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务部门以“帝国主义走狗”和“反动阶级敌人”的名义屠杀枪决,每天都有大量的处决令从克里姆林宫的独裁者手中签发而出。虽然联盟造船厂得到了德国驻列宁格勒公使馆的庇护,但仍是无法保证那些贪狠如狼的内务警察,会永远对这个近在咫尺的“资本匪巢”驻足却步!
根据方彦的愿想,是准备将自己家族在苏联的这个分支完全抽回。时至今日,联盟造船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不仅在大萧条期间保持、甚至是充实了自身家族的经济实力,更成功地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将苏联武装力量的发展重心从陆地向海洋予以了明显的倾斜。相比于历史同期的阵容,此时的红海军多出了3艘战列舰和6艘重巡洋舰;这使得其纸面阵容甚至超过了意大利,成为排名第五的海洋强国。而在造船工业上,苏联也较历史位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得益于联盟造船厂的有偿技术输出,苏联国营的造船企业此时已经具备了独立建造1。4万吨重巡洋舰的能力,距离建造大型战列舰,也就是增加舰宽和型深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作为先驱者的联盟造船厂抽身退出,好大喜功的独裁者也必然不会停止涉足海洋的美梦。而海军的氪金大建则必然意味着陆军的痛苦和窘迫。在这9艘共计18。5万吨大型战舰建造的7年中,苏联就有超过10亿美元国防经费与陆军失之交臂;而这些军舰的养护、和新式军舰的续建,还将在今后的时间里耗费大量的国帑,进一步削弱苏联陆军的兵员数量和武器装备。一俟德苏战争爆发,从武器装备到人员素质都奇差无比、其属性几与昔日帝俄部队无异的苏军,拿什么来抵挡德国陆军那一记惊天动地的雷霆猛击?
至于家族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方彦也仔细思考过了。随着希特勒的执政,联盟造船厂的生存环境已经比十年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希特勒的反共产主义立场之坚决激烈,在整个欧洲似乎只有英国的丘吉尔能够相比,这使得德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变得空前尖锐,而这必然会影响到联盟造船厂的订单收益。
此外,随着英德海军协定的签署,压制在德国身上的军事限制也被完全摧毁,这使得德国再不需要在苏联国土上进行武器研制,这进一步拉大了新德国与苏联的裂隙。今年法苏友好互助条约的生效,就意味着德苏友好关系的正式终结。即便是联盟造船厂仍旧在列宁格勒开下去,苏联海军也很难再将自己的国之重器委托在这家德国企业的手里,而前者的赢利也将无从谈起。
在方彦的劝说下,意识到国际形势已经变化的鲁道夫,也在一番沉思之后认可了幼子的意见。他立即向远在列宁格勒的长子发出电报,让后者做好带领全部己方人员和设备撤回国内的准备。如果苏联海军不愿意自己将造船厂搬空,那么就将船厂卖给苏联海军。方彦忽然发现,鲁道夫的这个将船厂卖给苏联人的策略是最好的局面,自家不仅能利用苏联官场的集权腐败、在这份买卖中狠捞一笔,而且还能给对方留下一个雄厚的造船底子,让苏联继续沿着大海军的道路前进。
而让方彦没想到的是,自己家族这次正常的产业收缩,竟然还连根带土的拔出了众多苏联的核心技术人员。由于联盟造船厂已经在苏联扎根了十几年,当前所有在厂内工作的苏联工程师,几乎都与德方人员结下了密切的联系,其中尤以造船和航空领域的骨干最为居多。现在看到德国同行们准备回国撤退,这帮苏联工程师当即吓尿:如果德国人走了,那么自己在内务部的逼供之下还有活路么?
饶是这些苏联骨干没有丝毫叛国的想法,但在自己和家人都将被打成德国间谍、最终死无全尸的恐怖威胁下,他们也不得不咬牙做出了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抉择。即便是背井离乡成为异国黑户,也要远远强过落在内务警察的手中!
第124章 远东来客()
随着夏日的一天天临近,柏林奥运会的热烈气氛,逐渐成为了这片中欧大地的主旋律。在国社党当政之前,希特勒曾经对奥运会不屑一顾,并公开宣称应该坚决抵制这种劳民伤财的表面功夫;然而当他通过冒险、一步步挣脱强加在德国身上的枷锁的时候,他对奥运会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希特勒敏锐地注意到,这种国际间的体育盛会,能够对他的和平宣传起到极大的推助作用。尤其是在德国重整军备的动作已经大得惊人的当前,他更是迫切需要将周边近邻的紧张神经重新麻醉安抚下去,这样才便于他展开下一步的积极行动!
