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随着勃洛姆堡元帅的去位,元首同时身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我内心的反对情绪变得更加强烈。因为如果说先前元首还只是像皇帝一样的名义统帅的话,那么现在他就变成了施利芬一样的角色,真正从各个细节执掌德意志的百万大军。”方彦不疾不徐地说着,语气中没有任何躁动的气息,“当时我唯一庆幸的,就是元首还没有对海军的建设和战术设计做出干预。至于陆军,我已经悲观地为其贴上了失败的标签,不知道何时才能雪洗1918年的耻辱。”
说到这里,方彦眼眸中陡然迸发出明亮的光彩,声音也变得激动了起来:“然而从去年9月起,我才认识到之前对元首的怀疑和猜忌是那么愚昧。他总共只用了2个月的作战时间,就把德国东西两线的400万敌军全部摧垮消灭,这绝对称得上是震惊全球的史诗级特大胜利!没错,这两场战役的主体都是陆军实施的,但谁又能忽视元首在这当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在波兰战役结束后,陆军司令部的将军们没有一人敢向法国亮剑复仇。他们将西方的敌人视为猛虎:比利时军队的果敢悍勇,英军的精锐有素,法军的顽强坚韧,都在他们脑中形成了教条式的印象牢笼。只有元首看穿了这几支军队在表象之下的软弱,力排众议通过决定,坚持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
“而在具体战役执行层面上,元首也以天才般的敏锐及洞察力,乾纲独断采纳了曼施坦因将军的中路突破计划,这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如果没有元首的这两步关键决策,德意志绝不会像今天这样高居欧洲巅峰!同时,这两场战役也证明了元首先前大力支持发展装甲兵和航空兵是高瞻远瞩;这份英睿不仅远远超过了国外的几乎所有领导人,甚至连德国陆军中的大部分将领都比他不过!这个时候,我才认识到元首是真正的天才统帅,在无数情感的迸发当中,于是写出了这首元首的颂曲。”方彦眸光生辉,声音清澈真诚地说道。
雷德尔张了张口,一时间竟找不出什么话语来回应方彦的出言。他忽然发现这名青年并不是在强言狡辩,倘若要追根溯源,希特勒对西线战役的贡献的确是无可取代:如果说坚持进攻法国还只是希特勒身为政客的不切实际的狂想,那么他采纳曼施坦因的计划,就表明他在战术上也是真正下过苦功夫的,能够立即领悟其中的全部要点精髓,并坚信这份策略一定能取得成效。比起英法盟国那帮思想陈腐、策略僵化的首脑决策层,希特勒简直高明了不止一星半点!
难道自己真的是由于和元首在政治上斗了太久,所以才戴上了有色眼镜,对他的一切行动都只看重负面效应?雷德尔不禁暗自思忖。在自己这个挑刺党眼里,希特勒在西线战役中的表现并没有多么了不起,然而在约纳斯这样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心中,希特勒可能真的就是改天换地的神祇,无论怎样歌颂都不为过。这或许可以解释约纳斯为什么会突然跳反帮元首大唱赞歌,正是其忠魂爆发的原因!
不过,对方这话怎么听着这样刺耳呢?雷德尔有些不自然地扭了扭身子,眉头悄然皱在了一块。这名青年大肆赞美希特勒在装甲兵和陆航领域的高瞻远瞩,可不就是在表扬他自己对舰载航空兵的卓越先知,并暗示他是与元首同一级别的天才?倘若自己这个海军总司令还要就颂歌一事对他做出惩戒,那就有刻意针对优秀军事人才之嫌。最尴尬的是,自己还没有办法反击他这个自我标榜的说法!
