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圣人-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身后的学子催促张易进行检测,张易只能暂缓探测心房的变化。

    同乡试县试时一样,诸位学子走到守卫面前,领取考牌,打开书箱检查。跟乡试时不一样,张易的书箱不再破旧,里边的文房四宝也好了许多。

    守卫看了一眼张易,低下身子检验书箱,里面摆满了上好的毛笔、墨锭、砚台、笔筒、笔架、镇纸,角落里还有张大牛夫妇为其准备的各色吃食,种类丰富。

    这厮不似是寒门学子啊?守卫疑惑的点点头,把书箱递还给张易,示意他可以进去了。

    张易也不解释,如今张府虽然生意再度受到打击。比起参加乡试时的窘迫,也好了不下百倍,这也是张易这些天为何处变不惊面含微笑的原因?

    现在再差,也比之前要好。就算沦落到之前的境地,也不会再差了不是。

    数千学子站在府文院前院等待,时辰一到,几位读书人伴随钟鸣声从内院走出,站在台阶上。

    为首之人,自然是府文院院君谢东流,他面容严肃身材高大,自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威严。只是比起张易上次见他,眼角微微有些疲倦,想必跟近些天陈府的事情脱不了关系。

    刘郡守站在谢东流右侧,脸上带着招牌式的微笑。

    张易站在寒门学子之中,看向右侧那人,眼神微醺,赫然是陈书文。

    陈书文满脸笑容,眼神在众位学子中流转不停,同样在寻找张易的身影。此次陈府晋升豪门,经受文运洗礼,上次在花间酒会心房所受的损伤完全弥补,他迫切想看到张易的惨象。

    “……汝等读书人,只需静心答题,切莫弄虚作假。”谢东流讲完话,依照惯例应当刘郡守训话。

    刘郡守微笑摆手,示意陈书文讲话。

    陈书文轻笑一声,不再在人群中寻找张易的身影,开始鼓励诸位学子,直言自己从长弓城走出,最后通过殿试考取进士是何等艰辛,何等荣耀。

    数千学子鼓掌不已,张易身侧一名寒门学子低声问道:“按理来说,府试之时不应该只是院君和郡守坐镇吗?这位县令何德何能,竟然能与他们平起平坐?”

    另外一名寒门弟子显然与其认识,连忙告诫道:“嘘,你小声一点。这位陈县令,就是豪门陈府的二公子,人家有进士文位,地位极高,即便是院君和郡守两人,也要给他些面子。”

    “呸,原来是他们啊。白马郡多少读书人都受过长弓大儒的恩惠,陈府蚕食张府上位,不是读书人所为。”

    那名寒门子弟骂道,瞪向陈书文。他身侧的几名寒门学子,眼神恐惧,脚下微微迈出小步,表示自己跟他划清界限。

    张易看的清楚,就连刚刚告诫这位寒门学子的那名秀才,也轻轻移开脚步闭口不言,想必是做出了跟其他寒门学子一样的决定。

    “这位兄台,你叫什么名字?”张易靠近这名义愤填膺的寒门学子,这人不过十六七岁,以寒门子弟的身份能这么快考取秀才,殊为不易。

    寒门学子显然意识到几人的动作,眼含鄙夷,看到张易主动凑近,心情大好,低声道:“在下李绝凌,见过兄台。”

    张易呵呵一笑,低声道:“在下张易,李兄性情高洁,着实令人佩服。而且我观李兄气息饱满,有浩然之气在身,令在下倾心不已。”

    “张易,张易……”李绝凌心道,自己好似在哪里听过这个,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激动的指着张易就要说话。

    张易嘘声道:“李兄,眼下不是时候,待府试完毕,我请你去张府吃酒,你可千万要给面子,不要拒绝我啊。”

    “一定一定。”李绝凌连忙拱手。

    ……

    陈书文说完之后,府试便要开始了。

    正身,入室,敬香,拜书,入考房。

    张易从谢东流身前路过,看到院君眼中关切的神色,他报以微笑,旋即踏入考房,开始静心凝神,思索破题之道。

    府试有规定,不考诗赋,其余文章皆可。除却诗词歌赋无所不可,听起来极为简单,却又极难。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来答题,读书人就必须做到言之有物。

