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盘-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上,刚刚经历了大清洗浩劫的苏联陆军便是最典型的反面榜样。而即便是希姆莱的武装党卫军(SS部队),也同样由于军官素养欠缺,致使部队在西线战场上的表现明显逊色于国防军同行。

    相比之下,新兵的战术训练问题都要屈居身后,显得不是那么棘手了。以国防军的经验,一名刚刚入伍的新兵经过半年苦训即可成为预备役人员,之后只要有经验丰富的士官或老兵提带,上了战场就不会犯大差错。1939年进攻波兰的百万大军里,就有超过两成都是入伍不满1年的纯新兵,虽然他们经常神经过敏胡乱开火,差点把古德里安都炮决掉,但总体上却都完成了高层赋予的任务。

    因此,一旦海军准备建立陆战队,去哪里寻找军官团又是一道绕不开的难题。权衡付出和收益,雷德尔心里登时就打起了退堂鼓,觉得这完全不该付诸实行。正准备措辞表达拒绝,方彦接下来的话却直接扎到了雷德尔内心深处:“另外,即便只是为了捍卫海军的尊严,这支陆战队也应当建立起来。凭什么陆军都能一次性晋升8名元帅,海军就不能根据需要建立一支陆战军团?”

    雷德尔默然无声,可他脸上肌肉却逐渐绷紧,清晰显示了他此刻波澜汹涌的情绪。7月19日那场庆功仪式,实在是雷德尔心中拔不出的一根刺:象征着军人至高荣誉的元帅节杖被如此轻率的授予众人,令费尽辛劳才荣膺桂冠的雷德尔无法释怀,只要想起来就愤懑满胸。雷德尔没有办法去斥责希特勒,但给陆军一点颜色看却还是全无压力。8个元帅又怎么样?我海军照样要从你们手中夺取权力!

    想到希姆莱从陆军职权下虎口拔牙建立起的武装党卫军,雷德尔心思愈发松动热络。几年前的希姆莱不过是一个警察头子,正因为SS部队的建立,现在手握4个正规掷弹兵师的希姆莱才得以青云直上,正式触摸到了德国统帅层的核心圈子。即便这是希特勒刻意扶持的结果,也无法抹去一支正规陆战力量本身将会带来的政治影响。如果海军也能建立起陆战队,并将其发展壮大,那么雷德尔的权势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对于今后的国内博弈显然大有助益。

    “可是,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人和钱的问题?”雷德尔慢慢开口,态度已经比刚才有了明显转变。方彦表情轻松,道:“元帅无需忧虑。海军虽然没有懂得陆战的军官,但陆军里的内行却是数不胜数。上月末,元首刚刚下令将15个预备师裁撤复员,即使这些部队的老练军官再少,也足够海军从中择优选录了。”

    雷德尔怔了怔,半晌后终于在自己模糊的记忆中找到了方彦所说的片段。早在西线战争还没有正式结束的6月中旬,胜券在握的希特勒,便认定德国陆军已经完全不需要再维持当前这么庞大的规模了。为了节省军费,希特勒准备分期复员70个预备师,其中第一批15个师将在2个月内裁撤。

    虽然仅过了大半个月,希特勒又准备在东方与苏联开战,要求陆军重新开始厉兵秣马,但希特勒完全不认为攻打苏联这头纸老虎需要费多大力气,因此首批裁军计划仍然被执行了下去。

    现在,倘若海军能给这些人一个重新服役吃皇粮的机会,则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最理想的选择。剩下的硬件问题就只有经费。想到这里,雷德尔刚刚上扬的心情又变得有些沉重。雷德尔是不懂陆军,但对组建军队要花多少钱却有清晰的认知。毕竟他也是和陆军争了12年军费的人,为了从对方的饕餮贪欲里抠出食物补足自身,陆军养兵、扩军、训练的各项开销,作为对手的雷德尔基本都了然于胸。

    “为了减少新建军队的风险,我提议首支陆战队的规模在1个团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新军在未来的登陆战中有一席之地,也可以不过分刺激到陆军高层。至于新建部队产生的额外费用……”方彦眼珠悄然转动,咳嗽一声说道:“这点就不需要您来操心了。海军司令部只需像平常那样,给普通士兵发放个人薪资即可。至于新加入的军官开支,以及装备采购和日常训练补贴,就请都交给我吧。”

    “约纳斯,你想干什么,你难道要让瓦尔特阁下把陆军的武器截胡给海军么?”听得方彦声称建立这支陆战队竟然不用海军多花一分钱,雷德尔惊愕无比,下意识就想到了对方要利用他叔叔的关系,搞出什么暗箱操作。然而片刻之后,雷德尔自己又摇头否决,喃喃道:“不对。经济部长阁下负责的只是生产环节,想要把陆军武器转交给海军使用,绝对绕不开最高统帅部托马斯将军的认可。可如果是追加海军军费的话,瓦尔特阁下同样没有这个权力啊?”

