没投着,和兄弟走散了,累倒在山边上,那天下的瓢泼大雨,爹出去捡柴回来遇上就救了咱娘,后来就背回家里,养了很长时间才好。嬷嬷见咱娘长得好,动了心思说给二叔的,娘不乐意,后来爹去求了村长保的媒,才把娘娶到了……”大姐一口气说完,气都有些喘。
  晓杰乐了,感情穆老大和穆张氏还挺浪漫的,日近生情终成良眷呐,不对,大姐怎么知道的?又转头打趣大姐道:“嘿嘿,你知道的还挺多的吗,爹娘的事都给你打听到了,包打听啊你。”。
  说完包打听,他们几个都乐了,只有大姐恼羞成怒瞪着他们,要恼了的前奏有木有?“哪有打听,只是听祖嬷嬷讲古知道的……你们还敢笑话我,看我不撕了你们的嘴……”大姐愤愤然,最后只是小弟笑得最欢实,被大姐“狠狠”修理。
  何为“狠狠”修理。就是捏下脸蛋,把弟弟美到不行……生活处处皆快乐啊……
  走到村子,这回事下坡路,要快点,天稍微暖和点了,村中聚集着不少和晓杰一样爱八卦的妇人们,三五成群滔滔不绝。
  经过她们时隐约听到什么“老穆家来媒婆了,张罗媳妇了云云……那媒婆脸白的,掉粉……云云”听不甚清楚,她注意到了老穆家,这个村的独一户。
  “快走,回去看看,家里来媒婆了”,晓杰急急地说着,就她的耳朵尖听到了,那几个姐弟一头雾水。
  果不其然,刚到家门口,就听见了一声嘹亮的声音传来,墙都挡不住“十五里外的下河头村啊,那姐弟长得……啧啧……那人才……大姐儿叫阿巧,会针线,手儿巧,人又长得俏,那脸庞白的,那眉眼大的,脚儿还不大还能干活……那模样真是好……那袁二郎啊,从小读书,高高的个子,又文静又腼腆,那也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人才……因为也是家里收成不好,没得钱,希望就找你家这样的,换亲亲上加亲,大家都好……云云,口若悬河,嘴吐莲花,说的那个好啊……”。
  听了会子墙角,原来嬷嬷怕花钱,听说换亲不用嫁妆也不要彩礼,动了换亲的念头,放出风儿去,这媒婆子就望风而动了,上赶着来上门了。这年头换亲哪有好的,差不多的人家都不会干的事情,不过嬷嬷的大脑皮层和她们的不一样,保不齐就应承了,这貌美的阿巧,会读书的二郎,还不知道是个啥样呢?
  男方娶媳妇还好说,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出不了大错,那女儿呢,出了门子谁说都不好使。为了儿子,什么都可以放弃,哪怕是娇养了十八年的女儿,真替她姑姑不值,至于四叔嘛,哪凉快去哪,不爱见,她永远忘不了刚醒来时他对她扬起的那手,那狰狞扭曲的脸。晓杰拍拍头,嘀咕道:真是瞎操心了,和她有什么关系呢?这真的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趁着嬷嬷不在意他们,他们悄悄的把黍子脱了粒,悄悄藏在了他们屋里,那一大篓子,收了有大约十几斤的样子,真是不错。他们显然都是高兴的,脸上的笑止也止不住,把草依旧放在了那栅栏底下,等着好用,那栅栏底下有好多了,还有他爹平时捡的柴,足够烧的了。
  嬷嬷就是怕他们闲着吃白饭,看二婶子和她女儿就是命好,二婶什么都不用干,省下力气好偶尔出去“办个事”“造个人”,晓杰阴暗的想着。真是可恶的老太太,印象更加糟糕了……
 >;

第十一章 打姐的注意?
