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会失去所有战斗力;即便个别成员侥幸不死,各主要设备零件也都将被摧毁,再无法继续使用作战。
在炮弹装填过程中,驾驶员已经踩下油门,向目标隆隆驶去。那辆法国坦克似乎是已经丧失战斗力了,整车傻愣愣的停在田埂上,对正在靠近的敌人毫无反应。见此情形,鲍尔特放心下来,注意力逐渐从这辆坦克转到了周围的战场上面。忽然间,它的炮塔毫无征兆地旋转起来,迅速对准了鲍尔特的视线。发现情况不对的鲍尔特只来得及往驾驶员右肩一脚狠踹,一团火光便绽放在了他眼前!
“叮!”尖锐的响声如同石子刮过墙壁,鲍尔特只觉得坦克微微一震,随即便恢复了正常,心中登时大石落地。经历过波兰战役的他对这个声音再清楚不过:这正是敌方炮弹被自己的装甲弹开,未能击穿的表现。
只是……法国人的炮弹威力也太小了点吧?心中稍定的鲍尔特瞬间浮现出这个念头。刚才,坦克被击中时的整个冲击感还不如撞到路边一块稍大的石块,声音也十分轻微;不仅远远比不上波兰人的37毫米博福斯战防炮,就连波军7TP坦克上的20毫米机关炮都还要逊色。这种程度的攻击别说是正面了,就连山猫坦克最薄弱的20毫米后部装甲都无法击穿,而此时双方的距离只有不到400米!
“原来法国坦克就这点实力?真是白白浪费了刚才那发金币弹!”疾声命令炮手反击的鲍尔特瞬间信心大增,并对刚才自己的谨慎行为后悔不迭。自己早该意识到,没有装备长身管火炮的H…35是不可能具备多么强的反装甲实力的,凭借山猫的防御,足可冲到近距离上与之一战。在300米内,50毫米口径AP弹的穿深也能达到48mm,只要入射角度不大,击穿敌人绝对有机会!
事实上,法国坦克的实力比鲍尔特认为的还要差劲。
作为被法国骑兵部队选中的装备,哈奇开斯…35坦克却一点都没有骑兵应有的迅疾与锋锐。它全重11。4吨,发动机功率却只有78马力,这使得其推重比仅为可怜的7。1,越野速度撑死只能跑到13kmh。此外,由于修建马奇诺防线吞噬了太多军费,缺乏资金的法国陆军只给这型坦克装备了37毫米L21短管榴弹炮——这款火炮就是一战时期雷诺…17坦克的主炮,到了今天法国人还在使用!
虽然德国山猫坦克上的50毫米L40主炮也是二十多年的海军旧款,但那是货真价实的加农炮,而且口径还更大,其在反装甲上先天就具备明显优势。德国军工厂稍微增大它的药室,牺牲部分身管寿命,顿时就是一门500米穿深43mm的合格坦克炮。其榴弹威力也不俗,帮步兵打打由沙袋土石筑成的工事毫无压力。
相比之下,法国H…35坦克的这门火炮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即便发射APCR弹,其在100米外的穿深也只有可怜的21mm,而如果使用AP弹,最多就只能贴脸打装甲车,连1号坦克都能在它面前抖擞笑傲。毕竟,这只是一门短管的榴弹炮,当年其设计初衷就是支援步兵,反装甲的活根本就不该让它去做!
