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懈飧龇考浯炊嗌俟饷鳎捶炊缘靡跗恪

曹操的表情,自从曹智走进房间的那一刹,那种宠辱不惊和一如既往那样的平淡冷静地高深莫测,早已经从他的脸上消失。令曹智惊奇地是,曹操的脸色比他想象中的红润的多,只是那双眼睛有些深凹的离谱。

曹操刚刚吃完了今天的药,他的呼吸还有些急促,听见脚步声,曹操抬眼望向了曹智,看着曹智尽量保持平静道:“你来了。”

“大哥,你看上去好多了!”曹智连弯腰行礼都忘了,就快步行到了曹操的榻前,欣喜地看着曹操。

“还好”曹操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冲口而出的话,自嘲着,干笑两声道:“我挺多就这样了,不可能再好到哪里去了!”

“不会的,大哥,你只要肯试一试华佗那法子,说不定有奇效,说不定”

曹智急切地劝说,被曹操冷漠地摇头挥手打断,“说实话吧,我没这份勇气,让华佗当实验品,去切开我的脑袋!”

曹智气馁,说实话,在现代这种开颅手术也不是百分之百成功的,更何况在古代这种医疗条件这么差的情况下,曹操有顾虑是正常的。

曹智正不知从何着手劝说曹操时,曹操却忽然抬起头来一笑,他的笑容虽然虚弱,但是却依然残留了着多年血雨风霜中的豪迈:“好了,你不用找方法安慰我了,这是我的身体,咳……我自然了解!”随后曹操急切的问起了战事和军队的情形。

曹智也想让曹操高兴些,于是就绘声绘色的对曹操述说起从巨野到濮阳的战斗,他是如何如何一次次打赢、打垮吕布,平灭叛贼的。当然,也没隐瞒自己上当陈宫的故布疑兵之事。曹智认为亲兄弟之间没必要隐瞒什么,第二他相信曹操也早已获知了这一切。但他忽略的是,曹智说到自己如何设计,布阵战胜吕布时,曹操的脸上仿佛抽搐了一下。

曹智只是看到曹操苍白的双颊上,因为他的精彩片段,使病魔缠身的曹操脸上浮现出病态的潮红,随后还夸赞他“我有弟如此!天必不绝我!”

随后曹智想起了此来的目的,于是便问道:“大哥,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两州之地,几十万兵马,大哥,我这次回来就是想征询你,我们下一步的行动。我们是该继续追击吕布,去徐州重夺你去年打下的地盘,还是向西,继续往豫州袁术的地盘上去扩张,那里我们已经占着陈国,汝南和颍川还是有黄巾贼活动,我们可以以这个理由出兵那里”

曹智讲出了两个理由,还有个奉迎之事没说出来,他想等着曹操再次展现一下他的雄才伟略。但这却适得其反的引起了曹操的猜忌。

“哼!”曹操嘴角轻扬着,突然道了句:“你越来越像个做大事的人了,这种循序利诱的方式很对,很好!”

“大哥,我不是”

“好了你现在应该去洛阳,把献帝接出洛阳听说你连新都都选好了,在许昌是吧?”

曹智从曹操的语气中读到的是“误会”,很大的“误会”。

“大哥,我那是信口胡说,这事还得你来”

“没什么,用心是好的,怕就怕那些每天想着奇迹发生的庸才,你是我弟弟,你是曹家未来飞黄腾达,留名青史的希望,你一定要好好干!”

曹操非常认真地说完这些话,他的话让曹智有些发呆,也莫名的感到一丝澎湃的涌动。无论曹操是否出于真心,对于一个如此病重的人来说,那都是一种鼓励,曹智很是珍惜曹操再多说些这种鼓励的话,他其实一直很珍惜他们之间这段跨了二千年的兄弟情。如果可以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让曹操好好地活下去,去辅助他见证他未来人生最光辉的那一刻。

“再说,我也很赞同你把未来的帝都设在那里,许昌是中原米仓,粮草丰富,生活富足,至于皇宫的选址等事,你和荀彧他们商议好了,我去不了这么远的地方了”说了这么多话,明显有些接不上气的曹操急喘之时,曹智坐到曹操的身边,伸出右手为他顺着后背,让他感觉好点了,曹操看了一眼曹智,点了点头,继续道:“袁术对汝南、颍川控制不好了,他竟相信几个黄巾贼把他看住家门,这也是我们的机会,你在去往洛阳之时,也要分兵拿下这两下地方,一来他们的地理位置围绕在许昌周围,离得许昌太近,拿下这两地,我们就有足够的缓冲、回旋兵马的余地,对将来把帝都、皇帝安排在那里大有好处。二来也可趁机在扩张一番,听说在合肥一战中袁术也吃了你不小的亏?”

