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柴桑不但是个军事重镇,此地还尽集烟锁江南之美,回廊亭榭,山色空蒙,烟水淼淼。甘棠湖,湖内有浸月岛,岛上有翠照轩、听雨轩、奕亭、浸月亭、船厅、烟水亭、观音阁。孙策剩余的水军和水军基地现在就设在甘棠湖内。

烟水亭现在是孙策临时居所,也是办理军政事务的办公、议政场所。穿过雾锁烟笼湖面,在烟水亭一处临水的阁楼前乍隐乍现了,披甲佩剑,临水伫立,衣带当风孙策的英雄身影。小霸王孙策此时并未在阅师点将,而是在迎风冥想者他的不世功业……

孙策在会稽郡时,脑子还有些糊涂,但回到柴桑,看着地图上鄱阳湖以下弯弯曲曲的水道,他竟然在此时与周瑜不谋而合的突然想到了庐陵。

他现在虽说委任了孙辅为庐陵太守,但其实真正的庐陵大半还在荆州人或是三不管的南越蛮人手中。

站在柴桑烟水亭这座临水的临时府宅,九月的秋风正在窗外轻柔拂动,孙策透着窗户看着江面上忙绿着运送战争物资的船只和士兵,却心静如水的想到了他该想到的。

孙策此时虽说只有二十五岁,比之数年前成熟了许多。但他自父亲孙坚死后可以说一直在征战,戎马岁月中度过。他夹在曹智巨大压力下生存,但依然可以骄傲的说从无败绩。这份来之不易的战绩,不是因为他神勇盖世,或是运气,这些原因或多或少有,但都不是主要的。而支撑他能在夹缝中生存的越来越壮大的原因,却是因为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冷静下来。

每到危急或是重要时刻,他的脑子便会清明如镜一般,能够迅速将所有可能重新梳理一遍。

这几年来,特别是这几个月来,他与曹智的恩怨已经明朗化,由于孙策占了曹智扬州两郡半,还杀了他那么多部下,他们早已是死敌。但齐集十万大军的曹智却在发兵到合肥后,一直是死守,建立起泛从合肥到丹徒纵贯扬州东西的一条铁壁防线,宁愿放弃了趁他立足未稳的多次进攻机会,也约束着属下将士绝不贪功求胜的越境骚扰行为。孙策占领庐江、豫章和丹阳和半个丹阳后,在从庐江到吴郡的双方新边界线上,出现了难得的平静,双方甚至一点摩擦都没有。

在孙策想来这其实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孙策虽然拿曹智这种不作为没办法,却也因此无法逼迫出自己心中强盛的斗志,去主动进攻,而纠结不已。后来就发生了曹智转移目标攻打荆州之事,那时孙策和他的属下中很多人还一度认为曹智已经暂时忽略他们,把他的重心转移向了荆州刘表那儿。

但这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英雄,有些英雄一生英明,却最后惜败,如吕布。有些人却天生是要在最后时刻会彻底清醒。一直以来,孙策自以为对曹智有足够多了解,但那是因为曹智从来都没有机会在孙策面前发挥出自己的真正能力。曹智擅长的是谋而后动,遇变不惊,他孙策却擅长逆水行舟,将计就计。

他的后续军队已经齐集柴桑,正准备跟在周瑜的先头部队之后赶往江陵的路上。他手下的各路将领纷纷呼喝叱咤,催促士兵登船的登船,开拔的开拔。孙策一双大眼望着窗下码头,各条道路上漫无尽头的士并,一共三万人,这如今已经是他仓促之下可以调动的最多的部队了。正要准备星夜赶往荆州夏口的路上。

他此时心中突然有一丝明悟,他忍不住想到,如果曹智早猜到他会趁其刚入荆州时,就与他争夺荆州腹地江陵,当做如何准备?

以曹智手中的实力,如果不考虑关中和北方几路大豪对他的牵制,其实即使他不兖州、许都的全部军马,只要调动扬州、豫州的兵卒,加上荆州的降军,也未必就拿不下来他这个江东新贵。他既然只打了新野、樊城等少量战斗就收获了荆州,那么之前就调动他的各路军马准备对他进攻,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的目标一直是他,而荆州倒是附带的,并且孙策相信曹智至始至终没把他所有的力量都拿出来!

那么曹智留下的部队在哪里?又想怎么对付他呢?

