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进调兵甚快,我这边刚打垮对方出城的骑兵,他那边援兵就进城了,我们有什么办法?在不明敌军数量的情形下,贸然突入城内,进行巷战,以我们对夏口城的不了解,和夏口城太小,不利于两军施展,到时吃大亏的肯定是我们!”一直没说什么的韩当眼看双方的话越说越难听,终于忍不住,作为看着这场战斗从头进行到尾的当事人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

“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无能的。”正被黄盖贬的一文不值的周泰,终于没控制住自己,捅了马蜂窝了!

韩当平时不太与人争执,他只是个一心把自己事做好的“老黄牛”。但泥捏的也有三分土性,他当即跳了起来,怒叫道:“你他妈才无能呢!被黄祖那么点骑兵打的败不成军,也敢在这说我?”

周泰被韩当这句激得脸上红潮狂涌:“韩当,你龟儿子是他妈找死?信不信我现在就活劈了你!”说着已经把胯下佩剑抽了出来。

韩当毫不示弱,两边腰上的双刀“苍苍”一抽,直指着周泰:“就凭你也配?我先宰了你!”

“够了!”

两声炸吼,若漫天风雷般响起在营帐内众将耳边,很多人耳际嗡嗡作响的半天,孙军左右都督周瑜、程普两张布满阴霾的老脸、嫩脸已经涨成一片通红。重新入座的程普更是大手直接怒拍之下,直接把身前的案子拍得粉碎。

“两个混帐东西,为了一点口舌之争,就吵闹不休,还要相互拼杀一仗不成?敌人就在外面,还没有被我们打败呢,你们就开始窝里反了,好有出息!”有资格直接骂周泰和韩当“混帐东西”的,也就只有程普了。

周瑜在爆喝一声阻止两人的械斗后,就铁青着脸,背过身,。没有再说话。

一群人吵架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吵得最凶的两个人没打起来,本来在旁边帮衬或是劝架的先打起来了。

周泰和韩当二人其实不是最先吵起来的人,吕蒙、黄盖才是,但差点打起来的还是他们这两个帮衬、劝架之人两人同时忿忿地把手中刀剑回收,同时转身走到双方的长官身前、身后,对着他们一躬身,认错道:“属下无礼,请都督恕罪。”这时候两个倒是特别有默契,说的话都是一样的。

“我恕你们妈的罪,军事会议期间,决议生死大事,你们都是一军之领,为将之尊,当众吵闹,成何体统?如过再有下次,严惩不贷!”

“是!”

程普依然拿出老资格,振振有词夹带脏字的说着军法,众将只能停了彼此间的纷争,轰然躬身应命。

在夏口城外一场武将间,男人间的争论,刚告一段落时,城内的一段兄弟情和收编活动也刚刚落下帷幕。

在成功快速涌进夏口城乐进和他的一万步军,成功吓住了程普的进攻后,乐进终于在东城的一座箭垛下,见到了已经全身是血的李典。

此战下来李典身边还剩下不过三百多人了,且这些人,人人都是带伤的,有的更是已经累得坐在了地上,眼看乐进和他的人上来,就只能靠在墙壁上喘气了,连欢呼的力气也没有了。

第九百二十二章 锦囊妙计

李典手里的一把刀,刀锋上已经斑驳不知道多少崩口,身上的一套铠甲,也是多处破损,一张原本白白胖胖的英俊脸庞上满是鲜血,连本来面目都不大看得出来了。

李典的肩膀上还挨了一刀,砍开了他的肩膀护甲,鲜血流淌不止,腿上被扎了一枪,有没有后遗症还不好说。但是看着乐进带人冲上来是,立刻有反应的还是他,因为江夏守军不认识乐进和乐进的人,看到冲上城防的士兵,警惕站起来的甘宁和江夏士兵还以为是敌军已突破城门,杀上城来。

李典及时直接把手里的刀子一丢,大声叫道:“自己人!这是自己人!”

甘宁等江夏守军一听李典的呼喊,才垂下了手中的长矛、战刀,一口勉强支撑身体的气力一松,人纷纷就跌坐了下去。

乐进没看甘宁,先一步冲到了李典面前,看清了李典的摸样,才终于吸了口气,平复着那份担心之情,然后一副不正经的笑道:“曼成(李典字),你没死呢?”

李典咧着嘴嘿嘿一笑之下疼的他眯着眼睛看着面前的这个乐进反击道:“你没死,我怎么会死!”

