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贤深以为然,“不错,只可惜我这滩水太浅,只怕养不了太史慈这条龙呀”。

    徐庶笑道:“不然,龙有逆鳞,蛇有七寸,只要恰到好处,谁都有心悦臣服的那一天”。

    李贤喜上眉梢,“真要是有那么一天,我当与先生开怀畅饮”。

    连番大胜,徐庶心情极佳,他笑着应道:“不醉不归!”

    话分两头,周仓离开李贤的大帐之后便径自回营。

    那些被捆缚在一起的贼寇甫一见到周仓便破口大骂,有骂他见利忘义的,也有骂他不顾旧情的。

    对此,周仓不见喜怒,他只是淡淡地说道:“我去为你们求了情,过了今夜,我就会放了你们”。

    贼寇鸦雀无声,咋会这样?周仓咋不按套路出牌?

    不是应该拉出去全部斩了的吗?

    怎么峰回路转了?

    惊讶是惊讶,不过心中的欢喜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哈哈,我就知道周统领仗义无双!”

    “是呀,周统领怎么会抛下我们这帮弟兄呢?”

    “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呀”

    ……

    周仓不置可否,道:“明日之后各为其主,再有相见之日,便是拼命搏杀之时,诸位,好自为之!”

    说罢,周仓洒然离去。

    一种降卒面面相觑,半晌,没有人敢再多说什么。

第82章 给你指出一条明路() 
翌日一早,三千五百名介亭官军往都昌开拨而去,剪除了心怀异志之辈,兵勇们士气大振,军心也凝聚到一起了。

    昨夜里试图反水的六百名贼寇,周仓还是放了他们一条生路。

    虽然麾下少了六百人,可李贤并不恼怒,如果能够用这六百人来换取周仓的效忠投靠,那这笔买卖就赚大了。

    同样,对于周仓麾下的降卒来说,他们在昨天夜里的“躁乱”中表明了立场,用实际行动告诉李贤,并不是所有的贼寇都心怀黄巾,降卒营中依旧有一千四百名可信之兵。

    一个忠贞的战士远比十个首鼠两端的墙头草要有战斗力。

    简而言之,昨天晚上那场未遂的兵马非但没有削弱李贤兵马的战斗力,反而让全军上下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原本,正兵营、流民营、辅兵营的人马对周仓的降卒营多多少少有些偏见,可昨夜里,周仓用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揪出心怀叵测之辈,顿时让人刮目相看。

    今时今日,李贤麾下的四营人马才真正有了上下一心的迹象。

    此处距离都昌不过十里,隔着老远,似乎都能看见贼寇成片的大营。

    接连攻打了两日,管亥还是没能拿下都昌。

    城头的守军早已经疲了,麾下的兵马还有可战之力,只要再给一天的时间,管亥有八成的把握攻破都昌。

    然而,大军无粮了,整整两万人马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秣数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辎重营被尽数焚毁的消息,管亥昨天就知道了。

    本想一鼓作气破了都昌,可却还是差了些火候。

    是拼死一战,还是知机撤退?

    管亥一夜未眠,终于作出了决断。

    李贤率领兵马抵达贼营之外的时候,管亥披挂整齐,他铁青着脸,径自来到两军阵前。

    李贤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左右的样子,虽然身子长的格外高大,脸上也看不出青色的痕迹,但是,直觉告诉管亥,这李贤年轻的很。

    张饶的万余人马就是败在了此人手中?周仓也是中了他的奸计?被焚毁的辎重营,被歼灭的四千兵马……

    只是想一想,管亥就觉得头皮发麻,牙根直痒。

    算起来,短短的一个月的功夫,已经有两万多黄巾部众败在李贤手中了。

    这等战绩别说是一个小小的游缴,就算是骠骑大将军也不过如此!

    “李贤!”管亥咆哮一声,径自出阵。

    李贤身披双甲,手握长枪,听闻管亥叫阵,他纵马前行,嘴里道:“介亭游缴李贤久闻渠帅大名,不知有何指教?”

    话虽礼貌,可神情却不见半点恭谨,尤其是那双眸子,看上去便让人心生疑惧,管亥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可却从未在一个年轻人身上看到过这样一双久经世事的眼睛。

    此子不凡!

    管亥头缠黄巾,浓密的八字胡颤抖了一番,“你这小贼,放着你的介亭游缴不做,跋涉几百里的来这里淌什么浑水?”

