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迷红楼-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下官不明,宁侯不收高息搜刮百姓,凭何维持这般大的局面?”

    其他人也不解,是啊,凭什么?

    钱庄票号之流,他们并不陌生。

    虽然的确算是来钱较快,可也绝无可能一年出息一座国库的税收。

    众人看向贾环。

    贾环道:“对百姓有利还是有害,这还用多言吗?

    他们存银子到银行,虽然收取一二文钱的手续费,可产生的利息都远不止此。

    从银行贷款,银行收取的利息又远少于外面钱庄的利息。

    难不成,这对百姓有害?

    就是对商人也有利啊,自此以后,再不需带着大量沉重的金银走南闯北,提心吊胆。

    当然,最有用的,还是朝廷。”

    众人闻言一怔,张廷玉忙道:“怎么说?”

    贾环呵呵笑道:“如果银票流通天下,自此就没了火耗银子,张大人想想,此举是不是大益于朝廷,大益于百姓?”

    张廷玉闻言,倒吸一口冷气,面色骇然的看向贾环。

    其他人也无不面色大变!

    这是要掘天下文官的根啊!

    若没了火耗银子做贴补,那些文官们吃什么喝什么?

    断人钱财之恨,更甚杀人父母……

    牛继宗温严正等人都有些凝重的看向贾环,真想举世为敌吗?

    连隆正帝都有些不落忍道:“这件事先搁置,步子迈的太大,怕你摔倒。”

    贾环闻言嘿嘿一笑,眼神微微感激的对隆正帝点点头,又不动声色的看了眼马齐。

    来,再说老子想造反?

    感觉到贾环肆意的目光后,马齐面色微变。

    心中却冷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你贾环为了拍皇帝马屁,将全天下的文官都得罪光了,日后自有你死无葬身之地之日……

    只是,若真让他把银行办成了,虽天下文官都恨不得吃了他的肉,可……

    天下的勋贵们却都会保着他。

    甚至,将银子存在银行的文官们,都不愿贾环出事。

    更何况是皇帝……

    如此一来……

    唉,真真是异数。

    张廷玉想了想,再道:“贷款之利,要高于存款之利,不知下官所言对否?”

    贾环笑道:“对。这只是其中一种盈利……

    至于别的钱庄为何做不到?

    因为他们没我这么大的财力,就算有我这么大的财力,他也一定没有我这么大的势力。

    谁要是能把陛下也拉下伙儿当股东,我才伏他。”

    “呵呵呵!”

    众人给面子一笑,隆正帝横视之……

    贾环干咳了声,道:“大秦的钱庄,多是几家富户或者大商号私营,因此,他们的分布不广,难以做到流通整个大秦。

    最多也就能做到在几个省份流通,小者,甚至只能在几个县城内流通。

    一出他们的地盘,就会受到别人的挤压,黑手。

    况且他们都往外放印子钱,也就是高利贷,百姓畏之如虎。

    如此一来,就再次减少了利润来源。

    但银行不同。

    我不怕任何人来下黑手,我背后站着陛下,站着满朝武勋,甚至还站着一些宗室和豪商。

    谁要能把我们这一伙子也掀翻,他也不必做钱庄了,直接造反就是了……

    如此一来,银行必能畅通大秦南北东西。

    黑辽百姓,将银子存入银行,换成银票,他可以拿之在都中买京货,可以在齐鲁买鲁地特产,可以在江南买南货。

    这般,有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我们一定会发大财!哈哈哈!”

    张廷玉抽了抽嘴角,又想了想,道:“宁侯,银行的银票,是有多少银子,印多少银票,还是……”

    贾环闻言面色一变,再看向张廷玉,就有些刮目相看了。

    可以啊,张措大……

    张廷玉被贾环这种“不怀好意”的眼神看的有些不自在,道:“非下官熟悉此事,只是前朝的宝钞之害,流毒前明二百多年而不绝,害了太大百姓。

    下官既得陛下信任为户部尚书,便不得不防备此事。”

    隆正帝等人听到“宝钞”二字后,无不面色凛冽,看向贾环。

    明朝宝钞就是朱棣搜刮民财的无上法宝,没能毁掉大明,都是奇迹。

    贾环笑道:“陛下面前,我不敢说假话,银票肯定会增发。

    但这是在取得百姓信任之后的事。

    而且,每次增发银票,也一定会上报于户部报备,以金库里的银子为基数,扩发一定合理的比例。

    绝不会滥发。

    银行之事,事关民生天下,我有自知之明,我就算是贾家子弟,如果乱了天下民生,陛下再宠信于我,也一定斩我头颅,以谢天下。

    实际上,户部可以派人常驻银行,以作督查。

    当然,只能带眼睛,不能指手画脚。”

    张廷玉闻言,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隆正帝,道:“陛下,臣已知之。

    如果宁侯没有再藏私的话,臣有信心,在第二年,为户部也开一家朝廷的银行……”

    “我……草!”

