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当即吩咐厨房开饭,一行人遂即在议事厅饮宴起来,袁遣三杯酒下肚,就开始面红耳赤,原形毕露,礼仪早就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坐没坐像,东倒西歪,解开衣襟袒胸露腹,舒伸着腿脚,并哟呵着要歌舞助兴。

曹智对袁遣这些嗜好也算早有准备,随着三声掌响,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历阳城最头牌的“性工作者”鱼贯而出,一一从袁遣面前如仙女般漂浮着闪过。

那些女子纤细的柳腰,修美的玉颈,一件件薄纱的宫装霓裳,使里面的肚兜若隐若现,头梳高耸的发鬓,使人望去有种飘飘欲仙之感。这些女人还穿着衣服呢,袁遣却像看了春宫图似的,脸色已红如鸡血,舔着嘴唇想像待会的无边风月。

酒至半酣,那还有什么歌舞助兴,那些舞妓都已在袁遣等人怀里助兴了。还好现在这府衙里已没女眷居住,要不看到这荒淫的一幕,准保醋劲大发。

袁遣更是左拥右抱,被身边两个粉头频频劝着酒。曹智对他们有交待,一定要叫这位袁刺史喝好,吃好。

在两名破有姿色的舞妓左一句使君大人,右一句英明神武之下,袁遣很快就找不着北了,加上那〃黄汤〃到肚子里再蹿升到脑部的快速作用,袁遣很快进入状态。

就在袁遣摇摇摆摆扶着两个粉头起身回后堂之际,曹智、邓艾火速中途拦截,要求向刺史大人汇报〃关于如何安排历阳归属的问题!〃

袁遣眼睛贪婪的在身边两个女人身上打转,不耐烦的叫着:〃曹智,这事能不能……明天再说?〃

〃不行,此是已拖延好几日,章程我等已都拟好,你就过个目,看一看,看一看,不耽误多少时间。〃

曹智说着就递上一叠纸,袁遣皱着眉头,刚想朝纸上瞅两眼,他怀里的女人却趁机嗲声嗲气叫嚷起来。

〃恩,使军大人您快点啊!〃

袁遣身边的两个粉头说着,边在袁遣怀里扭动撒娇着。

刚才就快要沉醉不醒的袁遣猛然睁开双眼,还夹杂一丝清明,不过酒精的威力还是很巨大的,在两个美人的晃动下,袁遣脑袋一顺间又恢复的半昏迷状态,里面充斥的只有浆糊和**。

邓艾趁机又凑上来,在袁遣耳边低声轻语道:〃使君只要往上签个字,画个押即可了。〃

袁遣看也不看这话是谁说的,打着饱嗝不耐烦的道:〃行,行,快……快拿过来。〃

曹智、邓艾听罢,麻利的一个以掌托着奏章文书,一个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墨,印泥。

袁遣双眼迷离的抓过沾了墨的毛笔,朝着纸上空白处胡乱画着。写完随手一扔手中的笔,手刚想再去扶上那正向他抛媚眼的女子身上,被眼疾手快的邓艾一把抓住,扳着他的大母指往红印泥中一摁,再在文书上一戳,就大功告成了。

曹智、邓艾恭送袁刺史今晚旗开得胜后,火速回到书房,把刚才的文书加盖扬州刺史印后,连夜向长安和扬州各郡发出邸报和刺史今,正式宣布把历阳划归为县,隶属丹阳。

曹智这么做没其他目的,一来这样历阳成为丹阳的下属县,就比较正归和正统。二来表示袁遣已正式插手扬州事物,开始以刺史的身份颁令了。划给丹阳也很顺理成章的被流传袁遣为拉拢曹智,对曹智略施恩惠。而且也可表明袁遣和曹智穿了一条裤子,曹智帮忙袁遣出兵九江也变得在情在理。就算将来有什么事,也是袁遣带头干的,和曹智无关。

