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迷红楼-第7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环见之,目光一凝,看着那大汉道:“齐将军?”

    此人是秦梁麾下大将,原本黄沙军团的八大金刚,几次大战后,只剩下了三位。

    这位齐战,是后补起来的悍将。

    秦梁带了三万大军回京阅兵,齐战便为掌二万五千兵马的都指挥使。

    可见他在秦梁心中地位之高。

    贾环与齐战,也算旧识,因此认得。

    齐战见贾环认出他后,黝黑的脸色也有些尴尬。

    他本就讷于言,此刻更是满脸羞臊。

    贾环见他不言语,又看向秦风。

    秦风苦笑道:“齐叔叔的岳丈,是京里人。当初,还是我娘做的媒。”

    说着,又用口型对贾环无声道:“续弦娇妻。”挤了个眼色……

    再道:“齐叔叔的岳丈,叫海闻。”

    贾环闻言,眉头顿时紧紧皱起,眼神变得凌厉起来。

    秦风忙道:“是爹让我带齐叔叔来找环哥儿你的。”

    贾环呵呵了声,道:“风哥,你别告诉义父让你们来,是让我帮你们解决难题的。”

    秦风讪笑了下,道:“臭小子,爹是没说让你解决……当然,你能为大,能解决最好。要是解决不了,也给齐叔叔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贾环闻言,看向齐战,道:“齐将军,风哥叫你一声齐叔叔,我也得跟着叫一声齐叔叔。

    今天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外人。

    关系要么是世交,要么是老亲。

    所以,我就不说方才在西府上说的那些客套话了。”

    齐战闻言,顿时直起胸膛,沉声道:“宁侯,今日老齐厚着脸上门,实在是因为家里老婆闹的厉害,不得不走一趟。

    宁侯拿我老齐当自己人,不说客套话,末将就满意之极了。

    您只管说,什么结果我老齐都能接受。”

    其他人也都跟着附和起来。

    贾环道:“外面八成都在说,昨夜的行动,是因为朝廷没银子了,所以我贾环为了邀圣宠,行倒行逆施的勾当,搜刮民财。又或是我贾环就要起银行了,怕竞争不过那些钱庄,所以先弄倒闭他们。

    这些混帐话,我也就不去辩解了。

    孰是孰非,再过两日就都清楚了。

    我只给你们一个准信儿,凡是昨日抄家钱庄背后的东家,必杀!

    凡是钱庄里充作打手,沾过百姓血的,必杀!

    凡是逼迫良家女子为娼,藏入平康坊青楼的,必杀!

    只这三种人,是不得不杀的。

    其余的,男丁发往西域劳改……就是干活改造。

    女眷亦发往西域,与西域流民成家落户。

    这是朝廷下的铁政策,连几家王府和县主都一应这般处理。

    孝康亲王都没请下宽恕的旨意,你们自己想想吧,你们为之求情的人,是不是比龙子凤孙还贵重。”

    说罢,也不理满堂死寂,对面色难看的齐战道:“齐叔叔,我们也不算陌生了,当初我和风哥在西域与厄罗斯血战时,就是你带着兵马在后面压阵的。

    我只问你一句,我等舍身忘死,拼死杀敌,阻异族于边疆,所为何事?

    就是为了让那些乌龟王八蛋们,在后面造下重重血债疯狂敛财的吗?

    海闻,是我昨晚亲自抓的。

    他的罪证……大哥,去向索先生要一份四海钱庄的案宗过来。”

    门口处的韩大闻言出去,没一会儿就回来,交给了贾环一卷纸。

    贾环打开后,递给齐战,道:“海闻在士林中享有盛誉,颇有名望。近二十年来,进京赶考的寒门举子,不知有多少受过他的恩惠。

    可是,他施恩德所用的银子上,却沾满了普通百姓和普通商人的血泪。

    四海钱庄和黄家的君子钱庄,每年往平康坊的青楼里,输送过百名良家女子,都是因为还不上他们放的印子钱被强迫卖去的。

    有些女子刚烈,进了平康坊,不出三天就会自杀。

    一年到头来,只他们送去的,就有一二十个自杀的。

    齐叔叔若是不信,一会儿我可派人送你去平康坊逸云阁的后花园里看看,昨夜才挖出的尸骨,足足有十七八具。

    这样的人若是都不杀,齐叔叔,我们当初在西域的舍身忘死,还有什么意义呢?”