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对国际奥委会频频伸出橄榄枝,并用他一如既往的和平蜜语,让后者做出了1936年奥运会仍旧在原定的柏林举行的决定。而为了向全世界展现出德国最好的一面,希特勒可谓是殚精竭虑:他不仅投入了足可建造一艘重型战列舰的资金,兴建了包括能容纳10万人的巨型体育场馆在内的众多比赛馆,而且还大打文化牌,提出了别开生面、但却蕴含了无尽的美好和平意义的圣火传递。进入6月下旬,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均已基本完成;站在浩大壮阔、宛若天阙神宫的奥运主场馆中心,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生出渺小卑微的感觉!
与此同时,对犹太人和天主教徒的迫害也停止了。诸如“犹太人恕不招待”的牌子从公共场所悄悄摘下,全国都装出最规矩的态度。与苏联那基于人民的穷困疾苦、和施政的残暴苛刑,所做出的遮遮掩掩的丑陋姿态不同,同为****独裁体制的德国显得非常大方,欢迎外国人到自己国内的任何地方参观、旅游、和访问,除了集中营和军事设施之外——而后者在任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来自英美等国的观察家和记者,对所看到的情况印象非常深刻:这显然是在希特勒领导下团结一致的一个快乐、健康、繁荣、和友善的民族,这与他们在报纸上读到柏林电讯时所得到的印象截然不同。甚至连在世界大战时期担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如今也来到柏林访问希特勒。他在离别时带回去对这位元首大为倾倒的印象,并且公开称赞这位元首是“一个伟人”,有眼光有决心解决现代国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失业问题,而这是英国仍在溃烂的一个创伤。
看到这些亲历者的真切文字,民主世界的人们顿时对德国的看法大为改观:即便是他们对国社党的集权统治仍旧没有丝毫好感,但也变得至少是能容忍新德国了。不知不觉间,中欧大地上的局势再度随着希特勒放出的烟雾弹而缓和下来,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戒心大大消退,而这也正遂了希特勒处心积虑的目标期愿。
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半个多月,柏林的各家酒店已经是热闹非凡:来自各个国家的体育代表团到此下榻,每天都可以看到运动员们在新的场地和环境中展开的熟悉性训练。与此同时,一些外国使节也跟随自家的参赛团来到这里,他们则肩负着政治甚至是军事上的使命,准备借助这场奥运会的契机、与东道主商讨合作的相关事宜。由于朝中有人的缘故,方彦很容易的就得知了这些来访使节的具体身份,而在这些人当中,他登时发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关键人物。
“日本海军航空本部部长山本五十六?他怎么也到柏林来了?”看到名单上那个熟悉的名字,方彦的瞳孔忍不住微微一缩。在他的记忆中,这名未来的联合舰队司令,可是日本军部中罕有的反对与德意结盟、反对日本实施对外扩张的“****”和“另类”;只是在国内右翼空前强大的势力压迫下,才不得不以偷袭珍珠港的方式执起了日本海军的战争权杖。按理来说,他是最不应该出现在德国的日本军方人物,可他的名字却在******提供的外使名单上赫然在目!
心中疑惑的方彦随即联系了自己的同期战友费恩。成为上尉的他如今正在海军总部任职,身处中枢的他无疑会比自己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事务。两天之后,方彦就得知了这件并不算是什么机密的事件缘由:这名日本海军中将是来谈技术合作事宜的,他想从德国海军的手中得到俯冲轰炸机、和大功率飞机发动机的完整技术。得知这一消息的方彦恍然醒悟。山本五十六乃是日本海军中最为坚定的航空派,他认为只有通过航空战力的有效运用、才能在劣势兵力下获得对美国舰队的海战胜利;而以日本远较欧美薄弱的航空工业基底,自行研发出性能卓越的舰载机根本就是强人所难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必须寻求外国技术的援助。但由于当前日本与美英法等国的关系,已经随着伪满洲国的建立、和对中国日益展现出的侵吞野心而变得异常对立;为了确保能够得到迫切需要的技术,身为航空本部部长的山本只能来到他并不青睐的德国,以寻求技术上的帮扶。想到这里,方彦突然灵光乍绽:自己也正巧有东西要从日本人身上得到,此次山本的到来,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筹划的大业送上了一份绝佳的礼物?