几日后,扬州人人都知道了袁遣已正式就任扬州刺史,并开始发布政令。但其实这一切都是曹智在背后策划及实使的,袁遣纯属做了个冤大头,他没袁绍的命令,压根没想过发什么政令。直到袁绍写信给他,大骂他怎么可以不问过他,就把历阳划给曹智,直到这时袁遣才知道上过这么大的当,不过那时,他已兵败寿春,已在逃命的路上,只怪酒色误人。

曹智看邓艾盖完扬州刺史印,自去忙了。曹智就拿着那颗印绶把玩,心中思量着要不要把这颗印绶交给袁遣。

曹智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把这颗印绶留在自己身边,目前好多事还用得上这玩样,留在身边比较方便。对袁遣可以推说刺史印绶被陈瑀带走了,虽说瞒不了多久,但古代信息流通缓慢,曹智大可利用一番这一时间差。

第二日,日上三竿了袁遣还在酣睡,曹智就命人传话来,请他到议事厅议事。

袁遣骂骂咧咧的喝退传话给小厮,再搂着那两个美人睡了半响。但这饮酒过量的后遗症在此时慢慢爬上他的脑袋,发展到后来竟有些涨痛。

这想睡也睡不着了,袁遣咒骂了两句,慢慢爬起身,看那两个陪寝的舞妓还在甜睡,不由无名火起,抬脚就朝她们的臀部上一脚踹了过去,叫骂道:〃快起来,给本刺史更衣。〃

从昨日到现在袁遣已被人叫习惯了刺史、使君,他现在还真把自己当成扬州刺史了,完全把袁绍的嘱咐抛至脑后。

袁遣揉着发疼的太阳穴来到议事厅时,其实脑袋还是一团浆糊,曹智等人已在等他。

曹智首先向袁遣问候:〃使君昨晚可睡的好?〃

袁遣裂着嘴,苦笑道:〃还行,还行!贤弟以后咱俩之间不必这么拘理,我来时本初有关照,说贤弟是自己人,以后就直呼我名字吧!〃

曹智也看得出袁遣酒精的后劲还未在他身上全部消退,心想正是时候。

于是,曹智受宠若惊的堆满了笑意道:〃唉!这怎么可以,兄长是我的上司,小弟怎敢乱了礼仪,不过老使君、刺史的叫也显得生分。不如这样,不在正归场合,我就叫刺史为兄长,如何?〃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山不容二虎

〃行,嘶!我这脑袋怎么这么疼啊!〃

袁遣依然揉着他的太阳穴,爽快的答着。对曹智能接受他的建议,也很开心,只是头痛的紧,想表示点笑意,也表现不出来。

曹智几番试探,已基本了解袁遣是个不太有心机的人,他也不打算再绕什么弯路,微微躬身道:〃兄长,据探马回报,陈瑀和其所部已进入九江地界,两日后就可到达寿春。〃

袁遣虽然有些心不在焉,但一听陈瑀的名字,像是上了发条似的,撑起了脑袋,〃喔!这家伙逃的还挺快。〃

曹智道:〃是啊,兄长,九江太守乔玄早和袁术有勾搭,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陈瑀也准备把扬州州府的治所放在寿春,兄长〃

〃呸!〃袁遣一下子又像被人打了强行针一样,耿着脖子大声骂道:〃他也配定扬州治所,我才是扬州刺史,他算个什么东西。〃

曹智本来还想涵蓄点,被袁遣打断的话语是〃请兄长早做打算云云〃,现在看来也不用了,直接进入主题。

曹智心下暗笑着,向邓艾、枣袛暗示开始。

于是,便见邓艾缓步而出,以一个标准的〃空首拜〃礼后,义愤填鹰着高喊道:〃我扬州怎可有二主,刺史怎可让这等反贼存活于天下,请刺史发兵,剿灭判贼,还扬州一片朗朗乾坤!〃

