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盘-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以及反犹太的理论始终不被手下人理解和看重。现在听得瓦尔特用“伟大思想”来评价自己,顿时兴致盎然勃发,一时间,希特勒竟全然忽略了对方前面那段耸人听闻的表忠和吹捧,说道:“什么是我的思想?您对这方面也有了解么?”

    瓦尔特心中欢喜若狂,希特勒问出这一句,更是给了自己在众人面前露脸宣扬的机会,使自己距离最终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瓦尔特深深吸气,而后整理思绪,将筹划良久的《希特勒思想》逐步向众人道出。这里,俨然就是他扭转自身命运的舞台中央。

    skbshge

第470章 权衡决定() 
由于此次仪式的主题是表彰功勋将领,瓦尔特并没有对自己的私货作过多兜售。他只是笼统提出了“希特勒思想”的总纲,并分列举了在内政、外交、战争、民族秩序、国家革命等领域的反映。但即便如此,也仍然足以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了。刚拿到元帅权杖的勃劳希契与副手哈尔德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凝重。而资深马屁虫凯特尔、里宾特洛甫更是在心里破口大骂,对瓦尔特这种丢破下限、厚颜无耻的行径生出了强烈的鄙夷和愤慨。

    作为元首身边的班底,凯特尔等人太清楚希特勒的喜好在什么方面了。每当有会议召开,甚至是正式场合的聚餐之前,希特勒都会先滔滔不绝地讲一大段对犹太人的抨击和他的生存空间理念,每次持续都不会少于半小时时间。

    尽管马屁精们非常想就这个话题和元首有共同语言,但那本极为枯燥冗长的《我的奋斗》实在令人望而却步。此外,凯特尔等人的内心深处仍然存留了一点身为帝国高层的尊严,要完全成为鲍曼那样一味唯上的幸臣,他们是本能的抗拒抵触。

    正因如此,现在看到瓦尔特为了权势抛弃底线,搞什么形式主义的表忠思想,凯特尔等马屁虫都是鄙夷莫名,对这位洪堡大学出身的博士精英的感官直线降低。

    而令他们感到尤为恶心的是,自己还不能第一个跳出来出声斥责。否则周围那些和自己不对付的政敌就极有可能会借题发挥,上纲上线各种帽子都扣上来——你说这是气节丧尽的可耻行为,那你就是不认同这个希特勒思想咯?也就是说,你是反对元首的坏分子,那必须立即逮捕,送进集中营接受思想改造!

    想到先前因为各种原因丢官,甚至是被捕的前辈政要,众人心中都存有顾忌,此刻面对这种牵涉到政治立场的敏感话题再不会去当这个出头鸟。他们都在等希特勒率先开口驳斥,表达出明确的立场,自己才好出面补刀。然而等了好一会儿,意想之中的严肃训诫都并没有出现。凯特尔疑惑地瞥了希特勒一眼,却发现后者表情里带着一丝凝重,那双光芒锐利的眸子,清晰表明了他的思绪正在急速运转。

    “元首是在想什么?难道他真的会认可瓦尔特的这番动作?”凯特尔惊愕无已,对希特勒的心思完全迷惘了。

    通过这几年的共事,凯特尔非常清楚希特勒绝对是个实干派。光是他掌权后取得的无数成绩,就足以证明其绝非那种夸夸空谈的政客。而在用人方面,希特勒则更是看重才干。罗森堡作为国社党内首屈一指的思想理论家,对希特勒的三观树立都起到了前辈指引的作用,但正是由于他不通实务,这位骨灰级元老直到今天都只在党内拥有清贵的虚衔!

    如果希特勒真能被几句所谓的“思想”就打动,那么今天罗森堡就不会只在图书馆里皓首穷经,而是早就成为薰灼无比的“二号同志”了。凯特尔冥思苦想,也搞不明白希特勒今天的脑回路,只能把疑惑都往心里按。凯特尔蓦然意识到,自己在政治领域的造诣还是太浅薄,还需要通过多方历练认真学习一个。

    面对无数或猜疑、或不解的目光久久注视,希特勒表情仍然像最初时那般沉静。他盯着咫尺开外的经济部长,目光锋利地仿佛要刺开身体直入内心,瓦尔特那崇拜炙热的眼神渐渐经不住希特勒积威之下的拷问,被扒开外皮露出了几分惶然之色。瓦尔特心中砰然乱跳,已经无比惶恐于自己把戏被拆穿的严重后果,但希特勒却仿佛一点也没发现他的异常,那审视拷问的凌厉目光竟忽然收回消失。

    “您这是,准备和我做一笔交易么?”希特勒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满是惊佩的心念道。

