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然条件,砍木立栅,隔江形成彼此对峙之局。

鲁肃所拣立寨之处,非常有利,一是紧靠长江,以水为障,最远端是以翠螺山西麓的悬崖峭壁为界,飞鸟难渡,突入江中的北端河崖间近一二里的山地、河滩,全是一重又一重的栅栏和壕沟,每个高起的高地,都设立坚固的木寨,近十个木寨互相呼应,防守上可说无懈可击,难怪能击退吴景七八次强攻了。

鲁肃指着靠近敌营大江处泊着的十多艘楼船,道:“这都是袁军的船,最大的那艘应该就是吴景的指挥舰,这些船一次运载量很大,运兵也很多,而且船建的很坚固,凭我们现有的武器很难将其在江中摧毁。”

曹智“嗯”了声道:“他们最近发动过多少次大规模的攻击?”

鲁肃道:“只在十日前有过最后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但都给我们千辛万苦击退了,双方都有很重的伤亡。近十天才这么安静,此前日夜都不停的派兵来滋扰,但多是不过两三千人的小股行动。”

曹智闻出些许端倪,见对方如此安静肯定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大感不妥,心中一动,问鲁肃道:“敌人若到了对岸,是否可远远绕往上游,再渡河包抄我们的背后呢?”

鲁肃道:“可以,我也想及过此点,往上游可走两条道,一是当利口、横江浦,那是西江上游之地,也是曲阿门户,但那里我们已有兵将防守,吴景想轻易攻占应该没那么容易。另一端就是越过翠螺山后,连接的是马鞍山,那里一路山势陡峭,攀登极是不易,故我在沿河处设下烽火台,若见敌踪,会立刻示警。何况那一带的牛渚河河阔水急,两岸处处高崖,又没有桥梁,敌人纵有此心,怕亦难以办到大队人马来袭。”

曹智始终放不下心来,向另一侧的王平道:“多派探马到马鞍山靠近牛渚的烟墩山、七亩塘、高个山四处看看,能够走远点就更好。”

王平欣然领命去了。

鲁肃见曹智不相信自己的判断,神色不自然起来。

曹智见状笑道:“子敬匆将此事放在心上,战争之道,千变万化,总离不开‘出奇制胜’这四字箴言。吴景既享有盛名,自是有本领的人,所以我才要防他有我们意料之外的奇兵。

鲁肃躬身称受教之时,突然也想到了什么,忙道:“昨晚杜大目营内兵士有发现敌军在这翠螺山西麓下活动,我认为这里不易攀爬,吴景不太可能把这作为偷袭点,他的士兵本事再大,如何攀爬上那峭壁?也就未在意,现在听主公之意,倒是要防上一防。”

曹智马上肯定对鲁肃道:“这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我此次在山越算是见识了人之异能,人可以在山林间那样飞来荡去,这种峭壁怎么可能爬不上来。”

鲁肃等也有听说曹智在泾县的遭遇,既然曹智有命,他们也不敢马虎,鲁肃立即吩咐着杜大目要加强此处的巡逻和防守。

曹智及时补充道:“杜大目你派人到杜功曹那里领取一些石油,把他浇灌在西麓这段临江峭壁上,一来企图攀登的敌军滑不溜丢的不容易爬上这西麓,就算能爬上来的也会弄出些声响,你然后叫士兵如发现有敌军想从这里偷袭,就直接点燃这些黑油,烧他们个鸟朝天。”

杜大目一听还能烧人玩,兴奋异常咧嘴大笑道:“好,我这就去,放火我老杜最喜欢了,哈哈”

杜大目领命而去后,曹智、鲁肃两人又研究了阻挡敌军的种种策略。因为至少在接战时尚要撑上几天,才能佯作败退,否则谁会相信。

千头万绪的讨论完毕,曹智猛吸一日气,抛开所有令他烦扰的念头,下令道:“事不宜迟,大后晚我们便佯作大军刚到,引敌来攻,并在各处寨内堆放柴草,以火烧寨以阻截敌军,再分批撤退。”

鲁肃、雷公等人轰然领命。

最后曹智道:“子敬不用担心那些战舰,对付这些大家伙都包在我身上,我早有定计,你只要管好营寨,着所有人输流休息好,到敌军进攻是才有精神应付敌人。”

曹智指着右方一处靠山的密林道:“若投石车运抵,我就会使杜濩着人先把投石车等重型器物藏在林内,覆以树枝树叶,到需要攻袭江上战舰时就可把距离缩短一倍了。”

曹智说到此处不由哑然失笑道:“子敬有否想过一把火把这些战舰都烧着了会是什么情形?”

