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谘蹋痛呕鸸獾募赣胪妒⑸涞幕鸬倘缌餍前阋郏褂心巧鄙鹛斓哪藕埃既貌苤且廊桓芯醴路鹎桌话恪

这时候,随着敌人防线的打开缺口,曹军的两支攻城纵队也不再东躲西藏了,而是在集中投石等火力疯狂压制两处袁军营寨上的防御力量,一切开始只为了掩护他们的决死冲锋了。

硝烟弥漫的旷野上,许褚、赵云、李典等曹军各部前锋将领正带着各自部队对袁营发起决死冲锋。既然是冲锋,那就不必再像刚才突破两袁营寨间缝隙那样躲躲闪闪的了,更不能停下来放箭,放箭掩护那是后续部队的事情,他们现在的任务就一个字“冲!”,以最快的度冲上去,冲进敌人的阵地,攀上敌军的营寨,跟敌人搅在一起,要么被杀,要么杀人!

至于是敌人倒下,还是自己站到最后,那就全凭各人运气和手段了!反正结果就两个,冲不上去,肯定得死,冲上去了,没准还有活路和富贵奖赏!

在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之后,赵云的队伍终于逼近了袁军寨营,也引来了袁军的一轮速败。

“弟兄们,杀呀!”赵云一边奔行如飞,一边声嘶力竭地怒吼起来,尾随其后的兵将们顿时全都嚎叫起来,一个个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野狼,全都咧开大嘴露出了冷森森的獠牙,神情更是狰狞得不行。

袁军主要高级将领和大部分重要官员的提早撤出战场,势必会使剩下面对曹军的袁军兵将,再难以依然沉稳如山的对持凶神恶煞赶至的曹军。

再加之他们的营寨已遭曹军炸药的猛烈破坏,坚守到底之心早已荡然无存。直到射完他们手中的最后一次弓矢,赵云已经一马当先的巍然高高举着银枪跃进了袁营。

原本半跪于地还在举弓射击的袁兵,一见一个白马银枪的曹将攻入营寨,纷纷扔了弓矢、矛枪,然后返身四散而逃。溃散是会传染的一种病,迅即在袁寨后传播开来。

旋即突入曹军指挥官赵云,将手中的银枪往前狠狠一引,身后跟随之而进的士兵顿时再次像野兽般嚎叫起来,挺着刀剑就恶狠狠地扑向了袁营各处。

很快,还在负隅顽抗的袁军就狠狠地与冲杀而入的曹军撞在了一起。兵器撞击的声音,骨骼碎裂的声音,利刃剌开皮肉的声音,两军将士的怒骂声,还有临死之前人的哀嚎声,顿时就在这片地域交织成了一片。

必须得承认,袁军虽然从上至下已是处在不容置疑的衰退期,但曾经的神州大地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军上下此时虽然因为袁尚的提前离开,而军心涣散,但悍勇之士还是有的。

赵云随着大队人马杀入,许多袁兵将士拼杀抵抗的还是很厉害的。赵云的这支前锋也算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了,而且兵力明显占优,却愣是占不到上风,基本上,三个拼死抵抗的袁兵背靠背摆开来,就能挡住至少六个曹兵的围攻!突入袁寨的赵云所部,倒是被这股悍勇的抵抗,一时裹住了继续长驱深入的脚步,失去了一举追杀或是擒获袁尚的宝贵时间。

不过,毕竟赵云面对的兵败如山倒之师,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而且越靠后人数上的优势就越明显。

局部地区,一开始还是一百多曹军对袁军六十余人,可是不到半袋烟的功夫,曹军虽然只剩下不到九十人了,还能在抵抗的袁军却只剩下不到二十人了。而且曹军后续还有不断的援兵突破袁军防线,涌入袁寨。整个战场的局势立时就成了五个拼一个的惨烈屠杀。