邓艾这话把陈瑀定性定的够狠的,人家陈瑀本来是正宗的扬州刺史,这会儿已被邓艾定性为反贼、判党。事后曹智问邓艾是不把陈瑀的性质定高了,邓艾说没有,官场就得这样,把对手要往越无底深渊里推,那才叫好,只有把陈瑀的反面性定的高,才能凸显出“你那名兄长“的正宗和激发出他的阳刚血气。曹智听邓艾这话时,背脊上不由冒了一阵凉气,看来他对政治的看法还是很肤浅的。

邓艾的话还真是有效,袁遣马上抖起来了,直瞪瞪的看着堂下跪伏的邓艾。

枣袛虽说看见这位袁刺史就想吐,但这时也不往曹智的吩咐,跟在邓艾身后,跪伏道:〃一山难容二虎,好女不嫁二夫,请使君大人速速发兵,讨伐陈瑀。

袁遣此时已被邓艾等人撩拨的斗志昂仰,情绪激动,只见他一拍面前的几案,挺身而起,激动的略带煞意道:〃对,那个奶奶的陈瑀敢自称扬州刺史,这扬州能有二个刺史吗?老子立刻率部攻上寿春,把那杀个精光。哦!不对,要把乔玄的两个女儿留下,听说长的很漂亮,正好给本刺史当战利品。〃说着便意气风发的指着堂下的邓艾道:〃哎!那个谁?对,就是你,你给我发篇檄文,我明日便正式公告天下,发兵争讨陈瑀。〃

邓艾唯唯喏喏的应着,口称“刺史英明”等高唱着凯歌。

曹智也趁机越众而出,但他不跪伏,只是拱手躬身道:〃小弟原为兄长开路,做兄长的前驱,扫平道路,让兄长长驱直入寿春,取那陈瑀之首级。〃

〃好!哈哈哈〃袁遣大笑着,这时他头也不疼了,他是个容易满足和自大的人。被曹智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就捧上天,把袁绍曾经关照的要等他解决公孙瓒后,再调兵给他征讨陈瑀的话全忘了。他只记着一点,袁绍有要他拉拢曹智,用他的兵马作征讨陈瑀的前锋。所以袁遣认为他已经不需要在等袁绍增兵给他了,他要干场漂亮的给世人看看,袁家不是只出了一个袁绍和一个袁术。那个什么陈瑀肯定是个孬种,没跟他交手过一兵一足,不是就跑了吗?他甚至已经预见到了胜利。

袁遣大笑着让邓艾等人起身,豪言道:〃好,好等平定九江,征服陈瑀、乔玄之后,各位都将是有功之臣,我一定不会亏待了你们。来人,取酒来,我们先畅饮一番,在出征不迟唉哟哟,我的头怎么又疼了〃

当天下午,曹智就挥别妻子任红昌,领了袁遣的刺史令先行开拔,率着三千部属出城而去。曹智于袁遣相约,由他领兵从左路逼进寿春,袁遣直接走大路,慢慢的开进寿春。曹智保证袁遣通往寿春的道路将是畅通无阻的,他会为袁遣扫除一切障碍,让他舒舒服服挺进寿春和陈瑀决战。

袁遣听完曹智的保证,那个感动就别提有多深了,立马觉得曹智比他亲兄弟还要亲。作为回报他也欲支了一个扬州治中的职物,言明只要等战事一完,他就升任曹智为扬州治中,并且还有其他诸多好处。

曹智自是感激涕淋的不得了,心里却另有打算。为了防止袁遣变卦,曹智临行时,关照枣袛一定要让这个袁遣明日率兵出征,别让他赖在历阳不走了。当然为了应付这种情况的发生,曹智让枣袛和驻守历阳的五千军士做好了准备,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把袁遣赶出历阳城。

曹智则马不停蹄于三日后到达居巢,会和了周仓、朴胡、袁约等人,率领九千军马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巢湖郡治所巢县,也就是郑宝花费多年营建的巢湖水城,这里将是新一任巢湖郡治所的所在地。

这时其实长安的任命还没到,但在那个时期这已经不那么重要,在曹智到达时,陆康已命人备好了太守印绶和各类文书。这在当时也是司空见惯的,甚至没人认为这种私刻官印等的行为是违法的,谁让这是巢湖的上级郡府刻制的呢!

