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朊煜碌目兹凇⒏哚返榷加薪煌彩桥笥选N饪さ睦咸厥⑾茏钍恰懊髡鼙I怼彼悦焕床斡胪畛堑恼獬∪饶郑切吐娇的昙拖喾拢沧钍翘傅美矗匀灰笥逊钟恰

乔玄也是这个意思,让曹智这小子在巢湖站稳了脚,可就麻烦了,他提醒陆康:“你可别解决了个郑宝,又养了个曹智出来,那可是得不偿失的事。”

陆康也明白曹智绝不是个善主,但有什么办法赶走他呢?打,自然是不行,陆康的庐江“新伤旧疤”都没长好,这时动兵他实在是没这份力气。

第二百四十五章 尴尬气氛

通过江夏蛮的这场叛乱,陆康庐江现存的总兵力只剩下一万有余,就算加上乔玄的也只不过两万有余,现在人家曹氏兄弟手上也有这份实力,真打起来鹿死谁手可不好说。并且庐江通过这场战争,粮草、财政出现了一些危机,陆康相信通过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这些困难是会度过的,但现在再来一场大规模战事他实在是吃不消,所以只能从另外角度来解决曹智这个麻烦。

乔玄想了想,给陆康出了个主意,他说:“季宁(陆康的字)啊,你起初说动曹智去濡须坞时不是答应过他保他做丹阳太守吗?现在他想霸占巢湖,你不如言而有信保他做上丹阳太守,这曹智要是得了丹阳这块宝地,还不笑歪了嘴,你也可以顺理成章向他收回巢湖。”

“对啊!”陆康激动的拍了一下几案,道:“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不过陈温这老小子最近不太正常,你说他能答应让曹智做丹阳太守吗?”

乔玄道:“应该会,你没看这两人眉来眼去像对父子似的,唱着一出戏吗?搞不懂陈温赏识这小子什么,今日竟为他说话?”

乔玄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肯定道:“反正这两人一个是刺史,一个是都尉,两人本来就穿一条裤子,陈温可能早有这心把丹阳交给这个曹智,我听说就是因为他身边有好多人反对,才未能通过,说不定陈温正等着像我们两个有份量的人保举呢?”

“嗯!”陆康点着头,沉吟了半响,也认为乔玄的话有道理,但同时他又疑虑道:“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太不便宜那臭小子了,白白让他得了个丹阳郡?”

乔玄“哎!”了声,摆手道:“季宁兄你多虑了,这丹阳是块肥肉,但同时也是个是非之地,陈温这些年就一直想着这块出兵援的好地方,徐州的陶谦也老早盯着这块肥肉,听说陶谦就是丹阳人,他们家主坟也在那,他是一直想把这块地方纳入他的辖区,还有现在在豫州的袁术也想着这块好地方能让他的人来掌管,所以这是个是非之地,谁去当这个太守都很难做,我们只不过做个顺水人情,又可赶走你的心头之患,何乐而不为呢?”

陆康一听有道理,就立即遣人请来陈温,说是品茶,可品了不到两分钟茶,陆康就开口向陈温推举曹智为丹阳太守。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他表示曹智在此次平叛中立的功劳最大,却没给他什么奖赏,丹阳太守一职现在又正好空缺,陆康和乔玄准备联名保举曹智为丹阳太守,请陈刺史过来就是想看看刺史的意见。

陈温看着两个老友,心里暗骂:“你们两个好啊,到我这做顺水人情来了,谁不知道我的都尉霸占了你的巢湖,你想把他赶走,就动起我丹阳的脑筋来。”

表面上陈温什么也没表现出来,动作很优雅无比的轻巧着茶碗,像个十足的绅士,在考虑两人的提议,哪有一点骂人模样,想必当年陈温也是个名士之流,否则哪有这幅做派。

其实陈温早有心把丹阳给曹智,不说别的,丹阳郡不就是曹智打下来的吗?而且这小伙子对他忠心,对今年的扬州财政也出力很多。丹阳被攻克后,陈温曾经也提出过这事,但他的州府核心成员明显意见不统一。

