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魏腾用尽最后的力气抬起头逼视着眼前的虞翻,他死之前希望能得到答案。

“孙策受了重伤,还没死,他知道身边有了内应了,所以……”虞翻冰冷地声音一字字砸击在已经踉跄后退的魏腾心头,每一下都是那么沉重。

“所—以—我—必—须—死!”魏腾一字字的说出自己的命运,他没想到过自己的结局会是这样,但临死前明白为什么死,虞翻最后还是留给了魏腾一丝仁慈。

“对!”虞翻看着魏腾倒下,并死去,他转身轻轻地离开,顺手还为魏腾关上了房门。

在孙策欲刺重伤昏迷不醒,虞翻用魏腾堵上“内应”这个空缺,保全自己,进而大肆残杀无辜,充当叛乱者时,在沿柴桑向后的孙策四郡半的统治之地上,曹智规划的多条战线上都向孙策控制的地域发动了全面进攻。

首先登场的是一场堪称漂亮的偷袭战。

在泾县和芜湖丹阳两县接壤之地有一处被叫做老鸨山的一个地方,这是被孙策自发动奇袭庐江、豫章、丹阳等曹智实际控制地之后,孙策的部队在丹阳这块一直把手伸到了这里,但却在这里被祖朗、太史慈、朴胡率精兵拦截在了这里,没能在前进一步。

天拂晓,旭日东升,第一缕阳光洒在了老鸨山那张像老鸨大嘴一样的一处山谷里。

这处山谷是位于老鸨山下的一处小山谷,因其地理形状奇特,形如张大的人嘴,因而得名。祖朗的山越精兵如今就驻扎在这一带,进行秘密隐藏。

沉寂了多月之后的双方临时边界分水岭,在整个扬州东线总指挥张颌和扬州牧邓艾的有心经营之下,连月来各军养精蓄锐,外松内紧,等待着蓄势待发的机会。

原山越族大宗主,现任的扬州都尉祖朗此刻正躺在一处山坡上,和太史慈悠闲地说着话,看样子毫无大战将至时的紧张。

祖朗又得回了领导山越勇士组成的军队,这让祖朗恢复了全胜时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他也明白这是曹智和邓艾对他的信任,这么多年的被迫臣服,已经使山越的民众过上了安详,甚至是富足的生活,使他们勇士成为了真正的士兵,甚至是精兵。他们现在懂得有组织、讲纪律在一支真正军队中的必要性,也学会了协同作战和利用战阵和各种先进兵器、器械的能力。但作为一名纯正的山越勇士,他们最擅长的追击,潜伏,隐匿踪迹、奇袭等手段依然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在曹智有数的悍将中,祖朗和那个疤脸杀神许褚都是以残忍,嗜血,凶暴和强悍的作战作风而出名的将领。但祖朗这个家伙发现敌踪、隐藏的能力更是出奇的强,哪怕是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藏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对祖朗来说都是犹如家常便饭般轻松。他最擅长的就是伏击和奇袭,最会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了。

第九百三十九章 东线

现在他领导的三千山越军,素来以狂热,凶狠,顽强的作战风格著称,这些人都是正宗的山越汉子出身,他们不但作战意志顽强,且个个单兵能力极为出色,虽然是步卒,但是行动敏捷,行进如风。

曾经你死我活的敌人,通过几年的融合,现在早已是同一阵线、阵营的战友、朋友。通过这几年曹智民族大融合政策在泾县山越族中的推行,山越人已经不再抵触汉人和汉文化。他们的族群本来就不是很大,在曹智这种迅速改变山越人落后贫困生活面貌的大力政策措施下,这个丹阳中部的小族群正在以超快的速度被汉文化所消融。曹智甚至这样对邓艾说过,再过两代人、三代人,山越的后世子孙就不会再记得自己祖先是那个在山林间跳跃的野蛮民族了。

不得不说这可能是一种神州大地上各种奇特民族消亡的悲哀,但这也是汉文化在华夏千年中的魅力所在,精华所在。它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战胜一些最顽强民族,甚至反过来被其他民族所征服,但汉文化永远可以用它最理性、最柔软的一面在历史的长河中吸纳掉那些野蛮民族的野心、本性,最终软化、消失在汉文化的涓涓洪流之中。

而这一次,祖朗奉命潜伏在老鸨山一带,以朴胡的正规军与驻守这一带的桥蕤正面对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祖朗和太史慈的山越军不动声色的躲在老鸨山嘴型状的山谷里,也就是桥蕤三千江东正规军的侧面。三个月来他们一直没有显山露水过,务必就是要对桥蕤这支与朴胡对持的军马一击致命。

