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的船只全程送到摩尔曼斯克,就连燃油补充也准备好了。此时,各舰的油库中仍有不少于40%的剩余,即便是以20节航速行进,也足够返回德国本土。如果再能有1万吨燃油的补充,那么各舰完全可以开足马力,从巴伦支海一路飙回德国。
“元首和元帅为了百分之百的保证胜利和宣传效果,真是下了血本了。”方彦啧啧开口,登时引来周边众人一片怪异的眼神。在当前所有德国海军官兵的心中,希特勒和雷德尔都已经是神圣般的人物。看到伯梅投来的严峻目光,方彦自知语失,不过他毕竟是和德意两国高层政要都谈笑风生过的身经百战的人物,当下便春水无痕的转开了话题。
接下来的时间里,德国舰队便在寒风肆虐的北极圈内开始了航行。时值秋季下旬,北极圈附近虽然还没有进入极夜,但其日照时间已经大幅缩短,根据方彦的统计,每天竟然只有不到8小时是可以见到太阳的白昼期。不过与此同时,让德国舰队头疼的浮冰也消失无踪:因为他们现在所处的罗弗敦海盆正是北大西洋暖流的活动区域,即便是在最为寒冷的隆冬,水温也从来不会低于5度。见此情形,德国水兵们也都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外界海面上的波涛云雾,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陌生而又好奇、值得在自己的航海历史中增添一抹亮色的探险经历。
临近挪威北部,海面上开始有零星的船只出现,这是挪威港口纳尔维克、和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港日常吞吐货物,所带来的商业运输。依靠雷达的掩护,德国舰队避开了这些民船,继续向东北方前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的诺尔辰角也被德国舰队抛在了身后。10月14日傍晚,在深沉黑幕的笼罩下,摩尔曼斯克港的那片犬牙交错的大陆架已经遥遥在望了。
skbshge
第225章 北方舰队()
一缕晨曦从东方海平线上逐渐亮起,为这方天地带来了灿烂和光明。
从齐柏林号航母的露天舰桥放眼看去,只见曲折交错的海岸陆地上,呈现出的是与温暖的中欧截然不同的棕红颜色;深绿色的针叶类植物星罗棋布的点缀其间,别有一番属于极北冰原的苍茫和壮阔。大量帐篷式尖顶的建筑矗立在临海岸边,并一直向内陆绵延开数千米远,血红色的镰刀铁锤旗帜在码头上空高高飘扬,向世界彰示着这座港口城市的不二主权。
方彦静静眺望着这座沐浴在晨光之下的港口城市,心中不禁泛起了几分造化弄人的荒诞感觉:历史上,超过1000艘次的盟军船只跨越北角航线来到这里卸货,为苏联提供了数百万吨的宝贵战争物资,然而此刻,跨过同样的航道来到这里的,却是飘扬着红底*字旗的德国舰队。这种敌友角色的快速转换,正应了那句在国际关系中永恒不变的真理:没有绝对的阵营,只有绝对的利益!
“俄国人派舰队来迎接我们了。”看到远方苏联军港内一艘艘战舰鱼贯驶出,伯梅颇有些高兴地说道。他倒是没想到这群野蛮暴虐的红色斯拉夫牲口也能有文明绅士的一面,对自己这支悬挂中将指挥旗的舰队给予了极高的礼节。喜悦之下的伯梅下令各艘航母准备礼炮发射药包,并以21响的最高规格予以回应。
只怕对方是来向我们展示肌肉的。方彦在心中暗自撇嘴道。自从1933年希特勒掌权以来,德苏关系就因为两个独裁政党之间的尖锐********对立而急速落至冰点;虽然双方在1939年8月23日再次携手合作,但那份固有的罅隙却是刻在了骨子里,再难以回到十几年前魏玛共和国的蜜月时代。此刻面对德国舰队的到来,苏联北方舰队又怎么能在心怀不轨的帝国主义列强面前输了气场和颜面?不过在方彦眼中,这却是他了解这支苏俄北方舰队的一次机会。毕竟在自己的提前布局下,整个苏联红旗舰队的面貌,都和历史上有了根本性的差距。
水花纷涌,尾流蒙蒙,悬挂着红星和镰刀铁锤旗帜的苏联海军战舰向德国舰队不断靠近;高高的绳索上挂满了彩旗,连贯起来赫然便是一句极富礼节的祝福旗语。不过渐渐的,伯梅却有些变了颜色,因为他发现对方战舰的姿容和规模都相当不俗,即便是在欧洲列强当中,这支苏联舰队都属精锐了。
“那是俄国人的战列舰么?她装备有4座双联装主炮,也不知道是伏龙芝号,还是苏维埃级当中的某一艘?”霍夫曼皱眉打量着逐渐驶来的苏联战舰,又是疑惑又是眼红的说道。当前,虽然德国海军有了空前强大的俾斯麦级,但在规模数量上却仍旧远远不及其他列强:即便是算上正在海试的提尔皮茨号,德国海军现在也只有2艘战列舰处于服役序列之内。现在看到苏联人在这片寒冷的冰海竟然也部署有战列舰,这让霍夫曼感到十分不悦:从什么时候起,连苏联这个没有工业的野蛮国家,在舰队阵容上也变得这么强盛了?