“嗯!”曹智点头承认。

“袁术不足为虑,这个人我很了解,刚愎自用,心比天高,但却眼高手低,终是难成大事。你记住你今后最大的敌人将是北边的袁本初,他现在也已有两州的实力,我想很快公孙瓒的幽、青两州也会落入他的囊中,你不可过分冲动地现在就去撩动他的虎须,我们这几年的进展,得到的这两州,都没他顺利,不是缺粮,就是损兵折将的,元气一直未复,就又有新的麻烦接连不断,所以最好等有了足够的力量,再去动他!”

曹智很认真地听着,他深深地对这个本该驰骋神州大地传奇人物的判断、遇见、分析都是那么的符合历史的进程,是那么的准确、到位。

但是曹智还是有心提醒一下曹操,再后来,最大敌人会转变,到时刘备和孙权会崛起,并各分了这块汉室的三分之一天下。但为了不引起那些不必要的误会,曹智忍住没有说出来。再说既然由他这个熟知历史的人,即将去帮助曹操完成接下来的历史使命,那刘备、孙权的发展,他就将特别关注和防备,一切都要将他们抹杀在起步阶段,三国也将会只有一国!

曹操给曹智分析了一下未来数年里的大势之后,已经明显体力不支,他急喘着对曹智道:“或许,这是你最后一次听到我对你面授机宜了,下次你再回兖州时,或许我已经不在了”

“不会的,不会大哥,这天下应该是你的”曹智扶着曹操躺下,急忙地公布着未来的历史。

曹操听了曹智的安慰,躺在床榻里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只是朝着曹智笑了笑后,不自觉的掉了两滴眼泪。这引发了曹智的悲意,进而演变成了痛哭。

兄弟俩就这么哭了会儿,谁不愿意长命百岁,亲眼去鉴证辉煌,曹操也怕死,但他不希望别人看出这一点,他当了一辈子强者,在死之前,他也不希望别人知道他有着正常人一样懦弱的一面。就算是在结发夫妻的丁氏面前,他也没掉过一滴眼泪。也许在这刻,曹操在曹智面前抑制不住的表现出了最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一面。

但很快曹操就从这份亲情和悲哀中拔身而出,他让曹智先去准备东去洛阳之事,他累了,要先睡了。

曹智怀着悲痛的心情,出了房间,但曹操却没睡,在华佗从新进入房间内,大约半个时辰后,荀彧很快被唤进了这间充满药味的大屋。

“外面……怎么样?”曹智如果还在的话,他会惊讶的发现曹操的精神头又好起来了。

荀彧躬身回道:“有很多人要来看望主公,更有人要来向主公祝贺兖州平叛成功,主公重新执掌兖州!”

第七百二十四章 密令

“还祝贺什么?他们大概知道一些我的情况了吧?都想看看到底应该叫谁主公了,好早作准备吧?”曹操语带调侃的,人已经仍旧在华佗的扳扶下,坐在了刚才的床榻边,问着荀彧话。

“我已经劝慰过大家了,让大家都散了去……我想……”荀彧尽力小心着自己的措辞。眼角抬了抬,看着墙角里,那个沉默地如影子一般的魁梧身影还立在那儿。那是典韦,曹操的最亲信的人之一,荀彧不知曹操派这个典韦召见他后,为什么还要让典韦站在那儿?

“不用了不用了,我也不想知道了,庆功宴怎样了?”

“曹将军说兖州刚刚平定,我们的日子很不宽裕,曹将军下令庆功宴免开,还严令各部官员禁止一切庆贺活动,倒是一些老百姓和城内的商贾送来了好些劳军物品,今早街头巷尾的本城居民自发的在城门口迎了迎曹将军和他的部属!”

“喔!他倒是知道分寸!我这个弟弟小时候我还一度以为他是个庸才,没想到现在韬光养晦都懂了。嗯!很好……喔!这是给你的!”

荀彧接过曹操从衣襟内掏出的一封文书,荀彧不知曹操交给他什么,打开匆匆一阅后,陡然眼睛一亮!

那是一封预支的封赏。这张轻若无物的纸上,只写着,曹操从今日起就和荀彧结成儿女亲家。曹操将才几岁的女儿许配给了荀彧同样不大的儿子。让荀彧和曹操,曹家关系更加紧密的同时,曹操还以兖州牧,费亭侯,东征将军及曹家长者的名义正式要求他的未来继承者、后代保证荀彧和他的家族世世代代与曹氏一族共享荣华富贵外,还保证他在将来迎帝之后,担任朝中第二重要人物,一门上下,但凡能被拎出来的,将来封厚爵高官自是不在话下。永远,永远,让荀彧或是他的一门成为这个朝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和家族!

虽说有些东西可能在曹**后,会不受他意志的控制,但荀彧只觉得手里的这份密令沉重到了极点,他感觉到自己的手指都快痉挛了,只是死死咬着牙,才终于没有再让手里的这一纸书文丢在地上。

“他这是要干什么?”