用了两年之后,法国人自己也觉得这门炮的威力实在太弱,该找个替代品了。于是从1937年起,新生产的H…35换装了L35的长管37毫米炮,其在100米外的AP弹穿深勉强增加到30mm,算是基本具备了反装甲能力。
同时,新生产的坦克也换用了120马力发动机,其机动终于摆脱了令人抓狂的龟速级别。由于整车改动颇大,全重已上升到了12。1吨,这批坦克被重新命名为H…39,算是令人耳目一新。不过在山猫的装甲面前,H…39的火力仍然像是敲门砖绵软无力。
哈奇开斯坦克唯一值得称道的,就只剩下了它的防护。其车体和炮塔均拥有全向40mm装甲,在车体前部还是呈倾斜布置,侧后方的防御水平比山猫还要坚厚。只是,这种步兵堡垒的战术理念,已经完全落后于当今的机械化时代,对H…35一句评价可能足矣:它是堑壕战中最出色的突破武器。
由于哈奇开斯系列战车的性能不尽如人意,法军骑兵(机械化部队)便也没有把宝都压在它们身上。真正被法国人倚为主力的,是索玛公司生产的S…35坦克。后者和哈奇开斯系列形成高低搭配,此时便有200余辆在与德军交战。
该型坦克重19。5吨,功率190马力,主要武器为一门47毫米L35加农炮,可在100米外击穿45mm装甲。而它的防御也在哈奇开斯坦克基础上有所提升,前装甲增加到47mm,在倾角的加成下,最大等效厚度大约能达到65mm。
单从纸面上看,法国骑兵部队的坦克似乎并没有多么差劲。H…35虽然是渣渣,但改进之后的H…39也算勉强拿得出手了;而全重将近20吨的S…35更是堪称良好,与德国的山猫式各有所长,几乎算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但是,坦克的优劣并非是几个简单的性能数字就能权衡得了的。当前,所有的法国坦克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们的人机工程出了大问题。
在整个30年代,法国经济都没能走出大萧条的阴影,再加上耗资巨大的马奇诺防线的修建,使得本就囊中羞涩的法国陆军在采购坦克的项目上苛吝异常。法国陆军高层对国内军工企业生产的坦克只认一个字:钱,只要满足了陆军提出的性能要求,谁家坦克最便宜,就向谁订货。为了不亏本,各家军工企业只能挥起锉刀砍砍砍,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坦克头上的炮塔部分。
skbshge
第399章 装甲碰撞(3)()
为了降低坦克造价,法国军工企业大刀阔斧地将锉刀挥向了炮塔。他们发现,如果把炮塔小型化简单化,使其只容纳1人,那么不仅将节省炮塔本身的成本,还能大幅降低车体内部对空间的要求,从而实现整车的全面瘦身。更何况单人炮塔的设计也有先例可循:当年被誉为经典畅销世界的雷诺…17,便是属于此类。
于是乎,法国坦克便一直沿着单人炮塔这条科技树向上攀登了。无论是早期的D1,还是最新式的索玛…35,所有法国坦克都顶着一个小巧玲珑的袖珍炮塔,即便是接近30吨的B1重型坦克也不例外。法国陆军对本国企业制造出的这些战车大为满意:它们不仅造价低廉,而且只需2到3人即可操控。比起英德那些4人甚至5人车组的坦克,法军单是人员开支,每年都能节省一笔不菲的数字。
然而,法国坦克的车长们却倒了大霉。他们悲剧地发现,整个炮塔里就只有自己1个人,这意味着自己既要履行观察四周局势、协调车内成员的基本任务,还要肩负起炮手的攻击职责,甚至亲自动手装填弹药。如果有敌方步兵出现在附近,车长还要操作火炮侧面的同轴机枪进行射击,而装填弹链自然也该他负责。
进入30年代后期,小型无线电设备已经可以轻松塞进坦克内,于是H…35等轻型坦克的车长们又多了一个新角色:兼职通讯员。面对这个情况,法国车长们顿时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4个人的活全让自己1个人做,就连国内最贪婪的资本家都没有如此压榨雇工!可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整辆坦克内除了车长之外就只有驾驶员,而驾驶员是没办法兼职其它工作的。至于说将坦克内成员数增加到3人,则更加不可能,这些轻型坦克一个比一个简单小巧,再想塞个人进去根本做不到!
而即便是有着专职通讯员的S…35和B1两型新式坦克,车长的任务同样极其繁重。因为这两款坦克的通讯员是坐在车长身后,距离还相当远,这使得前者无法帮车长装填弹药或者操纵机枪,车长一个人仍然要被劈成3个人来用。
相比之下,只是兼职通讯员的德国山猫坦克的车长,已经可以用生活在天堂来形容了。而就连一向以人机工程差而闻名的苏联T…34,也比法国坦克强出太多:T…3476的车长只是兼职炮手,从弹药架搬出炮弹进行装填的体力活还有装填手在做。
对于这个问题,战前法国装甲兵的一些基层军官就曾向上级提出过。然而他们人微言轻,加之法国陆军高层对坦克并不看重,因此这些声音始终没有被关注。在甘末林等人的眼里,坦克只是步兵的辅助武器,在近距离上敲掉敌人的火力点即可;当年雷诺…17都用的是单人炮塔,现在没理由要做出变动。这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行为,在当前的激烈坦克战中顿时引发了严重后果。
经过一番交手,德国装甲兵很快就发现这些法军坦克蠢笨的像是野兽。后者对战场变化反应极慢,只要前方有事物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力,那么即便有德国坦克从侧翼逼近到了其不足百米的极近距离,法军坦克也像是瞎子一样毫无反应。
而法军坦克的射速及精度也比德军差一大截,再加上其本就感人的穿深,对德军坦克的造成威胁更加轻微。最重要的是,法军坦克协同混乱,H…35系列的车长根本没精力再去操作电台,这使得他们很快就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
针对这一情况,德军装甲兵很快调整对策。他们以部分兵力在正面与法国人炮战周旋,另一部分坦克则凭借其机动性进行短距离包抄绕后,专注于操炮攻击前方目标的法国车长常常反应不过来,就被侧面的敌人猛烈开火,全车战殁。而德军的指挥配合更是甩开法军好几条街,在局部战场上,他们几乎永远都是在以多打少:那些孤身冒进的H…3539纷纷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炮火所覆盖,即便其装甲坚厚,在近距离上也无法避免被低入射角袭来的炮弹击穿的结果。
如果说德军大部分山猫坦克击穿敌人还十分勉强的话,那么20吨重的雪狼就完全是战场上的收割者。75毫米L43火炮所指,只要炮弹命中目标,且入射角度不大于30度,那么就必然会摧毁这辆坦克。伴随着一声声几乎和野战炮相近的浑厚轰鸣,法军坦克被接二连三的击毁,虽然雪狼的数量只是占到德军坦克总数的八分之一,但它们取得的战果却令法国人胆战心惊!
