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今日里,徐和这般**‘裸’的表态顿时让刘备痛心不已。

    怎么会这样,徐和怎么会这么快就决定了?他为什么不再考虑考虑?

    一时之间,刘备百感‘交’集,好在他城府极深,几乎是眨眼间的功夫就恢复了平常,“我平原军人数虽寡,却也愿意上阵杀贼”。

    妥了,官职最高的刘备刘玄德没有异议,临济县令终于不用得罪人了,他心里松了口气,干笑道:“临济郡兵御土有责,长史号令所指,必为兵锋所向”。

    联合军总司令?这个盟军总统领可不容易当呀,李贤深吸了口气,道:“我李贤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北海长史罢了,哪里能够统领这么一支军马?依我之见,还是由玄德公总揽大权吧”。

    开什么玩笑,李贤跟徐和的兵马加起来就超过了一万之数,如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那所谓总统领不过是傀儡罢了,没有丝毫意义。

    眼下,刘备不求虚名,他只想带着麾下的军卒好好的活下去,以图东山再起。

    “不可,万万不可,维中呀,你就莫要推辞了,我们都愿意接受你的指挥,若违军令,军法处置”

    徐和扫了刘备一眼,嘴里道:“我徐和也愿意立下军令状,若违军令,军法处置”。

    “临济郡兵也是如此,谁敢‘阴’奉阳违,定斩不饶”

    李贤拍案而起,道:“好,既然诸位厚爱,今日我李贤就厚颜一次,做一次主”。

    “快快说来”

    “南‘门’应该是曹军的主攻方向,由我麾下的东莱军驻守,北‘门’有河流之险,‘交’给临济郡兵来驻守,可否?”

    临济县令松了口气,北‘门’是最容易看守的地方,只要小心不让曹军泅渡过河,城‘门’万无一失。

    “都依长史所言,下官并无异议”

    李贤微微颌首,又道:“西‘门’由玄德公麾下的平原军来驻守,如何?”

    分兵驻守这是题中之意,没有拆散各部人马的从属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军卒的战斗力。

    李贤这么安排并不出格,刘备很是满意,“就这么定了,只要平原军有一人尚存,西‘门’绝不会有闪失”。

    刘备这就是在承诺了,毕竟,从某些方面来说,夏侯渊的两万大军是被他引来的,如果这时候再不卖力厮杀,难免会被人看低。

    刘备跟临济郡兵都有了差事,唯有徐和没有着落,他不禁有些急躁起来:“我呢?”

    李贤笑答:“徐和,你部人马充当后军,哪里危急你便去哪里”。

    徐和无奈,只得应诺。

    单从纸面上看,分兵驻守的三个城‘门’当中,李贤麾下的东莱军实力最强,而刘备与临济郡兵的实力相对薄弱些,真要是独面曹军主力,难免会力有不怠。

    好在临济城的地势特殊,只有李贤驻守的南‘门’地势开阔,可以容纳大军排兵布阵,其他的几座城‘门’连两千人马都挤不下。

    刘备入城之后,早已经有人将城内的情况打探了清楚。

    李贤这番安排摆明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不能说面面俱到,却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各部人马的实力。

    留下人数最多的徐和充当后备队,既可以保存实力,又能够威慑曹军。

    毕竟,只要徐和的兵马不出现,城外的曹军就得小心防范。

    攻城的兵马反被突袭的战例,过往的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reads;。

    无论是谁,都不想成为反面典故中的主人公。

    定下计策之后,四人又寒暄了一番,从临济县令口中,刘备得知城内粮秣充足,足够大军食用几个月的了。

    既然饿不到肚子,那就要用心守城就可以了。

    至此,刘备才算彻底稳住心神。

    此时,天‘色’渐晚,几人用过晚膳之后便散去了。

    刘备离开之后,徐和特意留下与李贤并行。

    临济县令知道他们二人有话要讲,早就识趣地离开了。

    沿途间,李贤并没有开口,他不知道该怎么讲。

    徐和到底是怎么想的,李贤也琢磨不透,万一说错了话,引起对方的误解,那还不如闭口不言。

    徐和想通了,被夏侯渊狠狠收拾了一顿之后他就明白了,这世道,黄巾军的处世准则早已经行不通了。

    即便是天公将军在世的时候,百万部众也没能闯出个朗朗乾坤,现在,徐和又能怎样?

