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抬举?你这厮虽不长进,却也是有两个耳朵的人,难道就没听说过咱们都尉的赫赫大名?且看爷爷割了你这两隻没用的耳朵!”

听得许诸大骂,那李儒却丝毫不为所动。其实李儒他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加以王平在军中的所见所闻,李儒还真猜出点陆康事来。他得知今日曹智要来,也算做过准备,想来个一鸣惊人,计振群豪。但他也是个极倔的性子,被许诸一骂,神色傲然,“嘿”的一声冷笑,只道:“自家从来不肯说虚妄之语,但曹都尉的事情非同一般,说不得,不敢说,说不好害了诸位性命,也可能给自家惹来无妄之灾,眼下倘若用强相逼,那麽是杀是剐悉听尊便,死得倒还俐落些。”

李典也听得不耐烦了,从位上站起身来,对曹智说:“大哥,这厮言语不知进退,怕不是个良善之人,休要与他一般见识,咱们回营去了。”

曹智心裡同样是不怎麽痛快,不过他知道,李儒这种人挟才自傲,就爱摆摆架子,装清高,那样才能显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显示出他们的价值。古代好多名士、高才都喜欢来这套,弄得神神叨叨的方显出他们的本事。后来诸葛亮也不是弄过这套东西,害的刘备弄出个三顾茅庐。

曹智也不在乎他装腔作势,但也不能让他拿腔拿调成了习惯,以后还怎么驾御此人。于是他也准备来点李儒看不懂的,曹智像是自已解嘲似的道:“各位莫急,且听我说,曹智以前在电视不,以前见过位老道师傅,就是在江湖上卖卜算命多年的金点大行家,你这些招摇撞骗的门道儿,瞒得了旁人,却瞒不了我。常言讲得好,有卦口,没粮斗,若信卜,卖了屋。”说罢哈哈一笑,起身迈步就走。

其实李儒早已从王平那里知晓曹智有意招揽于他,只是未曾直言道破,本想把曹智的胃口调调高,但现在又有点弄巧成拙了,他这人生来又是心高气傲,就这么这让他低了头,他心有不甘。

一旁的王平也有点急了,这时抬起了头,涨红了脸,正想起身拦着曹智等人,准备要说些什么。

第二百零四章 借古喻今

此时李儒见曹智真的洒脱起身,准备离去,心生懊悔的同时,暗想:“若是让他们如此走了,他的本事岂不真要被人视为江湖伎俩?”于是叫道:“且慢,还望诸位军爷息怒,既然来了,不妨先听在下讲段罕闻的旧事,消遣了再走不迟。”

若论起李儒的才华来,就当世孔融之流他也不曾放在眼裡,今天没想到碰上了曹智这么个不着调的人,也和该他倒霉。李儒就这么会儿功夫,已经自贱身价,变成了“消遣”。

曹智嗯了声,对着也已跟着曹智起身的夏侯渊等人挥手随意说道:“现在还早,既然正事没办成,大家就当图个酒后的消遣也不错。”

曹智本就是来招揽李儒、王平的,现在看那李儒言语客气下来,又放下了身段,曹智知道也不能太过分。便装作像是消了无名之火,回转身重新落座,其余众人自是跟从。

曹安那小机灵更是给王平打了个眼色,让他放心。其实自打进屋之后,曹安和王平就没少眉来眼去。曹智和夏侯渊都有看到,但都没说破。曹智更是从早上曹安的言谈中听出,这小子现在是把王平当成了崇拜的偶像,想极力促成曹智招揽王平、李儒之事,他也没少替王平说好话。

许褚可能趁别人讲话时,已不知喝了多少碗,现在更是兴致勃勃,咧着大嘴笑道:“不知李夫子要给咱们讲哪段大书?俺最喜欢听那些好汉的事蹟。”

