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刀客-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放心,我们确实是前来诈降的。甘将军,我看你和阚先生有归降丞相之意,但请放心,我们愿作引荐之人。”

    甘宁阚泽互看一眼,笑道:“这么说,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二位将军,你们为何不早说?”

    蔡中也是机敏,知道甘宁本是荆州降将,平时为人生性凶残,以为这番劝降成功。陪笑道:“如此机密之事,如若不是方才路过将军账外,听到将军吐露心声,还……还不敢说呢。可既然知道了将军的心腹之言,我二人岂能置将军于不顾?”

    “如果真这样,是天赐其便,我以后还要靠着两位兄弟多多照顾了。”甘宁身高马大,左右搂着两人,称兄道弟起来。

    “甘将军,实不相瞒,我们连夜写信,已把黄盖挨打的事和你被乱棍打出的事禀报丞相了。”

    阚泽一拍手道:“二位将军,我昨晚已过江见了丞相,已然替老将军献上投降书信。原来幸得两位将军书信到了,丞相方才相信我是诚心归降,这条命算是保住了。今天,是特地约甘将军共同归降的。”

    “大丈夫就该投降英明之主,成就不世基业。二位将军,你们什么时候能够替我们引荐?”甘宁问道。

    “只要甘将军跟阚先生诚心归降,我们今夜就给丞相写信。”

    “好。”

    甘宁很是高兴,立刻摆上酒宴,酬谢蔡中、蔡和,阚泽留下做陪。四个人酒逢知己,喝的畅快,聊的也是欢唱。等酒宴散后,二蔡回到营中,马上给曹操写了封信,说甘宁愿意归降,作为内应。

    阚泽回营之后,也给曹操写了一封密信,说黄盖感激丞相收录,到时由水路去投降,带上粮草和军装器皿。届时船上插上青龙牙旗,就是暗号,请丞相派兵接应等等。

    两封信全都到了江北,交到曹操手中。

    曹操看看蔡中、蔡和的信,再看看阚泽的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疑惑不定:倘若这些情况都是假的,后果不堪设想。他踌躇良久,吩咐一声:“有请众位先生。”

    时间不大,众谋士全到了。曹操用人不疑,让众人落座后,就把这两封信给大家传阅。众人看后,程昱问道:“丞相,这到底是真是假?”

    “众卿,甘宁被周瑜所辱,乱棒打出,愿作内应;黄盖挨打,托阚泽前来下书,这些事情不可深信,但也不可不信。还请诸位先生为我一决。”曹操坦言道。

    “丞相,如若要探听虚实,还需有人过江去探察一番不可。”程昱说道。

    “可是,谁愿前往?”

    曹操手捋着新长出茬的胡须,看着众人。可谋士虽多,但谁也没办法过江,于是,众人只得把眼光又瞧向了蒋干。

    蒋干眼皮跳得几下,连忙摆手道:“丞相,诸位,上次我过江劝降周瑜,却无功而返,深感惭愧,这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去了。”

    曹操安慰道:“子翼,帐中众人唯有你与周瑜交厚,可以探听虚实。此事非同小可,如你愿往,我心方能安稳啊。”

    众谋士也劝道:“子翼,不能劝降周瑜这事不怪你,周瑜小儿不识抬举,却也着实难以靠言辞说动。此次前去,只是探听东吴虚实,非你不可啊。”

    蒋干无奈,道:“既然如此,我豁出性命,再为丞相走一遭!”

    曹操大喜:“子翼,你这次前往周瑜大营可要小心谨慎。”

    “丞相放心。”

    蒋干告辞,手一背,胸脯一挺,迈着四方步从曹操大营出来,回到自己帐中,换好衣服。

    如上次一般,还是带着一个小书童,两个水手驾着一条小船直奔周瑜的水寨。快到三江口了,蒋干让水手找了一个避风的小江湾,把小船停泊在此,然后嘱咐小书童在船上等着,自己离船登岸,迈步直奔周瑜大营。

    东吴眼线早已知晓,飞报向周瑜:“江北蒋干先生来访!”

第二百九十三章 只欠东风

    周瑜正在练剑,值日中军官进来禀报:“启禀都督,大营外有蒋干先生求见。”

    周瑜大喜,道:“快请!”

    此次用“苦肉计”本是兵行险着,曹操本就多疑,其帐下谋士不少,此计却是不易成功。但曹操的问题是:他并不了解江东,而不了解周瑜。

    蒋干到了大帐,周瑜迎出帐外,拱手道:“子翼兄,别来无恙。”

    蒋干笑道:“还怕你不欢迎,这次来却是冒昧了。”

    “子翼兄见外了,我江东大门,随时为兄而开。”周瑜伸手道,“请!”