    当察觉出对方是在故作姿态之后,斗争经历极为丰富的希特勒逐渐就想通了这其中的主旨关窍。瓦尔特想掀起一场大规模政治运动,从法理和舆论上将领袖的地位权威彻底神化,而他自己则以先驱者的身份继续执掌权力,避免即将到来的谢幕。希特勒不得不承认,瓦尔特今天走的这一步简直堪称完美:不仅在众人面前借了势,更撼动了自己这颗原本已经笃定要改革经济部的心。

    在今天的德国,工业巨头和国防军仍然是希特勒无法掌控的两大山头势力。即使希特勒这条强龙已经戴上了欧洲征服者的至高冠冕,下面的地头蛇也仍然有数不尽的办法来虚与委蛇。只要他们不愿意,任何相关事情都不可能办得顺利。对于这番情况,希特勒始终都没有好的反制方法,毕竟这两大山头都是自普鲁士和德皇时期就已经扎根存在,如今早已根深蒂固。而国社党掌权至今也才不过区区7年有余,想要全面渗透到德国的所有领域显然力有不及。

    然而,倘若德国能掀起像苏联那样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扩大恐怖和强权在对内统治中所占的手段因数,那么那些蓄意违抗中枢法令的鼹鼠就将彻底失去护身符,盖世太保可轻易罗织出冠冕堂皇的罪名将其逮捕。而希特勒对国家的实际控制力也将随之急剧扩张,甚至成为言出法随的绝对主宰——在这一点上,希特勒原本是打算还要再花10到15年,等渗透进工业家和国防军两大阵营的国社党徒都成长壮大之后,才能真正做到反客为主,彻底完成德国各层势力的大一统!

    除此以外,这场政治运动还能有效避免人民革命的爆发。任何对抗国社党政权的行为,都将在这场政治运动塑造出的鲜明主流背景面前显得惊世骇俗,大逆不道。届时都不用盖世太保出马,舆论一边倒的讨伐声浪都足以淹没这些反抗火星,使1918年11月革命再现的可能性变得极低。

    到那时,只要国社党做足表面上的正义功夫,并使民生不至于重现前几次那样的重大危机,那么它的统治就是稳固无比,根本不需要再像现在这样担心民众会爆发革命,改换天地!

    短短几分钟内,希特勒就从中读出了这两点极度令他动心的信息。而更令他期待的是,这场政治运动实施起来几乎不会有任何阻碍。因为瓦尔特提出的“希特勒思想”并非只是空洞无物的虚言,而是基于《我的奋斗》和希特勒当政后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立体总结出的饱满的干货。其架构严谨、覆盖全面,让希特勒本人都感觉眼前一亮,十分想要了解后续的详解。他完全有理由相信,瓦尔特必然是做完了全部的工作,只等今天托出,为的正是保住部长职务!

    “为什么不是其他人提出这个思想?”希特勒心情复杂纠结,无比失望地想道。瓦尔特呈献的是他几乎不可能拒绝的厚礼,而一旦接受,再将其解职就是毁坏政治规则的失智行为,对于自己今后的统治只有数不尽的坏处。希特勒倒是想鱼和熊掌兼得,等先把瓦尔特撵下台,再来搞政治运动,可现在全体军政高层都看着这一幕呢。这种吃干抹净就翻脸不认人的行为,怎么能放在台面上做?

    “经济部长阁下真是元首忠实的追随者!”正犹豫间,希特勒忽然听到一个熟悉而尖锐的声音。只见戈培尔挺直身躯,朗声开口:“您对元首政治思想的深刻钻研心得,不应当仅仅只用于指引您个人的行为,而应该作为全体德意志人民的行动纲领,让他们都成为元首和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坚强战士。倘能如此,则将是德意志最大的幸事。我相信您一定会愿意将您钻研出的成果公布于世。”

    言讫,戈培尔面色期待地看着瓦尔特,但他的余光却紧紧注视着希特勒的表情,时刻准备随棍爬上。经过一番仔细思索,戈培尔终于也洞悉了瓦尔特的真正意图,而身为旁观者的他甚至更进一步,判断出了希特勒必然会选择接纳这份厚礼,改变对瓦尔特的原有安排。

    原因无它,希特勒将在这场政治运动中的获益实在太大了。即便现在不做,今后也会施行,以强化元首的权势,而这就必定牵涉到瓦尔特这位思想首倡者。与其不按规则出牌,让其他高层感到兔死狐悲、心寒齿冷,不如顺势而为,向大家表明国社党绝不亏待诚心依附的自己人。

    更何况,瓦尔特并非是那种尸位素餐的无能官僚,相反还非常有政绩才干。光凭这条,就足够让他有资格继续连任了。最令戈培尔下定决心站队的原因,还是自己将在政治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向全国推广希特勒思想,不正是要靠宣传部来完成么?这么一件功勋卓著的崇高使命,戈培尔怎么能够放弃?