反对派已邓艾为主,支持派以他的女婿枣袛为首,双方争辩了许久,最奇怪的莫过于反对派邓艾反对曹智出任丹阳太守的同时,却推举枣袛出任丹阳太守,这真是滑稽。但陈温明白这是邓艾为了避嫌,邓艾要让其他人知道他反对曹智出任丹阳太守,不是为了自己谋取这个职位。

目前,丹阳事物倒是有邓艾代管着,曹智出征前也向陈温推举了祢衡做丹阳相,陈温当时并没有马上答应曹智的表荐,说是要考虑、考虑。曹智此举是有心的了,但当时他要急着赶往荥阳,去救曹操,也就当提一下,并没有多做坚持。但后来陈温考虑再三,让邓艾一人代理丹阳事物,曹智一时半会儿又回不来,这丹阳太守一职陈温还决定放放再说,这样一来对曹智这个帮他夺回丹阳的功臣来说未免有些不公,所以就在半年前,陈温表祢衡为丹阳相。

这时,有陆康和乔玄共同推举曹智为丹阳太守,那是再好不过,他完全可以借此解决丹阳太守的空缺问题,也给曹智一份顺水人情。但陈温一来对曹智还吃不太准,二来正因为是陆康、乔玄推举,他不希望曹智将来感谢错人,所以他决定先不急着答应陆康、乔玄这两个心怀鬼胎的家伙,他先要跟曹智好好谈一谈。

陆康为官多年,太极拳自是擅长,他沉吟了会儿,然后笑着对陆康、乔玄道:“我很认同两位太守的意见,我也认为曹智是丹阳太守的不二人选。”

陆康、乔玄听到这里相视一笑,心里都是暗暗松了一把,但还没等他们高兴起来,陈温又继续说道:“但不是我不肯表举曹都尉出任丹阳太守,不瞒两位,我在大半年前就提出过让曹都尉出任丹阳太守一职,但州府有很多人反对这一提议,使我非常为难。”

“哼!”陆康首先变脸道:“反对!不就是那个邓艾吗?他无非也想做这丹阳太守之职,跳得跟只蛤蟆似的,他有战功吗?丹阳是他打下的吗?一个寒门子弟,寸功未立,竟妄想爬上太守之位,简直是痴人做梦。”

“唉!”陈温马上笑着解释道:“陆太守此言差矣,邓艾并没有出任丹阳太守之心,他只是认为曹都尉不合适。”

陆康道:“那谁合适?他合适?哼,我看他做了几年别驾,就自以为是号人物了,对扬州事物指手画脚,这和刺史太过宠信与他不无关系。”

陈温一听怎么连他也指责上了,脸色也不好看起来,锊着短须没有接茬,书房内的气氛一时尴尬之极。

第二百四十六章 稀里糊涂

陈温暗想:“这话应该说你陆康自己,扬州最自以为是的人还有谁厉害得过你,自持家世和皇帝的恩宠我行我素,你难道就不想对我的扬州诸事指手画脚?”

乔玄一看陆康把话说得太僵了,赶紧出来打圆场,乔玄打着哈哈道:“季宁这话说过了,说过了,既然丹阳太守一事这么复杂,我看今晚我们就不议此事了,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嘛!”

陆康可能也觉得刚才有点过了,点了点头,对陈温举起了面前的茶碗,示意陈温试试这得来不易的好茶,算是缓和气氛。

陈温也不是那种矫情的人,陆康示意了,他也就没当发生什么,微笑着举碗品起茶来。

三人饮了几口茶,陈温毕竟是一州刺史,他自认为应该显得大肚些,就拉着乔玄聊些家常。陈温也知道乔玄有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于是就问乔玄两个女儿的亲事怎样了,半开着完笑说要不要他给作媒。

