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被他问得一愣,暗忖:“你个李儒什么意思?不迎汉献帝,难道自立为王啊?那用不了三天就能被当时的天下群雄用口水淹死!”

李儒没解释为什么这样问,曹智更没要李儒解释。没意思的话是不需要深究的,于是李儒告诉曹智不是不支持曹智的迎奉主张,他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但这是件绝对的大事。把国家的中心移到自己的眼皮底下,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却要取得目前兖州、丹阳上下官员的一致支持方可实施,否则献帝来了,也呆不长,保不住。

曹智哪能不明白迎奉皇帝,就等于迁都,这是何等大事。但没想到会这么困难,曹智初期以为在自己的团队内一说,全体肯定会举双手同意,谁曾想差不多是全体反对。

夏侯渊、许褚等人反对归反对,曹智行动照常进行。他要求李儒立即书信已经打到徐州彭城的曹操,把献帝离开长安和曹智主张迎奉的事,告诉曹操。

曹智的意思这事根本不用在信上用征询的语气问曹操的意见,直接问他什么时候,准备用什么方式去迎奉汉献帝。因为曹智很清楚历史上曹操迎帝入许留是铁定的事,那还用问来问去。曹智认为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快,他带着人马正好在幽州,出入冀州也还算顺畅之际,如果曹操同意,他就直接帮曹操先把人给他接回去。

但李儒反对曹智这么写,曹智的激进被李儒劝阻,李儒告诉曹智:“主公,现在身边只有这么几个属下,还大都反对你的迎帝计划,大主公身边有更多官员,你想想看,他真要实施这一计划的困难程度。”

李儒预计曹操那边也会有很多反对声,让曹智只能放下浮躁之气,开始思量要如何摆脱袁绍,赶紧回一趟兖州或是丹阳,亲身跟大哥曹操谈一谈,争取早日促成这一行动。

李儒还是坚持用征询、委婉的口气给曹操去了书信,李儒可没曹智那份铁定的自信,他更不可能像曹智一样已预知历史。

在写完发往徐州的信函后,曹智要求李儒向自己治下的丹阳官员广发信函,开始动员、吹风迎帝一事,不管反对、支持与否,曹智要求让他治下的所有文武官员都要先有这个意识,曹智要先给他们灌输进这个概念,这是曹智在现代,警局内党政领导的标准行事做法,曹智在这三国拿来实践一下,现在的好方法在古代可能也有效果。

曹智还给远在易县的乐进去了急令,要他立即派人往黄河以南查访献帝现在的下落,还要注意以洛阳为中心的周边各郡州的动向,一有任何一郡一州大规模调动兵马,立即向他禀报。曹智自己这里虽说还有些不顺,但也不能让别人捷足先登了。

做完这些事,曹智一看时间才发现赴宴晚了,于是急急赶来。

十几丈大的厅堂,除了二十六席和主位上的巨大条案外,就空无一物了。这已经是袁绍手下的最大能力,一个被攻破的城池,在短短的三日内,能把此地装饰一新,并找齐庆功宴所需之物,已是不易中的不易了。

曹智一进门众人就纷纷和曹智及其属下的寒暄声中,把曹智让上了主位。主位依然按照了三家平等的格局,摆放了三副席案。依然是袁绍的突前一点,曹智和刘和分坐左右,靠后一些。

十来天前还破口大骂的三方武将,这时都一团和气的相互寒暄挖苦、讽刺,没一个拉下脸满嘴吐脏字的,因为谁都明白今天是值得高兴的日子。他们这支联军打了胜仗,取得了横亘在通往幽州腹地上的门户。而且袁绍、刘和甚至曹智表面看来心情都是大好的,没人原意在这种宾主尽欢的气氛中去冒头搅局,弄得大家都不开心,自己肯定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别看许褚、颜良等长得都是一副屠夫相,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帮人都是为官有些年头的人,在没有激发他们兽性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察言观色的做事。

这帮人相互其实都不对着味,但却都能强言欢笑的玩笑里藏刀,相互攻击着:

〃哎哟,颜良兄,几日不见胖了吗,脸上都有坠肉了,还一块一块的呢!〃

〃哈哈,没办法吃的好,我们军营伙食好,每天都吃不完,剩下的都能喂好些猪,所以我们军营饲养的猪都特别肥。哎呀,许司马好像最近几日瘦了吗?是不是你们军营不够吃啊?要不我让人给你每日送去些!〃

〃不用,多些颜将军好意,我最近正减肥,郎中告诉我要多运动,不能让身上的肉坠下来,跟猪似的行动不灵活,上战场容易被人宰了!〃

。。。。

曹智听着许褚、颜良你一句我一言耍嘴皮子,感叹这年头连许褚这样的武将都这么能说了,看来以后曹智得以许褚为典范,加紧培养属下说和打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整个宴会也因为有了许褚、颜良等大嗓门的武将相互讽刺、调侃,而变的有趣的多,后来甚至于刘和的手下田豫也要加入对垒战团,矛头刚戳向田丰时,就被鲜于辅制止。(文-人-书-屋-W-R-S-H-U)