这一段时间他们太过把注意力集中在荆州的北部,却忽略了多路曹军的动向,所以对很多情况已经有些模糊。

江陵城的地位如此重要,曹智不可能看不到,也不会全力以赴,反而周瑜的偷袭行动遮遮掩掩之下,可能早已在曹智撒下大网,等着周瑜自投落网。

“张纮!”孙策突然大吼道。

“主公!”张纮恭声回道。张纮是孙策此行跟在身边最重要的一位谋士,而像虞翻、魏腾都是以张纮马首是瞻的。更多的像张昭等谋士大部分留在了会稽的山阴城,留守后方。

虽说现在张昭的风头已经完全盖过了先加入孙策集团的张纮。不过由于张昭对某些问题的执着,经常和孙策发生矛盾,所以到现在张纮依然是孙策最重要谋臣,孙策每每出征也总是把张纮留在自己身边,而让张昭守老窝。

“张纮,如果你是曹智,在荆州和我之间,你会选择除掉哪个?”这刻孙策突然问道。

张纮一楞,低头想了想才沉声道:“若是普通将领,自然是选荆州。占地永远比杀将更易得到辉煌与名望,更易证实自己的成就。可如果我是曹智,我一定会选择假借出兵荆州威名,暗地里却优先对付主公你!”

孙策文言眼中杀机一闪而逝:“我怀疑进攻江陵的路上早有伏兵。这个家伙给咱们布下了圈套,以江陵重要地理位置和辎重为饵像引我们上钩好对付我们。”

张纮和一众在这个房间里议事的文臣武将,闻声心中震骇。魏腾率先接口道:“这不可能吧?目前曹智刚刚入主荆州,大部分地区依然处在荆州原驻军和官员的控制之下,曹智要想让他的军队那么快的进入他们的控制区,几百人或许可以,数以万计怕就难了,我们也不可能一无所觉。”

“那就用荆州军,刘表有水师六万,陆军十几万,曹智所带的北方之兵不习水战,但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此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马上启用他们,来阻截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孙策反驳道。

“不是说荆州军不会这么快真心降服曹智吗?”  魏腾说这句话时,因为必不可免的紧张,已经在说话时不自然的看向了站在另一边的虞翻。后者一点未动,仿佛没有看到魏腾的眼神。

但孙策等人此时本身就沉浸在孙策的新发现中,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这两人的怪异。

“曹智这家伙策反人的本事不是常人能度之的,他本身也擅长潜踪匿迹,如果他早有准备,要先用起来蔡瑁这帮人,只怕这点事也难不倒他。”孙策坚持道。

“好家伙,竟然想在咱们的进攻的路上偷袭我们?”趴在一副地图前的孙权喃喃道,不过心中却不免想到,这只怕是大哥你自己多疑了。

孙策此时却是越想越不放心,扬声道:“孙权,如果我让你带兵,在反包围一番曹智的伏兵,你打算带多少人从他们斥候、细作的眼皮子底下,绕路过去而能不被对手发觉?”

“有,最多二万人。”孙权很肯定指着地图上那条连接大江,通往庐陵的支流道:“这里或许能保证隐秘性,但大哥,这毕竟只是你毫无根据的猜测,如果仅凭猜测就判定对方有伏击,而劳师动众的绕路运兵,那这仗就根本没法打了!”

孙权的提醒其实是很中肯的,也引起了包括张纮、虞翻等的首肯。

但历来雷厉风行的孙策,却又怎会因为弟弟孙权的几句话,就打消了已冉冉升起的念头:“好小子,你说得没错。但却选择的路线与我不谋而合,既然这样,我现在命令你,立刻率领一支二万人的部队沿着这条河流,绕到敌军的后面去。而我在这摆出主力阵容,继续打着我的旗号,迷惑曹智,你觉得如何?”

孙权本来还吊儿郎当的双手支在摆放地图的桌面上,一听孙策要他一个半大的孩子领兵出征,而且一上手还是二万人,心中难免一惊。

“大……大哥,这多人,我……”

“报……。紧急军情,周、程两位都督在夏口受阻,曹智手下亲信将领乐进、李典、蒋钦等都出现在此地,敌方黄祖父子战死,我方凌操、凌统、董袭三位将军英雄赴难……周都督挫败以蒋钦为首的曹军水师后,已与程都督分兵,急往赤壁、樊口一带急行而去!”

第九百二十九章 三江口

“啪!”孙策一巴掌拍在摆放地图的几案上,惊容而起时,孙权已经失声叫道:“凌统死了!”

孙权跌坐回身后的矮凳上,跟着就哽咽催泪起来。凌统不但是孙权的好友,也是周瑜水师帐下最年轻的将领。没想到他们父子在同一天战死,这对孙权的打击是沉痛的。这间厅堂之内的人听闻前线连续损失三名将领时,不由都悲容纷现,很多人都在举袖擦泪。

孙策却在众人的悲痛中沉寂一会儿后,在带着满腔恨意的哈哈大笑声中,不再理会催泪不断的孙权,阴狠道:“曹智想玩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把戏,如果他曹智是那只螳螂,那我就是黄雀!董袭、凌超父子不能白死,张纮立即颁令让程普回撤,孙权你赶紧去准备一下,准备出发……。”

正当张纮刚遣完传令的兵将持着由孙策签发的军令,奔出楼阁,楼外又传来了传报的声响。

“报……周都督、程都督密信!”

