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说越离谱,最后还没皮没脸的轻笑出声的许褚,好像已经预见到了他率部杀入位于会稽孙策家的盛况。

看着半只脚踏入梦游状态的曹智再也坐不住了,又是拍着面前的几案,大喝而起,大骂道:“你个畜生,你是人是动物,尽想着杀人放火,你……”

武将们在战场上的残暴,在场的文官、谋士不是没有耳闻,甚至目睹过,但也不能如此肆无忌惮的拿到台面上讲。曹智忍无可忍了,他努力经营的良好仁者形象,不能就这样被个口无遮拦的许褚给毁了。

但正当他抬脚踹向许褚的肥臀时,贾诩等人及时上前劝阻了。郭嘉也及时出声道:“许将军和诸位将军的仇恨可以理解,但诸位将军想过没,我们北有袁绍,西有刘表,这些人无时不刻不环视我等左右,要是我们与孙策的战事一旦陷入僵持,这其中任何一方趁虚而入,我们又如何抵挡?我们是否抵挡的住几面夹击之局?”

郭嘉的话让曹智、邓艾、鲁肃等人频频点头,贾诩更是满意的笑了。也给很多好战分子浇下一盆凉水,很多人顿时蔫了。

许褚更是脸红脖子粗的一会儿看看曹智,一会儿看看儒雅的郭嘉,磨叽半天只能反问郭嘉道:“那依军师之言,我们就这么什么都不干?”

“不!”郭嘉终于达到借许褚这个莽夫的嘴,引出自己最总要的观点。

“我主张主公远抚袁绍,近结刘表!”

郭嘉的观点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和思绪,远抚袁绍大家都明白,就是要安抚好北边的袁绍,不要在这个时候与他们交恶。但这近交刘表好像难度不小,活着回来的扬车、陆骏等人可是刚和刘表帐下的黄祖开过战,那一万多人可都是死在黄祖的江夏军之手。不说荆州刘表算是他们头号敌人,也已成了势不两立的仇敌,这怎么近交呢?

郭嘉显然不为这场因为孙策挑拨,打的糊涂仗,而烦扰,甚至认为这就是达成“近交”的一个切入点。

郭嘉开始缓缓地为在座诸人分析道:“孙策年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只需要一个有胆量的刺客伏击,就可能以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此人将来必死于匹夫之手,主公和各位又何必为此人过多忧虑呢?”

郭嘉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说孙策虽有雄才大略,但他太年轻,又激进,只要一个有胆量和本事的刺客就可能解决他,无足为虑。

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祥之兆

郭嘉说完,曹智的头不自然地看了一眼右侧身旁的贾诩。两人心照不宣的各自微微一点头,都暗道郭嘉眼光的独到。策反孙策身边的人,安排刺杀他的事,一直没有间断过,只是这种事从来不是公开来做的罢了。这事也是曹智交由贾诩全权负责的,但多年来孙策身边都是亲信环绕,他们难以渗透和策反外,孙策和一些主动投奔和归降的势力、将领都处于蜜月期,难以让贾诩和他的人有可趁之机。而且贾诩派出了几波武艺高强的死士,也是一进入孙策的势力范围,就被暴露了行踪,而就地歼灭了。

郭嘉并没有在意曹智和贾诩的小动作,只是继续着自己的诉说,“而大家不要忘了孙策和黄祖之间可是有杀夫之仇的,他和黄祖之间根本没有和解的可能,他们的水火不相容,也促使刘表不可能和孙策结盟而对抗我们。而孙策现在既然得了豫章,就等于和黄祖已经面对面的对上了,诸位是想他们会在柴桑的边界上息事宁人吗?”

郭嘉的话再次受到曹智等人的肯定,这次不光这样,很多武将也开始首肯孙策和黄祖的开战对他们的现状十分有利。

郭嘉等众人嗡嗡议论一番,消化了一些他说的论点后,继续道:“所以我主张主公此时必须放下与刘表的敌视,主公先主动写信给刘表澄清祢衡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与他修好,甚至可以出兵帮助刘表一起对付孙策,以消耗孙策的锐气和实力,等待一个时机,我们再一举歼灭他……”

说到此时,郭嘉终于把他全部的观点和设想表述完。不得不说郭嘉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不是浪得虚名的。从这番布局上不难看出他思绪的敏捷,对大局观的把握程度,是在在场大部分人之上的。

就在曹智微笑点着头,准备嘉许郭嘉几句时,不服气的许褚又没理找理跳出来道:“你以为刘表傻啊,他会那么好,一定要和我们一起结盟打孙策?”

许褚的话让曹智一震,这回没在骂许褚,略略一思量,倒是顺着许褚的话意,担心的问郭嘉:“是啊,奉孝,刘表素来不喜结盟,他一直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中立原则,据我所知袁绍也一直在想方设法拉拢他,刘表也一直摇摆在各方势力之间,皇上定都许都后,他也是一直遣使奉贡不断,但从来没向我提过过度结交的愿望,恐怕要他与我们结盟,有不小难度!”