“啊……”

西江对岸的袁军大营里,吴景扶帐门而立,他率军两万有余,分几路甫侵,他自己带领的一路约数一万兵马于今年九、十月间抵达丹阳对面江岸的徐州,跟丹阳隔长江对峙。吴景做了很多,鼓动祖郎在泾县造反,骗薛礼去秣陵当炮灰,迷惑的丹阳方面错误调遣兵马。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预示着他成功坐拥丹阳,但现在为什么他还在江的对岸呆呆守望,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杀败对岸的曹军,真正踏上丹阳的土地。

在吴景心下呐喊发泄完对连日失利的不满后,心绪慢慢平复的他,眼望帐外不远处的滔滔江水,没头没脑的问了句“曹智真的在泾县受伤了?”

“是,斥候回报说他还伤的很重。”军帐深处一名年轻的将官抬头应道。说话之人是孙策特别代表周瑜,周瑜现在被吴景聘为此次征讨丹阳的偏将,这个职位比碑将要高。但周瑜到现在也只是个光杆司令,连一名普通碑将都有的直属兵马都没有,吴景未给他一兵一卒,他现在只能在他的大帐里做做文职工作。

吴景不愿信任这些嘴上没毛的十几岁年轻人,给周瑜偏将的待遇也是看在他亲外甥孙策的面子上,在吴景眼里这些毛头小子还有好些东西要学。

吴景听完周瑜的证实曹智受伤情况,终于在他那阴沉的脸上挤出了一丝笑意。吴景继续眼望长江,喃喃道:“祖郎也算不辱使命,山越族完了吧?”

周瑜回道:“是,听说曹军所过之处,都成一片焦土,山越军死伤殆尽,祖郎也失了踪,看来是凶多吉少。不过,此次丹阳曹军使用的几种武器颇为引人”

“我知道了,不就几两投石车吗,他曹智是从郑宝那里缴获来的,听说郑宝是郑庄公的后人,家中一直保有发石车的制作样图,所以模仿着造了两辆出来,在皖城被曹智缴获。但这是过时的东西,体型庞大,运转不易不说,并且这里是牛渚,此处地域狭小,说难听一点是个弹丸之地,三面环水,又无城池,他能把这石头投到哪里去?”吴景不屑说道。

周瑜听得哑口无言,同时暗忖你是主将,自然爱说什么都可以了。但他不气不馁,继续进言道:“曹智不光有投石车,听说还有种很厉害的叫炸药的火器,威力巨大……”

第四百五十二章 战事起

吴景又是未等周瑜说完,摆手道:“这我也有听说,但这东西只能在攻城掠地和平原之地有用,听说这玩样怕水,一落水就没用了,我们有大江为屏,攻上江滩就会和曹军混战,他曹智不怕炸死自己人,就让他们用吧!”

周瑜一震道:“未将受教了。”

吴景依然不回首,听罢周瑜的恭谨之言,只是嘴角一牵略带轻视一笑,道:“张勋的后援什么时候能全部到达?偷袭翠螺山西麓的人准备好了吗?”

周瑜恭谨声又起道:“都准备好了!张将军的前锋营明日可到,但主力需绕道避开曹军耳目,恐怕要多等二日。”

吴景鼻孔里“嗯”了声道:“今晚三更天后,让偷营队上西麓,无论成功与否,明日渡江,从此时开始不能让曹军消停下来。”

“是!”