若是旷野对决,山越军或许比普通军队犹有不如,可在丛林密布的山地地形作战,这些山越军一个个视山地如坦途,在密林交织中纵横来去,于鬼魅无声中悄然出击的能力就会让敌人大吃苦头,他们精擅于三五人一组的小规模作战配合,习惯隐匿树上,水里,灌木丛中,精于伪装,奇袭,攀登,无论是行军,作战都要比普通部队强上一大截,在这里,单兵能力比组织纪律性和指挥官的指挥艺术要更重要,更有价值。

正规军在这种地域吃不开,商队到了这里要绕路,总计才只有近三千的山越军在这一带却绝对能称王称霸,利用当地复杂的地理形势,他们甚至认为自己过的是逍遥的山大王日子。

必须承认,将山越军重新整合,再交换给祖朗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计划。计划本身并不高明,恰恰相反,到都有些过于草率的嫌疑,但即使如此,在曹智的授意下张颌却还是义无返顾地选择他东线这条战线中的首战反击,由祖朗和他的山越军来打响、完成。

指挥的艺术在于算计对方的同时,是不能怕被自己手下算计的。张颌作为曹智近年来收服和培养的重要军事将领,在与孙策的军马停火的这段时期,他对曹智布置给的在西线战事展开,孙策增兵荆州时,他的东线战事必需乘势而起,并且要一举拿下孙策最依赖的吴郡、会稽、庐江三郡,夺回被孙策占领的扬州大部分地区。但要完成曹智交付给他的这一任务并不容易,孙策一增兵荆州,他的后方的确空虚了,但曹智留给张颌的军马并不多,原驻守扬州的很大一部分兵力已经被曹智抽调入荆州作战,或是回援回了兖州、许都,以增强那里的应变能力和关中,及北方的威胁。而在荆州曹智又要以绝对兵力吃掉孙策、周瑜的江东主力,在曹智这个摊子越来越大时,要照顾的面积、方面实在太多时,所以留给张郃的扬州东线的兵力势必不会太多。

在兵员有限的前提下,这时就需要张颌充分展示军事才能和领导艺术,在这条超长的东线战线上作出最合理的布局,利用好手头上每一支兵马,是张郃在整场战役的一开始就要做到,做好的。

张颌在开战之前已经是废寝忘食的在地图上划来划去,在模拟沙盘上推来演去,反复思量各种可能,琢磨各种打法,各种暗招,各种依傍都全盘考虑了一番后,他认为打散的山越军在此时必须重新组合,并且要让熟知这支部队特性的将官所率领。

这时张颌当仁不让的想到了祖朗,这位前山越宗祖。在这战事打响之前,张颌向曹智请命现在已担任其他部队将领的祖朗重新领导山越军。

曹智通过深思熟虑,很快就答应了东线主将张颌所请,让祖朗时隔数年后重新领导起他的子弟兵。在这场战事中,曹智为了胜利,必须不择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

就这样,这场即将发起的战斗,在桥蕤对祖朗的山越军防犯不足的情况下展开了。

夜深沉,浓黑如墨。休息了一天的祖朗那张惨白的脸上渐渐笼罩起蒙蒙的杀气。

黑色如箫,令人柔肠寸寸裂断,凛冽的秋寒慢慢洗涤进空谷幽兰般宁静般的世界里。

山越军在此处山谷深处停下驻扎着,是那么的悄无声息。他们依然采用惯常的手法驻扎,三五人一个扎堆,不生篝火,他们还是喜欢直接吃不用火制作的食品,而且还是不用锅炉煮制的那种。他们甚至不用带太多的军粮补给,他们才吃过几年的汉军饭食,传统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完全丢弃。对于自己狩猎,自己制作的方便、快捷的食品,甚至是野蛮人钟情的生食,还是情有独钟的。整个三千人的部队,硬是没有一口行军锅,不生一堆火,这也是他们潜伏在此地这么久,而没被同样精明的桥蕤发现的原因。

尽管扬州、荆州的战事打到现在,山越军和孙军始终没有做过一次直面的接触,但是山越军在长时间的躲躲藏藏和窥视中,却对他们对手已有了许多的了解。

尽管山越军和他们今夜就要对上的孙军士兵,彼此间还有层害羞的面纱,但在吃完这段生冷的饭食后,不久后山越人就露出其背后凶残的面目,越是到了要紧时刻,决战的时刻,山越人拉下脸皮,代之而起的就尽是杀戮与凶残本相。