不过,越到后面剩下的可都是难缠的高手了,要想决出胜负可不那么容易了。

不过这时候,乘势而上的曹军后续主力,甚至曹智本人所搭乘的船队也堪堪接近了硝烟纷飞的主战场。

自觉没有一鼓作气杀入袁营,脸上无光的赵云一声不吭,一柄长枪闪电般挑、刺、劈、拨,惨嚎声中,几个袁军士卒打着转跌开去,一时不知生死。

赵云一枪刺中一个袁军军士,本想挑起他的尸身砸向刚刚跃起的另几名敌兵。不想单膀一用力之下,只将那人挑得仰跌开去,竟然没有把他挑飞起来。

赵云一提马缰,复又向前冲去。但此时身侧却听得一阵崩塌似的兵士溃败之声。赵云急忙停马右望,只见远处右侧的战场正有无数抱头鼠窜的袁军兵士,慌不择路的向此处袁营如潮水般急退。

“唉,乱军之中不易展开,我军不在追击,稍退!”赵云无奈向着手下颁令道。

他匆匆一望之下,就明白了那是袁谭丢了防线和营寨,依然崩溃后撤了。

“许褚又比我快了……”

赵云的感叹虽然带着诸多不甘,但良好的军事素养和大局观念,使他依然明白这种混乱的场面下,他这一支突的太前的孤军,被两方残兵裹夹住的危险,所以当机立断的命令部队停止了前进,就地歼灭着剩下的残敌,巩固起占领地域的阵地,不再冒进。

后边刚刚奔入的曹军弓手向着败退的袁兵连射几箭,黑烟漫天的暮色中也不知中了没有。因那突破袁营的缺口不宽,第一二波冲上曹军兵将算是杀了一阵,后边追上来的,还没等开张,有所斩获,就在赵云的将领停止突进的命令下,眼看着无数袁军消失在茫茫硝烟当中。

此时来自曹智的最高指示,也在此时及时到达。曹智的命令和赵云的临时断定,十分吻合。曹智也是要求让袁谭和袁尚合并一处,让他们逃吧!

曹智的目标不是在这里一定要消灭他们,他的目标是要去邺城。一败再败的袁军,再合在一起,也是一支不会再有起色的军队,他们还能剩下多少兵力,多大战斗力,曹智此时都不放在心上了。

“他们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火器,你不是说曹军中这种犀利武器已经消耗殆尽了吗?”

真正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的袁尚在部下军士护卫下,一口气连退三十几里,才站定身影喘口气。

“不知,可能……可能是新造的……”同样气急败坏的郭图,气喘吁吁回道。

“唉,要不是我军的火器不易搬运,我们也给曹智回上几颗,这势头也不止于此……不知袁谭那边……”

袁尚话音刚落,就听到、看到了右路袁谭的大溃败。本来有义务增援袁谭的袁尚,彻底失去了他需要增援的前线需要。

正在此时一名来自后方的传令兵,在匆匆奔至惊魂未定的郭图身侧一番耳语后。

郭图随后又向袁尚报告了一个彻底绝望的消息:今日拂晓还有消息传回的吕旷、吕翔补给队,遭受到曹军突袭后,现在已经与他们大本营失去联系,不知所踪。

刚刚战局不利,又失了粮草。眼见大势已去,在此番较量中,已无多大作为的袁尚,立即下令全军回师,退守邺城了。

在袁谭、袁尚连夜逃回邺城时,曹智的前部,依然尾随追至。

北临漳水的邺城,依然那样雄伟。曹智终于到了邺城,曹智一如数年前越过那处高丘时,迎面吹来一阵清风,他长长地吐了口浊气,饶有兴致地再次打量着这座名垂历史的雄伟之城。

经过袁绍多年的经营,这座都城显得壮观雄伟气势恢宏。曹智治下城池虽也有诸多繁华之地,可是和这里比起来,还是有着诸多天壤之别。

十丈宽的城壕,河水泛着白色的浪花慢悠悠地飘过,看起来就象一幅不断延伸永无止尽的画卷。护城河内侧,以土石筑成的高十米的巍峨城墙上,衣甲鲜明的士卒们来回巡弋,'。 '绘着各式图案的旗帜迎风猎猎。