这晚,杜大目负责的翠螺山西麓一处隐秘地临江崖壁下,在入夜后就有十数艘小舢板就着大型船楼的掩护,悄悄驶出一段后,趁月黑风高之际,借浮木等物,横过长江,潜入此处凹进的山崖下。这五百多名轻装兵士,迅速沿岸往上游驰去,躲藏在了山崖下的几处山洞里,等过了二更天后,这些士兵就开始攀爬前几日就设置固定在崖壁上的铁圈,并一路布置上攀索。

这些都是吴景精挑细选精兵,久经训练此项目,并且设备齐全,到三更时,这些士兵已可借攀索和嵌入石壁的脚蹬,迅速来到起伏不平,杂树丛生的山顶,这段山顶属翠螺山西麓靠近马鞍山山脉的烟墩山一带了,属于两山的交界处,鲁肃的兵将没部属到这么远。

但果如鲁肃所说,每隔三四里就凭高筑有烽火台,台高约五丈,台顶立三丈杆,杆顶吊一横板,可上下仰俯,供士卒攀高望远。横板每端挂有一个塞满柴草的大笼。若见敌踪,白天发烟,晚上举火,按预定信号显示来敌人数与距离、远近等情报。台上又设有大鼓,都是远程通信的有效手段。

而离这处崖顶大约半里的地方正好设有一个烽火台,可见鲁肃设立这些烽火台时,确曾下过一番功夫。

此时,攀爬到崖顶的袁军士兵碰上了滑腻的石油,动静自然闹大了些,虽说跟着半里路,但依然惊动了崖上的烽火台士兵。他心中有数,赶紧点燃了塞满材草的大笼。一个亮了,下一个就传递下去,不一会儿翠螺山方向就漫山遍野都是灯火点点。铮铮兵甲声中,才爬上一百多人的袁军士兵,在崎岖不平的崖顶即遭受了攻击。

敌我双方的喊杀声响彻崖顶后不久,突然崖顶轰然火光冲天,火苗迅速下窜。还在攀爬的袁军士兵鬼哭狼嚎的烧着并跳崖,一下子成就了诸多狼牙山五壮士。

这段崖顶离牛渚左侧防区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大约三、四里地不到。那惨叫声、喊杀声在寂静的深夜,牛渚营地里睡觉的曹军士兵自是听得清清楚楚,不过营地里的曹军士兵早习以为常,没执勤、巡夜任务飞人人人倒头大睡,对惨绝人寰的惨叫声和厮杀声置若罔闻。

五百多名轻装袁军偷袭者,在杜大目率领的一千全副武装的兵士下,不消一个时辰残杀殆尽,只有少部分跪地乞降者,才有机会做了曹军俘虏。

直到第二日在牛渚营地里朦胧醒来的曹军士兵才知道昨晚的具体战况。杜大目显然兴奋的一夜未睡,一大清早就直奔鲁肃的主营,一见曹智也在更是兴奋道:“主公确是料事如神,昨晚袁军五百军士意图攀登翠螺山和烟墩山交界的一处山崖,近二百士兵潜近了我军后方上游十五里处的崖顶,正准备下山偷袭而来时,被我全歼与那片崖顶,没来得及爬上来的都叫我给烧了个鸟朝天,摔死无数,哈哈”

曹智也跟着干笑几声,他昨天视察牛渚军务,一直待到晚饭时,和鲁肃一起吃过晚饭,身体累得不行了,就宿在了牛渚的大营里。

曹智高兴完,正询问杜大目具体战况。鲁肃心悦诚服道:“末将真是佩服主公先知先觉,受教了。”

骞地一阵鼓响,来自营外。曹智、鲁肃、杜大目赶出营帐时,只见数十艘战船,已有江中冲了出来,缓缓迫近牛渚北端突出江中的滩头阵地而来。

鲁肃叹道:“敌人援军可能也到了,所以又开始攻势了,看来昨晚的偷袭是和今天的主攻相配合的。”