山越军的战士们在完成了自己的晚饭后后,开始了战前那漫长的等待。

当当夜,朴胡也开始在桥蕤正面的防御工事前,有了久违的军事调动。他们的调动竟然是奔赴老鸨山对面一带,像是要摆开架势与桥蕤决战的样子。

时间悄悄地流逝,在静静的等待中淌出一片寂寥的天空。

突然漫漫的老鸨山谷正对荒野间,三千人的山越军一下子填充了大片的空白,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一大片。这些战士不在是穿的破布、蓑衣,他们早已换上了统一的皮甲,手执短刃,行走在田野山间,步履如飞,轻松自如。他们的行军看上去全无纪律,其实自有章法,每十人一个小队,每队的队长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与惯常的作战不同的是,这些基层指挥官的联系方式并不是用旗帜,鼓令,而是使用更加隐蔽的口哨。很多士兵能模仿飞禽走兽的叫声,黄鹂,百灵,杜鹃,狗熊,老虎,豺狼什么样的叫声都能模仿出来,不同的叫声,不同的节奏,意味着不同的指令含义。节奏代表人数,长哨是以千人为单位,短哨则以百人为单位,如此种种,通讯的方式方法多达百种之多,非深谙个中技巧者无法领会。

虽说山越军都是步兵,不过作为都尉军衔的祖朗还是有权力享受战马的待遇,但他此时没有坐马,他和他的山越士兵此时一到重新脱掉了布鞋,赤着满是老茧的脚,健步如飞的奔行着。

对着远方桥蕤营寨的狂野、树林里,大批的人影开始出现了。

他们在山地中奔走跳跃,速度极快。只是小片刻功夫,竟已弥漫了整片山野。三千山越军撒开了阵势在荒山也中行进,一刹那间仿佛铺满了整片山坡。风吹树摇,枝叶在哗哗地响,却听不到他们行动的脚步声。他们在林木中穿梭,借用高大的树冠和粗厚的树干遮挡自己,迅速而快捷地向着这边移动。待到将近时,设置在这里的孙军前哨的斥候兵看着堵塞通道的那些断木后闪现的幽灵般的身影,终于觉察到不对,想要向后方发出了警告的号角声时。几十个山越军士兵从天而降,利刃刮过他们的喉咙,一蓬蓬的鲜血迸溅在铺满落叶的草丛中,使他们迅速失去着行动和出声的能力。

没过多久,大批的山越军开始集中突破了此处斥候前哨,在经过前哨时,祖朗用奇怪的叫声很快下达了他的指挥命令,山越军士兵迅速分散开来,再一次将自己投入到丛林中,与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

不愧是专打山地战的专业兵种,其行军,察敌,备战,巡防,和准备进攻,全部都是一气呵成,自然流畅且充满节奏感。

第九百四十章 打响

陈武是孙策帐下的一名年轻将领,他十八岁时,就跟了当时还身在袁术帐下的孙策。后来,陈武跟随孙策渡江,立下战功,被拜为别部司马。孙策击破刘勋,占领庐江的战役中,陈武又立战功。在这之后,孙策又招降了很多精锐的袁术遗留下来的溃兵,孙策将这些兵马组成一支新军,交由陈武率领他们,陈武很快就使这些人也成为一支所向无前的精锐部队。

因为荆州的前线被孙策抽调走了大部分兵力和武将,所以才会把本来驻守在庐江的陈武,调来驻守此地。同样孙策留给陈武驻守丹阳这条防线的兵力也很是有限。虽说兵少,让陈武施展的空间也不是很大,但这也没有让陈武毫无作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他的备战状态其实起步比朴胡、祖朗要早,但他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距离较近的朴胡正面部队身上,而为注意到在他防线的一侧已经囤积了山越军这股力量。

陈武毕竟也是征战多年的沙场战将,一得到朴胡军马异动的消息后,速度非常快的就命令全军进入了临战状态。与此同时,朴胡则带领五百精锐骑兵站到了战阵的最前线,他们的任务就是务必拖住陈武的注意力,保证在山越军发动奇袭之前,先一步扔下足够的诱饵,保证陈武这股有生力量不会逃之夭夭。

陈武的营寨里作战的部属和行军、防守的任务被迅速传送到各军队将官手中,各军队统领之间紧密配合着,副将、参谋、文书、传令兵跑进跑出,忙前忙后。斥候队开始撒了出去定向搜索、查探敌情。军需官立刻强征民夫,紧急调运各项战备物资。各级部队都停止轮休,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指挥官开始进行战前动员,激励士气,所有的战前准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切都静待那最后爆发时刻的来临。

从陈武准备坚守的营寨侧后方向,同样传来各斥候队的情况,证实那里目前守卫状况良好,没有发现敌踪。陈武志得意满,在备战工作全面妥当后,下令骑兵随时准备出寨,准备配合营寨的防守,冲击朴胡的正面进攻。无论是朴胡,还是陈武,此时手上能调配的骑兵都已经是少之又少。但陈武还是很有信心的务必要在这里向吃掉朴胡第一轮的进攻。

就在这个时候,还在军帐中安排任务的陈武忽然就听见了外面传来了吵闹声,而且很是慌乱的样子。陈武挑眉,正要呵斥,就看见帐帘被迅速打开,几个身边的亲卫架着一个浑身是血,上身满是鲜血的雄壮年轻人进来了!