    斩杀兖州刺史刘岱的卞喜兄弟双双死在李贤手中,而徐和的至‘交’好友周仓又在李贤麾下。

    于公于‘私’,李贤都是最佳的投靠者。

    现在,即便李贤并不是最强者,可短短几天时间的接触,徐和便意识到,李贤绝非池中之物。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曹‘操’麾下人才济济,投奔他,肯定不会受到重用,说不定哪天剥夺了兵权,就被冷落了,河北的袁绍最重出身,到了他那里,说不定连大‘门’都不让进,徐州的陶谦更不用提了,老迈不堪,毫无进取之心。

    思来想去,只有李贤,只有在李贤的麾下,徐和才有可能得到重用!

第199章 徐和归顺() 
c_t;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没有下定决心之前,别人说什么都是废话。访问:。

    可只要自己真的想开了,顿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此时,平素说不出口的话也可以轻易说出来了。

    眼下,徐和就直截了当地说道:“我考虑清楚了,只要主公不嫌弃,我愿意效犬马之劳”。

    “主公?”

    李贤可从来没说过要把徐和收入囊下,之前,拒绝徐和兵马入城的时候,他麾下的军将可是反感的很,怎么出去救了刘备一次,徐和的态度就转变了?

    李贤不明白在徐和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对方愿意归顺这是好事。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李贤当即笑道:“我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嫌弃?”

    “主公信我吗?”

    李贤毫不迟疑,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信,当然信,你与周仓是生死之‘交’,我信他,自然也信你!”

    徐和大为感动,他出身黄巾,心里难免有些自卑,如果适才李贤有丝毫的迟疑,即便他心里不说,也会有些疙瘩reads;。

    哪曾想,李贤竟然如此坦‘荡’。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待之!”

    李贤笑道:“我也有一句话要送给你”。

    “主公请讲”

    “只要有我李贤的一口饭吃,就绝对饿不到你们!”

    这句话可谓朴素到了极点,没有荣华富贵的许诺,也没有金钱美‘女’的‘诱’‘惑’,有的只是最粗俗的表述。'棉花糖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话,却恰好击在了徐和的软肋上。

    黄巾起事之前,徐和为什么聚众呼应?还不是因为家乡连年干旱,家中无米下锅,大家实在活不下去了吗?

    像李贤说的这样,有米同食,正是徐和最大的梦想!

    “主公!”

    这一声主公可谓情真意切,李贤听罢之后很是畅快。

    阵斩卞喜两兄弟,成功救下刘备,又收获徐和这等悍将,只要再击败曹‘操’,此番北上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当天夜里,曹军偃旗息鼓,果然并未攻城,而城中的守军也没有冒险夜袭,双方兵马难得地享受了一个安静的夜晚。

    然而,安静祥和毕竟是假象,战争,早已经悄悄来临了。

    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隆隆的战鼓声就已经响起了。

    曹军在饱食一番之后点兵列阵。

    经过紧急的赶制,五十架云梯、八十粮冲车都已经准备妥当。

    这些器械虽然不多,不过却也足够支撑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了。

    从平原郡一路追来,曹军携带的粮秣早已经消耗一空,即便四周的乡堡可以接济一些,可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据说,临济城内存贮着大量的粮秣,夏侯渊可不想让大军饿肚子,速战速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咚咚咚”,踏着沉闷的鼓点,一千名曹军步卒举着铁盾,推着冲车,缓缓地往南‘门’而来。

    城头,神策军的长弓手早已经严阵以待。

    一旦曹军进入‘射’程,长弓手作为远程打击兵种会首先‘射’击。

    夏侯渊麾下的兵马还没有见识过东莱军长弓手的厉害,想必,这一次应该可以给他制造一些惊喜。

    李贤与胡庸、徐盛等人立在城头,隔着老远,密密麻麻的曹军足以让人心生忌惮。

    与散漫的黄巾不同,曹军兵马虽多,可却秩序井然。

    刀盾兵、长弓手、骑军、长枪兵,阵列齐整。

    曹字大旗之下,锃亮的铠甲熠熠生辉。

    这还是东莱军成军以来,第一次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正规军。

    李贤并不害怕,反而隐隐有些期待,甚至是兴奋。

    这就好比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老虎终于长出了爪牙,李贤迫不及待的想看一下,东莱军与曹军之间到底孰强孰劣。