曹智在巢县见到了阔别一段时日的李虎、李典、蒋钦、杨车、李黑。李儒比曹智等人早到巢湖几日,他和陆俊是直接从皖城赶来的。令曹智意外的是,在曹智到达后不久,陆康也出现在巢湖水城。

使陆康亲自来巢湖的原因是,陆康就巢湖事宜要和曹智签订一份契约:契约上明确写到,巢湖的治理权是和曹智的丹阳共同享有,但巢湖这个郡必须是隶属在庐江郡下,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独立郡。

曹智看到这份类似合同一样的东西,脸色稍稍白了白,转念一想,方才好转了些。

(不好意思各位,去机场送机了,刚回来。今天有点晚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巢湖事定

曹智的第一反应是陆康还想坐地起价,在这关键时刻,最后从他这再弄点好处。

但其实不然,陆康前段时日答应和曹智共治巢湖,答应的有些匆忙、仓促,后来才意识到,这里有漏洞。

这好比现代讲的“主权归属问题”,当时,因为袁术突然撤换扬州刺史的事来得太突然,所以陆康为了应对袁术可能的下一步行动,就草率的答应了曹智的提议,但后来事情缓和下来了,陆康身边的智囊就有人提出来这个巢湖是和丹阳共治,这其中的“主权”应该归谁,却从来也没说过。

陆康一想对,这是很重要的。于是,他就带着初步草拟好的巢湖契约来到水城,他要趁曹智在巢湖,圆圆满满、真真切切的得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年纪大了,就在乎这样东西属不属与他。曹智也没让陆康失望,他爽快的在契约上签字画押,因为他比陆康多一样法宝,那就是他更早知道历史。

陆康你现在争的再多,又有什么用,等再过几年,一样不是便宜了袁术。但曹智此时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他在契约上签名、盖章时,陆康终于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然后,在陆康和曹智的主持下,巢湖水城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就任仪式。在这次就任仪式中,其中最重要的两位主角,自然是巢湖郡太守李虎和巢湖郡都尉陆俊。

李虎、陆俊各得其所,自是都非常开心。特别是李虎及率领的板楯族军民,李虎的就任意为着他们在富足的庐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不用在遭受汉人白眼和歧视,甚至于他们现在认为在巢湖不但和汉人是平等的,还微微比汉人高了一等,因为巢湖的太守是他们板楯族首领。

陆俊也很开心,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一郡都尉,甚至于比曹智还要年轻一岁当上这个职物,自是意气风发。虽说他现在也不和曹智敌对了,但自我感觉还是别过了一些苗头。

作为友好表示的第一步,曹智还暗示李虎分出一部分巢湖库存的财物,以支援现在经纪处于困难时期的上属郡庐江。

陆康像来刚愎自用,但在曹智等人的友好劝说下,推拒了两次后,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些捐赠。

但他把话也讲得明白,这事大家都明白李虎这边是曹智作主的,陆康虽说得了你曹智诸多好处,有些立场还是要表明:

陆康表示第一,这谈妥的各项事宜要不择不扣的执行。比如这驻军问题,李虎所在巢湖的驻军必须只能保留三千,而他儿子陆俊则率部五千负责巢湖的主要防务。

第二,陆康告诉曹智,你带着这么一支大军从我的防区这过,你曹智也别瞒我,我知道你要去干什么?不就是为了个刺史之位,你要打寿春吗!陆康也不打算拦着曹智不让他去打他的老朋友乔玄,他说实在话也不看好这袁术,对老朋友和这种人搅和在一起,只能表示失望。但他还是要和曹智划清界线,曹智归曹智,他陆康归陆康,曹智和乔玄要打起来也好,还是那陈禹要同袁遣打起来也罢,他是谁也不帮,谁也不向。这次曹智借道而过就算了,但仅此一次,决不会有下一次,就是你曹智打输了,想从他的防区撤兵也是免谈。

