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生笑着说道。

    李小幺感叹了一声点头道:“水生哥觉得好,那就好,嗯,还有,这场策论,王爷大约要亲自看卷,既要用人,这策论只怕和淮南路一战有关,水生哥先想一想。”

    “今天水二爷也含含糊糊跟我说了一样的话。”魏水生笑道。

    李小幺挑了挑眉梢笑道:“水二爷倒是实诚。”说着,扬声叫青橙进来换了热茶,两人说说笑笑的又说了一会儿闲话,魏水生嘱咐李小幺早点歇着,起身回去自己院子了。

    ………………

    宁王府内书房里,苏子诚和苏子义并肩,站在书房西墙上整幅的地舆图前,手指点着图,和哥哥说着自己对淮南路一战的打算。

    苏子义凝神听着,不时问一两句细节,两人直说到窗外暮色沉落,屋里昏暗的连地舆图也看不大清楚了,苏子义才赞赏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笑道:“磨练出来了,若能沿宿州、泗州、真州、润州一线取下淮南路,四州驻兵,连成一线,进可攻退可守,淮南路就能稳稳守住了,取下淮南路后吏治要赶紧跟上,恩威并施,稳定人心。”

    苏子义说着,扬声唤小厮进来点了灯烛,小厮点好灯烛,换了热茶上来,垂手又退到了门外。

    苏子诚坐到扶手椅上,端着杯子喝了几口茶笑道:“小幺建议,取下淮南路立即就开一科吏考,允各州县旧吏参考,淮南路就用这一科取中的小吏,我觉得这主意极好,大哥过一阵子就打发吏部过去几个人,以主持这一场考试。”

    苏子义怔了怔问道:“不开恩科,开什么吏考?”

    “士子明义重名,讲究气节,咱们取了淮南路,减赋推恩,让士子们看到咱们以民为重,乃清明之主,这就是给他们一个归附的台阶和理由,这中间得时候,不宜过急。

    所以,取下淮南路后,不宜急开恩科,至于小吏,一头连着官,一头接着市井百姓,入不了士子之流,这些人重实重利,其实百姓本来只求份安稳富足的日子,至于谁是皇帝,倒并不大关心,所以开吏考更利于收拢民心,吏考后,这些小吏充于各州县衙门,咱们的官员再遣过去就便当了。”苏子诚细细解释道。

    苏子义一边凝神听着,一边慢慢喝着茶,听苏子诚说完,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笑问道:“你想不到这样的细处,这是李小幺的话?”

    “嗯,”苏子诚点头承认。

    苏子义感叹道:“这姑娘聪明天成,太平府之行,借风扬火,没想到她竟生生逼死了林丞相,机敏灵变之快,审时度势之准,让人叹而服之,能得她相助,是你的福气。”

    “大哥,我正要跟你商量这件事,”苏子诚放下杯子,看着苏子义郑重说道。

    苏子义忙示意他说,苏子诚想了想,才谨慎的说道:“大哥也知道,吴国如今的局势,还有淮南路,小幺居功甚伟,虽说她是女儿身,太平府之行又不能宣诸于外,可她这大功不可不酬。”

    “你不是说以金银赏之?”苏子义有些奇怪的问道。

    苏子诚脸上闪过丝尴尬,苏子义挑起了眉毛,笑问道:“她不肯?”

    “不……不是,她哪里会不肯,是我觉得不合适,这功不宜以金银为酬,我的意思,照她这份功劳,封个夫人也不为过。”苏子诚含糊过李小幺的态度,说了自己的意思。

    苏子义眉毛扬起,斜瞄着苏子诚,“夫人有点过了,我看,你要是真觉得诰封合适,就从三品淑人吧。”

    “那也成!”苏子诚干脆的答应:“这号,就叫慧安吧,聪慧且安宁。”

    “聪慧倒是聪慧,安宁可未必。”苏子义瞄着苏子诚,慢吞吞的低声说道。

    苏子诚端起杯子喝着茶,只装没听见。

    兄弟两个沉默着喝了几口茶,苏子义笑问道:“郭家的亲事,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苏子诚仿佛听到什么让人恶心厌烦的东西般,脸上顿时闪过片烦躁,也不看苏子义,将杯子放到几上,不耐烦的说道:“这郭家也太不安份了!”

