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劣可想而知。

并且,袁绍一鼓作气,真的一下子就把二十万军马陈列在曹军将士眼前。这种阵势给予曹军将士的压力,可想而知。作为曹智一方的人,他们心里打打鼓,默默衡量一下己方的胜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曹智也知道现在他的说服力不够,他再说了几句勉励之语,询问了些营内外的情况,就扭首站在营寨上独自向北望去,在那天地相接处,有一道白茫茫的河水,那是本来袁曹两军的分界线,现在袁军早已越过这道分界线,兵临官渡曹军防御前。

曹智迎着寒风,只能默默展望着何时能把袁军重新打回那道白茫茫的河水之后。

曹智正想着,突然一阵寒风径直的向他站立之处兜卷而来,向一条毒蛇一般钻进了曹智的脖颈里,这股寒风贴着曹智的背脊,就是一阵啄吮而入。

曹智本来在营寨上强装的精神奕奕,立即被这阵寒风再次打败了。一个可能因为高烧造成的晕眩感,曹智没抗住,突然脚下一软的他噗通摔倒了下去。

“阿智!”

“主公!”

……。

此段营寨上陪同曹智在视察敌情的曹军文臣武将一阵鸡飞狗跳,曹仁、许褚等拉扯住曹智,扶住他倒下身躯的,急喊着要传华太医来的有之,分说应该马上把曹智抬回军帐更多。反正是乱闹了好一阵,待得众人将曹智送回大帐,此地才算平静下来,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营寨内外的双方大部分士兵都不知道曹智发生了什么事,但第二天曹军各营房内就传出了他们主公昏倒的负面消息。

以讹传讹到最后说什么都有了,这其中后来成为主流版本的是曹智因为见到袁军声势浩大,自觉不及对方,而气晕过去的。

过不得几日,曹智知道军中的流言后,就开始放弃在军帐中养病之待遇,每日必去各处营寨上走一圈,视察营防的同时,在属下面前亮亮相,安抚军心。并在每日早晚两次,去各营巡营,让最基层的士兵亲眼见到他们的主公依然精神奕奕,能骑马来,能大声说话。甚至曹智还在最普通的士兵营帐内和他们吃过一段饭,很好的平息和遏制的流言继续蔓延。

曹智深知谣言是可怕的,有时它就能左右了大部分愚民的视听,从而导致重大的损失和失败。

曹智不允许自己这人生最重要的一战中,被几句流言,就给败坏了,所以曹智坚持着每日这些如明星般的招摇过市。但私下里,曹智每日做完这些事,往往早已铠甲内的衣衫全部被汗水浸湿,有好几次到了自己的营帐门口时,就虚脱的不支晕倒。

还好这几日一直由许褚、赵云这两位亲信武将在曹智身边照顾着他,每每有曹智晕倒的情形,他们早已得了曹智的严令,立即将他拖进营帐,不要惊动任何人。

像曹智这种习武之人,本是很少生病的。但一旦得了病,就比常人好的更慢些。再加上古代缺乏必要的消炎类抗生素药物,只是靠中药慢慢调理着,以及曹智为了军务的不好好修养,造成了曹智这次病症一直久拖不愈。

亲近曹智的宗亲、亲信,虽然看着曹智不顾身体的行为都很是心痛和感动,但目前曹军上下的确需要曹智这根顶梁柱来安抚、支撑,他们也想不出比曹智经常出现在公开场合更好安抚军心,消除流言的办法了,也只能配合和由着他。

就在曹智不顾身体,积极消除他病倒带来的负面影响时,袁军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曹智生病的情况,展开了新一轮心理战。

这日晚间,曹智刚巡完营,回到帐中,向外面的宿卫兵士要来一盆热水,刚把脚泡入,舒服的长吁一声时,突然只听外面战鼓齐鸣,他的军营内有敌来犯的警钟也是梆梆作响起来。

曹智立时抽起刚沾湿的双脚,套了双鞋子,就随同而来的赵云、许褚,一起出了帐。在帐外循声一望,声音来处是李典的西营。

曹智随即跨上亲卫牵来的绝影,曹智翻身上马,一声叱喝,就带着几百亲卫来到西寨之下。

李典派人在寨下等候曹智,曹智等人被一名军将领着迎上寨墙,就有李典前来拜见。

曹智摆手让李典无须多礼后,就匆匆往寨下一望,只见面对曹营西寨远端的道路来了一支大军,正一路摇旗呐喊着来攻夺曹军营寨。

自曹智之下,一见此情形,还道袁军终于对他们发动了攻势。立即紧张起来的同时,数千曹军军士早已站在寨墙之上,在各级军官的严令督促下,丝毫不敢懈怠的紧握弓矢,准备迎击敌军的第一道攻城攻势。

