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等人也看见了这一幕,就算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知道第一层城基其实已敲完了。等装碎石的士兵忙碌的差不多时,曹智、周仓也矮着身子凑了过去。

露出的泥土在灯光的摇晃下,显出是黄土。李黑用手扒拉着这一缺口的周围,“哗啦啦”的旁边的那些碎石纷纷脱落,不一会儿就显露出一小面土基。这是两层城基之间的夯土基,整个古代的城墙为了防御外敌,通常都把城墙建的又宽又高,像寿春这种郡府治所的城池,城墙的直径宽度通常都要达到三米左右,甚至更宽。这样才能在城墙上驻守士兵,堆放武器,在城墙里可建甬道,甚至营房。一般情况下,城墙越往下就会越宽,这是为了保证最高达十几丈的城墙稳固。

对于城墙的基本构造,在场的几人都不是很陌生,但接下来挖完这道结实的基土后,还要碰到一道城基。于是,曹智问李黑:“还要挖这些土基吗?”

李黑摸着已触手可及的城墙砖,喜仔仔的回道:“不用,这里的土不比其他地方的,寿春总体土质是属于松软的,所以前面的洞很好挖,但这里的地基是人工夯实的,再加上上面城墙的常年重压,已经非常坚硬,非常难挖。我们拆了这些城墙砖,直接翻过去,这样省时省力。”

“拆转!”曹智一顿,疑虑的问道:“拆了这些砖,会不会弄塌一段城墙?”

李黑嘿嘿一笑低声道:“不会,这城墙那么坚固,拆几块砖石,那会有什么影响。”

说着话李黑手上动作不停,运铲如飞的很快把土基的上面挖的很大,并清理出一大面砖墙。

周仓举着一盏兵士递过来的油灯,站到李黑身旁,帮他打着点亮,顺手还想敲敲那砖墙。李黑看到周仓在拿手敲砖墙,忙把他按住了,低声道:“什么都别碰,这是真正的城墙了,传音效果非常好,这城墙里要是有营房的话,睡觉的人能听到敲击声和有震感。””说着话时,李黑眼神极其锐利认真,吓了周仓一跳。

李黑自己把耳朵贴了上去,贴在砖墙上,听了会儿。又伸出两根手指,放在那墙上面,沿着这砖缝摸起来,摸了很久才停下来,道:“这里面有夹层,大概营房,不管里面住没住人,从现在起大家一定要噤声,待会儿搬砖的时候,所有的砖头都要往外拿,不能往里面推,更不能砸,都知道了吗?”

这话像是在对站在洞外的两名士兵说,又像是对身后的曹智、周仓说,反正所有人都在点头。

周仓也伸手摸了摸那墙,说,:“怎么可能,连条缝都没有,怎么可能把这些砖头取下来?”

李黑自顾自的,没理周仓的问话,他摸到一块砖,朝着周仓笑了笑,然后从束在腰上的衣服里拿出一片极薄的刀,或者这玩样更像现代的刀片。李黑对着那摸到的一处砖缝,突然一发力,插了进去,然后再用两根手指夹着迅速拔出,再在这块砖的下面又是用力一插,再拔出后,最后再用他那两根粗糙的手指嵌进那两处被他刀片弄开的缝隙,即使这样也仅有指尖能抓住那块城砖。就见李黑一沉腰,猛的一使力,竟然把砖头从墙壁里拉了出来。这土砖是何等的结实,光靠两根手指要把一块砖从墙里拔出来,不知道要多大的力量。虽说那块砖已被李黑弄松,但左右两边和另外一边的连接处还是粘牢的,古代的城墙都是用米汁浇灌的,远非普通民房、土墙可比,这两根手指真的非同小可。

李黑看了看拔出转的墙体,点点头,道:“行了,我们马上开始搬砖。”

拆掉了一块,整个紧密的城墙,也有了缓解压力的地方,拆其他的转也就容易得多了。很快,墙上的砖被一块一块卸下来,半个时辰后,墙上搬出了个能让一个人通过的洞。周仓往洞里丢了个火折子,接着火光,观察了一下里面的环境。