    “的确,只有元首才能决定军费的数额。但并不是所有的钱都要过中央财政的账户。”面对雷德尔的疑问,方彦没办法翻开底牌,只得遮遮掩掩地向他透露了这笔经费来源的一角端倪。三个月前,方彦以“希特勒思想”和造神运动的主旨为交换,从便宜叔叔手中敲诈走了他7成的灰色赃款,现在就是动用这笔资金的时候了。将陆战队的主体财政抓在手心,这是方彦早就计划好的策略。

    雷德尔盯着面前的青年,锋锐的眼神里却带有一丝迷茫:这已经是第几次,他给自己带来内心的震撼了?就算如他所说,海军先只组建1个团的陆战队,那也需要新招募至少100名军官,这意味着每个月光人员开支就要花去5至6万马克。

    而更大头的开销还是装备采买。就算方彦打算走穷人路线,不给陆战队配备正规炮兵,但没个四五百万马克也根本搞不定。要知道现在的军队可不是每人发条步枪就完事了,各种单兵装备,医疗通讯器材,运输车辆等,无不是吞金的猛兽!

    难道他是把自己的家底都贡献了出来?雷德尔思来想去,似乎也就只有这一个答案了。倘若是布罗姆工业集团出手,那么支撑起1个陆战团则完全不在话下。想到这里,雷德尔顿时觉得眼前之人变得顺眼了许多。虽然这名青年背后的家族力量远不止如此,但能够让他那个资本家父亲放弃追逐利益,转而报效这么多钱给军队,足以表明方彦为了德意志和海军的未来付出了不菲的努力。

    “如果资金不需要做额外支出,我就再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元首那边和陆军由我去交涉,争取到一个陆战队编制必定不成问题。”雷德尔舒了口气,脸上终于流露出了笑意。不管对方和自己存在多深的政治隔阂,能够一次性向国家贡献如此多的财富,就足以使人心生敬佩。雷德尔顿了顿,正打算勉励方彦几句,一个念头忽然在他脑海里形成,让他已经到了嘴边的话语又咽回了肚内。

    “目前海军还没有懂得陆军事务的全面性人才。当部队组建行动全面铺开之后,必然会面临一系列事情,而不懂行的负责人只会把事情搞砸,被陆军嘲笑还没什么,关键还会使德意志的力量受到损害。因此,约纳斯,这个任务就只有你才有能力完成。”

    雷德尔的声音明显有些底气不足,讷讷出言道。即使腹黑如他,也觉得自己这回的做法实在有些太不地道。方彦为海军贡献出了一笔巨款,可谓赤胆忠纯,可自己竟然还要给他挖坑,让他抛弃唾手可得的大好战功,去从事看不到任何前途的二线部队建设!

    可不这样又该怎么办呢?组建陆战队可是跨行的工作,海军内部的等闲之人根本不可能办得好。而在这点上,只有曾经和陆军并肩作战过的方彦经验最为丰富。即使方彦遇到困难,他也可以出面去向古德里安等那些交好的陆军将领们求助,这份关系同样是其他海军众将难以具备的。雷德尔也很无奈,毕竟谁能像方彦那样通过航空兵和陆地巡洋舰为载体,与陆军搭建起密切联系?

    想到这么做能让海军在实力和政治上都得到最大益处,雷德尔目光顿时变得坚定起来,毫无愧色地注视着方彦的双目。经过这么多年风雨,他也不再是最初那个纯粹的军人,政治家的表里不一和口蜜腹剑都已融入了他的血液当中。为了海军这个整体不至沦陷,雷德尔决定要牺牲方彦的利益,最多在事成之后给他发几枚勋章,就算足够有良心了。

    skbshge

第473章 编制初考() 
乌云低垂,在柏林上空涌动翻腾,潮湿的热风呼啦啦卷起行道树枝叶,已是一幅骤雨将至的画面。方彦从海军总部大楼走出,默默抬头看了眼天色,面对正门卫兵的端正敬礼,方彦第一次只是勉强抬手敷衍,神色寂寥的向座车走去。

    十几分钟前,雷德尔钦定了方彦负责组建海军陆战队的使命,当看到雷德尔那征询中却隐含着强硬的坚定眼神时,深知对方性格的方彦便意识到,除非自己和雷德尔撕破脸,否则现阶段都不可能摆脱这份任命了。方彦没有做无谓的争取,平静接受了雷德尔的“提议”——当前方彦还需要时间韬光养晦,倘若在这个时间段忍不住跳出头,最终只会因羽翼未丰,而沦为希特勒纯粹的附庸。

    虽然在方彦的计划里,他本来就打算要主导海军陆战队的建设,以便在首都柏林握住一支能应对突变的关键力量,但看到雷德尔如此毫不留情,把他驱赶到自认为最没有前景的角落里,方彦仍然心中滞堵,宛如被巨石垒压般说不出的难受。为了在国社党侵蚀全国的政治浪潮中坚守海军这个桥头堡,雷德尔已然展现出了将一切不稳定因素都扼杀在襁褓中的狠厉及果决:即使方彦为海军今天的辉煌鼎盛,为雷德尔的功成名就立下了卓绝功勋,仍然被他毫不犹豫地扫入冷宫!

