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经量少不行,量多不行,而她一向属于正常范围。
但这次怎么第一天这么少?颜色还这么淡?早上还可以解释是刚来。但这都一天了啊。
她百思不得其解,想着等这次经期过了之后,得请侍医过来看看。
等阿娇重新洗手出去时,膳桌上已经摆上了白气氤氲的铜火锅和鲜嫩的羊肉卷、各类小菜以及调料碟。
殿中一个伺候的也没有留,就他们自己。
很多时候,刘彻并不喜欢由人伺候着吃饭,老说天子又不是没有长手?
等到吃乐趣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给自足的火锅时,他便索性把人全赶了出去。
刘彻见她出来,起身往铜炉上一直温着的茶壶里倒出半碗姜茶给她,催促道:“快趁热喝。”
阿娇只得苦着脸把辛辣的姜茶一饮而尽,放下碗望着热气弥漫的火锅急切道:“先下点青菜香菇,让味更好点。再下肉——来,我调料——”
她煞有其事地安排着,说的热热闹闹。
刘彻就应声往锅里下青菜和蘑菇,想了想又下了几块豆腐。“豆腐吃着暖胃。”
阿娇莞尔,他可算是把经期不能着凉受寒记得牢牢的了。
她低头在碗里放了一大勺芝麻酱,再放一点韭菜花。再一点点蚝油和花生碎,最后放一小勺火锅汤搅匀。她拿勺子一分为二,递给刘彻一份。
锅里已经开透了,正咕嘟咕嘟冒泡。阿娇夹了一筷子薄如蝉翼的羊肉卷放进去,在里面涮变了颜色就夹出来。就着蘸料吃了一口,果然鲜嫩膻香,好吃到可以治愈一切的不快乐。
阿娇很理解那些不开心就拼命吃东西的人,美食带来的口腹之欲的满足感的确能让人暂时忘却一切烦忧。
她和刘彻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在雾气氤氲中仰着脸夹着菜。
两个人额上都起了一层细汗,相望的眼神更是暖的叫他们俩听不见窗外呼啸而过的北风。
两个人把上的两大盘嫩羊卷和肥肉卷全吃完了不算,素菜如豆腐青菜蘑菇干笋都吃了大半。待用过晚膳后,因着吃的着实不少。虽然见着阿娇困了,但怕她积食,刘彻也没有叫她睡。拉着她在殿内踱了三刻钟,见她困的都能站着睡着了,才叫海棠同玉兰服侍她洗漱卸妆。
阿娇困极了,只觉得整个人都迷糊到失去思考能力。她哈欠连连地勉强支撑着回到了榻上,拉过被子沾枕头就睡。叫本来还想温情脉脉再安慰她几句她的刘彻,只能无奈笑笑,也拉过被子躺下。
这一天,于刘彻而言,注定是不一样的一天。
一时三刻间他还真睡不着。便躺在榻上把白日里和丞相商议的,再在脑海里理了遍,没觉出有什么偏颇的地方,方才合眼预备睡觉。
阿娇早已睡熟了,万赖俱寂的暗夜里她的呼吸声平稳和缓,听在刘彻心中,格外叫他觉得安心温暖。
去年初冬时,他还是一个人躺在榻上。他经常会在四下无人的夜里想起阿娇的笑颜而整夜难眠。
那个时候,他以为永远失去她了。
但现在,她就真真切切地睡在他身旁。
殿门口留着的两盏宫灯,让殿内多了些柔和的光线。
刘彻侧过身子望着她睡熟的脸,在她脸颊上印上轻轻一吻,环过她伴着她轻微的呼吸声睡着。
阿娇这一觉睡的沉极了,以至于第二天睡到了日上梢头。但她犹还觉得没有睡够,睁不开眼睛。
她略动动身子,不自觉又打了个哈欠,她还想睡。
但是望到榻前的刻漏已经到了巳时二科,她还是强逼着自己起身了。刘彻早就走了,只怕是看她睡的香甜,不忍打扰她,自己去了宣室殿。
阿娇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累得慌,就跟昨天走了一天山路似的,说不出的困。
前阵子跟着刘彻去汤泉供爬山下来也没有这样啊,她在被子里伸了个懒腰,心想或许是越睡的多就越困。
“海棠——”
一声轻柔的应承声后,低低的脚步声慢慢逼近。榻边散落的帷帐被海棠细心挽起挂在金钩上,“皇后,陛下叮嘱说您累就别去宣室殿了,好好歇息一天。”
她的声音里满是疼惜,显然也同刘彻以为阿娇还在为孩子的事难过。
这次希望落空,阿娇是有些失落,但是想着来日方长,又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倒也把满心的情绪压下去了。
是以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表示知道了,却没有答应下来说不去。