这是曹智第三次来到这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城池前,第一次的震撼,那是曹智应袁绍之邀,来冀州参与平叛和对付公孙瓒的。第二次的窃喜,曹智在率部入冀州,帮助袁绍打跑了公孙瓒后,又伙同黑山军,曾经短短拥有过这座大城的曹智,每次见到它,还是止不住的心情激动,止不住的想象着自己如若代替曹操,成为魏王,意气风发的站在铜雀台上纵览天下苍生的那种感觉。

但现在当然还没有铜雀台,曹智也不能成为魏王了,他要做,也只会是成为吴王!

现在的邺城已有城门十一座,东、西、北三面各有三门,南面有两门,每一座城门外都设有雉门,城池大门宽十余米,高有三丈,无论是扬州吴地还是兖州数座雄城都没有这种规模的高大建筑。

曹智包围邺城后,便准备着一鼓作气攻占邺城,然而此时虽已贵为汉帝国太尉的郭嘉,此时还是曹智身边的第一军师,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人在城在

郭嘉在了曹智身边,此时却是缺了荀攸。荀攸已经回转许都,接替荀彧任了尚书令。这在朝野上是还了荀氏一门地位和尊崇,让许多人也看到了曹智是继续任用和信任荀氏一族的信号。

郭嘉的意思,袁氏虽已不足为虑,但他们好歹还有数万甲士,并仍有很多军将、士大夫终于袁氏,是不会眼看着袁氏就此土崩瓦解的。这样一来,他们强行攻取邺城,必是伤亡惨重。

不如,等上一等。袁氏兄弟:袁谭、袁尚本就不和,不能相容。要是我们再加上一些作料,他们必定势同水火,待二袁鹬蚌相争之时,我们再出兵不迟。

曹智通过深思熟虑,觉得郭嘉的建议很是正确。于是采纳了郭嘉的意见,命令部队稍稍南撤,放松了对邺城的包围,让三军在黎阳至邺城的中间地带,稍事休整。

这是一个静谧美丽的夜晚,天空皎洁的明月连上面明暗凹凸形成的美丽图案似乎都看的清楚,月光和冰冷的寒气,浅浅光辉洒在大地上,就象是要为地面铺上了一层银霜。

邺城大将军府,宫殿似的雕梁画栋,极其古韵之美,园林地建筑尤其尽量依据原始生态,人工雕琢痕迹不甚明显。池塘、花丛、道路、树木。看起来赏心悦目,充满野趣。

后花院内。

一亭、一树、一台、一琴、一美人。

微风徐来,吹落一树黄花,花瓣飘摇,落入一旁还未结冻的池中荡漾。亭中女子端坐台前,纤纤十指抚着一具瑶琴,琴声叮咚悠扬,如风入松、如泉落涧、如花之落,幽雅赏心。

从院门儿望进来,一女子正背身而坐,看不清她的相貌,一眼望去,只觉身纤如月,长发逶迤,衣带飘风,轻腰如折,一副弱不胜衣的娇怯模样。

袁绍正妻刘氏,刘有宠跪坐在凉亭正中的一方玉案之后,腰背颈项挺得笔直,两道柳眉。一双凤目隐含悲凉之意,正自望着亭外风景出神。

此时,一个个满头大汗,看来来的较为匆忙的臣子,轻轻走入亭中,一见刘有宠俯首于地恭敬道:“审配叩见夫人!“

刘有宠身子先是一震,继而放松下来,秀眉一张,落寞的脸上露出一丝预料之中的神情,那紧紧抿合的俏美唇角偶尔向上微微一牵。带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气。只见凤裙款摆,一缕淡淡香风飘过,从她转过身的衣裙中间飘然而出。