曹智再一次意识到刘和这帮人的隐忍,特别是这个鲜于辅。

这个鲜于辅每次发言或是论事让曹智觉得他不但很有涵养,还总是浅偿即止,从不过多的显山露水,但总让曹智感觉此人肚子里应该还藏着好些货色。

而刘和也多与此人交换眼神和暗示,显然鲜于辅是刘和的绝对心腹和谋臣,将来刘和等上幽州牧主之位后,此人应该是他第一得力助手。

曹智对幽州官场的人不是很熟,特别是刘虞在任时的老部下,可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这个鲜于辅让曹智即心存敬畏,又想与之交往一番,之前事情太多,曹智还未来得及与刘和和他的属下结交一番,曹智准备在接下来和他们一起征战幽州的过程中,在这方面用点心。

但从宴会上获取的信息,又让曹智举得可能和刘和、鲜于辅进一步深交的希望渺茫了。

袁绍在席宴上一再表扬此战胜利鞠义居功至伟外,就属刘和、曹智部属的配合,是此战胜利的关键。把刘和、曹智狠狠摽榜一番,特别是曹智的调兵增援、补防、奇袭都在袁绍嘴里得到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但袁绍在明确分配给刘和继续北上跟随大军攻打公孙瓒的任务后,对曹智是否跟随大军继续北征或是另有安排,绝口未提。

这一次的庆功宴也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早早结束,袁绍甚至还没喝醉。

曹智预感到袁绍可能在宴会后要与他另外安排私谈,果不其然,在宴会结束后,曹智就被邀请到了后宅品香茗。

过不多时,后宅的一间小客厅,屋子里摆了四副几案,显然今晚的谈话者应该是四个人。

第五百四十八章 留下帮忙

曹智随着侍从步入这间小客厅时,田丰已经端坐在内。

田丰见了曹智只是微微欠身,苦瓜脸面无表情的点了点,算是和曹智打过招呼。

曹智也是回应着点了点头,两人都没开口说话。这也倒让曹智省心,通过这一次曹智和田丰的接触,觉的此人心胸不够宽广,也很难打交道。田丰不说话,最好,他也懒得从他嘴里套挖点情报。

曹智甚至闭上了眼,养了一会儿神。

不一会,换了一身便服的袁绍在沮授的陪同下,也出现在了小客厅的门口,一路上两人显然本在商议什么,但到了厅门口马上收声,跟端坐厅内的曹智寒暄起来:

“智弟,劳你久候了。”

“那里,这几天曹智空闲得很,正好也打算找兄长说说话。”

“坐,坐,坐着说。”

袁绍快步进厅,先摁扶住起身相迎的曹智,顺便对田丰也是摆手示意不必起身。

袁绍坐下后,开场道:“鲍丘一战智弟劳苦功高,做哥哥的现在这里相谢智弟了。”

“那里,兄长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不明白袁绍今日为什么再三夸赞与他,心下嘀咕之余,先以虚对虚应对一番。

只见袁绍摆正坐姿,撸着光滑的几面,“哎!”了声肯定道:“智弟不要客气,这次谁出了几分力,哥哥心里清楚,不讲别的,你救哥哥那一回,哥哥会永远放在心里。”

袁绍一讲到曹智救他之事,曹智下意识反应的朝田丰看了一眼。田丰没救袁绍,但也算与之生死与共,曹智也是因为在这件事上疏忽了他,田丰才在心里对曹智有了看法和恨意。

袁绍说到曹智救他之事会铭记于心时,曹智抬头一瞥田丰,发现田丰不自觉的右脸颊一牵动,明显对袁绍的这种表示会是他加深心中的那根刺,那份对曹智的芥蒂。

但田丰可能也意识到了,马上举起面前的茶杯,借饮茶掩饰着他不自然的表情。

这一切只是一瞬间发生的事,袁绍、沮授都未注意到这小小微妙的变化。袁绍也在向曹智表示了感激之情后,继续道:“本来这最难打的一关跃过后,哥哥应该让智弟回去修养,我也知道你和我家公路相接的地域出了点事。但是”

曹智听着袁绍的“但是”心里加速跳动起来,不知接下来袁绍又会要怎样出花头?