乔玄看陈温把话题扯开了,书房内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乔玄也轻松的应着陈温:〃我也正想告之两位一声,我大女儿乔莹在前些日子定亲了!〃

〃喔!〃“啊?”两个声音同时响起,“喔!”是陈温,“啊?”是陆康。陈温眨着眼睛问:〃是那家的公子这么有福气?〃

乔玄笑呵呵的回道:〃那是什么公子,就是那长沙太守孙坚的大儿子。〃

〃孙策!〃这回发出惊叹的又是陆康。

乔玄道了声〃是!〃,陆康转过脸不解的问乔玄:〃你怎么把女儿许配给了那个寒门小子?〃

乔玄、陈温都奇怪陆康又那根筋搭错了怎么这么说话。乔玄倒是大肚,放下了本已端起的茶碗,仍旧笑嘻嘻的看着陆康道:〃前年孙太守出征讨阀董卓前就来我家提过亲,我当时没马上答应,去年他凯旋而归后再托人来作媒,这次保媒的是后将军袁术,袁将军开口了,你说我能不答应吗?〃

陆康听罢〃恩,恩〃点着头,端起茶碗用喝茶掩饰着窘态。

陈温暗自好笑,他看得出,陆康大概是有意让乔玄的大女儿作他的儿媳妇,没想到却被孙坚的儿子占了先,所以才会一时失态。

乔玄也可能察觉到了点什么,再补充道:〃定下这门亲事也是在半年前的事,那时季宁你忙于你庐江战事,我这些家事也就没告之于你,没想到季宁如此关心小女的婚事,实在是小女的福份。〃

陆康一肚子苦水,酸溜溜的说道:〃是啊!我是看着她们长大得吗?作为伯父关心侄女也属应该,我在这先恭贺乔兄喜得贤婿。〃

陈温也在这时送上祝福,乔玄自是一一回谢,并告之陆康、陈温,过不了几日,他这两个淘气的女儿也要来皖城,欣赏一下陆康精心栽培的梅园。陆康自诩是风雅的君子,君子自然要与梅做伴,所以在皖城郡府的后院,陆康栽种了大片梅树,几年下来亦颇成规模。

乔玄的大女儿乔莹又是个饱读诗书的奇女子,她不但有绝世颜容,更希望巾帼不让须眉,男人们附庸风雅的事她都喜欢涉猎一番。

曹智如果在这的话,听说能一睹大乔、小乔的绝世颜容,他一定又会激动好一番。可惜他最终错过了在皖城一睹她们芳容的机会,但却另有一番遭遇。

当陆康等喝着茶,谈论他时,曹智也忙着帮曹操排兵布将,忙活到半夜方才睡下。他已经很满足了,曹操的事业终于要起步了,他自认为自己离好日子也不远了,所以睡的很香甜。

第二天一大早,他刚起身,外面的亲卫就来通传陈温,陈刺史到访。

曹智愣了一下,没想到陈温会这么早来找他,也不知有什么事,自己想归想,嘴上没停,直接叫了〃有请!〃

陈温依然是一身儒服,只是眼圈有点黑,大概是没睡好的缘故。

曹智一见陈温马上以下属的身份向陈温行空拜首,陈温马上阻止了,以今时今日曹智的实力,陈温明白自己已经受不起曹智这样的大礼了。

但曹智对陈温依然表现的很恭敬,请陈温上坐后,摒退左右,请陈温训示。

陈温起初还有点妒忌曹智发展太快之意,在曹智如此礼貌的招待下,也烟消云散了大半。陈温遂即和曹智套起了近乎,陈温道:〃贤弟啊,你这此次出兵庐江又是大功一件啊!昨天陆太守都对我说了,你在此战中发挥了关间作用,不但协助陆太守守城时尽心尽责,还在濡须坞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奸灭敌首郑宝、务杰之流,助陆太守淑清庐江贼孽,重夺巢湖,居功至伟啊!〃

曹智立即从陈温三个〃啊!〃里面听出点味道来,这陈温今日前来想要与他示好是肯定的,但又为什么提巢湖之事呢?难到他想帮陆康来当说客,要他交出巢湖?