    两人到了帐内坐定。周瑜道:“子翼兄,上次多亏了你逼出了庞统,只是不知他到底意在如何?”

    “庞统此人深居简出,并不与人来往,十分神秘。我几次试探于他,但都无疾而终。”蒋干叹息道,“但是他为曹操献了一计,你可是肯定知道的。”

    “你是谁连环计?”

    “不错,正是连环计!他谏言曹操将大船连锁,并在上面操练水军,规避北方士卒不习惯水战的风险。”

    “依你之见,此计是帮曹操,还是害曹操?”周瑜疑惑道。

    “这正是此事的疑点所在。连环计确实对江北有利,但弊端是给了你用火攻的风险,让东吴有了一线生机。”

    “仅仅是一线生机?”

    “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生计。但如果曹操不用连环计,稳步操练水军,则东吴必败。而连环计,至少给你了用火攻之路,你说是也不是?”

    周瑜不得不笑道:“什么都瞒不了你,确实如此。”

    “但也因此,这位凤雏先生就更加神秘了,不知他到底是想要帮曹操,还是要害曹操。”

    “他能料到这些事?会不会此计只是偶然?”

    蒋干摇摇头道:“庞统可不是一般谋士,号称能料前后五十年之事,此等小事,我们都能看出,他岂能看不出?”

    周瑜起身渡步道:“那他定是在帮我们了。”

    “何以见得?”

    “如不是他,我们哪还有这一线生机啊?!”周瑜叹道。

    “可即使有了这一线生机,你又打算如何破曹?”蒋干好奇问道。

    周瑜神秘一笑,“这不正是子翼前来我东吴的目的吗?”

    蒋干大笑,“果然如我所料,你又使了个苦肉计!”

    周瑜亦笑道:“不瞒子翼,黄盖诈降,阚泽献书,甘宁又降,只是哄骗曹操之计。”

    “你不怕我回去告诉曹操?”蒋干说道。

    “子翼乃当世名士,又是荆州故人。此时委身曹操,也是万不得已。我如信不过仁兄,天底下又有何人可信?”

    蒋干忽然深深一揖,道:“蒋干深怕担负万世之恶名,今有公瑾替我作证,千百年后,也不至于让后人误解于我。”

    周瑜赶忙扶起蒋干:“子翼言重了,我二人相知多年,肝胆相照,当共荣辱。”

    周瑜吩咐下人准备酒宴,说道:“现在万事俱备,破曹只欠东风。不知子翼兄有何高见?”

    “东风乃是天时,岂是人力可为?公瑾,你这是难为我了。”

    周瑜沉吟道:“诸葛亮此前说过可借东风,可是真的借的来东风?”

    “这个就得问诸葛亮自己了。”蒋干摇头道。

    周瑜若有所思。

    长江南岸,一处静谧的港湾之中,小船的烛光下,诸葛亮正在看着伏羲八卦。伏羲八卦即远古神祗伏羲所发明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它参合倚仗了天地变化之术,发挥了各卦刚柔本性,将阴阳物理、社会进化、生产经验包含于八卦卦义之中,可谓尽览物性、穷探天理、洞悉人事。

    一人径自入帐来,正是周瑜。

    “未知大都督亲至,有失远迎,还请恕罪。”诸葛亮躬身道。

    周瑜笑道:“诸葛先生不必客气,我此番前来,依然是为了借东风之事。现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知先生可有进展?”

    诸葛亮摇头道:“实不相瞒,亮惭愧之至,还未有进境。”

    “现在有几分把握?”

    “五成。”

    “只有五成?”周瑜惊道。

    “已经不小了。”诸葛亮叹息道,“我已经派人去寻找我师傅水镜先生了,他已至地仙境界,如果得他出山相助,则此事必成!”

    “决战在即,不知尊师在何处?”周瑜眼睛一亮。

    “可是他不在水镜山庄。”

    “那如何办?”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只好如此了。”诸葛亮道,“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筑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旛围绕,亮作法以求东南风。”

    “胜败在此一举,我这就安排,但愿先生能成功借来东南风。”周瑜脸色严肃。

    ……

    江北曹操大营。

    斥候来报:“丞相,西凉太守马腾跟韩遂带着三十万大军攻打许都,荀彧军师派人来问,要如何应对?”