更新时间2014…6…1 10:42:35  字数:2188

 看着时辰,大姐说得有巳时一刻了,大概也就是上午11:15的样子,晓杰和她姐要准备烧火造饭,要不嬷嬷的骂声又要起了,刷锅起水下水,大姐干起来如行云流水般,看得他自愧不如,嬷嬷屋里事情还没结束,不过英明穆晓杰,早就安排了弟弟们去听墙角,一言一行随时汇报。
  锅里填好水大姐算好了馍馍的数量,盖上锅盖子,准备烧火,晓杰依旧给她姐递草,百无聊赖中,晓禄悄声进来,蹑手蹑脚的好不搞笑。
  看晓杰笑他,把头一甩“听不听了?笑我就不给你讲了。”
  晓杰止住笑,八卦最大,讨好了小屁孩子,弟弟爽快说了,说的颠三倒四没有条理,不过经过八卦神人穆晓杰的脑补,,就描述出了这样一幅情景:在媒婆的胡吹海聊下,嬷嬷心动了,把小姑小叔都叫来让他看了,媒婆一看那是相当满意,打包票包成功,就等着好消息吧,又从媒婆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分析出了阿乔应该挺丑,五大三粗壮实人,袁二郎除了体弱没啥大毛病,我去,这难道是小毛病?
  还说阿巧20出头了,比四叔大不少,女大三抱金砖,大的越多越好的意思。是这样吗?真是这样嘛?晓杰疑惑了……在风中凌乱了……
  袁二郎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金贵人,女儿跟他享福,吃香的喝辣的云云……但是人家媒婆说的很有技巧,听不懂是你的事,反正她说了。
  还说,如果亲事成了,人家阿巧都绣好了嫁妆一并带来,二郎是读书人最守礼道,给一吊钱的彩礼,还愿意在给他家5吊钱,不拘是彩礼还是嫁妆。
  不论这边还是那边,都挺着急,碰上这等“合适”的,那边想今年结成亲,婚嫁都办了,有钱没钱娶媳妇过年。那边透露了话,媒婆子闻歌弦而知雅意,就打听嬷嬷的话,嬷嬷起先还端了架子一板一眼,后来听说五吊钱,还各自有嫁妆彩礼,心都痒了,那里还端得住,慌不叠应承了,陪着小心说自家人口多,没钱云云。
  媒婆子一看有戏,赶紧应了,那头老太太还说了,人打听了你家的情况,不论别的人好就成,那边人口简单,只是这一儿一女,家里有三间大屋,宽宽敞敞的。还有十几亩好田,等老太太他们去了不都是儿子媳妇的?
  别的不计较,叫他们办成了这桩好事就成。嬷嬷据说也狠着心应承了让老来子住大屋和他们两口子一起。就这么件大事就在媒婆子的五分真五分假的话中,这样说定了。
  完全没去考虑去考察考察人实际情况。屁呀,晓杰忍不住爆粗口,出嫁妆和彩礼,还给钱,还不要这边的东西,哪有这样的好事。什么也干不来,还不就是要老婆干,都不干活,顶着张挨饿的脸……小姑命苦在家享福出去劳碌命,四叔更惨,找个娘回来养着……晓杰哭笑不得,无话可说
  嬷嬷和媒婆心满意足的从堂屋出来,显然两人的生辰八字都在媒婆手里了,只待合过之后下定办婚礼了。
  大弟赶紧错身进入厨房和烧完火的大街搓麻绳,晓杰出去外面给大姐抱麻秸,正好遇上了出来送媒婆的嬷嬷,嬷嬷甚至还给了那媒婆十几个大钱,可见是多么想凑成这桩换亲。
  晓杰站住脚,准备给嬷嬷打招呼,在嬷嬷要骂人之前“呦,多水灵的丫头?比县里吴衙内的大妇人都俊秀,真真生了一副好皮相……啧啧……”边说边去看嬷嬷,询问这是谁。
  嬷嬷冷了声“是老大家的丫头,赔钱货”。
  “哪能呢,我看上次吴衙内花三十吊钱买的丫头可不如她呦,等伺候几年,开了脸,那就是正经的姨奶奶了”说完走上前来摸摸晓杰的脸,细细端详着她,好似在估价似的。
  “瞧这脸儿嫩的,和豆腐似的,小丫头,想不想有大造化啊,我定给你说户好的人家,保管你穿金戴银,吃山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