阿娇掀开锦被起身,海棠俯身为她穿上明珠绣花丝履,为她披上一件褙子后先引着她去屏风后去换月事带。
殿内昼夜燃着地龙,这又是帝后的寝卧,自然分外温暖。就是穿着单衣也不觉得冷,待阿娇进去后,海棠把阿娇今日要穿的衣裳从熏笼上拿下来,预备着她一会出来后穿,又去打了盆温热水给她一会洗手用。
阿娇却是磨蹭了半天才出来,轻叹了口气才由着海棠服侍洗手。
她漫无边际地放空思绪,一直到玉兰几个都从殿外进来服侍着她洗漱更衣,坐在梳妆台前还没有回神。
几个人摸不准她在想什么,只当她还在为昨日清晨的事不快,俱都轻手轻脚的。
其实阿娇只是在想她的月事到今天早上起来看就完全没有了,这也太不正常了。这次不光少、淡还短,太反常了,难道她真的有什么病了吗?一会还真得叫海棠去请太医正来好好给她看看。
阿娇想着心事,就连挑首饰的心情也没有,随便选了对羊脂玉红蓝宝石金玺花卉簪,再戴上素来最爱的月牙珍珠耳坠,便算打扮停当了。
雪舞不便劝道:“皇后,也太素净了吧。”
皇后这样好看是好看,但也是太素净了。加上脸也显小,看起来这样倒像未出阁的小姑娘家。
而且心情不好,就更该打扮的明艳点,自己看着也觉得欢快不少啊。
阿娇没有说话,玉兰悄悄拉了她一把。
雪舞没有再说话,她明白玉兰的意思,宫中帝后最大,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底下伺候的人没有置疑的资格,不然日后惯得奴不像奴,不像样子。
阿娇微微一笑,她明白玉兰这是在教雪舞帝后的尊贵不容置喙,但还是不愿同最亲近她的人这么有距离感。闻言便招手叫雪舞同玉兰上来给她选首饰,“我今天提不起兴趣来,你们两个帮我选,选什么我就戴什么。”
雪舞闻言雀跃起来就要上前,却还是先望了一眼姐妹们的神色。见都含笑点着头,且玉兰也挽住她的手上前,她便安下心来。
雪舞想,她还是喜欢主人像现在这样有几分宫外的样子。和她说话笑闹时,一点都没有主人的样子,活像她的姐妹。而现在的主人,虽然对她们几个还是不同些,但她总不自觉会害怕主人。她在主人身上看到了威赫一生的太皇太后才有的威势,这种感觉实在太熟悉了,她绝没有感觉错。
主人是什么时候变得不一样的呢?
仔细想想,似乎还没回宫就这样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两百八十五章 求见()
不,不不不——
就是那场突如其来久也不好却又突然大好的怪病后,主人就变得不一样了。
她刚醒来就吩咐雪舞不要再请医工,还叫张博达一回来就来见她。
雪舞本想劝主人就算身体没有不适了还是让医工看看,但是触及她写满威严的眼睛雪舞到底不敢逆她只得应诺。
她后来想,那个眼神像极了太皇太后,温和却又暗含着清冷。
主人回宫后,虽然对雪舞还是像宫外时一样的亲切温和,事事都格外照顾她。但她到底还是不一样了,海棠这几个贴身伺候她的自然觉出来了,但她们却都乐见其成,说主人从前太好说话了,现在才像皇后样子。
雪舞不知道皇后应该是什么样子,但主人还是像从前一样会对她笑会温柔地问她习不习惯,有什么事都会叫几个姐妹多照顾她,雪舞觉得也就足够了。
比起从前腥风血雨的生活,她喜欢现在这样安宁祥和的生活。
至于主人为什么这样,她已经不想去探究。
人总是会变的,就像她小时候不也是个杀鸡都不敢的人吗?现在都已经杀人不眨眼了。
雪舞笑着上前,自在地在阿娇的首饰盒里挑拣起来,不时和玉兰商量。
“这枝珊瑚珠排串步摇怎么样?嗯——这枝檀木箜篌簪也很好看——”
“这枝金海棠珠花步摇上的海棠花就跟真的一样——”
两个人小声讨论着,最后终于给阿娇挑了枝银镀金点翠穿珠步摇戴上,再选了贴翠华盛坠在额前。又挑了对和田玉手镯,最后再选了条珍珠流心项链。至此,雪舞才总算满意下来,递了案上的银掐丝镶嵌和田白玉宝石手镜叫阿娇细看。
阿娇捧场地接过手镜前后打量,见得镜中人黛眉红唇中发髻间珍珠步摇微微颤动恍如春日涟漪微微散开,额前的华盛亦是美轮美奂,颈上珍珠项链愈发衬得她肌肤胜雪、顾盼生辉。
她便夸道:“嗯,不错。”
雪舞深受鼓励,唇边染起笑意,侧脸望向玉兰见她也笑着。
殿中气氛正好着,有侍女进来回道:“中大夫主父偃求见皇后殿下。”
阿娇一楞,他来见自己干什么?