“呵呵!”郭嘉对于曹智的担忧一点不担心,只是呵呵轻笑两声后,就眼冒精光的狠狠道:“那就震撼他一下,迫使他一定要与我们结盟!”

“啊?……”

三个月后,时间很快进入了建安三年的七月,襄阳城外已是一片翠绿。南方的天气已经热的令人烦躁不已,于飞楼下除了知了不停烦人的叫声外,就只剩下刘表不安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三个月来气势汹汹挺进扬州的曹智却没了动静,只是前锋部队在庐江外围与孙策有了几次小规模接触后,就开始按兵不动,只是不停地调兵遣将,布防与吴郡、会稽、豫章、庐江交接之处,但就是不发动对孙策的反击攻势。

曹智不打,可就急死了刘表,他们双方息事宁人了,就该他的属下不安分了。黄祖已经多次派人来请命趁孙策在豫章立足未稳,先下手为强,夺取豫章,踏入扬州的地盘。

三个月前,打了一场糊涂仗的黄祖,意犹未尽的冲入柴桑时,才了然了所有事情都是孙策这个臭小子搞出来的。他暗恨孙策拿他当了回枪使的同时,在刘表的急令催促下,率部急忙撤出了柴桑,退守蕲春,采取观望态度。

在此时所有人都认为曹智的人马会和孙策有场血拼,荆州各方也都把注意力放在谁能赢这场战役上,开展着热烈的讨论。黄祖这时也出奇听话的等着孙策和曹智两败俱伤,他再进兵豫章、扬州,收拾残局。黄祖恨孙家的人,但对曹智、邓艾也没好感,所以他现在能忍受着一江之隔的孙家儿郎在那东晃西逛,气焰嚣张,而一直隐忍着采取观望的态势。

一个月曹军未动,黄祖还帮着曹智想理由,那是在调整布局,准备给孙策一下重击。二个月没动静,黄祖把这场根本不会发生的战役想象的遮天蔽日,空前绝后。到三个月时,黄祖知道曹智当了缩头乌龟,不敢与后生小子孙策一战。并且很快柴桑传来消息,孙策正在集结兵力,有进攻江夏的意图。

这下黄祖再也不能坐视了,他连发三封急信,要求刘表向江夏增兵,他希望在孙策对他报杀父之仇前,先下手,灭了整个孙家。他和孙策之间的复仇战事既然不可避免,以黄祖的性格,他就要先行动,但他的建议一直未得到刘表的支持,增援的兵马迟迟未见踪影,孙策的战船倒是蜂拥云集进了长江的河道里。

孙策其实也一直在疑惑曹智按兵不动的用意,但一直想不明白,他集结了将尽十六万的兵马进入扬州,为什么迟迟不对他动手,曹智真那么大度,决定听之任之他。

这不可能?以孙策对曹智的了解,这是绝不可能的,曹智是个睚眦必报之人,自己杀了他那么多人,其中还有好些亲信,他能就此息事宁人?

莫要说他曹智能答应,他的属下也不会答应。如果曹智就此以软弱示人,他又何以立足天下,威慑天下。

不可能,绝不可能!

越想越不明白的孙策,越是自我慌乱的瞎猜起来。孙策原先预备下的趁曹军长途疲惫急行而来,他们以逸待劳,给予曹智的迎头一击的。但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份气势,这份锐气已经丧失殆尽。他一开始也像黄祖一样和属下一起猜想了许多曹智这么做的意图与可能,但在没有有力情报支持的前提下,都是在捕风捉影。

孙策在头痛不已之下,他众多父亲孙坚的老部下,都坚信曹智在短期内不敢与他们为敌了。于是就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摆在了孙策面前。

孙策是打着替父报仇的旗号,拉拢的诸多父亲孙坚的老部下。这些人也是奔着这件神圣之事而来投效孙策的,现在地盘、势力都已有了,兵锋更是已经直指江夏,许多人向孙策提议是该黄祖动手的时候了。

是该报仇了吗?说实话孙策认为还不是时候,特别是有曹智这个强敌环视之下,孙策怎么能安心征讨江夏,去报杀父之仇。但没有办法,作为孙氏集团这股势力,重要的一个精神支撑力量——杀黄祖,替孙坚报仇,是一直鼓舞着许多人不断跟着孙策一路走来的重要因素。作为孙坚的继承人,孙氏集团的首脑,孙策不得不将出兵江夏提上议事日程。

在接获孙策兵伐江夏的急报的这一日,刘表烦躁的在于飞楼里来回走了半日,汗水湿透了这位五十六水高龄的伟岸男人。他在今年四月间背脊上长的那颗肌瘤,通过治疗,已经好转了,但在这个烦人的夏季里又复发了。