“但是,我还不能让智弟你这么早回去,第一答应你大哥的那一百多万斛粮草还未征集到,第二在并州有一些黑山贼张燕的余孽联合了并州的一些势力,准备增援公孙瓒,所以哥哥要你率部到中山国那片地域驻防一段时间,哥哥估计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反贼,看到智弟的十万铁蹄,一定会望而却步,不敢再来生事。”

“啊?中山国?在易县旁边的那个郡国?”中山国其实是一个小郡,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的一个小诸侯国叫中山国(河北省定州一带),中山国包括今河北石家庄地区,是嵌在燕赵之内的一个聚集蛮夷的小地方。在东汉之所以还称国,是因为东汉始祖汉光武帝定国后,对自己九个儿子分别派往九个地域,封为藩王。这中山国就是汉武帝与郭皇后所生的小儿子中山简王刘焉的属地,其实到了第五代中山王刘稚死后因为无子,中山王国至此已经被废除绝亡,只是他作为一个郡国存在,一直就这么叫着。

“对,主公的意思就是要曹太守过去镇守一下,并不一定真会有战事。”

最后这句是沮授笑的很自然地向曹智解释的,曹智看着沮授没一点瑕疵的诚实笑容,心下还在嘀咕:“这个沮授的笑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袁绍乘着沮授的话也是微笑道:“对,对,就是去吓唬吓唬并州和张燕那伙反贼。真正黑山贼的主力其实早在数年前就被你大哥给剿的差不多了,我也早把张燕这伙反贼赶出了他们的根据地,但一直未捉住张燕和他的一些头目,这伙人东躲西藏,曾经到关外也游荡过一段时间,不知怎么最近又潜回了冀州,和并州的一些势力相互勾结,大概想趁我和公孙瓒交战之际,回来浑水摸鱼。根据最新的军情,虽说现在这帮人还未真的集结起来会进犯我境,或是有和公孙瓒勾结来增援的迹象,但你知道哥哥我是个行事小心之人,派你过去主要也是防范,可能要耽误智弟你一点时间,大事应该不会有。”

曹智嘴上“哦”着,心里盘算着:“张燕,黑山军的大帅,他不陌生,他手下部属中不少就是黑山军的降兵降将,这股黑山军以前在邺城以南,河内以西一直延伸到兖州边境的地域活动,在袁绍未来冀州之前,张燕颇成气候,占据着一块不小的地盘。在后来的扩张中,遇到了当时还是袁绍部将的曹操,受创严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十万农民军,被曹操杀的杀,收编的收编。袁绍也在之后趁机联合河内太守张扬一起发兵对盘踞在冀州境内的张燕黑山贼进行围剿、打压,一时造成张燕和他的黑山贼余孽在冀州无法立足。

袁绍也一度以为在他的辖地里已没有了张燕和黑山贼的身影,但不曾想张燕这种江湖人物太能隐忍和化整为零的本事。像张燕这种江湖侠士出身的人,从来不讲究兵对兵,将对将一定要和你袁绍争一城一地,死战到底等等正规路子。张燕不安正常牌理出牌,他也并不是个出色的军事人才。张燕主要是因为讲义气,和在江湖上的名声,才被黑山军推举为大帅。张燕见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队伍,被曹操一口吞了,自己又被袁绍和张扬两头夹击下快要没活路了。于是他当机立断,让身边剩下的三、四万部属化整为零,跟着各方首领,跑!

张燕这一跑,在一段时间里冀州没了他们的踪影。直到这次袁绍和公孙瓒再次开战之时,这张燕和他的部属不知又怎么冒了出来,这回跑到了冀州的西北端,而且兵马还不少的样子。

这下让袁绍一个头变得两个大,那时他跟公孙瓒刚重燃战火,联军也刚刚组建,在这大好形势下让他放弃夺取幽州的计划万万不可能。这时沮授想到了利用曹操,沮授给袁绍建议可以让曹操趁还礼袁绍帮他出兵击退袁术的份上,要他也派兵来冀州参与幽州战事,然后再把曹操的人马派去对付张燕,这样他们就免除了后顾之忧,就算曹操的军队不能全部铲除和消灭张燕,最起码可以让他们安心对付完公孙瓒,得了幽州,回过头来再收拾张燕,那就易如反掌了。曹操派来的军将大不了会折损些,应该不会被黑山军全歼。

根据沮授战前制定的征战幽州计划,只要取得打过鲍丘的胜利,后面就将势如破竹,一直到易京,公孙瓒才屯有重兵,因为那里公孙瓒建有行宫。

沮授的如意算盘打得好,袁绍也很赞成沮授的计划,夸他老谋深算。但在排序希望曹操派出的人选时,因为沮授对曹操的手下不是很熟悉,就完全听信了袁绍的建议,要曹操唯一的弟弟丹阳太守曹智带兵来冀州参战。

在袁绍看来曹智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这个被摔坏过脑袋,半傻不傻的曹家老二最易糊弄。而且那时沮授正好在向袁绍建议要想方设法取得跨时代武器“霹雳弹”,这样一来又正好把视线全部聚焦到曹智身上。于是也就有了袁绍、沮授亲到陈留做和事佬之事,但随着沮授和曹智的深交,发现曹智不但不傻,还很精。

这时曹智就在和袁绍讨价还价,“兄长,既然在中山国附近不太会发生战事,不如这样,让乐进或是夏侯渊多带些人马在那镇守着,我还是先回去,我要尽快回去取回我的巢湖。”

“唉,不行,不行!”袁绍一听双脚跳道:“那怎么行,缺了你的这支兵马,还有谁能辖制,到时如有真战事爆发,他们都跑回了兖州、丹阳,那我不后院失火了,不行,不行,智弟,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做兄长的尽量满足你,但你在我取得幽州之前,千万不能回去,算哥哥求你可好!”