其实像荀彧这么聪明的人,不难看出,曹操这是在为自己安排身后事。但给予他这么多好处,为什么?荀彧的脑子,就只有那如闪电一般的一个词儿直插入他的心头!

“他要防备自己的亲弟弟?这份东西有朝一日要是公布的话,那可是一种公然的命令,他要自己当什么?权臣?遏制自己弟弟的权臣吗?”如果将来曹家真有人能改朝换代的话,那只要有人知道这份东西的存在,只要曹氏的威势还在的话,那么那个朝代的历史之中,他和他的家族和手中的这份东西,都将成为皇帝心目中最忌讳的那个人!

荀彧心里的那一点荒乱,此时犹如翻江倒海一样。

曹操,这位他一直敬仰的主公居然命令自己在未来的统治者手里当权臣!哈哈!哈哈哈这个曹操是不是疯了,居然主动请求自己当未来的权臣?

“荀彧,你怕了吗?”曹操凝视着老朋友荀彧,缓缓问道。

荀彧深深的吸了口气,脸上瞬间变得毫无表情,轻轻的声音,一字一字,犹如石头一般冷硬:“是的……主公,我怕!”

曹操的眼神,似乎要将面前这相交多年的老朋友的身子都看穿了,那锐利的目光,让荀彧几次都险些站立不住,只是不知道心里哪里来的一点坚持,维持着他没有倒下,死死的咬牙支撑着身子。

过了会儿,荀彧仿佛也叹了口气,随即一番悠悠的,轻轻的,仿佛叹息一般的话语,却直戳人心。

“……是的,你怕了!  因为你怕但凡当权臣的,没有一个好下场!你怕将来固然满门显赫一时,却最终难道大难!你怕你一旦收藏着这张东西,若是曹智或是曹丕,或是另外什么人,真能有我说的那番景象,今后这数些年甚至更长时间,你和你的家族将站在风口浪尖,除非你族破家灭,否则就没有结束的一天!你更怕今天我给你这份密令,既是一场大富贵,更是将来大难临头时的一张催命符?”

曹操的语速越说越快,语气越说越凌厉,最后,那如电的两道眼神之下,一向沉稳、冷静地荀彧已经满头大汗,身体摇摇欲坠。

权臣,怀揣着能遏制未来霸主,甚至是帝王咽喉之物的……自古,就没有一个好下场的。要么,篡逆……要么,就是死无葬身之地。除此无他!

就在荀彧眼前发黑,真的就快晕倒的时候,终于,那坐在前面的曹操,已经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轻轻的,一声叹息传来。

那叹息声里,尽显疲惫,尽显虚弱!轻轻的,一声更轻微的声音传了来。

“文若……请你明白,我不是在逼你,是在……求你!”曹操的眼神里,那锋芒已经消散,剩下的,此刻就只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即将要死之人,那双眸子里,剩下的,只有浑浊,还有那么一点子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哀求!那锐利的目光,不曾让荀彧晕倒,那锋利如刀的眼神,不曾让荀彧低头。但是偏偏,是这最后的一点子哀求的眼神,却让荀彧的眼神霍然一变!他抬头纹皱了起头来,直视着曹操的眼睛,过了会儿,再缓缓的垂下头深吸了口气,语气如山一般凝重。

“主公……我明白,你是为了子桓,但……另一个不也是你……”

荀彧没说下去,双手将那份密令捧过头来,行了一个礼,再缓缓转头,转身离去。

一个是弟弟,一个是儿子,但儿子永远比弟弟来的要亲!曹操有这份私心,能理解。但在荀彧心中此时更多的是感到失望,一个他一直敬佩的人,一个他曾经誓死效忠的人,一个曾经无数次生死与共的战友,竟然有如此重的私欲,这太令人失望了。

若干年后,荀彧这样回忆曹操的重托:也许这位老友真的病了,病得很重,他一时把自己那份应有的大度和胸怀给忘了,他糊涂了……

曹操看着慢慢行出他的卧室的荀彧,眉目间仿佛动了动,轻轻的,一句话又飘了过去。

“这份东西……我已经派人送到了子桓那做了备份,并且华佗和典韦皆已看过了……还有让曹仁进来吧!”