    skbshge

第471章 陆战队提议() 
咔嚓一声轻响,元首警卫拉开了总理府大门,数十名高层要员从中鱼贯走出,其井然有序的情形似乎和以往会议结束时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位于后排的方彦却看得清楚,内阁部长们都自觉走到了便宜叔叔瓦尔特和戈培尔二人身后。瓦尔特脸上表情如释重负,在彻底放松之余又带有几分恍惚,而个子矮小的戈培尔则满面微笑,其轻快的脚步完全不像是一条腿存在歪瘸的情况。

    在刚刚结束的授勋仪式上,希特勒经过反复思考权衡,最终认可了“希特勒思想”的提出问世。虽然希特勒不仅没有表彰瓦尔特的“赤胆忠心”,反倒是对他不顾本职、进军思想领域的行为严词申饬,但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可以看出,这只是元首基于实干做事的训诫,在政治上对瓦尔特绝对是一百个支持。

    有了这层光环附身,之前笼罩在瓦尔特身上的所有负面猜测,全都像暴风里的轻烟一样无影无踪了。因为希特勒在政治上仰仗某个人,要远比他在心里信任某个人更令他倚重。经过1934年长刀之夜和1938年的权力重组,这一点早已得到了证实,可以想见,今后瓦尔特在政府中的地位必然会是强势上扬!

    眼见家族面临的这一难关即将顺利克服,方彦不禁长舒了口气。最近这段时间,自己又是写颂歌,又是指点瓦尔特炮制思想武器,已经完全变成了钻营媚上的政客。虽然方彦内心同样没有什么节操可言,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一个清醒的认知,那就是只有德国赢得战争胜利,这份权势和地位才能保持下去。

    方彦暗自攥拳,准备在提交登陆艇设计之后就再度跟随舰队出击。以法国西海岸为基地的新一轮大西洋海战,已经离开舰队半年的方彦再不想错过了。

    5天后的7月24日,方彦与众名工程师完成了两款海峡型登陆艇的所有前期设计。在精心绘制的正式蓝图上,其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论证,让雷德尔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鸭蛋。雷德尔怎么也想不到,方彦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这项工作,尤其是这两型船只还采用了不下10种新设计手法,在方彦手里竟没有任何磕绊生涩,而是如同掌上观文一般运用得炉火纯青,随意捏拿!

    雷德尔瞪大眼睛,好半天都难以相信眼前看到的图样。A型艇满载排水量204吨,一台柴油机驱动下的航速为12节,船上可搭载2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35吨物资,其操纵灵便,抗浪能力出众,采用海水压舱方式可轻松冲上只有0。8米深的浅滩。这倒也罢了,关键在于这条船的整合做得异常出色:不仅工序简洁,而且对陆军各项装备的兼容性极强,绝大多数载具、火炮都能载装。

    而满载排水量240吨的B型艇则专门用于运载坦克和重炮,最大载重为80吨。虽然结构稍显复杂,但由于其生产数量本身有限,也算不得什么缺陷。这两款登陆艇一组合,就能把步兵师和装甲师的全部装备人员都投放上岸。雷德尔当了这么多年总司令,非常清楚这对于生产和后勤而言都是再理想不过的局面。

    “元帅阁下,您交给我的设计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十分渴望能加入到远征北大西洋的舰队当中,为剿灭英国的神圣战争贡献一份力量。”方彦神情凝肃,向雷德尔郑重请战道。虽然方彦近期的目标是跳槽到最高统帅部,成为希特勒的顾问,但眼下这场关系到未来与美国作战进程的大西洋之役显然更加重要。

    另外,方彦也想通过这次行动来掠取战功资本,作为今后在最高统帅部立身的基础。毕竟自己的岁数还是过于年轻,而军功则是最容易建立起威信的事物。

    雷德尔手抵下巴面露沉吟之色,心里却是悄然一声轻笑。将面前青年放回一线舰队,岂不是把天大的战功拱手送到他囊中?以当前德国海军的阵容,依托法国西海岸展开绞杀战的前景本身就是一片大好,更何况面前青年还是海军里首屈一指的航空兵专家,猎杀运输船并伺机消灭英国军舰的任务,对他来说几乎没有任何难度。真到了那时,自己还如何制约这个希特勒安插在海军里的定时炸弹?