    这么说,难免有些色厉内荏了。

    管亥对李贤恨之入骨,可却也知道,当前的这种情况,即便杀了李贤也于事无补。

    之前,各地的世家豪强只不过是为了对付董卓才没有功夫理会黄巾军,一旦他们缓过劲来,可供黄巾大军生存的空间就寥寥无几了。

    纵横中原这么多年,管亥早已经不是那个一怒杀人的莽汉了,他身上担负了太多,不敢再去轻易搏命。

    李贤似乎看出了管亥的顾虑,他笑道:“我是来给渠帅你指出明路的”。

    “什么?”别说是管亥,就连徐庶、周仓等人都是瞪大了眼睛。

    只有胡庸得意地扬起头颅,似乎在说,瞧,我家的游缴就是厉害,连管亥在他面前都不敢造次!

    李贤自信满满地说道:“渠帅应该知道当今天下大势,黄巾是再难有席卷天下的机会了”。

    管亥沉默不语,却是默认了。

    李贤又道:“渠帅统领三五万兵马围困都昌,看上去威风赫赫,可实际上呢,大军停留月旬,徒劳无功,军心糜废,如今粮秣断绝,我料定,用不了三五日,你麾下兵马必将溃散!”

    一番话说的管亥脸色大变,他所担心的正是这个。

    麾下的兵马一旦没了约束,他管亥就是千古罪人。

    时至今日,管亥麾下的嫡系人马一直谨守本分,他们极少劫掠良家,即便杀人越货,行的也是劫富济贫的勾当。

    管亥还记得天公将军张角当年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成立黄巾军,为的可不是劫掠孤苦百姓,而是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可实际上呢?黄巾军的成长轨道完全偏转了,他们过惯了烧杀劫掠的日子,成了十足的暴民。

    对此,管亥无力约束,他只能尽力管好自己的麾下。

    如果真的放纵麾下去劫掠,真的泯灭人心,管亥早就驱赶百姓攻城了,可管亥没有这么做。

    身为一个大贼,偏偏心怀一颗为民之心,想想就觉得有些讽刺。

    然而,管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李贤虽然对管亥了解不多,可却也不想让莱州成为黄巾溃军的后花园,他必须想办法祸水东引。

    让黄巾军去哪里呢?

    李贤早有谋划,只是却摆出一副并不多言的样子。

    管亥等了半晌,终于忍不住问道:“小小年纪,故弄玄虚!”

    李贤笑道:“我听说辽东高句丽为塞外之地,渠帅去那里,可有一番大事业”。

    “高句丽?是在辽东郡以南吧?你这小子莫非拿我开涮?”

    李贤好整以暇地说道:“渠帅可以走海路,三五日即可抵达”。

    “船只还可以想办法,粮秣呢?”

    李贤大笑:“我要你营中的一样东西,有了他们,粮秣我给你去寻!”

    管亥不喜反惊:“你要什么?”

    “我要你营中的金银细软!”

    这倒是有些困难,毕竟,金银细软多数都是黄巾贼安身立命的根本,他们不少人劫掠了大半辈子,就指望着那些金银存活了。

    从这些人手中讨要金银,只怕比杀了他们还要难。

    然而,管亥犹豫一番之后还是说道:“你要多少?”

    李贤伸出一根手指。

    管亥松了口气,“一千斤?”

    李贤摇了摇头。

    管亥大怒,“一万斤?”

    李贤方才颌首。

    管亥怒目圆瞪,手指李贤,半晌说不出话来。

第83章 孔北海的惊喜() 
李贤这么狮子大开口不是毫无来由的,之前,介亭官军连胜数场,杀伤贼寇四五千人,缴获了金银两千斤,其后,在管亥的辎重营中,又缴获了一千多斤的金银钱货。

    换而言之,只不过是四五千人就能有两千斤的钱货,如果是四万人呢?岂不是会有两万斤的钱货?

    之前缴获的三千斤钱粮李贤全部交给了辎重营看管,如今,他麾下的兵马可以说是轻装上阵。

    只不过是两千人马,就敢跟管亥的三四万人马叫阵,这已经不能用“胆大妄为”来形容了。

    跟着李贤从介亭一路北上,介亭的兵勇们早已经炼就了一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信心,对面不过是几万贼寇罢了,有游缴在此,又算得了什么?

    周仓的降卒营在官军后阵,他没有想到,李贤竟然真的赶来与管亥叫阵。

    是谁给了他这种悍不畏死的勇气?

    在周仓看来,李贤麾下的官军勇则勇矣,可真要是与管亥麾下精锐对拼起来,最后撑不住的一定是官军。

    只因为李贤麾下的人马还是太少了。

    然而,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是,管亥见了李贤,原本是天雷动地火的场景,可两人却面对面地谈了起来。

    贼寇惊异,官军却觉得与有荣焉。

    管亥如何?还不是被李游缴几句话就拿捏住了?

