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叫嫁不了?”苏子诚眉头渐渐皱起来,声音里透着不悦。

    李小幺懒洋洋的晃了晃脑袋:“我这样,如今这样,一个乡下山匪的出身,可我吧,你看看,我这么出色!”李小幺仰着头,摊开双手,仿佛在向谁展示着自己。

    苏子诚神情古怪的看着李小幺,当着他的面,这么大喇喇夸奖自己的,他头一回见,一时不知道是该怎么调整自己的表情。

    李小幺呼了口气叹息道:“嫁给谁?配得上我的,必定嫌弃我这出身,嫌弃我这出身的,我肯定就看不上他了,多难!”

    苏子诚听的有些头晕,到底谁在嫌弃谁?

    “就抛开这个不说,嫌不嫌弃先不说,有一件,我一直想不通,男人要女人守贞洁,活着守,就是死了,男人死了,还要女人守着,这守我也赞成,可男人为什么不守?夫妻敌体,大家是平等的,对吧?女人要守,男人是不是也要守?”李小幺看着苏子诚质问道。

    苏子诚听的目瞪口呆,怔了好大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点着李小幺,点了好半天才说得出话:“这是什么话?这世间男女有别,各有其司,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你怎么能……”

    “天经地义?哈!”李小幺一边摇头一边笑:“呸!天经?哪来的天经,天帝?天帝有三妻四妾?噢,不,不是妾,是几个贵妃,几个妃子,满院女人了?你听说天帝有一院子女人了?天帝说过这话?至于地义,我看土地庙里供着的也都是一位土地公公配一个土地婆婆,你什么时候见过拖着一群妾的土地公?”

    苏子诚一脸的郁闷,又哭笑不得:“你胡说什么?这是纲常之道,圣贤之义……”

    “圣贤?什么圣贤?那些圣贤胡说八道的还少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说过,什么齐人有一妻一妾,什么时候连乞丐都能有一妻一妾了?他自己都靠乞讨过活,拿什么养一妻一妾?

    这个暂且不说,我问你,依你北平律法,那乞丐能纳妾?’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纳一妾,违者笞四十’,是不是这么说的?这律法开宗明义,不也是说照圣贤的意思定出来的?

    话再说回来,庶民都是一夫一妇,相守度日,平安终老,怎么这人富贵了,读了圣贤书,反倒这一个德字,不如庶民了?”李小幺看着苏子诚,一迭连声质问道。

    苏子诚被她问的下意识的上身往后仰,半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李小幺深吸了口气,伤感的长叹出来,烦恼的挥着手:“算了,算了,我不和你辩这个了,你这种古人根本不懂!我和你,不过是鸡同鸭讲。

    去年水桐那个案子,我就难过的不行,水桐哪里不好?连儿子都生出来了,那陈忠实抛妻弃子,用妻子的妆奁养别的女人,没有人责备他,反倒说水桐不大度!男人是人,女人难道不是人?

    唉!算了算了,不说了,我不管别人,也管不了那许多,反正我是不会受这样的闲气,我也不奢望能找到个肯守又守得住的男人,干脆点,我就不嫁人,省心省力!”李小幺抬手用力往下挥,断然宣布。

    苏子诚足足怔了一刻多钟才恍过神来,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话!这丫头真是疯了!

    “你真是……这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能容你这么放肆?就是父母不在,你还有兄长呢!”苏子诚皱着眉头,话说完,自己也觉得过于强词夺理。

    李小幺晃着摇椅,看也不看苏子诚,懒懒的说道:“大哥他们不会逼我的,他们也逼不了我,只要你不逼我,别的,还有谁能管得了我?你答应过我,许我自由自在。”

    苏子诚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半晌说不出话。

    李小幺晃了一会儿,头往后仰,看了眼苏子诚,叹了口气,“非让我嫁人又有什么意思呢?你看看,我这样的脾气,被逼着嫁了人,夫君要是纳了妾,或是外出玩啊嫖的,你说说,我能做出什么事来?真是让人不敢想啊!”李小幺感叹一声,眯起眼睛,倒生出几分向往之意。

    苏子诚直直的看着李小幺,半句话也说不出来,她能做出什么事?他也不敢想!

    “不说这些没意思的话,嗯,我倒没留意,你和郭家三娘子的亲事,定下来没有?”李小幺关心起苏子诚的终身大事。

    苏子诚紧盯着李小幺,脸色连变了好几变。

    李小幺这会儿醉意深重,留心不到那么多,见苏子诚没有答话,只顾且笑且说道:“也算一绝代佳人,可惜……背后不说人,这美人儿,有个说法,要美而不自知,这样就不会以容貌自矜傲人,顾盼间神态才能天真自然,才是真正的美了,再有一等,天真烂漫,留有赤子之心,这样的,容貌倒在其次,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间,那股子和天地山川一样的自然纯净之气,最让人动心不过,你说是不是?”