继而又想这消息可够灵通,自己不过一天没去宣室殿就被找上门来。
主父偃,其人的确很有些治国大才,只是心性方面却不为人称道。从前阿娇倒也还真用到过他,就是他牵线搭桥为阿娇介绍的淳于光,两下里倒也不算全然没有交情。不过他现在已经做到中大夫,深受刘彻信重,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哪还是从前需要巴结奉承阿娇的时候?好端端来求见自己做什么?
阿娇本欲拒了,但转念一想还是叫了起来。
正好她也想从提出推恩令和迁茂陵令的主父偃嘴里,看看现在这两项后世闻名遐迩的政策进行到什么程度上了。
没一会,主父偃就被引进来大礼参拜阿娇。
“臣见过皇后,长生无极!”
阿娇坐在案前饮了口茶,方才轻轻叫了声“起”。
主父偃这才恭恭敬敬地起身,他如今虽颇得陛下信重朝臣们争相贿赂,但对于圣宠不衰的皇后,他是万不敢有一点不敬露出。
人皆有软肋,而皇后正是陛下那根碰不得的软肋。
他如今已经快年届耳顺之年,比之从前老了许多,但脸上却透出踌躇满志和自信满满的气度来。
主父偃在下首坐了,也没多话,单刀直入地进入正题。“汉室如今正是岌岌可危、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候,不知娘娘知是不知?”
他这话一出,阿娇倒不自觉想起了建元元年时刘彻第一次策问时崭露头角的董仲舒。
那时刘彻就是说董仲舒虽点出了内忧外患所在,但故作惊人之语,摆高人风范,叫刘彻打发去了江都国为国相。磨了几年脾气,听说如今好多了。
刘彻爱才也能容人,但谁要是想把他当傻大头一味敲打,他是脾气说上来就上来。
很不幸,阿娇同刘彻是嫡亲的表兄妹,某些秉性可说是如出一辙。
听了这话,她灿烂明媚的桃花眼一沉,蓦然冰冷起来而后语带讥诮地说:“主父偃,不必跟孤来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这招!没多大意思,有什么就照实说!”
一时间,殿中气氛静滞住。殿内伺候的都被皇后迫人气势镇住,举止愈发不敢出错。她们还是第一次见得皇后在朝中大臣面前,亦如此不假言辞的样子。
阿娇却自在地重新低下头去喝茶,神色寒冷深沉。
主父偃跪坐在下首,只觉得如坐针毡。他万万没想到皇后的反应竟不是追问到底,他原先还想的矜持退让之路现在是全然用不上了。皇后的意思很明白,求人得有求人的样子,现下可不是皇后求着他!
帝后两人,可真没一个是能轻易糊弄的啊!
他原先怎么能以为这位养在深宫中,娇养在太皇太后同大长公主手上,必为此话所动。却忘了太皇太后和大长公主谈笑间影响国策的影响力,作为她们的后人耳濡目染之下又能差到哪里去?
他苦笑连连,半响才终于咬牙道:“皇后殿下聪慧灵透,是臣鲁钝冒犯。但臣言却也并非空穴来风,皇后只需细观如今天下局势。就该知道倘若一步错,汉室将如履薄冰举步难行。到那时,纵使能力挽狂澜,到底是百姓受害无穷。臣相信,皇后不愿再见到大汉立国之时国力凋敝、人相食之的场面吧!”
主父偃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几欲有震耳发聩之感。
侍候在阿娇身后的玉兰、海棠都被触动了,交换了一个不安的眼神。尤其是雪舞,真真正正经历过民间困苦生活,更是霎时间白了脸。
阿娇还是神色冷冷的,看不出喜怒,只是微微挑眉示意主父偃继续说。
她已经大概猜着主父偃要说什么了,只怕推恩令和迁茂陵令已在他心中大致成型了。
主父偃的话倒也算不得夸张,如今内有诸侯巨富勾连纵横,外有匈奴虎视眈眈。一个不慎,的确是如坠深渊,乱世再起。
但历史选择了刘彻,选择了这个天资英纵的皇帝!