曹智心里暗暗想着,表面谦虚的应酬道:〃那里,那里,卑职这些许功劳那值得一提,这全赖使君领导英明,知遇曹智,给曹智机会,曹智运气又微微好了点,才会有曹智的今天。〃

上了点年纪的人,往往喜欢别人捧他两句,陈温亦是如此。曹智这几年通过不停地历练,对捧长辈、上司已是驾轻就熟,渐入化境。

陈温听了曹智几句应明领导,心里着实舒服,发自内心的笑了几声,谦逊了几句。突然笑容一收,转而正色道:〃曹都尉,说实在话,以你的战功,我认为你再当这个都尉实在是屈才了,我也正在考虑丹阳太守的人选,我是一直把你排在首位的,只是〃

曹智也是一惊,他一时有些稀里糊涂,他如果能在此前探听一下历阳的信息,或是和历阳的枣袛或是周仓通封信件也就不会如此稀里糊涂了。说实话,曹智出征的将近一年多时间里,他在历阳未作任何安排,也未有一名亲信身在历阳,所以曹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历阳情况可说是半点不知,成了个睁眼瞎,耳朵聋的无头苍蝇,差一点错过了人生的一次重要机遇。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丹阳太守

在这之前,曹智从未想过自己也能拥有一郡,他本来已在考虑离开扬州,去即将是曹操地盘的东郡协助曹操建立根据地。

没想到他也好事领头了,自己如能拥有一郡之地,对曹操,对自己,不管是眼前还是将来都将有莫大的好处。但听陈温的意思,自己要想当上这丹阳太守还有一定困难。

曹智明白机会是要争取的,陈温这无非是在暗示他什么,曹智自然懂得顺水推舟要怎样让领导接着往下说。

曹智一听完陈温的话,马上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走出席位,拜倒在陈温跟前,激动道:〃卑职何德何能竟令使君如此垂亲,此事无论成*与否,曹智此身都将铭记使君提携之恩。〃

陈温也已走出席位,一边说着:〃这如何使得〃,一边扶起曹智。

陈温也像是被曹智的真情所感,使劲的点着头,道:〃都尉之心我是知道的,都尉这些年为扬州,为我所做的贡献我都心里有数,但这丹阳太守之职非同小可,你也知道这丹阳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回来的,所以我对选下一任太守是慎之又慎。”

曹智立时接口,表着决心道:“使君放心,曹智还不至于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知恩图报也是从小即明知,使君如相信曹智,把丹阳交给曹智,曹智愿永远跟谁使君,是使君马首是瞻。”

曹智说完自己都觉得恶心,自己怎么越来越不要脸了,大概这就是枭雄必备的成长历程。

陈温一听曹智的誓言,哈哈笑道:“都尉言重,言重了,都尉能和我一条心那是最好,最好!”

陈温笑呵呵地不等曹智接话,又继续道:“噢,贤弟,你不知道丹阳这几年在周昕手中被他搞的百废待兴,这段时日邓别驾虽说恢复了些生产,但要安抚民众,恢复生机还是要花很大力气的。”

曹智又微微听出了陈温的弦外之音,接口道:“使君放心,曹智如能接手丹阳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好好治理与它。”

陈温点着头,对曹智的决心很是满意,道:“那是,以曹家的实力这点我是不担心的,听说尊父曹太尉当年在少帝朝财政困顿之时,就捐过一亿钱,慷慨,大义,富有!”

曹智到此才算明白陈温这一大早来找他的目的,心中不免暗骂陈温这支老狐狸,想要点钱,就直说好了,拐弯抹角的把当年曹嵩如何登上三公之位的一些谣传搬出来干嘛?