    “嗯,不是大事。”苏子义语气淡然:“还有李小幺,你主意定了没有?”

    “差不多吧,等小幺进了府再提郭家的亲事。”苏子诚垂着眼皮,语气极其生硬的说道。

    苏子义眉头几乎拧在了一起:“你给她封了从三品诰封,再让她先进府,往后你这后院……”

    “郭家三娘子处处想学母亲,虽说画虎不成反类犬,可见也不是个本份省心的,郭家又这样不自量力,有小幺压着也能安份些!”苏子诚语调态度更加生硬。

    苏子义目光凝重的看着苏子诚,沉默了半晌,才接着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接李小幺进府?”

    苏子诚脸上浮起层浓重的烦躁,垂着头端起杯子,又将空杯子扔到几上,扬声叫人沏茶。

    小厮急忙奔进来重新给两人沏了茶,看着小厮退出了书房门,苏子义又停了半晌,才慢吞吞的问道:“你还没跟她说好?她不肯?”

    苏子诚一口气堵在喉咙下面,紧紧抿着嘴一声不吭,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苏子义担忧的看着他,叹了口气,“郭家的事,也不能一直拖着,郭三娘子不小了,再拖下去,也不是事,父亲催过好几回了。”

    “她要是等不及,让她先嫁人就是,他们郭家多的是姑娘,到时候再挑一个好了!”苏子诚低着头,极其不负责任的说道。

    苏子义一口茶噎进喉咙里,指着苏子诚,点了半天才说出话来:“那你也不小了!”

    苏子诚垂着头不接苏子义的话,苏子义盯着他看了半天,长叹了口气,挥着手说道:“算了算了,你既定了这样的心,也别拖了,赶紧找个合适的时候,把李小幺抬进府吧,不为别人,是你自己,年纪不小了!”

    苏子诚没答话,头垂的更低了,浑身上下隐隐透出股子阴郁寥落之意,苏子义看着苏子诚,直想叹气。

    李小幺送走魏水生,又到后院看了沈婆子,细细问了起居,陪着说了半天话,嘱咐小丫头好好侍候着,回来吃了饭,总算能安安稳稳歇一歇了。

    紫藤送了碗红枣汤进来,李小幺接过喝了,漱了口,拿了本书看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明婉的事还没细问,忙放下书,屏退屋里侍候的小丫头,单留下紫藤,招手示意她坐到床沿上,低声问道:“明婉那里,到底出了什么事,你细细说说。”

    紫藤先叹了口气:“唉!就是’倒霉’两个字,五爷知道,年里年外,吴奶奶一直在范大奶奶……”

    “就叫她明婉吧,都是奶奶,听得人头晕。”李小幺打断紫藤的话,有些头痛的说道。

    紫藤抿了抿嘴,忍回笑意,忙答应道:“是!吴奶奶一直在明婉新房子里忙这忙那,姑娘走后没几天,吴奶奶就说胸口闷,后来就是胁骨痛,再后来就是一吸气就痛,人都起不了床了。

    先是范大娘子张罗着请了两三个大夫,都不敢断到底是什么病。

    后来明婉就找到了咱们这里,张嬷嬷让人请了名医钱大夫过来诊了,说是痰饮、心悸之症,要用老山参入药,”

第二百三六章 家务

    紫藤的话突然停住,站起来跪倒在地,看着李小幺请罪道:“五爷恕罪,这事五爷一回来,就该跟五爷禀报的……”

    “你起来说话,先把事情说清楚明白了再请罪不迟,接着说。”李小幺抬手示意紫藤。

    紫藤忙站起来,重又侧着身子坐到床沿上,接着说道:“明婉拿了银子让人出去买参,可今年老山参贵得出奇,钱大夫说的那种百年左右的,都得四五百两银子一支,明婉凑不出银子,就又求到了咱们这里。

    我和张嬷嬷商量着,五爷是个善心的,若五爷在家,也必定不肯袖手,就把咱们存的那根老山参,给了明婉。”紫藤边说边小心的看着李小幺的脸色。

    李小幺呆怔怔了片刻,看着紫藤问道:“咱们什么时候有老山参了?”