眼见敌军快要到了曹军有效攻击的一箭之地,守城上的曹军,在李典的大手一挥之下,一阵箭雨激射而出,远远地落进了袁军先头部队之中,伤了不少袁军官兵。

正当李典呼喝着属下准备第二轮箭矢时,忽然冲到一半的袁军在一面引军大旗的一挥之下,其后的袁军众将士便都停了下来,阵型一变,骑兵归骑兵,步兵归步兵的,不再往前冲锋。竟是当着营寨内的曹方守军的面肆无忌惮地后退几步后,就地哼哼哈哈的操练起来。

守军一方的曹军丝毫不敢懈怠,紧张地望着袁军的举动,不知他们准备甩什么花样。哪知过不了一时三刻,眼前的袁兵操练结束,竟是整齐地排队归营去了。

但在结束操练之前,突然全体列队,站直了身体,对着曹军营寨内,一阵齐声大喊:“曹老二,你病得怎样了?……”

袁军知晓曹智生病一事,把个曹智和他身边的人一阵惊讶。随后听完连着三遍的齐声“问候”曹智病情,把个曹智气得,脸色惨绿的。

接下来一夜便无任何状况,高度戒备了一夜的曹方守军,在清晨时方才松了口气,忽然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战鼓擂响。等到这种曹军同样熟悉的集结部队进攻的战鼓擂停,就有袁绍帐下的一名将领率领另一波人马,从他们大营的北面冲了出来,却也是和昨夜的样子,攻到一半,又变阵就地操练起来。

依旧是北营指挥最高将领的于禁所率的曹军也是在曹智赶到前不知所措,却又不敢懈怠的高度戒备起来。因为任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假意的操练就演变成了真的攻寨战。一时之间,曹军的营寨上风声鹤唳,曹军军士却是被袁军这假意的进攻弄的焦躁之极。

更可气的是袁军每次操练前后,总是不忘问候几遍曹智的病情,好像提醒着曹军兵将曹智快要病得不能在指挥他们了一般。甚至在第三次“濒兵临城下”的操练中,还搬出征讨曹智的檄文,派了一百多个嗓门大,且识字的兵士,对着曹军营寨高声朗读。

当第三次中路的曹仁营寨外袁军又来这招时,登上寨墙的曹智就指着寨外正在肆无忌惮操练的袁军气道:“这他娘的是在学我啊!这是我在寿春用过的心理战,围而不打,给我们造成一个巨大的压力。在我军的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的攻防演练,是要我们首先慌乱,战力自然减弱后,再对我军动手啊!”

曹智的一通大骂,立时勾起了很多跟随曹智多年的老将的回忆,的确,袁军现在使用的正是当年曹智在围攻现任老丈人乔玄寿春城时,用的相同招式:围而不打,却每日来你眼皮子底下,进行攻防演练。折腾的当时的陈瑀、乔玄每日不得安生。不过现在袁绍更是在曹智的基础上,将这套心理战,发挥到了极致。不但没事就来问候曹智病情,弄得不知情况的人,还以为曹智已是个病入膏肓之人。还拿出檄文,着重宣扬着曹家不光彩的祖辈历史和发家史。

曹智气的在营寨上一阵大骂,说来也奇怪,曹智这莫名的一通大火一发,一身急汗一出,身体倒是轻松了不少,病情大有好转之势。

但就在曹智大发雷霆之际,同样身处二十万大军中的袁绍却也像与曹智心有灵犀一般,曹智一发火,他就得意的嘿嘿一阵贼笑:“听说曹智这小子病了,正好也让他起床暖和暖和身子。老子兵马有的是,就是要日夜不停地派人来探视你的病情,骚扰你曹智,让你没个消停。子远,命令各路将士分成三波,轮流上前操练,看他曹智怕还是不怕,防还是不防。妈的,别说我人多,嘴多,老子就是欺负你人少了,怎么样?谁让你又是生病,又是有个太监祖父的,哈哈……”

第一千零九十章 我都知道

而且以毛玠现在的态度来说,他已经断绝了自己的生念和最后与曹智不同政治观点的抗争,他决定用自我结束生命的方式,结束他最后的使命。作为他这种儒家大成者,是不能容忍和继续看着曹智为他的改朝换代,而努力经营和要他继续为之服务的。那怕是为子孙后代的,也是一样不能接受!

“主公不要听孝先的胡言乱语啊!”

“他这是气话,请主公不要动怒!”

