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歌行大隋-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常歌行的答复,侍从喜上眉梢,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晋王府作为庇护,自己的这条性命算是保住了。

    “就在陈叔宝刚刚咽气时,太子府便派人将张丽华接走了,我等作为奴仆,也不敢阻拦啊!小的还看到,在陈叔宝病在榻上时,太子经常在这里留宿。。。。。。”

    “够了!你来到晋王府一定要管好你这双眼睛,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要分得清楚才是!”常歌行没有让此人继续说下去,陈叔宝作为曾经的帝王,如今虽然身死,也要留下些颜面才是。

    “是,是,小的一定谨记在心!”仆从擦了一把脑门上的汗水,匆忙退了下去,唯恐常歌行再继续问什么,或是自己又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给你哥哥烧些纸钱吧!若是路上有孤魂野鬼拦路,也好有个买路钱!”常歌行对陈宣华道。

    陈宣华擦了擦眼泪,点点头。

    火光中纸钱化为灰烬,顺着腾气的热气在空中翻飞,四处飘落,如同秋天的落叶,让整个季节变得凄凉无比。

    “喜公公,将陈叔宝好生安葬了吧!”常歌行掏出一张千两的银票道:“有劳公公了!”

    “殿下万万使不得啊!安葬陈叔宝本就是皇帝的旨意,老奴怎敢再叨扰殿下!”喜全福一副惶恐的模样的道。

    “无妨!本王与陈叔宝算是旧识,聊表心意罢了!”

    “那老奴就不客气了!”喜全福美滋滋的将银票收在衣袖中,道:“城郊有一处风水极佳之所,本是老奴为自己百年后准备的,殿下你也是知道的,像我等无根之人,不管是生前还是生后都要自己操心啊!

    就算这位陈国主的福气,那处佳所便让与他了,老奴另寻他处便是!”

    “喜公公的节操本王佩服之至!”

    “哪里!哪里!殿下谬赞了,谁也不会和白花花的银子过不去不是?”喜全福拖着尖细的嗓音道。

    喜全福看了一眼仍跪在地上痛苦不已陈宣华道:“殿下,陈叔宝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亡国之君,您在这里逗留时间长了恐怕不合适!还是赶快携着这位小娘子出府吧!”

    常歌行与陈宣华出了府门,陈宣华眼角的泪水还是止不住的往下流,抽噎着浑身颤抖不已。

    “殿下,我想杀一人,你可能助我!”陈宣华抹了抹眼泪忽然道。

    “张丽华还是太子?”常歌行反问道。

    “张丽华!兄长生前最疼爱她,如今兄长去了,她理应去伺候才是!”

    “张丽华去了太子府便命不久矣了!宣华不必心急,用不了多长时间,张丽华必死无疑!”常歌行笃定的道。

    “太子对张丽华甚是喜爱,为什么她去了太子府反而活不长呢!”陈宣华心中不解的问道。

    “吃不着是一回事儿,偷吃是另一回事儿,真正的放在碗里、摆在家里后,便显得多余了!”常歌行说完率先进了马车。

    陈宣华愣了一会儿,骂了一声“臭流氓”后,提着裙摆也上了马车。

    (本章完)

第358章 王爷的天() 
    一路上陈宣华无语,依旧沉浸在陈叔宝之死的悲痛中。常歌行微闭双目、正襟危坐,身体随着马车的晃动左右摇摆。

    作为王爷的座驾这辆马车当然是豪华至极,打造马车用的是檀木,自然而然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省去了马车中燃香的麻烦。内里更是宽敞无比,左三层右三成的铺着数十层皮毛,若是放在前世,也算得上是真皮座椅了吧。

    只是缺少了减震装置!

    想到这里,常歌行总有些唏嘘,若自己不是阴差阳错成了杨广,而是成了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人,单凭着减震器这一项发明,就足以在大隋朝开创最大的车行,想来富甲一方完全不是问题。

    奈何自己如今的身份是大隋的晋王殿下,有这个身份压在头上,就注定了自己不能消消停停的过日子。晋王这个称号,看似尊贵无比,实际上却是过河的卒子,只能上前不能后退半步。上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向后却是深不见底的乌江。

    “殿下,奴家方才若是求你杀的人是当朝太子,你可会答应?”陈宣华一双俏目看着常歌行问道。

    “佳人有求,不妨先答应着!”常歌行没有睁开眼睛,开口道。其实现在关键是太子一直想要他的命,而坐以待毙却不是常歌行的性格,若是不小心将这位张狂的太子殿下给弄死了还是很有可能的。

    “奸滑!”陈宣华丢下两个字后,便幽幽低头,道:“逢年过节我可以去兄长的坟上烧些纸钱吗?”