乐进看着李典,李典也看着乐进,两人都被两人的问话弄得嘿嘿干笑了几声。

“敌军怎样?夏口城怎样?”因笑的过头,痛的缓过劲来的李典,和乐进这对老战友开过玩笑后,就急着询问战况。

“程普没追进来,夏口城还在我们手里,但你的骑兵损失过半……”乐进神情黯淡的说完,蹲下身轻轻拍了拍李典没受伤的肩膀,像是兄弟般在抚慰着李典的伤痛。

“将士阵前亡,这是他们的宿命,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喔,甘宁,来,来,我给你介绍这是乐进,乐进这是江夏都尉,甘宁!”一边接受着郎中的包扎,一边接受着这份现实的李典,没来得及多做感伤,甘宁正好赶过来了。于是,李典为乐进和甘宁相互介绍着一番。

“见过将军!”甘宁道。甘宁可能是此战城防上保存最完好的将领了,他亲手斩杀了敌军将领凌操,自身却没什么大伤,只有几处小伤和战斗的有点脱力。

“甘将军免礼!甘将军大名我是早有耳闻的啊!”乐进回道。但后一句还是让甘宁一愣,自己名声是好是坏,有多大他甘宁自己是清楚的

“将军,我们太守他人呢?”甘宁当没听见乐进的恭维,继续就自己关心的问题问着乐进。

甘宁在一众江夏残兵的簇拥下,走到乐进身前,询问着黄祖的去向。再怎么说他们现在还是隶属黄祖的,甘宁也急需通知黄祖他儿子黄射战死的消息。他们此时也不知黄祖已经战死。

“黄太守……为国捐躯了……”乐进为难的说道。

乐进和黄祖根本不认识,但向他的属下告知他的死讯时,他还是感觉到了为难和不知怎么来表述的尴尬。

在江夏兵将的一阵唏嘘掉泪后,甘宁指着崩塌了半边箭垛的一处缺口低声道:“他儿子也死了,他们都是好样的!”

父子在同一战场上,差不多同时战死,这一消息让所有人感到了一阵难受。黄祖在世时,不是一个体恤手下的好官,但父子同丧在同一场战斗里,还是让人感到难受和伤感。

“我城战事如何?”甘宁问。

“夏口城还在我们手里!”乐进回答的很有政治意味。

甘宁当然听明白了,他看了一眼正看着他的乐进,对乐进的“我们”没什么抵抗道:“还好我们也留下了他们两名将领!”

“不,是三名,黄太守在死之前,还斩获了敌军一名少将,好像叫凌统的……”乐进接口道。

“喔!那我们不亏!”甘宁对着身边死剩下不多的江夏兵,安慰着道。

“但我们的水军没能打赢周瑜,损失惨重,还被他阻断在汉江里,进退不得。夏口城现在已经被周瑜和程普的水陆两军夹击着包围了!”乐进道出了实情。

乐进的话直接让所有的江夏士兵脸色黯淡,甚至也有人被乐进的包围两字,直接打击的坐在了地上。几个月来江夏士兵和孙策部队的连番作战,无一胜绩。连番的失败,已经让江夏兵丧失了所有信心。此时黄祖父子又皆都战死,这让许多人在听到他们最后的城池被围后,瞬间就丧失了所有斗志。

但只有甘宁这样的将官还在思索,如果连这些将官也放弃了,乐进毫无疑问会举起手中的战刀,先解决了他们。没有用的人,他现在养不起,也留不得。

这也是曹智吩咐乐进诸事中的一点,这次由于要解决通信上的时间问题,曹智破天荒的用了传说中的诸葛亮专利“锦囊妙计”。曹智在进驻襄阳之前,就派人送给先头部队的乐进三个锦囊,分不同时间或是到达某个特定地域,再打开,依令行事。

当然,曹智的锦囊妙计,没有像影视剧里的那样精妙。曹智的锦囊妙计更像是份涉及多项军政命令的文书,而之所以想出这个办法,主要是为了节约相互传信的时间。一个军事命令或一份军情,在从前线传递到后方的曹智手中,大约要几日的时间。但战机千变万化,有时甚至是稍纵即逝的。在此次曹智自认为熟悉赤壁之战这段历史的情况下,一切基本可以掌控在曹智设计好的步调中行事,所以他收拢到诸葛亮之后,就想到了用这个方法,遥控与他相距甚远的战事进程。但曹智也知道自己没办法把握战局的诸多不可控因素和意外变化,所以还是在每份“锦囊”之后,给予了乐进相宜的自由把控权。

想了一会儿,一抬头就看到乐进阴狠的眼神,甘宁立即清楚了自己接下来应该的何去何从!

“噗通!”甘宁在读懂乐进眼神后,立即就跪在了乐进面前。

“甘将军这是何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乐进一边假意伸手要去扶甘宁,一边神色渐为轻松了起来。

“弟兄们,两位太守都战死了,但我们还得活下去,我们没完,乐将军、李将军不是都来了吗!乐将军夏口守军大概还有一千余人,不管黄太守身前有没有承认归顺曹公,我等从此皆愿意加入曹军,投效曹公!”