    小贼猖狂,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管亥恼怒交加,可却有些无可奈何。

    不当家不知道粮秣的重要性,李贤说的没错,再没有粮秣补给,大军马上就要饿肚子了。

    掉头再去攻打都昌城?

    援军已至,城内守军必将士气大振,这郡城只怕更难攻下了。

    犹豫一番之后,管亥沉吟道:“一万斤钱货,一千石米粟”。

    李贤摇头,伸出五个手指,一字一句地说道:“没的商量,五百石粮秣,多一石也没有”。

    管亥大怒,“你不如去抢!”

    李贤悠然一笑,嘴里道:“抢哪有敲竹杠来的快?”

    “你,你这小贼!”厚颜无耻,实在是太过无耻了!管亥走南闯北还从未见过李贤这般厚脸皮的人物,一时之间,他竟然有些词穷语拙。

    李贤没有再刺激管亥,他收敛了笑意,正色道:“这一万斤钱货可不全是购买米粟的价钱,如果你真的想平安无虞地离开莱州,这些钱货权当是买路钱了。”

    “买路钱?”乍一听来,管亥只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他们可是黄巾贼呀,不去敲诈别人也就罢了,如今反过来还要被官军勒索买路钱,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会被人笑掉大牙?

    然而,转念一想,管亥却笑不出来了。

    如今半个莱州已经被黄巾军劫掠一空,没有粮秣不给,官军再尾随追击,一路滋扰,管亥麾下兵马无论往哪个方向流窜都不可能全身而退。

    现实如此残酷,明明是不胜不败的局面,可管亥却不得不接受李贤的苛刻条件。

    “好,一万斤钱货,五百石粮秣,还有足够大军北上高句丽的船只”

    李贤笑着补充道:“我会向北海相请缨,一路礼送你们出境”。

    这就是“护送”的另外一种说法了。

    管亥微微颌首,却又摇头说道:“你不过是一个小小游缴,哪里能凑出这么的粮秣?我该怎么相信你?”

    李贤大笑:“你别无选择”。

    管亥脸色急变,半晌之后才咬牙说道:“也罢,我暂且信你一回,如果你胆敢骗我,我管亥在此立誓,一定把你介亭上下人丁杀的鸡犬不留!”

    李贤的语气也冷漠起来:“我李贤不是吓大的,信不信我全在于你。”

    说罢,李贤转身打马离开,适才口头达成的协议一拍两散!

    管亥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把李贤喊回来,毕竟一万斤钱货的事情干系重大。

    一不小心,三万人马就会分崩离析。

    李贤虽然走了,可他给管亥指出的路子却让黄巾军的渠帅陷入了沉思。

    钱货换米粟的交易到底要不要进行下去?

    李贤刚走没多久,又有哨探来报,说在另外一个方向发现三千名官军。

    管亥心烦意乱,一个李贤就够他头疼的了,怎么又冒出来一支官军?

    有了这两支人马,都昌城无论如何也是攻不下了。

    不止是管亥想到了这一点,其余的贼寇也想到了。

    一时之间,贼寇大营中弥漫着一股低迷的气息。

    李贤并没有离开的太远,他麾下的两千人马距离管亥的大营不过三里。

    “报,大喜,都昌北门、西门同时出现官军的旗帜,我们的援军来了!”

    两股官军同时来援的消息让都昌城内的人马信心倍增,长期以来坚持在城头抵御贼寇的孔融更是惊喜过度。

    “来的是谁?”

    “一部人马由太史慈头前带路,看模样应该是平原相刘备,另一路人马打着李字旗号,来路不明”

    贼军三番两次攻上城头的时候,孔融其实已经绝望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都昌城能够坚持多久。

    粮秣虽然充足,然而防御的器械却消耗殆尽,而守军更是人人带伤,无奈之下,城内的青壮轮番上阵,等到后来,连壮硕的妇人都帮着运送器械。

    要不是军民一心,都昌早就破了。

    即便如此,可孔融明白,按照城下贼军的攻击强度,也许再用几个时辰,郡城就将易手了。

    哪曾想,绝境之下,忽然柳暗花明。

    先是贼寇后继乏力,借着便是官军来援。

    一定还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不然的话,穷凶极恶的贼寇断然不会轻易放弃。

    城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孔融有些好奇。

    贼军虽然没有撤走,但是,都昌城内的守军都明白,管亥已经是强弩之末。

    地狱般的二十天终于熬了过去,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都昌城内的军民几乎是用一己之力抵挡住了三四万贼军的轮番袭击。