    “象你这样?”苏子诚听她不动声色的阴损郭三娘子,心情一下子跃跳上去,心情一时相当之好。

    李小幺打着哈哈:“我早就没了赤子之心,老早老早就没了,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吞掉了!你跟郭家三娘子的亲事,定好了没有?什么时候成亲?”

    “再说吧,”苏子诚不愿意提及这个话题,含糊着应付了一句,立刻转开了话题:“我很久没看过星星了。”

    “嗯,这星空多好,又大又亮,这么多,好象一伸手就能摘到。”李小幺仰头看着暗沉沉天空中闪烁的璀粲的星辰,伸出手往上抓了抓,好象要拭着抓一下下来。

    两人都不再提刚才的话题,只散漫无边的说着天上那些将星、灾星的闲话,直到夜深露寒,苏子诚吩咐取斗篷来,李小幺摇摇晃晃站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挥着手和苏子诚告着别。径直出了院门,站在门口,却转来转去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

    苏子诚紧跟出来,将自己的一件斗篷披在她身上,微微揽着她,将她送到隔壁院落门口,李小幺一只手抓着斗篷一角,一只胡乱挥来挥去道着谢,长长的斗篷在地上拖着,进了院门。

    苏子诚看着婆子迟疑又小心的掩上院门,又站在片刻,才慢腾腾的转回自己的院子里,跌坐在摇椅上,仰头看着满天繁星,慢慢的来回摇晃着。

    深夜的寂静中,摇椅发出的极轻微的’咯吱’声分外刺耳。

    东平和南宁垂手侍立在屋檐下的黑暗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提醒劝说。

    苏子诚直坐到东边天际泛起鱼肚白,才扶着椅子扶手,行动僵硬的站起来,缓步进了屋。

    李小幺天亮起来,刚洗漱完毕,南宁就飞奔过来传话,说苏子诚要去巡查南大营,要好几天才能赶回来,李小幺忙笑应了,心底似有似无的滑过丝失落。

    上了车,李小幺打着呵欠,吩咐淡月替自己散了头发,去了外面的大衣服,苏子诚不在,就没人敢打扰她,这样无聊的路上,还是呼呼大睡算了。

    连走了四五天,路上李小幺看完了折子文书,就对着要来的行军图看到了哪里。

    比起吴地,北平人烟稀少得多,可从淮阳至开平府一路都是富庶之地,过了木棱驿,路两边就不断的看到农田和村庄了。

    这天傍晚,太阳还挂得很高,侯将军就让人过来传了话,今天歇在富南驿,前面还有一两里路就到了。

    李小幺对着图仔细看了半晌,看着淡月笑道:“看这图上,富南驿和富南镇是连在一起的,不知道到底离多远,要是真这么近,这天气还早,咱们去镇上逛逛,大半个月没逛过街了。”

    “就是近,这样的小镇子,有什么好逛的?”淡月不以为然。

    李小幺瞄着她:“这你就不懂了吧!太平府、扬州那样的地方,繁华热闹自然不用说了,可惜这繁华热闹的面孔都差不多。这小镇子吧,就不一样了,每个小镇子脾气都不同,有些逛着确实让人厌气,有些却让人爱的不行,去逛逛,说不定是个讨人喜欢的小镇。”

    淡月笑个不停:“姑娘这话说的,这镇子还有脾气?”

    两人说笑间收拾好头发衣服,理好东西,车子已经渐渐慢下来,没等李小幺掀起车帘,车厢外响起南宁的声音:“姑娘,”

    李小幺忙掀起帘子,南宁一脸笑容的站在车外,拱了拱手:“姑娘到了,爷半刻钟前刚到,进门就打发小的出来看看姑娘一行离富南驿还有多远,小的一出来,刚转过弯就看到姑娘的车了。”

    “王爷回来了?倒是早。”李小幺弯眼笑着和南宁说了几句话,车子就进了驿站二门,李小幺下了车,南宁告退过去传话,李小幺跟着婆子进了偏院,先去沐浴洗漱。

第二百二八章 小镇

    沐浴出来,淡月接过来一边给李小幺绞着头发一边笑禀道:“姑娘,我问过那几个婆子了,这驿站紧挨着富南镇,从驿站出去,就是走的慢的,走上一刻钟也就进镇子了。”

    “那咱们去逛逛。”李小幺兴致十足。

    淡月答应了,手下加快,很快绞好头发绾起,挑了只珊瑚攒花簪子插上,挑了件豆青掐腰长衣,一条白绫宽幅裙,李小幺很快收拾好,正要出门,一个婆子进来禀报了,南宁在院门口。

    李小幺想了想,干脆自己出来,南宁站在院门口,惊讶的看着李小幺,转头说了句什么,冲着李小幺长揖了揖,往后退了半步,看着李小幺穿过院子到了门口,“真是巧!爷说来请姑娘出去逛逛,小的话还没递进去,姑娘就出来了,真是巧!”