“这是苏联红海军的伏龙芝号战列舰,1927年6月于列宁格勒的联盟造船厂铺设龙骨,1930年8月建成竣工。标准排水量30500吨,满载排水量35200吨,设计最大功率7。5万马力,轻载试航时曾用8。5万马力创造了25。9节航速的最好成绩。不过,虽然她装有8门356毫米L52主炮和16门130毫米L55副炮,纸面战斗力十分强大,但她的内在装甲防御却存在好几处致命缺陷,完全不值得我们过多畏怯。”方彦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自信十足的开口说道。
“约纳斯,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伯梅惊讶地转过头来,神情间满是不可置信。作为战争的核心重器,战列舰的详细性能绝对是一个国家最高级别的军事机密;除了火炮口径和数量由于太过显眼、无法逃过有心人的观察之外,其他的诸如排水量、航速、火控指挥系统、和装甲防御等数据,都是外国人员无法直接触及的未知谜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各国海军只能通过对目标战舰的外形观察,连蒙带猜的给出一个大致数据;然而此番方彦不仅给出了苏联战列舰准确的火炮身管倍径,就连她的吨位和具体动力输出,也精确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方彦咳嗽一声,道:“联盟造船厂曾经是布罗姆…福斯在苏联的分社,这艘战列舰正是我们在12年前帮助苏联人全权设计建造的。除了火炮是苏联人提供的旧货之外,包括所有附属设备在内的整艘军舰,都是由我们的人员设计和建造,因此对她的各项指标再清楚不过。为了多增加吨位挣钱,我……我们的设计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全面防御构型:伏龙芝号的垂直防护是300毫米主装甲+150毫米上装甲,水平防御则是30毫米露天甲板+位于第三层甲板处的60毫米主甲板。这种核心舱的防御强度,只在水平防护上比德意志的末代战列舰巴伐利亚级略强一点,倘若炮战距离超过1。8万米,她的甲板防护就不够用了。”
听得这番话语,指挥室内众人的目光都有些古怪,不过想想之后,伯梅等人便也都释然了。俄罗斯这个粗犷的战斗民族向来就不是搞战舰这种高精尖武器的料,早在帝俄时期便向国外广泛引进造船技术,直接购买的一线军舰更是多达两位数。在苏德关系堪称蜜月的时期,德国船厂为苏联造舰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不过,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使得苏联人的这笔投资很快就变得弊端尽显:在敌视眈眈的**德国面前,苏联战列舰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跟在伏龙芝号后面的那两艘大船,是苏联人的斯维尔德洛夫级重巡洋舰。她们是与伏龙芝号同时期建造的舰艇,标准排水量14200吨,12万马力的功率为其提供了32。3节的航速,最大载油量2800吨,航程6500海里16节。”
方彦发现远方那几艘苏联战舰全都是自家船厂建造,索性便把她们的老底全部抖了出来:“虽然她们装备了8门世界巡洋舰家族中威力最大的203毫米L60主炮,但这型火炮却完全是苏联军工部门为了讨得斯大林欢心的献礼产物。为了追求1000ms的超高炮口初速,这款203毫米火炮的炮膛烧蚀极为严重,以至于平均寿命只有可怜的10发,在实战中根本等同于废炮。后来苏联人在我们的技术援助下减少了发射药量,以炮口初速降低至900ms为代价,才将身管寿命增加到了200发。因此,这款203毫米炮的威力也就是欧洲L50的水平。”
“真没想到,这些漂亮的军舰竟然会有如此严重的缺陷。”霍夫曼咂了咂嘴,看向这些苏联战舰的眼神登时就从欣赏渴切变成了骄傲和怜悯。俄国人毕竟是俄国人,在这种高端工业领域注定不如德意志远矣。
“其余六艘暴风级驱逐舰,同样是我方设计师执笔的外销作品。在苏联官员的要求下,标准排水量2150吨的她们装备了5门世界驱逐舰家族中威力最大的130毫米L55主炮,然而这却造成了她们的重心过度上升,船体复原性不足,只能在风浪较小的近海活动。”方彦有些兴致阑珊地说道。他原本还想着苏联北方舰队中会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新舰,可以趁这个机会踩踩点,结果却发现,对方的阵容全都是联盟造船厂在20年代末为苏联建造的首批舰船。当初,为了尽可能的从俄国人手中黑下更多的卢布,方彦可没少在设计上给俄国人掺沙子,对自己的作品可谓是了如指掌。如果真要他细说这些战舰的缺陷,几天时间都不够用。
不过看到这些原本不存于历史的战舰出现在自己面前,方彦心中仍是有说不出的自豪意味:在他的布局下,苏联果然走上了一条大建氪金的不归之路。