    骨子里,李贤还是个穿越客,对曹‘操’,他还是报有一较高低的想法。

    小胜于禁,说穿了其实有些胜之不武,以五千兵马欺负两千人,实在是有些以多胜少。

    可这一次,在临济城下,真正可以说是堂堂正正列阵对敌了。

    夏侯渊兵马虽多,却处于攻城的一方,而李贤凭借城防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其势均力敌。

    此番,谁胜谁败,意义重大。

    东莱军要是败了,前期积累的军心士气必定一落千丈,而夏侯渊要是败了,麾下的军卒说不定也会军心不稳。

    城外的两万人马当中,有卞喜的六千旧部,有鲍信的四千旧部,还有原兖州刺史刘岱的五千旧部,真正隶属于曹‘操’的老卒只有五千人。

    之前,在平原郡内大胜数场,这些军马们还算卖力,那时候,他们觉得兖州很快就是曹‘操’的天下了,在新主公面前,自然要好生表现一番,这样的话,才能有个好前程。

    两万兵马攻打临济,若是败了,各部人马的军心只怕一样会散掉。

    大家之所以聚拢在曹‘操’的大旗之下,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曹‘操’才是兖州的主人,是兖州、青州的最强者。

    可如果李贤横空出世,让人意识到,还有另外一股势力可以跟曹‘操’抗衡的话,谁会坚持到底,谁会首鼠两端,这样的事情真的就不好说了。

    夏侯渊没有退路,他只能胜,不能败。

    淮南袁术兵多将广,自家主公着急回援,能够留下两万人马已经是极限,真要是打了败仗,耽搁了主公的大计,那自己可就是百死莫辞了!

    不过,夏侯渊毕竟是夏侯渊,即便有了上述想法,可他依旧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地排兵布阵。

    几百步的距离转眼及至,曹军的弓手在冲车的掩护下已经来到了距离城池不过一百步远的地方。

    只要再前行十步,弓手就可以压制城头的守军。

    一百步、九十五步,九十步!

    直到这个距离,城头的东莱军弓手依旧未曾开弓。

    神策军的士卒们掌心已经流出了汗珠,可他们却强忍着,没有贸然开弓。

    李贤在等待机会,过早开弓,只会打草惊蛇。

    只有放进了打,等到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给予必杀一击,这样的话,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战果

第200章 城下初战() 
c_t;城头的守军在搞什么名堂?

    曹军士卒早已经进入了城头弓手的‘射’程之内,可对方却依旧没有开弓压制。'——';:。

    类似的情景在以往的战场上只有两种可能,其一,守军胆寒,不敢战,其二,守军在等待更好的机会。

    曹军从未击败过东莱军,而东莱军却击败了于禁的兵马,按道理,李贤万万没有不战而降的道理。

    那么,真正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守军在蓄势以待。

    李贤好重的心机!

    夏侯渊吸了口气,他知道,沉寂的时间越长,待会儿守军的所爆发出来的攻势就会越猛烈。

    “李贤小贼,我倒要看看你有何手段!”

    不过,久经沙场的夏侯渊并不畏惧,他不认为李贤能够有什么通天彻地的手段。

    曹军不是黄巾,李贤再想轻易获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之前的于禁败了,想必也有东莱军以多欺少的因素在里面,如今,夏侯渊坐拥两万大军,又何惧李贤?

    “吱嘎嘎”踱入‘射’程之内的曹军弓手在同伴的掩护下,弯弓搭箭,开始了试探‘性’‘射’击。

    箭矢高高抛起,很快便跃上城头。

    “嘭嘭嘭”

    没有想象中的惨叫声,近百支箭矢仿佛全部落空了。

    怎么会这样?

    曹军弓手面面相觑。

    夏侯渊揪起了心弦,看模样,守军远比自己料想中的还要强大。

    然而,不等曹军兵将作出调整,城头蓦然传来一声暴喝,“‘射’!”。

    接着,一阵遮天蔽日的箭羽便呼啸而来。

    “盾!”曹军兵将歇斯底里地指挥着。

    “呼啦啦”,曹军前锋瞬间举起了手中的盾牌。

    没有盾牌的那些军卒利落地躲在了冲车之后。

    几百年下来,如何应对弓手的箭矢,攻城一方都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护手段。

    “咄咄咄”,箭矢击打在铁盾上发出了接连不断的撞击声。

    进入守军‘射’程之内的一千曹军装备了最为‘精’良的防御武器,军中最为厚重的盾牌全都集中到了他们手中。

    作为一军之前锋,胜败干系重大。

    夏侯渊不能容许初战失利,士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如果真要是没有了士气,军卒们只能是行尸走‘肉’。