架进来的这个人身上,肩膀和背上有十多处刀剑创伤,鲜血染得裤子都红了。被架进来的时候,放在地上,气息微弱。两个军官赶上两步,将那人扶起,陈武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他撒向右后方的一支斥候队的队长,陈武一看此人顿时脸色狂变,低头喝道:“怎么回事?”

那人已经昏迷,显然不能在此时回答陈武的问话,他手下一个跟进帐的亲卫就道:“将军,这人是从外面抬进来的!我们的巡逻骑兵看到他一人在南边前面的狂野里狂奔,当时好像有什么人在追他一样,是亡命的奔跑到巡逻骑兵的跟前,才昏倒的。但巡逻骑兵在他身后没有发现有人追杀他,巡逻骑兵只好将他送进营寨来,请求您的定夺……”

陈武一听“南边”顿时心头狂震!南边可是他的后方,怎么会有人劫杀了他的斥候呢?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之前他的后边有敌踪了,只能强压着心头的狂震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本来意气风发的脸庞已变成一片血红。

“咚咚咚!”

三声代表着进攻的战鼓,仿佛平地间生的悍雷,骤然在陷入平静的陈武大帐外炸响,原本相对平静地气氛被打破,在陈武还在为右后方突然出现的敌情而忧虑一瞬间被杀戮的嚎叫和血腥的气息所代替。

陈武冲出自己的大帐,攀上一处寨墙防御工事时,只见列阵他们正面的大批大批的曹军呼啸着冲向他们的第一道防御工事。

“朴胡终于耐不住性子进攻了!”陈武微微眯起了眼睛,战斗的打响,让陈武立即抛开刚才斥候受袭的烦扰,喃喃自语一番,就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眼前的战场上。

陈武和朴胡的对持,都是在山林、狂野之地,地域的特殊性,使得双方都没有城池可依。但经验老到的陈武还是利用他驻守区域的天然地貌、地形,建立起了两道防御工事。他甚至与还在他的营寨外围利用本身一段沟壑,挖掘了一条防御的壕沟。

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永远需要为还未发生的战斗未雨绸缪。陈武在这几个月和此地曹军看似的平静期,也不是什么事也没做。他在这条边界线上,兵力对比还优于朴胡的情况下,依然下大力气巩固这一地段的防御。

陈武的做法曾经引起过孙策底下很多将领的不理解,在孙策一举夺得大半个扬州,并击败黄祖,取得军事上连连胜利时,孙策手下的许多将领都抱有他们在进行短暂的休整后,就是要投入更多的进攻中的。对于陈武在丹阳的这条临时边界上下大力气作防御,很是有反对意见,认为他这种做法是过于保守,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

但陈武他一直相信以朴胡背后曹智强大的实力,是不会就此让他们就这样侵占着他们扬州广大地域,而坐视不理的。

反扑终于在这一天要来临了,迎接朴胡进攻部队的是呼啸扑至的箭雨,朴胡的骑兵虽然有限,但奔腾速度依然相当惊人,他们十人一队,将盾牌成一个角度斜举,护住身躯,身下战马毫不停顿,冒着箭雨冲锋,在进入到敌方的有效射程之后,尖锥型的冲锋军阵刷地一下化作波状散了开来,沿陈武的环形防线,如怒涛般撒向敌阵,他们以大量的散兵线模式进攻,躲避集中式杀伤,通过高速的移动来迅速接近敌人,通过灵敏的闪躲来躲避敌方的远程杀伤,并用手中的箭矢进行着有效的还击。

对于这种高速位移的敌人,驻立在寨墙上的箭手们很难瞄准,只能以覆盖式射击进行应对,但是波状散形冲锋线形成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队形,使得陈武手下的覆盖式箭矢杀伤的威力大大减少,利用这种有效的遮避,朴胡将这段冲锋路程上遭遇的伤害降至到最低点,也开始为后面的大规模步兵冲锋探明了地方火力点。

站上寨墙冷冷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喃喃低语:“果然不愧是朴胡啊,竟还会搞这样的冲锋,但着重与最好的掩护前行,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进攻力度。”陈武说罢望着寨下冷冷颁令道:“让他们准备点火。”  下一刻,陈武营寨上的一面独特旗帜开始摇动。

为了对付朴胡的进攻,陈武特别为其准备了一道大餐:他利用那道天然沟壑加工建造而成达的壕沟,此时里面堆放了许多枯枝枯叶和一定量火油的易燃物。陈武要在朴胡突破这道壕沟后,进入可直接攻击他的营寨地域后,一道环山坡的防御火线,将成为进攻曹军的噩梦。陈武将运用火攻之势对敌进行隔断,这不但可以大量烧死烧伤敌人,最重要的是还可以隔断朴胡同样有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