“还是让我与之再谈一谈……”

众人纷纷离座向曹智跪拜求情着,钟繇甚至以大理的新身份、新职务,主动请命着本以不属以他的新任务。

“好,好的很。毛孝先你死都不愿再为我效命,那我就……”

“带他下去,快带他下去……”

钟繇等一见曹智真要赐死毛玠时,立即采取了行动,命人拖着倔强的毛玠先行退下后,又纷纷跪伏在曹智的案前,请命在给他们一些时间,给他们和毛玠一次机会,去劝解、说动毛玠。

气愤和激动地也差点控制不住的曹智,最终还是忍住了赐死毛玠的冲动,命钟繇、李儒等人去对毛玠做最后的劝说努力。

在一阵嘈杂和混乱后,此间阁中又陷入了一段平静和沉闷中。很快在两个各有心思人的一声同时的长叹后,这份寂静才再次被打破了。

出声的两人,分别为曹智和荀彧。两人因为意外的默契后,极快的对视了一眼,然后又迅速的各自移开目光,再次相互沉默着。

此时此间阁中,还留有一直耷拉着脸的贾诩和一直在乱转眼珠的许攸,其他人此时差不多都去劝说毛玠了。

“你们暂且都下去休息吧!我要和文若单独谈谈……”曹智沉重的声音再次打破寂静,意图很是明显,他要和荀彧单独谈。

不是说不信任,或是有什么要背着贾诩和许攸的秘密。但荀彧因为身份特殊,和曹智的感情更是超过毛玠甚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些话,曹智认为还是与荀彧单独交流来得好。所以曹智做出明显区别于刚才与毛玠会谈的架势,贾诩和许攸也都是十分认同曹智的这种做法的。甚至这是在他们想象中的一个必要过程。

但两人起身暂且告退时的心思却是不同的:贾诩有点沉重和避之不及。许攸一边起身一边盘算着曹智会和荀彧说些什么,会对他将来接替荀彧,成为最高上卿,有什么影响和阻碍……

“我大哥什么时候给你的密令?”在阁中剩下两人退下后,沉默半响的曹智突然背对着荀彧开口道。

而一直不知怎么开口向曹智承认罪行的荀彧,一听曹智之言,大吃一惊。

“主公你,你……”

“对,我都知道!而且早已知道……我也知道你是因为即不想违背家兄的遗命,又不愿看到我们叔侄之间的兵刃相见,甚至还想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家兄的遗孤……但是荀彧你知不知道,你一样都没做好。你既没有完成亡兄的嘱托,现在也不能在保护我那个一心要置我于死地的竖侄,甚至还已经害死了许多本不应该死的人……”

曹智的一番话,让荀彧汗流浃背之下,整个人差点瘫倒在地。

“原来他都知道,这个人真是可怕!不,这家人都很可怕……”荀彧在曹智摊出的底牌上,无地自容的坐不住,向着曹智跪拜了下去。

“是在曹公临终前,他的确交待了些事给我,但是……唉,你准备怎样对付你的亲侄子?”这是荀彧强承认着曹操对他有过密令后,忍着阵阵的寒意,所能从牙缝中最后迸出的唯一一句不完整的话。

“你说呢?”曹智只是侧了侧他的头颅,并没有转身的冷冷反问道荀彧。

荀彧又是一阵不寒而栗,暗自比较着这一家人一个比一个心狠手辣的心肠。

“他还是个孩子,现在阴谋已经败露,你只要剪除他暗中扶植的那些羽翼即可,他对你成不了什么威胁的……”荀彧这个人忠人之事的本质,在此时毫无疑问还是在从骨子里散发着。

他此时已是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不忘向曹智哀求着,要他放过曹丕。

“呵呵!”曹智在两声冷笑之下,“他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的纵容、溺爱,所以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你知不知道,你这不是在帮他,而是在一步步培养他到了今时今日的胆大妄为,你越是遵照我大哥留下的那些遗命,就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你知不知道?……”

曹智再次声嘶力竭的突然转身,对着荀彧咆哮而言。但随后又是泪流满面的低声缓缓悲泣而道:“你知道不知道,他一直通过伏家父女向袁绍通报我军在赤壁的损失情况,部队的调动,军备状况,府库粮草等重要军事情报。你大概还不知道袁绍会突然在我赤壁战事未完之际突然果断出兵,对我治地动手,进犯我境的真正幕后推手就是这个臭小子吧?他躲在你们这些长辈、蠢人背后搞了许多事情,就是他推动了袁绍的提前渡河南下……”

曹智的话再次让荀彧呆若木鸡,的确这些背后的事,他不胜清楚。他只是一直被曹丕半鼓动、半要挟的蒙骗着任由其胡作非为。或许荀彧也知道这个不消停的曹丕在私底下早有针对曹智的动作,但未曾想,这个曹丕这么厉害,这么狠毒,原来这场规模宏大的官渡战役,就是在他怂恿、推动下提前点燃的战火。

荀彧一直以为以曹丕的年龄,在和他摊牌之前,一直只是在私底下营造和发展着自己的小势力,努力壮大而已。没想到,这个年岁不大,但却不缺乏大手笔和雄心壮志的曹丕,竟想一鼓作气推翻曹智多年建立起来的庞大势力,并要一举制他于死地。