    曹操大吃一惊,西凉马腾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当初汉献帝传的衣带诏书上,就有西凉太守马腾的名字。出征南下之时,他还派人镇守散关,监视马腾。曹操马上召集群臣商议,有人建议曹操马上撤兵,回援许都;也有人说不行,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东吴指日可破,怎能撤兵?

    大帐之中众谋士争吵不休,曹操沉吟不语。

    这时程昱说道:“丞相,西凉马腾有勇无谋,我有三议,可知马腾必然不会去犯许都。”

    “哦?”曹操奇道,“仲德,你说说你的三议到底是什么?”

    “现如今与东吴和江夏之战,我军胜面极大,如果马腾轻举妄动,丞相或回兵增援许都,而仅仅依靠荆州的降兵就能守住荆州。如此马腾危矣,他又怎会引火烧身?这是一议。其次,马腾打到许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夏侯渊将军守卫长安和潼关,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马腾根本过不了这一关;再次,西凉内部根基不稳,有不少将领有亲近丞相之意,如若马腾犯险前来攻打许都,则一旦兵败,其余将领担心丞相怪罪,必然关闭关口,据守险地,马腾就会陷入进不去,退不回的境地,肯定是全军覆没。如此,在荆州局势未明之前,我断定马腾必不敢动。”

    曹操抚掌笑道:“程昱之谋深得无心。但毕竟西凉乃是心腹大患,还是要严令夏侯渊严密扼守散关隘口,以防突袭。若马腾果然前来,再回军不迟。”

    众人皆道:“丞相英明。”

    曹操又道:“今天是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按照咱们农历的说法,初一是朔日,十五称为望日。今晚我要大宴文武百官,饮酒赏月,酒席跟乐队就摆在中央战船上。如今的大船平稳宽阔,正好大会文武。”

    连日来受到战事不利及瘟疫影响,众人皆心情沉重,听到曹操有此一议,都自然拍手称好。

    只有程昱心中明白:“终于来了,丞相这是要和东吴决战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横槊赋诗

    江南寒夜。

    圆月如盘。

    明月爬上东山,将江北战船照耀的和白天一样。月光与江水相映,水中就好像漂浮着一条白色丝绸,随意飘动着。

    曹操的水师营跟马步军大营灯火接续,耀眼光辉,如满天星斗落在人间。连环战船一字排开,正中就是曹操的帅船,一杆大旗空中飘荡,上面绣着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汉丞相曹。

    在战船的前边,许褚带着五百虎贲军,精神抖擞。虎贲军在左,右边是张辽带着五百弓箭手,身着青衣,神采奕奕。

    曹操头戴相貂,身穿蟒袍,居中而坐,大会文武。文官在左,武将在右,酒宴摆上,满桌都是金鼎玉杯,银樽翠盏。曹操有意鼓舞士气,自然不吝啬酒肉,除了鸡鸭鱼肉、燕窝鱼翅,还有全羊蟒肉,驼峰熊掌等猎奇之物。

    当时南屏山山色如画,东观柴桑,西看夏口,南望樊山,北视乌林。曹操心胸开阔,兴致盎然,他率先举起酒杯道:“众位将军、列位先生,且听我一言。”

    众人站了起来,尽皆高举酒盏道:“丞相。”

    曹操一饮而尽,将酒杯放在几上。

    “众位,想我曹操自从兴兵以来,为汉室锄凶灭害,欲扫平四海,以定天下,而所未得者只有江南六郡八十一州。现在我统率雄师百万、战将千员,仗着诸位帮忙,辅助我大兵南下,何愁大功不成?待我收复江南后,天下平安无事,孤与众位共享荣华富贵,以乐太平!”

    “丞相,愿我军早奏凯歌,我等终身皆赖丞相福荫!”

    曹操高兴:“来,再干了此杯!”

    众人再次一饮而尽。

    “看酒,今夜不醉不归!”

    曹操与众人开环畅饮,众人皆上来敬酒,两旁还有乐队奏乐祝酒,一直喝到半夜,曹操也是越喝越高兴。

    曹操这次大兵南下,最怕的是两件事,一个就是西凉的马腾、韩遂,怕二人趁机抄自己的后路;另一个就是北方人不习水战,没法打仗。现在凤雏献了连环计,夏侯渊分兵镇守散关,这两件事解决了,而今他已然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他一高兴,一杯一杯连着喝,喝着喝着就醉意朦胧。

    “可笑啊可笑!”曹操突然哈哈大笑。

    曹仁离他最近,问道:“丞相,何事可笑?”