    齐战闻言,一张脸涨的黑红,眼睛都微微充血,拳头攥紧。

    尽管明知此人就算发难也绝不会奈何的了贾环,可韩大还是往后比划了个手势,不一会儿,道成真人就出现在门口,随时以防不测。

    乌远守在城南庄子后,道成真人就负责在贾府护卫周全。

    秦风看了眼韩大的动作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黄沙系的将军哪怕杀自己,也不可能对贾环不利。

    果不其然,齐战闷声低吼一声,道:“却不想,齐某这等清白之人,却娶了恶贼之女!!”

    秦风闻言无奈,道:“齐叔叔,谁能想到海闻竟是这样的人?他以前是都中出了名的大善人,名望之好,满大秦都找不出第二个。我娘也是上了别的诰命的当,才……”

    齐战一摆手,道:“风哥儿,我齐战又岂是是非不明之人?焉敢错怪夫人!齐某只恨造化弄人……

    罢了,正如宁侯所言,若这等恶贼都不杀,天下何人还可杀?

    春娘若是……那贱妇若还是寻死觅活,那就……那就去死吧!”

    “齐叔叔,先别急……”

    听齐战说的决绝,秦风忙劝了句,然后看向贾环,道:“环哥儿,当真没一点法子?”

    贾环笑道:“昨夜在上书房,吏部尚书张程、户部尚书李谦给黄理求情,因为黄理是儒教大家,坏了他的名声,对整个儒家都不利。

    张程和李谦是拉上满天下的读书人给黄理求情,结果,一个大秦天官,一个大秦计相,一个去职回家,一个干脆被打入了天牢。

    环哥儿,你难道还看不出朝廷和陛下的决心吗?”

    “风哥儿,不要再说了,否则,就真的里外不是人了……

    宁侯,末将多谢宁侯直言相告,告辞!”

    说罢,齐战对贾环行一军礼,然后大步离去。

    秦风见之,忙唤了声“齐叔叔”,然后在贾环肩头捶了拳后,追了出去。

    其他人也都听出这件事的棘手性,不再心存侥幸,纷纷告辞。

    最后,却留下角落里一个身着士子服的年轻人。

    一派风轻云淡的高人模样,坐在那里喝茶……

    贾环见之一怔,看向韩大。

    韩大细细瞅了瞅那人,眉头皱起,对贾环摇了摇头。

    贾环顿时乐了,韩大身为贾环第一家将,尽忠职守,平日里对都中数得上号的衙内都熟知。

    竟看出这个,还堂而皇之的坐在角落里。

    最荒唐的是,他穿的居然是士子服!

    满神京衙内圈里,谁不知贾环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这身衣裳。

    这身谁啊?

    “孙子,你哪位啊?”

    “噗!”

    正做遗世而独立之绝代高人的年轻人,一口茶喷出,还呛入鼻腔,一时间,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我……我乃李元,乃……乃礼部侍郎李峥之子,今为宁侯献银行大计而来!”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奇才!() 
“李元?李峥那老小子的龟儿子?”

    贾环看着这狼狈之人,不无鄙视的笑道。

    “宁侯,起码的口德还是要有的吧?我若说你是贾政的龟儿子,你乐意?”

    别看方才李元狼狈不堪,一副装世外高人露馅后的窘状。

    可当贾环侮辱到他父亲时,李元还是正色起来,直起腰身,眼睛直视贾环大声道。

    如果不看他哆嗦的两手,单凭这幅敢在煞气之名传神京的煞星权贵面前大声反驳的作态,就是好样的。

    当然,即使哆嗦着双手,李元能有这等勇气,也是不俗。

    贾环眉尖轻挑,侧目看着他,笑着点点头,道:“你小子说的对,是得有点口德。

    不过……

    本侯和你爹李峥是同僚,同殿为臣,更一起共事过,自然是平辈论交,叫他的名字,没有不妥吧?

    倒是你……

    你什么身份?敢直称我爹的名讳。

    信不信本侯把你屎打出来,再让你吃下去?”

    “呕……”

    只想想那画面,李元就干呕不止,面色如土,连连作揖道:“宁侯,是在下无礼,我……我同您道歉。”

    贾环嘿了声,笑道:“倒是能屈能伸……

    说说看,老子在你们读书人心里,怕是不比狗屎强多少。

    你就这样不避嫌,跑来给我献策?

    别是想着给老子使坏吧!

    再者,你老子李峥看我不顺眼,老找我事。

    你敢跑来跟我做事,不怕回去挨家法?”

    李元已经缓过劲来,掏出帕子擦净了脸和衣裳,又恢复了翩翩公子的做派,听到贾环之言后,唰的一下打开折扇,摇了摇,笑道:“宁侯不知,小可在都中士林中的名声,也不怎地……”

    贾环抽了抽嘴角,道:“你可有功名?”