长空湛蓝,陆地硝烟弥漫,激战到下午时分,法国人率先支撑不住了。他们已经在战场上丢下了近150辆坦克的残骸,装甲力量损失达到2成,但取得的战果却寥寥无几,放眼望去就没看到多少残破废弃的德军坦克身影。法军车长们绝望地向指挥官报告,自己向敌军坦克正面开火,炮弹就会毫无悬念的被弹开,只有用钨芯穿甲弹攻击敌人侧面才会有效。而敌军坦克却能从正面将自己击毁,尤其是一款长炮管德国坦克,简直就是专门克制自己的战场开罐器!
“各坦克部队撤回,步兵展开掩护式攻击。”战场后方数公里外,法军指挥官朗贝几乎是咬着牙下达了这道命令。他完全没料到前线坦克部队竟会败得如此之惨,自己的装甲力量一个照面就丢了1个团,再这么打下去,用不了两天就会损失殆尽!现在,朗贝只能派步兵上前去挡枪眼,先把坦克部队保下来,否则的话,自己这3个机械化师就真要成为没有坦克的空架子了。
面对法军的调整,霍普纳同样见招拆招,做出了最针对的回应。各装甲团化铁拳为细剑,重点对法军步兵进行突破穿插;后续乘坐运兵车的步兵则迅速跟进,填补坦克冲锋产生的空白。战至夕阳沉落时分,一个个法军步兵营已陷入包围圈,战场上火光冲天,照亮了法国士兵们满是脏垢、疲惫、绝望、和恐惧的脸颜。
“什么?朗贝的部队遭遇德军装甲主力,半天之内损失兵力超过4千名?”
位于法国北部边境的一处村镇里,联军总司令甘末林接到前线发回的消息愕然出声道。他将电报反复看了好几遍,然后深深呼吸沉思起来。毫无疑问,德国人在比利时方向投入了他们最精锐的力量,否则绝对无法让朗贝所部吃这么大的亏,连坦克都丢了一大堆。想到这里,甘末林心中就肉疼不已:那可是150辆坦克,以法军的编制完全能够组建起1个装甲师了!
“这场战争……有些不妙啊。”甘末林喃喃低语,眼中露出了几分凝重之情。朗贝指挥的3个机械化师是法军战斗力最强的几支野战部队之一,竟仍然被德国人正面击败,即便电报中也提到法军的顽强战斗杀伤了数以千计的德国步兵,甘末林同样无法乐观起来。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德军的实力,从今天这场发生在布鲁塞尔以东的战斗来看,大半年前波兰人的覆灭绝对败得不冤!
“不能再重蹈波兰人的覆辙了。”甘末林沉吟思索,对今后的作战顿时有了决断。从即日起,联军应该广挖战壕,遍设地雷,建立多条防线深蹲固守,在力量积蓄完成之前,绝不主动出击和德国人打运动战。既然你的部队在对攻战当中这么强劲,那我就缩到龟壳后面和你玩静态防御:就算你的坦克再逆天,面对地雷阵和战防炮群组成的密集火力网,也休想能顺利突破战线。
虽然早在半年多前,甘末林的战争计划就基本上是这一点,但那其中却还包含了一些积极的行动,比如朗贝的机械化军团迅速开进到主力部队前方,以遏制德军先锋的进攻。而现在,甘末林却是打算如林徐进,彻底在比利时方向打造铁桶防线了。德国装甲师的锋锐着实震撼到了这名老军官,使得他对自己部队的野战信心迅速下跌,以至于后者只有呆在阵地后方才能令他感到心安。
事实上,这种心态在法国陆军当中并非甘末林一人独有。马奇诺防线在提供给了法国边境安全的同时,也把法军中残存的最后一丝进取精神抹杀得干干净净。法军没有一支部队重视野战进攻,平日里根本就疏于这方面的训练;一旦战斗受挫,立即便会抱起他们所信奉的防守教条,准备做缩头乌龟开挖战壕。
“报告,第9集团军司令部发来急电!”一名通讯官步履匆忙地跑进了指挥室,将电报递出说道。还在思索比利时战局的甘末林扫了几眼,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电报中称,一支德国装甲部队于今天傍晚突然从阿登山脉中冲出,目前正在猛攻色当要塞。由于事起仓促,色当守军还没来得及集结就匆忙参战,预计最多坚持到明天下午,马斯河东岸的城市区域就将被德军攻占。
“克拉普是怎么搞的,连小股德军都收拾不了?”甘末林语气不忿,将电报拍在桌上大声斥责道。在北线朗贝所部首战失利的背景下,甘末林已然对德军主攻方向是在北面坚信不疑;就算德国人也在中路阿登山区布置了一些兵力,那也只是辅助力量,更何况阿登山区根本容不下大部队通过。即便是这样,以逸待劳了好几天的法军竟然都守不住东色当,这让甘末林如何不愤怒?