曹安则说:“那些短打的听来总不尽兴,倒不如说些长的,打得热闹更好。”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乱点,正不知要听些什麽,却听那李儒开言道:“列位军爷,咱今日既不讲史书,也不讲奇案短打,只伺候列位爷台一段民间流传下来的奇异传说。”

曹智敲着几面,微笑着说道:〃我等愿闻其详。”

只见那李儒整整衣襟,清清嗓音,“啪”地一拍几案,教听者收敛了心神,才将这民间的传说娓娓道来,抑扬顿挫,张弛合度,讲起来有疾有徐,果是引人入胜。

话说在早些年前,我国朝初年,就在这大江畔,曾有一户贫苦人家,当家的汉子,同妻子两个,养着全家的爷娘子女,开了间磨豆的磨坊,起早贪黑,辛苦经营,勉强地度日,家中从不曾有隔夜之粮,吃了上顿发愁下顿。

夫妻两个每日哀叹,求天求地地祷告,不知这苦日子还要挨到几时,要不要家里上边有老,下边有小,真打算手挽着手,一同投到江里寻个了断才休。

有这麽一天,当家汉子在磨坊裡给人家磨了一袋豆子,那坊中没有拉磨的驴子,只能用人力推磨,当家汉子出了满身汗水,累个半死,收工时天色已经晚了,正待要关门回家,却见不知从哪裡来了一位老客。

那老客个子不高,小鼻子小眼,水桶般的身材,穿着一件白色的湖绸长袍,装束诡异非常,在黑夜里煞是显眼,他迳自来到磨房的门前,满脸堆着笑,与当家汉子深深打了一个问寻。

当家汉子回了一礼:“不知远客到此有何见教?”那老客道:“正要有事相求,故此讨扰贵人。”原来他带了一船货物回乡,行至江里,遇到了大风浪,满船的舟子和帮工,都被捲入了水中,这老客侥倖保住了船只货物,奈何没了舟夫水手,船搁在浅滩上进退不得,此地又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故此想请磨房的当家汉子帮个忙,替他看守一夜船只货物,等他到城里雇来帮手,早上再行启航,当然也不能让汉子白忙活,届时愿以一成货物相谢。

那当家汉子虽然穷困,却是个急公好义的男子,见不得别个有难,何况还有好处可分,当下应允了:“这等小事,何难之有,远客只管自去,晚生在此替你看管货物,绝无闪失。”

那老客再三称谢,叮嘱磨房的当家汉子万别使货物丢失,即便我转天不能回来,我家人早晚也会来取,然后匆匆离开,连夜赶往城中雇佣帮工去了。那磨房当家汉子就连家也不回了,独自忍着铮隼屠郏浇下A硕鸦穑诘厣鲜刈糯弧

到了后半夜,家中妻子放心不下,提着灯笼来寻,磨房的当家汉子与她说明原由,妻子也说:“这是急人之难,行善的事,岂可疏忽。”当下两人轮流看守。

不料接连守了三天三夜,仍不见那老客回来,那夫妇虽然不肯失信,又到城里去找,四处打听遍了,都没有得到下落。

于是当家汉子同妻子一商量,说不定那位老客倒楣走背字儿,遇到哪路强人害掉了性命,只是这船货物如何处置?既然其中有咱们的一成,何不到船舱裡看看究竟是些什麽,然后再做计较。

夫妻二人打定主意进了船舱,一看满舱都是黄豆,不下千斤,而且颗粒饱满,夫妇俩经营了数年磨坊,从未见过这种上好的豆子,当下拿出大秤,自取了一百余斤,回到坊间磨了豆浆,没想到这些豆子做成的豆浆,飘香四溢,口感醇厚,喝了一回想二回,在市上口耳相传,很快就卖个精光。

夫妻两个把生意做得顺手了看又过了数日,还是不见那老客踪影,就决定再从船舱里取些豆子,大不了日后主家寻来,连本带利一併偿还给他,如此一来二去,还不出两个月,就把船里的千斤黄豆取了一空。