    乡试之时,张易思及自身和**,再延伸到上古五帝和诸多寒门子弟,这才书写《寒门贵子》,得天降文运,成为天降童生。

    县试之时不设题目,张易另辟蹊径,书写劝学诗,却正好歪打正着,引发“纸卷共舞”,再度受文运洗礼,成就天降秀才。

    “这几天陈府晋升豪门,原本亲近张府的诸多名门望族便斩断了与张府的关系,这本无不可。只是有不少读书人竟然落井下石,对风府乔府都进行了打压,这便让我很生气。”

    “之前便想着要在府试时写些什么,方才在前院见到那位李绝凌的所作所为,让我更是加深了看法。对于正义,无论寒门子弟还是名门子弟,都有各自的坚守。”

    “不论豪门,亦或数十人的小家,皆是张府。豪门张府有绿锦池,张府有荷花池,每逢盛夏便有莲叶盏盏。既然如此,我便以此为题,谢过所有人关切张府之人。”

    张易打定主意,将书箱内的文房四宝取出,摆好笔墨纸砚,他开始认真研磨。

    这方砚台是院君谢东流所赠,乃是四大名砚之中的端砚,砚有四足端正异常,是谢东流期望张易成为一个正直的读书人。砚台虽只是秀才文宝,却足够张易使用。

    半个时辰后,张易磨好了墨,将一只秀才文宝软毫笔取出。龙狼笔杀伐之气过于厚重,不适用于今日答卷,张易只得退而求次。

    笔分三类,硬毫笔、软毫笔以及兼毫笔。

    硬毫如龙狼笔,笔性刚健,杀伐之气十足,大多用来书写战斗文章。

    软毫笔性柔软,圆润如玉。兼毫笔则是将硬毫和软毫融合,适用于初学者。

    张易选择软毫,便是因为接下来的答卷需要圆润如玉,却又沁人心脾,达到绵绵秋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切准备就绪,张易挺直身子开始答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东晋陶贤公明独爱菊。自盛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前两句书写完毕,张易体内文气骤降。大贤陶公明在东晋历史上文名卓著,三万年前更是以《菊花赋》力压王谢两府大贤。

    只可惜那是陶贤寿元将尽,在那场惊世大战,他拼命杀入无尽大海,屠灭千万水妖,令人称颂。张易以秀才之躯书写大贤之名,顿时让将其体内文气抽的十剩其三。

    第三四句书写完毕,张易体内文气全部被抽空,脸色顿时苍白不已。李盛唐,万年前的大周天子,因其极爱牡丹,天下读书人便尽皆书写文章夸赞牡丹。

    时至今日,牡丹依旧为百花之冠。

    短短七十余字,张易此文涉及大贤乃至天子,整个府文院内文气涌动,仿佛有大贤亲至,天空骤暗。所有考生和监考先生都惊骇的抬起了头。

    谢东流猛然抬头,这情形他可有三十多年没见了。

    “咚!”

    正在张易惊诧之时,府文院内金钟响起,随即长鸣一刻钟有余。

    所有考生都愣住了,金钟长鸣异象,比起纸卷共舞更要罕见,莫不是长弓城又要出一位天降举人了?

    ps:三江第一,作者君如愿以偿,感谢诸位书友。第一卷第二章,张易参加乡试改变人生;第二卷第二章,张易参加府试,自然会迎来更精彩的内容。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作者君,支持这本书。

    拜谢!

第三章 天降举人() 
金钟长鸣一刻钟后方才停歇。

    自金钟响起的刹那,所有考生都停下了手中的毛笔,闭目聆听金钟长鸣之声。此等异象,文运会洗礼所有考生,为其消除体内隐疾,甚至聚集文气凝炼心火。

    当然,每个人得到的好处与其书写的考卷息息相关;越有价值的文章,该名考生所得越多。

    东南角落一间考房内,风重楼闭目坐在考桌上,随着金钟长鸣,无穷文气汇聚在他面前的文章答卷上,再转入他的体内五脏,帮其淬炼五脏。

    西南角落,乔居正正襟危坐于草席上,他体内五脏在接受文气淬炼,心房之内,心火徐徐增长。

    某间考房,离绝凌心火浮现在血肉之中,无穷文气在帮其淬炼血肉。随着金钟长鸣结束,他的血肉完全淬炼成功,就连骨骼都淬炼了小半。至少节省大半年的修行时间。

    同一时间,还有许多秀才考生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好处。

    而张易,在金钟响起的刹那就已经坐在草席之上,静心凝神等待文运洗礼。之前两次文运洗礼,他都没有丝毫准备,根本不知道自己浪费了多少好处。

    在正心堂过许多书籍古卷后,他方才知道,文运洗礼时静心凝神进行修行,能够事半功倍。

    无穷文气从金钟处散发,涌入所有考生体内。到张易时则不同,这股文气从金钟起,路过书山虚影,从书山中涌起一股浩然文气,两者合二为一,方才融入张易体内。

    “轰!”