一念至此,方彦随即自告奋勇的通过自己的上司,向总司令雷德尔提出了想要代表海军和山本会面的意愿。方彦称自己在航空领域颇为熟悉,完全能够和这名异国将领进行相应的交流。考虑到对方早已通过那本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而名震业内,绝非是普通的少校,雷德尔便答应了方彦的请求。为了防止年轻的方彦被身经百战的山本在会面中迷惑,做出什么过于让步的承诺,雷德尔还专门将自家所能接受的底线仔细告诉了他,并对他在会谈中的各个步骤都予以叮嘱。
面对雷德尔的关照态度,方彦心中不禁有些感动。他可以感受到这名60岁的长者对自己是真心信任和倚重,想要在其执掌权力的任期内尽可能提携后进,为海军的发展壮大创造宝贵的人员财富。相比之下,自己同元首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离开海军总部的方彦深深吸气,决心要将这趟使命圆满完成;凭借基于穿越者的全图认知,他完全有把握在谈判桌上对山本五十六占尽先手。
阳光炽烈,蝉鸣嘶切,位于柏林威廉大街的一家公馆包间里,军服整洁的方彦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怡然自得的品味着杯中的浅绿香茗。感受到这份淡杳的茶香,方彦心中忍不住情绪复杂的暗暗一叹;穿越到这个位面近二十年,早已成家立业的自己,在忙碌充实的生活中都快忘却了这份属于故国的独特神韵。
咫尺开外,一名黑发黄肤的中年男子正和方彦相对而坐,他的身形在方彦面前显得颇为矮小,整整一个头的差距使得他即便是在座位上、也必须仰头才能和面前的俊逸青年正面注视。然而在他那张普通的面容上,流露出的却是凝实干练、而又锋芒锐利的迫人气质;这使得任何与他对视的欧洲人都忽略了他的身形,并必须用全神贯注的精力对他施以十二分的重视。
“山本将军,这家公馆的保密性是整个柏林最好的,现在窗户已经被关上,我们今天的谈话不会有第三个人听到哪怕是一个音节。”方彦收敛心神,用清晰的英语对面前的日本人说道。他知道山本五十六曾经在美国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驻美武官,而自己也因为长年阅读文献、钻研技术的缘故,对英语早就有了深厚的造诣。正是由于他们在语言上不存在直接交流的障碍,方彦才决定单刀直入、直接从这名未来的联合舰队司令身上着手。
山本五十六微微点了点头,平静的神色一如他刚刚走进房间时的脸容。以自己即将和他商议的话题而论,有限的保密仍是十分必要。对于德国海军竟然只派出一个区区少校来接待自己,自尊心超乎常人的山本却并没有感到愤懑和恼怒;因为他曾经阅读过这名青年所写的两篇著作,并对其中闪光的理念精义给予了绝佳的赞誉。尤其是对方所写的后一篇海空时代,更是让身为航空派的他感觉仿佛找到了同道知音。得知是方彦前来与他会面,山本心中甚至有几分喜悦:除了能见到这名令他欣赏的业界俊彦之外,对方的青年之龄,也给了他在谈判交流中能够囊括更多利益的潜在机会!
看到眼前之人那不动声色的神情,方彦心中不禁泛起了细微的冷笑;很快的,自己就要让企图前来空手套白狼的日本人付出最肉痛的代价。
第125章 氧气鱼雷()
“舰载航空兵是决定未来海战胜负的关键核心。”受日耳曼文化熏陶影响17年的方彦,已经没有了那份婉转和含蓄,而是直接就将最核心的议题摆到了对方的面前,“如果贵国想要在这一至关重要的核心领域获得我方的技术援助,那么就必须要付出令我方足够满意的对等代价。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今天合作的基础。”
山本五十六的心情有些阴郁,他实在不习惯对方这种一上来就提条件的谈判方式:眼前青年的话语直接就将自己的回寰余地几乎完全封死,只剩下了宛若买菜似的讨价还价的步骤。而如果要绕过对方所代表的德国海军、直接同德国的飞机制造厂商展开合作的话,却又是根本无法办到的事情:随着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渐兴起,资本家的眼睛里只有金钱没有国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虽然西方世界的很多关键性技术,此时仍旧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但谁要是不经过政府和军队的许可就擅自转让,其后果对于这个企业而言将是毁灭性的!
又经过一番试探之后,山本五十六只得放弃了用盟友情怀和****需求,来空手套白狼获得技术的打算。对方那仍凭自己说得天花乱坠、却始终毫不动摇的态度,几乎可以肯定是受了德国海军或是政府当局的授意,摆明了就是要和自己谈条件来的。他有些不甘心地呼出一口气,用最后的努力说道:“如果贵方坚持要进行技术交换,那么这真的是有些强我们所难了。日本是后继的工业国家,钢产量在1924年才突破100万吨大关,我们有什么东西是能够被贵国看上眼的?”