这夫妇俩藉此发了一笔外财,真应了一顺百顺那句古话,手中有了本钱周转经营,自此赶趁时运,不出几年就把家业赚得偌大,置办了广厦良田,家中奴僕成群,一日比一日兴旺。

可惜好景不常,到了第五个年头上,当家汉子只要晚上一闭眼,就会梦到有人砸门,开门看时,见一伙凶神恶煞般的人直闯进来,这伙人个个相貌丑陋狰狞,皆是身穿白袍,头戴古冠,对着当家汉子连骂带打毫不客气,口口声声说他家欠了他家老太爷一大笔钱。

第二百零五章 李儒度势

那些凶神恶煞之人并且拿出一个帐簿来,一行行指给当家汉子看,那帐簿上写得清清楚楚,某年某月某日,他家用老太爷船上的豆子赚了多少多少钱,又在某年某月某日,用这笔钱做了什麽什麽生意,赚了多少多少利润,你这傢伙闷声发大财,还以为天大的便宜都教你占了,如今还帐的时候到了,快快连本带利地还回来。

原来那老客是江中鬼物所变,想利用那对夫妇的利益之心,假意前来点化于你,骗那夫妇拿了水府中的东西,现在连本带利都得还回去,那五通五显多是山妖水怪,从来不会有善心感应,既有所施,必有所取,个古宿债相偿。

此后没过多久,江水泛滥成灾,吞没了这家夫妇所在的村镇,可叹这对夫妇不肯守命自安,虽得了几年富贵,却赔上了满门性命,真教“凭君纵有千钧力,命里安排动不得。”

李儒一袭话,说的众人云里雾里,许褚、李典、曹安均没听明白,许褚更是骂骂咧咧的说李儒讲得不好听。曹智和夏侯渊对视一眼,听出了些许味道。

曹智低头微笑着,心下却冷汗淋漓,坐立不安,李儒对他的郿邬之行知道多少,为什么会点中曹智的要害。曹智心转如电,甚至连杀人灭口的事都想到了,最后还是强自镇定,轻笑一声,轻弹了一下身前的酒碗,道:“要知古往今来事,须问高明远见人,李先生讲得好,所谓书不在厚,有味则馨;言不在多,有理则重,许褚你想明白李先生讲的这个理是什么道理吗?”

许褚这会更是被曹智问的摸不着头脑,道了声:“想!”

曹智环顾一圈,缓缓而道:“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随你小子现在使尽英雄,早晚有一天宿债相偿,凶神恶鬼必定会找上门来,到时候再后悔可来不及了,李先生之意只为劝那些怨天恨命之辈,休要眼光浅、口头轻,指天叫地地胡言乱语,更不可贪图非分得来之物,须知道,富贵只是五更春梦,功名好似一片浮云,到头来万事皆空。”

这话一出口,李典立时一惊,他再木讷也听出曹智的意思,这李儒怎么会知道他们郿邬之事。他马上警觉,手摁剑柄,只待曹智一声令下,他就结果了这胡言乱语的狗头军师。

许褚、曹安、王平还是云里雾里的听不明白。这时,李儒突然拍案而起,激动的高声道:“高见,都尉高见啊!”

李儒的突然反应,吓了众人一跳。李典更是从坐席上弹了起来,把随身兵刃也抽出了一半。但接下来的一幕,却又让人费解。

李儒不知怎么回事,高兴地从自己的坐席上站起,走下几案,快步走到曹智所处的几案前,俯身拉起曹智的手,高亢的叫道:“知音难觅,知音难觅啊!都尉一语就道破李儒所想,真是”

曹智立时阻止了李典的行动,心道:“我怎么就知道你所想了,难道他另有所指。”曹智也有点被李儒绕糊涂了。

李儒又不是神仙,哪能知道曹智等人的郿邬之事,他只是想弄个典故来说明当前敌军内部的一些事。直咕隆通讲出来显示不出他的本事,刚才又弄巧成拙,他又不好意思直接拉着曹智侃侃而谈,所以绕了这么个大圈。凭着他三寸不烂舌,称出世上深与浅,醉翁之意不在酒,只盼点醒梦中人,这回曹智果然指中了他的要害。他不知道他这么做,差点把他的性命都搭了进去。