而更令荀彧没想到的是,一直身处前线的曹智,却是早已对这个颇具野心的侄子的一举一动,台前幕后的一番动作早已了如指掌。并早已在曹智或是他属下的严密监控下。

“战役之处,我就一直很奇怪,袁绍为什么这次会如此大胆,如此果断。他一直知道我们有炸药,有投石车等犀利,且袁绍不具备的武器和攻击手段,但他还是敢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行动迅速、大胆的英明渡河而来。原来一直有人给他通报我们内部的一切情形!再后来,袁军也一直肆无忌惮我军可能反击中使用的炸药、投石车等进攻手段,一再抢进白马、官渡,我在伏完写给袁绍的信中找到了答案,在我与袁绍对持官渡之间,他们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通报这些情况。我军没有炸药,投石车还在运输途中,兵力未能调整到位,甚至士兵的疲惫状况,都有罗列其上。还有这些信件中无一列外的将你引为他们这个团体的最高决策者和情报提供者,我真是有个好大哥、好侄儿啊……”

曹智的叙述和怨恨再次让荀彧大摇着其头,无言以对。这些事他知道,曹丕就是这样要挟他就范的。

“我也知道你可能并没有参与这些事当中,但你不该纵容那个小子,是你害了他!更害死了无数比你我都年轻的普通士兵,他们本来还应该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虽说因为袁绍的优柔寡断,而我也凑巧打赢了这次战役。但我不能就此看着千千万万因为你的纵容,和他们背后的搞鬼,而多死的那么多将士一个交代,所以伏完父女必须死,你,我也一定要办,曹丕我也不会放过……”

荀彧对于曹智的一件件事实交代,羞愧的低下了脑袋。的确就像曹智所痛斥的那样,两军对阵期间,曹丕这种向敌方提供情报的背叛行为,造成了无数前线将士的阵亡,是绝对不能轻饶的。而作为早已发觉曹丕不当行为的荀彧,没有做出正确抉择,对于这些无辜阵亡兵将同样是有不可推却的责任的。

“我的确应该对此事负有责任!我甚至可以去死,但我还是最后恳请一下你,放他一马。他毕竟是你亲侄子,骨肉相残,是会留下遗憾的!”荀彧最后向曹智跪拜行叩首礼的恳求道。

“我一直也想等着我的这个侄子知途迷返,但从乐进传回给我的信息看,他是不愿,也不可能回头了,他甚至已经在我回许都的一路上布下大网,等着我呢……”

“这么看来一场屠杀已是在所难免了……”

“对!”

荀彧失神的悲叹时,得到了曹智坚定的回答

在中牟之谈,把所有恩恩怨怨,前因后果剖析清楚时,在许都上上下下也都以为上一场的通敌风波渐趋平静时,另一场曹氏家族内部的血腥风波却渐趋到达了高c。

这场血腥风波倒是首先开始于离中牟三四十里的偏僻山道上。一支全副武装,并且有着明确目的地刺客队伍在这里首先遭到伏击,全部被杀,未能走脱一人。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我要留下

此时,曹智这支部队还未和接应的于禁部队接上头,郭嘉刚刚表示出一点担心。突然,一批斥候急速回报道:“后面四十里发现大量敌军骑兵!”

“什么人的部队?”精神一震的曹智,收了玩笑的心情,立即问明着情况。

“应该是文丑一部的!”

“嗯,应该是他的,也只有他才有这份速度赶上我们!”曹智点着头像是自言自语着,接着又问道:“人数多少?”

“大约五六千人!”斥候队长跪地据实禀报道。

“主公先走,其他人准备拒敌!”

在曹智身边众多的将领中突然一人越众而出,对着张辽等一杆将领朗声道。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智的堂兄,兼最重要的部下曹仁,也是此时此地除了曹智,军职最高的人。曹仁刚刚从西线赶来向曹智复命,他是随他的前锋军先期到达官渡的。他的后续大军还未到,但曹仁一听曹智还未扯到官渡时,他不免有些担心,于是就跟着荀攸的补给队来到了这里。

没想到话都还没来得及说上两句,就有敌情临近了。作为至今未在对袁绍的新战役中有所表现,又是自曹智之下军职最高之人,曹仁当然在此时要义不容辞的站出来,让曹智先走,他来断后。

曹仁从来不是那种有困难就退缩的,无论是在曹操时代,还是现在的曹智时代,他都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勇往直前的,往往都会迎着困难而上。在战斗中通常也是要求最艰巨的任务,从不因为自己的身份、身世,而专挑肥肉,战功大的战事来做,来承担,而把那些难啃的硬骨头留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