感到难以就这个话题打开突破口,雷德尔只能选择暂时将其搁置。沉吟片刻,他旁敲侧击地问出了自身最关心的问题,即方彦对于国社党政治运动的态度。
然而雷德尔话才刚说了不到一半,方彦就已经把一切都尽数敞开。方彦无比认真地称,他心中充盈的只是对希特勒个人的尊崇,对当前早已腐败变质的国社党没有任何好感。而他也绝不会成为国社党在海军中的代言人,因为只有在军事领域恪守专业性,才是海军上下始终能保持战斗力的前提所在。
得到这份回答,雷德尔心里一直抑郁不安的情绪终于有了明显缓解。虽然这名青年已经再不是他期望中的理想军官,但16年职业军人生涯终究还是保住了他的三观——感性而污浊的政治不能左右专业性极强的军事,这是绝对不容许逾越的红线。安稳之余,雷德尔终于想起了今天叫这名青年前来的另一个目的:舰载航空兵对陆地战斗的支援方式,雷德尔预感自己很快就会用到这方面的经验。
话题转到军事领域,二人之间那少许的不自然情绪,很快就随着谈论的深入而消失了。雷德尔对陆地支援的整个过程都颇感兴趣,因为眼下英国迟迟不肯认输求和,德国极有可能将迎来第二阶段的跨海作战,届时海军及其下属的航空队必会成为主力浪尖。不知不觉的,雷德尔已经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下了许多方彦曾经遇到的问题,以及他收获的一手经验。待到雷德尔察觉到阳光明显变暗,准备开灯之时,才发现时间竟然已经过了晚餐的饭点。
“抱歉约纳斯,竟然让你陪我呆了这么长时间。如果不介意,能否邀请你在司令部共进晚餐?”雷德尔合上手中的黑皮页,笑着向方彦邀请说道。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会面,雷德尔心里的阴郁和警惕都消散得差不多了,眼前这名青年完全没有他最初以为的那般糟糕而危险,除了对元首有些过度崇拜之外,其它的一切都还颇为令他合意。而且,今天对方还知无不言的叙述了他在指挥对地支援作战当中的经验,这让雷德尔自觉受益良多,因此态度也变得和善了起来。
“荣幸之至。”方彦微笑着举手行礼,内心也悄然舒了一口气。从这副架势来看,雷德尔这边算是勉强稳住了,毕竟他自己今后还要在海军里混上很长一段时间,而配合希特勒把雷德尔挑下台,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会选择的下下策。想到这里,方彦不禁有些感慨,自己似乎很久都没有和雷德尔在一起用过餐了,当年赤诚的真情厚意,终究还是败给了时间对他们彼此身份产生的冲刷改变。
海军司令部的食堂宽阔明敞,包间更是整洁雅致。身为元帅,雷德尔自然享有单独的小灶,过不多时方彦面前就摆上了好几样精致的食物。两人挥动刀叉,在轻松的交谈里将盘子逐渐扫空,正准备结束时,食堂内的大广播忽然发出了雄厚的声响,接着便是播音员罗克韦尔那铿锵有力的标准播报。
“对了,今晚元首要在国会大厦对全世界发表演说,现在时间马上就要到了。”雷德尔低头看了一眼腕表说道。方彦脸上露出少许讶然,随即平静下来,选择留在这里把直播听完。方彦隐隐有预感,希特勒这次很可能要弄出个大新闻,之前他在鹰巢等待了半个多月的和平,现在一言不发就吞下苦果可不是希特勒的风格。
“德意志公民们,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朋友们。今天早晨,英国政府第三次拒绝了德意志提出的和平建议。关于德英停战的指导总纲条件,德国已经通过瑞典政府和梵蒂冈政府,在过去三周里向英国提出过多次——德国不需要赔款,不需要割地,只需要英国把世界大战时期侵占德国的殖民地归还,那么就愿意立即终结不列颠群岛周围的战争状态,让欧洲大地重新沐浴和平的阳光。……”
希特勒声音平和,在征服者的自信当中又蕴含着进退有度的谦逊,寥寥几句话语,一位睿智英武的和平领袖形象便从方彦的脑中浮现。正当方彦惊讶于希特勒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鸽派温和之时,后者渐渐转变的语气令他随之凝神倾听起来。
skbshge
第460章 冲动()
“……现在,我从英国只听到一个呼声:战争必须进行下去!但这不是英国民众的意愿,而是以丘吉尔为代表的犹太资本集团的疯狂垂死挣扎的声音。”
希特勒言辞犀利,话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讥嘲之意:“他们的确宣布过,他们将继续打下去,并且说即使英国灭亡了,他们也要到加拿大继续进行战争。但显而易见的是,迁到加拿大去的人不可能包含4700万英国人民,而是只有那些热衷于破坏和动乱的罪恶犹太集团,以及把人民视如草芥的无耻政客奸贩。”
“毫无疑问,作为尊贵的马尔博罗公爵后裔,丘吉尔先生肯定会去加拿大的。而那些特别热衷于战争的罪犯们,他们的金钱和子女也都早就转移到加拿大去了,可千百万无辜的英国人民却要开始遭受大灾大难。为了自己的肮脏私欲和野心,以丘吉尔为首的一小撮犹太势力不惜将数千万国民推入地狱!”