不过,不管怎样,他的目的达成了,李儒心下还暗暗感激曹智拎得清,总算让他找着台阶往下继续说,也好一展他的才华了,弄得他现在激动不已。

曹智可能想到了李儒故弄玄虚,正巧合隐射到了曹智的秘密。但依然不放心的试探道:“不知李先生讲的这对贪懵的夫妇和曹智是否有相同之处。”

李儒摇头、摆手道:“唉!这种贪懵之辈哪能和曹公相提并论,我这故事指的正是郑宝、蛮人之流。”

曹智一听连对他的称呼都变成“曹公”了,不由心中暗叹这些“读书人何必如此惺惺作态呢?”,脸上却是配合的故作惊奇道:“哦!李军师不出店堂,就能知晓墙外敌军之事,真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厉害,厉害!还望军师不吝赐教。”

李儒一听喜上眉梢,他也立时听到了曹智对他称呼的改变,“军师”这意思也是要找我做他的军师,虽说一时没听明白那句“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什么意思,但可以肯定那是在夸他。于是李儒心下暗定,接下来定要好好表现一番。

李儒脸色一正,随之说道:“那里,曹公过谦,其实我想曹公也早已看出江夏蛮和那郑宝之间的间隙,他们之间定是有着一些利益的交易,才会走到一起。郑宝这种人正是不知天命之辈,妄想拉拢蛮族,利用蛮人以逞一时之凶,走上仕途大道。但现在事未成功,已在尔虞我诈,相互拆台了,他不知蛮人也不是傻瓜。这些人迟早狗咬狗,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李儒倒是为曹公担心!”

曹智早已示意李典、夏侯渊等平安无事的手势,李典的不正常举动被李儒更夸张的举动所掩盖,没有人注意到他,现在他早已嬉笑着从新落座,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

这时,曹智等人听到李儒说道为曹智担心,都来了兴趣,人人竖起耳朵。许褚听闻自家主公不妥,第一个朗叫道:“俺大哥有什么好让你担心的?”

李儒这时又卖起了关子,左右瞧了瞧,在看着曹智,意思当着这么多人说方便吗?

曹智略略点头,道:“李军师但讲无妨,这里在座的都是曹智兄弟、家将,曹智也很想知道曹智未来的祸福。”

李儒自嘲的一笑,锊着短须,在堂中踱了两步,略作沉吟后,回身面对曹智非常严肃道:“曹公不觉得陆康有些问题吗?”

曹智为之动容,道:“军师此言怎讲?”

第二百零六章 不谋而合

李儒肃然地说道:“曹公你看,陆康把如此多的敌人引致皖城,要说这皖城墙高兵广,能挡住这些敌军一时,但也是经不起长年累月敌军的围困,要是敌军坚持数月,数年不退,城中粮草、兵源、士气都是经不起的,他陆康如此笃定,他的取胜之道又在哪里?退敌之策又是如何呢?”

李儒这话可说是说到点子上了,这也是曹智等人心中堆积的疑惑,曹智点着头,催促李儒:“军师继续,继续。”

李儒也明显进入了状态,也不管什么仪态了,一屁股与曹智坐在了一个几案下,对着众人,口沫横飞道:“以李儒的愚见,陆康必有厉害的后招,他不光是想守住皖城这么简单,我想他是想全歼这些敌军,彻底解决困扰他多年的庐江隐患。”

到此时,曹智和夏侯渊等人不得不从新审视李儒,这个人不只会乱摆谱和惺惺作态,这人确实有几分本事。他只凭王平在军中的所见所闻,再加上一些零星的小道消息和传闻,就能推算出陆康的意图,不能说他一定正确,但这最起码说明此人的分析能力超强。而作为一个智者,所要具备的先决条件就是善于综合各种信息,提出自己的见解。