    贾环闻言傻了眼儿了,看着张廷玉破口大骂道:“你要不要脸?”

    张廷玉唾面自干。

    隆正帝强忍着笑意,心里给张廷玉点了两百万个赞,然后怒视贾环,道:“混账东西,你再骂一句试试?户部尚书,朝廷体面,也是你能骂的?”

    贾环瞠目结舌的看向隆正帝,指着张廷玉道:“陛下,这臭不要……陛下,您讲不讲道理?”

    隆正帝觑眼看着他道:“朕如何不讲道理?你方才不是自己说的,朝廷也可开吗?”

    贾环闻言,冷笑一声,道:“对,张大人尽管开就是,你要能开起来,赚到大银子,我就伏你!”

    张廷玉淡淡的道:“朝廷的银票,天下通用。宁侯的银行也不能拒收的……”

    贾环闻言这次是真的炸了,你他么这不是美帝国主义吗?

    他眼神凛冽的看向张廷玉,冷笑道:“你银库里连鸟毛都没几根,你发银票让老子买单?你尽管试试看。”隆正帝说的都不行。

    张廷玉却笑了,道:“宁侯放心,下官怎会做这等杀鸡取卵之事?

    宝钞前车之鉴在前,朝廷又岂能重蹈覆辙焉?

    下官担保,就以宁侯银行第一年缴的税为本金,增发银票。

    宁侯也可派人在户部监察。

    若户部银行敢滥发银票,下官张廷玉满门性命在此,恭请宁侯摘去。”

    怪不得第二年才发,你娘希匹……

    贾环面色木然的看向隆正帝,道:“陛下,臣恳请陛下派人严查张廷玉的来历。

    臣怀疑,他的科举可能存在舞弊。

    他考的应该不是四书五经,而是空手套白狼的王八蛋生意经!”

    “哈哈哈哈!”

    自邬先生死后,隆正帝第一次笑的如此畅快!

    ……

    PS:第三更!!我每天更那么多,自己都怕了,嘎嘎!求订阅!

    (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四章 再无后顾之忧() 
等贾环捂着一只眼,载着得意洋洋的史湘云返回时,却发现家里的姊妹们,除了贾迎春外,都已经开始骑马了。

    而当“教习”的,是之前并没有出现的许多年轻蒙古女孩子。

    为首的那个女孩子贾环还认识,正是帖木儿的女儿,博尔赤的妹妹,十六岁的蒙古小丫头娜塔。

    娜塔在蒙古语中,是珍珠的意思。

    娜塔在娜塔在娜塔在娜塔在

    而林黛玉对贾环的到来,只是轻轻一瞥,恍若未觉,反而责怪身下的白马,不懂事,不乖巧,只会疯……

    嘿嘿,听的贾环忍不住好笑,惹的林黛玉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到底是林美人,心眼儿和针鼻儿一样大小。

    至少在这种事上是如此……

    史湘云见状,哼了声,又瞪了眼强绷着脸忍笑的贾环,狠狠一个肘击……

    然后顾自翻身下马,去找来她的马,唤了一个蒙古丫头教她骑马。

    史湘云虽然不惧林黛玉,面上也大大咧咧的对贾环,可心里却着实不愿再给贾环添麻烦。

    因为她知道,她以后还有很多大。麻烦要让贾环头疼,比如说:

    史家!

    她和薛宝钗交好,因此可以从薛宝钗那里得到许多外面的信息。

    其中就有史家兄弟俩的种种作死行为。

    而贾环曾跟她保证过,为了她和贾母,为保住这俩人的性命。

    史湘云知道这会很难很难……

    贾环下马后,牵着马走了过去,道:“姐姐,你不爱骑马吗?很好玩的!因此,她不愿再让贾环为了这些儿女小事头疼。

    高采烈的姊妹们,都骑马骑的不亦乐乎。

    唯有贾迎春只是站在宅子前,温柔的微笑着。

    贾环下马后,牵着马走了过去,道:“姐姐,你不爱骑马吗?很好玩的!”

    因此,她不愿再让贾环为了这些儿女小事头疼。

    高采烈的姊妹们,都骑马骑的不亦乐乎。

    唯有贾迎春只是站在宅子前,温柔的微笑着。

    贾环下马后,牵着马走了过去,道:“姐姐,你不爱骑马吗?很好玩的!”