    跟其他考生被文运洗礼的柔顺不同,浩然文气强劲有力,可以用文运灌体来形容。剧烈的浩然文气直接涌入张易体内,他体内损失的文气瞬间补满。

    张易五脏所受的损伤几乎在瞬间就修复完毕。心火不受控制跃出心房,冲进这股浩然文气之中,开始自动淬炼五脏六腑。

    秀才修行的最后一步便是淬炼五脏。五脏乃五脏六腑的简称,五脏分为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以及三焦。

    五脏储存精气文气,淬炼五脏能够有效提高读书人的体质和寿命。六腑主消化,用来排解糟粕,时刻将人身的杂质排除。

    随着浩然文气涌入,直到金钟长鸣结束,张易体内的六腑已然淬炼完成。若是一般秀才,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即便是张易这等心火旺盛的顶尖秀才,也需要半年之久。

    不仅如此,五脏六腑关乎全身,在浩然文气淬炼六腑之时,将皮膜、筋脉、血肉以及骨骼再度淬炼了一番,些许黑色糟粕排除体外,张易的肉身再度强悍了许多,就算比起真正的武道修行者都毫不逊色。

    张易长出一口气,此次文运洗礼所得收益他十分满意,让他收获颇丰。六腑淬炼完成,体内糟粕会随时排除,对他的修行至关重要。

    他收敛心神,从喜悦中回过神来,开始认真书写剩下的文章。之前乡试和县试他尚且还担心天道追究,刻意藏拙。

    “我已经是镇国诗才,藏拙只能作茧自缚。如今陈府步步紧逼,我更是需要作出些回应。既然已经知晓文运洗礼的好处,那就拿下此次的天降举人!”

    张易睁开眼睛,手持软毫笔,开始书写接下来的答卷。他端正身躯,持笔的角度都近乎完美,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书写答卷。

    全身的精气神都凝聚在笔尖之上,自身的浩然文气更是融入在这篇答卷之中。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卷完毕,张易认真在纸卷上方写上《爱莲说》三字。

    短短五十二字,张易所用时间,比上半段超出了两倍有余,他全身的文气再次耗尽。跟之前的差别是,书写上半段,体内文气是被天道吸收……而这一次,是张易将精气神凝聚在文章之上,书写文章将文气耗尽。

    举人书文运,张易借助金钟长鸣带来的文运洗礼,已然开始尝试成功。效果自然显著异常。

    “咚!”

    金钟再次长鸣。

    谢东流玉识笼罩整个府文院,清楚的看到无数文气化作一根重锤敲响金钟,嗡嗡作响。金钟两鸣,这是那位当初参加府试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所有考生都茫然的抬起头,此番府试,竟然还会出现两位天降举人不成?白马郡什么时候囊括了这么多天才人物。十分可惜的是,金钟长鸣洗涤考生只有一次,第二轮对他们毫无作用。

    许多考生开始提笔答卷,这金钟声虽然不能再次洗涤自身,但却能舒缓心神,在金钟长鸣声下创作,文思如泉,方才有所疑惑的地方顿时融会贯通,十分顺手。

    书山和金钟处散发的文气再度凝聚成浩然文气,注入张易的体内,为其淬炼五脏。

    浩然文气自下而上,首先淬炼肾。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

    水乃万物之本,肾即五脏之本,心火引领浩然文气开始全力淬炼肾脏。淬炼五脏原本最是需要小心谨慎,此刻有文运加身,完全不用在意,张易只需小心引导便好。

    不过数十息的时间,肾脏就淬炼完毕。张易只觉浑身精气饱满,四肢筋脉都蕴藏无穷文气。

    心火引领浩然文气开始淬炼肝脏。肝脏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

    再过数十息,肝脏淬炼完成。浩然文气开始淬炼脾脏,脾脏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

    数十息过后,脾脏淬炼完成,浩然文气旋即淬炼肺脏。

    肺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脏比其他四脏加起来的还要巨大,淬炼花费了数百息的时间。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浩然文气开始淬炼心脏之时,整个速度便开始缓慢下来。

    心脏之中有无数血管脉络,浩然文气需要一根根淬炼,使其变得强劲有力,生机勃勃。若是心脏完全淬炼完成,秀才的寿命至少能延长十年。

    读书人有精气神,全都跟寿命息息相关。心房亦孕育在心脏之中,只是外表不可见,如同镶嵌在不同界面之中。

    金钟声变得急促起来,一刻钟的时间到达,张易猛地跃起,心脏在最后一瞬间淬炼完成,强劲的余力让他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轰!”