    李小幺脚步停下,苏子诚一件松绿长衫,束着条绿玉带,腰背笔直的站在院门口,直盯着李小幺看了半晌,才微微侧过身子让着李小幺,温和问道:“想去哪里逛逛?往西边是山郭山野,往东是富南镇,镇里也算热闹。”

    “我想去镇上逛逛。”李小幺笑答道。

    苏子诚’嗯’了一声,慢慢摇着折扇,和李小幺并肩往驿站外走去。

    出了驿站,李小幺眯着眼睛回头看了看已经稍稍暗弱温和下来的太阳,苏子诚跟着回头扫了一眼:“还早,离天黑还有将近一个时辰。”

    李小幺弯眼笑着,和苏子诚一起,背着夕阳往富南镇走去。

    富南镇极小,两条街搭成丁字形,从驿站走过去一刻钟,两人沿着丁字街从头到尾逛了一遍,也只花了一刻钟。

    李小幺站在丁字路口,街上偶尔走过一两个行人,看到站在路口的两人,老远就躲闪开。

    店铺里的掌柜和伙计怀着惧意,躲在黑幽幽的铺子里,偷看着两人和那些精壮的小厮护卫们,偶尔有一个两个孩子刚奔出来,就被不知道从哪里伸出的手一把捞了回去。

    李小幺摊着手笑道:“咱们倒吓着他们了,算了,回去吧,也没什么好逛的,一共就两三家粮油杂货铺子,一家针线铺子,那头那家铺子的炊饼不知道味道好不好,”

    苏子诚忙转头看过去,李小幺招手叫过南宁,吩咐他过去买几只炊饼带回去。

    “这算是热闹的镇子了,一个镇子上,米粮油盐,杂物针线时时都能买到,好多镇子是赶着逢集才有,要是赶上逢集,这镇上就热闹的不堪了,卖各式各样东西的摊子能一直摆到驿站门口,这里一年还有几次会,逢会的时候,几百里外的人家都赶过来看热闹、买东西。”苏子诚细细的解释道。

    李小幺听的有些怔神,她醒来时在路上,然后就到了太平府,从太平府出来一路逃命,也没心思看这些世情,后来到了郑城……唉!原来郑城真的是大城了!普通的小城小镇,都是这样逢单、逢双或是逢五有了集,才会热闹!

    “我竟没想起这个,该和那些婆子打听清楚,不赶着逢集就不过来了。”李小幺看着苏子诚,语气里带着些懊恼。

    苏子诚笑起来:“就是逢集,这会儿也该散了,咱们又不买东西,这样清清静静的走走不是更好?”

    李小幺笑着点头,可她喜欢热闹啊。

    两人慢声说着闲话,沿着古旧狭小的青石街道往驿站方向走回去。

    出了青石巷子,一条平缓清澈的小河从炊烟袅袅、低矮安静的石头房子中间蜿蜒出来,小河边上,每隔几步就修着平整的石台,这会儿的石台几乎都是空的,只有一两个石台上蹲的有洗衣的妇人。

    李小幺站在小河边,也不靠近,歪着头看了一会儿,仿佛悟出什么大事般拍了拍手笑道:“看来这里的规矩,洗衣服必是赶早!”

    苏子诚高挑起眉毛,一下子笑出声来:“看了半天,你就悟出了这么件大事?”

    “这还不是大事?这镇上的主妇们,每天必是黎明既起,先梳头净面,洒扫庭除,然后准备早饭,吃了饭到这河边浣衣……”

    “真不知道你从前这十几年是怎么过来的?哪有这么早吃饭的?民间一日不过两餐,不管男女,黎明既起,男人出去耕作,女人操持家务,到巳初过后,才吃头一顿饭,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能在一早起来时吃上一两块点心。”苏子诚看着李小幺,一边笑一边耐心的解释道。

    李小幺怔怔的怔了片刻,好象是这样,从前刚到太平府时,一早起来就吃的,好象就自己一个,大哥他们说不饿……她就觉得午饭吃的有点早……

    “我倒没留心……咦,你看那边,”李小幺本能的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说下去,目光四看,一眼看到坐在路边歇息的,伛偻着身子的干瘦婆子,和婆子身边那只极大的竹篮子,忙指着转移了话题:“那个阿婆,人那么瘦小,那么大一个篮子,她怎么挽得动?你说她是进镇子的,还是要出镇子的?”

    苏子诚顺着李小幺的手指看过去,没等他说话,李小幺拉了拉他笑道:“走,过去看看!”