其实也谈不上环境,在两堵城墙之间是有一片空心的区域,但都被土石填充着,看来打通这一区域还得花点功夫。

曹智、周仓本以为就这么容易的事,看来还要费一番周折,两人微显失望之余。李黑却一点也不失望,他刨开一块城墙厚的土石,探头进去闻了闻,然后回头兴奋道:“中间这部分不是夯土,我们就从这向下挖,绕过上面的土石城砖。”说着话朝站在小洞外的士兵招了招手,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就钻了进来。

第三百六十五章 来信

曹智和周仓明白这里挤不下他们两个多余的人,两人识趣和爬进洞的士兵作了对调,站在洞外看了会儿,看李黑和部下运铲如飞,配合默契的工作着,但要把一段几米甚至几十米宽城墙底部挖通,通了之后应该还有后面一面城墙要挖,再打到寿春郡府所在地,看来的确还需要两三日时间。

两人觉得在这多看也是无意,遂即正准备跟李黑打声招呼,回地上去了。此时,正好一名来拉土包的士兵带着一名传令兵来找曹智,说是邓郡丞接到两份急件,要您赶紧回去处理。正好李司马也到大帐了,听说您在下面,他非要来看看。邓郡丞快拦不住了,让您赶紧回营。

曹智〃喔!〃了声,赶紧和周仓出了地道。一出地道才发现天色已大亮,来到大帐门口时,只听邓艾焦急的话语:

〃李司马,你不能下去,这都下去了,谁指挥兵马啊?你就别下去了〃

〃哎呀,哎呀,邓郡丞你就让我下去看看,我还没见过地道呢!再,再说,我也不放心大哥一人在下面,我得去看看,就看一眼〃

李典像小孩似的耍着懒。曹智和周仓听得两人的对话,皆是摇头相视而笑。

〃呼!〃的一下,值勤的兵卫掀起帐围,曹智和周仓大步踏入。进入眼帘的第一幕是李典已脱了一半的铠甲,还想往下脱,邓艾不让,硬是拽着一节衣角,两人正在讨价还价。

李典和邓艾也是吓了一大跳,听见声响,两人转头张望。

〃哇噻!这两人是谁?〃

曹智和周仓在地道里爬了一圈,刚才又凑近了瞧李黑敲墙挖土,这浑身已沾得像个泥人,估记这会儿两人的老婆看见他们俩都得不一定认得出。

〃哟,是大哥吧?〃

〃主公!〃

李典、邓艾摆着那姿势,左右看了会儿,终于认出了曹智。

曹智和周仓浑然不知自己有多脏,曹智看着李典和邓艾的动作,泛着胃酸,大骂道:〃你们俩真恶心,抱在一起脱衣服呢!〃

〃呸,呸!〃被曹智一句调侃,点醒了李典和邓艾。李典呸着口水,赶紧拽回自己的衣甲,向旁跳开。邓艾也是赶紧扔了手中拉着的衣角,摆着手转过身,走向大案旁,去拿几封信件。

曹智、周仓看着李典、邓艾的尴尬样,哈哈大笑着。

不服气的李典哼了声,指着灰头土脸的曹智回敬道:〃大哥,你也别笑我了,你都快成只老鼠了,嘿嘿,而且是只挖土的田鼠,哈哈哈〃

曹智、周仓随着李典的话语,才注意到自己这一身泥土。

〃嘭,嘭!〃两下一拍,大帐内顿时一阵灰天灰地,〃咳咳咳!〃呛得正在大笑的李典一个劲的咳嗽。

邓艾立时唤来曹智的亲卫,打水、脱衣的,忙乎了好一阵。等收拾的差不多时,曹智才想起了问李典:〃李典,你不守在西门跑我这干吗来了?〃

李典趁曹智脱铠甲的功夫,也已把自己衣甲穿好,正端着碗水呼啦呼啦的喝着,听得曹智唤他,忙放下水碗,应声道:〃大哥放心,我西门都安排好了,轮番徉攻,吵闹不断,绝对让城上的那帮龟儿子听不见李黑兄弟在地下的半点声响。〃