    整个府文院平地生风,些许落叶被吹散开去,真正的文运洗礼开始出现。府文院上空陡然裂出一道缝隙,巨型光柱自空中笼罩张易所在的考室,开始对其进行文运洗礼。

    《爱莲说》引发的金钟长鸣异象洗涤在场所有人,但却不能代表张易已经是天降举人。天降举人,需要在府试结束之前,完成五脏淬炼,文章引发文运洗礼。

    张易之前五脏并未淬炼成功,所以只是引发异象。第二次金钟长鸣,却使其五脏淬炼完成,甚至心房都有十分之一开始呈现青铜色,这才是天降举人的征兆。

    这股光柱出现只在一刹那,然后迅速冲入张易的心房之中,消失不见。

    张易神识进入心房,只看到自己的心房正在迅速扩张。十余平米的心房,猛然扩张至十丈见方;而原本呈现十分之一青铜色的地方,同样扩充。

    心房墙壁上,镶嵌着七个光团,是张易作出的所有文章。张易好奇看向这些光团,根据古籍记载,至少是出县以上的诗作才能凝结成团,镶嵌在心房之中。

    剑湖所做的斩龙诗有拳头大小,应当是达府诗作。《绿锦池绝句》则有人头大小,是巅峰水平的鸣州诗作。

    《寒门贵子》、《劝学诗》、《人面桃花》以及刚刚写成《爱莲说》都有磨盘大小,乃是当之无愧的镇国文章。

    至于半首镇国的《将进酒》,则有三个磨盘的大小。若是等张易补全这首诗作,定然可以传天下,那就不知光团会变成什么模样。

    毕竟传天下的文章太少,连古籍上也没有记载。

    ***************

    张易收敛心神,将文房四宝收入书箱之中,手捧考卷交予考官。路过监考房,他躬身向谢东流等考官行礼,然后看也不看一侧的陈书文,转身离开府文院。

    陈书文一口鲜血喷出,之前金钟长鸣,他便隐隐觉得跟张易有关。原因十分简单,第一次金钟长鸣,所有人都得到洗涤,只有他没有感受到文运的眷顾。

    除非心中对引发异象者心怀怨怼,否则文运不会不眷顾读书人。

    “咔擦……”

    陈书文修复不久的心房,再度裂开些许缝隙。

第四章 离绝凌() 
白马郡府试出现金钟长鸣异象,致使整个长弓城文气沸腾,大部分百姓都受到润泽,些许小毛病得到文运眷顾而康复或者好转。

    院君谢东流第一时刻将张易成为天降举人的消息通过文印发送给州院君苏九龄。苏九龄通过文印将《爱莲说》原篇取走,上交王室,准备在三日后于全国各郡府文院进行张贴。

    上一位天降举人,乃是当今大周皇朝文相,翰林院掌院学士陈东亭。在这之前,整个大周皇朝有三百余年未曾出现过天降举人。

    府试结束,府文院,张府以及陈府都没有放出谁是天降举人的消息。不过大部分人自然能够猜到,不少名门望族,再度向张府伸出了友谊的双手,示意可以接着合作。

    张云龙等人前来询问,张易一概否决,如同这篇《爱莲说》所言,张府子弟,便要有莲的高洁,在这个浑浊的世界端正己身。

    翌日,风重楼和乔居正早早便来了张府,扬言要张易请客吃酒。天降举人这件事一出,风府和乔府的日子自然也好过不少,两家大人鼓励他们与张府多走动。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阿易,你这话说的极好。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这名门望族乃至豪门世家的痼疾呢?”

    风重楼啧啧称叹,他对张易这篇《爱莲说》很是喜欢。因其性子高傲,向来没有几个朋友,张易写的很是符合他的口味。

    乔居正亦点头道:“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