    “父皇虽然对陈叔宝宽仁,但这并不代表着便对陈氏皇族完全没有芥蒂。陈叔宝既然身死,就让他安心的去吧,作为陈氏皇族血脉的你,安心待在晋王府,天塌下来由本王给你顶着!”

    常歌行虽然没有把话挑明,聪慧如陈宣华却听出了其中意味,给陈叔宝上坟,还是不去得好。

    “要是殿下你顶不住呢?”陈宣华反问道。

    “天,总是要人给捅破的!”常歌行依旧没有睁眼。

    “大隋的天,不是殿下的天吗?”陈宣华继续问道。

    “最起码不是本王期望的天!”常歌行睁开眼,挑帘看向窗外。有买卖人叫买叫卖;有寒门书生坐在街边的青石上苦读;有豪门大族子弟招摇过市,眼睛不停扫视着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若是遇到惊艳的,免不了上前调戏一番;有富贾之家在酒店里大鱼大肉;有乞丐捧着半边瓷碗祈食。。。。。。

    表面上风光无比、强盛无二的大隋其实已经岌岌可危,有大厦将倾之危。危机就潜伏在尾大不掉的门阀中,寒门苦读十载无颜色,而士族子弟饱食终日却可以生而富贵、生而为官。

    如今的大隋只需一个导火索,便将彻底大乱。或是大隋皇室稍显颓势,那些门阀贵族或是天下寒门便会揭竿而起,生起取而代之的心思。

    “王爷的天是怎么样的?”陈宣华追问道。

    “本王的天。。。。。。是。。。。。。白天抬头可以看到绝色佳人淡妆浓抹,晚上可以看到佳人褪去华裳!”

    “没正经!”陈宣华轻啐一口,便不再搭理常歌行。

    (本章完)

第360章 奉旨上朝(二)() 
    上朝的路上常歌行哈欠连天,看着天上的皎月,心中暗自诅咒,不就是开个例会嘛,用得着起这么早嘛。

    朝堂上已经有许多王公大臣恭候圣驾,互相恭维着、拉着家常,简直就是一场华丽的盛宴,大隋天下间凡是头脸峥嵘之辈全都汇集于此。

    常歌行的到来,让本来和煦的气氛迎来了一场小高潮。

    “哎呦,原来是晋王殿下,数日不见越发的英姿飒爽了!”

    “晋王殿下上朝,想来是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儿,能不能透露一番,好让我等有个心里准备啊!”

    “晋王殿下,前面请!”

    。。。。。。

    常歌行一一与这些大臣们打了招呼,然后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站下,继续打自己的哈欠,面对众大臣的阿谀或是询问他充耳不闻,微闭着双眼养神,继续未完的美梦!

    “皇帝驾到!”随着莫让招牌式的长调,王公大臣们迅速安静下来,纷纷入位。百官上朝的位置可是很有讲究的,官位大小、地位尊卑都可以考证出来。

    常歌行四周却是形成了一个真空地带,原因在于他站的位置实在是尴尬,连同让站在他旁边的那些官员显得也很尴尬。晋王是什么身份,一般官员谁敢站在王爷的前面?晋王是什么身份,谁敢站在王爷身后,宣扬自己的地位仅次于王爷!

    杨坚打量了一下朝臣,眉头微皱,道:“晋王呢?晋王在哪里?”

    常歌行悠悠转醒,出列道:“禀报父皇,儿臣在此!”

    看着自后排走出的常歌行,杨坚鼻子差点儿气歪,你说你一个王爷往后站什么,你就没发现那些大臣们都快站到朝堂之外了吗?

    “荒唐!你站那么远干什么?”杨坚质问道。

    “儿臣是为了不让父皇见到儿臣生气!”常歌行一副大孝子的模样道。

    “可你已经惹朕生气了,近前答话!”杨坚招手道。

    常歌行无奈上前,与太子杨勇在最前排并列而立。杨勇目视前方似乎没有发现常歌行的存在,可眼中的精光表明他内心并不平静。自己这个二弟自从江南回来,如同脱胎换骨一般,自己几次出手都没能奈他何,反倒让自己陷入被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杨勇对于常歌行越发的忌惮起来。毕竟太子只能有一个,未来的天下之主也只能有一个。

    “盐铁经营权收回国有之事进展如何?”杨坚高坐龙椅,朗声问道。

    有官员马上答道:“启禀陛下,盐铁经营权已经基本收回,只有少许山野作坊尚有落网!”

    “如此甚好,盐铁关乎天下社稷,尽早恢复生产才是!”杨坚道。

    官员似有犹豫,最后斟酌道:“启禀陛下,短期内恢复生产恐怕。。。。。。比较难!”