孙策等人对于周瑜、程普联名的密信一愣,随后孙策马上接过就开始了拆看。

孙策匆匆阅罢密信后,就喃喃自语一句:“这就对了,竟然跟我想到一块去了!”,然后一扫刚才的怒容,把手中的信递给张纮时道了句“给他们回信,同意周瑜的新计划,我会尽最大努力配合他的!”

同时,他又转而对着众人道:“各位立时准备,我们要赶快行动,尽量用最轻便的行装,最快的交通工具,绕道直扑三江口后方!”

“谨遵主公令!”在众人一阵轰然应命后,孙策率众而出经过孙权身边时,悄声对他道:“你不用担心,我随后也会悄悄跟上你,你放心,我不会真让你一人统帅大军的!”

孙权闻言在大松一口气后,正要提醒由怒转为兴奋的孙策,关于周瑜已经孤军深入的问题。但好像周瑜这只“蝉”的命运到时候会如何,已经不在他孙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于是拖拉在一行人最后的孙权嘟囔一句道:“这不是摆明了要周大哥做饵了吗?”

战争就是如此,总有人要牺牲,要战死沙场,总有人要失败,也总有人要胜利。但在这份追求的过程中,总有人要被牺牲掉。

孙策明白战争的法则,周瑜同样明白。

“快,周泰,让他们再快些!”

在一片“嘿哟,嘿哟”的棹手号子声中,周瑜情不自禁的紧握着船舷的围栏,发令让属下再次加快速度。周瑜明白火中取栗的道理,他是甘愿做这个鱼饵的。就算曹智早有准备又如何,毕竟他发现曹智的阴谋很早,这就给了他机会。只要抢先一步攻占三江口一带的有利地形,他周瑜能随时冲破曹智的合围大网,进而牵制着他的主力大军,从而给孙策时间再撒出一张更大的反包围网,从而赢下这场战役。

战争的不二法则就是包围和反包围,他周瑜就算被包围,也是有机会“中心开花”的好局。

“都督,我军逆流而上,兄弟们一天一夜都未好好休息了,敌军还未……”周泰弓着身为属下争取着一点基本待遇。

“不行,我们必须加快,上一份斥候回报,荆州水师主力已到君山,速度一点不比我们慢,我们必须比他们先一步抢占三江口这块地域!”周瑜斩钉截铁道。然后又长叹一口气后背对着周泰坚定道:“我军必须打赢这一仗!”

三江口顾名思义应当是三条江水交汇处,但到底是夏口离这三岔口更近,还是三江口离得更近,直到一千多年后,学者们仍旧辩论不清。但不管怎么说,它一定是大江的某一段,而且就是在樊口与赤壁之间的。这一带的河流曾网络交织,湖泊密布,地形极是复杂。而且暗流滚滚,漩涡连着漩涡,不容易弄清水流的方向。

“是!”周泰转身走开,向执“望旗”的伍长下令去了。

稍顷,只见整个舰队中央的主力战船的黄色“望旗”开始大幅度的做前压的动作,并且从旄头从上往下一点、一点地连续不停着。与此同时旗下的鼓手也开始加紧击鼓了,紧接着只听各船上的棹手“嘿哟,嘿哟”的号子声明显加快,加重了。再往周围看时,所有战船所激起的浪花比先前明显增大,而两岸的山峦、树林都开始刷刷的往后退着……

周瑜不知他在加紧行军之时,蔡瑁的四万三千水师中,早已分出一万人,尽一千多条战船,有同样丰富水师经验,并刚刚被曹智任命为右都督的张允带领,早已跳出君山大部队,三天三夜来一直不断的走其他支流水道,正尽一切努力要比周瑜先一步赶到赤壁之上的一个重要据点三江口。

而已经派出多路斥候的周瑜,因为把目光都集中在大江这条主航道的每个据点上,而忽略了张允这路奇兵。

张允和蔡瑁同样是有着丰富经验的水军将领,他们了解曹智的作战计划后,随后就从襄阳出发了。如果周瑜觉醒或是察觉曹智的真实意图晚个那么一两天,他们也就不用那么赶。但事实是周瑜突出奇兵出现在了夏口,并从曹智的调兵上,察觉了曹智的野心和真实目的。

这就不得不造成了现在蔡瑁、张允的急进,现在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三江口这一带,就能在那里是先设下埋伏,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更可以为后面的部队调动、设防、布置,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为争取整个战役的胜利提供更有力把控。