说到这里,希特勒的声调骤然拔高,如同黄钟大吕般振聋发聩:“翻开历史就会发现,这与几百年间发生在欧洲的战争惨剧,其起因何其相似!如恶灵般飘荡在全球的犹太集团,瞪大了眼睛寻找凶恶残酷而充满野心的代理人,向世界拼命散播战争的硝烟烈焰;而他们则通过战争,疯狂攫取各民族几十上百年积累的财富,在无数人民的累累白骨之上建立起了他们坐拥银海金山的罪恶天国。20年前,德意志民族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但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不寒而栗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经历过的惨绝人寰的痛苦和压迫。”
餐厅包厢里,方彦暗自皱了皱眉。希特勒在这篇演说中攻击丘吉尔、离间英国上下层的关系也就罢了,怎么又开始重弹犹太人趴在全世界身上吸血的老调?真要说起来,英国才是不折不扣的世界毒瘤;即便是抛开对欧洲和平的祸害不提,光是在南非建立集中营和实施种族灭绝,英国人都能当希特勒的老祖宗!
在方彦看来,对英国实施鞭尸挖底的效果,明显要比从感性上攻击犹太人令外国民众信服的多了。方彦觉得如果换成自己上台,怎么也要讲讲英国在南非的种族灭绝,以及在爱尔兰暴戾恣睢等等的光辉历史。这样至少可以让美国那帮上蹿下跳的白左们好好看清楚,与他们血脉相连的约翰牛表兄弟是个什么货色!
“……先生们,我是从最底层的人民里走上来的。我在泥泞血腥的战壕中负伤挣扎过,在萧条混乱的街头受冻挨饿过,对于犹太集团和无耻政客带来的深重苦难,我曾经满嘴苦涩地饱尝,并永远铭刻于心,立誓要将这个人类的毒瘤彻底铲除。正由于这份意志,我掌权后将德国的这两股势力连根拔起,让人民再不会遭受犹太的荼毒。”希特勒的演讲仍在继续,而他的声音也变得愈发雄厚坚定。
“然而今天,丘吉尔及一帮犹太战争贩子仍然把控着英国的政权。他们像恶灵恐惧阳光一样憎恶和平,丧心病狂地要用数千万国民的哀嚎、血泪,以及生命,来浇灌他们罪恶的野心之花,实现他们肮脏卑劣的对金钱的贪婪。对于这些存在,我和全体曾经遭受过切肤之痛的德国人民一样深恶痛绝。既然他们不愿意接受德意志提出的毫无条件、充满诚意的和平,那么我们只能用拳头来解决。”
此时在国会大厦的主讲台上,希特勒劲装笔挺,仪态庄严;面对台下辉煌明亮的灯光,和各国记者镜头的汇聚,他目光凝实坚定,如高山雄岳似的巍然站立。
“我以德意志帝国元首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名义,宣布即日起对英国丘吉尔政权全面开战。德意志帝国将拒不接受丘吉尔政权今后提出的任何和谈要求。我们将在非洲作战,我们将在天空作战,我们将以无比的信心和强大的实力在海洋中作战……”希特勒声音雄浑激越,仿佛雷霆战鼓一般铿锵有力,而其宣告的话语更是如同彗星撞地,在现场各国记者中掀起了惊天动地的狂澜震撼。
“我们将在英伦作战,我们将在苏格兰作战,我们将在爱尔兰人民的热烈呼应中在爱尔兰作战。假如我们占领了整个英国本土——我认为这是必将出现的局面——但只要丘吉尔政权还没有垮台,还在海外流亡残喘,我们就绝不会收回神圣净化的正义长剑。我们将在加拿大作战,我们将在澳洲作战,我们将在印度作战,直至将以丘吉尔为首的战争贩子和犹太集团全部擒获,让他们接受法律和人民的应得审判。这是德意志帝国对全世界的庄严宣告。”
“……同时,德意志帝国庄严正告:任何敢于收留丘吉尔流亡政权的国家,都将被我们视为头号仇敌。德意志帝国将以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手段实施报复。当然,如果能在粉碎丘吉尔政权的事业中提供帮助的,我们也将不吝友谊与馈赠。德意志帝国与丘吉尔政权只能存在一个。”希特勒语气坚毅地说道。
海军总部包厢里,方彦表情震愕至极,他满脸难以置信地盯着收音机,脑中回荡的全是刚才希特勒那番掷地有声的战争宣言。希特勒对英国现政府宣战倒也罢了,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像是失了智一般说出最后那段话语?
时至今日,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一旦英国在本土抵挡不住德军进攻,唯一的选择就是退往北美,依靠美国的力量谋求再起。因为只有浩瀚广袤的大西洋,才能从根本上阻止德国陆军的前进,非洲和中东这些地方迟早都会沦陷。而另一方面,只要美国还有涉足欧洲的野心,他们就必然会向流亡海外的丘吉尔敞开大门,以作为他们重返欧洲的名义和炮灰先锋。二者间的结合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现在希特勒宣布将把收留丘吉尔政权的国家视为头号仇敌,这岂不就是在向美国赤裸裸地挑衅?诚然,方彦也从来没奢望能与美国和平共处,而且是想好了要狠狠地对付这帮扬基佬,但现在还明显不是时候。不管怎样,饭都要一口口的吃:现在英国还没战败呢,东边还有苏联这个心腹隐患。这个时候去招惹美国,只会引发美国民众对德国的厌憎和警惕,并给罗斯福援英扫除更多的障碍!