    “这就是政治家么……”方彦在轿车驾驶座内轻声低语,略显暗淡的眼眸中再度泛出了几分色彩。他毕竟不是什么白莲花,对高层的各种黑幕都有认知,比起为权力抹杀两名亲密功勋战友的希特勒,雷德尔的手段还是要轻柔的多了。渐渐地,方彦嘴角重新勾起,转动钥匙发动了汽车。针对海军陆战队的组建事宜,方彦已经筹划了半年,面对今天才入坑的雷德尔,方彦有足够的自信掌握主动权。

    傍晚将至,瓢泼大雨倾泻而下,然而方彦却没有要呆在家里的意图。他翻开电话本,径直拨通了柏林城西公寓的电话站号码。陆军第11集团军参谋长蔡茨勒上校就住在这片区域,4个月前他曾与方彦一道出访意大利,考察后者的军队战备情况,在那期间建立起了几分交情。此番组建海军陆战队千头万绪,以方彦的陆军专业功底显然力有不逮,只能请外援来帮忙解决。

    方彦本来还打算找隆美尔,但仔细思考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隆美尔是长于战场指挥的选手,对于军队组建及训练这种二线工作,很难说就一定能强到哪里去。更何况这厮现在已经是中将,比方彦还高了一级,再回头搞这种团级规模的部队筹建显然不合时宜。

    电话很快被接通,从听筒那头传来一个熟悉而有礼貌的中年男声;方彦得到的消息没有错,此时蔡茨勒已经没有在军营里,而是像大多数高级军官那样都处于轮假状态。得知方彦准备在今天登门拜访,蔡茨勒不禁有些错愕,不过他还是欣然应允,并把自己刚买的法国葡萄酒摆上了客厅茶桌。

    过了莫约半小时,方彦准时踏进了蔡茨勒的家门口。作为近几年才获得提拔的中生代平民军官,蔡茨勒看起来明显没有多少积蓄来改善生活:公寓内不仅陈设普通,整体面积也与宽敞沾不上边,若非迎面开门的正是那张熟悉的脸,方彦都要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楼层。几个10岁出头的孩童在卧房门边探头探脑,似是对来客表达好奇,蔡茨勒回头瞪了一眼,顿时孩子们便像地鼠似的缩回了房间内。

    “布罗姆将军,您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蔡茨勒似乎极度缺乏待客的经验,虽然依样画葫芦的将招待用酒摆上了茶桌,但临了却完全忘了有这一茬,直接就向方彦询问来意说道。方彦坐到沙发上,微笑回复道:“海军准备组建1个团的陆战部队,由我负责整项工作,于是我就来向您这位优秀的参谋军官求援啦。这支陆战部队的编制构成,包括训练科目和内容,我几乎一窍不通。有上次关于西线战役时间的赌约在,我相信您不会不帮我这个忙的。”

    蔡茨勒怔了怔,随即回想起来,在4个月前飞往罗马的运输机上,自己和面前这名青年半开玩笑的打了个赌。倘若德军在西线用兵的时间超过3个月,方彦就会让大众汽车厂免费给自己排一辆号,否则自己就要为对方做一件事。虽然蔡茨勒当时并没有想赚方彦这几千马克的便宜,但“3个月扫灭西线”的盘口实在让他不能忍:你个海军的鸭子懂什么陆战?西线四国联军一季而亡是在搞笑么?

    然而现在……蔡茨勒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西线战役从滑翔机空降埃本…埃迈尔要塞,到贡比涅停战协定正式签订,满打满算也才用了43天,连3个月的一半都没达到。在幸福狂喜之余,蔡茨勒觉得自己完全愿意吞下打赌失败的后果,比起德意志祖国和全体国民迎来辉煌灿烂的前景,自己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

    “最近集团军内任务很少,我非常乐意帮助您完成这项使命。”蔡茨勒神情轻松,充满慷慨地说道。他顿了顿,语气逐渐变得认真起来:“只是,组建新军是一件系统性的事情。在确定编制之前,我必须要了解海军为此准备了多少预算,以及对这支新编陆战队的战术期许。”

    “呃,什么是战术期许?”方彦愣在了原位,满脸迷茫地问道。蔡茨勒刚端起水杯准备润润嗓子,听到这话登时手一抖,险些把水泼洒而出。他认真打量着面前这张清俊轩毅的脸,言语中尽是难以置信:“不是吧,您连这个都不清楚么?您这样还怎么组建部队?”