正交流间,海面上礼炮轰鸣,光火绽放,两支舰队已经近在眼前。双方官兵走上甲板,用好奇的目光打量对方的一切:德国水兵惊讶的发现,几艘苏联大型战舰的舰桥竟和自家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巡有颇多相似,而苏联水兵则对德国航母的斜角甲板兴致浓厚,不断指指点点。很快的,苏联伏龙芝号战列舰上打出了一片新的旗语:请德国朋友派代表上码头,商讨具体的船台使用和燃油补充问题。
“约纳斯,你去和俄国人接洽吧。”伯梅将目光投在了方彦身上,开口说道。这名青年的家族曾经和俄国人打过交道,现在他正是合适的人选。
skbshge
第226章 情理中的顺利()
伴随着柴油机的突突声,搭乘交通艇的方彦走上了摩尔曼斯克的码头。
长空蔚蓝,阳光清冷雪白,一队身着深蓝色衬衫的苏联水兵正手持步枪分列两侧,用警惕的目光注视方彦及几个跟班的到来。黑色的圆形大盖帽上,一颗颗红五星显得格外耀眼。在这些水兵中央,3名衣着华丽庄严的高级军官并肩站立,眼见那名年轻俊朗的德国中校走到跟前,他们都神情肃然的向对方致意,然后便伸出右手,完成了初次见面的所有应备礼节。
“苏联红海军北方舰队司令瓦连京中将……”当方彦和最中间那名军官握手致意的时候,旁边的苏联翻译恰到好处的介绍道。听得翻译的言语,方彦忍不住心中一惊:眼前这个瓦连京虽然胡须茂密,但眉眼间分明才是个三十多岁的青壮,考虑到毛子男人的外观年龄普遍比其真实年岁偏大,对方估计也就比自己大两三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家伙,竟然就已经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司令大员,其海军中将的耀眼衔位,让向来以晋升速度骄人自傲的方彦为之咋舌!
方彦定了定神,抬步走到下一人面前,只见这名轮廓硬朗的男子竟似还不到30岁,然而其身上却已经穿上了气度俨然的华丽服装。经过翻译的介绍,此人竟是摩尔曼斯克港口守备司令叶夫根尼上校。已经有了免疫力的方彦没有表现出失态,在与其握手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最后一人。让方彦略感诧异的是,最后这人却是个皮肤褶皱的高瘦老头,一双狭长的眼中隐现精芒;而他的服装也并非是苏联海军的标准深蓝,而是黄绿色上衣搭配黑色长裤的奇特式样。
“这位是尊敬的海军内务人民委员部奥列格中校……”翻译的声音中带有一丝颤抖,竟是不敢直视老者的双眸。听得这名老者奥列格才是个中校,方彦明显愣了一愣,片刻之后,他忽然心念电转,片刻间便明白了眼前这几人的古怪来源。
“本人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中校布罗姆。司令官阁下需要坐镇舰队,无法上岸与各位见面,因此特别委托本人与苏联友军进行商谈。”面对军衔高过自己的苏联军官,方彦不卑不亢地开口,几句话就将要表达的信息向面前几人尽数道来,“根据苏德外交部达成的协议,贵方将允纳我方1艘轻型航空母舰,2艘重巡洋舰进入干船坞,同时为我们提供1万吨重油的燃料补给。请贵方核实我准备入坞舰船之身份,并告知我方进行燃料补给的具体泊位。”
年轻的叶夫根尼看了方彦一眼,道:“伏龙芝号战列舰刚完成大修,因此原本是她专属的1号船台可以租借给贵方使用。重油我们同样有所准备,此刻已经在17号泊位处安放了油泵和管线,贵方船舰可以到那里接受补给。”
见到俄国人如此爽快地应承下来,方彦不禁有些意外。他本以为自己此行会遇到一些麻烦和波折,这让他在交通艇上临时准备的一通说词全都失去了效用。不过经过一番思索,方彦却觉得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为了驱使苏联给德国远洋舰队提供便利,德国政府肯定是在外交和经济利益上做出了让步;就算这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但在当前形势下,德国付出的代价显然是要远高于正常时节。再联系到苏联在瓜分波兰问题上的狼吞虎咽,以及在与德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上的腹黑贪婪,都使得德国对苏联这个临时新盟友怒上心头,隐隐有要暴走的趋势。如果苏联这次再在履行义务上玩什么花样的话,势必会彻底惹恼德国,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绝不是斯大林愿意看到的了。
当前,英法虽然已经对德宣战超过一个月,但他们在西线战场上却是一动也没动:其不仅没有沿莱茵河一线发起陆上进攻,就连派遣飞机轰炸德国鲁尔工业区都没有去做。因此,德国陆军在西线可谓毫无压力,而那支刚刚才在波兰战场上大展神威的主力集团也正是无所顾忌的时候,完全有能力向东进攻苏联!