曹智也知道好些事瞒不过陆康这只老狐狸,他向陆康保证回马上履行承诺外,还答应陆康看在他的面子上,一定告诉袁遣不要为难乔玄,只针对陈禹。

这话陆康听着很有玄机,一时没想明白,当场只是嘴硬的说,〃不用给他什么面子〃,但当晚想想又觉得那里不对,第二日想找曹智问清楚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曹智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在水城呆了两日,李虎已就任完就起程走了。

曹智在蒋钦的安排下,乘船直下巢湖,出了巢湖,上岸改走陆路,目标直取合肥县。

合肥旧时称为广阳乡,是个乡级单位,即现在的将军岭,岭上的分水田是东肥河和南肥河的发源地。东肥河自将军岭向西北流经寿县入淮河。南肥河亦自将军岭向东南流。经合肥入巢湖,两河均属雨源河类型的同源异流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的劳动人民就曾利用过这样天然的水道、地形,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这条运河因沟通了长江,淮河之间的航运交通,故名为“江淮运河”。但常因雨季河水暴涨,使两河源头之间的水汇合相连,合肥就扩大成为了一个县,县城即因此而得〃合肥〃之名。

由于“江淮运河”的开凿,无疑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航运联系与经济上往来。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合肥就成为江淮间的漕米,货物集散和转运的中心,并以此闻名全国。秦、汉时设县筑城后,合肥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地位,都显得特别重要。合肥城位居长江、淮河之间,淮南丘陵为其天然的屏障,又处在〃江淮运河〃通道线上,漕运都在此中转北运。其形势是“南临江湖,北达寿春。”

到达合肥时,曹智的兵马已扩充至一万一千多人,那多出来的二千军马自是陆康不允许在巢湖多驻扎的人马。但曹智也是有的放失,这调出来的二千军马,都是蒋钦新训的水军。接下去的九江也是多水道的,虽说曹智不是真的要夺取乔玄的九江,但带着水军还是有备无患的。而且可以乘机,查看、验收一下蒋钦的练兵成果。

曹智很快并且顺利的夺取了合肥县,合肥县本应属九江辖治,也是他的门户,无论什么时期,合肥县城的军事战略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陈禹、乔玄也知道曹智来势凶凶,后面还有个袁遣跟着,他们不敢怠曼。在陈禹的建议下,几乎是放弃合肥县,集中兵力,收缩防线,采取固守治所寿春的战略意图。

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女为耀

不知陈瑀、乔玄基于那种考虑,竟然放弃了合肥如此重要的据点。也许是陈瑀、乔玄还未意识到将来合肥的重要性,照道理来说,最起码在这么重要的关卡应守一守,阻挡一下曹智和袁遣的步伐。

现在已经很难说这个战略意图是对或是错的了,陈瑀当时考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以他和乔玄的总兵力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又想控制已有的地盘,又想阻敌,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收缩防线,握紧拳头,才能有办法击退敌人。但放弃如此重要的屏障又是可惜的,但事情往往会有他的两面性,得了,失了,在于你怎么看待和等待历史的见证。

曹智能如此顺利把合肥收入囊中,即意外,又高兴,能顺利的掐住如此重要的咽喉,对于曹智接下来的排兵布阵很是游刃有余。

在兴平元年的暮春里,长期处于风平浪静的寿春,风雨欲来,任谁都能感应到暴风骤雨降临前的那份凝重。

寿春县是九江治所之地,核心之地,也是九江十三县中面积第一大的县府,但论富足程度却远排在历阳、皖城之后,位列整个扬州的三四位。它地处扬州东北部,土地肥沃,所辖域内又有数不清的水道、湖泊和运河,再加上一向风调雨顺,所以极为适合种植谷稻,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产粮大区。这些粮食往往再通过合肥运往江东、江南或是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