袁绍装着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恳求曹智留下,帮他这个忙。

其实曹智也在权衡驻守中山国危险系数不大后,已经决定帮袁绍这个小忙。而促成他继续留下的最重要理由是,袁绍答应消灭公孙瓒,取得幽州后,那分一半粮草的承诺。这是曹智此行最大的目的,曹操虽说已攻占了徐州二十几座城池,但取得的粮草、辎重有限,还是填补不了因为去年灾荒而落下的空缺,等今年的秋收还有段时间。如果今年兖州和丹阳的收成不理想,曹操还是很难使他的将士、百姓吃饱。

第五百四十九章 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所以曹智决定帮袁绍再守一段时间的州边界,但也不能这么便宜袁绍。现在袁绍已经得了渔阳、鲍丘,这些城池对袁绍来说就是战利品,但他曹智领着这么多人马,也立了些许战功,死了几千弟兄。但就吃过袁绍几顿干饭,啥好处也没捞到呢!这怎么行?

曹智决定趁机敲诈袁绍点,实质性的东西。

曹智懂得要东西也不能明目张胆的要,曹智也是要面子的人。曹智抓耳挠腮的“嗯嗯啊啊”半天也没说出句实在话,一个劲和袁绍打着太极:

“兄长,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我郡内有事,有事”

“要不我把许褚留下,这小子真能打仗,有他在兄长你放心,真有战事打起来,他一定能帮你把张燕的黑山贼打的落花流水”

“不行,不行,哥哥还是相信你”

“曹太守,你就当帮我家主公一个小忙,去冀州各处转转,全当游历吗!”

“行了,曹太守你给句准话,这又不是商贩买东西,你推我就的,哼”

最后这句是忍无可忍的田丰冲口而出的,他在冀州见得郡太守多了,就没像曹智这样的,还敢和袁绍讨价还价的。田丰火气上涌,张嘴很冲的话直接嚷嚷出口,把在场所有人吓了一大跳。

袁绍、沮授、曹智一愣一愣的定睛看着那个黑着脸的愣头青,半天没人说一句话,都在考虑这年岁不小的家伙是不是这个星球的。

谁都明白人家曹智好歹不是袁绍的手下,人家属地的扬州,这回来友情出战,完全是帮着自己的兄长曹操还人情,身份当然不同于一般太守。但这田丰是新仇旧恨,早八百年就看不惯曹智的言行、为人,管你是不是袁绍的客人,该说冲话时,他是绝不嘴软。

小厅内的气氛一下子陷入了尴尬,打破僵局的还是沮授,沮授顺着田丰的话,嘻嘻笑着道:“是啊,是啊,曹太守您说,您此去中山国还缺些什么,军粮、衣被,还是什么,你尽管说,尽管说,我尽量帮您置办齐。”

曹智也没在乎田丰不恭的态度,心道:“或许这愣头青这时横出一脚也有好处,不如就顺杆往上爬吧!”

曹智清了清喉咙,无所谓的看了一眼还在生气的田丰,转脸朝着袁绍腼腆道:“兄长,军粮我的人到现在吃的都是您的,大夏天的军衣我也不缺,但我缺马,战马!”

“战马?”沮授脸色一紧,抖着眉毛说道。

曹智不等沮授细想,马上接口道:“对,兄长,这回鲍丘一战,你看你得了不少战马,你再看看我的骑兵,少的实在可怜,您能不能分一点战马给我。喔,我知道您喜欢白马,凡是白色的马你都留着,什么黑色、黄色、杂色您看不上的都分给我,我和我的人无所谓,能跑就行,您看”

袁绍和田丰一听,均感觉曹智这点出息,就要些袁绍从公孙瓒哪里得的战马。这事说来也巧,清点数字后的缴获战利品名单,昨日刚交到田丰手里。因为袁绍喜爱白马,所以袁军否则清点缴获战马的小吏还特别把白马区分开来呈报。

所以田丰对这份数字特别清楚,去除了袁绍钟爱的白马外,此次共缴获的战马就剩下一千多匹了,这点数量不要说袁绍不在乎,就是田丰也不在乎。

就在沮授要喊“此事还需商议”时,袁绍爽快答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