    所以为了增加先锋军的战场存活率,夏侯渊强行征召了麾下兵卒赖以为生的铁甲。

    曹‘操’的五千名老卒也就罢了,无论夏侯渊提出什么军令,他们都会不折不扣的执行,其次就是鲍信的兵马了,原济北相鲍信未死之前,他也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他麾下的兵马讲究令行禁止,也不会有过多的想法,可投降归顺的黄巾军卒,他们就不同了。

    铁甲在战场上是保命的宝贝,曹‘操’把铁甲集中到一处,等于夺走了他们的护身符,向来自‘私’自利的军卒们哪里会认命?

    若不是曹军势大,当场就会有人反咬一口!

    夏侯渊没有意识到,他麾下的兵马已经有了离心离德的迹象,他只是按照自己战前规划的那般,按部就班地下达着军令。

    为了一击奏效,此番,东莱军可谓全军总动员,营中的两千名弓手全部集中到了一处。

    第一‘波’箭羽足足有九百支,即便曹军防备严密,却还是出现了几十人的折损。

    死去的那些,多数都是贪功冒进,没能及时做好防护的军卒。

    “小心!”

    “守军弓手厉害,暂避一二才是正经事”

    “守军早晚会疲惫,快快躲入盾后,等他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就是我们大举前进的机会”

    在城头密集的远程箭矢打击下,曹军的弓手连反击的胆量都没有。

    也幸亏曹军没有冒然出头,不然的话,东莱军轮换的箭手就要立功了。

    城头上,两千名弓手完全占据了城墙的运兵通道,他们周而复始地弯弓搭箭,抛‘射’而出。

    密集的箭羽仿佛没有穷尽一般,城下的两千名曹军已经折损了四五百名,剩下的那些紧张地避在盾牌之后,不敢有半点动作。

    夏侯渊看到这一幕,顿时明白,己方人马士气已衰。

    开战之前,谁也没想到城头的守军竟然有如此猛烈的攻势,看这箭矢的模样,对方起码有三四千弓手!

    夏侯渊不清楚,李贤麾下装备的长弓与汉朝的制式角弓不同,非但力度准度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便是在节省力气方面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

    正是由于对东莱军的预估失误,夏侯渊才错判了军情。

    城头上的弓手如此之多,在没把他们的气力耗尽之前,只怕曹军是不可能有半点建树的reads;。

    夏侯渊大手一挥,另外一支兵马又往前压进了。

    守军的弓手毕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会疲惫,他们的箭矢也总会有消耗殆尽的时候。

    一味的躲避奈何不了临济城,唯有进攻,**‘裸’的攻击才能威胁城防。

    “咚咚咚”,战鼓再度擂了起来。

    与之前相比,鼓点的节奏加快了许多。

    曹军士卒顿时明白,这是主将夏侯渊在催促他们快些前进。

    “夏侯将军有令,前军出击!”

    “违令者,斩!”

    蜷缩在铁盾之后的曹军无奈,只得慢吞吞地移动着盾牌,一点一点地往前靠近。

    城头的弓手每人都已经‘射’完了三轮箭矢,曹军龟缩不前的时候,弓手奈何不得他们。

    可现在,曹军往前开赴,行动间,难免会‘露’出破绽。

    “‘射’!”

    三轮齐‘射’之后,徐盛早已经下达了自由‘射’击的命令。

    有了目标,弓手们顿时干劲十足。

    城下的曹军那可是一把一把的铜钱呀,只要杀了他们,军功薄上肯定会多出这一笔战功。

    有战功,意味着可以从李贤手里换取更多的铜钱。

    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东莱军中的长弓手也不例外。

    看到曹军‘露’出的破绽,东莱军们顿时大喜过望。

    “‘射’!”

    夏侯渊错估了形势,以为城头的守军顶多还能抛‘射’两轮箭矢,再多一轮,弓手们肯定力有不怠。

    哪曾想,换装了长弓之后,东莱军中的军卒每个人都可以‘射’出六七轮的箭矢,不要小看多出来的这两三轮弓箭。

    在敌我双方的战场上,往往一轮箭矢就有可能改变胶着的战况。

    “哈哈,痛快,实在是痛快!”胡庸早就取来了一捆短矛,他四处找寻着下手的目标。

    一旦发现有头戴红樱的军将,胡庸便咬牙切齿地投掷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