曹智〃恩〃着道:〃那就好,那个〃

曹智话还没说完,李典已嘻皮笑脸的帮曹智端过一碗茶水,拍马屁道:〃大哥,听说李黑兄弟在下面挖的不错,哎!这小子和我在巢湖待了那么久,也没听他对我说有这一手,原来是憋着劲到您面前表现来了。大哥,您看,这机会也难得,您就让我下去看一眼?〃

曹智手里接着李典递过来的茶,先喝了口润了润喉,唉!地道了爬了圈,出了身汗,这喉咙就干的够呛!听着李典的哀求,曹智抬了抬眉毛道:〃你要下去?〃

李典看曹智神色动了动,知道有戏,赶紧答应道:〃是,大哥!〃

曹智用湿布巾撸完最后一把脸,道:〃行,让你长长见识也好。〃

李典一声雀跃,转身就要往外跑。曹智叫住他,道:〃嗨!把铠甲脱了,在那下边穿这东西,连转身都不方便。〃这是曹智的经验之谈。

李典停住脚步,低头看看自己穿带整齐的衣甲,再看看曹智那套脱下的泥甲,道了声〃对啊!〃,其实他刚才就已准备脱了铠甲,下地道去看看的,单被邓艾给阻拦了。这会儿有了曹智的允许,就麻利的在大帐中脱起铠甲来,那速度就像小朋友星期天要去公园郊游一样。

曹智无奈的摇着头,扭头一看几案上粥饭,想起了洞下的李黑还在工作。于是,就吩咐李典帮李黑他们带点吃食下去,李典为了能下地道,让他帮李黑带吃食他也豪不在意,一口答应。一身铠甲在没有人帮忙的情况下,只用三分钟就脱完。脱完时正好专管做饭的伙夫送来了一包吃食,李典抓过就跑了。

曹智和邓艾、周仓看着李典的急样不由相视而笑,笑完曹智又吩咐伙夫多准备些吃食给李黑挖地道的部队送去。又对正在喝粥的周仓道:〃你也累了,吃完东西你也去睡一会儿,别累坏了,两三日后你还要带队入城探查陈玲的消息。〃

周仓这回也没逞强,他也着实是累了,匆匆吃完东西就回帐休息去了。

周仓走时曹智和邓艾还在吃早饭,待周仓一走,曹智才想起邓艾派人找他是有几封信件要他处理。

〃邓先生,那里来的信?〃

邓艾也在此时想起了此事,赶紧从座位旁拿出一摞信扎,交到曹智手中。

曹智掂着手中的信,粗略一看,信其实只有三封,但每一封都是用双鲤书壮用木板夹着的信件,入手颇沉。同时也说明这三封信都颇为重要,所以邓艾才会派人下地道请曹智回来处理这些信件。

曹智打开信,匆匆翻了翻台款,第一是豫州刺使的大公子孙策写来的,曹智一阵诧异,孙策怎么会给他写信,但转念一想也就想到了是什么事。

曹智笑着,把第一封信先锊到旁边。再看第二封信,竟是他大哥曹操的来信,〃喔,大哥!〃曹智笑容一收,赶紧认真拆阅起来。

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上局势

随着翻阅曹操的信,曹智的面容也随之严肃起来。

曹操在信中带来了好消息,也带来了坏消息。原先曹智起程去历阳时,青州黄巾军越界杀入兖州,还是在攻打任城。照曹智的估算任城最起码可以坚守一两个月,没想到曹操在信上告诉他任城尽坚守了五日,就被攻破,太守郑遂被杀。

黄巾军趁胜追击,两天后又围了无盐城,并很快攻陷。兖州刺使刘岱用兵过于保守,过于分散了自己的兵力。原设想层层设防,即要控制着兖州各郡的地盘,不被左邻右舍有机可趁,又想利用层层设防的战略,拖垮黄巾军。