    苏子诚跟着李小幺走到婆子面前,婆子浑黄的眼睛里带着惊恐,下意识的往怀里抱拖着篮子,干瘪的嘴唇往里包着抖动不停。

    李小幺松开苏子诚,笑容明媚,在婆子面前蹲下,好奇的伸头看了眼篮子里的野菜,看着婆子笑问道:“阿婆,这篮子里是什么?能吃么?”

    婆子被李小幺笑的不由自主放松下来,也跟着瘪着嘴露出笑容:“这是灰灰菜,这是猪母菜,能吃。”

    “阿婆挖这些野菜,是自己吃的,还是拿去卖的?”李小幺用手指拨着篮子里的野菜问道。

    婆子指着李小幺手里的野菜:“这是灰灰菜,那是猪母菜,自己吃,这野菜满地都有,谁买它?这姑娘笑的真好看!”

    “阿婆把这篮子野菜卖给我吧,我也喜欢吃野菜。”李小幺笑盈盈道。

    婆子笑的满脸皱纹挤成无数好看的深沟,“姑娘想吃就拿去!拿野菜卖钱,让街坊邻居瞧不起!”婆子抓了把野菜,看着李小幺满身的绫罗,不知道塞到哪里才好。

    “那阿婆把这只篮子卖给我吧,你看,不然我没地方放这野菜!”李小幺摇了摇篮子笑道。

    婆子看着自己手里的破旧篮子,迟疑起来,“那姑娘给两个大钱就行,一个就行,这篮子不比新篮子,不值钱。”

    “好!”李小幺干脆的答应。

    婆子推过篮子,低头解着系在篮子边上的粗布袋子。

    李小幺探手过去,捏了捏布袋问道:“这里面是什么?软软的。”

    “香袋。”婆子解下粗布袋,将篮子往李小幺这边推了推,抽开袋子口,手指颤抖着取了只粗劣绸布缝成的香袋出来,给李小幺看。

    李小幺接过来,翻来翻去看着笑问道:“是阿婆做来卖的?做的真不错!”

    “不好看!从前俺年青的时候,这十里八乡的,都知道俺这香袋功夫细,年纪一大,眼也花了,这手,就抖,做出来的香袋没法看,也卖不出钱!从前俺年青的时候,都做不上卖!”婆子得了夸奖,一下子话就多起来。

    李小幺伸手拿过布袋,翻了翻里面的二三十只香袋,笑道:“我倒觉得阿婆这香袋做的好,我正要买香袋,刚刚在镇子里转了一圈也没看到,阿婆这香袋多少钱一个,都卖给我吧。”

    婆子半张着嘴怔了好大一会儿,突然笑的眼睛挤在皱纹中几乎找不到了,冲李小幺伸出一根指头道:“一个钱一个,不不,姑娘全要,一个钱两个,姑娘给十个大钱,都拿去吧。”

    “那就一个钱一个,阿婆年纪这么大了,我可不能占阿婆的便宜,何况还白要了阿婆满满一蓝子野菜!”李小幺笑道。

    边说着话,边将布袋里的香袋倒在野菜上,和婆子一起,认认真真的点清楚数。

    南宁已经捧着装满崭新铜钱的大荷包过来,李小幺一个一个点好,又加了两个,递给婆子笑道:“阿婆,这是香袋钱和篮子钱,阿婆点一点!”

    “多了一个,不用不用,俺看着你数的,老婆子谢姑娘,姑娘真是好人,怪不得姑娘笑起来这么好看,真跟观音前头站的龙女儿一样!”

    婆子接过满把金灿灿、沉甸甸的铜钱,小心的一个一个放进布袋里,紧握着抱在胸前,笑的脸上开花,看着李小幺,不知道怎么夸奖才好。

    李小幺示意南宁连野菜带香袋提过去,看着婆子笑问道:“阿婆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自己做香袋卖?儿子女儿对你不好?”

    “好!都好!俺能动,阿大、阿二都孝顺,闺女女婿也好,逢年过节就给我送肉,一大块!好几斤肉!日子都艰难,俺能动,能挣一个大钱也好,姑娘真是好人,姑娘不知道,俺家阿二家小四灵得很,你看看,今天挣了三十四个大钱,攒到过年就送小四念书去!姑娘真是好人!”婆子笑的语无伦次。

第二百二九章 黄金万两

    李小幺凝神听着,又和婆子说了几句话,站起来,弯腰将婆子扶起来,和她告了别,看着她欢天喜地的回去了,才轻轻呼了口气,转回身,看看一直看着她的苏子诚笑道:“看看,你的子民,多好!一定要爱惜他们啊!”

    苏子诚哭笑不得:“你不如干脆赏她几两银子!”

    “怪不得……你看阿婆,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做香袋、挖野菜,这是个要强的,直接赏,不如买她的东西,唉,跟你说这些你也不懂!”李小幺解释了两句,就挥着手懒得再跟苏子诚多解说。

    苏子诚却只盯着她问:“怪不得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