    李元闻言,面色一滞,嗤笑了声,道:“区区功名,于在下而言,触手可及。

    只是,李某何等人物,虽不及宁侯英雄,但又岂能受一功名所诱,去钻那酸臭无比的八股经义?”

    韩大这时从堂门口处接过一纸卷,略一看过后,嘴角抽了抽,回到贾环身后,交给了贾环。

    贾环看过纸卷后,忽地哈哈大笑起来,道:“李元,字汉卿,三岁启蒙,八岁进学,考了……考了十二年,连生员都没考上,至今无秀才功名。

    被夫子视为学堂之耻,被李峥视为李家之辱……

    噗!

    哈哈哈!”

    贾环笑的前仰后合,李元一张脸却成了虾爬子,怒吼道:“宁侯,咱俩半斤对八两,你有甚资格笑我?”

    贾环又笑了几声后,摆摆手,又指了指这间宁安堂。

    李元登时明白过来贾环的意思,贾环是告诉他,就凭这贾家的富贵……

    反应过来的李元,面色颓败,叹息一声,无力道:“不瞒宁侯,在下幼时亦被认为神童,三岁已可识千余字,可背三百诗。

    只是……说来不信,我竟不能看那四书五经,八股文章。

    每每入目时,便头疼欲裂,只欲作呕。

    故此,杂书读了千万本,正经书却……

    家父曾以为是我顽劣,不愿行正道。

    随以荆条家法相逼……

    可,纵然被打的皮开肉绽,只要嗅到经义文章的气息,我就呕吐不止,几欲送命。

    有一回,竟吐的三天三夜昏迷不醒。

    如此,家父也就彻底放弃在下了……”

    贾环知道李元说的都是真的,随口劝慰道:“天下奇人无数,你小子想来也算是个奇人。

    再说,不能科举就不科举罢了,你老子是礼部侍郎,位高权重,随便给你找个官做做不就得了?

    投奔我能有什么前途?”

    李元闻言,却勃然大怒,道:“宁侯焉敢侮辱我李家门风?宁可直中取,不求曲中来!

    李家世代清名,岂能毁于我手?”

    贾环点点头,道:“好好好,你李家世代清名,你回家好好守着吧。

    本侯公务繁忙,况且声名狼藉,你还是离远些比较好,免得坏了李家的清名。

    到时,你爹也饶你不得!”

    李元闻言,面色一滞,忙道:“宁侯,你怕是误会我爹爹了。今日我前来宁国府,我爹爹也是知道的。”

    贾环闻言一怔,随即好笑道:“怎么可能?”

    礼部,素来是六部中最清贵的部堂。

    为天下读书人养望之最佳地,也汇聚了极多儒教大家。

    想入内阁,礼部尚书几乎是最佳的跳板。

    张廷玉在太上皇在时,便一直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养望。

    他为天下文宗桐城四老顾千秋的弟子,出身不俗。

    自身又是进士及第……

    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他会再在礼部待上十年,或是二十年,直到名望厚重名动天下时,便晋升内阁阁臣,乃水到渠成之事。

    而所谓的士林清流,礼部便是他们的大本营。

    李元的父亲李峥,如今便是礼部侍郎。

    贾环先杀顾千秋,又抓了黄理、海闻,他在士林中的名头,真真是迎风臭三里。

    可谓儒教死敌!

    李峥居然会让他的独子,与贾环来往,甚至投效于贾环?

    他这是自绝于士林吧?

    就像如今的张廷玉……

    怎么可能!

    李元却解释道:“宁侯,家父与黄理、海闻等人绝非一类,甚至与张程、李谦等人也大道不同。

    钱庄害人之罪行,家父早在多年前就数次上书太上皇和陛下,只是背后牵扯太大,始终无法解决。

    若非看家父赤胆忠心,因此太上皇和陛下屡屡关照,李家怕早就因此事被打压败亡了。

    半年前,家父还上过一道折子,诉君子钱庄和四海钱庄之滔天罪行。

    然后,就被打发去了西域谈判……

    若非宁侯一路照顾,以家父的春秋年岁和身子骨,怕早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虽然家父亦看不惯宁侯种种所行,但却以为,此类皆小节。

    虽不能苟同,但无关大义正道。

    家父还说,宁侯这半年来,为国征战,还捐赠举家之财,为国难分忧,昨夜更是横扫神京各大钱庄势力,功德无量。

    为此,多年不饮酒的家父,昨夜破例痛饮三海碗!