    “何难之有?”杨坚不悦的道。

    “这些盐铁场主,在将盐场、铁矿交于朝廷前已经变卖了设备,遣散了工匠,就连盐场、矿洞本身都遭受到了一定规模的破坏。

    也就是说,朝廷虽然收回了盐铁经营权,但实际上得到的却是一个烂摊子,想要全面重新恢复生产恐怕需要千万白银之巨!”

    杨坚治下的大隋虽然国力日渐昌盛,但一次性拿出千万两白银也是会伤筋动骨的,诺大的朝廷可是不能没有银子的。

    听到千万两之巨,朝廷上下满是唏嘘之声,并不是所有门阀士族都是财大气粗之辈,经商出身的宋家本就是其中的异类。

    “各位爱卿,为国家分忧的时候到了,之前你们不是一直吵吵着想要盐铁的经营权吗?朕就把这经营权给你们,但朕也有一个条件,就是将千万两白银的窟窿堵上,每年还要将盐铁所得的所有利润上交朝廷,胆敢中饱私囊者,以贪污受贿罪论处!”

    杨坚一番话每字每句都结结实实的扎在了王公大臣们心里,他们之所以要盐铁经营权就是为了其中的利益。如今可好,不但挣的银子自己家族分毫没有,还要往里面扔银子,简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差事。

    朝堂中人沉默无语,一个个低着头,无人敢答话。

    “大隋之大,竟然没有一个替国家分忧之人吗?朕心甚痛,朕心甚痛!”杨坚在皇座上顿胸垂足,一副痛心疾首模样。

    太子杨勇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常歌行身上,自己这位二弟自从回到长安可是闹出了不少事情,他隐隐觉得此事肯定与常歌行有关。他有心从中搅局,可这千万两白银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的。若是一朝太子竟然有着可比国库的财富,这个太子也就做到头了。

    “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常歌行躬身道。

    “晋王,你可听清楚了,这可不是百两、千两,而是千万两,你晋王府能拿得出这笔银子?”杨坚问道。

    常歌行看了一眼旁边的杨勇,轻笑道:“儿臣对国家一向兢兢业业,最看不起的就是金银,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银子。但儿臣知道长安中有一个爱国商人,此人能办得成此事。”

    “何人?快讲!”杨坚催促道。

    “钱家,钱千万!”常歌行布局这么长时间,终于说出了自己最终所在,盐铁经营权他必须拿到手,作为一个穿越客,他非常清楚资源的重要性。

    铁器,征伐之刃;盐,国计民生。

    “钱家朕倒是略有耳闻,乃是我大隋除却宋家外的第一商人,他确实有这个实力!钱家可有什么要求?”

    “父皇您也是知道的,钱家几代都是商人,并无读书、为官之人,想要钱家为我大隋所用,父皇只需赐下官职便可!”

    “为朝廷办事,自然要有官职!”杨坚似乎长舒了一口气,幸亏钱家没有提出什么非分之想,道:“朕就封钱千万为营运使,官拜三品!年俸二百两!”

    满朝文武都在庆幸,盐铁经营权幸亏没有落到自家头上。区区二百两白银,实在寒酸的可以。

    常歌行也在庆幸,以盐铁为龙头,肯定能做活一条产业链,谁敢阻挠便是与朝廷的金库过不去,与当今圣上过不去。

    (本章完)

第361章 闲散王爷() 
    “儿臣代钱千万谢过父皇,只是三品的营运使并不是什么重要官职,钱千万在经营盐铁的同时还望父皇赐给他便宜行事的权利!”常歌行说道,他这是在给钱千万要一柄尚方宝剑,所谓便宜行事,虽然比不上先斩后揍那般威风,但也有着一定的权威性。

    “准!”杨坚想都没想便答应道,盐铁的经营关系着大隋的钱袋子,杨坚可没有和自己钱袋子过意不去的习惯。

    “父皇,儿臣认为不妥!”杨勇看着杨坚与常歌行二人唱着双簧,眼看就要剧终,忍不住插嘴道。最为孜孜不倦和常歌行作对的他,凡是常歌行赞同的他便反对就是了。

    “太子有何不同看法?”杨坚询问道。

    杨勇瞥了常歌行一眼,出言道:“儿臣认为由钱家出任营运使不妥,钱家只是市井之人,并非士族,由这样的人直接出仕为官恐怕会令人不服!”

    “太子是想将这千万两白银的缺口补上了?”常歌行有些讥诮的问道。

    “本太子向来清贫,可拿不出怎么多银子!”杨勇向着杨坚施礼道:“儿臣认为,钱家愿意为国分忧,朝廷只需嘉奖便可,至于营运使还是从士族中选取为好!”

    杨勇的提议立即得到了王公大臣的鼎力支持,不用自己掏一钱银子,还能捞到一个营运使,何乐不为!