荀彧听了,身子顿了顿,也没有回头,只是顿了一下首,加快步伐,大步走出了门外。

直到荀彧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曹操的身子才摇晃了一下,奋力抬手按住了床头,用力站直了身子。

曹操的声音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又似乎是在自责:“荀彧是一个聪明人,他很清楚,接下运道命令,他全族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我……对不起他!也对不起很多人……”

华佗担心曹操会摔倒而迅速站到了曹操身侧,他懊恼自己也被卷进了这场隐藏地伏笔阴谋之中,他只是一个在错误的时间,成为了一个错误人的“私人医生”。

但他不敢反对,甚至不敢对曹操让他加入见证此事行列的异议。因为曹操此时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可怕,还有那个穿着一套软甲,全副武装,佩戴着长剑,走路的时候,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上紧了的发条,充满了力量和杀意的典韦,也已经站在了他和曹操的身后。这位曹操亲卫营的统领,曹操最忠心的死士,他今天的打扮和穿戴,却好像不是一个真正的将军,而更像一部杀人机器。

当他站在华佗身后的时候,腰板挺得笔直,脸上带着一种死亡的沉寂味道,那双眼睛就如同黑夜里的猫头鹰一样,盯着华佗。曹操给予他的职责很是明确,只是盯着今晚曹操来到身边的人。

只要此时的华佗,甚至是刚才的荀彧,现在或是将来稍有差池,这个只听命于曹操的杀人机器,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把他和荀彧给干掉。像一只大象踩死一只蚂蚁一样!

华佗祈求曹操就此死去,让这件事仅限于刚才这四人知道,也祈求荀彧出了门就已把那份密令撕毁,永远不要去想起它!

当然,这只是一个医生的理想情怀,事实当然不会按着华佗的想法去走。

荀彧是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曹操同样也是,甚至于曹操很可以被冠以一个天下一等一的阴谋家。曹操那怕在即将死去时,也要策划一场大阴谋。

荀彧很明白曹操最后那句话的意义,保存在年仅七岁的曹丕处代表了什么,最后叫他唤曹仁进屋又是传达了什么意思。

荀彧从这时起就为曹智真有一天权倾天下,称王称霸之时,所要面对的这份密令的诸多后事而担忧起来。毕竟曹智就算有那么一天,围绕在他身边最重要的团队,权力最大的那部分人,永远都是曹氏一脉的宗室,或者曾经像荀彧一样曹操的亲信。

第七百二十五章 后悔的献帝

天知道这样的密令曹操预备了多少封,将来曹智成长的道路上,永远都会有已在天堂曹操的眼睛注视着他,替曹操的阴谋保驾护航……

曹仁疑惑着荀彧脸色极差的原因,走进了曹操房间的时候,那位曹操的死士亲卫统领典韦已经接受了曹操最后嘱托:“洪飞(典韦字),告诉我,你愿意为我去死么?”曹操直接冷冷的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典韦的回答仿佛毫无迟疑:“每一个你的死士团成员,都随时准备为您去死,主公。”

曹操深呼吸了一下,这次呼吸,仿佛将他全身的力气都呼出了身体外,他的脸色渐渐苍白起来,紧紧盯着典韦。

“那么,或许有朝一日就请你和你的人,为我去死一次,子桓、子建就摆脱你了!”

建安元年七月甲子,献帝刘协终于回到了梦牵魂绕的东都洛阳,几杆肮脏的破旗在热风中乏力的舞动。献帝的车架发出一阵类似“哎呀呀!”的惨呼和呻唤,拉车的马也是有气无力般走不动路。刘协的“銮驾”就这样驶入了夏门。

刘协是被杨奉、董承等人半骗半拽拉到洛阳的,看着洛阳一派的残垣断壁,到处疯长的杂草,野狗争食尸体的情景,都印证了杨奉等人在说谎。什么曹操、曹智在兖、杨两州都将被人覆灭,他们没有能力在保护圣驾等等之类的肯定都是谎言。曹操、曹智现在的情形刘协不是最清楚,但他只知道洛阳这幅场景肯定是比不上丰衣足食的安邑好。刘协在安邑也算临时定都,时近一年,虽然安邑也是百废待兴,谈不上什么繁荣,但最起码住着不透风的房舍,吃的是还算丰盛、可口的饭菜。

但此时的洛阳呢?

到处是瓦砾,烧焦的房屋、树木,杂草和白森森的骷髅。献帝的銮驾进入皇城南宫时,几个形同鬼形的乞丐蹲在一处破墙边向着献帝的銮驾发呆,整个皇城已经找不到一处完整的宫殿,那怕是一座曾经太监住的完好殿舍都没有了。原先献帝登基的嘉德殿,这会儿已经成了狐狸的窝房。当这里真正地主人踏上这片废墟时,它们只好不情愿的挪了窝

洛阳如此破落了,献帝到这的第一天就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刘协只能无奈地感叹洛阳的惨败和后悔自己的决定。

正当刘协年轻的心灵再次受到摧残,正当要趴伏在嘉德殿前的一块青石上悲泣时,杨奉、董承带着安国将军,河内太守张扬和一班伴驾的朝臣,来朝见他了。

于是,献帝就在这嘉德殿的废墟上,接受了他重返洛阳的第一次朝仪。经过在安邑大半年的休养生息,刘协现在身边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