    并不再阻拦在下投奔宁侯,共立经济大道!

    对了,家父还让在下带一句话给宁侯:

    这普天下的儒生,或许蝇营狗苟,一心钻营者繁多,但也绝不乏敢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儒家风骨者!”

    贾环听着李元慷慨激昂的陈词,面色却没什么改变,也没想去争辩什么,只淡淡的道:“小李子,你说有银行大策要献给我,说说看,什么银行大策?你知道银行是做什么的?”

    李元闻言,嘴角抽了抽,心里叹息一声: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被自己带着节奏走?

    这种人,不论什么时候,都喜欢掌控主动。

    不过,若非是这样的人,也做不出这样大的事业。

    只说昨夜那番惊天动静,若非心性坚韧如钢,又兼怀大心胸、大气魄、大担当者,便绝无可能敢为!

    当然,这样极好……

    李元收起折扇,插在腰间,正色道:“就我所闻,宁侯所筹备之银行,虽比钱庄更进一步,但大抵仍旧是钱庄一类。”

    贾环点点头道:“没错,性质是差不多。”

    李元闻贾环认可,轻轻一笑,道:“那么宁侯也当知道,如今外面,虽无明言,但都在暗中相约抵制宁侯行事。

    其实就算宁侯之前没有收缩贾家的产业,贾家的产业在都中,尤其是在江南,都会大受影响,寸步难行!

    不知宁侯可知缘由?”

    “因为我杀了顾千秋?”

    贾环呵呵笑道。

    “正是!”

    李元道:“在文风满地的江南,文宗顾千秋影响力之大,就好比宁侯在军中的地位。

    江南富庶,故而家家户户都有子弟读书。

    但凡读书者,就无有不敬当代文宗者。

    宁侯于祭天之日,斩杀顾千秋,便已是江南之敌,甚至是天下读书人之敌。

    这个时候,宁侯想推行银行之道,几无可能!”

    贾环想了想,道:“倒是在理,那你有何法,可解此难?”

    李元闻问,面浮笑容,不在乎已是深秋,从腰间抽出折扇,再次摇开,笑道:“此事不难,可以利诱之,以名破之!”

    “什么利,什么名?”

    贾环眉尖一挑,问道。

    李元道:“都中钱庄,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十大钱庄,多有银票发行,其中以大龙钱庄,四海钱庄和君子钱庄三大钱庄的银票,最受欢迎。

    大龙钱庄为孝礼亲王府门生陈梦雷陈家所有,四海钱庄、君子钱庄则为海闻、黄理两家所有。

    此三家,皆海内外闻名之儒教大家,在江南也颇有文名。

    故此,三家钱庄的银票,得以流通江南各地。

    昨夜宁侯雷霆掃穴,大破三大钱庄。

    虽然除了大恶,却也让不知多少不相干的人受到了牵连。

    因为钱庄被查封,那么这三家钱庄发行的银票,便成了废纸。

    持有银票的人,倾家荡产者都有。

    如此,银行便可以利诱之!”

    “怎么诱?”

    贾环再问道。

    李元笑道:“待银行建立后,宁侯可张贴告示,凡持这些钱庄所发行银票者,皆可在银行开办户头。

    待银行清理工作完毕后,可逐步发还银票存银。

    如此,他们所谓的抵抗,就成了笑话。

    这便是以利诱之。”

    “可他们要是兑换完银票银子,再不来了呢?”

    贾环问道。

    李元摇头笑道:“这怎么可能?

    宁侯当知,那些人之所以将银子存入钱庄,除了贪图方便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损耗,也就是所谓的火耗。

    他们做事,携带大量银子行动,运送途中有被劫的风险且不说。

    只磨损所耗一项,就是了不得的损失。

    所以,才有了钱庄的生意。

    但是,他们现在发现,将银子存入钱庄,随时都有可能将手中银票变成废纸的可能,他们就不会再存入钱庄了。

    银行,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当银行将已经落入口袋的银子,发还给存户……

    这可是一笔了不得的巨款哪!

    银行能不为这么一大笔银子所动,还发还给存户,可见银行信誉之好!

    绝不会贪不义之财!

    这就是万金难买的好名声!

    再加上银行的东家,既有内务府,又有宁侯这样的勋贵,再稳定不过。

    不虞担心会落个钱庄的下场。

    所以,愿意将银子存入银行的人,必将越来越多。

    他们的抵制之局,也就不攻自破!”

    贾环闻言,看着李元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这个法子和本侯之前想的一样……你别撇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