敌船上鼓声擂起时,身处中军的鲁肃大声叫道:“击鼓!”曹军数十面皮鼓蓬蓬大响,接着其他各营中几十面皮鼓也接连蓬蓬响起。

蓦地里对面敌军行驶的船楼上鼓声一止,曹营数千名骑兵、步兵喊声震动天地,挺矛持槊直冲出营帐,已进入各自的战斗位置。

杜大目早已回了自己的防区,不一会敌军船楼泊岸,小船能直接冲驶上岸堤,后面跟着船楼只能到浅水区抛锚停船。无论小舟、大船一靠近滩头,船上步兵纷纷拿着兵刃跳下船来,或涉水疾奔,或已奔上岸滩,喊杀着向岸上阵地杀来。

今天袁军士兵觉得有些意外,敌军曹营士兵虽说有出营列阵,但却未向以往那样,一见他们就冲下岸滩与他们冲杀,相反阵营后有些地方在起火,阵营后方的士兵有些忙乱,掺弱搬抬的,不知在干些什么?

袁军趁这难得的机会,一千士兵迅速登岸,在将官的指挥下列成进攻方阵后,向木栅与沙地壕沟后的曹军猛冲过来。

眼见敌军前锋冲近,鲁肃中军将军令旗向下一挥,曹营中鼓声立止,数千枝羽箭同时射了出去。敌军前锋纷纷倒地。但敌军前仆后继,蜂拥而上。前面跌倒的军士便成为后军的挡箭垛子。敌军步兵弓箭手以盾牌护身,抢上前来,也向曹营放箭。

袁军将官初时颇为惊惧,一到接战,发现曹军不如平时悍勇,并且今日让他们抢占了滩头,后面的援兵正在陆续登岸,登时勇气倍增,还道昨日所安排偷袭已显成效,已方兵将已赶至曹军背后纵火骚扰,曹军此时可能也有点前后不能兼顾,所以才会让他们有机可趁。

袁军将官顿时勇气倍增纷纷站在高处,手持长刀,发令指挥道:“我们的弟兄在曹军后方偷营成功了,弟兄们冲啊!”袁军士兵不知道有偷营这回事,但见各自统兵的将官纷纷亲身督战,也身受感燃的大呼:“杀!杀!冲啊!”

曹军前沿听到“冲啊,杀啊”之声,显然有点不在状态,抬头见到袁军将士奋勇冲杀过来,在他们的积威之下,显得有点踟蹰不前。袁军统兵将领更是以为见到了良机,大呼道:“让左军的骑兵快登岸,包抄,包抄,冲啊!”

左军由孙策堂兄孙河率领,接到前线号令,一千骑兵慌忙从后面的船上调上来,急急的在另一处滩头运兵云马下船,便从侧包抄过去。

曹军也见到了这支骑兵,想派兵出击,但又不知为何顿了顿,一犹豫间,袁军骑兵已然冲到。曹军此处防御登时阵脚大乱,纷纷后退。曹营中鼓声雷震,曹军接战片时,便即败退,袁营军马向前追杀,气势锋锐。

孙河不由大喜,边纵马如飞,边叫道:“立即回禀主公,这一回咱们要大胜了!”

孙河追出几十米,下得不下得马来,指挥刚登岸的另一千步兵跟上,当他从新跨上战马,领军应援前面的骑兵时。忽听得号角响起,曹军主力开到,曹军前锋返身又斗,霎时间羽箭长矛在空中飞舞来去,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双方在这不开阔的地域里厮杀一阵,终因袁军兵员不够,不一会儿骑兵就先退了下来,跟着是步兵,很快袁军又被推回了登陆的滩头。曹军重夺之前的阵地,箭如雨发之下,还射住了袁军阵脚,使其难以推进一步。

前锋将军和骑兵营统领孙河率军连冲三次,都冲不乱对方阵势,反而被射死了数百军士。正当孙河想和前锋将军商议,士卒死伤太多,暂且收兵的建议时,忽听得曹军军阵后锣声大响,竟鸣金收兵。当下孙河立即停了鸣金收兵的想法,命令部队再上。

正当袁军骑兵再次发起冲锋时,突然曹军也派出两队骑兵冲来袭击,孙河一时陷入苦战。孙河苦战之时,立即向吴景求援,他让传令兵告之吴景他这一处的滩头已被他占领,让他火速发援兵的同时,在牛渚其他各处可登陆点发起攻击,因为越来越多的曹军正被他吸引到他这里,曹军正企图弥补这个缺口。