他以过人智慧和非凡气魄,一路披荆斩棘,以铁腕强势统治硬生生斩断一切阻碍。他之后,匈奴元气大伤,再无南下之力,诸侯亦被分化再无抗衡朝廷之力。
哪怕这是新的一世,但阿娇还是对刘彻胸有成竹,她相信这些难不倒他。
比起她的胜券在握,主父偃已经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皇后是不是不懂这其中利害?(。)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两百八十六章 献策()
主父偃有些犹疑,想了想还是预备同皇后好好说道一下如今天下局势。“皇后,汉室的分封制度本意是效仿周朝以诸侯拱卫皇室。但如今诸多诸侯,隐瞒赋税,独断专行。更有甚者,已经起了串联谋反之心。而巨富豪绅之家,聚敛财富豪奢无度。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更叫人心惊肉跳的是,这些豪富和权贵的结好也是一大隐忧。”
阿娇还是神色平静,看不出情绪。
这些她早听丞相说过了不说,前世时更被囚禁在刘彻身边一世,早已看到了结局,她没什么好惶恐的。
主父偃自然注意到了皇后的神态自若,摸不准皇后到底心里在想什么,也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整个人被看透的感觉。但话已至此,自然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
“臣纵观汉室天下,正如人染重症,已快发至五脏六腑了。若还不治,一旦发作起来伤筋动骨还算轻,怕的是元气大伤,几代人的努力毁于一旦啊!”
“哦——”,阿娇的眉头都不曾皱一下,只轻声问道:“孤懂了,这意思是你是这能医国能臣?”
话到尾声,染起了笑意。只是这话,怎么听也不像是夸赞。
主父偃心中暗叫不好,看来皇后心中对他还是没有多少改观。他知道皇后欣赏的是如李广卫青那等心性磊落之人,而他挟私报复的事传到皇后耳里自然叫她不喜。但他也不预备改了,他这大半生见过太多人情冷暖、白眼鄙视,他不想连人生的最后都不能畅意活着。
大丈夫生不得五鼎食,死何惧五鼎烹了!
不过皆有梦,他亦不例外,他想促成他心中所思所想!
主父偃正神思郁结时,却听得上首的皇后又说话了。
“说吧,既然来见孤,说服的话就不用再说了,直接了当地说你的来意吧。”
她的声音还是冰冷,但脸上那淡淡的似有似无的讥讽却去了不少。
主父偃理了下思路,如在皇帝面前谨慎地咬着字眼。“臣以为对诸侯王,先帝时曾制裁过一次,诸侯势力大不如前。只是要防止他们养精蓄锐,倒不如用软化手段,用他们无法拒绝的手段。诸侯皆有子,然只太子可承诸侯位。其余王子不论嫡庶,臣以己度人心想这些王子总是忿忿不平的。不如以恩典分封的方式一分为几,几再分为几,如此反复,诸侯自然消泯。”
见阿娇唇边起了一点赞赏的笑,主父偃受到鼓励,愈发侃侃而谈。“至于巨富之家,臣以为可聚迁至长安附近,方便监管。久而久之,也必自化。朝廷可适当给予鼓励政策,如可脱去商人身份,跻身世家名门”
这份见识纵使是旁观了汉武一朝的阿娇听来,也不得不说主父偃的确是慧眼如炬。
只是可惜,主父偃为人太过横暴。一朝得势,便要把从前失去的全补回来,贪婪的有些过分了。
也或许是她养在深宫中,不知世事艰辛。
但阿娇总还是觉得如若把后半生浪费在对前半生的描补上,没多大意义。都过去了,何必放不下,倒叫后半生也不好过了。只可惜了这满腹才华。这么想着,她难得地给了主父偃一个笑脸。“卿所言,孤会转告陛下。”
主父偃就是为这句话来,闻言当即松了口气。
正准备起身告辞,皇后却又说话了。“主父先生,大才若斯,何必不想往前走走?倒一直往后看?”
主父偃被阿娇绕有深意的话顿住,还来不及说话。就又听阿娇吩咐海棠道:“送主父先生出去吧。”
海棠当即挪步上前,微微屈身作手势请主父偃。“主父先生,请随婢子来。”
主父偃满心疑惑哽在心中,却也只得给阿娇行了一礼,随着海棠出殿去。
待他走后,雪舞按捺不住不解,轻声问道:“皇后,您似乎不喜这位主父先生,为何后来又忠言相告?”
阿娇微微一笑,若有所思道:“人才难得吧。”
刘彻心思何等聪敏,早看出身边许多重用之人的诸多不妥,却能择善取之。这份容人之量,这份不拘一格用人的心胸气度几人能有?也难怪汉武一朝时人才济济,为后世感叹。
打发了主父偃后,已近午时了。
现在赶过去宣室殿也来不及了,阿娇便想午膳后再过宣室殿去,当即吩咐传膳吧。
午膳少府上的是清蒸鹅、炖熊掌、花炊鹌子、燕窝肥鸡丝、蒸鹿尾、蚝油嫩豆腐、干烧冬笋、凉拌茼蒿、花糟蒸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