甘宁此时明确立场,表明态度,无疑是对的,这也是乐进希望看到的。虽说江夏无论从军事,到地盘上都基本上算是完了,但还没顺应刘琮号召向曹智归降的荆州地方zf,还有很多,一个是时间上的问题,刘琮威信的问题,最主要还是响应的问题。这都是在于孙策的战事中或是战事后,需要腾出手来的曹智慢慢解决的。

但现在以孙策的进攻为契机,顺带便解决一些这方面的事,也是顺理成章的。曹智派遣乐进在刘琮通告未到之前,就来夏口的原因,就是要黄祖做个表率作用,或者说是曹智他要树立一个典范,让刚刚臣服的荆州上下还在存有观望心思的人,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但现在黄祖死了,他儿子黄射也死了。这一切在乐进内心深处是绝对认为死得好的,现在乐进可以省下好些力气,直接收服他的部将、属下,就可以轻松完成不惜用武力打造的“典范”。

这可是大大预支了乐进原先的设想,他在接收到曹智对他的“锦囊”吩咐时,原先还以为可能与黄祖干上一场的,以武力收服江夏,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也是个不得已的选择。

但意外的周瑜进兵神速,乐进没想到的两军提前遭遇,却大大帮了乐进一把。

黄祖死了!死的太好了!

这一声是乐进内心的呐喊,这时他的表情还是为甘宁惊愣的。至少表面是这样的!

“我等愿誓死效忠曹公!”

脑子灵活的将官一看甘宁的表态,立时明白他们现在可是无主的人了,赶紧找个靠山吧!大树底下好乘凉,否则被别人当垃圾清洁了!

将官这么一做,小兵再笨也会有样学样了!

“哈哈哈……西陵太守甘宁不必客气,众位兄弟都请起,以后大家就都是一家人了,不需要再来这套,都起来,都起来……”

乐进在为自己完成曹智交给他的第一个锦囊任务,而感到庆幸之事,有个人比他更开心,更感到幸运的,那就是被升了官的甘宁了。

“原来这个素未谋面的曹智,对他早有准备,连自己的官职都已安排下了,要是黄祖没死,要是自己没有率先投降与他的属下,不知又会怎样?……”甘宁是个聪明人,现在不得不让他这么想。他此时在感到庆幸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一丝幸运,背脊上还必不可免的升起一阵汗珠。

人有时往往只要走错一步,就是不可逆转的。而甘宁显然选对了自己下半生的人生道路,如果选错,他和他的人此时可能已经身首异处了。

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变计划

这就是政治下的现实,甘宁不能改变,乐进也不能改变。

此次,乐进背负的使命,曹智破天荒的用了三个锦囊对他布置任务。在他进驻夏口之前,他打开了第一个锦囊,其中有一句写的就是:收服黄祖,无论用什么办法!

曹智显然不是神仙,他算不到黄祖会死,而且还死的那么干净,连他儿子都死了。更没算到周瑜会来的这么快,直接帮了乐进的帮,杀了黄祖父子不说,还让乐进、李典等人如此轻易地进驻了夏口,接管了这里。

曹智的第一个锦囊不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但也算失败的。但不知是曹智有福呢,还是乐进算是曹智的副将,总算错有错着的完成了这第一个锦囊任务。

“各位,曹公已经任命了文聘,文将军为新任江夏太守,此时这里的事物由本将、李将军和甘太守暂时接管。还能走的现在跟着甘太守和我的属下重新编制和分配布防,不能走的,会有随军的郎中来为大家治疗,再抬到城下营房休息。我们在汉江上还有一万后援水师,他们明日就能打通河道,支援本城,曹公亲率的十万大军不日就会到达这里,各位安心,敌军是拿不下夏口的!”乐进做着后续的安排,说到后面还有曹智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军时,整个城楼上沸腾了。

“噢,我军必胜,我军必胜……”

被升了官的甘宁,忍着伤痛和乐进预先布置下的属下办理各项交接去了。

刚转过身,长舒一口气的乐进,就招来李典的无情冷嘲热讽:“你骗完人了?”

这后续还有曹智亲率的十万大军云云,骗的别人,骗不了李典。李典虽不如乐进知道曹智最高的军机那么多,但也知道曹智也不可能率领十万军马来守这个夏口。

“骗你个屁!,我这是在执行命令!”乐进争辩道。顿了一顿的乐进,看了一眼坐在地上已经包扎完毕的李典,接着道:“大哥的本意是要我们不惜用武力也要拿下夏口的,现在却不明不白和周瑜的部队先干了一场,真是世事难料……程普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趁你的骑兵溃退之际,杀进城来,我那时部队才进到一半,要是被迫打巷战,我们可能不能这么轻松在这里说话了……”

四下无人了,乐进也放下上官的架势,说话随意起来。他和曹智、李典三人在早年在反出洛阳,到曹智的老家谯县后,就结为了异性兄弟,所以私下里他们还是喜欢称呼曹智为大哥。

“哼,大哥,不知要这破城干嘛?哎,周瑜和程普来了多少人马?”