虽然斯大林断定德国这么做的可能性不足2成,但他现阶段却没有任何打算,要把苏联带入到一场战争当中。要是真把德国逼急了和苏联干一场,最后渔翁得利的,还不是英法那些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只怕伦敦和巴黎的那些政客们,此刻正望眼欲穿地盼着苏德这两个****独裁的***国家在瓜分波兰之后,因为失去了缓冲区而产生龃龉,并在一场狗咬狗的战争中拼个同归于尽呢!
单就国际政治来说,斯大林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深知其中三味的精明猎手。他明白什么时候该锱铢尽取,什么时候要慷慨大方,几乎每次都能为苏联捞取最多的好处。德国现在就是一头凶狠却冷静的野狼,被熊夺走部分食物还可以忍,再多就要出事了。更何况,现在斯大林还有一个不能惹毛德国的关键理由:他发起的肃反运动已经株连了太多军官,现在红军战力堪忧,迫切需要时间来进行恢复。
“中校先生,贵方是我们远道而来的忠实朋友和尊贵的客人。我们今天准备在港口司令部举行欢迎晚宴,如果贵方舰队司令不便前来,那么就请您和您的部下一定要参加宴会。”满脸茂密胡须的瓦连京中将出声开口,脸上竟满是真诚的笑容。就连那名面目阴鸷的奥列格老头,也向方彦投来了温和的目光。跟随方彦而来的几名尉官登时心中一阵感动,之前对红军的敌视和偏见登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布尔什维克的目标是要消灭资本家,对国内民众的荼毒镇压更是泯灭人伦,但这些和咱们一样干海军的俄罗斯汉子们,可真是热情好客的好人啊。
方彦见状大感愕然,这什么情况?自己和这几名毛国军官乃是初次见面,今天上岸也是来求对方办事的,自己不送礼就把事情办成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怎么这几个毛国军官还对自己如此热情相迎?想到某种可能,方彦全身登时一阵恶寒;然而对方可是三个人,不可能都同时身怀那种惊人的癖好吧?
“既然中将阁下盛情邀请,我非常乐意尊重您的意志。”方彦向身旁几人各自使了一个眼神,随即换上笑颜回应道。与以往不同,这次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旁边有战友可做接应。方彦倒想看看,这帮苏联人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
在苏联方面的配合下,方彦很快就走完了战舰进港所需要的文书手续。随行的一名中尉随即拿着这些材料,马不停蹄地乘坐交通艇返回旗舰,向伯梅报告岸上的情况。趁着当前天色未暗,方彦走到休息室的窗户前,开始仔细观察港口内的情况:德苏的友好关系只是暂时性的,说不定两三年后,这里就会成为战场。
“苏联人还真是看重这座北方军港啊。”方彦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军营和仓库,眼眸中不禁露出了几分惊讶与感慨。这里的基础建设竟然比西欧的一些港口都毫不逊色,光是那七座从坚硬的冻土岩层中生生开凿出的干船坞,就让方彦为之心神惊动,油然生出震撼之感。此外,方彦还在港口西面的山丘高地上发现了2座双联装重型岸炮。虽然由于距离太远,方彦无法判断出它们的口径,但这种岸防重炮都需要庞大的地下工事来进行伺服,而这里面的工程量绝对不会少。
对于苏联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片远离欧陆腹心的北方荒蛮之地的行为,方彦自是心中镜明:翻开地图便可发现,摩尔曼斯克是整个苏联唯一一座能够向远洋自由投送力量、且终年不冻的军港。除此之外,无论是列宁格勒西面的喀琅施塔得,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还是距离莫斯科8000公里的海参崴,都会受到长达3个月的冬季封冻、或是内陆海洋的出海口被别人掐住的影响,致使舰队的战略威慑力大打折扣。虽然从摩尔曼斯克进入大洋还要经过风高浪急的北角航线,同时航程也十分遥远,但这却是苏联海军驰骋蓝水的最理想基地了。
想到苏联人不仅打造了一支大舰队,还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