孙河发完战报,转身便斗,他很快引上了敌军一名声如惊雷的将领,此人臂力惊人,两人在阵中直杀得昏天黑地,双方这一场恶斗历时不到一个时辰,却杀得异常惨烈。

直到双方都感到打得累了,主力各自退出数十丈,中间空地上铺满了尸首,伤者呻吟哀号,惨不忍闻。

第四百五十三章 你来我往

只见两边阵中各出一队百人的右臂缠布兵士,袁军戴的是黄布,曹军的臂戴白布,前往中间地带检视伤者。将伤者抬回救治,如看着抬回去也救不活的,这些官兵拔出长刀,将对方的伤兵一一砍死后了事。待各自回营后,就各自集结士兵准备下一轮进攻。

正当雷公所帅的曹军和孙河的袁军准备喘口气再来三百回合时,战鼓声响,左方靠岸处,袁兵已趁着雷公中路军收缩防线,集中兵力和孙河激战时,运兵登陆成功,开始朝左路曹军阵营推进。

左侧是杜大目的防线,他把主防区放在翠螺山下。杜大目不管过不了多时要把这处阵地主动移交给敌军,他只知道现在要狠狠的打。

左路曹军战鼓响起,简易的木寨门大开,盾牌兵分成三组,结阵于前,箭手居后,趁敌人阵势尚未结成之前,发动了猛攻。曹军带头进攻,由左方急速迫来,气氛立时拉紧。

喊杀声起,敌阵中也立即冲出近千手持盾牌的步兵,引着曹军中路杀来,后面随着几百名弓箭手,由于没有笨重装备,远程攻击手段就只有弓箭,箭矢比人跑得快,后发先至,转瞬飚过了前锋步兵,直迫曹军盾牌手而来。“咄咄!”破空声肆无忌惮的在双方空中响起,钉上盾牌的还好,射中人的惨叫即起。

杀声续而由两翼、中路传来,左右两边的敌人也开始发动强攻,双方短兵相接之下,长矛、刀枪碰击声不断,接着喊杀更趋激烈。一时双方鼓鸣人喊,箭矢交飞,杀声震天。

到中午时,袁军已有四千兵士登陆牛渚,分别在牛渚突入江中的北端三处发动攻势,且都不处于下风。

吴景刚吃过早饭,他的部下已渡江发动攻势了,显然他尚未知道昨夜渡河偷营的士兵已全军覆没。说实话他对那五百人也不在乎,指望他们能建什么奇功,无非是收到些骚扰效果。但吴景收到孙河第一次战报时,他也犯了疑,“难道那五百偷营士兵成功了?”

吴景立时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详加问明昨晚对岸敌军的异动。有主管昨晚偷营的军官向吴景再次汇报;昨夜五百军士成功渡河,并攀上离敌军据点十里左右的翠螺山西麓和烟墩山东端的山崖,但接近四更天时,对岸火光大起,且有喊杀声传来,至今无一人回报。

情况就是这样,吴景掠须沉吟不语,各将官也已各疏过己见。主要意见分为两派:一派乐观派认为派去偷营的士兵不辱,已偷营成功,在曹营后方已造成混乱,也正好印证了孙河送回的战报,曹军此时正顾此失彼,处于两头混乱中。他们主张事不宜迟,我军因立时大举向对岸增兵,趁此机会攻陷牛渚,进而挺进曲阿全境。

怀疑派主张不可冒进,这个鲁肃狡诈,诡计多端,现在敌军在得到增兵的情况下,就算那五百军士偷营成功,也不可能出现如此顾此失彼的情形,再说昨晚四更天那火光,那喊杀声也不一定就证明我军偷营成功,反而可以理解为偷营失败,士兵中伏,全军覆灭,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派去的五百士兵为何一人未归。

这怀疑派意见大部分倒是周瑜说的,他才十九岁,如此语出惊人,自然引得一帮孙坚老将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