当年少帝初登大宝时,封赏群臣,其中就有曹嵩被提升到太尉之职一事,曾经引起过朝廷上下的一阵诽议,许多人都认为他寸*未立,而且一直是中间派,竟将他升到三公之一的太尉,实在是少帝有失公正之举。后来很多妒忌曹嵩的人竟找到曹嵩能如此走运的原因,说他在少帝初登大宝时,就秘密给少帝捐了一大笔钱,还有模有样的说出了具体数字,竟是一亿之多。这样一些愤愤不平的官员也就释然了,并嗤之以鼻的认为曹嵩是用钱买来的这个官职。

其实他们不知道,曹嵩是因为二个儿子的战*而累迁升上太尉之职的,当然这其中最主要是因为当时掌权的何太后赏识曹智的缘故,曹智年轻识浅升的太快容易招致更多诽议,所以何太后就自作聪明的升了曹智老爸曹嵩一级官职,不过曹嵩在这个位置上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被曹智派人绑回了老家。

曹智嘿嘿一笑,走进陈温几步,低头哈腰道:“使君明鉴,那都是谣言,不过曹智家中是有些财资,使君如用得上曹智的,曹智很乐意为使君略尽绵力。”

陈温看曹智话说得不那么露骨,但意思表达得非常明确,非常高兴,看曹智的眼神大有孺子可教的意思,点头示意着什么。

接下来也未明确表示什么时候表曹智为丹阳太守,倒是为曹智分析起目前的一些局势。只听陈温道:“贤弟,这个乔玄你怎么看?”

曹智一时不明白陈温的意思,于是就试探性问陈温:“使君指哪方面?”

陈温突然一脸肃然道:“昨晚我听他说他和孙坚联姻了,你知道他的乘龙快婿是谁吗?”

曹智心想你还问我这个,在我的时代,三岁小孩都知道,大乔嫁给孙策,还很快做了寡妇。但在陈温面前,他还是故作沉吟,才略带猜测的说道:“孙策?”

“嗯!”陈温道:“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媒是袁术保的!”

“哦!”曹智这个倒是真不知道,袁术替乔玄和孙坚牵线搭桥,陈温大概有怀疑这其中的猫腻和乔玄这个属下的用心了吧!

曹智心里很清楚,袁术现在的势力是在豫州,但袁术一直想着扬州这块宝地,历史上他也是在豫州被曹操打败后,一直退入了扬州,是不是回到九江,曹智已记不得了。

但在陈温面前曹智不能告诉他太多,只是若有所思的道:“使君的意思是乔玄和他们”

曹智还没说完,陈温已摆手示意,陈温缓缓而道:“此事还需静观其变,在这皖城也不是讨论的地方,我们改日再议吧!我也打扰你一早了,我先回去了。”

曹智客气的道了声“那里”,假惺惺的挽留了几遍陈温,陈温推说和陆康等还有要事相商,就告辞走了。

陈温一走,仆人们正在为曹智准备早餐,曹智一人在房内独自思量陈温刚才的前言后语。这时,曹操来找他,他要准备走了。

曹智赶紧把陈温有意让他出任丹阳太守一事与曹操商量,曹操一听非常高兴,只道:“今年我们曹家真是时来运转,我们兄弟俩都有机会踏上正途。”

随后曹操为曹智出谋划策了一番,对昨晚的安排部署也从新做了调整,本来要跟随曹操出征东郡的许褚,不得不留下,曹操明确告诉曹智要想顺利爬上丹阳太守之位,和坐稳这把椅子,军事实力是最有力的保证。他东郡之行有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洪、乐进和荀彧就足以。

第二百四十八章 隐情

倒是曹智身边现在需要更多的人手,所以曹操把原先还准备带走的李儒都留给曹智,曹操告诉曹智智囊在接下来治理丹阳和应付这里多方势力中将起到关键作用,至于黑山军的情况,一来乐进已经出发去打探,二来可以让李儒、王平等人把黑山军的内部情况一一记录下来,曹操一路上详加研究即可。

随后兄弟俩又互通了一些细节,曹操就去向陆康、陈温等辞行。曹智在自己的独院又是一通安排,就和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