    紫藤眼睛睁得溜圆,被李小幺一句话几乎呛差了气:“五爷真是……大人大气度,去年年底,南宁不是奉了王爷的令,给您送了根老山参,还有别的一堆大补的东西过来?说是看五爷脸色不好,怕您累着了,让您补一补的?”

    “噢!我想起来了,这事你和张嬷嬷做的对,再贵重的东西也不如人值钱,你接着说。”李小幺恍然大悟,挥着手吩咐道。

    紫藤眨了眨眼睛,咽了口口水接着说道:“明婉成亲的日子最早,这是五爷定的……”

    李小幺忙点了下头以示认可。

    “吴奶奶一根老山参吃了大半,就到了明婉成亲的日子,张嬷嬷、卢嬷嬷带了人过去帮忙,吴奶奶病着,明婉要出嫁,家里人手又少,忙乱中就出了事。

    吴奶奶一个午觉醒来,剩了小半只的老山参,竟只有几根参须留在床头几上。

    明婉就急眼了,不管不顾的满院子翻找,姑娘猜怎么着?”紫藤看着李小幺,又气又笑的说道:“姑娘肯定想不出!原来那参,竟被月亭姑娘拿去炖鸡汤了!明婉也是个厉害的,扯着月亭的头发一通打,在那边院子里闹得天翻地覆。”

    李小幺直听了个目瞪口呆。

    紫藤看着满脸愕然的李小幺,忙起身倒了杯茶过来,奉给李小幺。

    李小幺接过杯子连喝了两口,缓过口气,一边笑一边示意紫藤接着说。

    紫藤侧身坐回到床沿上,接着道:“我不好过去,就打发红桔几个过去看着。

    严二奶奶见女儿挨了打,哪里忍得住,也扑上去撕打,明经见姐姐被人按倒在地上,扑过去拉姐姐,姐弟两个被娘俩个打得鼻青眼肿,脸上脖子上抓得全是血印子。

    吴大奶奶又急又气,一口气没上来,当场就仰倒在院子里。

    红桔几个把吴大奶奶抬进屋,赶紧回来报信,张嬷嬷怕耽误了,要了车,亲自去请钱大夫。

    我和卢嬷嬷赶过去的时候,明婉和明经披头散发,正守着吴大奶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严二奶奶还在院子里跳脚大骂明婉一家,卢嬷嬷看不下眼,说了几句,月亭扑过来就要打卢嬷嬷,说卢嬷嬷一个下贱奴婢,竟敢跟主子伸腰子。”紫藤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瞄着李小幺的脸色。

    李小幺听得闷气无比,将手里的杯子重重的放到几上,看着紫藤问道:“范家人呢?那院子里住了四五家,还有范大娘子,就没人上去拉开劝劝?都死绝了?”

    紫藤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李小幺不耐烦的训斥道:“别跟我吞吞吐吐!”

    “是!”紫藤忙站起来曲膝答应,又赶紧坐回到床沿上,舌头有些打转的说道:“姑娘恕罪,姑娘权且听听,紫藤本不敢搬弄是非……”

    见李小幺眼里闪过丝烦躁,紫藤急忙转入正题:“这闲话传过来的时候,张嬷嬷和卢嬷嬷也拿这事教导过大家一回。

    说起来,吴大奶奶和明婉也有不是的地方,五爷给她们置了宅子家俱,这是好事,可不该太张扬了,惹得人眼红,听说吴大奶奶病倒的时候,那边院子里就有不少人说是活该。”紫藤一边说,一边小心的瞄着李小幺。

    李小幺微微往后靠了靠,神情倒淡然下来,看着紫藤接着问道:“范大娘子呢?也觉得活该?打架的时候她不在?”