    若是放在几个月前,雷德尔还存有循循善诱,使方彦坚定归于海军门下的念头,然而现在,雷德尔已经对方彦的政治立场不抱任何幻想了。那曲壮丽雄浑的《希特勒元首之歌》,已经向整个德国宣告了他约纳斯…布罗姆的派系所属。现在双方仍然保持和气的原因,完全是有一个共同效命的国家在前,就如同雷德尔与希特勒始终斗而不破一般。故意陷害对方的事情,恪守原则的雷德尔还做不出来,但如果明知是对手却还要大开绿灯助其腾飞的话,就是绝对不可能了。

    此外在雷德尔眼里,接下来的大西洋绞杀战也已经不用像当初偷袭斯卡帕湾,以及攻取挪威那样,再需要方彦这位航空兵天才出马。

    由于海上破交涉及到外交问题,德国海军必须登船检查以避免误伤,因此这项行动的执行主体是水面炮舰,航母的作用只是侦察搜索,并消灭可能来袭的英国军舰。对于这项任务,雷德尔认为麾下的其他指挥官们足够胜任。而在常规军舰的调度上,马沙尔、吕特晏斯这些宿将显然还要更胜于方彦,双方各有所长,雷德尔自然也是毫不迟疑的做出了选择。

    虽然内心一阵冷笑,雷德尔的表情言辞依旧诚恳无比。他从年龄,调度舰队的能力,甚至是家庭生活等角度出发,用各种说辞阐述方彦不适合参战的理由,归根到底就一句话:这次你丫休想再出海建功了。考虑到安抚方彦的必要,雷德尔提议让方彦去波罗的海担任训练舰队指挥官——眼下海军有4艘航母和2艘战列舰都处于竣工不久的海试磨合阶段,方彦前去各方面都能咨应万全。

    方彦心底叹了口气,自己的主动请缨果然还是被婉拒了。通过与希特勒的特殊关系和唱颂曲表忠心,自己提前十几年得到了将官军衔和巨大的国民声望,但也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当初那份同雷德尔的厚谊深情已经永远消散,杳无痕迹。

    说起来,这次雷德尔给方彦提议的训练舰队指挥官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真挺不错。既符合方彦的少将军衔,又能磨练方彦那稍显欠缺的调度能力,还为他创造了一个安全的服役环境。倘若方彦没有什么其它的想法,明天就该去上任了。

    “感谢元帅的信任,我很乐意接受这项使命!另外,我有一点关于海军建设的想法想对您说明。只要不出意外,明年德意志将在英吉利海峡发动登陆战役,但我认为,届时和英国人战斗的角色不应该只有陆军,海军也应当积极参与。”

    方彦表情平静,丝毫看不出被雷德尔拒绝后存在任何情绪,雷德尔先是点头微笑,然后心神又逐渐凝聚了起来。他有些不清楚方彦搞的花样,登陆后不就是该陆军去和英国人死磕么?海军能做的就是提供源源不断的运输补给,以及滩头炮火覆盖,难道还要把船员集中起来登陆,去岸上当炮灰使用?

    “元帅有所不知。陆军和海军分属于不同司令部,彼此协调起来存在许多耗时繁琐的流程,即使建立了统一的指挥部,双方仍然会在实际行动中出现各种龃龉,难以相互理解配合。对于登陆战来说,双方协调的难度将显得尤为突出。既然这样,为什么海军不能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一支专用于跨海登陆的陆战部队?这支部队直属于海军司令部,在登陆作战时必然能像手臂那样顺利驱使。”

    听得方彦的说词,雷德尔不禁蹙起了眉头。的确,陆海军联合作战是存在一些麻烦,但经过努力协调后并不是不能接受的:半年前对挪威的突袭攻占,就是两军精诚合作的典范。即使未来对英国的登陆更加困难,但事在人为,总会想出解决的办法来。现在按方彦所说,竟是让海军新起炉灶组建出一支陆战队,这固然是抹平了现有的问题,但这又何尝不是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最庸俗的一点:钱。练兵向来都是烧钱的活,发工资、买装备、日常训练消耗,全都需要大额支出。就算新军士兵是从岸上人员中选拔,人员开支和日常消耗都增加有限,可买装备的钱是无论如何也省不了的。海军每年军费虽是巨额数字,但每一笔开支在雷德尔的统筹下都有理有据,花的相当到位干净。想要节省出多达上千万马克的资金,除了舍本逐末削减军舰建造数量外,别无它法可言。

    skbshge

第472章 梳理() 
除了最直接的经费问题,还有另一个阻碍陆战队建立的关键因素,那就是雷德尔麾下的海军根本没有懂得陆军战术的专业人才。

    时至今日,在大工业化时代建立起来的陆军,已经和当年冷兵器时期有了翻天覆地的区别。高度职业化的军官和士官,就是一支部队的脊梁骨干,他们的人数和素质直接决定了部队战斗力强弱——在这一点上,刚刚经历了大清洗浩劫的苏联陆军便是最典型的反面榜样。而即便是希姆莱的武装党卫军(SS部队),也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