    孔融虽然不熟战阵,可每一次都坚守在城头,他的存在,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守军的信心。

    如果换做另外一名主将,说不定都昌早已经易手了。

第84章 张飞冲阵()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孔融在心中暗下决心,不管来人是谁,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对方回报。

    都昌西门外,刘备打马而立,身后的三千名军卒已经严阵以待,只等他一声令下便挥军杀出。

    对面的贼寇不见慌乱,他们在各自头目的指挥下变换战阵,前军作后军,后军做前军。

    刀盾手、弓箭手在前,长枪兵紧随其后,一旦官军来袭,黄巾军便可从容抵挡。

    刘备叹了口气,道:“管亥确实有一手,这伙贼军不容小觑”。

    关羽冷晒:“土鸡瓦狗尔”。

    张飞大笑:“大哥,我的长矛早已经饥渴难耐了”。

    唯有太史慈较为理智,他说道:“如果我所料不差,对面的人马应该是管亥的嫡系,也是其最精锐的部众”。

    听说是贼寇精锐,反而激起了张飞的好斗心,他跃跃欲试,道“大哥,我去冲他一阵?”

    关羽虽未开口,可眸中腾起的战意却将他的意图表露的一清二楚。

    战?冲杀一阵?

    在辎重营那边厮杀的再激烈,都昌的守军看不到,孔融也瞧不见,可如果就在城下厮杀呢?

    起码可以让城头的守军看到他刘备确确实实在努力救援,进而让孔融感恩戴德。

    寒冬腊月的,刘备辛辛苦苦为的不就是名跟利吗?

    倘若能够谋求利益最大化,何乐而不为?

    刘备只是稍一犹豫,便下了决心:“也罢,去试试他们的斤两,记住,不可恋战!”

    张飞大喜:“大哥,你就瞧好吧”。

    说罢,张飞便领本部八百兵马径自出阵,直往贼寇军阵而去。

    两军相距不过几百步,张飞正欲骂阵斗将,哪曾想对面贼军裨将正窝了一肚子火,眼瞧着张飞来犯,顿时勃然大怒:“放箭!”

    黄巾军弓手顿时弯弓搭箭,兜头便是一阵箭雨。

    张飞“呀呀”咆哮,却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跟贼寇讲道理吧。

    好在平原军步卒人人都有一支圆盾,盾牌不大,但在这关键时刻却可以派上用场。

    “咄咄咄”,绝大多数的箭矢要么落空,要么插到了盾牌之上,只有寥寥几支穿过缝隙,伤到了军卒。

    不得不说,刘备训练兵卒还是颇有一套的,即便是中箭受伤,平原军也极少有人脱离战阵。

    伤势轻些的军卒,咬紧牙关,紧紧地跟着大部人马,依旧往前冲锋,伤势重些的,他们不哭不闹,只是待在原地,等候友军的救援。

    三轮箭矢过后,狂怒暴躁的张飞终于冲到了贼人阵前,他大声咆哮,道:“啊呔,吃你张爷爷一矛!”

    对面贼寇躲之不及,只得拿起盾牌硬顶了这一击。

    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盾破,人亡。

    “啊呀呀!”张飞手腕蓦然发力,竟然把贼寇的尸首高高地扬了气力。

    官军士气大振,贼寇为之胆寒。

    短短的一瞬间,张飞几乎是用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

    八百名平原军卒宛若下山猛虎,凶狠地冲进了贼军的阵列之中。

    然而,管亥麾下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

    杀了一个,立刻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贼寇涌到前头。

    张飞矛出如电,刺死了一名又一名贼寇,可对面黄巾军的战阵依旧没有丝毫溃退的迹象。

    “天公护我,必斩官贼!”黄巾部众大声传唱着太平道的战歌。

    类似于精神麻醉效果的战歌激起了贼寇残存的战斗力,面对数量不多的官军,他们终于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对付乌龟壳一般的都昌城,黄巾军早已经憋屈了这么些时日,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一个能够近战厮杀的对手,贼寇们都卯足了气力。

    “杀他娘的!”

    “杀贼!”

    两方人马同时发出冲天的呐喊声。

    从表面上看,张飞的兵马层层推进,一直杀的贼寇退了又退。

    可如果你仔细琢磨,你就会发现,张飞已经把贼寇的军阵冲出了一个“凹”形。

    一旦两翼贼寇及时包抄,张飞极其部众就要面对三面夹击。

    情况不妙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