刘表每每在半夜里不小心的压迫到这颗肌瘤时,就疼得惊醒过来。他每次从床榻上呲牙咧嘴的坐起时,都预感着这是一种苍天给他的预示。他不明白这种预示是好是坏,但总有不祥之兆。

这时,透着左右丫鬟轻摇的超大羽扇刮出的阵阵微风,刘表没有多少凉意,相反看着满堂期待的目光,刘表更显烦躁。

他那放置在桌上的一封信札,重新拿起,对着堂下一众文臣武将道:“各位,对于曹智来信解释祢衡被杀一事的前因后果和提议结盟共讨孙策一事,各位今日一定要拿出个章程来……”

刘表拿的信是曹智三个月前,抵达扬州合肥后,主动给曹智发来的。之后还颇有诚意的派了他重要的一个亲信手下九江太守鲁肃来表示要详谈结盟一事,但之后刘表留下鲁肃,除了好生招待外,一直未对结盟一事做出表态,一直左右摇摆不定着。

刘表属下这帮人也是安逸惯了,刘表在荆州期间,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他手下的数十万军甲,已经有年头未参加过实战了。仅有的几次与曹智的抗争,或是其他战事,也只是一触即跑和小规模的,主要还是利用别人的军马帮他打的头阵。

刘表手下的军队四五年来,没参与过一场称得上战役的大规模战事,与袁绍、曹操等几次结盟共同对抗强敌,也只是参与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战事。

大家都知道这时他们荆州这一方的选择错误,就会使他们卷入不必要的战事,还有可能受另一方拖累,而陷入尴尬地境地,所以以刘表为首的荆州上下,对此事慎之又慎,也是迟迟没有结果的原因。

第八百七十九章 黄祖败

虽说这会儿黄祖已和孙策开战,但一来刘表并不看好孙家儿郎真有能力打的过黄祖,更不担心打到他的襄阳来,二来,这次毕竟是孙策主动上门挑衅,他处理掉孙策来犯后,就可以结束。但要和曹智结盟,就等于也要参与到曹智的扬州战事里去,很是不划算。

这也是刘表万万不愿意的,这样一来不但要帮着曹智打仗,还要彻底与袁绍对立。袁绍的使者可是很明确的表达过他很不满意曹智这个“小弟”最近几年的过速发展,对于袁绍这股北地最大的豪强,刘表实在不愿得罪。

“难道我们一直奉守的中立原则,就此要做出改变吗?”刘表说着蓦然转身,把眼光扫视一圈后,停留在了蔡瑁和张允的脸上。

这两人不但是刘表的亲戚,还掌控荆州水军最重要将领。刘表近些年一直对他们信任有加,事关此等战略问题,自然先问他们。

这两人倒不全是依仗裙带关系的窝囊废,两人在治理水军方面倒是的确有过人之处,但轮智谋实在有限,对于这种带有政治性很强的问题,更是心里没底。

但刘表问了,总不能说不知道吧!于是两人对看一眼后,蔡瑁只能硬着头皮上。

蔡瑁根据他的军事领域考虑,试探性的回道:“末将认为……我军先下应当与曹智结盟……”

蔡瑁此言一出,本来都缩着脑袋的一众荆州官员,都想炸开了锅似的,都七嘴八舌的质问蔡瑁“何以得出这样的论点?”

傅巽、蒯越等这些平时只会冒酸气的书呆子,这会儿可算是逮着机会了,指着蔡瑁的鼻子说他这是在触动荆州历来中立之根本,要成为千古罪人云云。

火一上来的蔡瑁差点没拍桌子骂娘,心里暗道:“都他妈一帮什么人啊?问你们的时候吧,都不说,我选了一样吧,你们都把我说成千古罪人了,那么你们怎么不来选一个结果?”蔡瑁的出发点无非是想有一方人马帮着他们打孙策,胜算不就大点吗!曹智的军马历来就是以能征善战而闻名,他其实根本没什么政治倾向,完全是从军事角度方向考虑,而且是刘表要他选其中一样的。

蔡瑁虽然没有掉身份的直接骂娘,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傅巽、蒯越人反唇相讥还是要的。整个于飞楼的议事厅里顿时热闹了起来,文士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说些个古人古训,武将们开始咆哮厅堂的大喊着不怕死的跟我去把这两家都给灭了。本来还一片沉闷的议事厅,现在犹如菜市场般,比起了嗓门。

刘表倒是习惯于这种场景,南方人总体比北方人都细腻,都能说。但也是说说,离真做还要说很久才能进入实施阶段。这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显著区别,南方人好空谈。刘表更是一个“好空谈”的专家,他年轻时知名于世的就是他“空谈”,与当时的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也就是把个特别能说的家伙,事实没干成什么,理论建设了一大堆。