方彦脸上忽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其表情转变之快让山本五十六忍不住怔了一怔。一丝不详的感觉在他的心中升起,直觉告诉他接下来会有不妙的事情要发生。片刻之后,方彦笑容不减,用平润的声音悠然开口道:“山本将军,贵国目前正占据着世界第三海军强国的宝座,其中当然会有许多技术,需要值得遭受凡尔赛和约压迫了整整16年的德意志海军吸纳学习。比如说,贵国那种用纯氧作为助燃剂驱动的鱼雷,就是德意志海军所非常感兴趣的东西。”
听得方彦的最后一句话,原本正常的山本五十六瞬间宛若被雷电所劈:惊骇、震异、惶乱、愤怒种种情绪,骤然如同洪水决堤似的充斥了他的心里。不过出于身经战阵的军人本能,山本几乎是在这些负面心绪爆发的那一刻、就用自己坚卓的意志将它们强行按捺了下去。他深深吸气,竭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至于出现异样:“用纯氧助燃的鱼雷?这种东西曾经有许多国家研发过,但无一不因为燃料接触过高浓度的氧气发生爆炸而宣告失败。我们日本倒是想拥有这种武器,但始终无法克服这个最基本的障碍;不知道贵方是从哪里听到这种完全无中生有的消息,说日本已经拥有了这种违反物理学定律的东西?我不得不提醒贵方,如果将来在报道上出了偏差,你们可是要负责的。”
“怎么,山本将军难道是因为每天工作太过忙碌,竟然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了?”方彦似是不胜惊讶,然而他嘴角所噙着的一丝讥讽的笑容,却是完全展露了他此刻真实的内心。看着咫尺之外那张肌肉抽搐的脸,方彦不紧不慢的微笑说道:“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就请允许我来提醒一下您好了。”
“早在大正6年,也就是1916年,贵国就启动了氧气鱼雷的研发项目。由于无法解决纯氧在燃料混合后的点火爆炸问题,研究一直断断续续,没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直到15年后的昭和6年,贵国终于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而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契机:由东京大学的长井教授发现,如果在点燃雾化石油之后再吹入纯氧,虽然会诱发极为剧烈的燃烧,但却不会发生爆炸。经过大八木静熊技术少佐及其团队的研究,这份实验室中的现象终于在3年前的1933年初结出了硕果:由于那年是贵国神武纪年的2593年,因此这种新型鱼雷也被命名为93鱼雷。”
方彦抿了一口杯中的清茶,继续神色自若的道:“相比于普通的热动力鱼雷,口径为610毫米的93鱼雷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拥有远远超过前者的卓越性能。它能以50节的极限速度航行2万米之远,有效射程甚至比战列舰主炮还要惊人;而得益于采用压缩纯氧所带来的空间结余,它的战斗部装药量达到了恐怖的490kg,是同口径下普通鱼雷的2倍,几乎没有任何军舰能抵御它的攻击。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93鱼雷发动机的燃烧介质是纯氧,这使得它在燃烧之后的气体产物中,除去了氮气等不参与化学反应的杂气,只剩下了易溶于水的二氧化碳。而正常的鱼雷航迹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氮气等不溶于水的气体所产生的气泡;93鱼雷在航行途中几乎完全没有雷迹,大大加强了它的隐蔽性和命中率。”
“从去年11月起,贵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就开始全面装备这种新型鱼雷。由于其口径相对于潜艇和飞机来说都太过巨大,因此贵国目前正准备将其缩小,分别以533毫米和450毫米的级别,应用到这两种投放武器上去。不知道我这么一说,山本将军是不是想到什么了呢?”方彦凝视着面前的日本中将,笑容不减的道。
在这个过程中,每当方彦说出一句,山本五十六的脸色就要难看一分,到了最后,他的面庞几乎已经化成了酱黑色,眼角皮肉完全不受控制的跳动抽搐。宛若风暴般的喧嚣情绪在他的内心轰雷冲涌,使得他几乎要有将面前青年灭口的冲动。他实在弄不明白,目前在海军中被列为最高绝密的93氧气鱼雷,是如何走漏消息到了半个地球之外的德国;现在居然连对方的一个小小的少校,都对93鱼雷的整个研发历程、和具体性能指标掌握得如此透彻,几近洞若观火!思念至此,他的心中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