“太好了,早就该给美国人一点颜色瞧瞧!”不同于方彦的惊愕忧虑,旁边的雷德尔却是喜色浮动。他连声称赞希特勒在演说中对美国不点名的威胁,并历数怒斥了“战争奸贩”罗斯福在过去半年多内,粗暴践踏国际中立法的斑斑劣迹。美国军舰公然为英国商船护航,其巡弋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将近半个大西洋,而华盛顿政府更是使尽浑身解数帮助英国运送物资,各种行动层出不绝。
作为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早就想把在大西洋上肆无忌惮的美国人痛揍一顿,送进海底喂鱼了。出一口恶气倒在其次,关键是这样持续下去,什么时候才能使英国窒息?
“不应该啊,希特勒可是一直在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今天表现得这么有攻击性,甚至感觉有冲动的嫌疑?”方彦皱眉思索着。在方彦的认识里,希特勒的战略博弈水平是他几个头衔中唯一货真价实的领域。当年正是凭借这一手,希特勒才从无数虎狼环伺的欧洲腹地一举突围崛起,即便是在法国战役之后的东欧仲裁中,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大的失策,那便只有1941年4月初,希特勒在南斯拉夫发生政变后的反应。当得知亲德政府被推翻,怒不可遏的希特勒下令南方装甲集群立即出动,将这个国家彻底抹去。之后的结果就众人皆知了。
尽管德军在大半月内就踏平了南斯拉夫全境,但铁托领导的游击队却始终没能被消灭,并在日后发展成了一支活跃在德军后方的极为强大的反抗力量。最关键的是,德军为此耗费了1个多月时间,这为之后攻取莫斯科的折戟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
然而现在还是1940年7月,正是希特勒智商在线的一段时间!先前他采纳曼施坦因计划的睿智自无需赘言,之后,面对美国向英国转让50艘驱逐舰,以及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援助物资等等这些明目张胆的挑衅,希特勒也都以莫大的意志力忍了下来,将美国参战的时间一直拖到了珍珠港事件。倘若按照雷德尔的意愿,德美两国海军早在1941年初就将在大西洋上大打出手!
忽然之间,方彦脑中如电光似的闪过一个念头。他瞳孔渐渐收缩,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沉默当中,内心涌出难以遏制的们迷惘与忧虑。
skbshge
第461章 入侵之议()
从海军司令部返回家里,方彦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方彦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引发了一个致命的蝴蝶效应:希特勒长久以来一直保持,并且赖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慎思和冷静,似乎已经随着元首颂歌的燎原传播,而变得大幅消散了下去。
时至今天,希特勒无疑登上了他人生当中最辉煌灿烂的峰巅,用任何言语恐怕都不足以形容他领导下的德国所取得的这一连串惊天胜利,在普通民众的眼中更是与神迹无异。虽然今天德国的成功是由无数因素共同缔造,但方彦就担心希特勒会被这璀璨的荣光亮花了眼睛,以为自己真的是战无不胜的伟大统帅,弹指间便可将一切敌人扫灭摧平。毕竟,穿越者只有方彦一个,而其他所有人都不会把今天德国主宰欧洲的局面视为是理所当然,且丝毫不值得狂喜和欢庆的事情!
历史上,希特勒就是在凯特尔、戈林、里宾特洛甫、鲍曼等一众应声虫马屁精的吹捧声中日趋膨胀,自认为完全可以指挥德国陆军作战;于是在莫斯科战役失败后便将勃劳希契一脚踢开,自任总司令下场微操了起来。这个位面中,虽然戈胖已经消失,但方彦这首颂歌对希特勒的夸赞吹捧程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何况今天德国还掀翻了英国海军这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大山,完成了拿破仑都未曾实现的梦想伟业,这必将更加助长希特勒志得意满的骄傲情绪!
想到不久之后瓦尔特还将推出希特勒思想,将这场造神运动彻底推向高峰,方彦便不禁心中发紧,对德国未来的命运首次产生出了难以抑制的担忧。因为一旦希特勒在无数的夸耀赞美声中迷失自我,其所产生的后果几乎是无法估量的:当前德国已经没有任何人能撼动他的威严,他决心要做的事必然会得到贯彻实施!
“必须要加紧行动了。”方彦眸光闪动,内心默默低语道。
次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