蔡瑁和张允同样不是初出茅庐的新兵,他们不但非常熟悉自己州内的各条水路,并且广撒斥候,一直密切注意着周瑜这支深入荆州中部水师的动向。在曹智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赶在周瑜之前抢占三江口一带有利地形的密令送交他们手上时,他们的斥候回报也到了。周瑜同样以极快的速度向三江口地域前进着,此时张允刚到君山,在他和蔡瑁商议后,决定留蔡瑁在后面继续布置,而他则一刻不停从陆续赶到的大军中调出一万部属,火速挺进中。

此时的张允这路奇兵,舍弃了他们荆州水师赖以成名的超大型船楼,只带有少量走舸,其他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海鹘、蒙冲舟等轻便、灵活战船。他此行的目的不是对周瑜迎头痛击,而是要阻止他们的行进的速度,让蔡瑁在赤壁这个曹智指定的主战场多做布置。

其实他们的计划同样是被打乱的,本来预计最起码有三天时间准备的他们,没想到周瑜来的这么快。但他们现在还有优势,一来他们毕竟是有计划的比周瑜早,而周瑜纯属是临时应变,新的作战计划是临时制定的。二来,他们是顺流而下,航行速度可以更快,更省力,此时的张允更是以轻便的快舟突进中。而且张允以及他的部众以往多次出没于此地,对这一地区的地形以及水下情况可谓了如指掌。他们才是这一带的地头蛇,周瑜毕竟是条过江龙。

并且张允和蔡瑁感激曹智的是,曹智并没有派驻一名他的亲信来指挥监督他们,目前这支庞大水师当家人依然是他们。曹智还拜封了他们为此军左右都督二职,全权负责这支庞大的水军,让他们根据曹智他的计划独立指挥这场最最主要的水战。

看着自己斥候的再一次送回来的情报,张允的表情在一瞬间变得精彩无比,相对于周瑜“孤傲自赏”似的永远站立船头,张允此时却在他的指挥船舱内,他的手指在地图上不停地移动,最终停留在一个点上,转对右边的副将道:“我们就在三江口的这个地方设伏!”

“是!请都督放心,有两位都督的英明指挥,我军必胜无疑!”说话的是张允部将苏飞。

张允没有因为属下的马屁而沾沾自喜,相反还是一脸凝重着,望向船舱外,幽幽道:“这一仗我们必须赢,不能让主公失望!”

在双方都竭力争取胜利之时,命运对于周瑜开始不公平,不消说这场战役在消失了的真实历史环境的提前下,对还未做好充分准备的周瑜是不公平,就是张允、蔡瑁的竭尽所能也是一种对周瑜的不公平。

第二日张允的水军顺利进入三江口水道时,他的部下抓获了一名周瑜的斥候,据那名斥候供述,周瑜的水师部队还未进入樊口。这让张允大松了一口气,他最起码比周瑜多了一天时间。

在腰斩了这名斥候祭奠他们此战旗开得胜后,张允在一处狭隘大江主航道里设置了两岸带绞盘的铁索,准备给敌军一个惊喜。

张允的水军在三江口的各条旁支水道里潜伏了一天一夜后,周瑜的水师终于浩浩荡荡的开进了三江口。

周瑜在抵达樊口后,考虑到接下来可能即将进入随时随地的战斗状态,于是就在樊口做了短暂的休整,已恢复士兵的体力,以至于周瑜的水师进入三江口时,已是晚上。

第九百三十章 有埋伏

而这也同样给了张允部队足够的休息时间,决定历史时刻或者命运的一切,或许只是一个看似简单,而不失正确的决定开始的!

周瑜庞大的水师在一片警戒之下进入了三江口,这个曾经让周瑜抓获祢衡,挑起荆州与扬州双方人马大大出手之地。这里对周瑜来说同样不算陌生,只不过此时他在江上的走舸上,而上次他潜伏在岸上的密林之中,远离这条主航道很远。

虽说趁着夜色进入三江口对于急行军的周瑜来说不算最好的选择,不过周瑜相信这片地域是他的福地,好运会向上次抓获祢衡一样,继续伴随着他。夜色能挡住他们自己的视线的同时,也能遮挡住对手的眼睛,越是悄悄进入三江口,周瑜认为越是对他有利。

周瑜相信就目前来说他比敌人快了一步,但他不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荆州水军的伏击水域,突然间江南岸“咚”的一声响起了一下鼓声,周瑜和周泰等大吃一惊,循声看时,只见江南岸的一处山坡上冒起一阵烟尘,随后“咚,咚,咚”的第二声鼓声,第三声鼓声相继响起。

“不好,恐有埋伏!传令后军停止前……”

“哗啦……”

正当周瑜下令变换阵型时,最突前的前军战船在一阵哗啦大响后,只见船体猛的一阵晃动,像是被什么东西阻挡住了,随即嘈杂的叱喝声起。而这一变故马上产生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由于所有的船都是在快速航行中的,前面的一停,后面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