刘岱没想到黄巾军来势尽会如此迅猛,无盐城陷落后,他才着急慌忙调兵遣将,收拢散布在各郡的部队,意图全力围剿。但收拢兵马需要时间,黄巾贼已向刘岱的州府寿阳直扑过来,刘岱不原坐以待毙,在刘岱十万兵马未全部收拢到位的情况下,刘岱率部迎战来势凶凶的青州黄巾贼,在刘岱眼里什么号称百万的青州黄巾军,那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刘岱亲率七万精锐,驶出寿阳,试图从夺无盐城。对敌人的估计不足是刘岱此行的致命伤,刘岱非但未能夺回无盐城,还无盐城郊为黄巾军所败,他本人也在此役中战死,其首级被用来祭了黄巾军的八卦旗。

曾几何时,曹智、曹操、刘岱还在酸枣一起盟誓诛董,其音容笑貌宛在,不想这时已成无头之鬼,读到这想到这的曹智不免有些悲侧。虽说当初刘岱还因为出兵荥阳之事嘲讽过曹操,但人死不能复生,并且他们以前乃至今天还是盟友,最起码和曹操肯定是。

〃没想到刘岱就这么去了!〃

曹智悲侧之下,喃喃自语道。他突然觉得自己和曹操故意拖延救援出兵的时间,很有几分罪恶感,如果唉现在谈如果也没有意义了,刘岱都死了。

反正从信里曹智感觉到他大哥曹操是有点幸灾乐祸的,他可能没想到刘岱会战死,但刘岱现在不死,将来曹操也会想要他死。

邓艾没看过信,但一听曹智提到兖州刺使刘岱,微是一惊,不禁问道:〃主公说谁就这么去了?〃

曹智如梦方醒般的转首道:〃哦!兖州刺使刘岱,这封信是家兄来的,你看看吧!没想到,没想到啊〃

曹智感慨着把信递过邓艾,自己站起身来,缅怀刘岱之余,续而陷入了沉思。

邓艾本来也不太好意思读别人的家书,但听闻事关兖州刺使刘岱,他也就放下了顾忌,认真阅读浏览起来。

当他读到刘岱战死时大吃一惊,起身站起,举着信扎惊呼道:〃兖州无主了!〃

曹智被邓艾一叫也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一听邓艾的第一反应,暗忖:〃邓艾政治敏感度真是高,他看到刘岱战死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兖州无主了!〃

邓艾的反应还没完,他停顿了两秒继续举着信扎道:〃那主公和大主公就有机会了〃

邓艾和刘岱根本不认识,所以没有那份悲侧,他的连锁反应就是政治利益。刘岱死了,曹智、曹操是受了皇命进驻兖州平判、剿匪的,那打完仗,霸占兖州再明正言顺不过。

邓艾话没说完,曹智也已猜度到他接下来要讲什么了,因为世上不只他一个有这种政治敏锐度。

曹智微笑着指着信对邓艾道:〃你接着往下看,我大哥身边早有人在为他出谋画策,那个济北相鲍信又在此时向我大哥告急、求援了,估计这会儿我大哥已经到兖州了!〃

事实证明曹智的估计是对的,当曹操在东郡官廨内把鲍信的信拿给他的属下谋士陈宫看过之后,只见陈宫眸子一亮,高喊了一个〃好〃字。

曹操当然晓得这好字的涵义但却故作困惑的说:〃贼势如此猖獗,连'刘兖州'都为其所害,公台(陈宫的字)君怎么竟说'好'呢?

陈宫也是个能说会道之辈,随即正色道:〃鄙人所说的好,只是对明公而言。如今刘岱阵亡,兖州无主,贼情又万分危急。我想,明公应该当仁不让入主兖州,率全州军民奋力剿贼。如明公同意,宫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先行前往兖州游说治中、别驾等州吏,定让他们捧了州牧印绶来请明公。公即得兖州,也便有了立业之基,从此与群雄逐鹿中原,或许三年五载明公便可问鼎洛阳,天赐良机啊!〃