    “那倒没听说,打架那会儿她在,红桔说她急是急得不行,扎着手转圈,一个劲儿叫着’别打了!别打了!’可没人理她。

    后来万六奶奶把她拉到檐廊下,说是让她远着些,要是伤着她就是大事了。”紫藤小心的说道。

    李小幺轻轻吁了口气,示意紫藤接着说,紫藤接着刚才的话说道:“卢嬷嬷也不理会月亭,只看着范大娘子,范大娘子上前拉开月亭,和卢嬷嬷说’嬷嬷是上了年纪有见地的老嬷嬷,若是说月亭几句,也不算太过,可严二婶子是有年纪的长辈,嬷嬷过了!’”紫藤学着范大娘子的语气说道。

    李小幺高高的挑着眉毛,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紫藤。

    紫藤紧张的挪了挪身子,正要解释,李小幺抬手止住她:“我信得过你,你也不敢跟我不实不尽,你接着说。”

    这一句话让紫藤心里松泛下来,忙接着说道:“我听屋里明婉哭得凄厉,赶紧拉着卢嬷嬷进了屋。

    卢嬷嬷死命的掐吴大奶奶的人中,直掐得人中那儿青紫一片,吴大奶奶才吐了口气,醒过来,后来钱大夫来了,说吴大奶奶这一场又惊又急又气,这病倒比先前重了不少,让接着吃参,最好吃一两回独参汤。

    隔天就是明婉出嫁的日子,张嬷嬷和卢嬷嬷怕再出事,就带着红桔、喜容、樱桃她们三个守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明婉就那么鼻青眼肿的上了轿,唉!”

    紫藤又是怜惜又是感慨的叹了口气:“五爷没看到,明婉出嫁那个凄惶劲儿,一院子的人,除了范大娘子出来送送,别的,竟连门都没开。

    吴大奶奶拼命笑,笑的还不如哭,明婉弟弟明经牵着姐姐的衣服,哭着就是不松手。

    姜顺才鼓乐喧天,热热闹闹的到了院门口,张嬷嬷哪敢就那么让明婉上轿?偷偷叫了姜顺才进来,把昨天的事跟他说了。

    张嬷嬷说,姜顺才气的满头暴青筋,这边接了明婉回去,没多大会儿,张狗子就带了几个人,把吴大奶奶和明经接到了新宅子里,连家也搬了个干净。”

    李小幺轻轻舒了口气,这姜顺才,倒还不错。

    紫藤连连叹了几口气:“一场热热闹闹的亲事,就这么……唉,听说也就是胡乱成了礼,喜酒还没举杯就散了,女人一辈子就这么一回的事!姑娘看看!唉!

    姜顺才当天晚上就过来咱们这边,非要给张嬷嬷和卢嬷嬷磕头,张嬷嬷和卢嬷嬷死命拦住,说他要谢,也得谢五爷,我们做下人的哪敢受礼?再说,若不是五爷的嘱咐,我们也不敢多事。

    后来,听说姜顺才凑钱给吴大奶奶买过一根参,吴大奶奶好是好了那么一点,可到现在,还是起不了床。”

    紫藤看着李小幺,想了想,低声又补了一句:“吴大奶奶一家搬走后,月亭就占了吴大奶奶的屋子,隔月发月钱时,范大娘子革了吴大奶奶和明经的月钱。

    明婉过去问过范大娘子,说是住在院子里就有,搬走了自然就没有了。”李小幺听的高挑着两根眉毛,说不出话来。

    她不过几个月没在家,竟然生了这么多事出来!