    因此,她不愿再让贾环为了这些儿女小事头疼。

    高采烈的姊妹们,都骑马骑的不亦乐乎。

    唯有贾迎春只是站在宅子前,温柔的微笑着。

    贾环下马后,牵着马走了过去,道:“姐姐,你不爱骑马吗?很好玩的!”

    因此,她不愿再让贾环为了这些儿女小事头疼。

    高采烈的姊妹们,都骑马骑的不亦乐乎。

    唯有贾迎春只是站在宅子前,温柔的微笑着。

    贾环下马后,牵着马走了过去,道:“姐姐,你不爱骑马吗?很好玩的!”

    因此,她不愿再让贾环为了这些儿女小事头疼。

    高采烈的姊妹们,都骑马骑的不亦乐乎。

    唯有贾迎春只是站在宅子前,温柔的微笑着。

    贾环下马后,牵着马走了过去,道:“姐姐,你不爱骑马吗?很好玩的!”

    ”

    ”

    贾迎春的眼睛忽然弯成了月牙,笑眯眯的看着对面的一对人儿。

    ……

    又在篝火旁架起了烤架,烤上了一只大全羊。

    琴声悠扬而粗犷。

    引得众人再次沉醉。

    而娜塔则带着牧场上的姑娘们,换上了节日的盛装,围着篝火,跳起了古老的蒙古舞,《鸿雁》!

    舞姿优美动人,更有浓浓的草原风格,让贾府的姊妹们过足了眼瘾。

    却还未完,《鸿雁》之后,那些牧场女孩子们,看贵人们这般喜欢看,商量了番,又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

    果不其然,风格陡变的热情欢快的锅庄舞,让所有人眼睛一亮,跟着欢笑起来。

    因为父兄皆是贾环信重的手下,娜塔有机会常去宁国府请安,说起来和贾环也算很熟悉了。

    因此胆子格外大些,竟敢将贾环拉进了长长的队伍里,一起跳了起来。

    看着贾环在一群蒙古姑娘中撩啊、甩啊、晃啊,贾家的姑娘们,无不笑的前仰后合,眼泪都快下来了。

    乌仁哈沁出身草原,最熟悉这种草原舞,自然而然的跳了进去,还站在贾环前面,教他怎样跳。

    而只要有贾环在,小吉祥就从来不知羞为何物。

    见乌仁哈沁都进去玩了,她也拉着抬不起头见人的香菱,加了进去,跟在贾环身后,欢天喜地的胡乱扭了起来。

    整只舞蹈队伍的气氛陡变,从欢喜,变成了喜剧……

    贾家人愈发笑的喘不过气来。

    贾环也看的哈哈大笑,而后还招呼其她人也来跳。

    可别说端庄如宝钗,自重如探春,羞涩如迎春,就连灵动的林黛玉、好玩的史湘云和明明已经蠢蠢欲动的贾惜春都不肯上前。

    谁若跟小吉祥一样上去乱扭,回去后还活不活了?

    但不论如何,今夜大家真的好开心,舒畅……

    这种开心,与平日里在家看某三孙子耍宝时哈哈大笑不同。

    那种笑,虽然也开心,但会一笑而过,不留痕迹……

    但今日这种,是开阔了眼界和心灵后的开心。

    每个人的神采都有些不同了,焕发着身心通透的喜悦光泽。

    贾环见之,便打定主意,待日后安定下来后,一定多带着家里的姊妹们出去走走,逛逛。

    见识一下不同的人间景色,世间风。流。

    总不能让她们一辈子,都拘在那座大观园里,做名副其实的笼中雀吧?

    只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

    而就在贾环带着家里的姊妹们,在城外牧场上欢乐度假时,位于神京皇城安福门外辅兴坊的五城兵马司衙门内,气氛却格外的压抑。

    自铁网山打围之后,背负着谋逆罪名的五城兵马司,接连遭到黑冰台、刑部、大理寺以及兵部刑律司的轮番洗礼。

    当初裘良只带了两千兵马去了铁网山,不算那一万帮闲余勇,留在京中的,还有三千正规人马。

    可经过四大强力机构扫荡后,如今堪堪只留下了一千人马。

    铁网山之变,着实惊世骇俗了些。

    兵变、逼宫、弑君,种种不忍言之事一夜尽数发生!

    此等滔天罪孽,又岂能轻易放过?

    纵然那位现在隐忍不发,只想着日后清算。

    可朝廷依旧要用不少人头,来为死去的忠良陪葬,更要为朝廷的体面粉饰一番威严。

    如此一来,还有比最先起事的五城兵马司更好的选择么?