陈宫的话说得真是好,曹操那有不从之理!于是陈宫连夜出发,冒着极大的风险,赶往兖州。两天后,又风尘仆仆的返回东郡,同来的还有兖州治中万潜和济北相鲍信,他们是代表兖州吏民,持了刺史印绶来到东郡,特意请曹操去兖州〃暂摄州事〃。

曹操接过刺史印绶的当晚,鉴于军情紧急,曹操就点齐兵马赴兖州上任。而在起程之前,他和荀彧等人已大致制定了作战方略,包括写给曹智的信也是当时草草而就。他在信中要求曹智立刻放弃寿春,移师兵马向兖州寿张进发,寿阳是兖州的州府所在,黄巾军现已围困寿张,拿下寿张后就会直逼寿阳,曹操打算和曹智两路夹击下,在寿张城郊给予黄巾军致命打击。

邓艾看完信,心底下暗忖不已,兖州和扬州虽说有些距离,但邓艾第一眼看到刘岱战死的消息时,想的却是曹智也可以有机会入主兖州。看到后面才知道曹操已捷足先登,人家毕竟是亲兄弟,邓艾看曹智也无意兖州之事,也就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

邓艾看完信,沉默片刻后问同样在沉思的曹智:〃主公,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曹智神色一正道:〃我们本来就是要去兖州,其实现在撤军也不难,但却出了陈玲这档子事,地道也打到了一半〃

邓艾听得一顿,然后神情一肃,义正言词道:〃主公,三小姐之事顾然重要,但和兖州平叛之事不能相提并论,还是应以大事为重。”

“嗯!”曹智点着头肯定道:“郡丞说的在理,我看这样,今日傍晚时通知各部将官到我营帐议事,我帅大军最晚后日启程赴兖州平叛,你在书信一封,通知宛陵让王平率部一万在寿张与我会和。调秣陵许褚回宛陵,协助祢衡镇守丹阳。这里我留下一部分兵马,你和周仓、李黑留下,等探查过寿春后就退守合肥,合肥的事也有你代理一下,让李儒跟我去趟兖州。反正过两日袁遣就会到了,此地就让袁遣和陈瑀去打吧,你只要随时注意他们的进展就可以。”

邓艾躬身道:“是!”说完就坐回靠右的一处几案后,研墨执笔,书信,草拟各项军令文书。

曹智背负着双手,站到大帐门外,沉思了会儿,过滤了一遍自己刚才的安排可有什么地方遗漏的。想了会儿,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地方不妥,就转身行回了大帐,看邓艾正在奋笔疾书,他就走回自己的大案前,坐下,拿起另外两封书信查看。

“哟!”曹智从新翻着几案上剩余的两封信,暗自惊呼了一下。这剩余的两封信札中,一封是孙策写来的,曹智估计是孙策责问他为何兵围他老丈人的寿春。所以刚才一直未看,现在曹智也是没看,直接翻看起第二封来,掀开信纸,一看尽是乐进给他送来的密报。

乐进现在官职也是丹阳都尉,但他基本上是为曹智主持曹智现在初具规模的情报机构,手下现在专职此事的兵虽说不多,但都是精兵强将。

乐进之前被他派出了解兖州战事的情报,他在信中也向曹智汇报兖州的战局,比曹操的来信说的还要详细,当然主要是对黄巾军的动向、规模、配置的情报。但引起曹智兴趣的是第二条情报,乐进在回到丹阳后又接到了派驻在荆州的斥候送来的情报,说是荆州也有异变,所以乐进在丹阳只待了一日,就又启程去了荆州。

之所以信到达的如此晚也是这个道理,乐进在整理好兖州黄巾军动向后,同样的情报是一式两份的,一份送完东郡曹操那里,一份送往在寿春的曹智这里。这也是曹智这么吩咐他的,但就在他要发出给曹智的军情报告时,却收到了关于荆州的情报。乐进和祢衡、王平商议后都认为曹智现正围困寿春,而寿春又和荆州的袁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终他们几人就决定把荆州的异变搞清楚后,一起发给曹智,所以也就造成了这份情报竟和曹操的信同时到达。

曹智对于乐进、祢衡的擅作主张有些看法,也准备要告诫他们以后无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