她身着一袭淀青色、领口袍袖绣了暗金色花纹的深衣袍服,纤腰上束了一条缀玉的带子,乌黑油亮的秀发挽了一个随意的发髻,许多发丝依然逶迤而下,发髻上插着一枝通体洁白别无雕饰的玉笄。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举止优雅,妙目一闪时若轻云蔽月,芳泽无加。

这时,转过脸的刘有宠让人正眼望去,一个娇美地身姿立即跃入眼帘,刘有宠算是一个美丽地女子,论容色,与已故的何静湘相仿,除了年长了几岁,可能单论相貌比之陈玲、杨婉还要略胜一筹。刘有宠与任红昌、杜氏的成熟妩媚不同地是,她的艳丽带着一股高傲的冷意,那种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高贵神韵,更易引起男人的侵犯性和征服欲望。

“他来了?”刘有宠问审配的这个“他”,在她与审配两人心中都是心照不宣的人物。

但这明显触到了审配敏感的神经,他不抬头,但语调明显变得愤愤道:“臣有辱主公与主母的重托,未能辅佐公子开疆扩土,现在又为小人所乘,进犯我境!”审配叩头请罪的不正面回答说道,并俯首双手呈上一份最新的战报。

刘有宠双眼微微一扫伏地的审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伸出一只手指修长、手形纤美的素手,从案上接过一卷纸张,轻轻在面前展开,腰颈背臀始终稳坐如山,一动不动,两道黛眉微微一扬,凝神观看一番。

刘有宠双目飞快地在纸上扫视片刻,就幽幽一叹道:“朝歌、黎阳等地已尽入曹军之手,青州、并州也有数地为曹军所侵占,并有长驱直入,最终合围邺城之势!邺城最终是他的目标……”

“是,我们损失的确不小,但我们已收缩防线,合兵十万在邺城一地,就算放弃其他地方,只要守住了邺城,就等于守住了冀州和后面的幽州。只要我们保有这些地域,将来翻盘曹氏,还是有希望的……”

“唉,他现在已是很强大,我们要是守不住,你可以告诉他们两个小子,我们可以依附……”

“不!”审配再也忍不住的打断刘有宠之言,直起身体愤声道:“依附就是投降,审配已经决意与夫人、公子,与邺城,与袁氏基业共存亡。只要审配还活着,邺城和袁氏家业就不会让任何其他人染指……审配在此发誓,人在邺城在,邺城亡,审配绝不独活……”

审配这番话说的决然,一时刘有宠也不知该说什么了。她知道自己不恰当的语意,已是严重触动和伤害审配作为男子最深处的伤痛。

面对一个自己仰慕已久的女人,却要去默许自己苦心辅佐的势力、家业拱手送给自己的死敌、情敌,甚至还要将自己喜欢的女人都一并拱手送与对方,这就是审配内心最深的,不愿被人揭开的伤疤。

就算这个女人不喜欢他,他也明知自己不存在任何与她亲近的机会了。但审配依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真实发生,最起码在有生之年不允许发生。

“唉!但愿他们两个能和睦相处……”一声无奈的轻叹后,刘有宠摆手,示意审配谈话结束后。审配也就对着刘有宠一摆之后,一脸坚决的转身走了,留下继续背过身的刘有宠,继续目注满园的初冬之景,继续发着呆。

果不出郭嘉和刘有宠的所料及担忧,曹智刚刚南撤兵马,袁氏兄弟俩就反目成仇,相互攻打起来。

袁谭首先反出邺城后,企图杀个回马枪,杀袁尚一个措手不及。但殊不知袁尚在审配的辅佐下,早有准备,反将袁尚杀了大败,逃亡南皮。

袁尚一路追击袁谭,迫使袁谭在南皮也呆不住了,遂逃亡平原。袁尚紧追不舍,又兵围平原。

此时袁谭不得不向现在唯一的外援曹智,提出了“依附”之意。

这时的“依附”就等同于投降,袁谭在郭图提出这份见解时,也是有一番挣扎。但现在袁谭极其他的部属、势力已是岌岌可危,他唯一的出路也就只有依附曹智,利用曹智对付步步紧逼的袁尚了。