“回电克拉普,让他守好马斯河防线,不允许一个德国士兵渡河上岸!”甘末林面带怒意,对眼前的通讯员说道,“色当方向只是德军的佯攻,他们只会有少量人马。如果克拉普这样连马斯河也守不住,他也就不用再继续服役下去了。”
skbshge
第400章 突破(1)()
爆炸轰雷叠响,枪声如骤雨密集,位于马斯河东岸的色当主城区,此时已是一片惨烈血战的场景。几十辆坦克长驱开进碎石遍地的城镇街道内,丝毫没有顾及装甲车辆在巷战中施展不开的困顿窘境,数千名德军步兵更是舍生忘死,用自己的血肉对法军展开疯狂冲击。尽管夜幕已经降临,但城内依然枪声震天,不断有楼房在熊熊烈焰中轰然坍塌,尽显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传令第10装甲师,今天午夜之前必须给我拿下色当!”位于城郊田埂的一片空地上,古德里安向自己的副官大声咆哮道。他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疲惫,原本整洁笔挺的军服也因为三天的劳顿而变得脏污褶皱,然而他的眼眸中却充满了坚毅与决绝,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亢奋凝聚。看到面前道路上蜂拥驶过的坦克及装甲车群,古德里安心中砰砰如战鼓,他竭力想要把这股激动的情绪压制下去,热血却不受控制的涌将上来,让他几乎要在指挥车上纵声长啸。
经过2天半不眠不休的艰苦努力,5月12日下午5时,德国第19装甲军前锋终于驶出了阿登山脉。他们在蜿蜒崎岖的密林中前进了110公里,克服了数不尽的险峻山峰和溪涧峡谷;凭借工兵的勤劳高效和全体人员的一致奋斗,被尤里乌斯…恺撒称为“恐怖”的这片地域,已然成为了德军迈向胜利的通途。此时,第10装甲师除牵引重炮外已全数冲出阿登,第1、第2装甲师的大部队也在像春洪决堤般涌向山麓,面前的无数坦克与车辆都在告诉古德里安,阿登山脉已经被突破了!
对于古德里安来说,没有什么能比这件事更令他心潮澎湃,激动振奋了。在这场西线作战中,德军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迅速通过被普遍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倘若这项行动失败,不仅事先打过包票的古德里安会声誉扫地,德军的全盘战略也将陷入崩坏,甚至输掉这场战争都犹未可知。而现在,他的装甲军已经从山林中席卷而出,只要再渡过面前的马斯河,胜利的大门就将向他彻底敞开!
“另外给第1装甲师发电报,让他们按计划准备充气阀,明天清晨7时即展开一次试探性渡河!”古德里安叫住了正准备跑开的副官,再度补充说道。对于已经抵达色当城下的第19装甲军而言,现在他们需要尽一切努力争分夺秒,以最快速度渡过马斯河,否则每多迁延1小时,法军援兵就会向色当方向开进4至5公里,让接下来的战斗变得更加难以对付。在古德里安的计划里,倘若法军在河流西岸只有很少的守卫,那么德军就有很大把握不用重火力压制,直接一波将对岸拿下。
而即便法军在对岸拥有充足的兵力和坚固工事,古德里安也不会望河兴叹。根据《黄色方案》,德军统帅部把原本支援右翼的轰炸机大队都集中到了中路,加上A集团军群原有的航空力量,总共有超过500架轰炸机可对第19装甲军实施掩护。只要古德里安一通电话打到后方司令部,成群结队的轰炸机就将对河对岸展开毁灭式空袭,这是专属于他的飞行炮兵编队。
时间一分一秒的推移,色当城内依然爆炸声震天,然而枪弹横飞的地点却从城市外围逐渐转移到了河边。由于法军没有料到会有如此多的敌人出现,他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