    “太子殿下你这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我泱泱大隋,难道还需要做这种与民争利的事情吗?你这是想要置父皇于何种境地,后世的历史又会怎么评价父皇?父皇要做的是千古一君,难道就因为这区区千万两银子,就将名声败坏了吗?

    太子殿下,你是何居心!”

    常歌行字字诛心,每一个字都狠狠的戳在杨勇的心底。杨勇怒火中烧,给了宇文化及一个眼神。

    宇文化及出列,还没说话便被常歌行抢了先。

    “怎么,宇文大人是要坏了皇帝陛下千古一君的名声吗?与民争利向来是历朝帝王不屑做之事,只要皇帝陛下看中,别说是平民,就算是奴隶也能成为将军!

    宇文大人这是对皇帝陛下的决定有所质疑不成!”

    常歌行高举皇帝的大旗,可谓旌旗招展,正气凛然,凡是不同意的都成了不法之辈。

    “老臣不敢!”宇文化及惶恐的跪倒,哆哆嗦嗦的拜倒。

    “宇文爱卿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杨坚笑呵呵的道。他发现让常歌行上朝还是很有好处的,最起码这些平常拽的不行的大门阀也知道低头了,也知道怕了。

    宇文化及退回原位,任杨勇再怎么使眼色就是不为所动,迅速进入了假寐状态,任外界风风雨雨,他心中都是风淡云轻。

    “儿臣认为只是钱家人不能但此重任,最好自朝廷派上一人监管钱家,以防钱家人做出中饱私囊之事!”杨勇见大势已定,既然无法改变,索性插上一杠子。

    常歌行感觉索然无味,这些朝廷朋党之争他并不感兴趣,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个小九九充其量是一个笑话罢了。

    朝廷派员又怎么样,常歌行有的是办法让他变成聋子、瞎子!

    “父皇,要是没有什么事儿,儿臣就告退了!”常歌行说罢,打了一个哈欠,就要向殿外走去。至于朝廷派谁去监管钱家,他并不在意,也不关心。

    “慢着!”杨坚叫住常歌行道:“看样子你很不愿意上朝啊!”

    “儿臣的兵马大元帅早已经卸任,现在只是一个非官非民的闲散王爷,上不上朝实在不打紧!”常歌行无所谓的答道,如今能让他上心的只有三件事,一是自己的异能,二是骁果军,三是自己的女人。至于其他,全都是过眼云烟罢了。

    “好!好!好!”杨坚眸子微缩,道:“好一个非官非民的闲散王爷!朕今天就给你找点儿事儿做,就派你去监察钱家。钱家经营不善或是中饱私囊,唯你是问!”

    常歌行的脸色一下子便垮了起来,他看中的是盐铁所带动起来的产业链,其中蕴藏的商业价值可以使骁果军的装备上升一个等级,至于给朝廷经营盐铁只是顺带罢了。如今朝廷让自己监督钱家,如此以来还真的有些监守自盗的嫌疑。

    同时脸色垮下来的还要杨勇,在他看来常歌行只是故弄玄虚罢了,不愿上朝是假,想要这个官职才是真。钱家人与晋王的关系他还是知道些的,由晋王监管钱家,盐铁经营便成了晋王府的买卖,旁人再难插手。

    杨勇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儿臣还是做一个闲散王爷的好,不如让太子殿下监管钱家!”常歌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竟然推荐了太子,让朝堂的气氛陷入了诡异中。太子与晋王的明争暗斗并不是什么秘密,没想到今天却突然转了风向,难道是晋王在向太子示好不成。

    杨勇还未来得及高兴,只听杨坚怒道:“荒唐!朝廷之事岂容你推脱,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不做就是抗旨!”

    常歌行只能无奈答应!

    杨勇只能在心中哀嚎,其实他也是很愿意为朝廷分忧的。

    盐铁经营权的事情尘埃落定,钱家虽然前期要投入千万两白银,每年只有区区二百两银子俸禄。但常歌行可以预见,这千万两白银其中会有十之四五以各种渠道再次流入钱家的口袋,只要这条产业链经营得法,不出一年钱家投进去的银子便能再次赚回来。

    “二弟,好个欲擒故纵!”杨勇自常歌行身边走过,面带微笑的说道,看上去完全是兄弟俩在话家常。

    “太子您多虑了,本王从来没有想过擒什么,也没有擒过什么,哪里来的故纵呢?”常歌行同样笑着答道。

    “希望如此!”杨勇道:“大隋天下何止千里,娇妻美宅任二弟拿取,只是有些东西还是要讲究一个长幼有序的!”

    “呵!呵!太子殿下说的对,但长幼有序的前提是兄长得有一个兄长的样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