袁谭遣了辛评之弟辛毗为使者,去见曹智,商议“依附”的具体事项和条件。

辛毗在大本营撤至西平的曹营里见到了曹智,但曹智对于来访的辛毗并没有表示出足够的重视和兴趣。接了袁谭的依附条陈,就把辛毗安排在传舍中歇息,两日都不召见。

辛毗在第三日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找到同乡的郭嘉,阐明来意,并表示了自己诚心诚意“依附”曹智之意。

曹智对于辛毗的态度冷淡和佯装撤兵等举动,其实都是郭嘉暗中定下的计策。郭嘉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一定要把把袁谭和辛毗逼急了,才能开个好价码。

果不其然,辛毗首先被他们逼上了绝路。辛毗这次出使曹营,成功促成袁谭与曹智联合固然最好,但促不成,回去对于袁谭不好交代,估计性命都难以保住。最后没有办法的辛毗只能先把自己给卖了,先依附了曹智。反正现在原先袁氏集团的文臣武将,天天有人在背叛,天天有人在依附曹氏。辛毗在来到曹营才发现原来他们一直以为被曹军全歼的吕旷、吕翔两兄弟,原来早已依附了曹军,投降了曹智。

辛毗一把自己卖给曹智,曹智也挺现实,马上就热情地接见了他。但开口的两个问题就问的比较尖锐。

曹智问辛毗:第一,袁谭向我依附,真不真心?第二,袁尚好打吗?

辛毗对于曹智的两个问题,显然有点措手不及。但既然把自己卖了,就要卖的有点样子。辛毗在一阵低头的脸红之后,也就放开了的畅所欲言。

辛毗认为第一袁谭的“依附”是心不诚的。他认为袁谭只是没有办法,被袁尚逼得急了,才来依附曹智,其实心里怎么可能诚心归顺曹智这个袁氏大敌。

第二,袁尚目前的情势,袁尚虽能将袁谭一围再围,却一直没办法将袁谭占据的任何一座城池用武力攻下。袁谭的两次败逃都是自知不敌的情形下,主动撤军的。何故呢?很明显他的军力不足了。

辛毗坦言,袁氏与曹智连番征战,现在又同室操戈,连番征战之下,加之境内各地旱蝗不断,早已民不聊生,根本没有多少后续兵员,甚至粮草、辎重也很开会难以续加。

辛毗提醒曹智其实此时已经是明公亡袁氏的大好机会。如果曹智此时带兵攻打邺城,袁尚必定回救,而回救,袁谭必定从后面追击袁尚。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再围邺城

在辛毗看来,以曹智的实力和声威,率精兵以击袁氏疲敌,犹如秋风之扫落叶一般。

现在试看四方,唯河北袁氏还算最为强大,曹智若是能彻底平定河北,天下之势基本就定了。

辛毗一席话是曹智非常开心,因为从辛毗进献之策来说,他是向曹智交了真心的。不但把袁氏内部的军事情报坦诚相告,还为曹智谋划了一副进攻蓝图。

送走辛毗,曹智的屏风后,又转出了许攸的身影。许攸作为前任袁绍的军师,对袁氏内部,对邺城内部的情形是何等的熟悉。此次,曹智征伐冀州,自是要将他带来,作为军中第二军师,委以重任。

但之前许攸对于曹智平定后方政局后的封赏,有着诸多不满。他许攸认为他对曹智的官渡战事和后方平叛中作用是巨大的,现在他虽然贵为尚书,曹智军队中的左军师,还封了个列侯。但许攸还是认为曹智对他这个功臣封赏的不够,以他的功劳和才智、政绩水平,许攸应该可以担任更高、更大的官职。

从许攸投奔曹智献计这一段表现看,他应该绝对是个聪明人。但是这种聪明人“业务能力”或许很强,但在“悟人事”上却有着他不可逾越的缺陷。

许攸并非愚昧之人,从他弃袁绍奔曹智等处可看出他并非迂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