“我看有三万!”

“蒋钦这个家伙真没用,平日里把自己吹的像个江河的霸主似的,和周瑜才一打,就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

“这也怪不得他,他刚换了装备,还不适应吧!”

“我们能坚守多长时间?”

“只要蒋钦那边的水军能上来了,十天半月的没问题!”

“嗯!唉,你第二个锦囊赶紧拿出来了吧……”

正当李典和乐进拆看曹智给他们的第二个锦囊时,城外程普帐内的军事会议进入了第二热议的阶段。

“什么?要改变原有作战计划?我们现在到了山穷水尽了吗?遭此小挫就需要改变原有计划的地步了吗?”程普用不解的语气,质疑着周瑜的提议。

“要!程将军你看,我们原有的计划是,我们拿下夏口,在这里大军开始转向,通过这个交汇点,继续进入大江,这里是汉阳,这里是乌林,这里是赤壁,我们的目标是一路推进到这,然后等待汇合孙静孙太守的部队从长沙北上,他独立或是我们合力拿下巴邱、巴陵,我们在巴陵会师后,再次逆流而上,从大江一路西进,到达我们此次的第一目标,江陵!”周瑜右手食指在地图上一边比划着,一边铺成出他们的原定计划。

“对啊,出征之前,张昭等各位大人、将军合议定计的计划,有什么错吗?”程普双手一摊,神情无比疑惑的看着周瑜,接着道:“自古作战如弈棋,弈棋之道千变万化,可以通过占领实地,夺其中腹,逼其中宫,我们的计划亦是如此。江陵是南郡治所,也是荆州腹地,更是荆州所有战略物质储运中转中心,粮草、军械、战船等重要辎重都在这里储存、转运各地。江陵城,一直是荆州最大的军事重镇。这里不但是荆州腹地,交通又四通八达,无论向那个方向的战线都可以运送大量的后勤物资、战争所需的各种资源。据细作回报,江陵特别存有全部的水军物资,荆州全部的战船都在那里建造,光还未投入使用的战船就有一两千艘,我们不去抢夺这里,难道等着曹智接收完樊城、襄阳,想到这里时,再去和他争夺吗?”

孙策、张昭、张纮,甚至周瑜仓促制定这份军士计划和目标时,是在相对缺失真实情报的前提下完成的。表面看起来这一点都没错,拿下了江陵城,就等于是拿下了荆州的心脏位置。周瑜当初考虑的就是可以通过堵死这颗心脏的脉动,使得整个曹智新得的荆州血液输送陷于停顿状态,从而使曹智新收编荆州庞大水军因为都不到水军补给,而举步维艰。

周瑜预想的是当曹智还在为他兵贵神速的突然登陆夏口,转而火速大举进攻江陵,而惊慌的不知所措的时候,周瑜却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新得荆州的曹智推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数十万铁骑、步兵在没有了强大水军支持的荆州,周瑜强占敌盘中腹要害,形势就会一下子朝孙策这边转好。然后周瑜下定决心要在这条大江里,与曹智做一场生死大对决。

他们兵力上是比不过草纸的数十万大军,但周瑜起初就是建议孙策要与避开曹智骑步兵的锋芒,转而跟他在水上一较高下。

因为荆州水路的特殊地理条件下,水师强大的一方在接下来战争的较量中肯定会占据极大的优势。

纵然对方的陆军强于本方,只要保持水上优势,拥有强大水师的一方,赢面仍然要大于对手。对方即使是奔驰如飞的骑兵,长途奔波后,人和马依然难免感到疲惫不堪。

而水军战士除桨舵手外,行军时都可以躺在船舱里休息,养精蓄锐,一下船即可以最佳身体状态投入战斗。

短时间内,战马的奔速可以超过船速,但畜力究竟有限,不可能一直以冲刺方式前进,而凭借水流和风力行驶的战船,却能保持一定的速度,相对均速前进,长力更足,更适合战略迂回,长途奔袭。就战略机动性而言,在荆州大江小河的特殊地域水军优于陆军。

再则,不论骑兵、步兵,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军后,就必须扎营修整。所扎行营,必须挖掘工事、派人巡逻,以防止敌人偷袭和劫营,一旦离开,以前所建营寨则失去作用,等到下一回修整时又必须重新建造。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陆军必须留下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