    李小幺这口气直闷了好一会儿,才长长的吐了口气吩咐道:“明晚上让人去接明婉过来。”

    紫藤忙站起来,笑容隐隐的曲膝应了。

    李小幺躺下发了一会儿呆,又坐起来,吩咐紫藤点了灯烛,挑了本书看了半个多时辰,才静心躺下睡了。

    第二天一早,李小幺一觉醒来,外面已经是天光大亮,淡月掀起帘子笑道:“五爷这一觉肯定睡安稳了!”

    “嗯,什么时辰了?”李小幺长长的伸着懒腰问道。

    “辰正一刻。”淡月一边答着话,一边挂好帘子。

    青橙带着流云、听竹端了淡盐水、漱盂等侍候着李小幺漱了口,李小幺一边站起来一边问道:“张狗子他们到了?”

    “到了有小半个时辰了,在外头候着呢,紫藤姐姐说五爷累了,任谁也不能扰了五爷。”青橙声音清脆爽利的答道。

    李小幺也不多耽误,忙转进后面净房简单沐浴换了衣服,一边吃早饭,一边吩咐道:“去请落雁姑娘过来。”

    流云答应了出去。

    不大会儿,李小幺吃了饭,转到外面花厅里,叫了张狗子等人进来。

    张狗子打头,赵五哥、赵六顺和罗大江、罗二庆紧跟其后,几个人进来磕头请了安,起来坐下,张狗子仔细看了看李小幺说道:“五爷真瘦了不少!”

    “嗯?你来就是为了说这个的?”李小幺笑着问道。

    张狗子等人都跟着笑起来,赵六顺转头示意罗大江,罗大江忙将怀里抱着的包袱举起来,递给旁边侍立的淡月,“五爷,这里头是新织出来的绸子,每样剪了三尺,请五爷过目。”

第二百三七章 忙碌

    李小幺忙接过淡月递过的包袱,将里面料子抖开一块块看了一会儿,重又包起来递给听竹吩咐道:“拿进去给落雁看看。”

    听竹接过包袱送进去,李小幺看着几个人笑道:“我看着极好,一共织了多少?嗯?陈远大呢?”

    “回五爷,陈大爷前天出去看上簇收茧去了,说是看着抽了丝再回来。”张狗子忙笑答道:“织了不少,可好的不多,每样也就两三匹,五爷知道,咱们都是新招的织工,开头织的东西都没法看,就这半个月才开始出东西。”

    “五爷吩咐过,只要最好的,略次一点的都不行,要不是这样,上个月就能出成匹的绸子了。”罗大忙跟着补充了一句。

    李小幺点头笑道:“你做的对,咱们织坊,只出最好的东西,略次一点的,宁可贴钱毁掉,也不能出了咱们织坊的门,这不过几个月,就能织出这样的绸子,你们费心了。”

    罗大松了口气,罗二也跟着露出笑容。

    李小幺又细细问了小半个时辰,才满意的点了头。

    听竹已经捧着包袱回来,见李小幺问好话,端起杯子喝了几口茶,寻着话空上前禀报道:“五爷,落雁姑娘说,她看着这包里的料子极好,比彩云坊的还要细密干净,就是颜色素净了些。”

    “回五爷,刚开始试工,没敢织花色,就挑着用量最多的素淡颜色织了些,还有提花什么的,还没开始教。”罗大急忙站起来解释。

    李小幺笑着抬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他坐下:“我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你做得很对,就是要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这几个月,大家都做得很好,从今天起,织坊得动一动。”李小幺顿了顿。

    张狗子等人忙端直上身,等着听李小幺吩咐,罗大和罗二疑惑的对视了一眼,也忙转头看着李小幺。

    李小幺笑盈盈的接着道:“从今天起,狗子从织坊出来,和五哥先从这开平府起,找合适的铺子,咱们的绸缎庄得准备起来了。织坊里头也分分工,我的意思,这织坊就让陈大主管,你们两个看呢?”李小幺看着罗大和罗二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