但刘表属于这群人中,比较有出息的,在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又代替王睿为荆州刺史,期间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终于也称雄了荆江,成为一个理论结合实际比较成功的案例。

他不但见惯了这种争吵的场面,还一度认为这是一个群策群力的绝好方法。但通常这种集思广益的方法,到了刘表的厅堂,就会永远成为一种势均力敌的辩论会。刘表底下这帮人好像合计好的一样,永远争论不出一个结果。

正当大厅中争论的如火如荼,介入佳境时,一声传令兵的急报传入大厅众人的耳中。

“报……江夏来报,黄祖首战失利,蕲春失陷……”

“什么?……”

本来还在观看属下激烈辩论盛况的刘表,一听这名冲进议事厅的军士急报,失声惊叫后,一屁股跌坐在主位下方的三阶台阶上。

“黄祖一千多条战船,三万兵马,怎么说败就败了,他这头江夏猛虎难道是纸糊得不成?快将战报拿来看……”蔡瑁不等刘表清醒,就代庖的抢过传令兵送达的战报,急急观看。因为黄祖的水军中,有一半战船都是从他这调过去的,以他对孙策水军的了解,怎么可能就这样容易击败了黄祖的庞大水陆两军。

蔡瑁翻开仅有两页的战报,上面陈述了一番激烈地场面:七月八日,孙策开始出兵柴桑,十一日,孙策率周瑜、吕蒙、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将领同时并进,与黄祖大战于柴桑至蕲春的江面上。这一战前锋军的战船上就见到孙策手击急鼓,以齐战势。吏士奋激,踊跃百倍。其部下心精意果,各竞用命。孙策的水军中更是在两军交实之前,孙策的战船上就有劲石飞出,这些劲石越渡重堑,迅疾若飞,江夏战舰,被砸的船沉人亡。这还只是开始,接着策军战船之上,岸边的弓箭手弓弩齐发,流矢雨集。射在江夏战船上的是些箭矢也就罢了,这些箭矢上还绑有一种厉害的火器,怦怦炸响后火飞上风,兵激烟下,江夏军未与策军交实之时,已经死伤惨重,士气崩溃。

这一战可谓惊心动魄,两种江夏军未曾见识过的武器,大展神威。黄祖在孙策第一轮进攻下,就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韩唏战死,黄祖脱身逃走,士卒溺死者达万人,俘虏数千人,缴获战船八百艘。孙策迅速拿下蕲春县后,继续西讨黄祖中,大有势不可挡之势,信的最后也是焦头烂额的黄祖的求援信,他要求刘表赶快向江夏增兵,否则江夏就完了。

蔡瑁一口气读完,也是呆若木鸡半响,愣愣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二万人马,一千多条战船,就这么完了,这太不可思议了!”

蔡瑁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思绪游荡于一片空白期时,刘表猛拍着大腿噼啪噼啪的声音镇醒了所有人。

“谁能告诉我,那是什么东西,又是劲石,又是火烟的到底是何物?莫如孙策已得天神所助,天下无人在可敌吗?”

刘表的咆哮使厅中所有人汗水顺着鼻尖滴答滴答往下冒,很多人都没见识过这种能瞬间杀死那么多人的武器。

“末将略知一二!”突然在厅中响起的声音来自一个器宇轩昂,身穿犀牛皮甲的武将之口。

“仲业,你快快道来,这是什么东西,竟有如此战力?”

刘表指的这名武将叫文聘,仲业是他的字,是刘表帐下一员陆军战将。姑且不说这个文聘仗打得怎样,就说这份器宇轩昂的架势,就知道平时还是很受刘表器重的。

“那劲石是有一种霹雳车之物发出,曹军中也叫投石车,最远可在里许远之地攻敌。在巢湖郑宝谋夺庐江时,就曾出现过。而那会火烧战船,怦怦作响之物叫雷火,或是叫炸药,不但能瞬间烧着一切可燃之物,还在炸响之时,开山裂石,无坚不摧,血肉之躯根本不能抵挡分毫!”文聘说完,躬身退居一旁。

听完文聘解释的刘表正要追问文聘孙策何处得来这两样武器时,止不住惊讶的蔡瑁已经质问文聘道:“将军说的这两样东西不是听说只有曹军中才有的吗?都是曹智的秘密武器吗?”

曹智有这两样犀利武器,那是天下闻名的,作为武将的蔡瑁不可能不知道。

“是!”文聘再次站出,肯定的回答道。

得到文聘确认的议事厅内,再次响起一片喧哗,宛如炸开了锅的爆米花,噼里啪啦的惊呼曹智已和孙策联盟之声不断。

“别吵了!”刘表一声怒吼,听到这些武器应该是曹智所有时,早已按耐不住的刘表从跌坐的台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