    见方彦仍然张口结舌,蔡茨勒低声叹了口气,当下稍加解释:“简单而言,就是海军准备用这支部队执行怎样的使命。新组建的陆战队究竟是要正面击退敌人,占领核心要地;还是只要求防御港口或者滩头阵地,坚持到陆军大部队来临?如果海军有足够大的野心,甚至可以效仿装甲师的编制,玩穿刺合围。当然我并不建议海军这么做,因为这样对资金和人员素质的要求都太高了。”

    方彦神情呆滞,蓦然发现自己这点可怜的陆军知识还是太浅薄了。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用从瓦尔特那里勒索来的4千万马克暴力开道,砸出一支配置超越美帝的超一流军队:新军读作团写作旅,坦克、重炮、机械化步兵武装到牙齿,进可扬威域外,退可镇压内局。可现在看来,这和历史位面德国海军搞H…44战列舰有什么区别?没有清晰的定位,只会一味追求高指标无疑是愚蠢至极的行为!

    那么新军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方彦内心迅速给出了答案。这支部队就是他执行对内暴力的工具,必要时是发动政变的王牌。在这一框架下,像细剑一样穿插分割的装甲师,以及专注防守的要塞师,就都被排除在外,而具备凶猛火力的步兵师则是唯一的模板。考虑到这支部队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机械化也是必须达到的标准,否则依靠骡马人力,一天行进50公里就是极限。

    听得方彦将这些要求娓娓道出,蔡茨勒异样的表情终于恢复了正常。眼前之人还算比较靠谱,虽然细节知识几与空白无异,但在大方向上却没有犯糊涂——火力强劲的机械化步兵团,算是白手起家的海军所能触摸到的上限瓶颈了。蔡茨勒沉吟片刻,心中逐渐有了计议,他起身从卧房找来纸笔,然后将组织结构图有条不紊的在方彦面前勾勒了出来。

    “如果海军经费充裕,可以考虑2步兵营+1炮兵营的高端配置。步兵营由标准的3连组成,外加一个重武器排和防空排;炮兵营同样是3连制,共装备12门105毫米榴弹炮,或将其中4门替换成150毫米步兵炮。再加上通讯、工兵、医疗、防空、反坦克、辎重等直属部队,这个团已经可以看做是袖珍版的摩托化师,而它的火力也远超普通的团,毕竟这相当于是把师属炮兵下放一级的存在。……”

    蔡茨勒不紧不慢地说着,手里的笔却是在飞速勾画着代表部队的一个又一个方框。尽管方彦对陆军编制只知皮毛,但通过眼前这张迅速成型,整洁明了的树状图,心中所有的疑惑都豁然开朗,酣畅难言。和蔡茨勒这种专业精通的高手交谈就是轻松,他可以把复杂的编制构型,用一种简单又准确的方式清晰呈现在自己面前。

    方彦凝视着眼前的树状编制图,内心忽然泛起一丝疑惑。当前德国陆军各个团不都是包含3个步兵营么,蔡茨勒给自己部队削减一个营,又是出于何种考虑?

    skbshge

第474章 入伙() 
面对方彦的疑问,蔡茨勒解释道:“这是我上次考察意大利军队之后得出的成果。虽然意军的战斗力与我军差了一个数量级,但他们新型步兵师的编制理念却有不少可取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传统的三团步兵缩编成两团,依靠加强炮兵和各级步兵火力,来弥补一线人员的密度损失。”

    蔡茨勒端起水杯润了润嗓子,尽量用简洁直白的话语向方彦侃侃而谈:“随着时代的推进,陆军士兵能够得到的远程火力也变得越来越丰富。1914年,士兵只能用步枪、少量野战炮、以及极少的机枪对付几百米开外的敌人,而到了今天,不仅迫击炮和步兵炮充斥部队,甚至连1个排都能有3挺通用机枪。再加上远程炮兵、装甲兵、航空兵的发展,继续维持传统的庞大步兵编制,只会被新时代战场用鲜血淘汰。1918年我军应势推出了三团制,而今天则又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了。”

    听得这番言语,方彦记忆中的一角忽然光芒闪现。在历史位面,德国似乎正是在1944年对步兵师做了重新整编,虽然步兵团的数量仍然为3个,但每团的步兵营数量却从3个减为2个,与蔡茨勒此刻的提议颇有异曲同工之处。联想到同期德国军工产量在施佩尔的执掌下迎来了最高峰,方彦倏地明悟:这或许正是因为武器装备的丰富,才对传统编制带来了发展与变革。

    看到方彦露出恍然的神情,蔡茨勒点了点头道:“正如您想的那样。陆军现在的主流步兵师之所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