    这支送给都察院人家都嫌弃的队伍,就是最完美的背锅侠!

    而除了整整两千兵马被锁拿治罪外,原本分布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和中央皇城附近的五个分部营的营指挥使,如今也只余两人了。

    这两人能留下来,是因为他们身后都有不弱的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五城兵马司原本是忠顺王手下的地盘势力。

    五城兵马司主事裘良,当初倾家荡产,将景田侯府的一应家私全部投献给忠顺王,才谋得了这个肥缺儿。

    而余下这两人的背景,亦是忠顺王这一脉,或者亲近他这一方的势力。

    其中一人,名唤古征,是兵部尚书古仑的侄子。

    被他拿下了东城营指挥使的位子。

    神京城格局,大体分为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古征能坐在东营指挥使这个肥的流油的位置,自然是因为他是古仑嫡亲侄儿的缘故。

    古仑虽然被称为泥塑尚书,但到底是官拜二品的六部尚书,为自己嫡亲侄儿谋一个五城兵马司的营指挥的能量还是有的。

    而另一个营指挥,名唤白贵。

    原是国舅府白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因好吃懒做,不事生产,在乡下老家活不下去了,便来到京里投靠了国舅府。

    只因他极能说会道,且善于溜须拍马的钻营,倒让他敲开了国舅府的大门,谋得了一个好差事,如今生发起来了。

    不过因为白国舅对这个风评不大好的远房穷酸亲戚并不怎么看得起,因此只轻轻打了个招呼,就选了个西营指挥使的差事。

    虽比不得东营指挥使肥的流油,但也是一等一的好差事。

    因为东、西城各有一集市在,分别为东市和西市。

    买卖人和商家多,油水自然就多。

    这两人各自背靠身后的大树,整日里手里进着白花花的银子,也没人欺负得了,自然活的滋润无比。

    纵然铁网山之变后,五城兵马司从上到下被血洗了几遍,也没波及到这两人身上。

    非但没有波及,还给两人留出了极大的好处,便是裘良留下来的位置。

    两人同时盯上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一职。

    这些日子来,两人也是疯狂的钻营着。

    银子淌海水一样的送出去,这些年的积蓄送出了一大半,越斗越激烈。

    然而眼看就要分出胜负手了,得,被人截胡了!

    两人岂有不恼的?

    可如今这两人的想法,却不是去忌恨有人抢了他们谋求的位置。

    而是在考虑着,日后如何才能继续混下去。

    之前景田侯府的裘良,他们可以不理会。

    毕竟景田侯府早已除爵,忠顺王也只是将裘良当成搂银子的狗而已,以古征和白贵的背景后台,根本不怕他。

    若不是顾忌到官场规矩和背后的忠顺王,两人不欺负裘良就不错了。

    可以说,两人虽然只是营指挥使,却有底气和裘良这个都指挥使平起平坐。

    可如今就要正位的这位主,却是堂堂一等国侯!

    别说是他们两人,就是他们身后的主子,主子的主子,都拿那人没办法。

    想起贾环那些暴虐的手段,两人连觉都睡不着,更没有再去想着谋求指挥使的念头。

    从得知“噩耗”时起,就瞬间摒弃了前嫌,坐在了一起,商讨日后的路该怎么走。

    两人甫一见面就定好了基调,一定要同舟共济,相互扶持着共度大劫!

    “古大人,您就没让古尚书帮个忙,把您调出去?哪怕是去江南随便哪个城里当个兵备道,也比这个好啊!”

    白贵看起来三十来岁,相貌忠厚,但眼神狡黠,看着古征问道。

    古征要年轻不少,二十四五的样子,虽然看起来颇为嚣张,却也不傻,看着白贵冷笑道:“你怎么没让国舅爷将你调出去?去宫里龙禁尉里当个亲军,也比这个有前途吧?”

    白贵闻言,面色一滞,眼睛转了转,面色依旧憨厚带笑,道:“莫非,古尚书也想让你留下来?”

    古征口气有些冲,道:“大家彼此彼此,老白,你就不要再我跟前耍心眼子了。你乡下人出身,和爷比头脑,岂不是自寻不自在?”

    白贵闻言,非但没气,反而哈哈笑了起来,道:“正是正是,那……明儿在下就唯古二爷的马首是瞻了。”

    古征恼道:“瞻个锤子!那位主儿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筐,斗争起来根本不讲究策略,只会舞刀弄枪耍暴力!

    爷若出头惹恼了他,被他砸成了太监,上哪儿说理去?”

    白贵闻言,眼睛眯了眯,道:“那尚书大人,是怎样教你的?”

    古征反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