    “可笑那周瑜小儿,乳臭未干竟敢与我争锋,不得天时,安得不败?现在有东吴老将黄盖愿倾心归降,此乃天助我也!”曹操笑声不停。

    “丞相,如果有人传出去,于军不利。”谋士荀攸悄声提醒道。

    曹操摇了摇头:“公达,在座的先生和众位将军,还有这些近侍,都是曹某心腹,没有外人,谁能把我的话传出去?说出来也无妨。”

    曹操转过脸,看了看夏口:“刘备,忘恩负义的大耳贼!”

    曹操恨透了刘备。

    “还有那村夫孔明,你们只有蚂蚁那么大的力量,妄想撼动我这座泰山,真是愚蠢至极!”曹操斜着眼作势要掐死一只蚂蚁。

    “咳!”夏侯惇脚步踉跄,道:“丞相,你还没骂段大虎呢!”

    曹操眼睛一瞪,说道:“大虎是我兄弟,虽然他今日受人挑唆与我为敌,但昔日情分怎敢忘却?”

    夏侯惇一愣,讪讪一笑。

    曹操也不怪罪,点了点头:“而今我要是得了江南,还有大喜。”

    许褚好奇:“丞相,不知您有什么喜事?”

    “列位将军、众位大人,想我曹操少年时期与江东乔公相交甚厚。”

    曹操说的就是乔国老,也就是孙策和周瑜的老丈人。

    “众位,乔公有两个女儿,人称‘凤凰二乔’。大乔乔凤、小乔乔凰,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可惜这两个美女竟被孙策、周瑜所娶。我北伐成功之后,在漳河边筑了一座铜雀台,这次南征成功,老夫索取二乔,把她们放在铜雀台上,陪着我以乐晚年,我虽死无憾!”

    曹操这话一说,大家听清楚了,原来丞相惦记东吴的两个美女呢,众人纷纷道喜,就像今日便是曹操的婚宴。

    曹操正说得高兴,突然从北往南飞过几只乌鸦,从众人头上飞过去。乌鸦叫了几声,声音难听至极。大家都抬头观看,古时候人迷信,认为乌鸦是一种不吉祥的东西,乌鸦要在谁家的屋顶上叫喊,这家人准得倒霉。而现在是大宴文武。已然喝到半夜,突然乌鸦从自己头上飞过,又是自己的中央战船,岂非不祥?

    “众爱卿,这乌鸦是何征兆啊?”曹操也不能免俗。但谁长了两颗脑袋敢惹曹操?

    “丞相,今晚的月亮太亮太圆,乌鸦看见明月,以为天已经亮了,所以离树而飞,途中鸣声是相约伙伴。”荀攸反应最快。

    “原来如此。”

    曹操突然站起,身躯微微一晃,旁边人赶紧过来扶他,认为曹操喝醉了。曹操确实喝得不少,但心中十分清楚:“取槊来!”

    手下人赶紧把曹操的兵刃抬来了,这是一柄金顶枣阳槊。曹操其实从未用过此槊,有时候骑在马上也只是图个好看,但今日却是豪气滋生,想舞上一舞。

    金顶枣阳槊重达八十六斤,曹操在手中一捋,喝道:“满酒!”

    手下人托了一爵敬于曹操。曹操左手托杯,右手擎槊,迈大步走到船头,就把这杯酒倒在长江内。这是风俗习惯,古人讲究祭天祭地,祭水祭旗。眼看就要决战了,所以把这杯酒往江中一倒,就算是祭水了。

    然后曹操饮酒三爵,把金顶枣阳槊一横,对众文武说:“众位,想我曹孟德胯下马,掌中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晚面对此景,我感慨万千,愿作歌一首,你等和之。”

    大家站起身形,洗耳恭听。曹操作了一首《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舞动金顶枣阳槊,颇有大将之风。唱起歌来声音浑厚,沉稳顿挫,众齐声人相和也是恰道好处。

    舞到最后,曹操却是泪流满面。这首词,却是曹操内心的真实反映,纵有雄心万丈,但谁能不死不灭。

    程昱首先拍手道:“丞相此诗,内有天下一统的雄心壮志,诗歌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实乃千古名作!”

    曹操终于大笑,众人也都大笑。

    忽听一人说道:“丞相,此歌词不吉利,恐怕于此战不利。”

    曹操忽然就眼神如刀,面色阴沉,问道:“元颖,哪几句歌词不吉利?”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阅兵

    曹操把脸往下一沉,双眉一挑,细目圆睁,把槊往下一按:“元颖,此词曲有何不吉?”

    众人看去,此人姓刘名馥字元颖,是曹操的老乡,沛国人。当初在合淝创立州治,聚逃散之民,立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