曹智和夏侯渊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也曾经对陆康有过类似猜测,李儒的想法可以说是与他们不谋而合了。曹智、夏侯渊等人一直也想找出陆康退敌的方法,但陆康那个冷冰冰的家伙喜欢把什么东西都藏在肚子里,着实让人难以琢磨。

这回久违了的夏侯渊忍不住开口了:“那照军师所言,他陆康会有什么后招呢?”夏侯渊随着曹智等人进到李儒的居所后,就一直很少开口,他为人老诚,也喜欢在一旁默默地揣度别人。现在李儒终于说到了他对这整件事关键处,他再也忍耐不住开口询问。

李儒抬头环视一周,享受了一下被注目的感觉,然后掷地有声的说道:〃陆康想来个中心开花!〃

曹智脑袋翁的一下,〃74师,张灵甫〃,但马上曹智也马上恢复了正常,他不断提醒自己,这是三国时代,只是凑巧,李儒也说出了相同的话。

就在曹智胡思乱想的这一秒,夏侯渊已破不急待的追问道:〃怎么个中心开花法?〃

李儒一清嗓子道:〃陆康现在把这些个庐江隐幻通通吸引在皖城周围,陆康只要坚持一定时间,再损耗些敌军兵力,只要在外围有支奇兵突至,把这些个江夏蛮、郑宝的叛军一围,江夏蛮和郑宝不用打就自行溃散,到时只要陆康心狠一狠,全奸这些判匪不是什么大问题。〃

李儒的话不无道理,用兵贵在奇,陆康用这招〃中心开花〃不是没有可能,张灵甫没成功的,不一定陆康不能成功。古代不比解放战争时期,通信不发达,消息传递缓慢,陆康完全可以吸引住这些敌军,让外围兵马缓慢推进,但这皖城外围那来这些个援军呢?

夏侯渊也追问了李儒,李儒也哑然,他毕竟是身处整个事件外,能凭一些有限的信息,猜测出陆康意图,已实属不异。

曹智这会儿却陷入了沉思,据他所知陆康散落在庐江各县的兵马大概还有万余,就算全部调过来围奸这批敌军,也不一定够。还有陈温可以出兵帮助陆康平乱,这倒是合情合理的,庐江毕竟隶属扬州,陈温作为扬州刺史,出兵平定自己辖区内判乱,理所应当。但自己这个扬州都尉不是已经在这了吗?陈温有多少家当他是清楚的,现在厉阳州府除了枣坻的三千人马就无兵可调了,怎么帮着陆康平乱呢?

不过回过来想想,这只是李儒的猜测,陆康是不是真这样设计也不得而知。反正呆会儿还要去见陆康,此事不急,先搞定李儒、王平的事再说。

于是曹智让李儒他们也别想了,结束了这里的生意,跟他走吧。曹智正式凭请李儒做他的谋士,王平做了他的亲卫队长。现在曹智官也不大,但要多养两个幕僚还是可以的,也无须通过谁。

李儒、王平这回没做什么挣扎,就欣然同意了。之前毕竟是一种相互的试探和较量,李儒可不想以仆卦、讲古度日。李儒没什么意见,王平更没问题了,他本就是个血性汉子,曹智本就对他有恩,他这种人讲求的是滴水之恩,当已涌泉相报。至于黑山军的白绕,他只能来身在报答他的恩情了。

李儒显然意犹未尽,他肚子里藏着好些东西,都想一股脑儿抛出。但曹智看现在天色不早了,自己和陆康还有约,不想耽搁,就告诉李儒以后他们要相处的时间长了,也不急在一时。

李儒想想也对,但依然挑重要的说了一条。他说:“曹公啊!我听王平说你有一种能发出火光的利器,在这次守城之战中屡建奇功,杀敌无数。”

曹智说:“是,那叫炸药,是我老家的一个老农叫我配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